25.伯牙绝弦问题生成课
伯牙绝弦教案
伯牙绝弦教案教学目标:通过研究和讨论伯牙绝弦的故事,使学生了解古代音乐的价值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 分析伯牙绝弦中所传递的情感和价值观;3. 探讨音乐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并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难点:1. 深刻理解伯牙绝弦故事中人物的情感体验;2. 分析音乐在故事中的具体作用,并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1. 伯牙绝弦的故事文本;2. 视频或音频资源:伯牙绝弦乐曲演奏或演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张古代音乐艺术家的画作,并向学生介绍古代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提问:你认为音乐在人际关系中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二、学习伯牙绝弦(15分钟)1. 教师讲述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伯牙和琴的重要性。
2. 学生小组讨论:伯牙和琴在故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们的关系如何发生变化?三、分析伯牙绝弦的情感传递(15分钟)1. 学生观看或听取伯牙绝弦的演奏或演唱,感受其中所传递的情感。
2. 学生小组讨论:你们认为乐曲中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通过怎样的音乐元素和演奏技巧来表达情感?四、探讨音乐在人际关系中的价值(15分钟)1. 学生小组讨论:伯牙和琴通过音乐表达了他们的情感,你们认为这在现实生活中有类似的例子吗?2. 学生分享: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音乐表达体验,以及音乐在他们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强调音乐在情感交流中的重要性。
2. 预告下节课内容:通过学习音乐作品中的节奏和旋律,探索音乐的多样性和个性表达。
25《伯牙绝弦》钊作琦公开课
5)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 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谓”,觉得。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破琴”,把 琴摔碎。 “复”,再,重新。
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 (比钟子期更能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琴摔 碎,终身不再弹琴了。
钟子期:
姓钟,名徽字子 期。春秋楚国人 。相传钟子期是 一个戴斗笠、披 蓑衣、背冲担、 拿板斧的樵夫。
解 题
“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伯牙绝弦:绝,断绝。绝弦, 使琴弦断绝,伯牙绝弦就是伯牙 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 也不弹琴了。
文言文应该怎么读呢 ?
1.读正音
2.正确的断句、停顿。
xián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 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 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 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 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翻译课文。大家两人一组互 相翻译给对方听,找出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向老师求教。
•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 子期曰:“善哉,峨峨兮 若泰山!”
•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声,你仿佛看到了什 么?于是你怎么赞叹?
我仿佛看到了一座座泰山在我 面前巍峨的竖立着,哗哗的流 水,唱着“叮咚叮咚”的欢快 的歌声。我会赞叹:多么美妙 的琴声,居然能把这种美景用 琴声表达出来,我真是佩服你 啊!伯牙兄啊!
反复朗读,思考问题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 牙的知音?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 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课后习题含答案
第25课《伯牙绝弦》课后习题含答案一、语音标注(给下列汉字注音)弦()兮()哉()谓()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峨()弦()谓()泰()娥()眩()渭()秦()蛾()舷()猬()奏()三、各就各位(选择字义,填序号)。
善:①擅长,长于②好,表示赞同③言行、品质好④容易,易于⑤办好,弄好⑥熟悉1.伯牙善鼓琴。
()2.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这个叔叔很面善。
()4.心怀不善。
()5.他这个人狡猾善变。
()6.要想办法做好善后工作。
()四、字词解释(解释加点的词)。
1.洋洋兮若江河。
()2.峨峨兮若泰山。
()3.伯牙所念。
()4.乃破琴绝弦。
()5.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6.志在高山。
()五、一一对应(古字与今义连线)。
曰好像绝再,重新鼓于是,就复断若弹乃说,道六、古句今译。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择优录取(选出停顿正确的项,打“√”)。
1.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3.峨峨兮∕若泰山!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八、佳句赏析。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从上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伯牙琴技__________,钟子期欣赏水平__________。
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优秀教案
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伯牙绝弦》,使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了解伯牙绝弦的典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珍惜友情的美德,激发学生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理解《伯牙绝弦》的文意,体会伯牙与钟子期的深厚友谊。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断句和翻译,以及对伯牙绝弦典故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伯牙绝弦的背景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伯牙绝弦的故事吗?谁能给大家讲一讲?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生字词问题。
三、合作探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翻译和理解课文。
2. 各小组选代表进行翻译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讲解文言文的断句和翻译技巧,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五、课堂练习1. 学生进行课文填空练习,巩固生字词。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书写一篇关于伯牙绝弦的小作文。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文言文的断句和翻译技巧的讲解,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讨能力的培养。
