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剩经济学到危机经济学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经济学原理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经济学原理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涉及多个经济学原理。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具体来说,经济危机使企业倒闭,生产下降,供求矛盾得到缓解。
随着经济的恢复和高涨,矛盾又重新激化,这必然再一次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从产品结构角度看,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生产是围绕资本的增值而进行的。
资本家生产大量商品,追求利润最大化,导致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从产品工作原理角度看,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生产是以市场为导向的。
企业家为了追求市场份额和销售量,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技术,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劳动力被替代,工资下降,造成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加大,中产阶级萎缩,最终导致社会购买力下降,引发经济危机。
从产品优势角度看,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和质量优势。
在市场竞争中,价格竞争非常激烈,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资本家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引起消费者的不满,从而导致销售下降,引发经济危机。
从使用场景角度看,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
然而,由于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导致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综上所述,马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原理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生产结构、市场导向、价格竞争和使用场景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为了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必须调整生产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缩小贫富差距,扩大中产阶级,提高社会购买力,实现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经济危机的解释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经济危机的解释经济危机是经济体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对于这一现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供了深刻的解释。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下,经济危机不是偶然事件,而是资本主义体系内在矛盾的必然结果。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经济危机的本质及其解释。
首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具有内在的矛盾和不稳定性。
资本主义经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剥削工人阶级获取剩余价值。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
生产过剩、市场饱和和利润率下降等问题不断凸显,导致经济体系内部矛盾不断加剧。
其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周期性发展规律。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周期性的繁荣和衰退。
在繁荣阶段,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资本积累迅速,经济活动蓬勃发展。
然而,随着市场的扩张和资本的过度投资,经济泡沫不断积聚,最终引发经济危机的爆发。
经济危机期间,生产能力过剩,失业率上升,市场需求下降,资本投资受阻,导致经济体系陷入深度萧条。
此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体系内部矛盾的表现。
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资本家和工人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加剧。
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压缩工人的工资待遇,导致工人阶级的消费能力受到限制。
随着消费需求的下降,市场无法有效释放,经济增长受到阻碍,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经济危机的解释强调了资本主义体系内在的矛盾和不稳定性。
经济危机的爆发不是偶然事件,而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部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只有通过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才能真正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源问题。
政治经济学之经济危机
这就是最大的胜利!!
谢谢观看!
政治经济学之 经济危机
01
重点知识
知识点简析
目录
CONTENTS
02
案例分析
1929-1933“大萧条”时期
03
主题升华
经济危机重点知识
1
定义 具体表现
实质 根本原因
经济危机
定义
所谓资本主义经济 危机,就是指在资本 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由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因 素引发的周期性生产 过剩危机。
反映了经济危机的实 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 支付能力的需求相比 较显得过剩,而不是 绝对过剩。
经济危机
材料:农民们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 或者抵不上所耗成本。一位牧场主,将牛羊全
部射杀后扔进山沟,因为饲料昂贵,而运往市场的运费大大超过了卖掉它们的价
钱。地里的棉花没有采摘,果园里挂满正在溃烂的葡萄和橄榄。1车小麦卖到城里
仅够买一双4美元的鞋, 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还合算,而千百万的城
市人却买不起那贱到使农民破产的农产品。没有失业的工人拿的是名曰"饿不死人
的工资"么“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方面却是资本家人为故 意大量销毁产品?”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A、销毁商品的原因: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 维持利润 B、暴露的本性:资本家残忍,资本主义制度腐朽
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 产相对过剩,即相对 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 力的需求相比较显得 过剩,而不是绝对过 剩。
实质
具体 表现
1.商品卖不出去,甚 至被销毁,大量企业 倒闭 2.工人大量失业,买 不起商品
根本 原因
第17讲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经济学第17讲 生产相对过剩的金融危机
1
主要内容
一、生产相对过剩——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二、“第二次经济紧缩”——金融危机进程 三、Minsky’s 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 四、生产过剩的危机——经济停滞、金融化
4
一、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次贷危机是指由美国次级房屋信贷行业违约剧增、 信用紧缩问题而于2007年夏季开始引发的国际金 融市场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
时间表
2007年7月全球最大的抵押证券承销商之一,美国 最大的抵押证券交易商,国债、市政债券和公司债券 交易商,对冲基金管理人Bear Stearns被房屋抵押 贷款债券过渡投机所困
