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原来是这样治疗中风和偏瘫的
一组中风瘫痪古代验方
一组中风瘫痪古代验方香港武打演员刘家辉中风1、治瘫痪中风属性:五灵脂四两草乌一两火炮过,去胡皮,共为末。
核桃仁三两,去油,合一处醋糊为丸,如梧子大。
晚服白酒送下,取微汗禁风,初服一钱,次服一钱五分,又次服二钱五分,又次服三钱,止。
再服如前起。
2、中风肢体难伸属性:羌活独活升麻柴胡秦归防风各等分,为末。
每服五分,酒调下。
葛存壮病逝前中风3、半身不遂仙方属性:牛膝三两藏鸭肚内,重汤煮,除牛膝,食鸭肉,每日常服。
4、中风身直不得屈伸及复属性:槐皮(黄白者)一两(切细)酒二盏,煎一盏,稍稍服之。
5、风痛瘫痪手足拽口眼斜,言语謇涩步履不正属性:川乌(去皮脐)五灵脂(去沙石)各二两为末。
入龙脑、麝香各二分,滴水为丸,如弹子大。
每一丸以生姜汁研化,暖酒调服,一日二服,五、七日便觉手抬足移,可以举动,渐愈。
6、年久瘫痪属性:槐枝桃枝柳枝椿枝楮枝(即垢树)茄枝蕲艾合煎。
水三桶,大盆浸洗,如冷又添热水,以被盖出汗避风,未愈,再洗几次,神效。
关于中风的基本知识:中风,是一个中医学名词,偏瘫是中风的最常见的表现之一,能够引起中风的常见原因也就是引起中风偏瘫的常见原因。
中风偏瘫是最常见的中风后遗症。
它是指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
偏瘫病人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不知、疼痛不觉等。
有时还可伴有同侧的视野缺损,表现为平视前方时看不到瘫痪侧的物品或来人,一定要将头转向瘫痪侧才能看到。
中风先兆⑴头晕特别是突然发生的眩晕⑵头痛与平日不同的头痛即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⑶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或一侧上下肢发麻⑷突然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活时发时停⑸暂时的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⑹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跌跤或晕倒⑺精神改变短暂的意识丧失个性的突然改变和短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⑻出现嗜睡状态即整天的昏昏欲睡⑼突然出现一时性视物不清或自觉眼前一片黑蒙甚至一时性突然失明⑽恶心呕吐或呃逆或血压波动并伴有头晕眼花耳鸣⑾一侧或某一肢体不由自主地抽动⑿鼻出血特别是频繁性鼻出血舌肌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伴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偏瘫见于血管病脱髓鞘病及肿瘤所致的延髓前部综合征病因概述中风偏瘫的其他危险因素还有很多与年龄生活习惯等都有关系年龄越大越危险55岁以后发病率大大增加而吸烟饮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增加中风的危险老年人容易发生中风但不是只有老年人才会发生中风中风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自小儿青壮年到老年人都可发生只是多见于老年人而已那么为什么会多见于老年人呢?对这个问题的了解首先要知道发生中风的基本病因概括来说它的基本病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血管病变基础与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流动力学基础前者以动脉粥样硬化或(和)高血压性细小动脉硬化动脉炎为多见后者主要为血液成分改变与包括血压因素在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当管壁粗糙血流缓慢血压偏低有利于血凝时即致缺血性中风如果流动着的血液内含有栓子这种栓子可来自心脏动脉粥样硬化上的小斑块甚至瘤细胞团它们可以像塞子一样在流动过程中把相应管径的血管堵塞造成缺血性中风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压是引起中风的危险因素80% 的中风病人有高血压史舒张压急剧升高或血压波动较大时更容易发生中风心脏病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常同时伴有脑动脉硬化风湿性心脏病易引起脑栓塞糖尿病糖尿病约有10%~30%的中风病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液粘稠度高多有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是中风发生的基础目前认为动脉硬化性脑梗塞与血胆固醇增高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有关其它其它颈椎病妊娠分娩年龄性别肥胖吸烟与饮酒性情急躁气候与季节等都是危险因素危害中风偏瘫的危害不可忽视感觉障碍有很多种其一最常见的是一侧身体疼痛和冷热感觉减退其二是一侧肢体的感觉异常如麻木感针刺感蚁行感触电感沉重感冰冷或灼热感等其三是痛觉的过度敏感如有的病人被轻轻一碰就会感到疼痛难忍甚至没有刺激也会有疼痛的感觉总之中风偏瘫引起的感觉障碍多种多样持续时间较长有时比手脚瘫痪更使病人痛苦严重时病人吃不香睡不好影响病体的康复医护人员和家属一定要体谅病人设法减轻病人的痛苦比如轻柔按摩病侧肢体与病人聊一些开心的话题以分散其注意力适当应用镇静止痛药等随着中风病情的好转感觉障碍也会慢慢消失。
孙思邈奇效治疗中风(脑血栓)的方剂和用法
孙思邈奇效治疗中风(脑血栓)的方剂和用法方名:孙思邈“续命煮散”(《千金方•治诸风篇》)唐代号称药王的孙思邈自己中风以后,完全不能动,他就口述一个方子,让徒弟帮他磨成粉,做成“煮散”,什么叫煮散?就是一副中药,打成粉,分成若干个包,一天几包,放到水里边煮开了,然后连汤带药喝下去,那个叫“煮散”。
