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中国文人读后感三篇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品中国文人》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籍,通过对中国文人的品质进行深入的探究与研究,使我对中国文人的形象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本书从文人的起源、发展、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并通过深入的案例研究,揭示了中国文人的品性与修养。文中以古代文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着文人的品德、学识、职业道德、个人修养等方面展开了系统的讨论。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文人与士人的区别。他指出,文人注重个人表达和自我修养,追求内心的真实与表达,更加注重文学的内涵和思想的深度。而士人则更注重功名利禄,追求外在的成就和社会地位。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仍然很有启示意义。我们生活在一个功利至上的社会中,人们更追求物质的丰富和权力的扩展,而很少有真正追求内心修养和思想深度的人。然而,正是这种追求内心修养和思想深度的品质,在历史上塑造了一大批伟大的文人。正是他们的品质与修养,使得他们的作品能够流传至今,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
书中还对文人的学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者指出,文人的学问应该是一种广博的知识,不仅要通晓历史、诗词、文学等基本学科,还要了解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只有把握了广博的知识,文人的作品才能有深度和广度,才能给读者以启迪和思考。这也是中国古人对文人的要求,要求文人要能够以其博学多才的学问来更新和繁荣文化。通过研读本书,我认识到自己在知识上的不足之处,我也深感一个人的学问应该是全方位、多领域的,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文人。
另外,本书还探讨了文人的职业道德与伦理道德。作者对文人的职业道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文人应当具备对社会有责任感与担当精神的品质。他们要以自己的言行影响社会,要用自己的才华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也同样具有现实意义。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网络媒体的发展使得人们的言行可以瞬间传播到全世界。文人作为社会的精英,应该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的言论为社会稳定和进步贡献力量。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三一文库()/读后感〔《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品中国文人》,文字清新,内容朴实。读了这本书,读后感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品中国文人读后感,一起来看看。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篇一我是中文系本科班毕业的,对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可以说非常熟悉,捧着《品中国文人》这本书,我仿佛捧着一杯烫烫的、香香的热茶,品一口,回味无穷,难怪刘小川给它命名为《“品“中国文人》。
刘小川笔下的文人,好像就像老百姓的左邻右舍,似曾相识。热爱祖国的屈原,忍辱负重的司马迁,性格直爽的嵇康,“种豆南山下”自然派的陶渊明,活力四射的李白…他们凭什么成为流传千古的中国文人?
凭屈原百折不挠的爱,对完美事物的追求,甚至用死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凭司马迁为了《史记》生命退居其次,官职,友谊…一切都不重要了;凭杜甫有一双看清普天下苦难
的眼睛…他们都能先知先觉,因为他们善于思考,善于观察.他们都能坚持自我想法,是因为他们一肚的真才能。
《品中国文人》共叙述了十余位中国文化大家,这是一本必须经过品,才能解其中滋味的好书。而且要慢慢的品,细细的品。这本书让我深信文字所给予人的灵魂的力量,中国文人真的只能用品才恰如其分。
从书中我们了解到屈原三次流放,加起来可能有二十多年,踉跄足迹踏遍荆楚,与神巫、与草杯木鱼虫鸟兽对话,诗境,句法都是“走”出来的。流放出诗人,颠沛写华章。精神是自由喷射谋求着自由的表达。屈原以他的大悲之鸣见证了楚国之亡。他以楚声表达了楚国,楚国在他的笔下获得了重生。屈原那个年代,思想是活跃的,情感是奔放的,艺术是自由的,世界是敞开的,神灵是亲切的,自然是浑成的。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品中国文人》,文字清新,内容朴实。读了这本书,读后感怎么写呢?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品中国文人读后感,一起来看看。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篇一我是中文系本科班毕业的,对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可以说非常熟悉,捧着《品中国文人》这本书,我仿佛捧着一杯烫烫的、香香的热茶,品一口,回味无穷,难怪刘小川给它命名为《“品“中国文人》。
刘小川笔下的文人,好像就像老百姓的左邻右舍,似曾相识。热爱祖国的屈原,忍辱负重的司马迁,性格直爽的嵇康,“种豆南山下”自然派的陶渊明,活力四射的李白…他们凭什么成为流传千古的中国文人?
