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5)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6)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7)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8)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9 )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0? )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1)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3)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4)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5)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6)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7)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8)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9)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0)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1)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2)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3)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24)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5)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6)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7)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8)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9)
小学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1种子发芽对比实验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
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
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
员签字
实验内容
2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
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阳光)实验器材
绿豆芽、实验盒、
实验步骤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
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
实验效果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
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实验内容
3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实验器材
绿豆芽、水、纸巾
实验步骤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3----5天后观察观察。
实验现象
豆芽的根会向有水的方向生长
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实验效果
实验人
实验时间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种子的发芽实验。
实验材料:绿豆种子、塑料盒子、纸巾、滴管、标签、水、透明的塑料袋、不透明的塑料袋、保鲜袋、土壤。
1.研究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
实验步骤:
(1)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
(2)分别在每个盒子里垫人纸巾并按10个洞,用来放置绿豆种子;
(3)往其中一个盒子里的纸巾上滴水,并在这个盒子上贴上标签(实验组),另一个盒子里的纸巾不滴水,并在这个盒子上贴上标签(对照组)。
2.研究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步骤:
(1)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
(2)分别在每个盒子里垫入纸巾,并且往每个盒子里的纸巾上都滴入等量且适宜的水;
(3)往两个盒子里分别放入10粒绿豆,一个盒子放入常温处(对照组),另一个盒子放入冰箱里(实验组)。
3.研究种子发芽与光的关系。
实验步骤:
(1)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
(2)分别在每个盒子里垫入纸巾,并且往每个盒子里的纸巾上都滴入等量且适宜的水;
(3)往两个盒子里分别放入10粒绿豆,两个盒子都放在阳光能够照到的窗台上,一个盒子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对照组),另一个盒子用不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实验组)。
实验记录:
根据实验内容,将每天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记录下来。
4:.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的实验。
实验步骤:
(1)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和一个不透气的保鲜袋;
(2)分别在每个盒子里垫入纸巾,并且往每个盒子里的纸巾上都滴入等量且适宜的水;
(3)往两个盒子里分别放入10粒绿豆;
(4)将一个盒子放入保鲜袋中,将保鲜袋中的空气全部排出;
(5)把两个盒子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没有保鲜袋的盒子为对照组,有保鲜袋的盒子为实验组。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篇一: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1.太阳下影子变化
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1)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2.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答: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3、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
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
(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
4、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
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
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
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
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5.实验名称:研究电磁铁的磁极(自制的电磁铁)
实验方法:(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钉帽一端与指南针接近,如果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吸,那电磁铁的这端就是南极;(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斥,这时电磁铁的南极变成了北极。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器材:月相盒、手电筒、黑色卡纸、白色卡纸、剪刀、胶水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1.制作月相盒
2.观察月相变化
3.实验总结
4.整理器材
操作要点
1.制作月相盒:用黑色卡纸和白色卡纸制作月亮的不同
形状,用胶水粘在月相盒内部的圆形轨道上。
2.观察月相变化:用手电筒照射月相盒,观察月相的变化。
3.学生交流实验结果,讨论月相变化的原因。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月相的变化是因为月球绕地球运动,太阳照射在月球上的位置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月相。
实验步骤:
1.让学生将平面镜放在桌子上,用橡皮支撑起来;
2.让学生将画有五角星的记录纸放在平面镜前方,调整位置
使得五角星能够通过平面镜反射到墙上;
3.让学生将印有文字的记录纸放在平面镜后方,调整位置
使得文字能够通过平面镜反射到墙上;
4.让学生观察反射出的图像,总结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实验结论:平面镜能够将物体的图像反射出来,图像与物体
左右对称,但是上下颠倒。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棱镜,观察出现的七种颜色;3、记录实验现象并交流讨论。)
2.合成彩色光
操作要点
1.提供实验器材:白色圆纸片、铁钉、彩笔。
2.教师演示实验方法:
将铁钉插入圆纸片中心,使其竖直放置;
在圆纸片的四周分别画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圆圈;
将彩笔在铁钉上来回摩擦,直到出现白色的光点。
3.学生分组实验,边实验边记录。
4.交流实验现象,准确描述合成彩色光的原理。
3.滤光实验
操作要点
1.提供实验器材:手电筒、红黄蓝三色玻璃纸。
2.教师演示实验方法:
将手电筒打开,照射在白色墙上;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姓名:成绩:
年级班姓名:成绩:
实验步骤:
1、出示弹簧测力计,了解结构,标出示意图;
()
()
()
()
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步骤:
(1)检查是否具有弹性;
(2)指针调零;
(3)测量读数,视线与指针保持水平;
(4)使用后,指针归零。
年级班姓名:成绩:
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
年级班姓名:成绩: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实验材料三脚架、小瓷盘、酒精灯、火柴、土豆泥、番茄酱
实验步骤1、模拟实验:用番茄酱做岩浆,土豆泥做地壳,把土豆泥放在小
瓷盘中,摊成薄饼状,中间倒入适量番茄酱包好,做成山的形状。
2、把小瓷盘放到铁架台上,隔石棉网加热,看到岩浆从地壳薄的
地方或有裂缝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
实验现象番茄酱会穿过土豆泥冒出来。
实验结论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红了的玻璃似的,通
过岩石空隙向上运动。随着岩浆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岩
浆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地震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细木棍或竹筷、毛巾
实验步骤1、模拟实验:用不同色彩的毛巾做地层,将毛巾叠成几层,向中
间挤压,看毛巾有什么变化?