这个比汤剂稍微慢一点,但是比那个丸剂又快。
孙思邈一天吃四服,吃了十天十夜,第十一天的时候他自己起床了,这证明"大小续命汤"在治疗中风范围这个病,那绝对是久经考验的。
组成:麻黄川芎独活防己甘草杏仁各90克紫油桂(不可用普通肉桂代替)生附子茯苓升麻辽细辛高丽参防风各60克透明生石膏150克生白术120克上药一并捣粗末,混匀备用。
用法:每次4克,绢包(细密之白布亦可),加水800毫升,文火煮至400毫升,分作4次饮,3小时1次,重症24小时用28克,不可间断。
连饮7-10日。
加减法:1、口眼歪斜。
加清全蝎90克,大蜈蚣100条,僵蚕90克。
2、失语。
加麝香0.3克/日,另冲服。
主治:1、中风急重症2、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出现中风先兆者3、风痱(原因不明之瘫痪)特别说明:1、此方为大小续命汤类方,为唐代孙思邈自拟自治方,孙真人方后有注云:“吾尝中风,言语蹇涩,四肢痑曳,处此方,日服四,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
”我用此方治愈了自己的中风急症。
大小续命汤也是我十几年来治疗中风的常用方,没有任何副作用。
2、方中,生附子所占比例极小,绝无中毒之虞!方用绢包,意在但取火气。
3、方中有大量生石膏反佐,对高血压无碍。
中风以后右侧麻木,舌头发硬,讲话困难,就吃这个药,半个月就基本康复。
张仲景治中风的方法
张仲景治中风的方法
张仲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创立了中医学经典《伤寒杂病论》,其中包含了治疗中风的方法。
以下是张仲景治中风的方法:
1. 草果藤汤:将草果、藤黄、防风、芍药、川芎、枳壳、桂枝等药材煎煮成汤,可用于治疗中风引起的肢体不遂、舌强不语等症状。
2. 玉屏风散:将玄参、黄芩、黄连、生地黄、白芍、丹参等药材研成细末,每次服用3-6克,可用于治疗中风引起的头痛、眩晕、口干舌燥等症状。
3. 真武汤:将当归、白术、甘草、人参、桂枝、半夏、生姜等药材煎煮成汤,可用于治疗中风引起的肢体麻木、口眼歪斜等症状。
4. 归脾汤:将白术、茯苓、桂枝、甘草、当归、川芎、生姜等药材煎煮成汤,可用于治疗中风引起的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5. 双花汤:将羌活、防风、独活、川芎、芍药、白芷、白术、茯苓等药材煎煮成汤,可用于治疗中风引起的肌肉痉挛、疼痛等症状。
以上是张仲景治中风的方法,但需要提醒的是,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 1 -。
中风病古籍案例举喻
中风病古籍案例举喻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古代医学著作中也有关于中风的描述和治疗方法。
以下将通过引用一些古籍案例举喻来了解中风病的一些症状和治疗方法。
1. 《内经》《内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学典籍之一,其中关于中风的记载较为详细。
在《灵枢·中风病》篇中,描述了中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案例一:《灵枢·中风病篇》中提到:“中风者,乍中乍解,发作有时,夫阳气盛则为阳中风,阴气盛则为阴中风。
”这一句话说明中风可分为阳中风和阴中风两种类型,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案例二:书中还提到中风病人可出现舌强不语、身半不遂等症状,这些症状与现代医学对中风的认识是一致的。
治疗方法方面,《内经》中也提到了一些方法,如“以火罨灸其一侧,人取其阳,火取其阴,人火相得,治其病。
”这种通过烧灼来刺激患者的治疗方法在古代被用于中风病的治疗。
2. 《伤寒论》《伤寒论》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医学著作之一,主要介绍了温病(古代医学中指传染病)的治疗方法。
虽然中风并非温病,但其中也记载了一些与中风相关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案例三:《伤寒论》第73条提到了“中风解落”的病情,病人出现头痛、饮食不消化、呕吐等症状。
这些症状与现代中风的一些症状相似,说明中风在古代医学中已有一定的认识。
治疗方法方面,《伤寒论》中虽然没有专门的章节讨论中风,但通过推荐一些治疗方法,如“桂枝汤主中寒,加厚朴杏子以温之”来治疗中风的寒证。
可见古代医生常将中风归入寒凉类疾病,并采用温热的方法进行治疗。
3.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是中医方剂学的经典之作。
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关于中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的记载。
案例四:书中记载了“中风偏瘫”和“寸脉弦而数”的病情,症状包括肢体无力、语言不通畅等,说明中风的表现在古代医学著作中得到了一定的认可。
治疗方法方面,《金匮要略》推荐了使用桂枝加附子汤进行治疗。
这种方剂中的桂枝、附子等药物具有温阳作用,常被用于治疗中风的寒证。
所谓中风,就是阳气“少了一半”!来看看清朝人怎么治中风
所谓中风,就是阳气“少了一半”!来看看清朝人怎么治中风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医林改错》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许多人问我,中医能不能治病?我说,当然能。
比如中风后遗症,它作为医学界的难题之一,就可以借助中医的手段来调治。
记得我刚刚跟师学习的时候,我的老师正在给一个患者调治中风后遗症。
当时,这个患者的行动已经大大改善,能自己独立走,除了过马路不敢,其他时候可以一个人行动。