六、课堂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伯牙绝弦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七、音乐欣赏1. 教师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欣赏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八、艺术创作1. 教师引导学生以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伯牙绝弦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九、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伯牙绝弦的典故和友谊的重要性。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通用13篇)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通用13篇)《伯牙绝弦》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二、教学重点:目标2三、教学难点:目标3四、课前准备:课件、音乐欣赏五、教学过程:(一)板书文言文题目,直接导入。
1、板书:伯牙绝弦同学们,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呤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大屏幕出现课题《伯牙绝弦》)2、释题――大屏幕出示“伯牙”俞伯牙,春秋时代的琴师。
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
故被人尊为“琴仙”。
绝:断绝。
“伯牙绝弦”讲述的是俞伯牙因为钟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的故事。
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以此为题,直接点出课文内容,简洁明了。
(二)1、复习文言文学习方法。
⑴反复朗诵。
⑵根据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
⑶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2、(大屏幕出示)文言文在节奏和重音的读法。
(全班读、男生读、女生读、个别读)3、根据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
(讨论回答)4、感知内容。
⑴文言文写了谁和谁(板书:伯牙、子期)。
他们俩互为什么?什么是“知音”。
⑵从哪里看出伯牙和子期互为知音?(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板书:善鼓琴善听,所念必得。
5、品读体味,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
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样赞叹?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皎皎的明月了吗?你将如何赞叹?6、口味知音之情。
正当伯牙为遇到知音而高兴时,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伯牙悲痛欲绝。
难一句话表现了伯牙悲痛的心情呢?(齐读)板书:绝弦之死伯牙为什么把琴摔了,终身不弹琴?(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知音难得。
小学语文_25.伯牙绝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伯牙绝弦》备课设计【课题】“凭君曲中觅知音”文学音乐会【教学内容】25.伯牙绝弦【课时】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的第一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
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学生特点】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通过多读、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而且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
至于课文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强行灌输。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遍,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2.小组合作探究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俞伯牙和钟子期是知音?并结合实际谈一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3.欣赏音乐,交流分享你的感受。
【重点难点】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在于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并能理解知音的内涵。
【教学过程】1、课前演讲学生根据单元及课文主题,自拟演讲稿,并进行课前演讲。
2.情境解读【师】就如演讲同学所说的,艺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每一堂语文课又何尝不是艺术呢?为了让我们身边的艺术氛围更浓厚,那么今天,我们将进行一场“凭君曲中觅知音”的文学音乐会。
相信大家手中已经拿到邀请函了,我们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邀请函的第一页。
读完之后,我们就明白了——我们的三位小音乐家想从咱们班里找到自己的知音,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三位小音乐家是谁呢?老师先卖个关子,暂时保密,等我们把这张邀请函里的内容完善好了,这三位小音乐家自然就登场了。
伯牙绝弦教案(备课)
伯牙绝弦教案(备课)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伯牙绝弦”的成语含义及其背后的故事。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伯牙绝弦》的故事,理解成语“绝弦”的含义。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感受友谊的可贵。
1.3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1.4 教学步骤向学生介绍成语“伯牙绝弦”的由来和含义。
引导学生阅读《伯牙绝弦》的故事,并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分析故事中的友谊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友谊的重要性。
第二章:词汇学习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伯牙绝弦》故事中的重点词汇。
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列出《伯牙绝弦》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包括成语、古代文化词汇等。
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组词、造句等方式,熟练掌握这些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采用词汇卡片法,帮助学生记忆和复习重点词汇。
通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2.4 教学步骤向学生展示《伯牙绝弦》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卡片。
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组词、造句等方式,学习和掌握这些词汇。
组织小组竞赛,检验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文言文翻译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翻译技巧。
帮助学生理解《伯牙绝弦》故事中的文言文句子。
3.2 教学内容选取《伯牙绝弦》故事中的几个关键文言文句子进行翻译。
引导学生运用翻译方法和技巧,准确理解句子的意义。
3.3 教学方法采用翻译练习法,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翻译经验。
3.4 教学步骤向学生介绍《伯牙绝弦》故事中的文言文句子。
引导学生运用翻译方法和技巧,进行句子的翻译练习。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分享翻译经验和成果。
第四章: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伯牙绝弦》故事背后的文化背景。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对古代文化的认识。
