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的批评话语分析——以《卫报》的新闻报道为例
新闻报道的话语分析分析
2、主题分析 新华社的这篇报道的主题就是中国女排战胜巴西排进入四强, 太令人惊喜,令人感动。 标题:痛快!中国女排逆袭巴西闯进奥运会四强 (1)中国女排与两届奥运会冠军巴西队苦战5局,在先失一 局的情况下以3比2险胜东道主,挺进半决赛。 (2)这场荡气回肠的逆袭之战,让万里之外的中国观众不能 不动容,她们每每在关键时刻的呐喊,临危之时的爆发,都 唤起国人内心熟悉的感觉:女排精神,女排魂。 美国雅虎的这篇报道的主题则是中国女排战胜巴西女排进入 强,则是为美国女排夺冠提供机会 。 标题:巴西被中国扫出局,美国夺冠的最好时机到了 (1)重要的是,巴西队出局为美国夺冠开启了一扇巨大的窗户 (2)巴西队出局,似乎没有什么能再阻挡美国队拿下金牌 (3)因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美国队都 输给了巴西队,只斩获银牌 (4)小组赛中,它已经打败了目前挺进四强中的所有对手
从对这两篇报道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同一则新闻 不同国家的媒体有不同的报道,这里的不同可以是阶级的 不同、意识形态的差别,新闻没有国界,新闻媒体是有国 别的,每一个新闻媒体都是在为自己的国家、阶级服务的。 每一个新闻媒体在报道一篇新闻时,都是有自己的立场的, 毫无疑问,这个立场肯定是符合本国的阶级立场,是和本国 的社会价值体系相吻合的。
美国雅虎: 巴西队出局是排球界的大冷门!要知道,巴西队在小组赛中未丢一局 ,而中国在小组赛中是以2:3艰难出线,小组赛只击败了意大利和波多 黎各,分别输给了荷兰、塞尔维亚和美国,以2胜3负的成绩排名小组第 四。 作为两届奥运会冠军,巴西女排在小组赛豪取五连胜,显示出强势的 冠军气势。然而,它还是被中国队打败了。重要的是,巴西队出局为美 国夺冠开启了一扇巨大的窗户,因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 运会中,美国队都输给了巴西队,只斩获银牌。而现在,阻挡美国队夺 冠的唯一队伍出局了,这或许是美国队夺冠的最好时机。 巴西队出局,似乎没有什么能再阻挡美国队拿下金牌,毕竟,小组赛 中,它已经打败了目前挺进四强中的所有对手:荷兰、塞尔维亚和中国 。如果美国队今年还是拿不下冠军,他们就只能责怪自己了,毕竟你最 强大的对手巴西已经被中国队扫出局了 这篇文章的主题对巴西女排以及中国女排在小组赛的情况作了分析, 从而更好的表达出美国对这块金牌的渴望。另外我觉得这篇文章的美式 思维很明显,直接表达出对胜利的渴望,赤裸裸,不加掩饰,这与中国 惯有的思维方式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中国一贯都是冠军拿到手还说承让 的表达方式
对新闻标题几种常见错误的分析
对新闻标题几种常见错误的分析对新闻标题几种常见错误的分析如下:一、事实概括不准新闻标题对新闻事实概括体现在两个方面:概括全部的新闻事实、就新闻事实的主要方面进行概括。
但是,无论哪一方面都要求准确无误。
不准确的新闻标题或者是偏离了主要新闻事实,或者是表意不清楚,让人匪夷所思。
二、用词表达不当新闻标题用词不准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词义的误解。
三、行文不合语法有时,新闻标题的不准确是由于语法的错误造成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介词或助词的使用错误。
缺少介词的,例如:《蛔虫腹中呆五年》,显然这里缺少介词“在”,否则可以理解为“在蛔虫腹中呆五年”。
介词“在”一般和其后的名词一起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限定主语的对象、处所等,随便省略会造成主宾错位。
另外从准确性上说,这一标题还缺少必要的限定,完整的可以表述为《一条蛔虫在腹中近五年》,“一条”限定蛔虫的数量,“近五年”是一种大致判断,因为从新闻内容不能得出五年的确切判断。
类似缺少介词的标题还有:《达芬奇传世巨作英国被劫》,应为《达芬奇传世巨作在英国被劫》;《疯狗当街逞凶咬伤十人被击毙》应为《疯狗当街逞凶咬伤十人后被击毙》。
多用助词的,例如:《今秋开学严管收费不让乱收费伤了人心》这里的“了”应当去掉。
在语法上动态助词“了”主要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
而新闻内容是说今秋开学将严管收费,以防乱收费再伤人心,是尚未发生的动作,所以不能用“了”。
就这一标题来说,从准确的角度来看“严管收费”不如改为“严管乱收费”,因为收费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合理收费何必严管。
从准确、简洁的要求看,该标题不如改为《今秋开学将严管乱收费》。
—一限定性定语使用不当。
例如:《啤酒突然变浑浊热情劝酒有名堂机警司机智擒麻醉劫匪》,新闻的内容是说几个劫匪在啤酒中下麻醉药待司机喝下昏睡后实施抢劫,一司机识破这一伎俩报案并协助抓获一劫匪的事实。
可见麻醉只是劫匪使用的手段而已,但从语法的角度分析,标题“机警司机智擒麻醉劫匪”中“麻醉”显然是“劫匪”的定语,给人的印象是“机警司机”擒获的是一被“麻醉”的劫匪,意思完全反了。
批评语篇分析视角下的社会新闻报道——以新闻报道Authorities’Silence
“ 时 效 ”, 因此, 新 闻语 篇 中难 免 会 出现很 多 动 作 性