整个人看上去,无论是说话,还是颜面五官,如果不仔细听、仔细看,发现不了太大异常。
可是,当我看到此人在发病之初的照片,完全惊呆住了。
其口眼歪斜严重,一边的身体行动不便,整个人看上去也比较瘦弱。
当然,患者能恢复到这个样子,绝非全靠中医。
家人的照顾,患病后科学及时的恢复训练等,都很重要。
我问我老师,这里面用的什么方法。
我老师看着我,伸出五个手指头,说了四个字:“补阳还五”。
我听了以后,立刻明白了,老师说的就是中医的传统方剂之一,叫做“补阳还五汤”。
我老师就这个脾气,给你点到了,剩下的,你自己看去,琢磨去。
所以,我就不多问了。
回到家,我自己把中医方剂学的教材拿出来,重新温习了这张古方。
如此一来,结合亲身所见所谓,我对祖国传统医学对中风一病的治疗,有了更深的体会。
下面这张古方,我请中医爱好者、渴望健康的人记住:黄芪120克,当归尾6克,赤芍4.5克,地龙3克,川芎3克,红花3克,桃仁3克。
水煎服。
这里面,黄芪用量特别大,120克是上限。
一般来说,黄芪从30克起用,逐步添加,最高不得超过120克。
这就是补阳还五汤的配伍,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
它到底有什么学问呢?我给你慢慢说。
中医对中风怎么认识啊?医家们通过临床发现,有相当多的中风患者,尤其是在中风之后留下严重后遗症的患者,有明显的气虚倾向。
具体说,就是半身不遂,乏力,口眼歪斜,语言说话不清楚,流口水,管不住尿,脉细缓而无力,舌头发暗,舌苔发白。
怎么知道气虚呢?你看,乏力、半身不遂,这是气虚不能鼓舞身体肌肉的缘故。
千古名方唐代名医孙思邈推崇续命汤治疗中风瘫痪见奇效
千古名方唐代名医孙思邈推崇续命汤治疗中风瘫痪见奇效古代治疗中风,大小续命汤,收录在《古今录验》,是个古代验方。
孙思邈在唐代就注明,流传时间很长,《金匮要略》也收录,可见效应毫无疑问。
孙思邈把“古今大小续命汤”录入到《千金方》之中,对治疗中风昏迷欲死者的奇效推崇备至,曰“大良”,曰“甚良”,曰“必佳”,曰“诸风服之皆验”,评价如此之高,绝非偶然,方中强调“录验”二字,说明古人用此方即应验,所谓“续命”乃指在生命断续的情况下可续命而生之意,故患者瘫痪肢体逐渐得以恢复。
这充分证实续命汤的确是治疗脑出血的金方。
大续命汤【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组成】麻黄芎藭各90克干姜石膏人参当归桂心甘草各30克杏仁40枚【用法】上九味,唆咀。
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主治】中风风痱,肢体缓纵不收,皮肤不知痛痒,口不能言,不省人事,产妇出血较多,及老人、小儿见上述症者。
小续命汤出自《千金方》由麻黄、桂枝、防风、杏仁、川芎、白芍、人参、甘草、黄苓、防已、附子、生姜、大枣组成。
主治:中风不省人事,神气溃乱,半身不遂,筋急拘挛,口眼歪邪,语言蹇涩,风湿腰痛,痰炎并多,六经中风及刚柔二痉。
小续命汤在唐宋以前是治疗中风的代表方剂,目前治疗缺血性中风作用已被临床实践所证实。
小续命汤桂附芎,麻黄参芍杏防风,黄芩防己生姜草,风中诸证此方统。
除去防己附芩芍,生姜改作干姜充,再加当归与石膏,风痱肢废有殊功。
功用:扶正辛散祛风。
主治:风中经络。
口眼斜,筋脉拘挛,或半身不遂,或语言蹇涩,舌淡润,脉弦无力或沉弦。
面神经麻痹或痉挛,风湿关节炎。
续命汤治中风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人,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方名:小续命汤(祛风之剂)总结:六经中风通剂组成:麻黄、桂枝、防风、防己、杏仁、黄芩、人参、甘草、大枣、川芎、白芍、大附子、生姜主治:1.治中风不省人事,神气溃乱,半身不遂,筋急拘挛,口眼邪,语言蹇涩。
2.风湿腰痛,痰火并多。
古代医仙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神方
古代医仙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神方
现在中风的人很多,有许多都留下了后遗症,甚至二次三次复发,最后就卧床不起,自己受罪,还连累家人。
阅读古代医仙的书中找到了一个治疗此病的特效药方,特将此方摘录下来,剂量折合才现代剂量,真心希望久受此病折磨的病人能药到病除,脱离苦海,让日夜煎熬的家人也能回归正常生活。
如中风已经岁月,卧床既久,起之最难卒效。
然而治之得法,亦可起之于旦夕。
如中风手足不仁,不能起立行步者,但得胃气之健,而手足不致反张,便足者,皆可起之。
方用回生神丹:白人参150克,生白术240克,薏仁90克,肉桂9克,附子3克,茯苓30克,半夏30克,南星9克,水二十碗,煎四碗。
分作二次服,早晨服二碗,即卧,上以绵被盖之,令极热,汗出如雨,任其口呼大热,不可轻去其被,任其自干。
再用后二碗晚服,亦盖之如前,不可轻去其被。
一夜必将湿气冷汗尽行外出,三日可步履矣。
后用八味地黄丸(即桂附地黄丸)连服100天,服完,永不再发。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机的认识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机的认识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它具有突然发作、多样化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
在历代医家中,对中风病机的认识逐渐深入,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治疗方法。
在古代中国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已经提到了中风,并称之为“中风者言语不能、舌蹇、昏黑、臂足僵硬”,其中还描述了中风的病机:气滞血络、痰浊内阻、气血不通等。
按照《内经》的理论,中风的产生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导致脑血流不足,从而引起脑功能障碍。
