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原子的壳层结构

合集下载

第七章 原子的壳层结构及 基态光谱项-精选文档

第七章 原子的壳层结构及 基态光谱项-精选文档
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随原子序数逐渐变 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共同努力 的结果。 从1789年拉瓦锡开始到1869年门捷列 夫完成化学元素周期表,共用了80年的时间。
原子物理学(Atomic Physics)
1789年,拉瓦锡出版的《化学大纲》中发表了人类历 史上第一张《元素表》,在这张表中,他将当时已知的33 种元素分四类。 1829年,德贝莱纳在对当时已知的54种元素进行了系 统的分析研究之后,提出了元素的三元素组规则。他发现 了几组元素,每组都有三个化学性质相似的成员。并且, 在每组中,居中的元素的原子量,近似于两端元素原子量 的平均值。 1850年,德国人培顿科弗宣布,性质相似的元素并不 一定只有三个;性质相似的元素的原子量之差往往为8或8 的倍数。 1862年,法国化学家尚古多创建了《螺旋图》,他创 造性地将当时的62种元素,按各元素原子量的大小为序, 标志着绕着圆柱一升的螺旋线上。他意外地发现,化学性 质相似的元素,都出现在同一条母线上。
原子物理学(Atomic Physics)
原子物理学(Atomic Physics)
2.电子排列的壳层结构
不论在强磁场中还是弱磁场中,主量子数相 同的电子构成一个壳层;同一壳层内,相同L的 电子构成一个支壳层(一个壳层内有几个支壳 层),壳层和支壳层表示为: n= 1 2 3 4 5 6 7 … 壳层名称 K L M N O P Q … L= 0 1 2 3 4 5 6… 支壳层名称 s p d f g h i…

7第七章 原子的壳层结构

7第七章 原子的壳层结构

第七章原子的壳层结构

一、学习要点

1.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

2.原子的电子壳层:

主壳层:K LMNO P Q

次壳层:s,p,d,f,g,h

电子填充壳层的原则:包里不相容原理、能量最小原理

3.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Z=1----20)

4、原子基态的确定

二、基本练习

1.褚书P218习题

2.选择题

(1)元素周期表中:

A.同周期各元素的性质和同族元素的性质基本相同;

B.同周期各元素的性质不同,同族各元素的性质基本相同

C.同周期各元素的性质基本相同,同族各元素的性质不同

D.同周期的各元素和同族的各元素性质都不同

(2)当主量子数n=1,2,3,4,5,6时,用字母表示壳层依次为:

A.K LMONP;B.KLMNOP;

C.KLMOPN;D.KMLNOP;

(3)下列哪一个元素其最外层电子具有最小电离能?

A.氟(Z=9);B.氖(Z=10);C.钠(Z=11);D.镁(Z=12)

(4)在原子壳层结构中,当l=0,1,2,3,…时,如果用符号表示各次壳层,依次用下列字母表示:

A.s,p,d,g,f,h....B.s,p,d,f,h,g...

C.s,p,d,f,g,h...D.s,p,d,h,f,g...

(5)电子填充壳层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被填充得支壳层,所有的角动量为零;

B.一个支壳层被填满半数时,总轨道角动量为零;

C.必须是填满一个支壳层以后再开始填充另一个新支壳层;

D.一个壳层中按泡利原理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6)实际周期表对K.L.M.N.O.P主壳层所能填充的最大电子数依次为:

A.2,8,18,32,50,72;B.2,8,18,18,32,50;

原子结构知识:原子的壳层结构

原子结构知识:原子的壳层结构

原子结构知识:原子的壳层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一个中心的原子核和围绕其运动的电子构成。在量子力学理论中,原子的电子分布在不同的壳层上,每个壳层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原子的壳层结构对于解释原子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至关重要,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原子的壳层结构及其性质。

1.原子的壳层结构

原子的壳层结构由一系列能量不同的壳层构成,这些壳层依次编号为K、L、M、N、O、P等。每个壳层内又包含不同的亚壳层,分别用s、p、d、f等字母来表示。这些壳层和亚壳层的能级顺序是确定的,而且每个壳层和亚壳层也有一定的容纳电子数。

2.壳层的命名

壳层的命名是根据德国物理学家C.G. Moseley的工作而得到的。他发现原子的核电荷数Z与原子的光谱线关系密切,根据他的工作,原子核电荷数Z也就是原子序数也就是元素周期数。