凭屈原百折不挠的爱,对完美事物的追求,甚至用死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凭司马迁为了《史记》生命退居其次,官职,友谊…一切都不重要了;凭杜甫有一双看清普天下苦难的眼睛…他们都能先知先觉,因为他们善于思考,善于观察.他们都能坚持自我想法,是因为他们一肚的真才能。
《品中国文人》共叙述了十余位中国文化大家,这是一本必须经过品,才能解其中滋味的好书。而且要慢慢的品,细细的品。这本书让我深信文字所给予人的灵魂的力量,中国文人真的只能用品才恰如其分。
从书中我们了解到屈原三次流放,加起来可能有二十多年,踉跄足迹踏遍荆楚,与神巫、与草杯木鱼虫鸟兽对话,诗境,句
法都是“走”出来的。流放出诗人,颠沛写华章。精神是自由喷射谋求着自由的表达。屈原以他的大悲之鸣见证了楚国之亡。他以楚声表达了楚国,楚国在他的笔下获得了重生。屈原那个年代,思想是活跃的,情感是奔放的,艺术是自由的,世界是敞开的,神灵是亲切的,自然是浑成的。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三篇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三篇
篇一: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得到此书,如获至宝,很想向旁人推荐,可又困于描不准对象.先生的书,国学之道,血性之笔,人性深处的哲思.
我爱男作家的书,只因我爱上有血性的文笔.正如此书,血液与灵魂穿梭,文学与哲学交融,把人文艺术拉向一个新的高度.
文人的世界,有道不完说不尽的美.这美,暇思无穷…
众看当代人的审美观,舞台上的吼吼叫叫,是他们无比顶级的追随.百年之后,他们只不过是台上唱小曲的戏子,终究改变不了被人们娱乐消遣的角色.翻看历史长河,多少杰出文人的光彩是无法掩盖,每一个文人都有自己的棱角,都有自己的艺术,影响着华夏人民千年的艺术.
历史是河,文人就是河中那翻滚不停息的波浪.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司马迁则是最惊人的那颗骇浪,当科学家们拿着尺子衡量着长江与黄河的源头,司马迁则在几前年前就拿起了尺,量下了华夏人民的源头,秦始皇创下了万里长城,而汉武帝培养了大史学家司马迁.近来在杂志看到了一句这样的话,南唐后主李煜,是失败的皇帝,又是失败的男人.我不禁有点吃惊, 李煜是失败的皇帝,可是,又有谁可以写出像<虞美人>这样的千古绝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古今,谁有?在政治上失意,是古代文人的通病,李白,杜甫,苏东坡,谁没有?只是李煜文学上的成就远远胜于政治上的成就.
说李煜又是失败的男人,那更是大错特错了!大周后与小周后,两位绝代佳人,人称东吴时的二乔.大周后与李煜灵与肉的结合,可畏是人类情感的颠峰,小周后得知李煜的消息,被气的溢血而死.那个跳着金莲舞的绝世美人,调戏着皇帝赵光义,大力的挥霍着为之建金莲台,等到七月七之日,赵光义垂涎已久的日子,娘翩翩起舞,在无比风光的金莲台上,跳起了金莲舞,她娇娜的身姿始终是背对着赵光义的宫殿,绝世的容颜面向着南方,心里默默的念道,今天国主四十一岁大寿,娘为你跳金莲舞.好感人的一刹那,原来七月七日是李煜的生日.她得不到李煜,她的心却这般忠贞李煜,放着大宋江山的娘娘不做,七月七日,她香消玉损.所以李煜,这不是文人的魅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800字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800字
"Appreciating Chinese Literary Figures" is a profound book that delves into the lives and works of renowned Chinese scholars and writers throughout history. As I turned the pages, I was transported to a different era, where the ink smelled strong and the brush strokes were vivid.