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了中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他认为中风的发生与饮食、生活习惯、情绪等有关。
他主张饮食应节制,避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并注重心理调节,保持愉悦的心情。
他还指出中风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当多摄入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如黄耆、人参等,以改善气血运行的状态。
宋代医家陆完臣在《伤寒杂病论》中进一步论述了中风的病机,他认为中风可以由外感寒邪、肝肾疾病、血瘀等多种因素引起。
他建议中风患者在治疗中应当根据病情,并结合实际操作,采用汤剂、针灸等方式调理气血,以促进病情的康复。
明清时期的医家们也针对中风进行了深入研究。
明代的朱震亨在《疗病集》中强调中风的致病原因,认为积劳过度、实证、血瘀、内伤等因素均能引发中风。
他建议中风患者在治疗中应当注意贵阳、命门、踝关等穴位的刺激,以恢复脑血流,改善病情。
清代的吴鞠通在《医宗金鉴》中提出了中风的分类,并根据脉象的不同,辨别了不同类型的中风病机。
他认为阳气不足、气滞血瘀、痰浊内蒙等因素是导致中风的主要原因。
他在治疗中主张调理脾胃、养血活血、祛痰通络,并注重草药的运用。
总的来说,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逐渐深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中风的病机主要与气血运行不畅、痰湿内阻、气滞血瘀等有关。
针对中风的治疗,医家们主要从调理气血、活络通窍、祛痰开窍等方面入手,以恢复脑功能,改善病情。
尽管中风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但其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如注意调节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调节等。
老中医: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中风
中药熏蒸疗法,是用药物蒸发之气体熏蒸病人的某一部位或全身,以达到治病效果的一种疗法。
传说南朝陈国柳太后患了中风病,便是用熏蒸疗法治好的。
据说南朝陈国的柳太后有一年患上了中风病,嘴巴也歪了,既不能言语,更不能服药,御医们想了很多办法,可就是效果不佳。
而许胤宗给柳太后看过之后,命人煎了十多服治疗中风的黄芪防风汤,其他御医知道后都很不屑:“明明知道太后不能喝药,还做这么多汤药有什么用啊!”然而,许胤宗将煎好的药液并非是给柳太后喝,而是叫人把滚烫的汤药放在太后的床下,待药物的蒸气慢慢熏蒸,不料,数小时后,太后的病情竟有了明显好转,可以开口说话,不久便能正常进食了。
由于许胤宗治好当时柳太后的中风病也因此出名。
熏蒸疗法,是利用药物蒸发之气体熏蒸病人的全身或某一部位,使药物通过皮肤吸收,渗透至体内而发挥药效,起到活血化瘀、疏通脉络、祛风除痹等功效。
而许胤宗将汤药放在柳太后床下,使药物通过蒸气慢慢进入了柳太后肌肤,并从肌肤进入身体,达到治病的目的。
熏蒸疗法,疗效较好,令人叫绝。
孙思邈留下的治疗中风方子,可以了解一下
孙思邈留下的治疗中风方子,可以了解一下孙思邈留下的治疗中风方子,可以了解一下现在中风的患者是非常多,而且有这个年轻化的趋势。
这个中风一旦发作,是非常危险,即使后面抢救过来,也会出现这种瘫痪、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等一系列后遗症,给患者包括他的家庭带来非常大的负担,造成非常大的痛苦。
这个中风这个问题可以用中医来治。
这个治疗方法出自于这个唐代的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本人这个寿命非常长,最短的矮记载他活了一百零几岁,最长的记载他活了一百六十多岁。
据记载,他在一百多岁的时候还是年龄很大的时候,他自己中风了。
他就用续命煮散,康复了,然后他就记录了下来。
续命煮散处方:麻黄(9g)川芎(9g)独活(9g)防己(9g)甘草(9g)杏仁(9g)桂心(6g)附子(6g)茯苓(6g)升麻(6g)细辛(6g)人参(6g)防风(6g)石膏(15g)白术(12g)煎服法上十五味粗筛下,放入小绢袋子中,以水四升和生姜三两,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日日不断,慎风冷,大良。
吾尝中风,言语蹇涩,四肢痑曳,处此方,日服四服,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
以上也可打成粉之后呢,每次服用基本上都是4克。
然后一天四次:白天三次,晚上一次。
如果症状重症还可以适当的加量。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方子的组成:首先第一个叫麻黄,主要作用就是辛温解表,解表的力量非常非常强,也就是我们通俗的是发汗,发汗药里头排第一位。
然后川芎是来活血化瘀,但是他不像这种桃仁、红花行气活血,而川芎这个药性能一下子冲到头顶,主要是往上走的。
然后独活是一个祛风除湿的。
甘草调和药的,然后有补气的作用。
然后杏仁和麻黄,他俩是药对,因为用麻黄来解表发汗,发汗力量非常大,所以我杏仁配在一块儿,杏仁可以润肺,然后是来降气的。
这两个一个宣发,一个肃降。
所以麻黄和杏仁配在一块儿,一方面克制不至于让麻黄的发汗的力量过大造成的这个肺部太燥,这个杏仁很润,把肺子阴液给他补回去,同时杏仁是降气的往下走。
人参补命门之火。
清代神医叶天士,奇方妙招治中风!
清代神医叶天士,奇方妙招治中风!导读:近期《延禧攻略》可谓是宫斗剧的一股清流,很多吃瓜群众观看之后,无不拍手称快。
尤其是剧中的名医叶天士更是令人喜爱不已。
叶天士的医术高明,尤其是他的《临证指南医案》更是称为后世诸多医家研究中医的典范医案著作。
下面,我们就为大家分享一个叶天士治疗中风的医案。
在清代,有一位伟大的医学家,他的名字叫叶天士。