3.壳层的能级

原子的壳层能级随着壳层的增加而变化。一般情况下,第一层K

的能级最低,依次为L、M、N等。在同一壳层内,不同亚壳层的能级

也有所不同,通常s亚壳层的能级最低,依次为p、d、f等。

4.壳层的容纳电子数

每个壳层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这个数量是按照一定规律排

布的。第一壳层K能容纳2个电子,第二壳层L能容纳8个电子,第

三壳层M能容纳18个电子,第四壳层N能容纳32个电子,第五壳层O 能容纳50个电子,以此类推。

5.壳层的电子排布

在填充壳层的电子时,遵循“先满足低能级,再填充高能级”的

原则,即按照泡利的排斥原理,不同自旋的电子首先占据同一个轨道,并且每条轨道最多容纳两个电子,且二者的自旋量子数应相反。其次

章7 原子的壳层结构

章7 原子的壳层结构

前10个元素的基态电子组态
原子基态的确定
原子基态指原子能级最低的状态。从基态电子组 态确定的原子态中,按照洪特定则,找出能级最低 的状态。就是原子的基态。 ml= -2, -1, 0, +1, +2 定基态的简便法:
a. 将 (表示自旋取向)按右图顺序填 充ml各值,如l=2, b.计算 M L c.令
原子体积、体胀系数和压缩系数周期性变化。
§7.2 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
玻尔:原子内的电子按一定的壳层排列,每一壳层内
的电子都有相同的主量子数,每一个新的周期是从电子
填充新的主壳层开始,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取决于原
子最外层的电子即价电子的数目。
一.确定电子状态的量子数
一个在原子核的库仑场中运动的核外电子的状态,可用四个量 子数来确定。 1. 主量子数 n=1,2,3 … …
d
32 6s 5d 4f 6p 32 7s 6d 5f 7p g 8 9s 9p 1/2 9p 3/2 46
8s 8p 7d 6f 5g
理论预言的Z=156-172元素的电子结构及部分物理 化学性质
超重原子的结构研究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在理论方面:
1)原子序数很大,相对论效应变得非常重要;
(以至于在同一周期中超重元素的性质可以完全与不同于轻元素的性质— Group-anomalies, S. Siekierski et al., J Comput. Chem. , 804(2002))

物理原子的壳层结构

物理原子的壳层结构
目前,最新统计结果,共发现114种元素. 这114种元素中有92种是天然存在的,其 余的是人工制造的。这些元素都被人们按 照门捷列夫的方法填在了周期表的适当位 置上,构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
3
4
特点:
1.按周期表排列的元素,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或原子核的电荷数。
2.共有七个周期,每个周期元素2、8、8、 18、18、32、28。
支壳层: 在每一个主壳层中,具有相同角 量子数的电 子的集合称为一个支壳层。
16
一个支壳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NL=2(2 +1)
一个主壳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n 1
N 2(2l 1) 2n2 l 0
17
n 12 3 4 5 6 7 … 壳层名称 K L M N O P Q …
L
012 3 4 5 6 …
最多电 子数
2 2 6 2 6 10 2 6 1014 2 6 10 14 18 2 6 10 141832
2(2 +1)
20
2、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在正常状态时,每个电子在不 违背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前提下,总是 趋向占有最低能量的状态,以使原子 系统的能量具有最小值。
能量最低原理的补充
(1)在同一支壳层中( 相同)的电子 排布 时,将首先占据磁量子数m 不同的状态、且使自旋平行。

原子结构知识:原子的壳层结构

原子结构知识:原子的壳层结构

原子结构知识:原子的壳层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电子以壳层分布在原子核周围,这种壳层结构对原子的性质和化学行为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壳层结构的概念及组成、壳层能级、壳层填充规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壳层结构的概念及组成

1.1壳层结构的概念

壳层结构是指原子中电子的分布方式。由于电子是负电荷,它们在原子核周围的运动会受到核的引力和相互排斥力的作用。壳层结构是原子电子在不同轨道上的排布方式,根据不同的能级,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的轨道上运动。

1.2壳层的组成

根据原子结构理论,电子以壳层的形式分布在原子核周围,壳层的数量和电子的填充顺序受到原子序数的影响。壳层以数字和字母的组合来表示,如1s,2s,2p等。其中,数字代表能级,字母代表角量

子数。角量子数的不同代表了电子运动的不同方式,也决定了电子的

运动轨道。

二、壳层能级

2.1能级的概念

在原子结构中,能级是指原子核对电子施加的引力所产生的能量

的层次划分。电子在这些能级上的运动跃迁以及填充顺序是由泡利不

相容原理决定的。每个能级有特定的能量值,代表了电子运动的状态。

2.2壳层的能级结构

壳层的能级结构按照量子力学理论可以得出。以氢原子为例,其

能级结构由布尔模型和薛定谔方程给出。布尔模型认为,原子的能级

是固定的,电子只能在这些能级上运动。而薛定谔方程则描述了电子

在原子中的波动性质,得出了几个量子数,分别控制了每个壳层的能

级结构。

2.3壳层的能级跃迁

电子可以在不同的能级之间进行能级跃迁,这种跃迁会伴随着光子的吸收或发射。这是原子发光和吸收光的基础。能级跃迁的能级差代表了电子的能量变化,而光子的频率则与能级差有直接的关系。