The book starts by introducing us to some of the earliest literary figures in Chinese history, such as Confucius and Mozi. Their teachings and philosophies not only shaped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China but also influenced the way people think and behave. It was fascinating to see how their ideas have persisted through the ages, influencing generations of Chinese scholars.
品中国文人欧阳修读后感300字
品中国文人欧阳修读后感300字
品读《中国文人欧阳修》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感悟。欧阳修,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不仅在诗词、散文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还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
书中详细介绍了欧阳修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让我对他的形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欧阳修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还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他的文学作品风格独特,语言优美,意蕴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读完这本书后,我更加敬佩欧阳修的为人和思想。他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了我,他的文学作品让我陶醉其中。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做出贡献。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中国文人读后感。
《中国文人读后感》是一本集合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作品和读后感的书籍,其中
包含了许多著名文人的诗词和散文,以及后人对这些作品的感悟和评论。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让我对中国文人的情感和思想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是苏轼的《赤壁赋》。这篇赋文是苏轼在赤
壁之战后写的,他以赤壁之战为背景,描绘了当时的战争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憎恶和对人民的深情。苏轼在文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修辞手法,使整篇文章充满了诗意和情感。读完这篇赋文,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苏轼对战争的悲愤和对人民的关怀,也让我对他的文学才华和情感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
除了苏轼,这本书中还收录了许多其他文人的作品,如杜甫的《登高》、王安
石的《泊船瓜洲》,每一篇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才华和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让我对古代中国的文学和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文人的作品,这本书中还收录了许多后人对这些作品的感悟和评论。这些
读后感让我对这些作品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理解,也让我对文学批评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这些评论,我了解到了古代文人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也让我对文学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的感悟。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让我对中国文人
的情感和思想有了更深的体会。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不仅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才华和情感,也对古代中国的文学和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让我对中国文学有了更深的兴趣,也让我对中国文人的情感和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这本书,我更加热爱中国古代文学,也更加珍惜中国文人的情感和才华。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中国文人读后感。
《品中国文人》是一本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书籍,通过对
中国古代文人的品格、行为和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让我们更加深
入地了解了中国文人的风采和魅力。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