2 损失
全美50个州中41个预算短缺。2008年12月 ,加州州长施瓦辛格正式宣布加州进入财政紧 急状态——2008-2009财年预算方案显示, 加州本财年的预算赤字高达112亿美元;预计 未来18个月内将增至280亿美元。
消费水平破纪录下降。2008年10月7日,美 联储报告全美消费信贷8月份按年率计算下降 3.7%,是1998年1月以来的首次下降
2 损失
从2007年9月到2008年3月,8个月中全球蒸 发的资产总额达到了50万亿美元,其中美国股 票市场蒸发了7万亿美元、住宅市场蒸发了6万 亿美元。到2009年3月,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之 后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已经跌倒1966年的水 平
失业迅速增加。美劳工部统计,2008年年8月 全美失业率从2007年的4.7%上升到6.1% CNN报道,大幅度增加的申领失业福利金的人 数使美国各州失业补助基金穷于应付,2009年 至少将有包括纽约在内的10个州面临基金用尽
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1、中世纪经济学:以基督教的观点解释封建经济和少量商品交换问题。
2、重商主义:(亚当斯密《国富论》)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时期,国家支持商业资本,认为对外贸易是财富之源,主张少买多卖积累原始资本。
3、古典主义经济学: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认为生产是社会财富之源,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主张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通过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支配经济生活。
4、凯恩斯主义: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提出了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的理论,主张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对自由放任、盲目生产,解决生产过剩问题。
一、古代经济学的萌芽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
古罗马的经济思想部分见于几位著名思想家如加图、瓦罗、珂鲁麦拉等人的著作中。
古罗马对经济思想的贡献,主要是罗马法中关于财产、契约和自然法则的思想。
一些学者出于奴隶主阶级利益的需要,对当时的一些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早的经济学概念和思想,比如说,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看法、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看法、关于货币的看法等等。
二、中世纪的经济学中世纪经济学的主要代表是被奉为“神学泰斗”的托马斯·阿奎纳。
在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世俗解释时,阿奎纳在过去的经济思想和观念基础上,以基督教的观点解释了封建经济和少量商品交换中的问题。
尽管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在某些方面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思想有所进步,但是,在某些方面,则进展不大,在个别的方面甚至还有退步。
三、重商主义15 世纪末,西欧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瓦解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给商业、航海业、工业以极大刺激;商业资本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促进各国国内市场的统一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商业资本加强的同时,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
第4讲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总结
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观点
6.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 危机阶段: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导致生产下降的阶段。 同时出现生产下降的各种伴生现象,如失业率上升、 市场饱和、设备利用率下降,乃至股市下跌等。 萧条阶段:经济增长处于低水平停滞阶段,经济中产 出处在较低水平,失业、设备利用率、以及股市等都 处于低水平。 复苏阶段:经济开始摆脱低水平停滞,产出出现恢复 和上升迹象。此时,就业、设备利用率、销售额等都 出现恢复性上升。 高涨阶段:经济增长加速,销售旺盛,相应地就业率 大量增加,呈现经济繁荣景气的状况。生产增长的加 速及其与社会购买力的矛盾又会孕育着新的危机。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
二、“第二次经济紧缩”——金融危机进 程
“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是资 本主义经济的“第一次紧缩” 2008年的“金融大危机” 是资本主义的“第 二次经济紧缩”(the Second Contraction ——雷恩哈特和鲁格夫
1 、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大危机”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是为利润和资本积累而生产的性质出 发,真正表明了资本主义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 马克思经济学所要表明的是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利润率下 降问题,即资本主义经济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所发生的 周期性经济波动,这种经济危机来自于资本主义经济关 系的性质,因为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消费,而 是为了获取利润。也就是说,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 性会在技术进步条件下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和利润率下降, 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目的,就是要表明资本主义经 济的商品实现问题,这一问题与有效需求问题是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
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观点
4.经济危机与货币危机相互交织。一方面,经济危机 使资本正常的循环和周转过程受到破坏,造成信用关 系的紊乱、银行的倒闭、货币流通的紧缩,导致货币 和金融危机。另一方面,在生产过剩危机还没有发生 的条件下,银行、交易所和金融部门的投机活动也会 导致货币危机的独立发生,这种货币危机反过来会对 工商业发生反作用 5.无止境地追求价值增殖的本性使资本具有冲破一切 空间限制向全球不断扩张的趋势,经济危机也成为世 界性的。
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
一、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金融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金融最初只是扮演着商品交换中介工具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功能和作用也在不断丰富,目前已是现代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的最大作用是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金融市场通过聚集资金、引导资金流向,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然而,也正是由于金融的这种功能,当存在市场失灵,并且这种失灵的影响积聚到一定程度后,金融市场导致资源配置偏离合理状态的结果也是十分可怕的,通常会以爆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极端形式,以资源浪费的巨大代价实现资源配置重新调整。
.金融危机的实质是经济危机,因为金融危机本质上是实体经济出了问题。
金融市场上的资金对应着的是实体经济中的各种资源要素以及由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的经济活动。
因此,金融市场上资金的聚集与流动就意味着实体经济中资源的整合与配置。
实体经济发展影响着金融市场资金的流向,而金融市场的运行也影响着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构、规模、速度与效益。
实体经济增长,金融市场就一定繁荣。
