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处理路基滑坡体的应用与探讨

合集下载

探索抗滑桩在公路路基边坡加固中的技术应用

探索抗滑桩在公路路基边坡加固中的技术应用

探索抗滑桩在公路路基边坡加固中的技术应用摘要:抗滑桩是边坡加固的常用技术之一,目前已经在公路工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文章首先对抗滑桩的边坡加固技术原理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抗滑桩在公路路基边坡加固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相关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促进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的提升。

关键词:抗滑桩;公路路基;边坡加固前言公路路基边坡加固是公路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施工环节,如果边坡稳定性不足,容易出现滑坡事故。

为了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关于公路路基边坡加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受到了重视。

其中,抗滑桩可以与边坡结构结合,起到阻抗作用,阻止滑坡体下移,具有良好的边坡加固效果。

一、抗滑桩的边坡加固技术原理抗滑桩是一种穿入滑坡体、深埋于滑床的边坡加固桩体,可以为边坡提供支挡力,防止滑坡体下移,从而提高边坡稳定性。

抗滑桩施工技术在浅层滑坡体和中厚层滑坡体中都较为使用,是目前工程常用的边坡加固技术之一。

通过将抗滑桩设置在边坡滑动面之下的稳定底层中,依靠桩体的抗力抵消滑坡体的推力,确保边坡状态的稳定性。

在外力作用下,如果滑坡体出现下滑,会受到抗滑桩阻挡,使其达到稳定状态。

抗滑桩与边坡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桩体上部与边坡滑动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分析桩间土外力的平衡条件,综合摩擦力和黏结力等计算结果,合理选择抗滑桩形式和桩间距。

抗滑桩的内力分布和尺寸设计要满足抵抗外界作用力影响的要求,确保其自身传力的合理性。

在抗滑桩参数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土拱效应,合理确定桩间距,构建设计模型。

在桩体材料选择方面,则应根据滑坡体的厚度及推力预估值,选择钢桩或混凝土桩等。

通过抗滑桩的合理应用,能够满足公路工程路基边坡加固的实际需求[1]。

二、抗滑桩在公路路基边坡加固中的应用(一)工程概况某公路工程DK215+560~DK216+105分段的土体表层为多粘土结构,下层含有风化岩层。

该地区四季分明,夏季气温高、降水量大,容易发生滑坡地质灾害。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容易因人工切坡以及地震等外力作用,导致滑坡体沿软弱面向下滑动。

混凝土抗滑桩在山区公路滑坡治理中的应用探讨

混凝土抗滑桩在山区公路滑坡治理中的应用探讨

混凝土抗滑桩在山区公路滑坡治理中的应用探讨摘要:山区建设中常遇见或引发滑坡地质灾害,混凝土抗滑桩治理滑坡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本文在阐述混凝土抗滑桩优势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其施工工艺及施工注意事项,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抗滑桩;滑坡;公路广西地处西部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时有发生,高速公路施工中滑坡现象极为常见。

尽管在山岭区选线选址中,已对自然滑坡采用绕避或工程措施后通过,但在工程建设中滑坡仍然相当普遍,其中主要是因为工程施工诱发的工程滑坡,以致造成突破投资,延误工期,并给工程留下隐患。

工程实践表明,抗滑桩能迅速、安全、经济地解决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适用于除流塑性滑坡以外的各种类型滑坡,目前已成为治理滑坡的有效措施,在高速公路中广泛应用。

1混凝土抗滑桩优势混凝土抗滑桩的应用原理是混凝土抗滑桩穿过滑坡体,嵌入稳定的基岩内,由于桩身底部嵌入基岩深度较深,足以抵抗桩身顶部滑动体的推力,起到使整个滑坡体稳定的目的。

其优势如下:1)抗滑桩抗滑能力大,圬工数量小;2)桩位布置灵活,可在滑坡体中最有利抗滑的部位使用;3)施工方便,对场地的扰动破坏小,施工进度快;4)抗滑桩可以成群布置,成孔形式多样,如圆桩、矩形桩、梁构桩等各种地形地质条件皆可适用,在滑坡治理中应用潜力巨大。