及 物 性 系 统 所 涉 及 的 六 种 不 同过 程 中 , 最 主 要 的是 词 语 。在所 选取 的新 闻语 篇 中 , 报 道者利 用 物质 过程 物质过程 ( m a t e r i a l p r o c e s s )和 关 系 过 程 ( r e l a t i o n a l 不仅表现了整个事件的动态 , 还 以一种客观的形式来
社会实践 , 语言反映社会现实, 同时也作用于社会现 实, 因而 “ 批评语篇分析本质上是对语篇 , 特别是大
众语篇和官方话语进行 的一种社会分析”。
1 . 物质过程分析
物 质 过 程 强 调 的是 内部 及 外 部 世 界 中动作 发 生
的过程 , 新闻语篇 中大量使用物质过程这一现象和新
在 A u t h o r i t i e s ’ c T r a c k s I s
、
批评 语篇 分析
批评语篇分析是把语言 、 语言使用和意识形态意 义综合起来进行分析 , 其是一种跨学科的语言研究。 作为一种具有社会取向的语篇分析方法 , 批评语篇分
p r o c e s s ), 读 者 通 过 分 析 新 闻语 篇 中的 及 物 性 , 能 够 呈 现 “ 毒跑道” 制 作 的材 料 、 民众 的反 应 和 官方 的态
揭示新闻语篇所反映的意识形态 , 以及报道记者的态 度 , 而所有这些都是真实存 在的, 非作者杜撰 , 这使
度倾 向 。情 态 和语 气 是 人 际功 能 的 主要 表 现 手 段 之 整个报道尤为真实可信。在该篇报道中, 作者主要使
一
,
传统 语 法都 是将 情 态和 一些 情态 词联 系在 一 起 ,
浅谈批评性话语分析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的运用
浅谈批评性话语分析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的运用作者:吴丽娜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4年第06期【摘要】批评性话语分析又叫批评语言学、批评性语言研究或语言学批评, 是1979年由Fowler、Hodge、Kress、Trew等人在《语言与控制》一书中提出的。
它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 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
本文主要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对国内外主流媒体的新闻标题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分类情态转换【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09-011.概述批评性话语分析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 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 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
批评语言学家们认为,语言并不像以往科学家所说的那样是一种客观透明的中立传播媒介, 它是一种社会实践,是社会秩序的一种永恒的介入力量,它从各种角度反映现实,再通过再现意识形态来操纵影响社会过程。
批评话语分析是一种较新的话语分析理论, 不同于其它话语分析理论的地方在于它关注重要的社会问题。
它通过话语和权力关系的揭示来了解,揭露并最终试图抵制权力的不平衡, 社会不平等的非民主行为和其它不公现象,从而达到改正语言使用现状,消除不公的目的。
这就是“批评”一词使用的原因。
2.实例分析本文通过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讨论批评性话语分析在新闻标题上的运用。
2.1 分类韩礼德认为,意念功能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经验的表达”。
分类是体现语言意念功能的手段之一,它指的是通过语言,对外部世界进行认知、归类,用语言赋予外部世界以秩序。
语篇的分类系统通常是指语篇对认为事件的命名和描述,主要通过对词汇的选择来实现。
主要通过词汇的选择来实现分类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
新闻标题主权建构的积极批评语用分析——以“3·14”事件报道为例
新闻标题主权建构的积极批评语用分析——以“314”事件
报道为例
丁爱群
【期刊名称】《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文章选取《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在2008年3月17日至2008年4月17日期间关于“3·14”事件的203篇新闻报道标题作为语料,从积极批评语用分析视角,研究新闻标题话语的选择与国家主权维护的关系.研究发现:(1)上述报纸的新闻标题从三个维度,即捍卫主权、反对干涉,批判“藏独”势力的分裂行为,谴责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表达了中国政府在维护主权方面的立场;(2)上述报纸的新闻标题采用了断言、预设和含意表达三种语用—语言手段维护主权.这些发现充分表明了话语在国家主权维护中的重要作用.
