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2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
高中数学必修2第1、2章知识点+习题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 三视图:正视图:从前往后 侧视图:从左往右 俯视图:从上往下 2 画三视图的原则: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 3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4斜二测画法的步骤:(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2).平行于y 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x ,z 轴的线长度不变; (3).画法要写好。
5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长方体的步骤:(1)画轴(2)画底面(3)画侧棱(4)成图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一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1棱柱、棱锥的表面积: 各个面面积之和2 圆柱的表面积3 圆锥的表面积2r rl S ππ+=4 圆台的表面积22R Rl r rl S ππππ+++= 5 球的表面积24R S π=(二)空间几何体的体积 1柱体的体积 h S V ⨯=底2锥体的体积 h S V ⨯=底313台体的体积 h S S S S V ⨯++=)31下下上上(4球体的体积 334R V π=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一、选择题1.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可能是一个( ).222r rl S ππ+=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第1题)A .棱台B .棱锥C .棱柱D .正八面体2.如果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45°,腰和上底均为1的等腰梯形,那么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A .2+2B .221+ C .22+2 D .2+13.棱长都是1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 A .3B .23C .33D .434.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A .25πB .50πC .125πD .都不对5.正方体的棱长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 ). A .3∶1B .3∶2C .2∶3D .3∶36.在△ABC 中,AB =2,BC =1.5,∠ABC =120°,若使△ABC 绕直线BC 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是( ).A .29π B .27π C .25π D .23π 7.若底面是菱形的棱柱其侧棱垂直于底面,且侧棱长为5,它的对角线的长分别是9和15,则这个棱柱的侧面积是( ).A .130B .140C .150D .1608.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平面ABCD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EF ∥AB ,EF =23,且EF 与平面ABCD 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A .29 B .5C .6D .215 9.下列关于用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空间图形 B .几何体的直观图的长、宽、高与其几何体的长、宽、高的比例相同C.水平放置的矩形的直观图是平行四边形D.水平放置的圆的直观图是椭圆10.如图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则此物体的直观图是().(第10题)二、填空题11.一个棱柱至少有______个面,面数最少的一个棱锥有________个顶点,顶点最少的一个棱台有________条侧棱.12.若三个球的表面积之比是1∶2∶3,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__.13.正方体ABCD-A1B1C1D1 中,O是上底面ABCD的中心,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三棱锥O-AB1D1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14.如图,E,F分别为正方体的面ADD1A1、面BCC1B1的中心,则四边形BFD1E在该正方体的面上的射影可能是___________.15.已知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则这个长方体的对角线长是___________,它的体积为___________.16.一个直径为32厘米的圆柱形水桶中放入一个铁球,球全部没入水中后,水面升高9厘米则此球的半径为_________厘米.三、解答题17.有一个正四棱台形状的油槽,可以装油190 L,假如它的两底面边长分别等于60 cm和40 cm,求它的深度.18 *.已知半球内有一个内接正方体,求这个半球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提示:过正方体的对角面作截面]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AB=90°,∠ADC=135°,AB=5,CD=22,AD=2,求四边形ABCD绕AD旋转一周所成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第19题)20.养路处建造圆锥形仓库用于贮藏食盐(供融化高速公路上的积雪之用),已建的仓库的底面直径为12 m,高4 m,养路处拟建一个更大的圆锥形仓库,以存放更多食盐,现有两种方案:一是新建的仓库的底面直径比原来大4 m(高不变);二是高度增加4 m(底面直径不变).(1)分别计算按这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体积;(2)分别计算按这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表面积;(3)哪个方案更经济些?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 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2 平面的画法及表示 (1)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0,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2)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 、平面ABCD 等。
推荐学习K12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2习题: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2.2.3.1
2.3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x+2y-1=0与圆2x2+2y2-4x-2y+1=0的位置关系是()A.相离B.相切C.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D.相交且直线过圆心解析:由题意知,圆心坐标为(1,12),半径r=√32,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55<r,所以直线与圆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故选C.答案:C2.过原点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l被圆x2+y2-4y=0所截得的弦长为()A.√3B.2C.√6D.2√3解析:过原点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l的方程是√3x-y=0,圆x2+y2-4y=0的圆心为C(0,2),半径r=2,则C到直线l的距离d=√3+1=1,所以截得的弦长为2√r2-d2=2√3.答案:D3.与圆(x-2)2+y2=1相切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共有()A.2条B.3条C.4条D.6条解析:与圆相切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可分为两类:①截距为0时,可设直线方程为y=kx ,由|2k |√k +1=1,解得k=±√33;②截距不为0时,可设直线方程为x+y=a ,由|2-a |√2=1,解得a=2±√2.因此符合题意的直线共有4条.答案:C4.对任意的实数k ,直线y=kx+1与圆x 2+y 2=2的位置关系一定是( )A.相离B.相切C.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D.相交且直线过圆心解析:直线y=kx+1过定点(0,1),而02+12<2,所以点(0,1)在圆x 2+y 2=2内部,则直线y=kx+1与圆x 2+y 2=2相交但直线不经过圆心,故选C .答案:C5.