受启发,对中国文人的品格和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
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中国文人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以其高尚的品德和
卓越的才华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灿烂之花。在书中,作者通过对中国
古代文人的生平和作品进行介绍,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他们的
生活和创作环境,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高尚品格和情操。在古代
中国,文人不仅仅是具有卓越才华的人才,更是具有高尚品德和崇
高情操的人格魅力。他们在创作中追求真、善、美,对社会和人生
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以自己的行为和作品影响着后人,
成为了中国文化的典范和楷模。
在书中,作者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作品进行了精彩的解读和分析,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文人的创作风格和内涵。中国文人的
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他们以自己的文字和思想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成为了中国文化
的瑰宝。在书中,作者通过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作品进行解读和分析,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文人的创作风格和内涵,也让我们对
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通过阅读《品中国文人》,我对中国文人的品格和作品有了更
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中
国文人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华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灿烂之花,
他们以自己的行为和作品影响着后人,成为了中国文化的典范和楷模。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文人的品格和精神,也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一)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在这个图画视频充斥眼球的时代,阅读,似乎早已被遗忘。而我,也很少拾起书本,静下心来读一本像样的书。读《品中国文人》,原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不过,看过之后,发现这真是一本好书。
文人,让我想起穷酸,迂腐,文人相轻,也让我想起风骨,正气,君子,两袖清风,当然,更多的是后者。中国文人,尤其是中国古代文人,大多都是想通过做官来改变命运,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治国救世,是他们的终极目标。但是,中国的绝大多数文人,尤其是大师级的人物,总是命运坎坷,即便走上了仕途,也终因不会曲意逢迎,没能坐上高位,即便坐上权力高位,也终是位子没坐热,就被权臣陷害拉下马,或贬官或撤职甚或被流放。他们中多数人,因为理想破灭,现实不堪,最后郁郁而终。不过,无论如何,这些人都做到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从屈原司马迁到李白杜甫到曹雪芹,无不如此。有人说,“国家不幸诗家幸”,也许正是在这种国家动乱,个人不幸的境遇下,文人,更多的能够冷眼看世界,思考国家民族前途,个人命运,才会写出杰出华章从而彪炳史册。对于这些人,尽管他们身上也有可能穷酸迂腐脆弱等等小毛病,但我对于他们,只有崇敬。
刘小川先生的这本书,对中国文人的品读评价,站在不同于其他文人作家品评的高度,用自己独特的视觉,用庄重也不失诙谐的文字,对中国文人特别是中国古代文人做出了非常理性的解读与评价。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屈原司马迁陶渊明等等这些大家中,作者对这些人都是怀着景仰之心来完成对他们的品读的,而独独只有对司马相如,似乎不那么恭敬。其实不是因为这个人没有文才,他写的《子虚赋》《上林赋》都显示了他的才气,也许因为他是御用文人?作者说“司马相如,勾引女人本事大,歌功颂德的本事更大,写了不少辞赋,华丽而空洞”,“司马相如是浪得虚名的平凡人物,文以人传……他这位粉饰现实的老前辈,以他的光芒照亮了这一流派,显现浑浊,映衬清流。”可见,在作者这里,文人,首先是人,只有能闪现人性的光辉人格的魅力,再配上文才,才能被人称道。对于这点,我是绝对认同的。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三篇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三篇
导语:《品中国文人》共表达了十余位中国文化大家,这是一本必须经过品,才能解其中滋味的好书。而且要慢慢的品,细细的品。这本书让我深信文字所给予人的灵魂的力量,中国文人真的只能用品才恰如其分。下面请欣赏为大家带来的品中国文人三篇,希望大家喜欢。
不久前,我读了刘小川的《品中国文人》一书。读罢不禁感慨万千。有感于刘小川对文字拿捏,他的文字,融诗情、史识、哲思于一炉,以娓娓道来的笔触探究历史的奥秘,表现出对古人文化风度的追怀;有感于作者对中国历代文人静心地品味,这需要何等的痴心和情怀。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红楼梦》开篇作家曹雪芹的自嘲,文章的开头一般起引出下文、设置悬念的作用,而这五言绝句又设置了何样悬念呢?我想,其最想介绍的,还是“其中味“这三个字。那么“其中味“是指什么呢?让我们举起茶杯,跟随作家刘小川的笔触,体会作家曹雪芹的滋味吧——“一位清代作家写小说,名和利都谈不上。“小说者流,盖出于街谈巷议?”曹雪芹这三代豪门子弟,忍饥受寒还遭人白眼,“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他每天在破窗下不停地写,他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在纸上过日子。”曹雪芹撰写《红楼梦》时以已家境衰落,他从钟鸣鼎食到一贫如洗,从阔少爷到穷公子,面对食不果腹的窘迫生活,曹雪芹并没有臣服,他只过好“纸上日子”便满足,