他一生忙于诊务,却没有写过任何一本书。
但他的书都是他的弟子整理的。
他的《温热论》对后世温病学派杰出的医学家吴鞠通影响深远。
而他的《临证指南医案》又被称作临证之司南,不仅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叶天士在温热时证、各科杂病方面的诊疗经验,而且充分反映了叶天士融会古今、独创新说的学术特点,对中医温热病学、内科病学、妇产科学等临床医学的发展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临证指南医案》是中医工作者进行教学、研究,特别是从事临床诊疗必读的中医医案之一。
在这里,我们也一起来学习学习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从中领悟中医的博大精深。
由于《临证指南医案》的每则医案文字简约,需要有一定的功底看能洞察其中的深意。
有鉴于此,我们将会陆续推出有关《临证指南医案》的精彩解读。
解读古代医案,需要静下心来,与原著作者以神会神,以心会心,如此才能悟得真谛。
我们先来看一则叶天士治疗中风的医案。
金失血有年,阴气久伤,复遭忧悲悒郁,阳挟内风大冒,血舍自空,气乘于左。
口肢麻,舌喑无声,足痿不耐行走。
明明肝肾虚馁,阴气不主上承。
重培其下,冀得风熄。
议以河间法。
熟地(四两)牛膝(一两半)萸肉(二两)远志(一两半炒黑)杞子(二两)菊花(二两炒)五味(一两半)川斛(二两四钱)茯神(二两)淡苁蓉干(一两二钱)加蜜丸。
服四钱。
这是一则由于失血引起的中风案。
失血导致阴液亏虚,紧接着受到情志刺激,伤感交加,郁郁寡欢,外邪内因齐作,导致气机逆乱。
出现了口眼歪斜,四肢发麻,足痿不能远行。
病机则是肝肾阴虚,阴气不主上乘,作者拟定的治法是重培肝肾,使阴液充盈而风邪自去。
补脾胃治疗中风的古文
补脾胃治疗中风的古文
在古文中,治疗中风常常涉及到调理脾胃,因为古人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脾胃气血的运化对整个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代医家强调通过调理脾胃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治疗中风的目的。
古代医学家常常强调“脾主运化”和“胃主受纳”,认为脾胃的功能失调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中风等疾病。
因此,治疗中风时常常会采用补脾健胃的方法,比如通过调整饮食、药膳、针灸、按摩等方式来调理脾胃功能,以达到治疗中风的目的。
古代医学中也有一些关于药物治疗中风的记载,常常会选用一些具有健脾益气、理气和血的药物来治疗中风,比如人参、黄芪、党参、白术等药物,这些药物被认为具有补脾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可以帮助恢复脾胃功能,从而有助于治疗中风。
总的来说,在古代医学文献中,关于补脾胃治疗中风的内容主要包括调理脾胃功能、药物治疗和饮食调节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方法都是从多个角度全面治疗中风的古代医学智慧的结晶。
中风后半身不遂,是少了一半的阳气!清代名方,补气通络,巧化解
中风后半身不遂,是少了一半的阳气!清代名方,补气通络,巧化解今天和大家聊聊调治中风——半身不遂的事。
清代大医王清任《医林错改》曾言:元气藏于器官之内,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
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元气组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si矣。
大概是个什么意思呢,这半身不遂的本源在于元气的亏损,元气亏损了,这经络自然就空虚了,气向者一边归并,就会出现半身不遂的情况。
那么该如何调治中风后遗症呢?几分钟你就明白了。
之前有这么个大姐,67岁,之前脑梗住过院,人是从鬼门关上救回来了,但是落下了后遗症,右边一侧肢体麻木,浮肿,走路更不用说,比较困难,平时还腰酸乏力。
一看,舌质偏红,舌下脉络瘀滞,舌苔白腻微干,脉小弦滑,从家人口中得知,现在患者的精神状态也不太好,不想说话总是忘事。
他的情况属于元气亏虚、风痰阻络,血脉痹阻了。
治以益气活血、祛痰通络,还要适当的佐以补肾滋阴清热之品。
取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当归、桃仁、红花、川芎、广地龙、制僵蚕、赤白芍、茯苓、防己、杜仲、桑寄生、怀牛膝、玄参。
7剂复诊时,患者就感觉右边肢体麻木的没那么厉害了,浮肿略微减退,去防己,入丹参、炙黄芪。
半月后,她的右手能活动了,旁边有人搀着能走一段路了,腰酸乏力、没精神的情况也有所好转,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弦,去僵蚕、玄参,黄芪加量。
调治三月有余,它的右手已经可以拎一些比较轻的物品了,自己紸个拐也能自己行走了,后随访无其他不适。
我们讲这头是诸阳之会,五脏六腑的精气,都会上注于脑,年纪大了之后,长年累月积累下的内伤暗疾就出现了,本来身体机能大不如前,这一折腾,气血逆乱,上犯于于脑,我们说的中风就出现了。
一般中风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多有后遗症,我们开头说是元气衰败。
其实捋下来就是:元气衰败——鼓动力量不足——经络就会虚衰——血脉痹阻———气不能行,血不能濡养身体各处,就会出现身体一侧无力,麻木、精神不好,腰膝酸软的问题。
《黄帝内经-素问》曾言: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名人治好中风的典故
名人治好中风的典故嘿,咱今儿来聊聊这名人治好中风的事儿。
你说这中风啊,就像一阵邪风,猛地就把人给吹倒了。
咱先说说那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