设点在圆x 2+y 2+2x+4y-3=0上,且到直线x+y+1=0的距离为√2,这样的点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解析:圆心为(-1,-2),半径r=2√2,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2=√2,故圆上有3个点满足题意.答案:C6.已知直线x-y+a=0与圆心为C 的圆x 2+y 2+2x-4y-4=0相交于A ,B 两点,且AC ⊥BC ,则实数a 的值为 .解析:由题意,得圆心C 的坐标为(-1,2),半径r=3.因为AC ⊥BC ,所以圆心C 到直线x-y+a=0的距离d=√2=√22r=3√22,即|-3+a|=3,所以a=0或a=6.答案:0或6★7.若直线kx-y+1=0与圆x 2+y 2+2x-my+1=0交于M ,N 两点,且M ,N 关于直线y=-x 对称,则|MN|= .解析:由圆的几何性质可得直线kx-y+1=0与直线y=-x 垂直,且圆心(-1,m 2)在直线y=-x 上,由此可得k=1,m=2,即M ,N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y+1=0,圆心为(-1,1),圆的半径r=1,则圆心到直线MN 的距离d=√2=√22.故|MN|=2√r 2-d 2=2√12-(√22)2=√2.答案:√28.已知圆C 的方程为x 2+y 2-8x-2y+12=0,求过圆内一点M (3,0)的最长弦和最短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并求这个最长弦和最短弦的长度.解圆C 的方程为(x-4)2+(y-1)2=5,∴圆心C (4,1),半径r=√5.∴最长弦所在直线的斜率k=1-04-3=1,最短弦所在直线的斜率k'=-1.∴最长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x-3,最长弦长为2r=2√5;最短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x+3,圆心到最短弦所在直线的距离d=√2=√2,最短弦长为2√(√5)2-(√2)2=2√3.9.已知圆C :x 2+(y-1)2=5,直线l :mx-y+1-m=0.(1)求证:对任意m ∈R ,直线l 与圆C 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设l 与圆C 交于A ,B 两点,若|AB|=√17,求l 的倾斜角.(1)证明由已知直线l :y-1=m (x-1),知直线l 恒过定点P (1,1),因为12=1<5,所以P 点在圆C 内,所以直线l 与圆C 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解设A (x 1,y 1),B (x 2,y 2),联立方程组{x 2+(y -1)2=5,mx -y +1-m =0,消去y 得(m 2+1)x 2-2m 2x+m 2-5=0,则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根,因为|AB|=√1+m 2|x 1-x 2|,所以√17=√1+m 2·√16m 2+201+m 2,所以m 2=3,m=±√3, 所以l 的倾斜角为π3或2π3.10.已知直线l 过点A (6,1)且与圆C :x 2+y 2-8x+6y+21=0相切.(1)求圆C 的圆心坐标及半径;(2)求直线l 的方程.解(1)∵圆C 的方程可化为(x-4)2+(y+3)2=4, ∴圆心坐标为(4,-3),半径r=2.(2)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y-1=k (x-6),即kx-y-6k+1=0,则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d=√k +1=√k +1=2.由此解得k=34,此时直线l 的方程为3x-4y-14=0; 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方程为x=6,满足题意.故直线l 的方程为3x-4y-14=0或x=6.★11.设半径为5的圆C 满足条件:①截y 轴所得弦长为6;②圆心在第一象限,且圆心到直线l :x+2y=0的距离为6√55.(1)求这个圆的方程;(2)求经过P (-1,0)与圆C 相切的直线方程.解(1)由题意,设圆心C的坐标为(a,b)(a>0,b>0),半径r=5.因为截y轴所得弦长为6,所以a2+9=25,因为a>0,所以a=4.又由圆心C到直线l:x+2y=0的距离为6√55,所以d=√5=6√55,因为b>0,所以b=1,所以圆的方程为(x-4)2+(y-1)2=25.(2)当斜率k存在时,设切线方程为y=k(x+1),因为圆心C到直线y=k(x+1)的距离为√1+k=5.所以k=-125,所以切线方程为12x+5y+12=0.当斜率k不存在时,方程x=-1,也满足题意.综上所述,切线方程为12x+5y+12=0或x=-1.。
北师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 复习课 第2课时 导数及其应用
第2课时导数及其应用课后训练巩固提升1.若函数f(x)=α2-cos x,则f'(α)等于( ).A.sin αB.cos αC.2α+sin αD.2α-sin α2.函数y=f(x)的导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y=f(x)的图象可能是( ).(第2题)y'=f'(x)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从左往右依次为x1,x2,x3(其中x1<0<x2<x3),由导函数y'=f'(x)的图象易得当x∈(-∞,x1)∪(x2,x3)时,f'(x)<0;当x∈(x1,x2)∪(x3,+∞)时,f'(x)>0,所以函数f(x)在(-∞,x1),(x2,x3)上单调递减,在(x1,x2),(x3,+∞)上单调递增,观察各选项,只有D选项符合.3.已知y=f(x)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且f(1)=1,f'(x)>1,则f(x)>x的解集是( ).A.(0,1)B.(-1,0)∪(0,1)C.(1,+∞)D.(-∞,-1)∪(1,+∞)f(x)>x可化为f(x)-x>0.设g(x)=f(x)-x,则g'(x)=f'(x)-1,由题意知g'(x)=f'(x)-1>0,∴函数g(x)在R上单调递增.又g(1)=f(1)-1=0,∴g(x)>g(1),即f(x)-x>0的解集为(1,+∞).故选C.4.经过点(2,0)且与曲线y=1x相切的直线方程为 .解析:设切点坐标为x 0,1x 0,x 0≠0,则1x 0x 0-2=-1x 02,解得x 0=1,所以切点为(1,1),斜率为-1.故直线方程为x+y-2=0.5.若函数f(x)=ax 2-1x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f'(x)=ax-1x'=a+1x2,由题意得,a+1x2≥0对x ∈(0,+∞)恒成立,即a≥-1x2对x ∈(0,+∞)恒成立,所以a≥0.6.某罐头生产厂计划制造一种圆柱形的密封铁皮罐头盒,其表面积为定值S.若罐头盒的底面半径为r,则罐头盒的体积V 与r 的函数关系式为 ;当r= 时,罐头盒的体积最大.解析:由题意得,罐头盒的高h=S -2πr 22πr,则V=πr 2·S -2πr 22πr=12Sr-πr 30<r<√2πS 2π.V'=12S-3πr 2. 令V'=0,得r=√6πS6π,令V'>0,得0<r<√6πS6π,令V'<0,得√6πS 6π<r<√2πS2π,所以函数V=12Sr-πr 3在区间0,√6πS 6π上单调递增,在区间√6πS 6π,√2πS2π上单调递减. 故当r=√6πS6π时,V 最大.答案:V=12Sr-πr 30<r<√2πS 2π√6πS6π7.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y=sin x-x+1; (2)y=-2e x ·x 3; (3)y=lnx x+1-2x .(2)y'=(-2e x ·x 3)'=(-2e x )'·x 3+(-2e x )·(x 3)'=-2e x x 3-6x 2e x . (3)y'=lnx x+1-2x '=lnx x+1'-(2x )'= 1x(x+1)-lnx (x+1)2-2xln2=1x−1x+1−lnx (x+1)2-2x ln2.8.设函数f(x)=aln x+12x+32x+1,其中a ∈R,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垂直于y 轴. (1)求a 的值;(2)求函数f(x)的极值.因为f(x)=alnx+12x+32x+1,所以函数f(x)的定义域为(0,+∞),f'(x)=ax −12x2+32.由于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垂直于y轴,故该切线的斜率为0,则f'(1)=a-12+32=0,解得a=-1.(2)由(1)知f(x)=-lnx+12x +32x+1(x>0),f'(x)=-1x−12x2+32=3x2-2x-12x2=(3x+1)(x-1)2x2.令f'(x)=0,解得x1=1,x2=-13(舍去).当x∈(0,1)时,f'(x)<0,函数f(x)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当x∈(1,+∞)时,f'(x)>0,函数f(x)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故函数f(x)在x=1处取得极小值f(1)=3,无极大值.1.已知函数f(x)=xln x,若f(x)在x0处的函数值与导数值之和等于1,则x0的值等于( ).A.1B.2C.±1D.ef(x)=xlnx,所以函数f(x)的定义域为(0,+∞),f'(x)=lnx+1,于是有x0lnx0+lnx0+1=1,解得x0=1或x0=-1(舍去),故选A.2.设函数f(x)=12x2-9ln x在区间[a-1,a+1]上单调递减,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1,2]B.[4,+∞)C.(-∞,2]D.