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21天不生气’挑战”作文导写及范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天不生气’挑战”作文导写及范例
广州市真光中学刘伟斯
【作文真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日前,一份作业引起大众关注。

这份作业要求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完成“21 天不生气”的挑战。

据设计作业的老师介绍,看似不长的21 天,却难倒了全班大部分家庭,仅有一对双胞胎和父母挑战成功。

据该老师统计,家长生气的比例比孩子要高25%,而家长生气的原因超过八成是孩子的作业。

生气是人的一种基本情绪,任何人几乎都不可避免,所不同的只是生气时间的长短和内容的差异。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给这份作业的设计者或参与完成这份作业的家长或孩子阅读,与他(她)分享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题目解析】
本次写作,作文题型为事件类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作文题由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三部分构成。

1.对材料的理解
材料由 4 句话组成。

第一句话,交代背景,旨在引出具体事件——一份作业引起大众关注;第二句话,交代了作业的具体内容——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完成“21 天不生气”挑战;第三句话,交代了作业的挑战结果——难倒了全班大部分家庭,仅有一对双胞胎和父母挑战成功;第四句话,提供了挑战的数据分析——“家长生气的比例比孩子高 25%”,还分析了原因——超过八成是孩子的作业。

综上所述,材料包含的主要内容有:①“21 天不生气”作业挑战引起大众关注;②作业挑战仅有一对双胞胎和父母挑战成功;③(从统计结果看)家长生气的比例高于孩子;④(从统计结果看)家长生气的主要原因是孩子的作业。

2.对引导语的理解
引导语一共 3 句话,它旨在帮助考生在材料和思考之间架设桥梁,它是考生审题立意的方向,不可忽视。

第一句引导语,“生气是人的一种基本情绪,任何人几乎都不可避免,所不同的只是生气时间的长短和内容的差异。

”这句话是对材料的承接与补充。

它紧接着材料,陈述了一个客观事实,即:生气有时间长短和内容差异,但它“是人的一种基本情绪,任何人几乎都不可避免”,本质上不存在好坏、优劣或褒贬之分,提醒学生要慎重、全面地思考材料所提及的“生气”,不可一边倒。

第二句引导语“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以上材料”,是指试题中楷体字内容,不包括第一句引导语。

“联想”的意思是“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
人或事物;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

”学生在写作中可以从材料中的“生气”现象出发,联想到生活中其它类似的生气现象,丰富自己的写作。

“思考”的意思是学生可以围绕材料展开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并诉诸于文字。

3.对任务的理解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是第一个任务,其中的“此”既指材料,也指相应的“联想与思考”。

“给这份作业的设计者或参与完成这份作业的家长或孩子阅读,与他(她)分享你的看法”,明确了具体的写作对象,考生只需要在文中预设/挑选一个具体的分享对象即可。

注意“或”字,提醒学生只能选一个对象。

4.对“要求”的理解
本次作文试题所提的要求,与以往的要求基本相同: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5.符合题意的判定
文章能从材料出发,围绕“21 天不生气”作业挑战这一事件展开联想与思考,分析探究“生气”原因;行文时具有明确的对象意识,即写作对象为作业设计者(老师)或参与完成作业的家长或孩子(学生),均视为符合题意。

【优秀作文】
“不生气”作业的不合理性
——《给设计者的一封信》
广州市真光中学高三(1)班刘鲲鹏
尊敬的设计者:
您好!
您那难到大部分家庭的作业,在我看来是十分不合理的。

愤怒的产生是有原因的。

据您统计,家长生气的比例高于孩子。

但家长作为成年人,控制愤怒的能力显然强于孩子。

之所以家长生气的比例仍高于孩子,皆为事出有因。

再者,为孩子作业而愤怒的家长占到了八成以上,而作业的完成情况正是孩子学习状况的体现,望子成龙的家长因此愤怒,自是无可厚非。

“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理论自是不无道理,家长因孩子学习情况下滑而产生的愤怒也是对孩子期望的体现。

由此观之,您的作业可有强人所难之嫌否?
您的作业更是对情绪的压抑。

在挑战期间,仅一对双胞胎家庭成功。

是他们的表现更好
吗?恐怕只是他们的家长压抑情绪的能力更强罢了!作为双胞胎的家长,需同时兼顾两个孩子,忍耐能力自是胜人一筹,挑战成功也在情理之中。

但您是否想过,压抑愤怒对一个家庭的发展真的有益否?泥人亦有三分土性,更何况常人?当被压抑的愤怒在家庭之中爆发之际,恐怕后果亦非你我得以揣测。

所以,您看似友善的作业实则为学生的家庭埋下了一颗隐患的种子!
让压抑愤怒成为一种习惯更是荒谬的。

“21天理论”大家都懂,相信您“21天不生气”的作业也是希望家长和孩子都能习惯和平相处吧?但是,愤怒是人的本性,让压抑愤怒成为习惯哪有那么简单呢?这点从您统计的失败比例中亦能看出。