你想啊,老舍先生那可是才华横溢啊,他的文字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人们心灵的大门。
可谁能想到,他也遭遇过中风这档子事儿呢。
不过啊,老舍先生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对生活的热爱,一点点地恢复起来。
就好像是一棵被风吹弯了的树,慢慢地又挺直了腰杆。
这是不是很了不起?咱普通人要是遇到这情况,不得吓个半死啊,但人家就能挺过来,这就是名人的厉害之处啊!还有啊,那古代的神医华佗,他治过的病那可多了去了。
要是华佗遇到中风的病人,肯定能妙手回春。
他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能把那些病痛都变没了。
咱想想,要是咱身边也有个像华佗这样的神医,那该多好啊,是不是就不用那么害怕中风了?你说这中风啊,有时候就跟那调皮的孩子似的,说来就来,一点招呼都不打。
但那些名人呢,他们就有办法对付它。
就像武松打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他们不畏惧困难,敢于和中风作斗争。
咱平常人也得学学这种精神啊,不能一遇到点事儿就退缩了。
再看看现在的一些名人,他们也有过和中风抗争的经历。
他们在舞台上闪闪发光,可背后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他们不放弃,努力康复,为的就是能重新回到大家的视野中。
这是一种怎样的坚持啊!咱普通人可得多向这些名人学习学习。
平时多注意身体,别老是熬夜啊,抽烟喝酒啥的。
那中风可不是好惹的,咱得防患于未然。
要是真不小心得了中风,咱也不能灰心丧气,得像那些名人一样,坚强地面对,积极地治疗。
反正啊,中风这事儿可大可小,但只要咱有信心,有勇气,就一定能战胜它。
就像那句话说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咱可不能被中风给吓倒了,得勇敢地和它斗一斗!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咱得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让中风离咱远远的。
别等生病了才后悔莫及啊!。
清代中医名家治疗中风偏瘫医案解读(二)
清代中医名家治疗中风偏瘫医案解读(二)我读《临证指南医案》之八十中风偏瘫对中风的认识和治疗,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唐宋以前,多从“内虚邪中”立论,认为中风是外风所致,以疏散风邪论治;金元四大家时期,刘河间始提出“心火爆盛”,以清心火论治,李东垣提出“正气自虚”,以补气扶正论治,朱丹溪提出“湿痰生热”,以清热化痰论治;明代医家则提出了真中风和类中风的区别,开启了真中风以『桂枝汤』为首的论治,类中风以调理人体阴阳为主的论治;叶天士则进一步发展了先贤的理论,认为中风乃“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所致。
肝为风脏,因精血暗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
叶天士同时注重气、血、痰、火在中风病变中的作用,也有丰富的预防中风的经验,创建了许多预防中风的方剂,在以后的解读医案中都会遇到。
如医案所言,患者连环被损,才导致最终的气阴两伤,神愦如寐的境地。
血不养心则神溃,气不升阳则如寐。
补气养血,使血行脉中,心神得养,复脉汤正中其治。
方中炙甘草、人参补气养血,气足则血荣,阿胶、生地、麦冬、胡麻仁、大枣滋阴养血,去姜、桂者,恐其辛热之性,助热阳更亢也。
二诊大暑节气,真气泄越,急当益气养阴,固护真阴为上。
生地、天冬、麦冬大补阴液,人参益气,为固护真阴而设,五味子酸收,以防暑热大泄太过。
阴血不能上承以养神,则神呆;阳气不得下达以温宫,则遗溺;阳入于阴则寐,今夜不得寐,阴阳不交已明。
龟甲育阴潜阳,使阴阳得交,熟地、天冬以滋阴,虎胫骨(可用狗骨替代)血肉有情,益精填髓,枸杞子、肉苁蓉阴中之阳药,从阴引阳,黄柏泄肾中虚火,牛膝引药入肾,引阳入阴。
春木司升,嗔怒阳升,双阳相合,升腾无制,气与血并,热伤血络,血热妄行,溢出脉外,中风之急症也,西医称脑溢血,中医称脑卒中。
以药测证,患者应有高热、头痛、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不醒等等。
急则治其标,清热凉肝,凉血散淤为治。
羚羊角清热凉血,平肝熄风,生地、玄参养阴清热,丹皮既能凉血,也可散淤,桑叶、连翘疏风清热,清散浮游之火。
中风病治疗历史
中风病治疗历史中风,又被称为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突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中风病在临床上分为两大类,即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
缺血性中风占中风病例的80%左右,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的类型。
在中风病的治疗历史上,几个重要的里程碑是不可忽视的。
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尝试治疗中风。
然而,当时的治疗方法非常原始,主要是使用一些具有麻醉作用的草药和植物来缓解病情。
这种方法的治疗效果非常有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风病的问题。
到了古代,中医开始逐渐发展,也开始对中风进行研究和治疗。
《内经》中提到的许多针灸和草药的治疗方法对中风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尤其是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体内的气血流通,改善脑血管的供血情况,有助于恢复受损神经功能。