【总页数】8页(P37-44)
【作者】丁爱群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外语系,江苏宿迁223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0
【相关文献】
1.从新闻标题及事件报道看话语的霸权意识——基于CNN对3·14西藏事件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J], 陈明芳;张献
2.评价介入视域下美主流媒体对华霸权形象建构的批评话语分析——以“无人潜航器”事件报道为例 [J], 韩艳方
3.新闻标题主权建构的积极批评语用分析--以“3·14”事件报道为例 [J], 丁爱群;
4.危机传播视角下的农村群体性事件报道——以晋宁“10·14”事件报道为例 [J], 王平;宋思邈
5.农村群体性事件报道的媒介表达与法治进路--以晋宁“10·14”事件报道为例 [J], 王平;宋思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解读《卫报》的新闻报道
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解读《卫报》的新闻报道作者:吴浩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16期摘要运用三维框架理论对《卫报》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用批评话语分析揭示新闻文本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
本文选取《卫报》对“南海仲裁案”的一篇新闻报道作为语料,从情态、人称代词和语篇三个方面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探究《卫报》是如何使用语言策略影响受众的认知。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卫报》新闻报道中图分类号: G219.1 文献标识码:A0引言大多数新闻语篇采取及时的重大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
而《卫报》作为国际主流媒体,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更应公平公正体现国际视野,就当前事件客观地剖析。
本文将结合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和批评话语分析方法,以英国《卫报》对“南海仲裁案”的一篇新闻报道为例,从话语分析角度,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研究工具,探究其人称代词、情态以及语篇在演讲中的深层意义。
1《卫报》新闻报道的分析《卫报》作为世界主流新闻媒体,传达着主流观点。
本文选取发表于《卫报》的一篇题为“We won't h ave to live in fear anymore:readers on the South China Sea ruling”的新闻报道作为语料。
在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框架下,根据语篇的具体特征分析人称代词、情态以及语篇。
1.1情态功能情态指的是发话者对自己所谈命题的成功性或有效性做出判断,或在命令中要求对方承担义务,或在提议中表达个人意愿(曾亚平,2009)。
它是介于肯定与否定的中间状态,表达着说话人对事件的看法和态度,体现了说话人的意愿或判断。
全文共有1640个单词,其中情态动词有45个,占全篇词汇的3%。
情态本身也有等级之分。
情态量值分布最明显地体现在情态词上。
通过对情态的高中低量值的区分,可以看出说话者语气的轻重。
当否定词在命题和情态之间转换时,情态的高、低量值会发生逆转(曾亚平,2009)。
高量值的情态动词对应的是肯定态度,低量值的情态动词对应的是否定态度。
英国脱欧事件新闻标题的批评隐喻分析
英国脱欧事件新闻标题的批评隐喻分析
一、“紧箍咒”隐喻
“紧箍咒”隐喻源于中国古代神话《西游记》中的人物——孙悟空的头上戴的金箍。
该隐喻在英国脱欧事件中被广泛使用,并被一些媒体视为英国脱欧的指导原则。
例如,BBC新闻在2018年7月19日的报道中使用了“脱欧‘紧箍咒’”的标题,强调了英国脱欧谈判中欧盟所扮演的“紧箍咒”的角色。
此外,英国《卫报》和《泰晤士报》等媒体也常常使用“紧箍咒”隐喻,批评英国脱欧谈判中英国方面的不决断和失误。
二、“断臂求生”隐喻
“断臂求生”隐喻源于古代中国传说,意为为了保命或挽救危机而采取极端办法。
在英国脱欧事件中,该隐喻被部分媒体广泛使用,以批评英国政府在脱欧过程中所采取的“断臂求生”的策略。
例如,《纽约时报》在2019年9月30日的报道中使用了“英国脱欧的三首歌曲:耳熟能详又无可更改”的标题,其中暗示英国政府在谈判中所采取的极端和错误的手段,并将英国脱欧视为一个必定失败的过程。
三、“分手”隐喻
“分手”隐喻是将国家和欧盟的关系比作情侣关系,并将英国脱欧看作两个人之间的分手过程。
该隐喻在英国媒体中被广泛使用,它快速地将英国脱欧的复杂性和众多的问题聚集成了两国之间关系的问题。
例如,《卫报》在2018年10月20日的报道中使用了“Brexit离婚协议”这一标题,并在其中隐含着英国脱欧所带来的财政和政治上的调整。
总的来说,英国脱欧事件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媒体对于事件本质的思考和认识,并表达了其对于英国脱欧过程中涉及方方面面的批评和反思。
这些隐喻从一个非常生动的角度描绘了英国脱欧的复杂性和困境,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英国脱欧背后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新闻标题中判断错误例析
新闻标题中判断错误例析新闻标题在新闻发布和传播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简洁的新闻内容综述。
一个准确而有说服力的新闻标题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新闻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并促使他们阅读。
但有时新闻标题却可能带来一种错误的判断,带给读者可以误导性信息,令他们做出错误的观点和判断。
例如,有一条新闻报道,其新闻标题为“科技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如果从这条消息的标题来做出结论,则可能得出结论:科技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但是,从实际情况看,科技开发不是总是美好的,有时反而会造成破坏,比如环境污染,文化破坏和政治紊乱等。
研究发现,许多科技产品并不是为了美好世界而开发的,他们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利。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常常看到“科技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种有误导性的新闻标题,会对人们造成误解。
针对这类新闻标题的错误判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误解。
首先,新闻机构应该妥善评估新闻标题,避免使用有误导性的词语,以免带来误解。
同时,新闻发布者要妥善解释新闻,避免此类标
题对读者造成偏见和对人们造成误解。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新闻
标题的编写,使它更清楚明确,健康向上,鼓励正面思维,避免出现
有误导性的新闻标题。
误解和偏见是影响社会和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编写新闻
标题时应遵循严谨的标准,以免带来负面的影响。
同时,新闻发布者
应充分考虑阅读者的需求,依据客观的观点和证据编写新闻标题,以