第七章原子的壳层结构

第七章原子的壳层结构

轨道,当能量最低的轨道占满后,电子才依次填入能量较高的轨道。
② 次壳层能量的高低:能量与 n 和 l 有关,一般来说,n 越小 的次壳层,能量越低;n 相同的次壳层,l 越小的能量越低。
Wolfgang Pauli 奥地利人 1900-1958
获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45
i
§7.3 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
2、求上述情况中的最大L
电子的
取值已定,在不能有相同组值 m si
(mli , msi )
的限制下,使电子的 m尽可能取最大值,算得 li
L M L mli
i
3、由半数法确定J
1 2l 次壳层中的电子数 ne N l 时,1 2
J LS
1 ne N l 2l 1 时, J L S 2
4、按
2s+1L
J 确定基态原子态
§7.3 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
例: Si(硅)基态电子组态是3P2,是两个同科P电子,填充 方式为: m: +1 0 -1
ms
S M S msi 1
1
N
L M L mli 1 0 1
1
N
这样便求出了最大S和最大的L(按洪特定则要求)
§7.1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第7章原子的壳层结构及基态光谱项

第7章原子的壳层结构及基态光谱项

第7章原子的壳层结构及基态光谱项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了原子中电子所处的状态及其规律性,为了进一步讨论整个原子的结构及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本章我们从元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出发,讨论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及它同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对电子排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7.1 元素性质的周期变化及壳层结构

一、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早在1869年,化学家门捷列夫(Д·И·Менделеев)在分析大量实验材料的基础上,避免了按原子量大小的顺序机械排列元素的错误,根据元素的性质随原子量变化的系统规律加以调整(K和Ar,Te和I,Co和Ni),从而使元素性质显示出周期性变化.

为说明这一周期性,将周期表以图7-1的形式排列.此图与化学中的周期表形式不一样,每一行表一个周期,共七个周期.第一周期只有两个元素,第二周期八个元素等.各周期中元素数目不等,最后一周期在自然界只发现了少数几个Z=号元素铀为止,铀以后的是在实验室用人工方法获得的,称铀后元素到92

元素.物理化学性质相近光谱也相仿的元素用直线连接起来,这些元素称为在同一族中. 

图7-2给出了各原子的电离曲线,即将原子从基态激发一个电子电离时需要的能量曲线.从图上可明显看出元素的周期性质.所有第八族元素(惰性气体元素)电离能量最大,说明这些元素具有相对稳定的原子系统.而所有第一族元素(碱金属元素)电离能最小,说明这些原子是较易电离的,同时由于易失去电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也比较活泼. 

各种元素为什么具有周期性Bohr 认为,这可以用原子内电子按一定壳层排列的观点来解释.第一层电子的主量子数等于1,第二层电子的主量子数等于2,依此类推,每壳层内的电子都有相同的主量子数.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数目和排列.每一新的周期是从电子填充一个新的壳层开始的.因此,周期地填充电子,就导致元素性质的周期性;换句话说,元素的周期律反映了原子内部电子排列的周期性.此观点已被原子光谱和X 射线谱的分析研究所证实. 

原子物理学——原子的壳层结构

原子物理学——原子的壳层结构

第七章 原子的壳层结构

§7.1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将元素按核电荷数的大小排列起来,其物理、化学性质将出现明显的周期性。

1869年,门捷列夫首先提出元素周期表。当时,周期表是按原子量的次序排列起来的,虽然比较粗糙,但仍能反映元素性质的周期变化特性。那时共知道62个元素,按其性质的周期性排列时,并不连续,而是出现了一些空位。在周期性的前后特征的指导下,于1874—1875年发现了钪(Sc),它处于钙和钛之间;又发现了锗(Ce)和镓(Ga),它们填补了锌与砷之间的两个空位。

1925年泡利提出不相容原理之后,人们认识到元素的周期性是电子组态的周期性的反映,而电子组态的周期性则联系于特定轨道的可容性。这样,化学性质的周期性用原子结构的物理图像得到了说明,从而使化学概念“物理化”,化学不再是一门和物理学互不相通的学科了。

元素的化学、物理性质的变化呈现周期性,如原子光谱、电离能等。

各种元素为什么会有周期性?元素的周期性和原子中电子的分布有关,电子如何分布?