同理,实体经济出了问题,就一定会反应到金融市场,而金融市场恐慌,也会进一步加剧经济危机。
现实中,金融还会通过加速与减速效应,对经济增长与衰退产生倍增的影响。
在金融与经济如此密不可分的现代经济中,金融市场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经济危机的震波总是最先反应到敏感的金融市场。
然而,金融危机只是经济危机的表象,金融危机的背后是不可抗拒的周期性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最一般的理解是,由于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不足所构成的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生产过剩、经济骤然衰退。
GDP=C+I+G+X,从这个经济增长的公式可看出,生产与消费是经济运行最基本的环节。
经济持续运行的基本条件是经济总产出与居民消费支出和企业及政府投资支出之和相等。
居民消费支出是由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意愿决定的,而企业或政府投资支出是由企业盈利的目标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所决定的。
一般来说,在经济增长的上升时期,投资回报高,企业生产有利可囝,经济增长加速,就业充分,居民收入增长,居民消费支出与企业投资支出增加。
主流经济学第三次危机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与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相比,经济学受实践检验更为直接。
面对20 世纪30 年代的大萧条和70年的“滞胀”,经济学分别经历了古典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的两次大危机。
而2008 年的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又导致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彻底破产,主流经济学陷入第三次大危机。
二战以来主流经济学及其经济政策的演变轨迹正如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山口二郎所讲的:“二战后发达国家的政治以30 年为一个大的循环周期:战后至上世纪70 年代是凯恩斯主义和大政府时代;随后世界进入新自由主义和小政府时代;最近爆发的金融海啸意味着新自由主义的终结。
”文献梳理发现,在本次金融与经济危机爆发和蔓延过程中,就有学者提出“经济学的第三次危机”、“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危机”等命题,并就此次金融与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新自由主义全球蔓延带来的恶果、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发展演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讨论。
但总体而论,学界对主流经济学第三次大危机的研究还有待深化。
因此,笔者在拙文《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理论的第三次危机》的基础上,对主流经济学第三次危机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
本次危机的根源与新自由主义的破产和危机一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就是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周期性经济危机频发的历史。
在经济学说史上,最早指出资本主义存在内生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并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当属马克思经济学。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发展及其内在矛盾入手,研究和揭示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的必然性及根源,指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危机的最深刻、最隐秘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中种种尖锐矛盾的最深刻、最隐秘的原因。
”马克思认为,当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时,经济危机便由潜在的可能性发展为现实必然性,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必然导致资本与劳动对立关系下的生产规模无限扩大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从而破坏商品价值实现的市场条件,引发并日益加剧贫富差距与两极分化;同时,以市场自发竞争机制为基础的资本逐利本性导致的生产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破坏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所依赖的条件,加剧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矛盾和失衡,最终必然引发以生产相对过剩为实质的周期性经济危机。
西斯蒙第经济学思想
文化史观:西斯蒙第还对文化史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文化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他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演变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为后来的文化史和文化学研究提供了启示
经济增长理论
>>>
政治哲学贡献
5
政治哲学贡献
西斯蒙第的政治哲学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和谐与个人自由的统一:西斯蒙第认为,社会和谐和个人自由是相辅相成的。他主张通过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来实现社会和谐,同时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这一观点对后来的政治哲学和社会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西斯蒙第认为,极端个人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问题的根源之一。他主张通过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来限制个人的极端行为,从而解决社会问题。这一观点对后来的社会学和政治学研究产生了影响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西斯蒙第认为,极端个人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问题的根源之一。他主张通过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来限制个人的极端行为,从而解决社会问题
思想主张
历史学
历史周期理论:西斯蒙第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有周期性的。他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政治体制和社会状况的变化规律,以及这些变化对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他的历史周期理论对于后来的历史学和社会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消费不足和生产过剩的理论
>>>
西斯蒙第对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理念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政府应该积极干预经济,通过扩大内需、改善分配等方式解决消费不足和生产过剩的问题。这一观点对后来的经济政策制定产生了影响
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分析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理
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分析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理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体制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强烈冲击了全球。