准确反复地说明新闻内容,做到实实在在,真诚坦荡地反映新闻事实,树立良好的新闻传播形象。
关于新闻标题中的语言失误问题
关于新闻标题中的语⾔失误问题2019-07-10摘 要 本⽂主要考察新闻标题中语⾔失误的类型、失误产⽣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法。
关键词 新闻标题 语⾔失误 失误原因:中图分类号 G210 ⽂献标识码 A新闻标题是新闻的概括和总结,要准确、真实、新颖,要能吸引读者的注意⼒。
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是不青⽽喻的。
但⽬前有的新闻标题还存在⼀些问题,本⽂主要考察新闻标题中语⾔失误的类型、失误产⽣的原因以及解决⽅法。
⼀、语⾔失误的类型1.词语失误这⽅⾯的失误很多,主要包括以下⼏个⽅⾯。
(1)词语错误新闻标题⾥⽤错词语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有⾳同、⾳近、形近引起的错误,有感情⾊彩问题引起的错误,有套⽤格式引起的错误,等等。
如:①南普陀烧⾹贡品“神秘失踪”(2008、3、29《厦门⽇报》)“贡品”是“古代⾂民或属国献给帝王的物品。
”很明显,⽤在这⾥是不合适的,应该是另⼀个词“供品”,指“供奉神佛祖先⽤的⽠果酒⾷等。
”②与社区“问题”青少年“零接触”(2004、1、20《上海法制报》)“零××”是⼀个常见的格式,⽐如“零距离”就是没有距离,“零增长”就是没有增长。
这个格式在新闻标题中频繁出现,但⽤错的地⽅也不少,⽐如此例,“零接触”就是没有接触,很明显是错误的,应该是“零距离接触”。
(2)⽤字错误这类失误是⾮常多的,主要是⾳同、⾳近、形近导致的失误,⽤错字以后就不再是词语了。
如:③学伐的“三重门”(2008、12、2⽇《北京晚报》)“学伐”应该是“学阀”,“指凭借势⼒把持教育界或学术界的⼈。
”现代汉语⾥没有“学伐”这个词。
④简洁凝练镌永(2008、11、15《集邮报》)该例是由于⾳近、形近引起的错误,说⽂章意味深长应该是“隽(juan)永”⽽不应该是“镌(iudn)永”。
(3)成语误⽤由于成语⾔简意赅,书⾯语⾊彩浓厚,所以经$"ill现在新闻标题中。
但是误⽤成语的情况时有发⽣。
⑤林志玲秀钻戒疑已订婚,家⼈封⼝否认(2008、4、28《南国都市报》由于成语运⽤错误,意义也出现了错误。
最新整理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解读《卫报》的新闻报道.docx
最新整理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解读《卫报》的新闻报道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解读《卫报》的新闻报道引言大多数新闻语篇采取及时的重大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
而《卫报》作为国际主流媒体,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更应公平公正体现国际视野,就当前事件客观地剖析。
本文将结合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和批评话语分析方法,以英国《卫报》对“南海仲裁案”的一篇新闻报道为例,从话语分析角度,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研究工具,探究其人称代词、情态以及语篇在演讲中的深层意义。
1《卫报》新闻报道的分析《卫报》作为世界主流新闻媒体,传达着主流观点。
本文选取发表于《卫报》的一篇题为“We won't have to live in fear anymore: readers on the South China Sea ruling”的新闻报道作为语料。
在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框架下,根据语篇的具体特征分析人称代词、情态以及语篇。
1.1情态功能情态指的是发话者对自己所谈命题的成功性或有效性做出判断,或在命令中要求对方承担义务,或在提议中表达个人意愿(曾亚平,20xx)。
它是介于肯定与否定的中间状态,表达着说话人对事件的看法和态度,体现了说话人的意愿或判断。
全文共有1640个单词,其中情态动词有45个,占全篇词汇的3%。
情态本身也有等级之分。
情态量值分布最明显地体现在情态词上。
通过对情态的高中低量值的区分,可以看出说话者语气的轻重。
当否定词在命题和情态之间转换时,情态的高、低量值会发生逆转(曾亚平,20xx)。
高量值的情态动词对应的是肯定态度,低量值的情态动词对应的是否定态度。
《卫报》的这篇报道用的最多的是中情态词,共26个,占全文情态动词的58%;高情态动词,共10个,占全文情态动词的22%;低情态动词,共12个,占全文情态动词的27%,《卫报》发表的这篇新闻报道是引用的各界人士的话语。
从标题明显看出,《卫报》是站在菲律宾的角度叙写的这篇报道,在结局很明显倾向菲律宾的情况下,菲律宾的人民感觉到了来了全世界的支持与鼓励,不再把自身视为弱者,而是以一种强者的风范叙说自豪感,因而,他们不再是义愤填膺,所以也没必要使用太过激烈的情态词,只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理念,指出今后的发展的方向。
一则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一则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a News Report【摘要】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来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其方法论主要建立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
本文旨在讨论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概念、方法及其理论框架,并运用该理论框架,即从分类、转换、情态和消息来源四个方面分析了一则关于以色列对哈马斯袭击事件的新闻报导,揭示了英语大众语篇中某些形式和结构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意义。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意识形态Abstract: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It aims to uncover the ideology hidden in the mass media discourse on the basis of Halliday’s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is paper takes a report from New York Tim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ideology by employing transitivity, modality and transformation.Key word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Ideology.一、引言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此概念首先由英国语言学家Roger Fowler和Gunther Kress提出,至今已有20年的发展历程了。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以下简称CDA)被认为是批评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析,它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
2018——2019关于新闻标题的批评话语分析论文