§7.2 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

玻尔:原子内的电子按一定的壳层排列,每一壳层内的电子都有相同的主量子数,每一个新的周期是从电子填充新的主壳层开始,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最外层的电子即价电子的数目。

一、电子填充壳层结构的原则:

1.泡利不相容原理:在一个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具有完全相同的状态(完全相同的四个量子数)。

2.能量最小原理: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的次序填充各壳层。

二、各壳层所能容纳的最大电子数

1.n 、l 相同的次壳层:)12(2+=l N l

原子物理学——原子的壳层结构

原子物理学——原子的壳层结构

第七章 原子的壳层结构

§7.1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将元素按核电荷数的大小排列起来,其物理、化学性质将出现明显的周期性。

1869年,门捷列夫首先提出元素周期表。当时,周期表是按原子量的次序排列起来的,虽然比较粗糙,但仍能反映元素性质的周期变化特性。那时共知道62个元素,按其性质的周期性排列时,并不连续,而是出现了一些空位。在周期性的前后特征的指导下,于1874—1875年发现了钪(Sc),它处于钙和钛之间;又发现了锗(Ce)和镓(Ga),它们填补了锌与砷之间的两个空位。

1925年泡利提出不相容原理之后,人们认识到元素的周期性是电子组态的周期性的反映,而电子组态的周期性则联系于特定轨道的可容性。这样,化学性质的周期性用原子结构的物理图像得到了说明,从而使化学概念“物理化”,化学不再是一门和物理学互不相通的学科了。

元素的化学、物理性质的变化呈现周期性,如原子光谱、电离能等。

各种元素为什么会有周期性?元素的周期性和原子中电子的分布有关,电子如何分布?

§7.2 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

玻尔:原子内的电子按一定的壳层排列,每一壳层内的电子都有相同的主量子数,每一个新的周期是从电子填充新的主壳层开始,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最外层的电子即价电子的数目。

一、电子填充壳层结构的原则:

1.泡利不相容原理:在一个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具有完全相同的状态(完全相同的四个量子数)。

2.能量最小原理: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的次序填充各壳层。

二、各壳层所能容纳的最大电子数

1.n 、l 相同的次壳层:)12(2+=l N l

第七章 原子的壳层结构及 基态光谱项-精选文档

第七章 原子的壳层结构及 基态光谱项-精选文档

原子物理学(Atomic Physics)
玻尔对元素性质的周期性给出了如下解释:
(1)原子内的电子按照一定的壳层排列, 主量子数n决定壳层,壳层与周期对应。 (2)元素的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价 电子)的数目和排列。 (3)每一新的周期是从电子填充一个新 的壳层开始的。因此,周期地填充电子,就 导致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换句话说,元素 的周期律反映了原子内部电子排列的周期性。
原子物理学(Atomic Physics)
③.壳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
(1)强磁场中
(n,l, m l ,m s)
当n,L一定时, 可取 m l (2L+1)个值,对每一 个m , 可取二个值,所以 L支壳层内所能容 m l s 纳的最大电子数为
l 0 ,1 , 2 ,3 , 4 ,
N 2 ,6 ,1 0 ,1 4 ,1 8 , l
原子物理学(Atomic Physics)
原子物理学(Atomic Physics)
2.电子排列的壳层结构
不论在强磁场中还是弱磁场中,主量子数相 同的电子构成一个壳层;同一壳层内,相同L的 电子构成一个支壳层(一个壳层内有几个支壳 层),壳层和支壳层表示为: n= 1 2 3 4 5 6 7 … 壳层名称 K L M N O P Q … L= 0 1 2 3 4 5 6… 支壳层名称 s p d f g h i…

第7章 原子的壳层结构

第7章 原子的壳层结构

第七章原子的壳层结构

7.1 元素性质的周期变化

1869年,门捷列夫首先提出元素周期表(按原子量的次序排列),反映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玻尔是第一个给予周期表物理解释,(1916 ~ 1918年)把元素按电子组态的周期性排列成表。1925年泡利提出不相容原理后,才比较深刻地理解到,元素的周期性是电子组态周期性的反映。而电子组态的周期性与特定轨道的可容性像联系。原子序数: 原子中电子数目(原子核电荷数)。排在同一列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和相仿的光谱结构。

7.2 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

决定电子所处状态的准则

(1)泡利不相容原理;(每状态允许容纳的电子数)

(2)能量最小原理(体系能量最低时,体系最稳定).电子按能量分成许多壳层,能量相同的电子可视为分布在同一壳层。主量子数n : 决定电子能量的主要部分,相同n的电子在同一壳层。角量子数l:同一壳层中l = 0,1,…..(n-1),不同的l形成次壳层。