2、用细木棍或竹筷做地壳,拿一根筷子,慢慢用力弯曲,体会手
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1、用力挤压毛巾,毛巾会形成褶皱。
2、筷子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
实验结论岩层在收到外力时会产生变形,构成褶皱,当受到的外力大到不能
承受时,岩层就会突然断裂,形成地震。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有盖的大玻璃瓶、水、碎砖块
实验步骤1、模拟实验:碎石子或用砖头做河道中的石头,装水的大玻璃瓶
做流水的河道。
2、把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
3、用力摇晃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实验现象观察到水变浑浊了,水中有一些砖屑;碎砖块变小了,棱角变光滑
了。
实验结论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的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失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
实验内容:种子发芽对比实验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观察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实验器材: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
1.准备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良好
实验人:XXX
实验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
实验内容: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阳光)
实验器材:绿豆芽、实验盒
实验步骤: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
实验效果:良好
实验人:XXX
实验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
实验内容: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之一——水
实验器材:绿豆芽、水、纸巾
实验步骤:
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3-5天后观察。
小学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种子发芽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
实验器材:一次性水杯,纸巾、纸盒绿豆种子
实验步骤:1、准备好 6 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 个小盘中 1 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 3 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 5 号杯,用纸箱罩住 6 号杯。将
5、 1 号杯和 2 号杯,号杯和 4 号杯,号杯和 6 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适宜的温度。
实验名称: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实验目的:探究绿豆发芽生长的过程
实验器材:绿豆芽放大镜尺子
实验步骤:
实验一:取若干刚刚发芽的绿豆芽用放大镜观察其刚萌发的特点,并记录下来,并对其所处的环境详细描述;
实验二:取若干芽经较长豆芽用放大镜细心观察其特点,并记录下来;
最后对两种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绿豆芽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一定的空气,光不是必须条件。
实验名称:蚯蚓对环境的选择
实验目的:研究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
实验器材:带盖的纸盒干土湿土蚯蚓若干
实验步骤:
1把土壤分成两份,一分干燥.一分稍湿润,把蚯蚓放置在两份之间,30分钟后拨开土壤看那里的蚯蚓多。
2 把土壤分成两份,一样的湿润。一边用灯光照射,一边用纸板遮住灯
光。30分钟后拨开土壤看那里的蚯蚓多;
实验结论: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
实验名称:测量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实验目的:探究随时间的推移影子是如何变化的
实验器材:简易阳光观测仪指南针尺子记录本木板白纸木棒
小学科学五年级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五年级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五年级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光的传播路径和反射规律
实验材料:
1. 一张白纸
2. 一支铅笔
3. 一面镜子
4. 一盆水
5. 一束阳光
实验步骤:
1. 将白纸放在桌子上,用铅笔在纸上画一个小点,作为光源。
2. 将镜子竖直插入纸上的点,使其与光线垂直。
3. 用手将盆中的水倒在桌子上,使桌面湿润。
4. 将镜子倒立放在湿润的桌面上,使其与光线成一定角度。
5. 用手控制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到镜子上,观察光线的变化。
实验结果:
1. 当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到镜子上时,光线会经过镜子反射。
2. 反射后的光线会在桌面上形成一个明亮的点。
3. 当改变镜子与桌面的角度时,明亮的点也会随之移动。
实验分析: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光线的传播路径和反射规律。光线从光源(白纸上的点)发出后,经过镜子的反射,最终在桌面上形成一个明亮的点。这是因
为光线在遇到镜子时会发生反射,即从一个介质(空气)传播到另一个介质(镜子)时,光线会改变传播方向。而镜子的平滑表面能够使光线以相同的角度反射出去,形成我们看到的明亮的点。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当改变镜子与桌面的角度时,明亮的点也会随之移动。这是因为反射角度和入射角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当我们改变镜子的角度时,入射角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反射角的改变,进而影响明亮点的位置。
实验结论:
1. 光线在遇到镜子时会发生反射,即改变传播方向。
2. 镜子的平滑表面能够使光线以相同的角度反射出去。
3.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实验意义: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对光的传播路径和反射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光的反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镜子、眼镜、望远镜等。了解光的反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现象,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更好地利用光的特性。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实验报告(分单元课时编排)(2021新版)
第一单元光
1.有关光的思考
实验:红苹果实验
【实验材料】红苹果、黑暗的房间等。
【实验要求】在桌子上放一个红苹果,把门、窗户都关上,并把所有的灯都关掉,房间里完全黑暗了。房间没有窗,门也没有缝隙,没有光能够进入这个房间。想一想在黑暗中你能看到这个红苹果吗?