寻找切实有效的应对之策,才是防范危机的最好的办法。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指出,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一直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不可避免。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那么,经济危机究竟为什么会发生呢?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竭力发展生产力,好象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金融,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系统的心脏,随着越来越多国家的入世,一旦金融业出了问题,马上会把冲击扩散至整个经济系统,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以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投资银行宣布倒闭为标志的世界金融危机,已成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总的来说,这场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有:(1)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非均衡发展;(2)没有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3)国家干预主义可能“东山再起”;(4)实体经济发展止步不前,虚拟经济过度膨胀;(5)美国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不适应性。
经济危机甚至金融危机都是具有周期性的,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必然会存在经济危机,而资本主义制度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消亡的。
所以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态度——即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去看问题,以科学辨证的态度去看待金融危机,相信通过全球共同合作,将来我们一定能够更好的面对和处理金融危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8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二)实现过程
1.第一部类内部交换
★Ⅰ 4000c
价值上:代表本部类消耗的不变资本,购买生产资料
实物形态上:新生产的生产资料
价值实现和实物替换可在
实现
采矿部门
Ⅰ4000c
机器制造厂
发电厂
购买电力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过程及实现条件
2.第二部类内部交换 ★ Ⅱ 500v + 500m 价值上:代表工资和剩余价值,购买消费资料 实物形态上:新生产的消费资料 通过第二部类内部交换得到实现
1825年底,著名的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从1824年底的 1070万镑降至120万镑。1826年工业危机达到高潮,大量 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大量工商企业破产。据统计, 1825年10月至1826年10月,破产的工商企业达到三千五 百多家。1824~1826年间,英国当时重要的出口产品棉布 出口从3.45亿码降为2.67亿码,即减少了23%。
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又发生了1907年、1914 年、1921年、1929~1933年和1937~1938年的经济危 机。
在上述各次危机中,最严重的一次是战前1929~1933年的 大危机,这次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波及所有的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称为“三十年代的大危机”。 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时期资
二、资本主义积累及社会经济后果
解: (1)在资本有机构成为9:1的情况下,就业的工人数 = (1000000×1/10)÷50 = 2000(个) 在资本有机构成为19:1的情况下,就业的工人数 = (1000000×1/20)÷50 = 1000(个) 被排挤的工人数 = 2000-1000 = 1000(个) (2)追加40万元资本所增加的就业的工人数 = (400000×1/20)÷50 = 400(个) 仍失业的工人数 = 1000-400 = 600(个)
经济危机的不同理论解释
西斯蒙第运用他的经济学方法发现和第一个论证资本主义必然发生经济危机。
这是他在政治经济学上的最主要贡献,也是他的经济学方法取得成功的表现。
他认为消费不足是经济危机的前提,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是从他的消费与生产的平衡观点出发的。
他认为生产和消费是相互决定的。
保持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平衡,既是社会经济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而资本主义制度破坏了生产和消费的平衡,造成了生产和消费的尖锐矛盾,这是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源。
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是从他的消费与生产的平衡论观战出发的。
西斯蒙第认为,生产与消费是相互决定的。
他说:“ 在政治经济学方面,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人们不断地沿着一个圈圈循环,果要变成因,因又变成果。
”他认为。
保持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平衡,既是社会经济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而要实现两者的平衡,“ 生产要随着需要的比例相应地增减,这已经成为政治经济学的一项定理。
”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强调了个人消费在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肯定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的必然性,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
马克思对他的危机理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但西蒙第不了解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只是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其次,他从分配关系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性,但他不懂得分配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一种形式。
不能历史地看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就无法知道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途径。
2、经济无危机论经济无危机论是萨伊提出的并被其追随者称之为“萨伊定律”即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
萨伊断言生产物是由生产物购买的。
因而“是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
当然萨伊承认直接购买生产物的是货币但“在以产品换钱、钱换产品的两道交换过程中货币只一瞬间起作用。
当交易最后结束时我们将发觉交易总是以一种货物交换另一种货物”。
学习重点经济学经济危机
学习重点经济学经济危机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经济危机成为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经济危机的爆发常常造成严重的后果,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整个社会的运转。
因此,了解和学习经济学中涉及经济危机的重点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一、经济危机的定义和类型经济危机是指经济活动中出现的严重扰动,并导致市场的失衡和经济衰退的情况。
根据其起因和影响范围的不同,经济危机可分为金融危机、货币危机和产业危机等多种类型。
金融危机通常由金融市场的崩溃和信用风险的扩大引发,货币危机则主要由货币政策失误或外汇市场的恶性循环导致,而产业危机则由供应链的中断和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引起。
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经济危机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由一系列根本原因所导致的。
首先,资源的分配不均会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其次,金融市场失灵和监管不力也是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这导致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增加。