可坚强也是有“底线”的,曹公口中不说,心中难道也不为生计发愁吗?或是说社会的X败已令他失望不已,没有心思再去理会
纷繁俗世?而面对世人的白眼,他却也真正做到了“难得糊涂”啊!曹雪芹是可怜的,是坚强的,即使是“举家食粥酒常赊。”他都挺了过去,并坚持不懈的写下了《红楼梦》这部著作。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第一口茶,酸酸涩涩的,就敬曹雪芹的坚强与给他创作灵感的生活经历。
读《品中国文人》有感
读《品中国文人》有感
读《品中国文人》有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读《品中国文人》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品中国文人》有感1
在《品中国文人1》中,我们通过本书看到了屈原漫步江边;司马迁埋头著书;司马相如操琴作赋。旷达笃定的嵇康、举目,悠远的陶渊明、豪气浪荡的李白,忧思纯美的杜甫,丰赡细腻的白居易、柔肠旗旋的李煌他们在天幕上永远闪烁,照耀着后世文人的心志与情怀。
在这些大文人中,我最想谈的是一位朴素、劳作,不与世同流合污的田园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是东晋诗人,他的曾祖父是东晋大将军陶佩。陶渊明出生在江山如画的寻阳郡柴桑县一个叫上京里的`地方,字元亮,一名潜,世称靖节先生。陶渊明的著名诗篇大多是他四十岁以后写的,他四十一发时仕彭泽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职归隐躬耕田园,过上了安逸,悠闲的生活。427年十一月,寒冷的冬天,陶洲明死于贫病交加。
中国历代辞官者,数以千万计,只有陶渊明将质朴生活的欣悦,通过朴素的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在他的诗篇中,我们可以欣赏到田园风光: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我们可以看到躬耕田园的乐趣: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我们还可以体会到田园生活的悠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的诗朴素,通俗易懂,但在当时以及后来很一段时间并未受青睐。钟山荣的《诗品》将诗歌列为上中下三品,陶渊明居中品。但这并不能否认陶渊明的文采,萧统评价他的诗:语时事则指而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苏东坡提到他,永远以学生的口吻:渊明吾师、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陶渊明是中国历史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他,确
所谓文人-读《品中国文人》有感
所谓文人-读《品中国文人》有感
•相关推荐
所谓文人-读《品中国文人》有感
所谓文人——读《品中国文人》有感
吴雪阳
中国文人灿若星河,捧着《品中国文人》,不禁感叹良久,或许是作者余秋雨式的笔触,抑或是于丹式的诱导,每一个文人都展露着自己的棱角,每一个文人都活出了自己的艺术人生。
掩卷深思,中国文人的特质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从中国文人身上能读到什么呢?
所谓文人,或许是几分率真。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准则,有着自己独到的个性,仿佛世界与他们而相违。嵇康在青山绿水中打铁,朝廷命官的多次举荐,嵇康还是岿然不动,他安之若素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朋友亦如此。阮籍,堂堂七尺男儿,常常独自驱车,漫无目的东闯西撞,行至路穷处便放声如同孩子般大哭。他很痛苦。这是一种最悲凉的痛苦,这也是最真挚的文人。
所谓文人,是真实的个体。陶渊明,他热爱生活,热爱百姓。却不爱官场上的觥筹交错,不爱君臣中的趋炎附势。他退出,欣欣然。和着轻松的脚步,欢快的曲调,奔向幽深的丛林,隐居起来。李白,似乎是一个荣耀的名字。然而洞悉作者独到的视觉后,觉得李白是个纠结的个体,他一直在竹林隐士与翰林学士间荡漾。他有着强烈的目的性。他也隐,但却隐给朝廷看,隐给皇上看。
所谓文人,有天下为公的情怀。宰相司马光,淡忘自我享受,酒肉长年不能食,蜡烛与炭火也是省之又省。这样“吝啬”的人却为朝廷尽职尽责,希望人民能够酒足饭饱。杜甫也曾呼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精神,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所谓文人,有忘记个人恩怨的胸襟。苏轼的仕途生涯一直坎坷,章淳轻轻改动几笔,苏轼就被贬到千里之外,甚至置他于死地。几十
品中国文人鲁迅读后感300字
品中国文人鲁迅读后感300字
After immersing myself in the works of Lu Xun, a distinguished Chinese literati, I was deeply moved by his insightful portrayal of society and human nature.Lu Xun"s writing is a reflection of his time, criticising the backwardness of the old society and advocating for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masses.His sharp satire and poignant narrative style left a lasting impression on me.