关于新闻标题的批评话语分析论文下面这是一篇关于新闻标题的批评话语分析论文,新闻标题中往往为了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会加上一些批评话语,那么这到底可不可以呢?这篇范文一起参考!摘要:批评话语分析是通过分析社会中各种现象,关注话语、社会权力和现象背后的意识形态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文章结合Van Dijk的社会认知视角,以Fairclough的三维框架理论为基础,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研究工具,选取《卫报》网站15篇新闻报道作为语料进行批评话语分析,通过对《卫报》的新闻标题进行分类,分析新闻标题的主位和述位,探究《卫报》的新闻标题是如何构建中国形象、影响受众的认知的。
关键词:新闻报道批评话语分析《卫报》一、引言《卫报》是英国主流媒体之一,在世界也享有较高知名度。
本文选取2016年6月至7月英国《卫报》网站有关“南海仲裁案”的15篇新闻报道作为语料,借助Van Dijk提出的社会认知视角,以Fairclough的三维框架理论为基础,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研究工具进行系统、深入的批评话语分析,揭示以《卫报》为代表的西方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
二、理论背景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作为一种语言研究的方法,最早由Fowler等人(1979)在《语言与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中提出。
通过分析语篇中的语言形式来揭示那些隐含的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以及统治阶级如何运用语言来实施意识形态控制和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
Fairclough侧重研究话语和社会实践的关系,而Van Dijk则侧重于研究话语和社会权力的关系。
本文的研究工具之一的系统功能语法则包括概念功能、交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这三种功能分别与及物性系统、语气系统和主位系统相联系。
本文将主要从主位系统对《卫报》的新闻报道作批评话语分析。
三、新闻标题的主位系统分析新闻标题力求言简意赅,尽可能在有限空间内传达更多的新闻信息,因此,新闻标题都是精心设计的,因而,新闻标题也最能体现媒体的新闻动机。
政治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
政治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批评话语分析作为一个学科,并非对传统话语分析的全面否定,而是把自身看作是传统话语分析的延伸和扩展,将语言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直接联系起来,为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以文本为实证基础的研究方法,同时也改变着人们对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传统认识。
标签:批评话语;实证;认识近来,批评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语言学新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受到语言学者的青睐。
批评话语分析通常會以新闻话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着研究的进行,具体对应该研究内容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发展。
批评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新闻语篇的水平提升有积极作用,而且对促进批评性阅读和批评意识具有传导作用。
因此,批评话语分析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以从这个角度对新闻语篇进行翻译。
本文采取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方法对政治新闻进行分析,试图探索新闻语篇中潜在表现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关系。
通过政府工作报告的研究分析,总结出人称代词,尤其是第一人称复数在拉近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的作用,从而总结出有利于交流的沟通方式。
并对中文新闻语篇英译方式进行分析,对新闻语篇的翻译提高进行探索。
二、批评话语分析国内外理论研究1.国外研究批评话语分析也被称作批评语言学,这种研究方法最初由语言学家罗杰·富勒、巩特尔·克雷斯和罗伯特·霍奇所提出,具体理论在《语言与控制》一书中体现。
由克雷斯和霍奇编著的《语言意识》中提到批评话语分析起源于他们的研究。
在国外有关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大部分是建立在方法论的基础上,研究对象是政治新闻语篇,研究方法是以韩礼德“元功能”理论为基础进行分类、及物性、情态系统和转换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2.国内研究中国语言学家对批评话语分析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在陈中竺发表过一篇论文《批评语言学述评》之后,批评语言学渐渐兴起。
学者辛斌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出版了一本书名叫《批评语言学》,书中对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进行了详细具体的介绍。
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一、本文概述新闻,作为社会信息的传递媒介,不仅仅是传递事实的工具,更是塑造公众认知和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
在这个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新闻语篇的选择、编写、发布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受到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从而呈现出特定的意识形态色彩。
因此,对新闻语篇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揭示其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成为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批评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旨在通过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揭示语言与社会、文化、权力等因素的关系,以及语言在塑造人的社会身份和意识形态中的作用。
批评话语分析,作为批评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分类、及物性、情态等角度对语言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语言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
本文运用批评语言学理论,对新闻语篇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旨在揭示新闻报道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
