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

合集下载

【教育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学习专用
(7)图片展示京剧十二生肖脸谱
(8)介绍京剧的特点:京剧形成之初即吸纳了众多的地方剧种的优点,民间地方色彩较弱。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国剧”。指出:“2019年,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9)知识拓展:四大名旦和四大须生
4.学习第二部分:昆曲与京剧艺术
(1)简单介绍昆曲的形成。
(2)讲解昆曲的发展过程。重点讲解它的成熟与顶峰时期,并介绍每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3)了解昆剧传习所旧址与昆剧脸谱。
(4)探究:昆剧的特点?
(5)介绍京剧的形成,并指出京剧中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6)知识拓展:京剧脸谱颜色的寓意。
播放歌曲视频《唱脸谱》,引入课题。
学生听歌曲看视频,感知京剧的思想艺术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1.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课本内容。
3.学习第一部分:《红楼梦》
(1)介绍《红楼梦》的成书过程。
(2)播放视频《解读红楼梦》,使学生对其做一大体了解。
(3)介绍作者:曹雪芹。
时清王朝的落后。
5.巩固提升。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本内容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观看视频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探讨回答
拾贝壳阅读答案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教学工作情况学生看图片
整百,整千加减法教学反思
摆渡自己的阅读及答案
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回答
学生读知识材料
期中质量检测分析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本内容
板书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知道京剧是“国粹”。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学会分析材料,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得出《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和京剧的艺术成就,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清朝虽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仍然创造了大量先进的/辉煌的文学作品,从而培养学生为祖国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大致内容、写作特点和价值影响;昆曲的特点和代表作;京剧的形成过程等。

难点:初一学生读过四大名著的不多,对昆曲和京剧感兴趣的更少,这会对他们的艺术鉴赏带来一定影响。

三、教学过程合作探究,学习新课带领大家走进清朝前期的文艺展馆,一起领略这一时期多彩斑斓的文艺画卷。

展馆一:文学馆1.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主流文学形式,和学生一起回忆。

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额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哪部著作呢?2.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完成表格。

3.教师在以上学生发言基础上,进一步详细介绍曹雪芹人生经历及《红楼梦》成书过程。

让学生掌握前80回是曹雪芹所著,后40回是高鹗续写。

4.教师利用课件图片对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进行简单介绍,引导学生总结出《红楼梦》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

5.由毛泽东对《红楼梦》的评价让学生思考其社会历史意义、艺术特色、地位和影响。

6.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红学,她与甲骨学、敦煌学一起,成为了关于中国的世界性学问。

当然,中还有很多谜题和惊喜等着大家去探究和发现。

(过渡)明清时期除了小说成就突出之外,戏曲艺术也大放异彩,这一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剧种是什么呢?展馆二:戏曲馆1.昆曲馆(1)播放昆曲《牡丹亭》片段,让学生体会一下昆曲的特点。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设计-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设计-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设计第 21 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点和造诣;掌握清朝昆曲与京剧艺术的繁荣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了解小说主要内容,明确它有反封建的时代特色,知道它在国内和国际的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和戏曲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素养。

古典小说艺术成就很高,但其中也有宣传迷信的消极成分,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

本课难点:多方面地了解《红楼梦》的内容,多角度地理解清代文化作品的时代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87版《红楼梦》剧照同时配歌曲《枉凝眉》)《中国大百科全书》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

《大英百科》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等于整个的欧洲。

《红楼梦》是一部巨著。

古今中外对它的评价这么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

目标导学一:学生自学完成表格,教师巡视点拨,最后多媒体出示答案目标导学二昆曲和京剧(一)昆曲多媒体出示表格,学生自主完成学生自学完成表格,教师巡视点拨,最后多媒体出示答案二、昆曲艺术:自读教材,完成表格时间进展代表作品特点明朝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汤显祖《牡丹亭》体现了南曲的轻柔婉转又保留北区的慷慨激昂清朝前期发展到顶峰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内容感人,情节跌宕,词曲雅致清中后期逐渐走向衰落播放音频让学生欣赏昆曲《牡丹亭》(提示:它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二)京剧多媒体出示表格,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视点拨,最后多媒体出示答案三、京剧艺术:自读教材,完成表格戏剧名称背景形成发展特点地位京剧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形成——以徽调、汉调为基础(19世纪中期)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它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于一体。