2抗滑桩施工工艺2.1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阶段,该阶段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抗滑桩施工的成败。

施工之前,为保证施工方便和施工安全,在成孔前应开挖一个施工平台,并进行场地的平整。

施工前准备好相应的模板、机具器材和井下通风、照明设施。

为提高出碴效率,每根桩设立三角井架或摇头扒杆,井架上还须安装刹车带,以供桩孔开挖到一定深度后出碴进料用。

第一节护壁混凝土灌筑完成后,用碎石、水泥在井口的纵向铺设便道,供运土斗车运行出碴。

2.2 施工关键技术2.2.1 开挖。

开挖时要和其他工序错开进行,采用先中部,再向边部的顺序进行开挖,对已成孔进行混凝土浇注后,再开挖附近的孔。

抗滑桩在山区公路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抗滑桩在山区公路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抗滑桩在山区公路滑坡治理中的应用1.前言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不断向我国山岭地区延伸。

尽管在山区高速公路的选线选址中,已采取了对自然滑坡已采用绕避或工程措施后通过,但在工程建设中滑坡现象仍然相当普遍,其中主要是因为工程施工破环原有的自然山体,诱发的工程滑坡,导致工程造价猛增,以致突破投资,延误工期,给工程留下隐患等严重后果。

工程实践表明,抗滑桩能迅速、安全、经济地解决一些比较困难的山体滑坡问题,因此获得发展较快, 目前广泛使用于治理滑坡。

抗滑桩被喻为治理滑坡的“重型武器”,使治理大型滑坡成为可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治理滑坡的有效措施。

抗滑桩是承受侧向荷载用以整治滑坡的支挡建筑物,它穿过滑体在滑床的一定深度处锚固,抵抗滑坡推力的作用。

它适用于除流塑性滑坡以外的各种类型滑坡。

故在高速公路中应广泛应用。

下面为抗滑桩在高速公路中应用的一个典型案例,该滑坡体位于高速公路的龙泉境内。

2.工程地质概况丽水某高速穿越浙南重山岭区,地质构造复杂、地质多变、岩体破碎,受地质条件先天不足和施工工期长及部分处治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诱发山体滑坡。

该滑坡位于浙江省龙泉市境内,属于挖方路堑。

在该段高速公路山侧形成高度110~125m、坡度达60~65°的高、陡的深路堑,在降雨和地下水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公路上山侧坡体产生了多次较大规模的滑坡。

采用了挡土墙、削坡等措施,均无法解决滑坡问题。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显示:地层主要为上覆残积层和下伏同向缓倾(倾角30~45°)层状岩石,节理发育,岩层每层厚度约为1.2~3.0m,层间充满1~3cm 的膨胀土。

其坡体地层结构自上至下可分为;坡积碎石土层,厚度为0.5~1.55m;强风化岩层,顶板埋深在1.55~6.0m以下;中风化岩层在滑坡场区东西两侧钻孔均有揭露。

该滑坡滑动面主要在顶面碎石土层和层间的膨胀土遇水滑动,即存在坡积碎石土沿残积层顶面的浅层滑动和坡残积层沿岩层顶面的较深层滑动和变形。

谈抗滑桩支护技术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谈抗滑桩支护技术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文章编号:1009-6825(2012)35-0055-02谈抗滑桩支护技术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收稿日期:2012-09-20作者简介:薛志敏(1973-),男,工程师薛志敏(山西省临吉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山西襄汾041500)摘要:对抗滑桩支护边坡的原理、研究现状等做了简单介绍,并结合临吉高速公路S10标段K202+800 K202+860边坡滑坡处理的工程实例,重点分析该段滑坡的成因和处理方案,对以后类似工程案例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抗滑桩,半填半挖路基,滑坡中图分类号:TU473文献标识码:A0引言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公路滑坡与边坡病害成为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须在采取排水、坡面防护等传统防治措施的同时,积极引用抗滑桩、锚索抗滑桩、微型桩等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1抗滑桩我国抗滑桩支护技术的发展较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日本和苏联等国家刚刚将直径为1.5m 3.5m 的挖孔抗滑桩应用于解决抗滑挡土墙施工中的困难时,我国研发的大截面挖孔钢筋混凝土抗滑桩已成功应用于铁路内、外滑坡治理工程中,同时又在深入研究抗滑桩的设计理论和其在土层中的实际受力状态的基础上研发了排架桩、刚架桩等新的抗滑桩结构形式。