我们选取典型的新闻语料,从分类、及物性、情态等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以揭示新闻报道是如何通过语言的选择和运用,来塑造公众的认知和意识形态。
我们也注意到,新闻语篇作为社会行为力量,其产生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也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在进行分析时,我们也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对新闻语篇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引导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新闻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提高公众对新闻媒体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更加全面、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新闻报道。
二、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是批评语言学在话语分析领域的具体应用,它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主要理论框架,深入探索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不仅是对现实的反映,而且是一种社会行为力量,能够构建、维持和改变社会关系。
因此,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语言在塑造人的社会身份、传递权力关系以及构建意识形态中的重要作用。
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中,分类(classification)、及物性(transitivity)和情态(modality)等概念被赋予了新的视角和深度。
两篇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语篇分析
两篇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语篇分析【摘要】批评语言学旨在透过语言形式的表面揭示其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而新闻报导在报道同一事件时,在其所标榜的客观公正的背后也必然受到报道者本身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出现分歧,从而对读者产生不同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新闻;批评语言学;意识形态2011年8月27日在韩国举行的第1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比赛过程中,具有夺冠实力的古巴选手罗伯斯对同样具有夺冠实力的中国选手刘翔的一次犯规更是引起了世界范围的高度关注。
罗伯斯犯规的处罚结果使其失去金牌,刘翔由第三名升至第二名。
对此,世界各大媒体均有报道,本文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的新闻报道为例,分析新闻报道是如何通过选用不同的表述方式来引导读者对事件本身的理解。
批评性语篇分析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
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对两大媒体在男子110米栏决赛结束后的报道进行批评性语篇分析,研究各自隐藏意识形态及对读者的引导作用。
语料:两段报道分别摘自纽约时报网和中国日报网,内容如下:Robles,the world-record holder and reigning Olympic champion,ran in Lane 5 Monday,and his trouble started when he knocked over the eighth hurdle.As he and Liu approached the next hurdle,Robles’s arms were swinging closer to Liu’s,and his right arm struck Liu’s left as they came over the ninth hurdle.Liu,slightly off balance now,ended up knocking over the 10th hurdle and dropping back as Robles and Richardson lunged toward the finish line.(New York Times)Robles’right trailing hand was seen hitting on Liu’s left hand.As a result,Liu’s?rhythm was disturbed and his blistering pace slowed down.Right before the tenth and final sprint,Robles made further hand contact with Liu,who lost balance and tripped on the last hurdle.Liu,as a result,faded into the third after clearing the last hurdle and tumbled but?managed to the finishing line.(China Daily)两篇报道内容都是对比赛中犯规过程的描述,现对两篇语料进行对比分析。
新闻标题的语用分析
斌 为素不 相识 的 白血病 儿童捐 赠造 血 干细 胞 的新 闻,直接 引用陈 革斌 的话 作 为标题 ,充 满 了对 这 一行 为的 赞扬 和肯 定 。
( 四 ) 数 量 词 语 的使 用
一
指令 类言 语行 为 :是指 说话 人试 图 使 听话 人 做 某 事 ,表 达 一种 希 望 、
他 们 的话 语 本 身就 是 主 要 的 新 闻 事 实 ;因此 使用新 闻当事人 的话 语就 是 最客 观 、最有 说服 力 的。新 闻话语 中 记者 是不 便 于直接 表态 、抒情 的 ,所 以想 在新 闻 中 以情 动人 并不容 易 ,而 使用 人物 话语 中充满 感情 的个 性化 语 言作 为标 题 却不失 为一 个 良策。如 例 ( 1 1 ) 这是 一则 报道 一家 私 企员 工陈 革
的正确 的 言语行 为 ,新 闻标 题为 了更 好 的表 情达 意 ,传递 信息 ,就 需要运 用 多种语 用策 略 。 ( 一) 语序 的使 用 新 闻标 题经 常采 用灵 活 多样 的语 序 来 突 出的表现 语 言信 息,使语 言得 体 、 意义简 明 、突 出,能 使读 者更 简 洁更 快速地 抓住 主要 信 息,收 到 良好
一பைடு நூலகம்
、
新 闻标 题 的 分 类
根据 言语 行为 理论 ,我们 在 说话 的 同时是 在实 施某 种行 为 ,言语 行为 理论 主要 关注 的是 说话 人所 实施 的表 达一 定 言外之 意 的言语 行动 。从 这一 理 论 出发 我们 把新 闻标题 分 为 以下几 类 言语行 为。 ( 一) 客观 陈述 类言语 行 为
( 三) 表 述 类 言 语 行 为
表达 类 言语 行为 :是指 说话 人对 某种 客观事实表达 自己的感情 和态度 。 新 闻 标 题 除 了体 现 着 “ 新闻眼” 的信 息价值 外 ,又承 载着表 达蕴 含于 稿 件 中的 思想价 值 ,新 闻标 题 中的表 达 类 言语行 为在 表达 感情和 态度 的 同 时 使 读 者 不 再 处 在 被 告 知 的被 动 地 位 ,而 是让读 者 密切 参与 到新 闻事件 当中去 感受 新 闻事件 带来 的或 悲或喜 得情 感 。 ( 5 ) 勇哉 ,科技 铁汉刘 忠笃 !