(0,3]f(x)的定义域为(0,+∞),且f'(x)=x-9x.又x>0,由f'(x)=x-9x≤0,得0<x≤3.因为函数f(x)在区间[a-1,a+1]上单调递减,所以{a-1>0,a+1≤3,解得1<a≤2.3.函数f(x)=xe x的图象为( ).f(x)=xe x ,所以f'(x)=1-xe x.当x<1时,f'(x)>0,函数f(x)=xe x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当x>1时,f'(x)<0,函数f(x)=xe x在区间(1,+∞)上单调递减,只有选项A 中图象符合,故选A.4.若函数f(x)在区间(0,+∞)上可导,且满足f(x)>-xf'(x),则一定有( ). A.函数F(x)=f (x )x 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 B.函数F(x)=f (x )x 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C.函数G(x)=xf(x)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D.函数G(x)=xf(x)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则x>0时,G'(x)=xf'(x)+f(x)>0,故G(x)=xf(x)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故选C.5.已知a ∈R,设函数f(x)={x 2-2ax +2a ,x ≤1,x -alnx ,x >1.若关于x 的不等式f(x)≥0在R 上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0,1] B.[0,2] C.[0,e]D.[1,e]时,f(x)=x 2-2ax+2a≥0恒成立,且f(in =f(a)=2a-a 2≥0,解得0≤a<1. 综上,a≥0.当x>1时,由f(x)=x-alnx≥0恒成立,即a≤xlnx恒成立.设g(x)=xlnx,则g'(x)=lnx -1(lnx )2.令g'(x)=0,得x=e,且当1<x<e时,g'(x)<0,当x>e时,g'(in=g(e)=e,故a≤e.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0,e].6.已知函数y=f(x)在区间[0,3]上的图象如图所示,记k1=f'(1),k2=f'(2),k3=f(2)-f(1),则k1,k2,k3之间的大小关系为.(请用“>”连接)(第6题)k1=f'(1)与k2=f'(2)分别表示曲线在点A与点B处的切线的斜率,而k3=f(2)-f(1)=f(2)-f(1)表示直线AB的斜率,结合2-1图象知k1>k3>k2.>k21>k37.设t≠0,点P(t,0)是函数f(x)=x3+ax与g(x)=bx2+c的图象的一个公共点,两函数的图象在点P处有相同的切线.试用t表示实数a,b,c.f(x),g(x)的图象都过点(t,0),所以f(t)=0,即t3+at=0.因为t≠0,所以a=-t2.由g(t)=0,得bt2+c=0,即c=ab.又因为函数f(x),g(x)的图象在点(t,0)处有相同的切线,所以f'(t)=g'(t).而f'(x)=3x2+a,g'(x)=2bx,所以3t2+a=2bt.将a=-t2代入上式得b=t,从而c=ab=-t3.故a=-t2,b=t,c=-t3.8.设函数f(x)=ln x-a(x-1)e x,其中a∈R.(1)若a≤0,讨论f(x)的单调性;(2)若0<a<1e,求证:f(x)恰有两个零点.f(x)的定义域为(0,+∞),且f'(x)=1x -[ae x+a(x-1)e x]=1-ax2e xx.因为当a≤0时,1-ax2e x>0,从而f'(x)>0,所以函数f(x)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1)知,f'(x)=1-ax 2e xx. 设g(x)=1-ax2e x(x>0).因为g'(x)=-axe x(2+x),且0<a<1e,所以g'(x)<0,从而函数g(x)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又g(1)=1-ae>0,且ln1a >1,g ln1a=1-a ln1a21a=1-ln1a2<0,所以方程g(x)=0在区间(0,+∞)上有唯一解,从而f'(x)=0在区间(0,+∞)上有唯一解,不妨设为x0,则1<x0<ln1a.当x∈(0,x0)时,f'(x)=g(x)x >g(x0)x=0,所以f(x)在区间(0,x0)上单调递增;当x∈(x0,+∞)时,f'(x)=g(x)x <g(x0)x=0,所以f(x)在区间(x0,+∞)上单调递减,因此x0是函数f(x)的极大值点,也是唯一的极值点.设h(x)=lnx-x+1(x>0),当x>1时,h'(x)=1x-1<0,则h(x)在区间(1,+∞)上单调递减,从而当x>1时,h(x)<h(1)=0,所以当x>1时,lnx<x-1.所以f ln1a =ln ln1a-a ln1a-1e ln1a=ln ln1a-ln1a+1=h ln1a<0,又因为f(x0)>f(1)=0,所以f(x)在区间(x0,+∞)上有唯一零点.又因为f(x)在区间(0,x0)上有唯一零点1,所以函数f(x)在区间(0,+∞)上恰有两个零点.。
高中数学 必修二 第二章 2.1 2.1.1课后练习题
第二章 2.1 2.1.1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空间中,可以确定一个平面的条件是()A.两条直线B.一点和一条直线C.一个三角形D.三个点[答案] C2.如图所示,下列符号表示错误的是()A.l∈αB.P∉lC.l⊂αD.P∈α[答案] A[解析]观察图知:P∉l,P∈α,l⊂α,则l∈α是错误的.3.下面四个说法(其中A,B表示点,a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①∵A⊂α,B⊂α,∴AB⊂α;②∵A∈α,B∉α,∴AB∉α;③∵A∉a,a⊂α,∴A∉α;④∵A∈a,a⊂α,∴A∈α.其中表述方式和推理都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A.①④B.②③C.④D.③[答案] C[解析]①错,应写为A∈α,B∈α;②错,应写为AB⊄α;③错,推理错误,有可能A∈α;④推理与表述都正确.4.如图所示,平面α∩β=l,A,B∈α,C∈β且C∉l,AB∩l=R,设过A,B,C三点的平面为γ,则β∩γ等于()A.直线AC B.直线BCC.直线CR D.以上都不对[答案] C[解析]由C,R是平面β和γ的两个公共点,可知β∩γ=CR.5.若一直线a在平面α内,则正确的图形是()[答案] A6.下图中正确表示两个相交平面的是()[答案] D[解析]A中无交线;B中不可见线没有画成虚线;C中虚、实线没按画图规则画,也不正确.D的画法正确.画两平面相交时,一定要画出交线,还要注意画图规则,不可见线一般应画成虚线,有时也可以不画.二、填空题7.已知如图,试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下列点、直线和平面的关系:(1)点C与平面β:________.(2)点A与平面α:________.(3)直线AB与平面α:________.(4)直线CD与平面α:________.(5)平面α与平面β:________.[答案](1)C∉β(2)A∉α(3)AB∩α=B(4)CD⊂α(5)α∩β=BD8.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1)直线AC1在平面CC1B1B内.(2)设正方体ABCD与A1B1C1D1的中心分别为O,O1,则平面AA1C1C与平面BB1D1D 的交线为OO1.(3)由A,C1,B1确定的平面是ADC1B1.(4)由A,C1,B1确定的平面与由A,C1,D确定的平面是同一个平面.[答案](2)(3)(4)[解析](1)错误.如图所示,点A∉平面CC1B1B,所以直线AC1⊄平面CC1B1B.(2)正确.如图所示.因为O∈直线AC⊂平面AA1C1C,O∈直线BD⊂平面BB1D1D,O1∈直线A1C1⊂平面AA1C1C,O1∈直线B1D1⊂平面BB1D1D,所以平面AA1C1C与平面BB1D1D的交线为OO1.(3)(4)都正确,因为AD∥B1C1且AD=B1C1,所以四边形AB1C1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B1,C1,D共面.三、解答题9.求证: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点的三条直线必在同一个平面内.[分析][解析]已知:AB∩AC=A,AB∩BC=B,AC∩BC=C.求证:直线AB,BC,AC共面.证明:方法一:因为AC∩AB=A,所以直线AB,AC可确定一个平面α.因为B∈AB,C ∈AC,所以B∈α,C∈α,故BC⊂α.因此直线AB,BC,AC都在平面α内,所以直线AB,BC,AC共面.方法二:因为A不在直线BC上,所以点A和直线BC可确定一个平面α.因为B∈BC,所以B∈α.又A∈α,同理AC⊂α,故直线AB,BC,AC共面.方法三:因为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A,B,C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α.因为A∈α,B∈α,所以AB⊂α,同理BC⊂α,AC⊂α,故直线AB,BC,AC共面.规律总结:1.利用公理2及三个推论,可以确定平面及平面的个数,公理中要求“不共线的三点”,推论1要求“平面外一点”,推论2要求“两条相交直线”,推论3要求“两条平行线”,因此对公理、推论的条件和结论必须理解清楚.2.对于证明几个点(或几条直线)共面的问题,在由其中几个点(或几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后,只要再证明其他点(或直线)也在该平面内即可.10.如图所示,AB∥CD,AB∩α=B,CD∩α=D,AC∩α=E.求证:B,E,D三点共线.[解析]∵AB∥CD,∴AB,CD共面,设为平面β,∴AC在平面β内,即E在平面β内.而AB∩α=B,CD∩α=D,AC∩α=E,可知B,D,E为平面α与平面β的公共点,根据公理3可得,B,D,E三点共线.