80年代以来,随着锚索技术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锚索抗滑桩”,它通过在抗滑桩顶部增加锚索形成拉力改变抗滑桩的受力状态,使原来抗滑桩由原来的悬臂梁受力状态(被动受力)转变为类似简支梁结构的受力状态(主动受力),有效减小了抗滑桩的埋置深度和截面尺寸(见图1)。

迄今为止,抗滑桩是滑坡治理工程中最有效的措施,其机理分析和理论研究也随着它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4]。

图1抗滑桩示意图1.1抗滑桩原理和分类1)原理:抗滑桩的基本原理是在滑坡体中选择适当的位置打入桩体(木桩、钢桩、钢筋混凝土桩、组合桩),桩会穿过滑动面嵌入下部稳定基岩,上部桩身将滑坡推力传给桩下部的侧向土体或者岩体,下部桩的侧向阻力来承担边坡的下推力(如图2所示),这就要求滑坡要有较明显的滑动面且滑动面以上土体有较好塑性,下部有较坚固的岩石和密实土层,才能使边坡保持平衡和稳定。

抗滑桩在山区公路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抗滑桩在山区公路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用 导 管 进 行 ,注 意 导 管 与 浇 筑 面 之 间 的距 离 ,避 免
工机械与施 工工序 都较 为简单。进行抗滑桩孔开挖 时采用 间隔开挖 的方式 ,这样 能够在 施工中对滑坡 状态进行有效控制并对滑坡进行处理。 2 . 抗滑桩加固原理 抗滑桩 的结 构采用 被动受力结构 ,在水平力作
抗滑桩在山区公路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一 朱 贝 贝
[ 摘
要1随着我 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作为促进经
难度大,获取的效果并不理想。 ( 2 )1 9 6 0 -1 9 7 0 年 之 间 , 我 国 滑 坡 治 理 技 术
( 3 ) 抗滑桩 施工技术 。 ① 施工放样 。根据设计
图纸进行测量放样 ,确定好抗滑桩桩孔在边 坡中的 位置 并做好标记,方便桩孔开挖 。②桩孔开 挖采用 间隔开挖的方法 ,以保证施工安全 。⑨基坑 开挖结 束后及 时进 行护壁施工 , 使用钢筋混凝土进行护壁, 注意钢筋保护层厚度 ,确保孔壁 稳定 。④ 桩孔开挖 方式根据实 际条件 决定采 用机械 开挖 方式或是人工 开挖方式 ,严禁采 用放炮 开挖 的方式 。⑤抗滑桩施 工 过程 中必须严 格 按照设 计 图纸要求 正确 放置 钢
岩层间界面与坡积碎石土层高位 临空 ,受降雨因素 的影 响,边坡土层 的底面 以及顶面就会 出现变形 、 滑动情况 ,最终发生滑坡 现象 。 2 .滑坡形成机 理
导 致 滑 坡 出现 的主 要 原 因 是 地质 条 件 较 差 。 通
学设计混凝土配 比, 严格 按照要 求进行 混凝土 拌和, 确保 拌和后的成 品混凝 土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混凝 土拌和好之后应 及时输送至现场 ;浇筑混凝 土时采
开挖路堑后 ,会破 坏边坡 体的天然平衡,在 自重作 用下边坡土体就会 出现滑 塌情 况。部分边坡出现滑

抗滑桩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抗滑桩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抗滑桩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2-05-01T12:01:39.410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2期作者:白杰[导读] 滑坡同崩塌、泥石流一样,是一种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将给工程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白杰四川省冶勘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51)摘要:滑坡同崩塌、泥石流一样,是一种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将给工程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害,因此,对滑坡进行治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四川省某滑坡为依据,采用抗滑桩方法进行治理。