再者,若孩子将压抑愤怒变成习惯,更是对他一生的毁坏!试想,一个国家的年轻一代都变得“佛性”,不会反抗,失去血性,那这个国家还有何希望可言呢?习总书记说过:“我们要做时代的开拓者、奋进者。

”这需要我们敢于愤怒、勇于愤怒,能向一切黑恶势力、潜在规则倾注如山的怒火!愤怒是必要的,压抑愤怒不能成为一种习惯,只能作为必要时刻的一种手段罢了。

若无“中原北望气如山”一般的“陆游情怀”,又谈何收复中原,振兴中华呢?所以,您精心设计的作业恐难逃“荒谬”之名!
在我看来,您的作业是不合理的。

但希望略显激烈的言辞,莫损伤您致力调节家庭关系的心。

×××
年月日【教师点评】
文章开篇即鲜明地针对写作对象“设计者”表明自己的态度——这份作业“十分不合理”,然后围绕材料从“生气事出有因”和“生气无可厚非”两个层面予以反驳;紧接着,作者进一步指出这种作业是“对情绪的压抑”,埋下的是“隐患的种子”;最后揭示其本质——这份作业“让压抑愤怒成为一种习惯更是荒谬的”。

本文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三点:
第一,材料意识和任务意识完成得非常好。

全文的议论分析,紧密围绕材料及相关细节展开,材料与观点结合紧密;议论分析时,写作对象鲜明,始终在场。

第二,文章思维缜密,结构严谨,议论分析富有说服力,视野开阔。

全文采用反驳的思
路,从表面原因到深层原因到本质揭示,层层展开,颇为严密;议论时,善于从不同的层面展开,言简意赅,剖析犀利。

尤以2、3和4段为佳。

第三,语言幽默风趣,富有表现力。

反驳时,不偏激,如“皆为事出有因”“自是无可厚非”等语;揭示荒谬时,自然轻松、幽默犀利,如“泥人亦有三分土性,更何况常人”“年轻一代都变得‘佛系’”等等。

(点评:刘伟斯)
生气之道
广州市真光中学高三(2)班仇书瑶
我想,老师布置的这份作业怕是难为您和您孩子了,“21天不生气”不大可能。

生而为人,定有七情六欲。

生气是最基本的一种。

可您一定好奇了,为何还是有人能够完成这份挑战作业?难道他们家长工作上没有烦心事,孩子都乖乖听话写作业吗?
生气不可避免,为何而气就显得重要。

既然都是要伤身体了,那为什么不气在更有意义的事上?老师统计出家长生气的原因大多是孩子的作业。

而家长们大多来不及顾自己的事,先开始操心孩子们自己本应该做的事情了。

可这“21天不生气”也是老师给的一份作业,家长却未能好好完成,那么这种气最终是气在了自己头上。

龙应台写过一篇文章《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里面提到国人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默不作声,却在芝麻蒜皮的小事上气得面红耳赤。

说白了,该气的不气,不该气的气得很!所以我认为,孩子总归要自己负责自己的作业、学习乃至人生。

您生气不应气在他的作业上,而应气在他为何不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

一旦气对地方,气到了更为本质而焦灼的地方,解决起来才是治本的。

不然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又有什么用呢?
生气难以压抑,如何化解就举足轻重。

双胞胎家庭其父母会因如何公平不失衡地对待两个长相几乎一样的孩子而承担比普通家庭父母更大的压力。

他们却能完成挑战。

我想他们是懂得如何化解的。

再有,老师发现家长生气的比例比孩子高25%。

但这绝不是压力越大就可以越生气的理由和数据体现。

“为什么他们能够不生气”才是我们应考虑的。

动画大师宫崎骏在被人告知他的原画稿被人抄袭时,他仍埋头作画,过了一会儿才抬起头对记者说:“我很
高兴能有人欣赏我的作品并且愿意运用它。

”我想,这位老人是该生气的,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来。

他很好地化解了尴尬,而掌声也响起,送给了这位大师。

所以气在头上,可以不发,等到冷静了,才发现不值得去生气。

而小孩显然没有在意那么多,所以才不容易恼。

避免生气非常人所能做到。

既然终有一气,不如竭您所能去决定自己该气什么,气对地方讲求门道。

如何化解也讲门道。

宽容是盾,生气是矛。

如何运用它们来保护自己和家人,这便是生气之道。

【教师点评】
文章第一段针对“家长”提出自己的看法——“不生气不可能”。

紧接着,第二段,作者提出“生气不可避免,为何而气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一观点,先分析家长会“气”的原因——“操心孩子们自己本应该做的事情”,然后援引龙应台文章《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相关细节进行对比,指出人们在生气问题上常犯的错误——“该气的不气,不该气的气得很”。

第三段,从“怎么做”的角度出发,提出“生气难以压抑,如何化解就不可或缺(举足轻重)。

”此段分析,细节丰富,宫崎骏的事例有说服力。

总体看,本文的成功之处在于:第一,审题准确,写作对象鲜明;第二,结构严谨,思辨思维为文章增色不少;第三,议论分析善于由此及彼,素材使用合理。

(点评:刘伟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