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2015·天津武清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B.四边形确定一个平面C.梯形可以确定一个平面D.圆心和圆上两点确定一个平面[答案] C[解析]因为梯形的两腰是相交直线,所以根据确定平面的条件,梯形应确定一个平面.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两个平面如果有公共点,那么一定相交B.两个平面的公共点一定共线C.两个平面有3个公共点一定重合D.过空间任意三点,一定有一个平面[答案] D[解析]如果两个平面重合,则排除A、B;两个平面相交,则有一条交线,交线上任取3个点都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点,故排除C;而D中的三点不论共线还是不共线,则一定能找到一个平面过这3个点.3.设P表示一个点,a、b表示两条直线,α、β表示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①P∈a,P∈α⇒a⊂α②a∩b=P,b⊂β⇒a⊂β③a∥b,a⊂α,P∈b,P∈α⇒b⊂α④α∩β=b,P∈α,P∈β⇒P∈b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D[解析]当a∩α=P时,P∈a,P∈α,但a⊄α,∴①错;a∩β=P时,②错;如图∵a∥b,P∈b,∴P∉a,∴由直线a与点P确定唯一平面α,又a∥b,由a与b确定唯一平面β,但β经过直线a与点P,∴β与α重合,∴b⊂α,故③正确;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必在其交线上,故④正确,选D.4.如图,α∩β=l,A∈α,C∈β,C∉l,直线AD∩l=D,过A,B,C三点确定的平面为γ,则平面γ、β的交线必过()A.点A B.点BC.点C,但不过点D D.点C和点D[答案] D[解析]A、B、C确定的平面γ与直线BD和点C确定的平面重合,故C、D∈γ,且C、D∈β,故C,D在γ和β的交线上.二、填空题5.过同一点的4条直线中,任意3条都不在同一平面内,则这4条直线确定的平面的个数是________.[答案] 6[解析]如图.6.如图所示,A,B,C,D为不共面的四点,E,F,G,H分别在线段AB,BC,CD,DA上.(1)如果EH∩FG=P,那么点P在直线________上.(2)如果EF∩GH=Q,那么点Q在直线________上.[答案](1)BD(2)AC[解析](1)若EH∩FG=P,那么点P∈平面ABD,P∈平面BCD,而平面ABD∩平面BCD =BD,所以P∈BD.(2)若EF∩GH=Q,则点Q∈平面ABC,Q∈平面ACD,而平面ABC∩平面ACD=AC,所以Q∈AC.三、解答题7.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AB的中点,F为AA1的中点,求证:(1)E 、C 、D 1、F 、四点共面; (2)CE 、D 1F 、DA 三线共点. [证明] (1)分别连结EF 、A1B 、D 1C , ∵E 、F 分别是AB 和AA 1的中点, ∴EF ∥A 1B 且EF =12A 1B .又∵A 1D 1綊B 1C 1綊BC , ∴四边形A 1D 1CB 是平行四边形, ∴A 1B ∥CD 1,从而EF ∥CD 1. EF 与CD 1确定一个平面. ∴E 、F 、D 1、C 四点共面. (2)∵EF 綊12CD 1,∴直线D 1F 和CE 必相交.设D 1F ∩CE =P , ∵D 1F ⊂平面AA 1D 1D ,P ∈D 1F ,∴P ∈平面AA 1D 1D . 又CE ⊂平面ABCD ,P ∈EC ,∴P ∈平面ABCD , 即P 是平面ABCD 与平面AA 1D 1D 的公共点. 而平面ABCD ∩平面AA 1D 1D =直线AD ,∴P ∈直线AD (公理3),∴直线CE 、D 1F 、DA 三线共点.8.(2015·江苏淮安模拟)如图所示,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是AA 1,D 1C 1的中点,过D ,M ,N 三点的平面与正方体的下底面相交于直线l .(1)画出直线l 的位置;(2)设l ∩A 1B 1=P ,求线段PB 1的长.[解析] (1)延长DM 交D 1A 1的延长线于E ,连接NE ,则NE 即为直线l 的位置.(2)∵M 为AA 1的中点,AD ∥ED 1, ∴AD =A 1E =A 1D 1=a . ∵A 1P ∥D 1N ,且D 1N =12a ,∴A 1P =12D 1N =14a ,于是PB 1=A 1B 1-A 1P =a -14a =34a .。
高中数学必修2第二章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知识点+习题+答案
D B A α 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 ]; a 来表 a a 线线平行 A ·α C ·B · A · α P· αLβ 共面直线p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 作用:可以由平面与平面平行得出直线与直线平行叫做垂足。
叫做垂足。
的垂线,则这两个ba第 3 页 共 3 页aa b a b //,a a a ÞþýüË^^1、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符号表示:符号表示:b a b a //,Þ^^a a 2、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行垂直,那么过这条直线的平面也与此平面垂直 符号表示:b a b a ^ÞÌ^a a ,2.3.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1、性质定理:、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符号表示:b b a a b a ^Þïþïýü=^Ì^a l l a a ,2、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平面的直线和平面平行。
符号表示:符号表示:符号表示:一、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 b ,经过空间任意一点O 作直线//,//a a b b ¢¢, 我们把a ¢与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
所成的角。
2.角的取值范围:090q <£°;垂直时,异面直线当b a ,900=q二、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1. 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这条斜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2.角的取值范围:°°££900q 。
三、两个半平面所成的角即二面角:三、两个半平面所成的角即二面角: 1、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高中数学必修2课后习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课后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某团体每个月会员费35元,今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6300元,那么该团体今年的会员人数是多少?A. 180人B. 160人C. 200人D. 150人答案:C. 200人2.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3,首项为4,末项是多少?A. 19B. 20C. 21D. 22答案:C. 213.有一辆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火车,从静止开始先行驶了180 m,然后经过几秒后停下,停下的时间是多少秒?A. 20秒B. 15秒C. 18秒D. 12秒答案:B. 15秒二、填空题1.某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7,公差为4,其中第5项是多少?答案:232.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2小时,其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答案:120千米3.某个几何图形的边数比顶点数多4,那么该几何图形的顶点数是多少?答案:6三、解答题1.给定一个正三角形ABC,其中AB=AC=8cm,P是BC的中点。
求证:PA ⊥ BC。
证明:由三角形的性质可知,对于等边三角形,它的中线同时也是它的高线。
所以,以P为中心,PC为半径画一个圆,该圆将三角形ABC分成了三个等腰三角形。
所以,该圆除了包括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外,还包括了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而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该圆经过了A点,即PA ⊥ BC得证。
2.某公司甲、乙两人同时开始独立地向北方和东方行走,甲每分钟向北方走2米,乙每分钟向东方走3米。
如果两人行走相同的时间后,他们此时相隔5米,那么他们行走的时间是多少?解答:设甲行走x分钟后,乙行走y分钟。
由于甲每分钟向北方走2米,乙每分钟向东方走3米,所以甲走的距离为2x米,乙走的距离为3y米。
根据勾股定理可知,他们相隔的距离为$\\sqrt{(2x)^2 + (3y)^2}$米。
由于他们相隔的距离为5米,所以$\\sqrt{(2x)^2 + (3y)^2} = 5$。
即(2x)2+(3x)2=25。