In his works, Lu Xun often depicts the struggles of ordinary people against the oppressive forces of tradition and ignorance.Through vivid characters and compelling stories, he exposes the dark sides of society and encourages readers to question and reflect on the status quo.His works, such as "The True Story of Ah Q" and "Diary of a Madman," are not just narratives, but also serve as a mirror to expose the deep-seated issues in Chinese society at that time.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品中国文人》是张颐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所著的一部专论中国文人的著作。这本书通过对中国文人的品德和艺术的研究,探讨了中国文化的特点和精神追求。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
首先,书中作者对中国文人的品德要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述。作者指出,中国文人是有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的,他们追求自己的品行和修养。中国文人注重道德的修养,要求自己心胸开阔、品行高尚,同时追求心灵的自由和人生的真善美。他们相信,只有道德美才能引导人们生活得更加真实和高尚。这种对品德的追求,使得中国文人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表现,更是道德的批判和思考。通过阅读《品中国文人》,我深刻意识到品德和修养对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书中作者对中国文人的艺术追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中国文人的艺术追求主要包括文学、书法、绘画、音乐等多种形式。他们通过对艺术的追求,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中国文人将艺术视为一种修养和熏陶,通过对古典文化的研究和传承,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同时,他们也敢于创新和突破,通过艺术的创作发声。这种对艺术的追求,使得中国文人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和传承者。通过阅读《品中国文人》,我深深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价值。
最后,书中作者对中国文人的精神追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中国文人的精神追求主要包括自由、理性和人道精神。中国文人通过对自由的追求,表达了对人的解放和解脱的追求;通过对理性的追求,表达了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通过对人道
精神的追求,表达了对社会正义和人类幸福的追求。这种精神追求使得中国文人成为了社会良知和思想领袖。通过阅读《品中国文人》,我对中国文人的精神力量和人文关怀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中国文人是指以文学艺术为主要表现方式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借助文字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等诸多领域的思考和感悟。中国文人在历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上的价值,还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文人进行分析和评述。
首先,中国文人在艺术上的成就是不可忽视的。他们通过文字的魅力,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例如,唐代的杜甫、白居易等人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表达方式,创作了一系列感人肺腑的诗歌作品,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宋代的苏轼、辛弃疾等人则以其豪放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塑造了一幅幅活泼生动的文学形象。他们的作品无论是在意境上还是表达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其次,中国文人对社会和时代的关注也是他们的重要特点之一。中国文人经历了社会的变迁和政治的动荡,他们关注民生、关注时事,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关怀。在唐宋两代,文人们面对贪官污吏的腐败现象,对社会不公的指责和关注更加明显。他们通过诗歌、散文等不同形式的作品,直面社会问题,对社会风气进行剖析。
中国文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探索也是他们独特的地方。他们对人生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常常成为他们作品的重要主题。中国文人通过文字描绘人类的苦难和欢乐,对生命的脆弱和可贵有着