研究区山滑坡规模属于中等滑坡。

根据勘探和分析,该滑坡处于蠕滑状态,在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诱发因素作用下极易产生下滑,严重威胁着周边交通和居民安全。

本文根据地质勘探和实地调查,通过抗滑桩基本要素的确定,运用悬臂桩法,选取典型剖面,运用MIDAS /GTS岩土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滑坡二维实体平面单元,经过分析,证明了采用抗滑桩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抗滑桩;滑坡;治理;地质灾害0 引言随着人类工程活动日益频繁,规模日益增大,遇到的边坡稳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1-2]。

人类在同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自然灾害如地震、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是地质体在众多因素作用下演化、破坏、运动而给人类造成过巨大的危害,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害[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在减灾、防灾和抗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减少了许多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4]。

本文在已有的资料和文献调查的基础上,运用MIDAS /GTS岩土有限元软件,分析滑坡治理前后的应力应变,与监测成果对比,证明抗滑桩法治理滑坡工程是可行的。

1 工程概况研究区滑坡桩号为K182+650 ~K183+140。

右侧路堑边坡最大高度为30.3m,设三级边坡,该段地形属低山斜坡地貌,坡体走向约131°,西北高,东南低,地形总体上呈缓倾的斜坡状,地面坡度约13°。

抗滑桩在滑坡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抗滑桩在滑坡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抗 滑 桩在 滑坡 体 治 理 工 程 中的应 用
剥 学亮 ( 北 地 局第 地 队) 、 河 省 矿 二 质大
摘 要 : 文通 过 结 合 某 工 程潜 在 滑 坡 体 治 理 工程 项 目, 出采 取 施 工过 程 中明确 知道 本道 工序 的设计 与规范 要 求 , 绝 盲 本 提 杜 抗 滑桩 治 理 滑 坡 方 案 , 而减 少工 程 施 工 过 程 中 建 筑物 的受 力 , 研 目施工 和 随意施 工 。整平 孔 口地面 , 从 经 先将桩 位 附近边 坡 或
( 接 第 1 3页 】 上 5
录 中断 深度 , 恢 复 正常 后 进行 复打 , 待 复打 重叠 段 不 应小
于 1 m。
b桩身 取样 进行室 内立方强 度试验 。 c应力波 测试 ( 为桩 数 的 1 —1 % ) 0 5 。 d静压 试验 : 测定 单桩 或复 合地基承 载 力。
③钻杆下沉前 , 应用经纬仪检查或垂线量测钻杆 的倾
斜度, 使倾斜 度值 不大于 15 .%。
④ 深层搅拌机喷灰 提升至原地面以下 5 c 时 , 0m 应关
闭空压 机 , 防止 固化剂 喷入 大气层 。
3 技 术经济 比较 复合 地 基 由于 其 充 分利 用 桩 和 桩 问土 共 同作 用 的特 有优 势 , 以及 相 对低 廉 的工程 造价 得到 了越来 越 广泛 的应
⑤ 在桩 径 变更 时应 对直径 进 行复 核 , 对使 用过 的钻 头 用 。该工 艺技术 简便 , 在地 下 水位较 高 的地 区进 行热 源厂 须 随 时检查 , 且磨 损量 不得 大于 1 m。 c 建 设 中 , 清 除原 有建 筑 物基 础 后 , 为造 成 的不 良软 土 在 人
究 决定 对建 筑物 后部 采 取 B型 、 型抗 滑 桩 施 工 ;文 章 对 抗 滑 桩 的 表 层 易 滑塌 部 分采 取 措 施 , 好桩 区地 表 截 、 水 及 防 渗 C 做 排 施 工进 行 详 细 的探 讨 , 同类 工 程 提供 有 价 值 的 参 考 。 为 关 键 词 : 坡治 理 滑 抗滑桩 人工挖孔 钢 筋 笼

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滑坡是自然灾害中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