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篇
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3篇导语: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课前说话:同学们,学完轻叩诗歌的大门主题单元,想必你们已经积累了不少诗词佳句,课前我们来个小游戏,老师说诗句,你们接下句;你们知道这些诗歌的内容是写什么的吗友谊,除了诗句还有不少词语也是写友谊的,如莫逆之交,布衣之交,你们还知道哪些呢今天坐在后面听课的老师也是我们一面之交的朋友,对于他们我们应该送上什么礼物呢对啊,交朋友首先要做到坦诚相待,大胆展示你们风采,给朋友留下深刻的印象;好吗一,导入上课,同学们好;你们知道什么是知音吗人们常说,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人的一生要找到与自己心心相息的知己的确不容易,春秋时期,楚国的俞伯牙和钟子期是怎样成为知己的呢让我们一起到伯牙绝弦中去探讨吧课前板书课题,作翻书记号二、揭示课题:谁来读一读课题读得好这个弦字的字音很难读,但他读得很准确,咱们一起读;清晰响亮,字正腔圆,非常棒绝是什么意思断绝你怎么知道的看文后注释知道题目的意思吗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对,看注释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方法;板书1;借助注释刚才这位同学没有直接说“伯牙断绝了琴弦”,他解释得真好为什么呢他不是机械地按照下面的注释把它翻译过来,而是用了我们能够理解的经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看来,他是真正读懂了这个题目的意思,他真会读书;我们学文言文就要这样,要学会变通;板书:2学会变通打印出来三、范读引路:1、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篇古文,读不懂的词句就看一看下面的注释,想想它的意思,然后反复多读几遍,争取把它读通顺;自己读自己的;古文已经和我们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说说你的初步印象都是难的印象你们数数这篇文言文有几句话只有五句话,就讲了一个故事;所以说文言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简练,内容丰富,涵意深刻,所以它们读起来有点深奥;第一次感觉有难度很正常,接触多了,你就会发现它很美有很有意思,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的朗读不一样,光读通顺了,读流利了还不行,还要读出文言文特有的节奏和韵味;下面我们再来读一遍,这一遍在读的时候,注意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这样吧,邹老师带着你们读好吗音乐起,领读;2、看来大家读得挺起劲儿,能不能自己找找那感觉自由读;板书3反复诵读3、检验朗读: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大声读一读,第一次接触文言文,邹老师还没有作任何讲解,他就能读得这么通顺,这么流利,而且,很有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给这位同学鼓鼓掌;请四人小组朗读;看来,同学们的朗读没问题了,我们一齐读一遍,注意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伯牙绝弦”,读;4、师:读得越来越有味道,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虽然没有读到百遍,四、五遍总已经有了,那么,文中的意思是不是已经自现了呢四、研读交流:一品读伯牙绝弦的原因:1、考考大家吧,文章的题目是伯牙绝弦,课文中还有哪个地方也提到了“伯牙绝弦”幻灯出示句子“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讲一讲生:钟子期死了以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人听懂他的琴声了,就摔破了他心爱的琴,终生不再弹了;刚才那个同学说是伯牙觉得这个世界再也没有知音;我们从哪个字读到“觉得”的意思一齐说;学生齐答:谓所以后面要稍做停顿;谁再来读学生读2、这样一读,就觉得你们读懂了意思,所以读出了恰当的停顿,咱们全班孩子一起来读;学生齐读师:他永远地告别了弹琴,他彻底地放弃了弹琴;而且,这里的绝弦绝不是一般的绝弦,它实际上是在向世人宣告,他怎样从此永不弹琴了;察其言,观其行才能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为什么伯牙会有如此举动呢我们还得了解文中人物的特点开始;出示句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同学们,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一句;师:谁读出了他们的特点伯牙是个琴技高超的人你从哪个字读出的伯牙弹琴技术很高善4师板书:善这个善与现在的意思相同吗在这里“善”是擅长的意思;钟子期擅长听伯牙的琴声;我不相信,得有事实证明,你从古文中的哪些句子在告诉我们伯牙善弹琴,而子期善听,用笔标记出来;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用笔勾谁来把你标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出示句子: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师: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勾的这两句,为什么我们能感受到伯牙善鼓琴,也能感受到子期善听呢你从哪个字和哪个词能感受到呢谁来说说你的意见1、我找到一个:5、板书志字,伯牙弹琴,他弹出巍峨高山;志是想的意思,你从哪里看出伯牙的琴声有高山的意境为什么会想到高山呢,你们从课前查找资料伯牙学琴的故事中就能找到答案;2、当伯牙鼓琴,心里想着高山的时候,子期的心中浮现了怎样的高山呢谁看到了钟子期看到了高高的泰山哪个词让你感受这山特别的高峨峨那好,咱们把这高高的感觉读出来,谁来读一名男生起来读孩子,我感觉这山还不够高,女孩,你来听他这么一读,你看出了什么请把你看到的读出来了;山高了,你朗读的水平也高了,咱们一起来读;学生齐读师:还有哪个词让你感受到子期善听我从钟子期曰:“善哉“善哉”这个词听出来的;“善哉”用今天的话说是什么意思假如是你听到伯牙的琴声,你会说什么伯牙,我听了你的琴声,我知道你的心就好像比泰山还要高;所以,善哉这个“善哉”是什么意思太好了,十分的好,妙啊师:妙哉;妙啊,那咱们就把那种妙哉,妙啊的感觉带到这句话中去读;自由有感情地读老师也要对你说,善哉请几个同学读咱们一起来赞美赞美全班有感情的齐读3、“洋洋”的理解:想着画面读出情感,感受感受,孩子,听他这样读,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我看到了一条很长很长的江河,还听到了波涛澎湃的声音那把你听到的读出来;生声情并茂的读第三句读得真好咱们把掌声送给她;学生掌声善哉谁还想读你来,可爱小女孩;对,读书就得这样,想着画面读出情感板书;6、想象画面,咱们一起读这句;4、请同学们看这四个句子,观察“善”字,课件出示四个句子,比较“善’字;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第一个表示善长,第二个“善”表示好啊这里的两个“善”字意思不一样的,这里相当于现在的一字多意,借助注释,读懂意思,读出情感就能体会其中的意思变化;5、那你们能运用这个方法读出这句话的意思吗出示句子: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他弹琴弹出什么,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说出来;那你从哪个字读出了伯牙心中有所想;我从“所念”中听出伯牙心中所想;刚才上文中也有一字和念字意思相近的,是哪个字生:志咱们把这个“念”圈一圈;师:读书就得这样,读着下文念着上文,板书7联系上下文那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你还能读懂什么生:我从“必”字,读懂钟子期每次都听懂了伯牙的琴;师:我们的课外资料里也有介绍,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还会有哪些景色生1:还会有鸟语花香;生2:春天百花盛开;生3:冬天白雪皑皑;……师: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再次出示词语读一读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生答:“善哉,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生答:“善哉,善哉,皎皎兮若明月;……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生答:知音;身在宫廷,伯牙虽然是着名的乐师,名满天下,可是没有人听懂他的音乐,只有钟子期才听出伯牙的志向,伯牙的胸怀;这子期才是伯牙的知音哪,这知音二字师板书:知音概括了千言万语,同学们,此时的伯牙是怎样的心情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伯牙是非常高兴的心情;是啊,是眉稍眼角都带笑,你把这高兴之情读出来;还有什么心情再读一读;好一个喜出望外的