深刻的认识。同时,他们也通过对自然界的察觉和感悟,以及对宇宙和人性的思考,构建了一套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中国文人的作品常常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表达出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
然而,中国文人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首先,中国文人的地位和影响力在现代社会相对较低。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欣赏逐渐淡化,导致中国文人在社会上的价值被忽视。其次,中国文人在创新和突破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常常被传统文化和固有的观念所束缚,缺乏对现代社会和世界的全面理解和认识。这使得他们的作品有时显得过于守旧,难以与时俱进。
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
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
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篇1
读书笔记:中国文人及其读书生活
引言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文人墨客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和独特的思想深度,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画卷。他们的读书生活,不仅体现了个人才华的锤炼,更是他们对知识追求、思想启发的真实写照。*旨在探讨中国文人的读书生活,从历史人物的故事中,窥探他们的读书智慧与人生哲学。
一、孔子:读书修身,传道育人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读书生活对于后世影响深远。他曾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读书的热爱和坚持,认为学习是一种修身之道,也是传道育人的重要途径。孔子的读书经历告诉我们,只有热爱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二、司马迁:读书明志,著史留名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史学家,他的《史记》被誉为中国史书的鼻祖。他的读书生活充满了坎坷与坚韧,他曾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表明了他对阅读的深度理解,即通过反复阅读,可以逐渐领悟其中的意义。司马迁的读书经历告诉我们,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获得真知灼见。
三、陶渊明:读书明道,返璞归真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田园诗派鼻祖,他的作品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生的哲理。他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读书的重视和
推崇,认为只有广泛阅读,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陶渊明的读书经历告诉我们,阅读是一种明道的方式,通过不断学习,可以寻找到人生的真谛。
四、王维:读书求知,心境合一
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意境深远、充满禅意。他曾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读书的赞美和追求,认为阅读可以带来财富和美满。王维的读书经历告诉我们,读书不仅可以获得知识,更可以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心境合一的人生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三篇
导语:《品中国文人》共叙述了十余位中国文化大家,这是一本必须经过品,才能解其中滋味的好书。而且要慢慢的品,细细的品。这本书让我深信文字所给予人的灵魂的力量,中国文人真的只能用品才恰如其分。下面请欣赏为大家带来的品中国文人三篇,希望大家喜欢。
不久前,我读了刘小川的《品中国文人》一书。读罢不禁感慨万千。有感于刘小川对文字拿捏,他的文字,融诗情、史识、哲思于一炉,以娓娓道来的笔触探究 ___奥秘,表现出对古人文化风度的追怀;有感于作者 ___历代文人静心地品味,这需要何等的痴心和情怀。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红楼梦》开篇作家曹雪芹的自嘲,文章的开头一般起引出下文、设置悬念的作用,而这五言绝句又设置了何样悬念呢?我想,其最想介绍的,还是“其中味“这三个字。那么“其中味“是指什么呢?让我们举起茶杯,跟随作家刘小川的笔触,体会作家曹雪芹的滋味吧——“一位清代作家写小说,名和利都谈不上。“小说者流,盖出于街谈巷议?”曹雪芹这三代豪门子弟,忍饥受寒还遭人白眼,“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他每天在破窗下不停地写,他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在纸上过日子。”曹雪芹撰写《红楼梦》时
以已家境衰落,他从钟鸣鼎食到一贫如洗,从阔少爷到穷公子,面对食不果腹的窘迫生活,曹雪芹并没有臣服,他只过好“纸上日子”便满足,
可坚强也是有“底线”的,曹公口中不说,心中难道也不为生计发愁吗?或是说社会的X败已令他失望不已,没有心思再去理会纷繁俗世?而面对世人的白眼,他却也真正做到了“难得糊涂”啊!曹雪芹是可怜的,是坚强的,即使是“举家食粥酒常赊。”他都挺了过去,并坚持不懈的写下了《红楼梦》这部著作。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第一口茶,酸酸涩涩的,就敬曹雪芹的坚强与给他创作灵感的生活经历。