7.3 原子基态的原子组态

决定壳层次序的是能量最小原理。(电子填充的次序决定于哪个壳层能量最低),主量子数n:一般情况由小到大(细微并非如此)主量子数

(1)每一种原子就核外电子部分说,是周期表中前一位元素的原子加一个电子而成。

(2)原子的基态是原子能量最低的状态,所有电子均处在各自尽可能低的能量状态中。

问填充2p 次壳层三个格子的次序,是先在一个格子里填一个电子,然后再在各格里配上一个自旋反向的另一电子,为什么不先把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填满,再填下一个格子?

答:根据量子力学的理论,当两电子以相反的自旋取向挤在同一格中时,就意味着它们的轨道波函数相同,即它们以很大的概率在空间靠近,从而它们的库仑排斥能较大(正),使能级升高;若两电子以相同的自旋取向填充不同的格子,两态的波函数朝不同的方向延伸,电子靠近的概率小,它们之间的排斥能也减小了,能级降低。

第七 原子壳层结构

第七 原子壳层结构
根据元素周期律,按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把元素从左 至右排列,每当元素性质重复出现时,就把它折回来排列, 使性质相同的元素处于同一纵行里(列)。这样就构成了 元素周期表。
1. 周期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
2个元素 8个元素 8个元素 18个元素 18个元素 32个元素 不完全
同一周期各元素的性质有很大差异。左边金属,右边惰性气体
n = 1 主壳层n: 符号:K
2 L
3 M
4 N
5 O
在同一壳层中,可以有0,1,2,…(n-1)次壳层: 次壳层l:
l = 0 1 2 3 4 5 符号: s p d f g h
2. 壳层中电子数目(泡利不相容原理)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原子中不能有两个电子处在相 同的状态,即不能有两个电子具有完全相同的四个量子数。 我们就可推算每一个壳层和次壳层上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的 数目:
第七章 原子壳层结构
7.1 元素周期表 7.2 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
2012.11.14
§ 7.1
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性质周期变化规律
1869年,门捷列夫提出元素性质随原子量的增加而呈现 周期性的变化。 元素的性质是随着原子的核电荷数的变化而周期性变化 原子中: 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二、元素周期表
2. 族(18列):分主族和副族
既在短周期中有的元素又在长周期中有的元素形成的是主族。 只在长周期中有的元素形成的是副族。 同一族元素的性质是相似的。

7第七章原子的壳层结构

7第七章原子的壳层结构
2)弱磁场中(磁场弱到自旋与轨道之间的相互 作用不可忽略)此时描述电子状态的量子数
为 (n,l, j, mj )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电子填充 规律
各周期电 壳子层构 造
洪特定则 朗德间隔 定则
原子基态 光谱项
2.壳层与支壳层的表示
不论在强磁场中还是弱磁场中,主量子数
相同的量子构成一个壳层,同一壳层内,相同l
N
n1
ni
n1
2
(2l
1)
2(20 1) (211) (221) L
(2(n1) 1)
i0
i0
= 2[2(0 1 2 L (n 1)) n]
=
2[2 [0 (n 1)] n n] 2
2n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壳层中电 子数目
电子填充 规律
各周期电 壳子层构 造
洪特定则 朗德间隔 定则
电子填充 规律
各周期电 壳子层构 造
洪特定则 朗德间隔 定则
原子基态 光谱项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尽管元素性质的周期性早在1869年就提出 来了,但人们对此却无法给出一个满意的解释, 直到50年后的Bohr时代,才由Bohr给出了物理 解释。
1925年Pauli提出不相容原理,人们这才 深刻地认识到,元素性质的周期性,是电子组 态周期性的反映。

第七章 原子的壳层结构

第七章   原子的壳层结构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1s22s22p6
第三周期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
1s22p63s1 1s22p63s2 1s22p63s23p1 2 6 2 2 1s 2p 3s 3p 1s22p63s23p3 1s22p63s23p4 2 6 2 5 1s 2p 3s 3p 1s22p63s23p6
又因为能级交错现象, 4f、5d等支壳层空着, 开始了 第六个主壳层的填充。
特点: 各元素的原子都占有六个主壳层; 比第4、第5周期多出一组填充4f支壳层的14 个元素,称为稀土族元素或镧系元素; 到氡(Z= 86) Rn元素为止填满6p支壳层; 共有32个元素。
第七周期:
从元素钫(Fr, Z=87) 开始 又因为能级交错现象, 5f、6d等支壳层空着,开始了 第七个主壳层的填充。 特点: 各元素的原子都占有七个主壳层; 一组填充5f支壳层的14个元素,称为锕系元素;
E(4s) < E(3d) < E(4p); E(5s) < E(4d) < E(5p)
E(6s) < E(4f) < E(5d) < E(6p)
经验公式:(徐光宪定则)