高中数学必修2(人教B版)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2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a| = |b|
⋯⋯②
由 ①② 解得 a = b = 5 或 a = −1 ,b = 1 ,所以直线方程为 x + y − 5 = 0 或 x − y + 1 = 0. (ii)当 a = b = 0 时,直线过原点和 P (2, 3) ,所以直线方程为 3x − 2y = 0 . 综上可知,所求直线方程为 x + y − 5 = 0 或 x − y + 1 = 0 或 3x − 2y = 0 . 已知三角形的顶点是 A(−5, 0) ,B(3, −3) ,C (0, 2) ,求 AC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以及该边上的 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解:过点 A(−5, 0) ,C (0, 2) 的两点式方程为
直线的基本量与方程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的相关计算
三、知识讲解
1.直线的基本量与方程 描述: 直线的倾斜角 当直线l 与x 轴相交时,我们取 x 轴作为基准,x 轴正向与直线 l 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 线l 的倾斜角(angle of inclination).直线倾斜角α 的取值范围为0 ∘ ≤ α < 180 ∘ .
2 y − (−3) x−3 由两点式得直线 BD 的方程为 ,整理可得 8x + 11y + 9 = 0 ,这就是 = 1 − (−3) −5 − 3 2 AC 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 ⎩
2.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描述: 直线 l 1 :y = k1 x + b 1 ,l 2 :y = k2 x + b 2 . 当 l 1 与 l 2 平行时,则 k1 = k2 且 b 1 ≠ b 2 ; 当 l 1 与 l 2 重合时,则 k1 = k2 且 b 1 = b 2 ; 当 l 1 与 l 2 相交时,则 k1 ≠ k2 ,特别地,若两直线垂直,则 k1 ⋅ k2 =#43; B 1 y + C1 = 0, A 2 1 + B 1 ≠ 0 ,l 2 :A 2 x + B 2 y + C2 = 0, A 2 + B 2 ≠ 0 . 当 l 1 与 l 2 平行时,则 A 1 B 2 = A 2 B 1 且 B 1 C2 ≠ B 2 C1 ; 当 l 1 与 l 2 重合时,则 A 1 B 2 = A 2 B 1 且 B 1 C2 = B 2 C1 ; 当 l 1 与 l 2 相交时,则 A 1 B 2 ≠ A 2 B 1 ,特别地,若两直线垂直,则 A 1 A 2 + B 1 B 2 = 0 . 例题: 直线 3x − 2y + m = 0 和 (m 2 + 1)x + 3y − 3m = 0 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 B.重合 C.相交 D.不确定 解:两直线的斜率分别为 交. )
高中数学必修2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
A 新课程标准数学必修2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第二章 点 、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练习(P43) 1、D ; 2、(1)不共面的四点可确定4个平面;(2)共点的三条直线可确定1个或3个平面 3、(1)× (2)√ (3)√ (4)√4、(1)A ∈α,B ∉α; (2)M ∉α,M ∈a ; (3)a ⊂α a ⊂β练习(P48) 1、(1)3条。
分别是BB ’,CC ’,DD ’. (2)相等或互补2、(1)∵BC ∥B ’C ’,∴∠B ’C ’A’是异面直线A ’C ’与BC 所成的角。
在RT △A ’B ’C ’中,A ’B ’,B ’C ’B ’C ’A ’=45°.因此,异面直线A ’C ’与BC 所成的角为45°(2)∵AA ’∥BB’,∴∠B ’BC ’是异面直线AA ’与BC ’所成的角。
在RT △B ’BC ’中,B ’C ’BB ’=AA=2,∴BC ’=4,∠B ’BC ’=60°.因此,异面直线AA ’与BC ’所成的角为60°练习(P49) B练习(P50)三个平面两两相交,它们的交线有一条或三条习题2.1 A 组(P51)1、图略 2、图略3、(1)√ (2)× (3)√ (4)× (5)×4、(1)θ, (2)8, (3)2, (4)平行或在这个平面内, (5)b ∥平面α或b 与α相交, (6)可能相交,也可能是异面直线。
5、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第三条直线有两点在此平面内,所以它也在这个平面内。
于是,这三条直线共面。
6、提示:利用平行关系的传递性证明AA ’∥CC ’,又利用相等关系的传递性证明AA ’=CC ’,因此,我们可得平行四边形ACC ’A ’,然后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AB=A ’B ’,AC=A ’C ’,BC=B ’C ’,因此,△ABC ≌△A ’B ’C ’。
新版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2习题: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 2.3.1-2.3.2
§3空间直角坐标系3.1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3.2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1.已知点A(3,5,-7),B(-2,4,3),则线段AB的中点坐标是()A.(1,9,-4)B.(12,92,-2)C.(5,1,-10)D.(-5,-1,10)解析: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AB的中点坐标是(3-22,5+42,-7+32),即(12,92,-2).答案:B2.已知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M(x,y,z)满足x>y>z,且x+y+z=0,则点M的位置是()A.一定在xOy平面上B.一定在yOz平面上C.一定在xOz平面上D.可能在xOz平面上解析:因为x>y>z且x+y+z=0,所以x>0,z<0,y有可能为0,所以点M可能在xOz平面上.答案:D3.点P(1,2,-1)在xOz平面内的垂足为点B(x,y,z),则x+y+z=()A.3B.2C.1D.0解析:由已知条件可知,x=1,y=0,z=-1,则x+y+z=1+0+(-1)=0,故选D.答案:D4.在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坐标分别是(0,0,2),(2,2,0),(1,2,1),(2,2,2).给出编号为①,②,③,④的四个图,则该四面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分别为()A.①和②B.③和①C.④和③D.④和②解析:在坐标系中标出已知的四个点,根据三视图的画图规则判断三棱锥的主视图为④,俯视图为②,故选D.答案:D5.设y∈R,则点P(1,y,2)的集合为()A.垂直于xOz平面的一条直线B.平行于xOz平面的一条直线C.垂直于y轴的一个平面D.平行于y轴的一个平面解析:因为点P的纵坐标是任意实数,所以点P的集合是过xOz平面上一点(1,0,2)的一条垂直于xOz 平面的直线.答案:A6.已知点A(-4,2,3)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为A1,点A1关于xOz平面的对称点为A2,点A2关于z轴的对称点为A3,则线段AA3的中点M的坐标为.答案:(-4,0,0)7.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0,0,0),B(2,0,0),D(0,2,0),A1(0,0,5),则点C1的坐标为.解析:由已知得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5,所以C1的坐标为(2,2,5).答案:(2,2,5)8.如图所示,在长方体OABC-O1A1B1C1中,OA=2,AB=3,AA1=2,M是OB1与BO1的交点,则点M的坐标为.解析:因为|OA|=2,|AB|=3,|AA1|=2,所以O(0,0,0),B1(2,3,2).M是OB1的中点,所以M点的坐标为(22,32,22),即(1,32,1).答案:(1,32,1)9.如图所示,有一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以D为坐标原点,分别以DA,DC,DD1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以线段DA,DC,DD1的长度为单位长度,建立起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一只小蚂蚁从点A出发,不返回地沿着棱爬行了2个单位长.请用坐标表示小蚂蚁现在爬到了什么位置.解小蚂蚁由点A出发可从六条路线中任选一条前进,最后到达点C或点B1或点D1中的某一个点的位置.小蚂蚁沿着A-B-C或A-B-B1或A-D-C或A-D-D1或A-A1-B1或A-A1-D1任一条路线爬行,其终点为点C或B1或D1.点C在y轴上,且DC=1,则其纵坐标为1,横坐标与竖坐标均为0,所以点C的坐标是(0,1,0);点B 1在xOy 平面上的投影是点B ,点B 的坐标是(1,1,0),且|B 1B|=1,则B 1的竖坐标为1,所以点B 1的坐标是(1,1,1);同理可知点D 1的坐标是(0,0,1). 10.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E ,F ,G 分别是BB 1,D 1B 1,BD 的中点,棱长为1,求点E ,F 的坐标. 