此外,经济周期的波动和失业率上升亦是经济危机的常见原因。
因此,为了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我们需要建立起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并提高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三、应对经济危机的经济政策经济危机发生时,政府应采取积极的经济政策来应对。
首先,财政政策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通过减税和增加公共支出,政府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并促进消费者支出的增加。
其次,货币政策也是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
通过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可以推动投资和经济活动的复苏。
此外,结构性改革也是解决经济危机的重要措施,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经济可以更好地适应危机的挑战。
四、经济危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经济危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个人层面,经济危机带来的失业率上升和收入减少会导致贫困和社会不稳定的问题。
同时,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信心的下降也会影响到个人的生活和心理健康。
在社会层面,经济危机会导致企业的破产和关门,进而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和失去信心。
经济学中的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
经济学中的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一、引言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们对整个社会和全球经济体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两种危机进行深入探讨。
二、经济危机的定义与特征1. 定义:经济危机是指经济系统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严重的失衡和紊乱,导致经济运行遭遇困难甚至崩溃的情况。
2. 特征:a) 产出下降:经济危机往往伴随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大幅度下降,整体经济活动陷入低谷。
b) 失业率上升:经济危机导致许多企业陷入困境,大量员工面临失业风险,失业率大幅上升。
c) 通货紧缩:由于需求减弱和商品供给过剩,价格下跌,造成经济系统内部一定的通货紧缩。
d) 信用紧缩:金融机构对于信贷的供给减少,导致企业和个人难以获得融资支持,从而加剧经济困境。
三、金融危机的定义与特征1. 定义:金融危机通常指由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中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引发的经济波动和不稳定的情况。
2. 特征:a) 信用风险:金融机构和个人普遍处于高杠杆状态,一旦债务违约会导致信用链反应,进一步引发金融失衡。
b) 资产价格泡沫: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着资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例如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引发次贷危机。
c) 流动性危机:金融机构遭遇流动性挑战,无法及时满足需求,导致金融市场信心受挫。
d) 螺旋式下降:金融危机通过消费、投资和生产等方面对实体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四、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关系1. 内在联系:金融危机通常为经济危机的直接诱因之一,金融体系的失衡和崩溃会扩大并诱发全面的经济危机。
2. 相互影响:经济危机的扩大会进一步恶化金融市场的风险和不稳定,形成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相互作用。
3. 循环依赖:经济危机会引起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又会加剧经济危机,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恶性循环。
五、应对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措施1. 宏观调控: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推动经济复苏,恢复稳定增长。
2. 金融改革:完善金融监管机制,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透明度,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
24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1.内容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的基 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的生产周期一般 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固定资本 的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 2.意义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不仅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危 机的实质和根源,而且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及其物质基础,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的牛奶倒入 河水,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仅 1933年一年,就 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 点火烧光。 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丹麦、在荷兰,整箱的 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 牛、小羊被杀死……
难道真的是“生产过剩”,东西太多了吗?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孩子蜷缩在屋 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 呢?”孩子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 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 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 的场景。
金融危机再度掀起了世界对马克思的兴趣,其著作越来越 受欢迎。《资本论》在全球的销量一路飙升。西方一些政 治领导精英觉得,“某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那么坏”。 法国总统尼古拉· 萨科齐还让人给他拍摄了一张翻阅马克 思著作《资本论》的照片。在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知名 政治学研究教授利奥· 巴尼奇看来,“这标志着此次危机 范围之广、破坏力之大,已使全球资本主义和其卫道士们 陷入了意识形态的恐慌。” 马克思主义复兴的原因何在呢?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伍德 罗· 威尔逊学院历史及国际关系教授哈罗德· 詹姆斯看来, “‘马克思主义’的复苏或许是目前这场危机的一个必然 结果”,“表明人们普遍认为资本主义已经从根本上破 产”。
【精品编辑参考】“消费不足论”和“生产过剩论”之间的争论
“消费不足论”和“生产过剩论”之间的争论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 下载后可直接使用也可以编辑修改。
一、马克思关于危机的生产过剩论马克思在《1857 -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批判地发展了马尔萨斯和西斯蒙第的思路,强调了有限消费需求所造成的实现困难。
他的目的是用危机理论来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所提出来的和谐论。