它是指在地表或岩体内部产生失稳而发生的坡面或斜坡的向下滑动。

滑坡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损失。

因此,如何有效治理滑坡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抗滑桩是一种在地基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手段。

它是指在地基中设置的具有一定抗力的桩,用于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减小地基沉降和地震影响,同时还可以用于防止土壤侵蚀和滑动。

因此,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探究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研究对于深化地基工程技术,提高滑坡治理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研究,分析抗滑桩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探究如何选择合适的抗滑桩形式和材料,提高抗滑桩的设计和施工水平,从而达到提高滑坡治理的效果的目的。

三、研究内容1. 抗滑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抗滑桩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治理滑坡的贡献;3. 影响抗滑桩效果的因素分析;4. 抗滑桩的选择、设计与施工;5. 实例分析:抗滑桩在某地区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和案例分析法。

具体来说,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系统分析抗滑桩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探究抗滑桩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效果。

预期的技术路线如下:1. 收集相关文献,对抗滑桩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设计、施工和监测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2. 选择某地区的滑坡实例,并对其进行详细调查和实地勘察;3. 结合实例,分析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效果;4. 进行实验室测试和数值模拟分析,验证研究成果的合理性;5. 撰写论文,并进行答辩。

五、研究进展和计划目前,本研究已经完成对抗滑桩相关文献的调研和分析,并初步确定了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后续计划进一步研究抗滑桩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设计、施工和监测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实例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 并得 到较 为 咀 想 的计 算结 果 。 2 . 2我 国 关于抗 滑桩 的计 算 方法 研 究 戴 白航 I 汁对我 国 一些抗 滑桩 模 型提 m 了对 应 的滑 坡摊 力及 土体 抗 力分
熊 治文“ 嗵 过 对 深埋 式 抗滑 桩 进行 相 关试 验 研 究及 数 值模 拟 分析 , 深 入
2 、 抗 滑桩计 算方 法及 研 究进展
2I计 算 方 法 概 述
在滑坡 治 理 _ r程 中 , 滑坡 体 由于 自重 或者 其他 外 部 作用 会 产生 一 定 的变 形 或移 动 , 并 由引起 定 荷 载 , 陔荷 载便 } 丰 ] 抗 滑 桩 承受 , 为侧 向 力 。 目前 国内 外 计算 方 法 主要有 i大类 : 雁 力法 、 位 移法 、 有 限元 法 。
四口四圈
施工技术与应用
抗滑桩处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滑坡体 的应 用与探讨
张治 宝
甘 肃 省 交通 工 程 建 设 监 理 公 司