这为中风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中风的治疗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20世纪初,X射线的发现为中风病的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医生可以通过X射线检查患者的脑血管情况,进而确定中风的类型和位置,为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20世纪40年代,抗凝血疗法的出现为中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抗凝血药物可以阻止血液凝结,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减少或阻断缺血性中风的发生。
这一治疗方法的出现使得中风的预防和治疗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20世纪70年代,脑血管手术的兴起为中风病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脑血管手术可以通过植入支架或清除血管内的血栓,恢复脑血管的通畅,减少脑梗死的面积,对中风的治疗效果显著。
此外,近年来,介入治疗和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也为中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介入治疗可以通过导管在血管内进行治疗,如植入支架、溶栓等,对中风病进行干预,有助于阻断或恢复血流,减轻脑损伤和神经功能障碍。
中风病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各国医学专家和科学家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从传统的针灸和草药,到现代的抗凝血疗法、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多种方法,中风的治疗方式不断丰富和进步。
中风治疗--乙亥.针灸篇17【足少阳胆经之风市穴,治中风瘫痪】
中风治疗--乙亥.针灸篇17【足少阳胆经之风市穴,治中风瘫
痪】
15
—
足少阳胆经之风市穴,治中风瘫痪
在大腿外侧,从膝盖交接的缝这里直上七寸,这穴道称之为风市穴。
风市穴是治疗中风、瘫痪的大穴。
过去找穴的方法是叫病人立正手一贴,中指尖到处是穴道。
如按古书《三国志》刘备的手,一扎就扎到阳陵泉上了。
每个人的手长不一样。
指尖到处是穴,过去有这种找法。
是用膝盖外侧上七寸就是风市穴。
风市、环跳都是中风的大穴,脚、膝盖麻木不仁,都可以下针风市、环跳。
注意:下风市穴的时候采用深针,因为这位置肉多。
从两个肌肉缝下去的时候,都是用三寸针,下去要碰到骨头才有效果。
任何的病人中风,都会用到风市穴。
膝盖没有力是没有什么虚实的,膝盖没有力,在风市跟阴市下针。
与足阳明胃经的阴市合并使用。
病人坐下去站不起来,膝盖没有力,下面就将风市、阴市合并使用。
从风市下二寸是中渎穴,中渎穴是少阳的一个别络,其治症是增加风市的效果。
中渎可以治的病,风市通通可以治。
风市能治的病,中渎不见得能治,中渎是一个加强风市效果的一个穴道。
待续:丙子.倪海厦《人纪》-针灸篇17.[16.足少阳胆经之阳关穴(治风湿性关节痛风),阳陵泉穴(筋会,中风)]
完稿于:己亥年庚午月丙戌日。
中风最早的记载
中风最早的记载不可考,但可以追溯到古代。
中风的病因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为气血亏虚,肝肾阴虚,风阳上扰等,外因为饮食劳倦,七情内伤,或感受外邪等。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
其症状包括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及智力障碍。
在古代医书中,中风被描述为“卒暴中风”、“偏风”、“风痱”等。
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书中提出了中风的成因是阴阳失调,内有积热。
秦汉时代的《金匮要略》开始把脑病与中风相联系。
而最早对中风进行详细描述的医籍为《千金要方》。
在古代医家不断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中风的诊治理论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
例如,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症状,提出了不同的治疗原则和方药。
同时,也认识到中风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综合调理身体状况,不能简单地依靠药物。
总之,中医对中风的认知和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通过对古代医书的研读和整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风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中医对这种疾病的独特见解和治疗方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的医学书籍以获取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原来是这样治疗中风和偏瘫的
2015-01-01 09:06:40古人原来是这样治疗中风和偏瘫的
一日,读古人医案,当时就感觉脸上发烧,无地自容。
在古代医家眼里,中风,偏瘫治疗起来没那么难的,但是在所谓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反而成了顽症,难症,甚至是不治之症,双眼观宇宙,三指定乾坤。
是CT看得真?还是脉诊看得真?到底谁科学?此事费分说!