2019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

2019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
出示《长生殿》与《桃花扇》的图片
(3)中期以后:逐渐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上演的剧目也多是逃避现实或歌功颂德的庸俗作品,为宫廷和贵族所观赏,成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玩物。
结果: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3)京剧的形成和发展
(1)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得来自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班的唱词通俗易懂,唱调高亢爽朗,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一时誉满京城。
(2)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
(3)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4)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知识目标: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知道京剧是“国粹”。
重点
《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
难点
《红楼梦》的历史价值;京剧的地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听歌曲《枉凝眉》导入
《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怎么形成的,除了《红楼梦》清代还有哪些文学成就
第二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培育人文主义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情景再现、观看视频、微课学习、问题探讨等方式,解释《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和京剧的艺术成就,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本课主要内容有:昆曲和京剧的产生、发展,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知识,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的简单故事。

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古代文学艺术的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昆曲和京剧等表演艺术可能较为陌生,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昆曲和京剧的产生、发展过程,掌握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昆曲和京剧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

2.难点:昆曲和京剧的艺术特点,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昆曲和京剧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

2.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昆曲和京剧的艺术特点。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昆曲和京剧的理解和感悟。

4.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典型的文学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解读,使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备课,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名著封面、插图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主要内容包括:诗歌、戏曲、小说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对于诗歌、戏曲、小说等艺术形式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还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诗歌、戏曲、小说等艺术形式的发展,掌握其主要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诗歌、戏曲、小说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基本情况。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作品,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辅助材料:相关诗歌、戏曲、小说等作品。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清朝前期诗歌、戏曲、小说等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其艺术风格。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总结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强调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学生对照教材,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清朝前期文学艺术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作品,提高个人素养;通过资料收集、表演展示,真切感受文艺作品,体会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快乐与成就感,培养合作精神。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 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文艺成就 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他们知道唐朝有诗、宋朝产词、元朝盛曲,但是对清朝有何文艺特色却并不了解,即使听说过《红楼梦》,也看过几眼戏曲,还是不算熟悉。在这种情况下,将距离他们生活很远的《红楼梦》、昆曲、京剧,带到他们身边来,让他们自己来收集和展示,这是最适合的学习策略。
利用ipad查询资料,将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上传至qq群,最后到前台来为大家讲解本组的探究成果。提高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效率,也便于各组间共享成果。
4——操作电子白板
学生上讲台操作,更有参与感,观看效果更为直观,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5——学生使用电子白板连线、填空
利用电子白板,将昆曲知识直接呈现出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在观看操作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对昆曲知识的巩固掌握。
除了思想性强,红楼梦也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单从名字这个最简单的元素就能看出来。书中共有七百多个名字,每一个都体现了曹雪芹的独具匠心、深含寓意。你能猜出下列名字的寓意吗?
请最快的一组到白板前把名字和寓意连起来(4——使用电子白板连线)
(贾宝玉、贾政、袭人、王熙凤、晴雯)
生:上讲台连线
师:红楼梦就是这样一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文学作品,在问世之后,虽被列为禁书,但是在民间始终无法禁绝,至今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它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小组合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关于本节课的思维导图,既培养了合作能力,又真正考验了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借着悠扬琴弦之声,静心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铭记——要深爱国粹精华,践行传统文化。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能够理解和阐释文学艺术对社会的影响;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该时期的典型作品。

【教学重点】1.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2.较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作品。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文学艺术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方法】1.讲授法;2.情景演绎法;3.小组讨论法;4.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1.教学PPT;2.多媒体设备;3.课件。