在《1861 -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一方面继续用消费不足的观点来解释危机的必然性,指出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不足,是造成生产过剩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马克思开始用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失调来解释经济危机。
这表明马克思已经开始深入到资本之间的内部关系来寻找危机原因。
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从对流通过程的分析出发,最终回到了生产过程内部。
在《资本论》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论述中,商品生产过剩现象总是作为形成或导致经济危机的因素而存在的。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大规模的或普遍的生产过剩时期,正是经济危机的前夕。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所特有的经济危机现象,主要是每隔数年定期重演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现象,是普遍经济危机或普遍危机现象,是由生产过剩产生的。
为数不多但居主导地位的商品的生产过剩会在整个市场上引起带普遍性的相对的生产过剩。
这种生产过剩,不是发生在某一种商品或某一个生产部门的局部的生产过剩,而是发生在大多数商品或许多生产部门的普遍的生产过剩。
马克思认为,生产过剩趋势不是对市场界限的无知或判断失误的结果,生产过剩的基础来自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固有的限制。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消费,而是积累资本和占有利润。
资本积累并不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而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消费者需求的限制不过是资本家必须克服的障碍而已。
发展生产力的需要不仅仅是资本家主观动机的表现,而且是通过竞争压力强加到资本家身上,这种压力不是别的,正是那种内在的、自我复制的生产过剩趋势的压力。
它迫使资本家不顾市场的界限,通过发展生产力来扩大生产。
马克思对经济危机解释
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实际论述从《政治经济学批判纲要》末尾,经过对剩余价值实际的探求,最后在《资本论》中完成。
一、马克思对经济危机迸发缘由和结果的预见马克思以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内在于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即消费的社会化和消费资料的资本主义公家占有之间的矛盾。
这具体表现为两点:一是一般企业消费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消费的无政府形状之间的矛盾;二是资本主义消费具有有限扩展的趋向与休息人民有支付才干的需求相对增加之间的矛盾。
当这两种矛盾开展到尖利的水平,使社会再消费的完成条件遭到严重破坏时,就会出现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迸发的方式。
迄今为止,经济危机有古典和现代两种表现方式。
古典危机的发生流程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两极分化—有效需求缺乏—消费相对过剩—经济危机—销毁财富、淘汰过剩消费才干—回到终点;当代危机的发生流程是:资本制度的内在矛盾—两极分化—有效需求缺乏—消费相对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经济危机—淘汰过剩消费才干—回到终点。
1929年的大危机招致了凯恩斯革命,即政府干预投资和抚慰团体消费,实质是推进政府和团体共同消费,以化解有效需求缺乏的矛盾。
当下应对“次贷危机”采取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国有化等措施与凯恩斯时期采取的措施并没有什么实质不同,甚至成效还有下降。
这一切显示,不论是团体还是政府“透支消费”,都不能根治“有效需求缺乏”。
在资本统治的制度框架内,任何举措都不能够根除消费相对过剩危机。
正如马克思所言:“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基本的缘由,总不外乎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消费却不顾这种状况而力图开展消费力。
”列宁也曾指出:“危机是什么?是消费过剩,消费的商品不能完成,找不到需求。
”可见,经济危机是一种市场销售危机,一种消费片面过剩的危机。
当然,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消费过剩,其实质是一种相对过剩,即相关于社会有支付才干的需求而言的过剩,而不是社会产品的相对过剩。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迸发的缘由。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从最初的对国家财富的探索,到对经济整体运行规律的研究,宏观经济学的演进与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历程中,宏观经济学应运而生。
古典经济学专注于个体经济单位的研究,而宏观经济学则从整体入手,探讨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经济学家开始宏观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等。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背景复杂且多元。
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频发,如1929年的股市崩盘和随后的大萧条,这些事件促使经济学家开始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问题。
另一方面,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也推动了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例如,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强调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这一理论为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其中,经济增长主要研究如何提高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失业研究如何将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到各个产业中去;通货膨胀研究如何保持物价稳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研究如何通过政府的财政和货币手段来调控经济。
然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在实践中,宏观经济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
例如,如何准确预测经济走势、如何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等,这些都是宏观经济学家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尽管如此,宏观经济学的应用和发展仍在持续。
在应对现实经济问题时,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建议仍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这些政策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理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时,我们不能忽视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宏观经济学的目标是理解经济的整体运行,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框架,用于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建议对于指导政府的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政府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来推动经济增长、减少失业和保持物价稳定。
危机经济学读后感
危机经济学读后感这本书让我明白,经济危机就像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鬼,总是在人们最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冒出来,然后把整个世界搅得一团糟。
以前我总觉得经济危机是那种很遥远、很神秘的东西,就像天上的星星,只能远远地看着,不懂它到底咋回事。
但是读完这本书,就好像突然拿到了一把解开经济危机这个谜团的钥匙。
书里讲到经济危机的根源,那可真是复杂得像一团乱麻。
不过作者就像是一个超级厉害的侦探,一点点地把这些乱麻给捋顺了。