伯牙,同学们,此刻的伯牙可能是春风满面,喜出望外;因这世上知音难寻,可他得到了;“所以伯牙所念”咱们一起读;老师意味深长地引导可能伯牙也是百感交织,喜极而泣,因为知音难寻;所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咱们再来读二播放音乐,出示图画,体会到的情感不同,读出的味道也就不一样;这对知音约定第二年中秋在老地方见,可是当伯牙赶去的时候,看到的是钟子期那冰冷的坟墓;原来分手后不久,子期就病死了;在子期墓前,伯牙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大家轻声读一读,你仿佛听到伯牙在说什么看到他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出示伯牙在墓碑前的一首短歌,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师:同学们,你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我听到了伯牙的哭泣声,他在向老天爷问,为什么为什么我好不容易才寻找到的知音,为什么这么快就让他丧失生命读出这个句子,把伯牙的这种责问读出来;我仿佛看到了伯牙把琴摔坏了,而且再也不弹琴了他是在怎么地摔琴啊很伤心,而且很悲痛;那你把悲痛之情,读出来;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再对谁弹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读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三拓展延伸:善鼓琴的伯牙,名满天下的伯牙,居然从此生齐说:绝弦,如果你就是伯牙,你见着这绝弦,再对子期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请一个孩子把他想说的话读给大家听听;生:子期,你死了以后,没有人听懂我的琴声;想到你在时,能听得懂我的江山江河;现在我还能找谁来听我的琴呢所以我只能摔破琴,从此不再弹琴;生:子期,我已经砸破了琴,掷了弦,世上除了你,我就没有了知音;我继续弹琴,有何用呢师:这绝的是弦,不绝的是对知音的怀念之情哪生:子期,你死了,我弹琴何用,谁又能听得懂呢师:是啊生:虽然我有超高的造诣,但你死后,没有人能够了解我,欣赏我,,一切都是徒劳的,我从此不再弹琴了;师:虽然有很高的造诣,但是我从此不再弹琴;同学们,我们在这绝弦中感受到的是伯牙对知音的怀念之情;但是我们古代的精典,古人的情怀,往往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阅读,去领悟;今天我们领悟到的是此时此刻的情怀;两千多年来,不同的人读故事有不同的体会,相信同学们以后再读伯牙绝弦;从这绝弦中领悟到更多更多;后人根据这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这首高山流水;拿起书,听着琴声,我们再来回味着这个故事;放音乐〈高山流水〉学生齐读课文四背诵古文:谁把这故事记在了心里,谁来试一试熟读成诵啊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读懂了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读出了情感,读出了体会,习得了方法,最后熟读成诵;古文就是这样,要读书百遍,学生:其义自见;下课谢谢同学们五作业超市:1、必选题: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2、自选题:1把伯牙绝弦改编成课本剧;2把伯牙绝弦改写成记叙文;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教材说明六年级第十一册P137页人教社课标版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的第一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学生特点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通过多读、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而且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至于课文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强行灌输;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重点难点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教学难点在于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操练1.背诵三字经“人之初——千而万”2.教师在黑板左板书峨峨泰山洋洋江河指名朗读,说这两个四字词语有什么特点;AABC式;前面的叠词形容后面的景物同学们能不能也说几个这种形式的词语;生说,教师板书如: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蔼蔼云雾袅袅炊烟依依杨柳青青草色……齐声朗读;一、激情导入,揭题解题1.同学们,人们常说——“千金易得,知音难寻;”“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可以看出,知音是何等的珍贵啊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教师在黑板中板书:“知音”,讲述的就是两千多前春秋时期的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名字叫——“伯牙绝弦”;教师在黑板中上板书课题,生食指书空;2.齐读课题;教师加节奏,再读,注意节奏;“绝”是什么意思断绝面对这个“绝”字,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要“绝”什么时候“绝”……是呀,伯牙是春秋时期一位非常着名的演奏家,琴应该是他的生命,可是他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琴弦弄断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感知整体一读通课文1.请同学们大声地读课文,读2—3遍,争取读通课文;2.指名学生读课文;读后评价并相机正音,如有必要,个别难句如“伯牙谓世再无知音”可带读视情况而定;3.教师范读课文;4.说说老师在哪些地方停顿试着用“/”标记;教师在黑板右板书“/”课件出示正确的停顿;5.学着老师的样子,按照正确的停顿,自己再练读一遍;练读后再指名读,教师评价;全班齐读,教师评价;二读懂课文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课文中有一些难字、不常见字,你又是怎么理解它们的呢学生举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右板书:看注释、查字典、自己琢磨……教师小结:学无定法,贵在得法;你们看,这位同学,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学习;2.追问:那课文的大意也知道了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于欣赏;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如痴如醉,击掌称快道:“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3.再读全文;理解了课文的意思,我们再来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读得更好三、品读课文,感悟“知音”一品读课文第一部分;前四句1.同学们,刚才老师说了,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你能围绕“知音”,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吗第一部分:伯牙遇到知音,欣喜万分;第二部分:伯牙失去知音,悲痛欲绝;板书:子期欣喜万分伯牙悲痛欲绝2.默读全文;思考:茫茫人海,为什么伯牙独独把子期当作知音派生问题思考:伯牙作为全国闻名的大琴师,难道没有人称赞过他别人是怎么夸奖他的想象说话3.钟子期又是怎样称赞的呢教师引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正因为钟子期听懂了自己的琴声,所以伯牙才把子期视为——“知音”4.想象说话;请同学们想象:伯牙的琴声还会描绘哪些自然景物钟子期又是如何称赞的指名回答: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教师引读: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指名回答:3人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曰:“”不管伯牙琴声中表达了什么,钟子期都能感受得到并由衷地称赞;用课文里的句子说,这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个所念,一个必得,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伯牙才把子期视为——“知音”4.