【实验注意点】本次实验的难点在于创造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在这个房间中没有光能够进入,才能达到比较好的实验效果。
【预测实验结果】
预测1:我们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待多长时间。
预测2:当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呆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见这个红苹果。
预测3:当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呆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模糊的影子。
【实验现象】我们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待多长时间。
【实验结论】
这个实验说明了没有光线,人是无法看到东西的。人的眼睛是通过接收物体反射回来的光线来判断物体的。而在红苹果实验中,房间是完全黑暗的,没有任何光线进入房间,因此我们不能在这个房间里看到红苹果。
2.光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光的传播实验
【实验材料】4张矩形卡纸、手电筒、4个能直立的凤尾夹等等。
【实验方法】
①在三张矩形卡纸的同一位置分别打一个小孔,直径约一厘米。
②用夹子分别固定卡纸,并直立在桌子上,卡纸之间的间隔约15厘米,保持所有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③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处直立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
④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的光源。
⑤把手电筒放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保持一定距离,使手电筒的光能够直接穿过这些小孔。观察纸屏并在表格的图中标出光行进的路线。
2023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五年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太阳和影子
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或铁丝)、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模拟昼夜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3、昼夜交替
实验器材:投影仪(或手电筒)、地球仪、人物模型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地球不断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观测月相盒中月相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4、看月亮
实验器材:月相盒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一个月中月相变化: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光的直线传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1、光的行进
实验器材:实验一:小孔板(钻有小孔的纸板或木板)、手电筒
实验二:长方形纸盒、剪刀(或美工刀)、一张半透明的纸、铝箔纸(也可不用)、胶水、钉子(大头针)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研究镜子成像的特点(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照镜子
实验器材:平面镜、记录纸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光路是可逆的;镜子中的影像是与实际物体左右相反;两块直立镜子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镜子与物体角度不同,所成像的方向也不同。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第了解地震的成因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一:了解地震的成因
实验预测:
猜测1:地壳的运动。猜测2:地球板块的挤压。
猜测3:地球板块的拉伸。猜测4:海水的运动。
猜测5:岩浆的运动。
实验材料:分成两半的小盒子、塑料薄膜、水、土、小铲子等等。
实验方法:
①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一层塑料薄膜。
②将土、水和成泥,并将它铺在有塑料薄膜的小盒中。
③等泥变干之后,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者挤压。
④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注意点:
泥土变干之后,将小盒的两半拉开或者挤压的动作要迅速,不能缓慢,不能拖泥带水,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现实验效果。
实验现象:
盒子的两半迅速拉开时,泥土分裂开来;盒子的两半迅速挤压时,盒子中的泥土被挤成一团。
实验结论:
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
小学科学五年级演示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科学演示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五年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太阳和影子
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或铁丝)、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课题:4、看月亮
实验器材:月相盒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课题:2、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开关、小电珠、灯座、导线若干、检测物体(剪刀、铅笔、回形针、橡皮、塑料圆珠笔等)、检测液体(自然水、纯净水、盐水)
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学生操作
4.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模拟昼夜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3、昼夜交替
实验器材:投影仪(或手电筒)、地球仪、人物模型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
1.明确地球仪转动的方向
1.讨论:地球仪应朝哪个方向转动?