原来,过度的贪婪、金融市场的疯狂投机,还有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金融创新,就像是一颗颗定时炸弹,悄悄地埋在了经济的大厦下面。
大家都在疯狂地追求利益,就像一群饿狼看到了肉一样,谁也顾不上想这背后可能隐藏的危险。
结果呢,“轰”的一声,炸弹爆炸了,危机就来临了。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那些关于房地产市场引发危机的内容。
你看啊,本来房子是用来住的,但是在危机爆发之前,房子就像是变成了一种超级赚钱的工具。
人们都在疯狂地买房、卖房,房价就像火箭一样往上蹿。
银行呢,也在背后使劲儿地推波助澜,贷款像不要钱似的往外放。
这就像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大狂欢,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能在这场房价上涨的盛宴中赚得盆满钵满。
可是,这狂欢背后的泡沫啊,大得吓人。
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泡沫破裂,那些背负着巨额房贷的人就惨了,房子不值钱了,还欠了一屁股债,整个经济也就跟着掉进了冰窟窿。
读完这本书,我也对那些所谓的金融精英们有了新的看法。
以前觉得他们都是聪明绝顶的人,能玩转各种复杂的金融工具。
可是现在看来,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像是玩火的小孩,玩得太过火了,把整个经济都给点着了。
他们创造出来的那些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什么次级债券之类的,就像是一个个陷阱,不仅把自己给坑了,还把全世界都拖下了水。
不过呢,这本书也不完全是在讲危机有多可怕。
它也给了我们一些希望,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小灯。
它告诉我们,虽然经济危机难以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办法来减轻它的危害。
比如说,政府就像是一个超级英雄,在危机的时候可以出手相救。
经济危机理论
经济危机理论1. 引言经济危机是指在经济体系中出现的一系列严重的、广泛的财务和经济问题。
经济危机通常涉及到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系统、货币市场和经济体的崩溃。
在历史上,经济危机多次发生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经济危机的理论背景、原因和解决方案。
2. 经济危机理论的背景经济危机的理论研究始于19世纪末的经济学家,他们试图解释工业化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出现的经济危机。
其中最为重要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和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基于无限追求利润的市场经济系统,其中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抗。
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压榨工人阶级,导致收入不公平和消费不足。
这最终会导致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的爆发。
2.2 凯恩斯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危机理论认为,经济危机是由于总需求不足导致的。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机制不完善,资源配置存在问题。
在经济放缓或衰退时,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或缓解其影响。
2.3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认为,经济危机是由于货币政策干预、泡沫经济和资源错配等因素导致的。
奥地利学派强调市场的自发性和自由竞争,认为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会导致资源分配的失灵。
他们主张减少政府的干预,让市场自由运作。
3. 经济危机的原因经济危机不仅有理论上的解释,也有实际的原因导致其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经济危机原因:3.1 金融市场崩溃金融市场的崩溃是经济危机的常见原因之一。
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使得投资者和金融机构面临巨大风险,一旦市场崩溃,将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经济体系的崩溃。
3.2 经济周期的波动经济周期的波动是经济危机的另一个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走出危机之主动篇,人类的智慧
第五节,存货过剩之2。0版,产能过剩
第二章:认识经济危机
第一节;经济危机的预测方法
第二节,经济危机的过程以及触底反弹的信号
第三节,经济为什么先天具有加速增长的特性
第三章:货币过剩
第一节,郓城故事
第二节,货币copy(复制)别人的个性签名,不叫抄袭,不叫没主见,只不过是感觉对了。遇到过的事:一锅小狗 提交日期:2009-5-5 15:02:00 访问:2257 回复:52
这一次所写的其实是过剩经济学的修改版,在这一个版本中,我从美国历史上的统计数据上证明了过剩经济学的一些观点。增加的第二部分则是经济危机的预测以及美元在将来的一些走势。
五, 对金融在经济中功能的理解不同
金融在经济中本来起到了一个润滑剂的作用,他降低了经济运行中的阻力,促进了社会的优势资源更多的流向优秀企业,为很多有潜力的企业提供了企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资金。但他本身并不是财富,更不是价值。这些东西只不过是货币的分配权而已!连货币都不是价值,又何况是股票等金融产品?当太多的货币分配权(金融)追逐有限的货币,太多的价值分配权(货币)追逐有限的产品。这个链条就开始越拉越紧,拉断的那一刻,就是危机到来之时。
1, 自然磨损,即折旧δ。很明显,他与资本存量成正比,δ可以认为是一个常数
2, 技术更新,由于新技术的出现,原有的设备虽然没到使用寿命,但也被更替掉,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不断引进国外的新技术,由这方面带来的资本消耗很大,这才是中国与发展时期的日本德国的投资占GDP比重高过美国的根本原因,在国家进行技术引进的时候技术更新型的折旧自然很大。如果国家处于稳步发展之中,这部分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常数。
3,企业的停产转产与倒闭,。资本的价值与折旧中有一个基本假设,那就是永续经营原则。一个工厂只有在持续运转,它的折旧才很小和接近一个常数,一旦企业停产一两年,再想恢复工厂的产能,至少需要再次投入原值20%甚至50%的资金,一旦企业转产,原有的设备安装与办公室装修要重新来过,这才是资本损耗中的大头!即使是在正常的年景,现代企业的平均寿命只也有三五年,在经济发展的高峰期,倒闭的企业数量相对比较少,而且倒闭的一般都是小企业,由此带来的资本消耗量也就很小。而在经济危机时期,大量的企业倒闭与停产,而且很多都是大企业,由此带来的资本消耗大大上升。而由企业倒闭停产所带来的资本消耗率的变化使资本消耗率d成为一个随经济周期而变化的变量。
前言
过剩经济学在我心中最早的萌芽出现在2006年,当时我一个朋友朋友花尽了自己与父母的积蓄(25万)付了首期买了一套70几平米的房子,此后他每月的生活费只剩下了不足两千元(每月花四千多元供房子)。而在2000年,我一个根他情况相近的朋友只需花十七万就可以在上海买到很不错的房子,生活过的逍遥自在。在中国经济经历了连续七年超过8%的高增长之后,老百姓的生活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严重的下降了!这让我对这种GDP的计算体系和它背后的经济学理论产生了怀疑。经过一些思考,我形成了一些简单而又初步的想法与理论,依据这些想法,我推算出中国房价早晚会出现一次大跌,最晚不会晚于2010年。大约同时,国内企业界有很多人也预测出了这一结果,并依此制订了一些防范房地产低谷的方法,象我们公司的母公司就制订了一个不开发售价高于三千五百元一平米房产的策略(后来又调整到四千元),退出一线城市,集中精力发展二三线城市市场。而国内一些建筑机械企业收缩与房地产密切的产品,转向路面机械市政工程机械等产品。
四, 对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的理解不同
宏观经济学认为货币有价值储藏功能,但货币只在微观上有价值储藏功能,而在宏观上,它并没有价值储藏功能!
假设某一个中国人在2007年,少吃两万个馒头省下了两万块钱,到2009年他拿这些钱可以买到两万个馒头来吃,这时候,我们可以说他贮存了价值(馒头)。因为区区二万块钱在中国二十万亿GDP中是微不足道的,多出这二万块不会引起任何物价变化。但如果每一个中国人在都在2007年储蓄了两万块钱,到2009年大家一起拿这些钱出来买东西的时候,由于全中国在2009年只生产了价值20万亿的产品,市面上流通了四万亿的人民币。物价上涨一倍。大家所能买到的仍然只有20万亿的产品。根大家没存钱时的结果一模一样!!,这个现象在经济学上叫合成谬误,在辩证唯物主义中叫作量变累积引导起质变(详见注一)
当消费持续不足之后,投资就没有了市场,最终必将引起投资的不足。就是说,从长期而言,消费与投资是共同发展的,美国等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事实,比如美国的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一直维持在67%左右。可多余的投资跑到哪里去了呢?