“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用一个字来概括他当时的心境,那就是——喜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伯牙此时的心情,那就是——欣喜万分;5.“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得到人生的知己,岂一个喜字了得来,让我们伴着高山流水的乐曲,轮读课文的1—4句,读出伯牙得遇知音时的欣喜若狂;二品读课文第二部分;最后一句1.配乐,教师讲述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子期和伯牙因琴相识,相见甚欢,并约好明年中秋老地方见;第二年八月,伯牙千里迢迢赶到汉阳江边,久等不见子期;于是,弹起高山流水,仍不见子期;伯牙到处寻觅子期,遇一老者,老人说:“子期去年染病身亡;死前有嘱咐‘请把我葬在江边,此生不能听到伯牙操琴,让我九泉之下聆听他的琴声’”知音死了,伯牙的琴还有谁能欣赏得了呢伯牙悲痛万分,久久伫立在子期墓前,长歌一曲后,把琴摔个粉碎,至死不再弹琴;2.请读最后一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弦绝琴,终身不复鼓;3.用一个字来概括他当时的心境,那就是——悲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当时的心情,那就是——悲痛欲绝4.知音已死,岂一个悲字了得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再对谁弹,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请再读最后一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弦绝琴,终身不复鼓;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悲痛欲绝的伯牙摔破自己的瑶琴,并写下一首短歌,来祭奠自己的知音子期,祭奠这一段旷世友情,请听: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入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学生齐读;2.“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好一个“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同学们,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断了自己的前程;断了自己的心弦;断了自己的希望……3.对话伯牙;你是怎么看待伯牙这一举动的,怎样评价俞、钟二人这一段友谊的4.一曲高山流水,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高山流水也成了知音的代名词,虽然当年伯牙所作的高山流水已经失传,但是后人为了纪念他们重新谱的也一样精彩;让我们伴着这首曲子,在传唱这个故事中结束这堂课吧配乐、学生齐背课文五、课外作业,巩固运用必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选做从以下题中,选择一道完成:一星级:听一听乐曲高山流水;三星级:读一读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一书中有关“伯牙绝弦”的故事;五星级:将课文伯牙绝弦改写成一个400字左右的故事;附:板书25伯牙/绝/弦喜知音悲子期伯牙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引导学生说词;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课件出示:清风徐徐杨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烟袅袅流水淙淙芳草萋萋霞光灼灼春雨绵绵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这些都是美丽的自然景物;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指导: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三、读懂课文内容1.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
《25、伯牙绝弦》教案(通用12篇)
《25、伯牙绝弦》教案(通用12篇)《25、伯牙绝弦》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
引导学生说词。
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
课件出示:清风徐徐杨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烟袅袅流水淙淙芳草萋萋霞光灼灼春雨绵绵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这些都是美丽的自然景物。
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谈话设计,不仅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孩子的语言积累,而且能够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易于教学的展开。
为课文的拓展做好了铺垫,为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为孩子的说话训练铺好路。
]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将词语积累的环节快速过渡到学文中来,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指导: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也为下面理解文言文做铺垫]三、读懂课文内容1.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
伯牙绝弦教案(备课)
伯牙绝弦教案(备课)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伯牙绝弦的背景故事。
2.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
2. 讲述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
3. 分析故事中音乐的情感表达。
教学活动: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音乐的看法和喜好。
2. 讲述伯牙绝弦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3. 讨论故事中音乐的力量和美感。
第二章: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
教学内容:1. 介绍古典音乐的基本知识。
2. 播放古典音乐作品,如钢琴曲、小提琴曲等。
3. 分析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和声。
教学活动:1. 介绍古典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钢琴曲、小提琴曲等。
2. 播放古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聆听。
3. 讨论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的特点和情感表达。
第三章:音乐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教学内容:1. 介绍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
2. 提供音乐创作的素材和工具。
3. 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教学活动:1. 介绍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如旋律创作、和声编配等。
2. 提供音乐创作的素材和工具,如吉他、电子琴等。
3. 分组进行音乐创作,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第四章:音乐表演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表演的情感传达。
教学内容:1. 介绍音乐表演的基本技巧。
2. 练习音乐表演的曲目和表演技巧。
3. 进行音乐表演的展示和评价。
教学活动:1. 介绍音乐表演的基本技巧,如声乐、器乐演奏等。
2. 练习音乐表演的曲目和表演技巧,如练习唱腔、演奏技巧等。
3. 学生进行音乐表演的展示,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五章:音乐与情感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与情感关系的理解。
2.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情。
教学内容:1. 讨论音乐与情感的关系。
25 《伯牙绝弦》教案