原子结构知识:原子的壳层结构

原子结构知识:原子的壳层结构

原子结构知识:原子的壳层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由带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原子核,以及围绕原子核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在形成原子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它们围绕原子核的运动方式和组成原子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电子栖息在特定的排列方式中,这些排列方式成为壳层结构。本文将深入探讨原子的壳层结构。

一、原子的壳层结构

原子的电子以不同的方式凝聚在不同的能级(壳层)上。壳层通常用字母K、L、M、N、O、P、Q等来表示,其中K表示离原子核最近的能级。K壳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L壳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M壳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N壳层最多容纳32个电子,O壳层最多容纳50个电子,P壳层最多容纳72个电子,Q壳层最多容纳98个电子。电子的排列遵循一定的规律,可以通过原子序数来预测原子的壳层结构。

二、壳层结构的规律

1.饱和壳层和开壳层

当一个壳层的电子容量达到最大值时,称该壳层为饱和壳层。例如,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其壳层结构为1s1,即K壳层只包含一个电子,K壳层是氢原子的饱和壳层。对于氦原子,其原子结构为1s2,即包括两个电子的K壳层,也是饱和壳层。当电子填满饱和壳层时,原子结构稳定且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

相反,当一个壳层的电子数目未达到最大值时,称该壳层为开壳层。电子填充在开壳层中时,其原子不稳定,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2.电子填充顺序的规律

电子填充壳层的顺序主要遵循以下规律:

1)阿伦尼乌斯规则

在填充电子的过程中,电子首先填充能量较低的、空间较小的K 壳层,其次是容量更大的L壳层,随后依次填充较高的M壳层、N壳层等。阿伦尼乌斯规则描述了壳层电子填充的基本顺序及其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各壳层可以容纳的最多电子数
1 2 K L 2 8 3 M 18 4 N 32 5 6
主量子数 壳层名称 最多电 子数 2n2
角量子数
O
50
P
72
0 0 1 0 1 2 0 1 2 3 0 12 3 4 0 1 2 3 4 5 s s p s pd s p d f s p d f g s p d f g h
支壳层 最多电 子数 2(2l+1) l
2 2 6 2 6 10 2 6 1014 2 6 10 14 18 2 6 10 141832
20
2、能量最低原理 、
• 原子在正常状态时,每个电子在不违背泡 原子在正常状态时, 利不相容原理的前提下, 利不相容原理的前提下,总是趋向占有最 低能量的状态, 低能量的状态,以使原子系统的能量具有 最小值。 最小值。 • 能量最低原理的补充 – (1)在同一支壳层中(l相同)的电子排布 在同一支壳层中( 在同一支壳层中 相同) 将首先占据磁量子数m 不同的状态、 时,将首先占据磁量子数 l 不同的状态、 且使自旋平行。 且使自旋平行。 – (2)同一支壳层中当电子数为半满、全满、 同一支壳层中当电子数为半满、 同一支壳层中当电子数为半满 全满、 全空时能量最低。 全空时能量最低。
7
8
9
特点: 特点: 1.按周期表排列的元素,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按周期表排列的元素,原子序数= 质子数或原子核的电荷数。 =质子数或原子核的电荷数。 2.共有七个周期,每个周期元素2、8、8、 共有七个周期,每个周期元素2 18、18、32、28。 、18、32、 。 3.有过渡族元素和稀土元素。 有过渡族元素和稀土元素。 4.竖的称为列或族,有8个主族和8个副族。 竖的称为列或族, 个主族和8个副族。 5.每个周期从金属元素开始到惰性气体为止.表中 每个周期从金属元素开始到惰性气体为止. 左下部大半是金属,右上半部分是非金属。 左下部大半是金属,右上半部分是非金属。
23
4f 5d 6s 5p 4d 5s 4p 3d 4s 3p 3s 2p 2s
4 5 6
能级交错情况
n=6
6s 5d 5p 5s 4f 4d 4p 4s 3d 3p 3s
n=5
n=4
n=3
2p
周周周 期期期
Z~20
Z~90
2s
n=2
24
进一步考虑了电子 填充后的系统的总能 量应该最低, 量应该最低,实际填 充壳层的顺序如图所 示。
第三周期
11.Na 1s22p63s1 12.Mg 1s22p63s2 13.Al 1s22p63s23p1 14.si 1s22p63s23p2 15.P 1s22p63s23p3 16.S 1s22p63s23p4 17.Cl 1s22p63s23p5 18.Ar 1s22p63s23p6
因为3d空着,所以第三 周期只有8个元素而不 是18个元素
11
原子体积, 体胀系数和压缩系数对Z的标绘 原子体积 , 体胀系数和压缩系数对 的标绘 也都显示出相仿的周期性的变化。 也都显示出相仿的周期性的变化。
12
问 题:
1.为什么元素性质按周期表顺序会出现出现周期 性的变化? 性的变化? 18, 2.为什么每个周期的元素为2,8,8,18, 为什么每个周期的元素为2 18… 18 3.为什么有过渡族元素和稀土元素? 为什么有过渡族元素和稀土元素? 这些问题都必须从原子结构去了解. 这些问题都必须从原子结构去了解.只 有对原子结构有了彻底的认识, 有对原子结构有了彻底的认识,才能从本 质上认识元素周期表。 质上认识元素周期表。
10
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按周期表排列的元素,其性质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按周期表排列的元素,其性质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1.元素的化学性质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元素的化学性质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2.元素的光谱性质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元素的光谱性质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3.元素的物理性质显示周期性的变化。 元素的物理性质显示周期性的变化。
6
2.预言三种元素的存在,在表中留了空位, 预言三种元素的存在,在表中留了空位, 预言了它们的性质: 预言了它们的性质: Ga(镓),Sc(钪), Ge(锗)1875-1886 镓), 钪 锗 - 年间被陆续发现。 年间被陆续发现。后人又陆续发现了许多新元 相继填充到周期表中。 素,相继填充到周期表中。 • 目前,最新统计结果,共发现114种元素,1994 目前,最新统计结果,共发现 种元素, 种元素 年底是111种。这114种元素中有 种是天然存 种元素中有92种是天然存 年底是 种 种元素中有 在的,其于的是人工制造的。 在的,其于的是人工制造的。这些元素都被人 们按照门捷列夫的方法填在了周期表的适当位 置上,构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 置上,构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 • (118号元素) 号元素) 号元素
返第七章 27
原子处于基态时, 原子处于基态时,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 第一周期
1.H 2.He 1s1 1s2
28
第二周期
1s 2s 2p
1s22s1 1s22s2 1s22s22p1 1s22s22p2 1s22s22p3 1s22s22p4 1s22s22p5 1s22s22p6
29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21
推论: 推论:
原子中各状态能量高低次序 (1) 原子能量的主要部 分: E = − Rhc Z2 , ) n 2 n n 越小, 能量越低。 越小, 能量越低。 考虑内层电子对原子核的屏蔽作用: (2 ) 考虑内层电子对原子核的屏蔽作用:
R hc *2 E =− 2 Z nl n
E是l的函数: l 减小 ,Z*增加,所以,同一主 是 的函数: 增加,所以, 相同而l 壳层中 (n相同而l不同) 相同而 不同) E(ns)<E(np)<E(nd)<E(nf)
返Baidu Nhomakorabea.1
13
§7.2
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
一.确定电子状态的量子数 二、原子中电子分布所遵从的基本原理
返第七章
14
一.确定电子状态的量子数
一个在原子核的库仑场中运动的核外电子的状态, 一个在原子核的库仑场中运动的核外电子的状态, 可用四个量子数来确定。 可用四个量子数来确定。 1.主量子数 n=1.2.3 … …
第七章 原子的壳层结构
1 返回首页
教学内容