摘要: 抗 滑桩 作 为一 种新 型 支挡 结构被 广 泛 应用 于 各类 滑 坡 治理 中, 本 文 对抗 滑 桩 的计 算 方 法及 国 内研 究进 展 进 行深 入 讨论 , 并简单介绍 了抗滑桩在处治路基滑坡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检验 内容, 为研究抗滑桩处 治滑坡病害及其工程施工 、 质量控制起
到 一定 的 参考 作用 。
甘肃 兰州
关 键词 : 抗 滑桩 , 路 基 滑坡 , 滑坡 治理 , 处治技术
Ke yW o r d: An t i — S l i d p i l e, R n a d b e d l a n d s l i d e , S l o p e Re i n f o r c i n g , T r e a t me n t T e c h n i q u e
探讨 了此 类抗 滑 桩受 力情 况 、 抗 滑桩 一 滑 坡体 系的位 移 及变 形 问题 、 深埋 桩 承 载滑 坡体 推 力与 埋 深之 间 的关 系等 。 该项研 究 在抗 滑 桩设 计过 程 中具 有一 定 的参考 性 , 同时 具有 一定 的 学术 价值 。
J 法: 计 算 由地 面产 生的 作用 于桩 身 的荷 载 , 将 桩 认 为是 刚性 的 , 按
更 尤为 严霉 据新 华 网消 息 , 我 困 两藏 墨 竹 T卡县 于 2 0 1 3 J 7  ̄ 3 月2 9 日发生 严 熏 抗 滑桩作 为一种 滑坡 处 治技 术 , 可 以极 大 程度 的改 善 边坡 岩 土体 的 力学 强度, 能 有 效 的起 到加 固 滑坡 体 的作 用 ; 『 亩 J 时, 抗 滑 桩 是一 种 新 型 支挡 结 构 , 具有 施 T 方便 、 速 度快 、 1 _ 程 量 少和 费用 低等 优点 , 已 经被 广 泛应 用 于各 类 边
坡 治理 T程 中 。
贺 建 清等 人 研 究 了 弹性 抗 滑桩 处 治滑 坡 的作 用 机理 , 并 建 立 了合 理设 计 抗 滑桩 位置 的 参数计 算 方 法 , 对实 际 T程 有着 积 极的 作用 。 王建 锋等 人 I I 通过 研 究一 排 或 多排抗 滑 桩 的 上下 限计 算 方 法 , 确 定 了 一 排 桩 的位 置范 嗣 及多 排桩 的 最佳 组合 方式 。 也对 不 适合 设 置抗 滑 桩 的位 置 范 嗣做 了研 究讨 论 , 得 到 了一 些有 价值 的 结果 。 肖世 国等 人 提 了埋 人式 抗 滑 桩结 构 , 用 以 改 善 桩 身 的受 力 情 况 , 并 通 过 实际 T程 的 应用 表 明该埋 人 式抗 滑桩 比一般 悬臂 式抗 滑 桩更 经 济有 效 。
1 、 概述
我 围幅 员辽 阔 、 地 质复 杂 , 路 基病 害也 是 多种 多 样的 , 其 中路 基滑 坡 病害
3 、 抗 滑桩 合理设 置研 究
在 路 基滑 坡处 治技 术 中 ,弹性 抗 滑桩桩 在 承 受上 部 滑坡 体 的推 力时 , 也
会对上部滑坡体产生反作用力。 人们在设计时往往忽视该反作用 J 对滑坡体 山体 滑坡 事 故 , 造 成 多人死 i : . . 那 么针 对 这类 T 程病 害 , 提} } I 科 学合 理 的滑坡 稳 定性 产 生 的影 响 , 由此 带 来 了相 当的 安全 隐 患 , 因此 必 须 合理 布 置 抗 滑 桩 处 治技 术便 有着 重要 的 程 意 义 的位置 才 能大 大 消减小 次 类 隐患1 1 2 I 。
4 、 抗滑桩工程质量控制及质量检验
41 抗 滑桩 施 工技 术
抗 滑 桩成 桩 原理 : 通过 桩 L 开挖 , 边 开挖 边打 混 凝 土护 臂 , 直至 设计 高 程 后, 用 吊车 将 已经 焊接 成型 的 钢筋 笼进 行 吊装 , 最 后 用混 凝 土浇 筑成 桩 。 抗滑 桩施 T 丁序 : 平整 场地 , 测放 孑 L 位 并 开挖 桩 L 打砼 护 壁 , 焊 接 钢筋 骨 架, 吊装钢 筋 骨架 , 灌 注砼 等 。
4 . 2抗 滑 桩工 程质 量控 制
互 不 重叠 且栩 互连 接 的 单元网 格 , 并 用一 些权 函数和 插 值 函数离 散 求 解微 分 方程 F E M是一 种 高级有 效 的数 值模 拟方 法 。 对于结 构 复杂 的桩 士结构 , 采用 F E M方 法 计算 , 可较 好 的 处 理边 界条件 、 地 层 条 件 和荷 载 布 置及 桩 土相 互 作
等值板桩考虑 , 用弹性力学方法计算土体的侧向位移和水平力。 位 移法 : 当 已知 土体 ( 无桩时) 的 自由侧 向 位移 , 将该 位 移叠 加 至 桩身 , 并 利 用 弹性理 沦计算 桩 与土之 问 的相 互作 用 , 由此计 算 桩 的弯矩 和 位移结 果 。
有 限元 法 ( f i n i t e e l e me n t m e t h d , 简 称 为F E M) : 把 计 算模 型 划 分 为有 限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