解方法一:点E 在xDy 平面上的射影为点B (1,1,0),点E 的竖坐标为12,所以E (1,1,12).点F 在xDy 平面上的射影为BD 的中点G ,如题图,点G 的坐标为(12,12,0),点F 的竖坐标为1,所以F (12,12,1).方法二:B 1(1,1,1),D 1(0,0,1),B (1,1,0), E 为B 1B 的中点,F 为B 1D 1的中点,故点E 的坐标为(1+12,1+12,1+02)=(1,1,12),点F 的坐标为(1+02,1+02,1+12)=(12,12,1). 11.在三棱锥S-ABC 中,∠ASC=90°,AC=2,∠ACS=30°,平面SAC ⊥平面ABC ,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求点S 的坐标.解由于平面SAC ⊥平面ABC ,取AC 的中点O ,过点O 在平面SAC 中作Oz ⊥AC ,则Oz ⊥平面ABC ,过点O 在平面ABC 中作Ox ⊥AC ,则Oz ⊥Ox ,以点O 为坐标原点,Ox ,OC ,Oz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过点S 作SD ⊥AC 于点D ,在Rt △ASC 中,∠ACS=30°,AC=2,∴AS=1,SC=√3.在Rt △SDC 中,SD=√32,CD=32,∵OC=12AC=1,∴OD=12.∴点S 的坐标为(0,-12,√32). ★12.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以D 为原点,正方体的三条棱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有一动点P 在正方体的各个面上运动. (1)当点P 分别在平行坐标轴的各个棱上运动时,探究点P 的坐标特征;(2)当点P 分别在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各个面的对角线上运动时,探究点P 的坐标特征.解(1)当点P 分别在平行于x 轴的棱A 1D 1,B 1C 1,BC 上运动时,动点P 的纵坐标、竖坐标不变,横坐标在[0,1]上取值;当点P 分别在平行于y 轴的棱AB ,A 1B 1,D 1C 1上运动时,动点P 的横坐标、竖坐标不变,纵坐标在[0,1]上取值;当点P 分别在平行于z 轴的棱AA 1,BB 1,CC 1上运动时,动点P 的横坐标、纵坐标不变,竖坐标在[0,1]上取值.(2)当点P 分别在面对角线BC 1,B 1C 上运动时,动点P 的纵坐标不变;当点P 分别在面对角线A 1B ,AB 1上运动时,动点P 的横坐标不变;当点P 分别在面对角线A 1C 1,B 1D 1上运动时,动点P 的竖坐标不变.。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精品】
•教材习题解答练习0M1.⑴(6“21 略,瓷⑴四梭柱(闍略打(引匮锥与半除俎成的向单组命怵(圏略X (3)13棱柱与珠组成的简单组台体(图略门(4>«个麗台组合而成的筒单姐台■体(图略】.x(i)Ea^(~視图略儿(幼四十黑柱组成的简单爼合怵(三视国略几4三楼耗.•敦材习也孵答⑴如图1-2 - 3 -门/13听小'yA.「门如1痢11 门2 3H t圈1 i所示’14图I 2 3 19点评木懸舟省工州图卅的二P见却询制法.2. <1)三懂拄H刀isfn〔希四fttt*⑴)四磧柱与恫柱组合血磴的简羊组合林.証略*札卷5用B组1:略:签咯*乳此題菩徐不唯一冷一种省秦擡樹15个4、止方体齟會閔施的他单址合怩+如RJ1 - 2 - 3 2L♦教材习题擀答练习(『)1,解: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严母线畏沟h別由JS意得乂岡讹的削山111科图为T-J.-1-K J. (1 S 皿即I A捋◎代入①式得Q=3JI F.畀。
如|划t 2 220F3 1 2 3 21SirJu哉園隼的底面(8直卷为彩鬲二点评柠畫俯面堰幵国右側锥的不变关泵辰公式的应用,2 .解*机器零件的表面机pf# fti 是圆柱的«面积加上桂柱的全面积.VHIS 的側商報 Si /-2ftXXX2G- 15O!E=sl71(mm )*棱柱的它而积 > 12X j <ft-2 X 6 X -i- X 12> 12 迖孕切 ms. 2 Him )*二一牛机器的金面S=St-h*-l 579.25(mm >.JN IQ 000个零杵的全而积为15 7t?2 500 nun 15.旳2 5 m\故需锌的重虽为】$, 792 5XO P U^l t 7l kfi,点评 本IB 哮査良余儿何的驶働税求孝和鮮实际问昭及埸算能力. ♦教材习题解答K 卩}1. 刑大到原来的8倍戈2, *¥:il :A 休的钊'fO 检为尽!*球的壯栓R 舟 *点评 以上三1»常直公貳的灵活运用能力+ 习题I 3(1\JA 组1 •解’傭而都星等禮梯形・R 上底为8 cm,下底为18 cm.Wft-fc U erm 可得斜高(由『号)‘ =12, S«=5xi^^X 12=780( cm 2h答:780 cm\点评本題夸曹棱台申的庖制梯形的应用和棱幷的1W 面面祝公式+乙鸠:恤台的M Efii ft! $ ―只“+孙・/•捌台底附积节一乩亠:S,.—煮厂+R X rtl 己知得就"R )/=(r-R g :・t 七圣.恵评木题有直对iifiitt 面积、底而和、表面积概急的理解•要将三者区别幵来* 男蚪考査了解方程的能力.3.解假止方休的楼辰协•刚V 命_T x T /r "T*剩.余儿何休的V-V,.lt V "二川―彳―土才”S=inR £ = 4n/(鬻)'皿 >/.^60 OOOjr^sl04(cw- 3.解八 *= -yrK —所权播惟怖休积与霖F的几何休的林积之比为1 1二点评辰题槽査三杭惟体积的求法和"割补注”求M何住的休枳的方迭.4,当三棱柱形客器的憶面AA.B.B水平枚置时,液面部分是四棱柱形*其商为原三棱柱障寻器的髙*憫陵A-1, 乳设十底面AEC水平放置时・液而高为乩由已卿条件知•四桂柱底面与原三桂柱诧酣啣积2比为工;4•由于两种状态下我体休枳相3X8=4XAM=6-Pljt AfJC*Tftt置时*菠面高为£点评展塵考査休砂变換能力,奥註总在几何徉转换过包"「+水旳休枳妁终干变+ 5•解*由J8意*需贴瓷砖的部分为网梅柱与网複台的啊倆积之和・民心十二1> U),■,»{)- 12St>)ii;rii )*四楼合的斜离"二JltV -(迪「=5再『<m)・吕叶” =I》即打曲吃"-1 55S(cni ),故捕翼■«*的面報數为13 800+1 55»=14酹9仪“」>点评辰矚毒查倚单组合护的傭面积求法和解决致:际问題的能力氐攝示*先求出竽嚴梯形的面祝•再乘以化京到上海的铁路険长0P可•请冋学们自已完城”H W1.解,由三视图逝出它的言观国如l¥l 1 - 3 - 2 16所娠..Fl A | H| —(| f J| —.A B —C D -'- H cut ♦A t D, ■ ('i /J - A r D'™C B' 4 cm*球的苴悴为彳EF= (Hl12 cm J XI) f;「16 rm<EJf 1^(i8 rm*A L A"=B0=「|广=1」|打CTU.伍求出料棱育AHEF而上的料髙和-JP宁亍了之疗cm.再求E四債舍UF(^ Ifll上的卅高h —買”?12;' - 2 ^/7LILI+则久=用幷=% *严TWmV)■几=+卫=亠・2 -芋和冋Sn ttlf-S n KH B=<8-4) X2 X20=^480 mv 卫側” =4 XH X2()=肌0 cm . 也汁—给时”匚亠九—2(匚严p 皿亠2(工^)卞2听亠豹X !fit 12X6 = (11275 ^416)cm?=-1( 12X 8^2OX lfi+/12XSX2OX16) X 2•>=十(更7^+ 1】们rm .•5代奖杯的表而探s+ snia(1-FS H44ifiir !曲-J 12^5 -F 4 16^-1 193( m T杯的体机卩一'j 9 夕_匕|+巧.耐+较“卄=yK+64D + y (32 阿+ 416)*1067 cm\答t豐杯ffl我血枳约为I 193 g •悴积约为 1 067 cm\点评転題考煮吧察国闿想線力,运尊能力據解综合|^ 139 17题的能力.2.证期’如图1 - 3 - 2 - 17所示•因为三棱柱的侧面制是矩形•則傭面积为底乘以高.而髙相等•所以要证任意啊个侧面的面积和去于第三个侧面的tfliffi-H要证明三Stt±.底面匕任意H边的和大f第三边即可<而这是显ffi的.点评本題痔査将空佃问應转化城平丽间趣的能力.3. 为釉的直观即如阳】3 2 1SC1 >所示”三规阳如图】3 2 3S(2)所示.图】3 2 19点评本题考査画直观图和三槻图的能力,2 18(2)以直帝边为轴雌縛而戚的儿何体的直现將如阳】如用1 3 219(2)所示+汕(1〉所示.三觇图(I >iF■枫♦教材习题解答塩习参考JRIJMAffi(幼三橈柱或是三陵育t(3川j丄*{」打』川■”;(5ht・石\玄如1 舲所示,朗I 32点评 号育市三视图还原咸丈抑悶和将实詢圏同成直氐團的能力* 4.略.5”解巾癒蔥得三梭柱的底面三角形外接圆足E1拄的底面三角瑶F 卜接的亶植 是碉柱的底面直栓或母縊,植岡桂的廣面羊栓为尺"则卩=竄曙*2R=2nR' •化疋=彩. 征中股边长为s 则轧・寻—氏即 心冲・5心—%」普R . X 钳—$ 一心* 21i •芈说 0 学/?-翠 € 乩解丸求出一乍接头需要的铁皮玄「热后再计阜恵量且r rs, =n(r t +n)^=it(25+L0) XS5=1 225^(^),Z* S - lOgDQOXSj = 1Z 250 ^>()K12 25OD0()X 3t iTO 1 3】-37 &75 000(cm ) =3 797t 5(m H 7»8<m 答 制作l 万个这惮的接1需屢3缺列的铁皮. 点评 启匮考査■台需面积前求法及单经换1T 7,表面积肉为◎匸怵稅约为176,H 视图略. 8用9*<1)64;(2)S ;(3)2^;(4)24I (5)S T 48 cm cm . 10.它ff J fi'J 董面积分别对36K cm *21 JT w *里巧;B&(P>n)匚(1)三视宙如国I - 33两就.直观圏如图1 -:甘所示. 点评 程题痔查空河担象能JJ 和呦阳能力. 怕)» =8> ^0X 30X^1)60 二! 800#<CTTI 几 V^SX-j-S^n, • A=2XyX30X30X 丿30;■尸=9 0007?(cjn ). 点评 术■■卜题喝資齐面休的衣而积和休稅求沈. 〔:1 略.圏1 - U乙解 V-f '. F J? 4 XX ].