• • • • 7.1原子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7.1原子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7.2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 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 §7.3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 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 §7.4原子基态光谱项的确定 原子基态光谱项的确定
2
2. 教学要求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玻尔对元素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表的物理解释。 周期表的物理解释。 (2)掌握电子填充原子壳层的原则:泡利原理 )掌握电子填充原子壳层的原则: 和能量最小原理, 和能量最小原理,理解并掌握原子的电子壳层 结构,能正确写出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 结构,能正确写出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并求 出其基态的原子态符号。 出其基态的原子态符号。 (3)掌握莫塞莱定律,并以此解释电子填充壳 )掌握莫塞莱定律, 层时出现能级交错的原因。 层时出现能级交错的原因。
3
重点
• 玻尔对元素周期表的解释 • 电子填充壳层的原则 • 莫塞莱定律。
难点
• 原子基态电子填充壳层的顺序 • 莫塞莱定律。 莫塞莱定律。
4
§7.1原子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一、元素周期表 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5
一、元素周期表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经过长期的研究 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经过长期的研究 发现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发生周期性 变化,他把当时已发现的63种元素按原子量的递 变化,他把当时已发现的 种元素按原子量的递 增顺序排成一 行,并将性质相似的元素排在一 个列中,编成了元素周期表。 个列中,编成了元素周期表。 1.性质与原子量的递增次序有矛盾时,以元 性质与原子量的递增次序有矛盾时, 素性质为主. 素性质为主.如: K(钾)和Ar(氩); 钾 ( );Co( 钴)和 Ni(镍); 蹄)和I(碘)均调换了位置 镍);Te(蹄 碘
2
18
因为对每一个l 可取( 因为对每一个l , ml可取(2 l+1)个值,而对每一个 )个值, ml , ms又可以取两个值。 又可以取两个值。 具有相同量子数n 具有相同量子数 的电子最多有
2 2 +1 = 2n2 个 ∑(l )
壳层结构
l =0
n− 1
主壳层:我们把原子中 相同的一切电子的集合称 主壳层:我们把原子中n相同的一切电子的集合称 为一个主壳层。 为一个主壳层。 支壳层: 在每一个主壳层中, 支壳层: 在每一个主壳层中,具有相同角量子数的电 子的集合称为一个支壳层。 子的集合称为一个支壳层。
轨道磁 量子数
自旋磁 量子数 自旋量 子数
二、原子中电子分布所遵从的基本原理
• 1.泡利不相容原理 泡利不相容原理 • 2.能量最低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
17
1.泡利不相容原理 泡利不相容原理 这是一条实验规律,它的内容是 在同一个原子 这是一条实验规律 它的内容是:在同一个原子 它的内容是 一个被(n, 中,一个被 l,ml,ms)四个量子数表征的态中只能 一个被 四个量子数表征的态中只能 有一个电子;或者说, 同一个原子中,不可能有两 有一个电子;或者说 同一个原子中 不可能有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处在同一个状态;也可以说, 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处在同一个状态;也可以说, 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具有完全相同的 四个量子数。 四个量子数。 推论:1. 一个原子中,n, l ,m l,ms这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 推论 一个原子中 的电子只能有一个。 的电子只能有一个。 2.具有相同量子数 l ,m l的电子最多能有两个 , 具有相同量子数n, 具有相同量子数 它们的第四个量子数m 它们的第四个量子数 s分别为 ± 1 。
22
(3 ) 当n, l都不相同时,同时考虑 n 和 Z* , 都不相同时, 的影响,则出现能级交错现象。 的影响,则出现能级交错现象。既 n大l小 大 的能级, 大的能级。 的能级,低于 n 小 l 大的能级。 E(4s)< E(3d)< E(4p) ( ) ( ) ( ) E(5s)< E(4d)< E(5p) ( ) ( ) ( ) E(6s)< E(4f)E(5d)< E(6p) ( ) ( ) ( ) ( ) 通常, 通常,当n>3时,由n,l决定的状态,可由经验 时 , 决定的状态, 公式:( :(n+0.7 l)值的大小来判断能级的高低 公式:( (n+0.7 l)值大的能级较高 (n+0.7 l)值小的能级较低
2. 轨道角动量量子数 l =0,1,2,3 … …(n-1) , , , 3.轨道磁量子数 m l =0, ±1, ±2,······ ,± l 4. 自旋磁量子数 ms= ±1/2
15
主量 子数 轨道角 量子数
代表电子运动区域的大小和它的总能量的主 要部分,前者按轨道的描述也就是轨道的大小。 要部分,前者按轨道的描述也就是轨道的大小。 代表轨道的形状和轨道角动量(按量子力学理论, 代表轨道的形状和轨道角动量(按量子力学理论,代 表电子云的形状)且也与能量有关。 表电子云的形状)且也与能量有关。 代表轨道在空间的可能取向, 代表轨道在空间的可能取向,或轨道角动量在某一特 殊方向( 殊方向(例如磁场方向的分 量(量子力学中代表电 子云的伸展方向)。 子云的伸展方向)。 代表自旋的取向, 代表自旋的取向,也代表自旋角动量在某一特殊方向 例如磁场方向)的分量。 (例如磁场方向)的分量。 s=1/2 代表自旋角动量,对所有的电子是相同的, 代表自旋角动量,对所有的电子是相同的, 不能成为区别电子态的参数。 不能成为区别电子态的参数。 16
25
先填充4s后填 先填充 后填 3d是由于 的电子 是由于4s的电子 是由于 径向分布几率不同 )。填 于3d(见图)。填 (见图)。 充4s有利于能量最 有利于能量最 低,见原子的电子 分布图。 分布图。
返7.2 26
§7.3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 7.3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
第一周期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第四周期 第五周期 第六周期 第七周期 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