认知语法视角下新闻语篇的批评话语分析——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华为事件报道为例
第25卷第5期2020年10月 新 余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XINYU UNIVERSITYVol.25,NO.5Oct.2020认知语法视角下新闻语篇的批评话语分析———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华为事件报道为例●宋改荣,崔梦婕(西安理工大学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4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摘 要:为探究新闻报道所带有的认知判断,运用认知语法的行为链结构和情境植入等理论对中国和美国两大主流媒体《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报道的华为事件相关的新闻语篇进行批评话语分析,得出两大媒体在语言建构和语义表达上的差异性与共性。
研究验证了认知语法是进行新闻语篇批评话语分析的一种有效工具,同时探究出语言表达背后折射的意图与内涵。
关键词:认知语法;批评话语分析;新闻语篇;《中国日报》;《纽约时报》;行为链;情境植入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54(2020)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05-0087-05收稿日期:2020-05-14作者简介:宋改荣(1962-),女,陕西西安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语言学研究。
批评认知语言学,也叫认知语言学批评话语研究,是批评话语研究的最新研究方向之一[1]18。
认知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既体现了认知语言学的社会性,也弥补了批评话语分析认知性上的不足。
其特殊性在于批评认知语言学强调对意义建构以及语言识解过程的研究。
批评认知语言学主要运用认知语言学中提出的理论和观点对话语做批评性研究[2]2。
一、理论研究背景(一)新闻语篇的批评话语分析批评话语分析认为,语言不是中性的,而是一种高度建构性的介质;新闻语篇也不是一面客观反映现实的纯净镜子,而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特定形式的实践活动。
新闻标题的批评性语篇分析
数( 两起 ) 造成 的损 伤 (0 余人 ) 还有 事件 的性 质 ( 、 30 , 自杀性 ) ,
标 题 小句 的及 物 性 系统 体现 为存 在 过 程 , 在 过程 表 示某 物 存
存 在 于 哪里 . 常 没有 主观 感 情 色 彩 的 介入 . 通 只是 对 客观 事
也 间 接 地表 达 出媒 体 对 待新 闻事 件 的态 度 和 媒 体在 处 理 其
首先, 我们 以2 1 年7 1 0 0 月 7日各大 媒体 对伊 朗清 真寺 爆炸 事 件 的新 闻报 道 标题 为 例 , 以下 是 七 条 报 道 标题 , 号 内为 括 小 句 的及 物性 关 系过 程 ( 因为 概念 功 能是 所有 语 言都 具备 的
基 本 功能 , 可以 同时 用来分 析英 语和 汉语 的 句子 ) 。 1 朗发 生两 起 自杀 性袭 击事 件 死伤 3 0 人 ( .伊 0余 存在 过 程) —— 《 民 日报》 人
语 篇分 析 并结 合社 会 学 、 理 学 、 播 学 , 过 语 言分 析 的表 心 传 透
层来 揭 示 语言 和 意识 形态 的 关 系 , 括语 言 对 意识 形 态 的影 包 响 及 意识 形 态 对 语 篇 生 成 的反 作 用 。对 这个 问题 的深 入 讨
译、 编译 。《 考消 息》 参 中的新 闻标题 采用 了伊 朗 的简称 , } 并J j
与 受众 之 间 的关 系时 所 采取 的方式 。 毗 评语 言学 就 是利 用
实 的叙述 。这个 标 题 客 观地 说 明 了“ 在伊 朗有 这样 一 个事 件
及 其 带来 的结 果 ” 不 存在 立 场偏 颇 的 问题 . 且尽 可 能 多地 , 并 包 含 了消 息的其 他信 息 。 比较 客观公 正 的 。 是 《 参考 消 息 》 的新 闻一 般 来 自外 媒 , 是 对外 界 媒 体 的 翻 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使得 文章 具有较 强的节奏 感和韵律 感 ,增 添整 篇小说 的
诙谐与幽默感。 四 、结 语
版 。
[ 5 】 昊礼权 : 《 修辞 心理 学》 ,广 州: 暨南大 学出版社 ,2 0 1 3 年
版 。
在 鲁 迅 的 小 说 中 还 有 许 多 运 用 反 复 修 辞 的 语 料 , 显
注释:
物 质 运 动 , 突 出 了 文 章 哀 婉 的 情 调 ,使 小 说 的修 辞 效 果 大 f 1 】 陈望道 : 《 修辞 学发 凡》 ,上 海: 复旦 大学 出版 社 ,2 0 1 6 年 大增强 。 版,第1 6 1 页。 例 ( 1 0 )鲁 迅对 小说 时 间 的运 用进 行 全 新 的改 造 :