二, 对资本折旧的理解不同
在宏观经济学中,他们认为资本折旧率δ是一个固定的常数,由于资本的边际产品递减规律的作用(注一),随着资本存量的不断增加,资本的单位产出就会越来越小,小到等于折旧率δ之后,经济就趋向于稳定,因而严重的经济危机是不可能发生的,但这与事实不符。在我们企业界眼中,资本的折旧分为三种
事实上,在二一世纪的今天,当企业界的思维模式早已从供不应求时代的生产导向、产品导向、推销导向,发展到供过于求时代的客户导向、市场导向以及社会营销导向的时候,宏观经济学们还停留在供不应求时代的产出=收入的思维模式上来研究经济实在是件很可笑的事,他们从来没有,也永远不可能真正的发现和预测经济危机。
任何一种润滑剂都不是越多越好的。比如发动机里的机油。发动机生产商会给我们提供一个油尺,告诉我们加机油时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少则润滑能力不足,发动机功效下降,故障增多。这时候,多加五十块钱的好机油可能会让我们一年省下三千块钱的燃油,几万块的维修费用。但是润滑剂的作用也仅此而已,他终究不能取代柴油与汽油本身,他本身不能产生能量。如果你把机油当成了比柴油更好的能源,机油加的太多,不仅不会发出更多的能量,而且会带来烧机油,燃烧室积炭等一系列的故障。当人们拼命的发展金融产品,搞得金融衍生品的总价高于全世界GDP十倍的时候,一种新的危机必然出现,次级债只不过是这个危机的导火索而已,他从来都不是这次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第一节, 经济危机的真正成因是人性的自私,贪婪与短视
第二节, 过剩与短缺是一个永无休止的循环
第三节, 美元的现在过去与将来。
7天酒店
出行入住7天,77元特惠大床房
更多品牌专区>>
作者:一锅小狗 回复日期:2009-05-05 15:03:25
货币并不是价值,更不是财富,货币只不过是一种社会产品的分配权,拥有更多的货币只能让你在社会上分得更多的产品份额,而不能增加财富与价值本身。它能够等同于价值与产品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一定要有足量的产品支撑。当这个前提与基础被人们打破的时候,货币就与产品脱节了,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随之被打破,货币也就不再能够储藏任何价值!
第三节,走出过剩之被动篇,大自然的手段
第四节,走出过剩之主动篇,人类的智慧
第五节,货币过剩之2。0版,外汇过剩
第四章:金融过剩,虚拟经济与货币和实体经济脱节
第一节,金融过剩的形成
第二节,金融过剩之2。0版,金融衍生品过剩
第三节, 走出危机之前方的路
第五章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
事实上,对企业界来说,从最终市场的来做投资决策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我自己是搞建筑机械的,我用了相当一部分时间来研究房地产。因为只要房地产没有了需求,建筑行业就会萎缩,建筑行业萎缩,我们的建筑机械就没有人买,我们从来不会把房地产与建筑机械需求看成两回事。
在宏观经济学中,他们把投资与消费看成了两个总和为一常数的变量,它们认为消费少了,投资就会变多。但这并不是事实。这个社会上有无数种产品,有面包,冰箱彩电等消费品,也有钢铁、机床,炉子等工业品。人们之所以生产工业品,是因为他们最终都会直接或间接转化为消费品,人们生产钢铁是因为有人生产机床与炉子,人之所以生产机床,是因为有人在生产炉子。人们之所以生产炉子,是因为有人在生产面包,而一旦没有人生产面包,就不再有人生产炉子,没人生产炉子就没人生产机床,没有生产机床,就没人生产钢铁,一切生产都不复存在,正如市场营销学所说:工业品是消费品的衍生需求,消费为投资提供了最终市场。
2008年以后,当我们之前的一些预测一步步的变成了现实。我开始研究为什么我们企业界有那么多人预测出了这次经济危机,而更为专业的经济学家们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够预测出这个房地产冬天。经过一系列的反思,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企业界用了一些宏观经济学中所没有的方法与概念。
一, 最终市场概念
我们公司为什么会预测出房价的大跌?当时我们计算了房价与一般工人的收入,2006年,上海相当一部分房价已经超过了一万元,这种房价只有月入万元以上的夫妻才能承担的起,而当时一般工人夫妻的月收入只有六千元左右。随着房价的越来越高,房地产供应越来多,投资者买的越来越多,住房者买得起房子的人越来越少,最终将因供求失衡而导致房地产崩盘。可除了谢国忠许小年等少数人之外,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房地产行业是由投资需求和自住需求两个需求拉动的,他们把这两个需求看成两个近乎独立的变量,但在我们搞企业的人眼里,投资需求是自住需求的衍生需求,无论是捂在手里三年还是五年,投资购房者们最终还是要把房子卖给自住者,而当房价高到自住者们再也买不起房子的时候,就是房地产市场开始崩盘之时。
发在这里,希望有人踢俺的屁股
人只有在被人踢屁股的过程中才会慢慢长大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