【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多媒体设备以及教学资料;2.学生做好听讲、笔记和讨论的准备。

二、知识导入1.利用PPT播放清朝前期绘画作品,让学生通过图片来猜测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2.通过学生的发言来导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三、内容讲解1.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1.1 概述: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王朝,文学艺术在此时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基本特点是继承和发展元明时期文学艺术的传统,同时又受到机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1.2 顺应时势,体现思想觉悟。

清初时期是思想解放和变革的时期,文学艺术往往是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折射出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情感,显示出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1.3 体裁多样,创作活跃。

除了继承元明时期的文学艺术传统,清初文学家又在其基础上自然演化出了各种不同的文学体裁,例如:小说、诗歌、杂文、坊体文等等。

1.4 民间艺术的兴盛。

清朝前期民间艺术被激活,表现为艺术家们对民间生活、民间风俗、民间习惯的关注和创作。

2.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代表人物和成就:2.1 文学的成就:清朝前期的文学成就是深厚的,影响广泛。

2.2 代表作品:清朝前期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品有:《金瓶梅》、《红楼梦》、《聊斋志异》、《东周列国志》等等。

2.3 代表人物: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代表人物有:曹雪芹、吴敬梓、蒲松龄、凌蒙初等等。

四、案例分析案例一:《金瓶梅》1.简介:《金瓶梅》是中国明清小说连续体小说之一,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曹雪芹和《红楼梦》,了解清代的文学成就与特色;知道昆曲与京剧的相关史实,了解清代戏曲艺术的成就和特色;以《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昆曲的兴衰和京剧的兴起为例,探究清代文学艺术繁荣的原因有哪些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明确它有反封建的时代特色,知道它在国内和国际的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和戏曲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素养。

古典小说艺术成就很高,但其中也有宣传迷信的消极成分,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

教学难点: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唱脸谱》。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首《唱脸谱》我们耳熟能详。

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之一,是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是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

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你知道京剧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吗?又是为何会产生京剧这一新的戏曲形式呢?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红楼梦》1.教师讲述《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2.教师讲述:《红楼梦》的基本概况。

(小说初名为《石头记》,曹雪芹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高鹗续写了后40回,题名《红楼梦》。

)3.读教材,总结《红楼梦》的创作特点。

答案提示: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

4.读教材,教师简要地介绍《红楼梦》的内容。

(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清代文艺发展的基本特点和代表作品。

2.掌握清代文学和艺术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3.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清代文学艺术的基本特点清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的文学艺术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以“古文运动”为标志,向着古典规范追求,恢复了明朝时期文艺的封建色彩。

2.以“诗、文、小说”三大门类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中以小说最为兴盛。

3.以满族文化为基础,中西合璧,形成了具有新鲜生动特点的文学艺术风格。

2. 清代文学的代表作品1.《红楼梦》:清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2.《金瓶梅》:清代另一位著名小说家兰陵笑笑生所写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极富争议和争议的典型之作。

3.《西厢记》:清代文艺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作为传统戏曲剧目,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思想情感。

4.《长生殿》:清代古典剧目,以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主线,其演出形式和文学艺术都十分优美。

3. 清代艺术的代表作品1.瓷器艺术:清代粉彩瓷、釉里红瓷、蓝花瓷等,纹饰娟秀多彩,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2.书法艺术:清代书法家如王铎、张瑞图、陈大箴等,他们的书法作品具有豪放、洒脱、独特的艺术风格。

3.绘画艺术:清代画家如石涛、郑燮、齐白石等,他们的作品具有大气磅礴、生动形象和艺术性极高的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1.清代文艺的基本特点。

2.清代文学和艺术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3.清代文学和艺术的代表作品。

四、教学过程1. 热身通过展示清代文艺代表作品的图片,让学生对清代文艺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讲解1.讲述清代文艺的基本特点,包括向古典规范追求、以诗、文、小说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及中西合璧等方面。