25 伯牙绝弦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在自读自悟中,丰富对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通过组合阅读,形成对“知音”内涵的理解,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触摸到伯牙、子期的知音之情。
2.结合课外资料了解“高山流水”的文化含义。
教后反思: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学生在五年级时,对于文言文这种“古代书面语”已有初步感知,也掌握了阅读文言文的一些方法,但是,由于文言文特有的表达形式,使学生走进文本,把握情感方面仍具有一点困难。
每当教学这类文章时,我们都注重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读懂每字每句的意思,很少关注与这类文章相关的课外知识引入,只是一味的为教这篇课文来教这篇课文。
这次我想把这浅尽的东西让学生在第一课时通过自学解决掉,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借助注释、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读懂课文意思。
3.了解课文大意。
4.会读、会认本课出现的新词。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知音”一词,统领全课,围绕着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为什么伯牙破琴绝弦?为什么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
为什么伯牙谓世再无知音?逐步深入地理解“知音”的含义,并通过群组阅读,补充与知音有关的文化,引导学生构建课内外文本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以发现性的思维方式,感受语言文学表达的情感,探讨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品质的提升。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阅读态度,使学生在阅读中经历有意义的过程,感受阅读的快乐,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伯牙绝弦》教案及板书
《伯牙绝弦》教案及板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学生能够领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懂得珍惜知音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领会故事内涵。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友谊的可贵,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对他人更加关爱。
学生在面对挫折时,能够保持乐观心态,坚定信念。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能够领悟故事中所传递的道理,懂得珍惜知音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分析人物心理,感受友谊的珍贵。
学生能够将故事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包含故事内容、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相关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高山流水》的古琴曲,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学生可以边读边做笔记,记录关键词语和自己的想法。
三、合作探讨(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深入分析故事情节,探讨人物心理。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课堂讲解(2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课堂讲解。
讲解重点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
教师通过提问、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确保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五、情感升华(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如何珍惜身边的人,如何面对挫折。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板书设计:伯牙绝弦知音难觅珍惜友谊面对挫折乐观坚定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友谊的珍贵,学会珍惜身边的人。
《伯牙绝弦》优秀说课稿
《伯牙绝弦》优秀说课稿《伯牙绝弦》优秀说课稿1一、说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
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学生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四、说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自制课件五、说教学方法1、注意朗读和默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
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功夫;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让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每句话的意思,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组织相应的汇报交流活动。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
这篇课文虽篇幅短小,但毕竟是文言文,因此开课伊始要求学生首先将课文读通顺,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然后要结合已有经验,参照注释,参看插图,查阅相关资料理解句意,把握主要内容;之后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拓展阅读,想象当时的情景,把自己的情感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背诵课文。
3、运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升华情感,使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
25《伯牙绝弦》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
来学习一篇写朋友知己的古文。
它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2、板书课题?<伯牙绝弦>正音,绝弦3、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
我们以往学的都是现代文,也就是白话文,今天是我们本学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相信大家都能喜欢。
三、读通读顺,感知课文1、打开书,试读,说说读后的感受。
中国有句古话知难而上、迎刃而解,有信心读好吗?2、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
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4、现在听课文朗读,大家拿笔根据朗读画停顿.5、画好了吗?跟老师画的进行对比,看你画的是否正确。
6、好现在带着节奏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7、点名读,齐读。
8、师: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谁来说说,生说大意。
(你很会读书)(你的理解能力真棒)9、那“伯牙绝弦”的意思就是?(预设答案:伯牙再也不弹琴了。
)(真不错)10、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预设答案: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是什么让一代琴仙摔琴断弦,终身不复鼓呢?让我们深入课文寻找答案,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下。
四、探究理解,感悟文本。
1、预设交流。
(1)我读懂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诉我们伯牙很喜欢弹琴,钟子期很喜欢听。