[ X2;/ -63 H7h!Df ),■J2水巾球的怵积为匕 V. ■— 13 6115 几 卩“呻=期 X60K55 = 264 OOOlcm^hA V 4 200 000 2fiJ 000 200 000 = 61 ODO>43 fill. 故水槽中水不会镒昭*rm ■ 12n rm + 144J3 r cm图1 34点评示題哮育训搔方法.点评本題哮責休枳公试的求法和解窘球问赳的能力.3, 解它是由闍1恥所賦的国形L绕线f艇转而成的•其屮匸与0不相乞点评布腿韦賈观察图形的能力和魁象能力.4. 如图1 鼬”由題意得*Hd mEFF g且四边形ABCD为正方带.AOF=y(cm)t OF= /EF -OP点评考査四撓惟的休积求法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刑z何的关系.•教材习题解答练习(P-)1.1>解汝育线sf川間两樹交•交点分别ArAJ九匚如圈? 1 1 0・则A*區C三点不在一直践上*A Ae iNF »「匸s同理廿匚i机一仏A由^.A.i二疽线可1ft定一平面. 点评本题考査公理2,2. ⑴不并面的四点町御邃4个平面.(2)共点的三旃肯线可确定1个或吕个平而.点评本地占査公理2的应用,3, (1)X (2)V (3)^/ ( Hv/(DV平面”与平面B相兗』h与君有一条公其直线二•有无数爹个公其鼠(2)在已知亘线上耽不同两点.再加上直燼外一点构成不共线三原*由您理2知确定一平潮.⑶抚两备直线t分SM -点(T同于交点)・朝构虑不其线-点・rtl公理2可知砸定一令平面.H J•三个不共耀的点•可确定一个平面•化两平而範合.1/3II 爭 1 35£ yi()O~~(cm>,* yi 00 X'.图I 361^ 2 1 1 ?21^2 I 1 23♦教材习题解答练习2J因为“与平【帀厘金乎廿吐却则^与口的也逹先糸为相交+即4与住台一节公捷点.所W(A)UD)两选项排除*苦“内存在一餐线仃与4平行.则不妨设应与“ 交J柑点•住Q内‘过O盘作亶线c#緘则由公理4可知口〃一这与口与{交于”点矛盾,所以选答索(BX点评此魁考査直线与平面的位賈关泵•同时为将来判斷直线与平面平和罢宦了基础+♦教材习题解答阁 2 ! - 4 9 点评本壮舟宜空间平而的垃国关条歴空何悴阁能力+习题2-KP.J三个平而两两相交川;么它门的交线冇-荒或三金.如盟2 1 1 9人组匕如惘2】1 10b3•门2 (梯形的h,T底平帕由平厅线定文知共而)⑵X(肖附上两点恰好为直径两端点时冷过这三点不能确定平面)[加W (由平杼公理4可得结论)(!)X 导\胡卜吋*/也无公其点)(5)X (“鼻可能平忏•也可能相交)点评木題考資平面的tt痕+空阖两直线的位罢关盘4. 【1眉£由斥面苣线所成柏定又或等角定理)⑵* (由界面直錢所虜角取垂面内蛹纽垂直的郷定)<3)2 f由公理2可得结论)〔门平行戒在平面内【5)平行或护交(仍ftl交或痒潮点评車魁考查空间购直线的位掘关乘+5. 典而点评本圍考査參理2的应用.6. 证明’ *:AA f//bK W AA'= ”用・/.四边能盘且F削为平行四边形.7J f+ 同理Ii('£ Ii\'f.AZAfJ('=Z.VB'C\二△AM 宜△ATfL”点评本趙哮査公理4蜃其应用.m直线悶购平打且不共面,一共前建三个平面•妁果三条直域交于一点剧最参确定三卜平面.8.正方休餐而所在平面分空何成27部分.点评松考査孕生的空何怨象能力TB组1.(l)C ⑵D ⑶1:点评加题考背空间想喩能力•异面育线所成角的求法.2.证明t fcM 平面ABC.所以PE甲喲Ati(\pe^.所以卩在平面ABC:与晋面«的灾红上.同理可证,Q 和R均在这条直线I:.所以畀三点共线.点评先确定一輦宜期•再证羽具他点也在这条直域上.无址明:如图2 1 I 13,11接ACEF』;几TEF井别为AB .BC点*.Jj<;DU1“r= * e『--—=■-DC DA3:A\GJL丄一1「*图2 1」】3 ▼ 3AEF# HG H EF 护HG人四边磁EWH沟梯形.二梯闿関腰£H*Ff;相空.设处点为K,VFJ/C吓閒ABJ儿AK€ 平面ABD,FGU平ffi CBDt代K€平面CBD・血平而AIH)门平而CfU)-BPtr・K13UXEH.FQ.BD交于一点K,点评木起哮艸公理2和公刊:匚♦教材丁题解答练习|P“1, ⑴平面WrVD*平面A'MLry和却平面R卍「「*平面tV”门心、平面ECC®;平面 A % £01点评頁査肓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 ££^ B/J)//平面AEf'+证闍主如图2 2 1 id■连接H打交如m连接0艮在△ dBm中・OE为三用腦耳I位线,/.()E// BO,. Z V BD, C平而AEL\()?;c 平面AEGU#晋而AEC.♦教材习题解答练习(%)UI ■错谍.反长方怦为樸型+如劇222F 分别为ATT’Uir 的中点加7TU 平面A7J7?* D\EFC T 而A f lV('t I)\A t I),/f 平而 BCCE\ EF#平面BCC.但平面 EC与平面A%" LD 中交.(2」止确.点评本題考査平面与平面平存的定文和判定定理的务fF. Z 提示,餐昜证明-VIX /f EF. \A //EH.进而可证平面AMN..「平面EFDK3」A)不止确”白怏方肚为模型*如觀22 2p14则在平面A BCD 内与BC TJ T 的所有直拔都4 * <z2与平商JXL/T 平fr + (U 于面AHCD 与甲面 /Tl1;e ___________皿:足相交的./馆〕不疋蹴以长方体为模取.如陌222st14 • ATT# 平面 A BCD〃平圏 2 2211® ABCD 与面放:「少期空.f 「[不疋确*以长方怵为摸型*如圏2 • 2亠2 • 1鉄"0'〃平面BCrB^HC// 平面A^C'D K但平面BCXTB 1与"7H :P‘相交.(b 〉平面与平面平疔的定义.A(D).点评 星题迪过对两平面平行判定的分析J 音拒学生周密分析问题的能力./J"£li f7 ’一z1序Z \Z[圈 2 22 13♦教材习题解答(1) X 同时过疋』两自线的平面不符合蚤件.(2) X "与皿内直觀有平厅和异面的曲种位置癸JK. unX胡与h可能出现w种悅胃.黄系;平厅、相交,界耐(*26”‘过“作平齒P 交* 于一虎评事馳曹查线itii的平行真系的判定礙性喷.习题2.2(l\t) .X组h(A)以怅方休为模星*如阁2 2 4 —则平面AHCD与-F ^ABB 线 D平杼・S1 网f而和交-点许廉題曹靑两平而平h■的判定.(力(D)直甥口不与世平怡则心或4与a ffi*. 点评肚题E霆也线与平而前位邀关乐.(恥(「)*:0 $PGm翼由P和H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标准数学必修2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练习(P43)1、D;2、(1)不共面的四点可确定4个平面;(2)共点的三条直线可确定1个或3个平面3、(1)×(2)√(3)√(4)√4、(1)A∈α,B∉α;(2)M∉α,M∈a;(3)a⊂αa⊂β练习(P48)1、(1)3条。
分别是BB’,CC’,DD’. (2)相等或互补2、(1)∵BC∥B’C’,∴∠B’C’A’是异面直线A’C’与BC所成的角。
在RT△A’B’C’中,A’B’=23,B’C’=23,∴∠B’C’A’=45°.因此,异面直线A’C’与BC所成的角为45°(2)∵AA’∥BB’,∴∠B’BC’是异面直线AA’与BC’所成的角。
在RT△B’BC’中,B’C’=AD=23,BB’=AA=2,∴BC’=4,∠B’BC’=60°.因此,异面直线AA’与BC’所成的角为60°练习(P49) B练习(P50)三个平面两两相交,它们的交线有一条或三条习题2.1 A组(P51)1、图略2、图略3、(1)√(2)×(3)√(4)×(5)×4、(1)θ,(2)8,(3)2,(4)平行或在这个平面内,(5)b∥平面α或b与α相交,(6)可能相交,也可能是异面直线。
5、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第三条直线有两点在此平面内,所以它也在这个平面内。
于是,这三条直线共面。
6、提示:利用平行关系的传递性证明AA’∥CC’,又利用相等关系的传递性证明AA’=CC’,因此,我们可得平行四边形ACC’A’,然后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AB=A’B’,AC=A’C’,BC=B’C’,因此,△ABC≌△A’B’C’。
7、三条直线两两平行且不共面可以确定三个平面,如果三条直线交于一点则最多可以确定三个F E C 1D 1B 1A 1C D A B GA D C平面。
8、正方体各面所在平面分空间27部分。
B 组 1、(1)C ; (2)D ; (3)C.2、证明:∵AB ∩α=P ,AB ⊂平面ABC ∴P ∈平面ABC ,P ∈α∴P 在平面ABC 与α的交线上,同理可证,Q 和R 均在这条交线上,∴P ,Q ,R 三点共线 说明:先确定一条直线,在证明其他点也在这条直线上。
3、提示:直线EH 和FG 相交于点K ;由点K ∈EH ,EH ⊂平面ABD ,得K ∈平面ABD. 同理可证:点K ∈平面BCD ,而平面ABD ∩平面BCD=BD ,因此,点K ∈直线BD.即EH ,FG ,BD 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练习(P55) 1、(1)面A ’B ’C ’D ’,面CC ’D ’D ; (2)面DD ’C ’C ,面BB ’C ’C ;(3)面A ’D ’B ’C ’,面BB ’C ’C.2、解:直线BD 1∥面AEC ,证明如下:连接BD 于AC 交于点F ,连接EF ∵AC 、BD 为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F 为BD 的中点 ∵E 为DD 1的中点∴EF 为△DBD 1的中位线∴EF ∥BD 1 又∵EF ⊂平面AEC ,BD 1⊄平面AEC∴BD 1∥平面AEC练习(P58) 1、(1)命题不正确 (2)命题正确2、提示:容易证明MN ∥EF ,NA ∥EB ,进而可证平面AMN ∥平面EFDB3、D 练习(P61) 1、(1)× (2)× (3)× (4)√习题2.2 A 组(P61) 1、(1)A ;(2)D ; (3)C ;2、(1)平行或相交; (2)异面或相交3、证明:(1)∵E 、F 分别为BC 、CD 的中点∴EF 为△BCD 的中位线∴EF ∥BD ,∵EF ⊂平面EFG ,BD ⊄平面EFG∴BD ∥平面EFG(2)∵G 、F 分别为AD 、CD 的中点∴GF 为△ACD 的中位线∴GF ∥AC ,∵GF ⊂平面EFG ,AC ⊄平面EFG∴AC ∥平面EFG4、在直线a 上任取一点P ,过P 作直线b ’,使b ’∥b.