2.介绍清代文学和艺术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贡献,包括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推动等方面。

【历史】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历史】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教学任务】【教学流程】七年级历史下新版归类复习一、科举制度1、诞生:a隋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b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诞生。

2、完善:a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b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和武举。

3、发展: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的地位。

B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束缚思想,加强皇权。

C清朝: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束缚。

4、废除:清朝废除科举制度。

二、国家统一1、隋朝589年统一全国。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1276年元灭南宋,完成统一。

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明清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三、时代特点:a隋唐: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C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四、文学艺术:1、唐诗:李白(飘逸洒脱,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杜甫(淳朴厚重,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白居易(平易近人,通俗易懂)2、宋词:a豪放派:苏轼(豪迈飘逸)辛弃疾(豪放诗风,报国情怀)b婉约派:李清照(委婉、细腻、清秀)3、元曲: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4、明清小说: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五、西藏问题1、唐朝:a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

B 唐中宗时,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唐蕃“合同为一家”。

C唐穆宗时,刻唐蕃会盟碑,表明世代友好。

2、元朝:设宣政院掌管西藏军民事务。

3、清朝:a顺治册封达赖五世“达赖喇嘛”封号。

B康熙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封号,形成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

C1727年设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D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西藏行政体制和法规。

六、台湾问题1、三国时,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是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各种文学形式的发展和特点。

教材还介绍了清朝前期的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和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对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例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欣赏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3.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与本课相关的课件,包括文字、图片、音频等。

3.教学资源:收集一些与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相关的资料,如诗歌、散文、小说等,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清朝前期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有什么特点?2.呈现(15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简介。

二是昆曲的出现、发展和没落。

三是被誉为“国剧”的京剧艺术。

内容虽然不多,但要在知识讲授时,应有一定的拓展,简介与《红楼梦》相关的四大名著,并重点对京剧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对京剧的了解和兴趣,对于老师的业务素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电影、电视对四大名著有所了解,而对于昆曲、京剧知之甚少,因此,四大名著同学们可以用预习的方式进行了解或通读,但是对昆曲、京剧仍然需要老师进行讲解。

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知道《红楼梦》的作者、特点等。

知道昆曲的特点、代表作等。

了解京剧的产生过程、流传原因。

清朝文化是清朝政治、经济的反映,了解政治、经济对文化影响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特点,得出这些作品大都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了解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清时期的小说成就达到高峰,体现了反对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思想。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高尚的情操。

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和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

明白明清小说与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反封建。

知道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国剧”。

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及反映出的时代特点教学难点:中国国剧“京剧”的讲授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思路:通过四大名著引入新课,首先以《好了歌》及其注解来讲述《红楼梦》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命运。

昆曲片段欣赏,京剧曲目《大雪飘扑人面》《儿行千里母担忧》《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来激发学生对学习京剧的兴趣。

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我国的文学体裁在不断的变化演进,春秋战国时期的楚辞、汉朝时的赋、唐朝的诗歌、宋朝的词,到了明清时期,小说成为文学主流。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主要介绍了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诗词、戏曲、书画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和成就,重点介绍了康乾盛世的文学艺术繁荣景象。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案例,展现了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独特魅力,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欣赏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对诗词、戏曲等艺术形式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具体发展情况和成就,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掌握诗词、戏曲、书画等艺术形式的主要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康乾盛世文学艺术的繁荣景象,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和特点。

2.教学难点:对于清朝前期文学艺术成就的深入理解和欣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和案例,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魅力。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词、戏曲和书画作品,进行分析解读,使学生深入理解艺术形式的发展和成就。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2.辅助材料:相关诗词、戏曲、书画作品的图片和资料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4.板书用品:黑板、粉笔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图片,如诗词、戏曲、书画等,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内容。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有哪些特点和成就?”让学生思考并发表意见。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清朝前期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包括诗词、戏曲、绘画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成就,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具体内容和发展脉络,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和代表作品,掌握其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和代表作品。