1 3 0。 研究反复辞格 。
( 徐美珠 江苏徐 州 江苏师范大学文 学院 2 2 1 1 1 6 )
的关系 ,而V a n D i j k  ̄
重于研 究话语和社会权力 的关系 。本文的研究工具之一的系统功 能语法则包括概念功能、交 际功
能和语篇功能 。这三种功 能分别与及物性系统 、语气系统和主位系统相联系 。本文将主要从主位系统对 《 卫报》的新 闻报
[ 6 】 茅维: Ⅸ 吴然< 天使 的花房 > 中反复辞格 的运 用及效 果分析》 ,
示 了作 者对 反 复 辞格 娴 熟 的建 构 技 巧 。本文 尝试 拓 宽反 大理 学院 学报 ,2 0 0 8 年 ,第9 期,第3 4 - 3 5 页。
复 辞 格 研 究 的 视 野 , 从 心 理 学 、 语 用 学 、 哲 学 三 个 方 面 【 7 】 矫 健鹰 ,马东峰 : 《 浅析鲁迅 小说 的辞格运 用》 ,延 边大学 学 来 阐释 反 复辞 格 形成 的动 因 , 以更全 面 综合 性 的 角度 来 报 ,2 0 1 3 年 ,第2 期,第7 6 - 7 7 页。
新 闻标 题 的批 评 话 语 分析
以 卫报 的新 闻报 道 为例
O吴
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摘 要 :批评话语分析是通过分析社会 中各种现 象,关注话语 、社会权力和现 象背后的意识形态等因素之 间的关 系。丈章结合V a n D i j k 的社会认知视 角,以F a i r c l o u g h 的三 维框 架理论 为基础 ,以韩礼德 的系统 功能语 法为研 究
一
9 9 5 年版 种特 殊 的时间表 示法反 复运用 ,形成一种 运动 形式 ,刺 1
激 读 者 的 感 官 , 使 读 者 对 时 间 产 生直 观 形 象 的 认 识 , 同 时 f 4 】 王希 杰: 《 修辞 学通论 》 ,南京 : 南京大 学 出版社 ,1 9 9 6 g -
系统功 能语 法为研究工具进行系统 、深入 的批评话语 分析 ,揭示 以 《 卫报》为代表 的西方媒体 的新 闻报道 中所 隐含的意识 形态和权力关系 。
二 、理 论 背景
批 评话 语分析 ( C r i t i c a l D i s c o u r s e A n a l y s i S ,简称C D A )作为一种语言研究 的方法 ,最早 由F o w l e r 等人 ( 1 9 7 9 )在 《 语言与控制 》 ( L a n g u a g e a n d C o n t r o 1 )一书 中提 出。通过分析语篇 中的语言形式来揭示那些隐含的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
道 作 批 评 话 语分 析 。 三 、新 闻 标 题 的 主 位 系统 分析
新 闻标题力求言简意 赅,尽可 能在有 限空间内传达更 多的新 闻信息 ,因此 ,新 闻标题都是精心设计的,因而 ,新 闻标 题也最能体现媒 体的新 闻动机 。大多数人直接通过新 闻标题初步构建新事物的印象。 主位系统是 以信息形式组织各 小句 的人际意义和概念 意义 的资源 ( M a t t h i e s s e n& H a l l i d a y ,2 0 0 9 :1 2 9 )。小句是由 “ 主位+ 述位 ”构成 。在无标记情况下,一个小句与信息单位对等 ,即 “ 主位+ 述位 ”结构与 “ 已知信息+ 新信息 ”结构互为
一
、
引 言
《 卫报》是英 国主流媒体之一 ,在世界 也享有较 高知名度 。本文选取2 0 1 6 年6 月至7 月英 国 《 卫报 》网站有 关 “ 南海仲
裁案 ”的1 5 篇 新 闻报 道 作 为语 料 ,借 助 V a n D i j k 提 出 的社 会 认 知 视 角 , 以F a i r c l o u g h 的 三 维 框 架 理 论 为 基 础 , 以韩 礼 德 的
工具,选取 ( 《 卫报 网站1 5 篇新 闻报道作为语料进行批评话语 分析 ,通过对 ( 《 卫报 的新 闻标题进行分 类,分析 新 闻标题 的主位和述位,探 究 ( 《 卫报 》的新 闻标题是如何构建 中国形 象、影响受众的认知 的。
关键 词 :新 闻报 道 批 评话 语 分析 卫报 》
[ 2 】 游 旭群 : 《 普通 心理 学》 ,北京 : 高等教 育 出版 社 ,2 0 1 1 年
6 7 页。 “ 约摸 有烙 十张饼 的时候 ” “ 约 有 烙 三 百 五 十 二 张 大 饼 的 版 , 第 1
工夫 ” “ 大 约 过 了烙 好 一 百 零 三 四 张 大 饼 的 工 夫 ” ,这 样 [ 3 】 史尘封 : 《 汉语 古今修 辞格 通编》 ,天津:天 津古籍 出版社 ,
之 间 的 关系 以及 统 治 阶 级 如 何 运 用 语 言 来 实 施 意 识 形 态 控 制 和 维 护 自己 的权 力地 位 。 F a i r c l o u g h  ̄ J 重 研 究 话 语 和 社 会 实 践
发 读 者 对 涓 生 浓 烈 情 感 的认 识 并 且 这 些 词 句 的 反 复 形 成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