则由a 与b ’两相交直线确定的平面即为所求的平面α5、证明:连接CD,,,A B C D ABCD CD AC BD C AB AB CD ABCD AC BDAC BD =//⇒⇒////⇒⇒⇒=//⎫⎫⎬⎬⎭⎭⎫⎬⎭共面平面∩α∈α,D ∈α α 是平行四边形6、AB AB AB CD CD //⊂⇒//=⎫⎪⎬⎪⎭αβα∩β. 同样可证明AB ∥EF ,于是CD ∥EF.7、证明:∵AA ’∥BB ’,AA ’=BB ’ ∴四边形AA ’B ’B 是平行四边形∴AB ∥A ’B ’,又∵AB ⊄平面A ’B ’C ’,A ’B ’⊂平面A ’B ’C ’∴AB ∥平面A ’B ’C ’, 同理可证BC ∥平面A ’B ’C ’又∵AB ⊂平面ABC ,BC ⊂平面ABC 且AB ∩BC=B∴平面ABC ∥平面A ’B ’C ’8、证明:∵在△AOB 和△A ’OB ’中,AO=A ’O ,∠AOB =∠A ’OB ’,BO=B ’O∴△AOB ≌△A ’OB ’(SAS ) ∴∠ABO =∠A ’ B ’O∴AB ∥A ’B ’,又∵AB ⊄平面A ’B ’C ’,A ’B ’⊂平面A ’B ’C ’D AVCB∴AB ∥平面A ’B ’C ’, 同理可证BC ∥平面A ’B ’C ’又∵AB ⊂平面ABC ,BC ⊂平面ABC 且AB ∩BC=B∴平面ABC ∥平面A ’B ’C ’B 组 1、过平面VAC 内一点P 作直线DE ∥AC ,交VA 于D ,交VC 于E ;过平面VBA 内一点D作直线DF ∥VB ,交AB 于F ,则DE ,DF 所确定的截面为所求。
理论依据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证明:设P 为b 上任意一点,则a 与P 确定一平面γ. β∩γ=c ,c ∥a ,所以c ∥α.又c 与b 有公共点P ,且c 与b 不重合(否则a ∥b ,与已知矛盾),即c 与b 相交.由b ∥α,可证α∥β3、连接AF ,交β于G ,连接BG ,EG ,则由β∥γ得:ABAGBC GF = 由α∥β,得AG DEGF EF =,AB DEBC EF =4、正确命题序号是:(1)(2)(4)(5)2.2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练习(P67) 1、证明:作AC 的中点D ,连接VD ,BD ∵VA=VC. AB=BC ,∴△VAC 和△ABC 是等腰三角形 又∵D 为底边AC 的中点∴VD ⊥AC ,BD ⊥AC 又∵VD ∩BD=D ∴AC ⊥平面VBD∵VB ⊂平面VBD 所以 AC ⊥VB2、(1)AB 边的中点; (2)点O 是△ABC 的外心; (3)点O 是△ABC 的垂心;3、不一定平行练习(P69) A练习(P71) 1、(1)√ (2)√ (3)√ 2、b ∥α,或b ⊂α练习(P73) 1、A 2、CM AVCB习题2.2 A 组(P73)1、(1)命题不正确 (2)命题正确2、证明:如图,设α∩γ=l ,在平面α内作直线a ⊥l .∵α⊥γ, ∴a ⊥γ过a 作一个平面δ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b由β∥α,得b ∥a ,∴b ⊥γ又b ⊂β,∴β⊥γ3、解:垂直关系,证明如下:VA AB VA BC BC VAB VA ABC VAB VBC VA AC AB BC BC VBC ⇒⇒⇒⇒⊂⎫⎫⎫⎬⎬⎬⎭⎭⎭⊥⊥⊥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4、解:取AB 中点M ,连接VM.CM ,∵VA=VB ,且M 为底边AB 的中点 ∴VM ⊥AB ∵CA=CB ,且M 为底边AB 的中点 ∴CM ⊥AB∴∠VMC 为二面角V-AB-C 的平面角由已知得:VM=CM=VC=1 ∴△VMC 是等边三角形故∠VMC=60° ∴二面角V-AB-C 的平面角的度数为60°5、提示:在平面γ内作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垂直于平面α,β于平面γ的交线,再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直线l ⊥平面γ. 6、已知:a ,b ,c 为两两互相垂直的直线,a ,b 确定一平面α,a ,c 确定一平面β,b ,c 确定一平面γ求证:α,β,γ两两互相垂直证明:∵c ⊥a ,c ⊥b ,且a ,b 是α内两条相交直线∴c ⊥α 又∵c ⊂β ∴α⊥β同理可证,α⊥γ,β⊥γ7、90°或45°θ1θ2a b αB 2 BA 1A2B1Al3l1BC8、证明:将m,n确定的平面定义为平面α,由已知可证:l1⊥α,l2⊥α,∴l1∥l2,因此∠1=∠29、已知:a∥b,a∩α=A1,b∩α=B1,θ1,θ2分别是a,b与α所成角求证:θ1=θ2证明:如图,在a,b上分别取点A,B,这两点在平面α的同侧. 且AA1=BB1,连接AB和A1B1.∵AA1∥BB1,AA1=BB1,∴四边形AA1 B1B是平行四边形∴A B∥A1B1. 又A1B1⊂α,AB⊄α,∴AB∥α设A2,B2分别是平面α的垂线AA2,BB2的垂足,连接A1A2,B1B2,则AA2=BB2.在RT△AA1A2和RT△BB1B2中,∵AA2=BB2,AA1=BB1,∴RT△AA1A2≌RT△BB1B2∴∠AA1A2≌∠BB1B2,θ1=θ2B组1、证明:∵AA’⊥平面ABCD,∴AA’⊥BD. 又BD⊥AC,∴BD⊥平面ACC’A’,而BD⊂平面A’BD,因此,平面ACC’A’⊥平面A’BD2、提示:由已知条件知:VD⊥AB,VO⊥AB,所以,AB⊥平面VDC,AB⊥CD.又因为AD=BD,可得AC=BC.3、提示:参考A组第5题的解法4、解:由VC垂直于⊙O所在平面,知VC⊥AC,VC⊥BC,即∠ACB是二面角A-VC-B的平面角. 由∠ACB是直径上的圆周角,知∠ACB=90°. 因此,平面VAC⊥平面VBC. 由DE是△VAC 两边中点连线,知DE∥AC,故DE⊥VC. 由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直线DE与平面VBC 垂直.第二章复习参考题A组(P78)1、三个平面将空间分成4或6或7或8个部分H CO D A BV2、解:连结C 1E ,在上底面过点E 作直线l ⊥C 1E 即可∵CC 1⊥底面A 1B 1C 1D 1 ∴CC 1⊥l ,根据作法知l ⊥C 1E. 又∵C 1E ∩C 1C=C 1,, ∴l ⊥平面CC 1E ,因此,l ⊥CE3、已知:直线l 1 ,l 2 ,l 3 , l 1 ∩l 2=A ,l 2 ∩l 3=B ,l 3 ∩l 1=C 求证:l 1 ,l 2 ,l 3共面证明:∵l 1 ∩l 2=A ∴由公理2可知,l 1 ,l 2确定一平面α又∵B ∈l 2,C ∈l 1 ∴B ∈α,C ∈α而B ∈l 3,C ∈l 3(已知) ∴l 3⊂α(公理1)∴l 1 ,l 2 ,l 3都在α内,即l 1 ,l 2 ,l 3共面4、(1)如右图,CD ∥EF ,EF ∥AB ,CD ∥AB. 又CD ≠AB ,∴四边形ABCD 是梯形(2)298a5、证明:连结EE 1,FF 1,根据已知条件AE ∥A 1E 1且AE=A 1E 1,AF ∥A 1F 1且AE=A 1F 1推出A A 1∥E E 1且A A 1=E E 1,A A 1∥FF 1且A A 1=FF 1,∴EE 1∥FF 1且EE 1=FF 1∴四边形EFF 1E 1是平行四边形,因此EF ∥E 1F 1且EF=E 1F 16、解:设长方形的长、宽、高分别是x ,y ,z .()22222222222222212x y a y z b x y z a b c z x c ⎫+=⎪+=⇒++=++⎬⎪+=⎭长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22122a b c ++7、证明:作VO ⊥平面ABCD ,垂足为O ,则VO ⊥AB取AB 中点H ,连结VH ,则VH ⊥AB.∵VH ∩VO=V ,∴AB ⊥平面VHO∴∠VHO 为二面角V-AB-C 的二面角.∵VH 2=VA 2-AH 2=5-1=4,∴VH=2 而112OH AB ==,∴∠VHO=60°.因此,二面角V-AB-C 的二面角为60°8、因为α∩β=a ,γ∩α=b ,β∩γ=c ,且a ∩b=O ,则O ∈b ⊂α,且O ∈b ⊂γ,即O ∈γ∩α=c ,所以a ,b ,c 三线共点9、解:由图知γ∩α=a ,β∩γ=b ,α∩β=c ,∵a ⊄β,b ⊂β,a ∥b , ∴a ∥β.又∵a ⊂α,a ⊄β,β∩α=c ,∴a ∥c ,∴a ∥b ∥c.10、AB ⊥CD ,证明如下:∵α∩β=AB ,∴AB ⊂α,AB ⊂β.∵PC ⊥α,∴PC ⊥AB.∵PD ⊥β,∴PD ⊥AB.∵PC ∩PD=P ,∴AB ⊥平面PCD. ∵CD ⊂平面PCD∴因此AB ⊥CDB 组 1、(1)证明:由折叠前,AD ⊥AE ,CD ⊥CF ,得A ’D ⊥A ’E ,A ’D ⊥A ’F 又A ’E ∩A ’F=A ’∴A ’D ⊥平面A ’EF ,∴A ’D ⊥EF(2)解:由(1)知:A ’D ⊥平面A ’EF , ∴'A EFD V -='1'3A EF S A D g △由折叠知:A ’E=AE=32,A ’F=CF=32,22EF=BE +BF =22过A ’作EF 的垂线A ’H 于AB 交于H ∴22221A'H=A'E -EH A'E -EH 2⎛⎫= ⎪⎝⎭=344H C 1D 1B 1A 1C D A B∴'A EF S △=1EF A'H 2g g =1234224⨯⨯=178 ∴'A EFD V -='1'3A EF S A D g △=117238⨯⨯=17122、证明:(1)连接B 1D 1,B 1D 1⊥A 1C 1,又DD 1⊥面A 1B 1C 1D 1, ∴DD 1⊥A 1C 1,∵B 1D 1⊥A 1C 1,DD 1∩B 1D 1=D 1 ∴A 1C 1⊥面D 1DB ,因此A 1C 1⊥B 1D. 同理可证:B 1D ⊥A 1B ,∴B 1D ⊥平面A 1C 1B(2)连接A 1H ,BH ,C 1H ,由A 1B 1=BB 1=C 1B 1,得A 1H=BH=C 1H ∴点H 为△A 1BC 1的外心. 又△A 1BC 1是正三角形 ∴点H 为△A 1BC 1的中心,也为△A 1BC 1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