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4次。
)师: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善于、擅长)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表示感叹)(预设答案:啊!好啊!)师: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预设答案: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师: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
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2)、我还读懂了“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师: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说)(想像力真丰富。
《伯牙绝弦》说课稿(15篇)
《伯牙绝弦》说课稿(15篇)《伯牙绝弦》说课稿1【原文】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译文】俞伯牙在弹琴,钟子期在欣赏。
(俞伯牙)正在用琴声描述泰山,钟子期说:“好啊,你弹得琴声,让我看到了巍峨的泰山。
”过了一会儿,(俞伯牙)又用琴声描述流水,钟子期又说:“妙啊,你弹得琴声,让我看到了浩荡的江河。
”(后来,)钟子期不幸去世了,俞伯牙摔碎了古琴,扯断了琴弦,一辈子再没有弹琴,(他)认为再没有值得为他而弹琴的人了。
【课文】伯牙善鼓[2]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3],钟子期曰:“善哉(zāi)[4],峨峨[5]兮(xī)[6]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7]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注释】[1]绝:断绝。
[2]鼓:弹。
[3]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4]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5]峨峨:高。
[6]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7]洋洋:广大。
【译文】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刚刚弹琴,琴义在于赞美泰山,子期说:琴弹得好似巍峨的泰山;琴义在叙说流水,子期说:洋洋(水很大)的琴声好似流水,伯牙所要表达的内容,子期必定会知道。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再鼓琴。
【说明】音乐才子俞伯牙喜欢弹一曲《高山流水》,却没有人能够听懂,他在高山上抚琴,曲高而和寡。
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砍柴的樵夫经过,听懂了他的《高山流水》,这个人就是钟子期。
俞伯牙的知音是钟子期,他们约好两年后见面,可是两年后钟子期却没有露面。
俞伯牙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已经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约定,俞伯牙悲痛欲绝,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够听懂他音乐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会有人听懂他的音乐了,于是他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心爱的琴,也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珍惜。
融合“预设”与“生成” 课堂因“历险”而精彩
融合“预设”与“生成”课堂因“历险”而精彩《伯牙绝弦》是一篇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六年级的课文。
它以短小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知音的故事。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在这篇千古绝唱中去徜徉,去读知音、品知音、悟知音,从而领悟到“高山流水不息,千古知音难觅”,还要尊重孩子自身的感受。
真正实现从“执行教案”走向“课堂生成”,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展现课堂的真实性,满足了学生探求的欲望,让学生享受成功。
教学片段师:可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
第二年的中秋,子期不幸染病而死。
伯牙满怀希望,如约而至,等待他的却是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杯无情的黄土,悲痛欲绝的俞伯牙做出怎样的举动。
生:(齐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这是何等的决心,伯牙为何做出这等令世人惊愕的决定?生:因为只有子期才能听懂伯牙的心声,听懂伯牙心中在想什么,子期一死,伯牙就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
生:伯牙和子期之间已经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他们就像亲人一样,子期死后,伯牙感到非常痛苦,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了解他的人了,所以他的心也跟着死了。
师:是呀,在伯牙看来,世界上再也不会有第二个子期了。
伯牙不由得想,当他鼓琴志在高山,再也不会有人像子期那样去赞叹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师:志在流水,再也不会有人像子期那样赞叹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师:子期一死,伯牙的心也跟着死了,伯牙断绝的仅仅是弦吗?这终身不复鼓的仅仅是琴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生1: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他的音乐梦想,断绝了他的前程。
生2: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
师:一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都因此而断绝。
生3:我觉得还断绝了他的快乐,从此他又回到没有知音的孤独、寂寞中去了。
师:所有的快乐都随着子期的离去而化为泡影。
同学们,伯牙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希望,断绝了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而留下的是无边无际的痛苦、孤独、寂寞和心灰意冷。
伯牙绝弦(25)
课前我们就交流到这里,请大家做好上课的准备,把语文书和预习本放在桌角,拿出一只钢笔来放在桌子上。
准备好了吗?上课!一、结合主题,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组课文。
请大家打开书翻到136 页,放开声音读一读单元导语,通过读导语你知道了什么?(主题,学习要求)【设计意图:简单的教学设计,却体现着一种教学理念,学习课文之前要在学生自学自悟的基础上明确本组的人文主题和学习要求。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本组的第一篇课文,请大家看老师板书课题(指名读,强调弦的读音,齐读)1、对于伯牙,你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说,师补充)【设计意图:通过对资料的搜集和交流,让学生在学文之前就对课文中的主人公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有的资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也有很大的帮助。
这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伯牙是春秋时期最著名的琴师,在荀子《劝学》中曾有这样的记载: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说的是,伯牙弹琴的时候,连马也停下吃草抬起头来静静的倾听。
可见伯牙的琴技十分高超,人们称他为:琴仙。
虽然当时有很多人赞美他的琴声,但他认为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理解他的音乐,真正读懂他的情怀。
他是多么渴望有人能够理解他的琴声,读懂他的心声啊。
2、绝弦的绝,什么意思?你是从哪知道的?(结合注释来理解是学习古文的好方法。
)3、伯牙绝弦意味着什么?预设:从此再也不弹琴了。
课文中哪句话说的是这个意思?出示句子:“子期死……终身不复鼓。