武林云栖梅家坞孙某。
形体肥硕。
平素喜啖肥甘。
年近六旬。
患偏枯症。
左手不能展动。
足亦如之。
将及一载。
时或神昏气急。
大便不通。
头目眩晕。
如发痧状。
邀余诊之。
脉右三部滑大而数。
左三部俱涩小。
尺部微如蛛丝。
余曰。
右脉滑大。
因痰食积滞。
以致气道不能流通。
左脉涩小。
乃高年气血两虚。
无以荣养经络。
濡润筋骨也。
左不升则右不降。
其气血归并一边。
而为偏枯之疾。
时或神昏气急。
大便秘结者。
实由痰随气涌。
肺气不克下降耳。
法当去积化痰。
从左引右。
从右引左。
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
俾气血流转。
周身无滞。
方用丹参、归、芍、柴胡、升麻。
助其气血升于左。
莱菔子、槟榔、木香、半夏、枳实。
消其痰食降于右。
服三剂而手足举。
大便解。
饮食亦进。
眩晕不作矣。
继用参、苓、归芍、半夏、陈皮、丹参、升麻、柴胡、麻仁、桑枝等以调之。
嘱
其午前进食。
午后减食。
忌油腻浓味。
以养胃中清静之气。
乃不助浊阴以碍气也。
服四五剂。
居然下楼晋接。
步履如常矣。
后用参、、归、芍等大补气血。
佐以消痰活络之品。
三十剂以善将来。
半载之疾。
脱然而愈。
快哉。
梅家坞离杭三十余里。
心禅朝去夕返。
余时与同寓。
据述其病危甚。
数日后伊芳婿来寓改方。
不胜欣喜。
备言诊后大有起色。
无复半体偏枯之苦。
足见高手指下。
生趣盎然。
令人有羹墙黄帝之想。
(淞樵评)
一徽州客。
年五十许。
忽一日右半身如瘫痪。
卧床不能转动。
筋脉不拘急。
亦无痛苦。
召余诊之。
右脉沉细如丝。
虚软无力。
左脉和缓无病。
细审毫无风象。
体肥肌丰。
又非痰火。
乃气血两虚。
归并一偏之病也。
仿王清任补阴还阳五汤法。
用黄芪四两。
当归五钱。
赤芍二钱。
干地龙、川芎各一钱。
续断、忍冬藤各三钱。
红花一钱。
丹参三钱。
服三剂。
而右脉渐大。
手足略能展动。
八剂而起居如常矣。
方信归并之说为不谬。
后以归、芍、参、、苓、草、丹参、桂枝、木瓜、红花、川芎、牛膝、续断、狗脊等养血补气。
舒经活络。
嘱其浸酒常服。
杨慎斋年四十许。
素鸠酒。
一日正午饮。
忽杯落于地。
家人急扶进床。
急召余诊。
目合神昏。
面赤如朱。
牙关紧闭。
鼻息如雷。
痰涎上壅。
脉洪大而数。
急用针刺百会。
及眉心。
颊车。
挖开牙关。
连灌以至宝丹三粒。
方用羚羊角、石菖蒲、
胆南星、天竺黄、橘红、钩藤、桑叶、僵蚕、菊花、薄荷、郁金、全蝎等。
至酉刻而稍苏。
次日复诊。
脉仍数大。
仿资寿解语汤例。
服三剂而始能言。
舌本仍硬。
大便不通。
脉仍洪大。
以防风通圣散每服五钱。
更加大黄三钱。
百沸汤和服。
一日三次。
至次日而便通。
二足痿软无力。
两手关节皆痛。
如历节白虎风症。
乃遵古法针、灸、熨、摩、熏、蒸、汤、丸、诸法并施。
调理月余始痊。
景华曰:杨慎斋真是幸运,生在古代,如果进了现在无处不科学的医院,不把脑袋打开,那医院就不是医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