2.游戏:一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失,又在你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3、明确地球仪转动的方向:由西向东
2.模拟昼夜变化
1、在地球仪上某一个国家插上人物模型;
2、由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与投影的距离不能太近,要让投影仪射出的光“包围”地球;)
3、缓慢转动地球仪,边转动边观测;
3.实验总结
根据观测现象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
4.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钟摆的秘密
实验材料支架、细铁丝、胡萝卜、回形针、秒表、细线
实验方法和过程1、先制作一个摆,测量10秒摆动次数,并记录。
2、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锤的重量增加。测量10秒摆动次数,并记录。将摆锤的重量再增加。测量10秒摆动次数,并记录。
3、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绳缩短一半,测量10秒摆动次数,并记录。将摆绳再缩短一半,测量10秒摆动次数,并记录。
4、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
实验现象改变摆锤的重量,摆摆动快慢不变,改变摆绳长度,摆摆动快慢变化。
实验结论摆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实验名称小水钟
实验材料自制的小水钟、秒表
实验方法和过程1、把自制水钟的出水孔塞住,水钟内盛满水。
2、打开塞孔,秒表开始计时,记录10秒流出的水滴数。重复做1-2步3次。
3、把自制水钟的出水孔塞住,水钟内盛满水。
4、打开塞孔,秒表开始计时,记录20秒流出的水滴数。重复做3-4步3次。
5、把自制水钟的出水孔塞住,水钟内盛满水。
6、打开塞孔,秒表开始计时,记录30秒流出的水滴数。重复做5-6步3次。
实验现象水钟在相同时间段内滴出的水滴数基本相等,随着时间的成倍延长,水钟计时的时间也接近成倍现象。
实验结论在同等条件下的水流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就是水钟计时原理。当水位高时,水流得较快,水位较低时,水流得较慢,使水钟计时存在着误差。
实验名称寻找热能
实验材料木板、手钻、砂纸、铁条、火柴
实验方法和过程1、一名同学用双手将木板固定住,另一名同学持手钻在木板上钻动,一段时间后,用手摸钻头的温度。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序号:1
实验内容: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五年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太阳和影子
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或铁丝)、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
实验结论: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
实验序号:2
实验内容:制作简易太阳钟(五年上册第一单元)
实验器材:卡制片、指南针、钟表、硬纸板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太阳影子的变化,能在太阳钟上指示出时刻。
实验序号:3
实验内容:模拟昼夜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3、昼夜交替
实验器材:投影仪(或手电筒)、地球仪、人物模型
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实验序号:4
实验内容: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4、看月亮
实验器材:月相盒
实验结论:一个月中月相变化: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
实验序号:5
实验内容:光的直线传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1、光的行进
实验器材:
实验一:小孔板(钻有小孔的纸板或木板)、手电筒
实验二:长方形纸盒、剪刀(或美工刀)、一张半透明的纸、铝箔纸(也可不用)、胶水、钉子(大头针)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序号:6
实验内容:研究镜子成像的特点(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照镜子
实验器材:平面镜、记录纸
实验结论:光路是可逆的;镜子中的影像是与实际物体左右相反;两块直立镜子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镜子与物体角度不同,所成像的方向也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篇一: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1.太阳下影子变化
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1)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2.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答: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3、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
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
(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
4、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
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
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
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5.实验名称:研究电磁铁的磁极(自制的电磁铁)
实验方法:(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钉帽一端与指南针接近,如果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吸,那电磁铁的这端就是南极;(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斥,这时电磁铁的南极变成了北极。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后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6、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假设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
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保持不变的是:电池数量、铁钉粗细等。
需要改变的是:线圈匝数
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名称: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的变化
材料:试管、气球皮、橡皮筋、酒精灯
步骤:
1、在试管里装满水,并用气球皮把管口蒙住,用橡皮筋扎紧
2、将试管入在酒精灯上加热
结论:水加热后体积壮增大
名称:液体的热胀冷缩
材料:平底烧瓶、塞子、玻璃棒、烧杯、红墨水
步骤:
1、在平底烧瓶中滴入4滴红墨水,用清水装潢,并用插用玻璃棒的塞子塞紧瓶口
2、将平底烧瓶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
3、取出平底烧瓶又放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
结论:一般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名称:气体的热胀冷缩
材料:锥形瓶、气球、烧杯
步骤:
1、将气球口套在锥形瓶口上
2、将锥形瓶分别放在装有热水、温水、冷水的烧杯中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名称:固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材料:铜球、铜环、酒精灯
1、将铜球沿铜环孔穿一穿
2、将铜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
3、将铜球沿铜环孔穿一穿
4、将热铜球放入冷水中,再沿铜环孔穿一穿
结论:固体在一般情况下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名称:热是怎样传递的
材料:铁丝、凡士林、小棒、酒精灯、支架
步骤:
1、将铁丝的两端固定在两个支架上
2、在铁丝的不同地方涂上凡士林,并粘上小棒
3、用酒精灯对着铁丝的一端加热
4、结论:热从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名称: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材料:圆形金属片、凡士林、小棒、酒精灯、铁架台步骤:
1、在圆形金属片的同心圆处涂上凡士林,并粘上小棒
2、将金属片固定在铁架台上
3、用酒精灯对着金属片的中心或边缘部分回热
结论:热从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名称:摆的特征
材料:铁架台、细线、同样大的螺帽
步骤:
1、用线的一端栓住螺帽,另一端在铁架台的支棒上(A、同一重物和同一摆长;B、摆长一样和重物的轻重不一样;C、摆长不一样,重物轻重一样)
2、将第一种拉到不同高度,将第二种和第三种都拉到同样高度
结论:
1、同一个摆,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不变的。
2、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篇二: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五年级实验报告单
---马士和小学:姚兰泉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三: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一、太阳下影子变化
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1)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二、.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三、镜子的反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