“脂砚斋,则是曹雪芹的红颜知己。这是一个美丽的、大写的名字,是伟人身边的奇花异草。”作家刘小川是这样描述脂砚斋这位奇女子的,当时,其貌不扬且家境落魄的曹雪芹为什么能获得“气质美女”的芳心呢?自然是因为他的出众才华与坚贞品格。脂砚斋为了曹雪芹的创作,还写下了将她惊人才华融注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曹雪芹为千红一哭,呕心沥血油尽灯枯。脂砚斋为曹雪芹泪洒相思地。”,患难时刻,曹雪芹仍能得到红袖添香的待遇,着实是幸运的。抿下第二口茶,有一种回甘的味道,就敬曹雪芹的一段甜蜜时光与给予他鼓励的红颜知己脂砚斋。
“曹雪芹的幼年童年少年,和贾宝玉一样,专与姐姐妹妹厮混。他是呼吸着浓郁的女性气息长大的,所以,他的女性视角来得天然。”初见书中这段话,想笑,但静下心来看,心里又有了些苦辣味儿——怪不得有人说《红楼梦》中大多是女孩子,原来作者从小过的就是近似女孩的生活啊,可他们家乡的习惯怎能扼杀了男女之间的性别之分呢?再一想,理应还是作者说的对:“男性,男权,男人的四书五经、文治武功,通通是浊物汇成的滚滚浊流。他自己呢,虽然命中注定是个浊物,却发现了一个清清爽爽的女儿世界。”,也正是他对女孩子的了解,才写下了《红楼梦》这部巨著啊!最后一口茶,有点苦,但马上又转成了稍好些的辣味,这一次就竟不小心闯入女孩世界的曹雪芹与让他了解女孩的种种家乡风俗。
品味曹雪芹的生活种种,“酸,甜,苦,辣”都被他占全了,就是这生活的各种滋味儿,开始了一个文学时代。而曹雪芹的病逝也代表了一个文学时代的终结——“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此书的作者笔下还对旷达笃定的嵇康、举目悠远的陶渊明、豪气浪荡的李白、忧思纯美的杜甫、丰赡细腻的白居易、柔肠旖旎的李煜进行了细细地品味。让我们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他们的呼吸,看到他们的傲骨。
刘小川为我们写下了一部中国文人的心灵史,谱写了一曲文气与浩然正气之歌。
这个暑假,我读了刘小川先生写的《品中国文人》,感触很深,刘小川先生写的这部书,并不是像其他的文人传记一样只是平白的语言介绍人物生平,而是走进他们,通过文献和作品了解他们的生平,再将它们汇集在一起,娓娓道来,读起来并不会使人觉得平乏无味,反而像是与书中的人物联系在了一起,随着他们命运的颠沛自己的心也跌宕起伏着,让我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屈原,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历史中我最喜欢的时期。
屈原的一生十分跌宕,服侍着一位昏庸的软蛋君主,几次被贬,又几次恢复原职,还要面对张仪这个强大的对手,是出色的政治家,变法试图让楚国富强成为霸主;也是出色的诗人,《离骚》在诗歌的历史上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地位。屈原的出身是王室贵族,可谓今天的“官二代”,可是看看古代的“官二代”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他们与今天的“官二代”截然不同,他们也熟读经书,能诗能画,有修养有学问,而现在的“官二代”们却截然相反。看来,有的时候,我们不光要像外国学习,古人们的修养,古人们的
品行,也是很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的,我像这就是我们现在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所在吧。
屈原变法失败,被贬到夷陵,在夷陵的数年间,屈原写下了《离骚》,后来秦国想要进攻楚国,屈原被复职,屈原连齐抗秦,并取得了成效,本以为屈原可以继续为楚国变法图强,秦国的张仪却对怀王一番花言巧语,屈原被囚禁在了齐国,在囚禁的过程中,屈原写下了《抽思》。后来屈原又被流放,去了汉北蛮荒地,后来屈原又被召回,而这次怀王却被秦国拘禁。怀王死,楚顷襄王即位,屈原被流放到南楚洞庭,写下了后人不复望其项背的《天问》,最后,抱石投入汨罗江中自尽……
纵观屈原一生,文学上成就极大的作品都是在屈原被流放活着国家毁灭时写就的,说明困境并不可怕,我们要勇敢去面对,在困境中或许也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屈原的忠诚,才智,锲而不舍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品中国文人》这部书我还没有看完,我会继续我的阅读,并将感悟记录下来,学习古人的高尚品质,以提升自己。
得到此书,如获至宝,很想向旁人推荐,可又困于描不准对象。先生的书,国学之道,血性之笔,人性深处的哲思。
我爱男作家的书,只因我爱上有血性的文笔。正如此书,血液与灵魂穿梭,文学与哲学交融,把人文艺术拉向一个新的高度。
文人的世界,有道不完说不尽的美。这美,暇思无穷…
众看当代人的审美观,舞台上的吼吼叫叫,是他们无比顶级的追随。百年之后,他们只不过是台上唱小曲的戏子,终究改变不了被人们娱乐消遣的角色。翻看历史长河,多少杰出文人的光彩是无法掩盖,每一个文人都有自己的棱角,都有自己的艺术,影响着华夏人民千年的艺术。
历史是河,文人就是河中那翻滚不停息的波浪。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司马迁则是最惊人的那颗骇浪,当科学家们拿着尺子衡量着长江与黄河的源头,司马迁则在几前年前就拿起了尺,量下了华夏人民的源头,秦始皇创下了万里长城,而汉武帝培养了大史学家司马迁。近来在杂志看到了一句这样的话,南唐后主李煜,是失败的皇帝,又是失败的男人。我不禁有点吃惊,李煜是失败的皇帝,可是,又有谁可以写出像这样的千古绝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古今,谁有?在政治上失意,是古代文人的通病,李白,杜甫,苏东坡,谁没有?只是李煜文学上的成就远远胜于政治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