2.教学难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魅力。

2.案例教学法:以代表作品为例,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成就。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熟悉教材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如播放清朝前期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和实物等教学辅助材料,呈现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和代表作品,如诗词、戏曲、绘画等。

同时,简要介绍各位艺术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成就。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解读,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以清朝前期文学艺术成就为主线,介绍了诗词、戏曲、书画等各个领域的杰出代表和特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初中七年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文学艺术方面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本课内容,他们可能对于一些历史人物、作品和艺术形式的认识尚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知识面,提高文学艺术修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诗词、戏曲、书画等文学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掌握其主要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诗词、戏曲、书画等文学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其主要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具体作品和艺术形式的欣赏,以及如何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授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献资料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清朝前期的一些诗词、戏曲、书画作品,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清朝前期诗词、戏曲、书画等文学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个作品的艺术特点,探讨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4.教师讲授: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详细讲解一些重点作品和人物,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

5.课堂互动: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是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清朝前期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诗词、戏曲、书画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对于诗词、戏曲等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

2.课件:相关的历史图片、音频等资料。

3.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老师简要介绍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如诗词、戏曲、书画等,并通过课件展示相关的历史资料。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影响。

期间,老师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老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
《红楼梦》——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昆曲——明朝发展,清朝前期达到顶峰
清朝中期,陷入困境。
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得到皇室扶持,成为最主要的剧种(国粹)
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出示金陵十二钗的图片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
的大官僚地主家庭,
后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了人生的辛酸。
他在人生的最后几十年里,
以坚韧不拔的毅力,
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
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
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稿子。
听歌曲,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集中注意力,带着问题积极思考。
讲授新课
一、《红楼梦》
(一)《红楼梦》的创作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共120回,前80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后40回的作者是高鹗。在乾隆晚期排印面世。
(2)主要内容
(1)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玉、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
知识目标: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知道京剧是“国粹”。
重点
《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
难点
《红楼梦》的历史价值;京剧的地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听歌曲《枉凝眉》导入
《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怎么形成的,除了《红楼梦》清代还有哪些文学成就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第二十一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学设计
课题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培育人文主义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情景再现、观看视频、微课学习、问题探讨等方式,解释《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和京剧的艺术成就,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出示曹雪芹图片
2、昆曲与京剧艺术
(一)清代戏曲艺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了清代,进入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
(1)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当时,观看戏剧已成为城乡民众的一种主要的文化活动。
(2)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
出示昆曲与京剧的图片
(2)昆曲
1、何为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出示昆曲表演图片
2、昆曲的发展
(1)明朝时经过改良,昆曲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剧种。
代表作:汤显祖的《牡丹亭》
出示《牡丹亭》与汤显祖的图片
(2)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巅峰。
代表作: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作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出示京剧脸谱
观看京剧视频
了解京剧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
出示白脸曹操与黑脸包拯的图片
出示梅兰芳与《贵妃醉酒》的图片
读课本,勾画相关内容
学生根据课本,勾画相关内容
学生看图片
学生勾画相关内容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京剧
使学生对人Leabharlann 形象的认识更加深刻提高学生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
课堂小结
本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两个子目内容呈并列关系,集中反映了清朝文化繁荣。文学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一定社会政治、经济为基础的。
出示晴雯撕扇与黛玉葬花的图片
(3)艺术特色
《红楼梦》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炼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是一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小说。
(4)《红楼梦》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2)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
(3)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4)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出示《长生殿》与《桃花扇》的图片
(3)中期以后:逐渐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上演的剧目也多是逃避现实或歌功颂德的庸俗作品,为宫廷和贵族所观赏,成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玩物。
结果: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3)京剧的形成和发展
(1)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得来自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班的唱词通俗易懂,唱调高亢爽朗,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一时誉满京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