”指名读, 你有什么疑问吗?是啊,为什么子期死了,伯牙就再也不弹琴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指导朗读1、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在五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过古文,读古文时要注意什么?预设:要注意注意断句。
要注意语断气连。
(第三次修改)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在五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过古文,我们学过哪些学习古文的方法?预设:可以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反复品读语句,查找工具书的相关资料。
(修改理由: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过渡,将旧知运用到学习当中,体现了知识能力的运用。
伯牙绝弦教案(备课)
伯牙绝弦教案(备课)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伯牙绝弦的背景和故事。
2. 激发学生对音乐和友谊的热爱。
教学内容:1. 介绍伯牙和子期的相识过程。
2. 讲述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
3. 探讨音乐和友谊之间的关系。
教学活动:1. 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音乐和友谊的理解。
2. 教师讲述伯牙绝弦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3. 学生讨论音乐和友谊之间的联系。
第二章:理解故事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伯牙绝弦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
2.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伯牙绝弦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
3. 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第三章: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
教学内容:1. 欣赏伯牙绝弦的音乐作品。
2. 分析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教学活动:1. 学生聆听伯牙绝弦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美感。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3. 学生分享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第四章:角色扮演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角色。
教学内容:1. 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 学生通过表演来展示他们对角色的理解。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2. 学生通过动作、语言和表情来展示他们对角色的理解。
3. 教师评价学生的表演,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目标: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教学内容: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活动:1. 学生分享他们对伯牙绝弦故事的主题和教训的理解。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第六章:创意绘画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伯牙绝弦教案(精选22篇)
伯牙绝弦教案(精选22篇)伯牙绝弦教案什么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伯牙绝弦教案(精选22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伯牙绝弦教案(精选2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伯牙绝弦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情,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让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去珍惜友情,呵护友情。
课前热身:这节课我要和我们六(1)班的同学给各位领导老师献上一节精彩的课堂,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有,好,有点我们六(1)班的味道。
那么我们首先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各位老师的到来。
(掌声)【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以前积累了不少古诗,下面老师就考考大家填空:,天涯若比邻。
相识满天下, .桃花潭水深千尺,,欲觅知音难上难。
谁能起来把它们补充完整啊?(分别抽学生)补充完整后学生齐读》师: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以上这几句古诗都是描写什么的呢?生: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师:自古以来纯真的友谊被人们所歌颂、所颂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伯牙绝弦就是描写真正友情的一篇古文。
师:板书:伯牙绝弦,(出示课件)二、理解课题师:谁来读一读这个课题?(指名学生读课题。
)生:伯牙绝弦。
(师适时评价、纠正。
再全班齐读)师:谁能说说这个题目中绝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拓展: 1.根据生成的班级问题,课下继 续预习课文,完善自己的批注,准备 下节课汇报展讲。 2.从各小组汇报的问题中选择1-2 个感兴趣,课下自己试着解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伯牙绝弦,讲的是知音难求的一个故 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 交典范。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 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后来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 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 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终生不 再弹琴了。
伯牙
姓俞,名 瑞,伯牙是他的 字,春秋战国时 期楚国郢都(今 湖北荆州)人, 晋国的上大夫, 春秋时著名的琴 师,被人尊为 “琴仙”。
合作探究
小组问题:
要求:小组内先交流个人问题,再选 择1-2个值得共同研究的问题,作为小组生 成的问题,组长做好记录。
呈现问题 合作探究
班级问题:
1.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俞伯牙 和钟子期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知音 关系?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
2.哪些语句再现了艺术的魅力, 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
拓展延伸 提升意义
:
朗读停顿
25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 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 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 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创设情境
复习回顾
课文主要内容:
呈现问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25
伯牙绝弦
(问题发现生成课) 大同学:付迎春
小助理:马文喆
创设情境
复习回顾
听说训练:
关于知音的名言: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3.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