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明细)
集合高中数学知识点笔记
集合的概念知识点总结与例题讲解一、本节知识要点(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2)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表示;(3)集合元素的三个基本性质;(4)常用数集的表示;(5)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6)集合的分类.二、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集合用大写字母来表示,集合的元素与小写字母来来表示.三、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是从属关系:若元素a在集合A中,就说元素a属于集合A,记作a∉.Aa∈;若元素a不在集合A中,则称元素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要求会判断元素与集合之间的从属关系.四、集合元素的三个基本性质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它的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也就是说,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元素属于或不属于这个集合,也就确定了.互异性给定一个集合,它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同一个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复出现.在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相同的元素算作集合的一个元素.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的.如果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相同的,那么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五、常用数集的表示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六、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集合有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即列举法和描述法.此外还有韦恩图法(Venn 图法).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大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元素之间必须用逗号隔开;(2)元素不能重复(即集合的元素要满足互异性);(3)元素之间无先后顺序(集合的元素具有无序性);(4)表示有规律的无限集时,必须把元素间的规律表示清楚后才可以使用省略号,如﹛1,2,3,…﹜;(5)注意a 与{}a 的表示是有区别的:a 表示的是一个元素,{}a 表示的是只有一个元素a 的集合.二者具有从属关系,及a A ∈.列举法常用来表示有限集或有规律的无限集.描述法定义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描述法.记作(){}x P I x ∈,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I 表示元素x 的取值范围,()x P 表示集合的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第二定义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属于一个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注意:“共同特征”或“确定的条件”可以说是方程,也可以是不等式(组)等.如集合{}0322=--=x x x A ,集合{}062<-=x x B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写清集合中的代表元素,如实数或有序实数对,从而正确表示数集和点集;(2)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示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3)不能出现未被说明的字母,如集合{}n x Z x 2=∈中的n 未被说明,应正确表示为{}Z n n x Z x ∈=∈,2或{}Z x n x x ∈=,2;(4)元素的取值范围,从上、下文来看,如果是明确的,可以省略.如集合{}02=+∈x x R x ,也可以写作{}02=+x x x .(5)出现多层描述时,应正确使用“或”、“且”、“非”等逻辑联结词;(6)所有描述的内容都要写在大括号内;(7)识别描述法表示的集合时,要看清代表元素,正确区分数集和点集.当集合所含元素较多或元素的共同特征不明显时,适合用描述法来表示集合.例1.用两种方法表示二元一次方程组⎩⎨⎧=-=+152y x y x 的解.注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有序实数对,所以在表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时,要表示为点集的形式.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52y x y x 得:⎩⎨⎧==12y x 用列举法表示为(){}1,2,用描述法表示为()⎭⎬⎫⎩⎨⎧⎩⎨⎧==12,y x y x .提示:(){}1,2与(){}2,1表示的是两个不同的集合.例2.指出集合{}12-=x y x 与集合(){}12,-=x y y x 的区别.注意:区分数集和点集的关键在于代表元素.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记作(){}x P I x ∈,其中x 表示的就是代表元素,它可以是一个数字(数集),也可以是有序实数对(点集).解:集合{}12-=x y x 表示的是一个数集,它表示函数解析式12-=x y 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所以{}=-=12x y x R ;集合(){}12,-=x y y x 表示的是一个点集,它表示函数12-=x y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坐标.例3.用合适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文房四宝;(2)2019年9月3日,新乡市平原示范区所辖乡镇;(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的点构成的集合.注意:在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元素之间必须用逗号隔开,不要用错标点符号.点集的代表元素为有序实数对.解:(1){}砚纸墨笔,,,;(2){}师寨镇桥北乡原武镇韩董庄乡祝楼乡,,,,;(3)(){}0,0,><y x y x 且.例4.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方程022=-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2)由大于10小于15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注意:在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代表元素的取值范围,如果从上、下文来看是明确的,可以省略.解:(1)列举法:{}2,2-;描述法:{}022=-∈x R x 或{}022=-x x .(2)列举法:﹛11,12,13,14﹜;描述法:{}1511<<∈x Z x .七、集合的分类集合按所含元素个数的多少可以分为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含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如方程012=+x 的实数根组成的集合{}012=+∈x R x 就是一个空集,即{}∅==+∈012x R x .八、重要结论:判断形如02=++c bx ax 的方程的实数根的个数的方法是:(1)当0=a 时,方程可化为0=+c bx 的形式:①当0≠b 时,方程有唯一一个实数根bc x -=;②当0,0==c b 时,方程有无数个实数根;③当0,0≠=c b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当0≠a 时,原方程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①若042>-=∆ac b ,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若042=-=∆ac b ,则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此种情况下表示方程的实数根组成的集合时,集合只有一个元素);③若042<-=∆ac b ,则方程没有实数根.提示:在讨论集合元素的个数时,一定要注意分类讨论.例5.已知集合{}R a x ax R x A ∈=++∈=,0122.(1)若A 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 的值;(2)若A 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a 的取值范围.分析:先弄清楚集合A 的本质.集合A 是由方程0122=++x ax 的实数根组成的集合,该方程中含有参数a ,为含参方程.(1)集合A 中只有一个元素,指的是方程0122=++x ax 只有一个实数根,该方程可以说一次方程()0=a ,也可以是二次方程()0≠a ,注意分类讨论;(2)集合A 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指的是方程0122=++x ax 只有一个实数根或没有实数根.解:(1)当0=a 时,原方程可化为:012=+x ,解之得:21-=x ,集合⎭⎬⎫⎩⎨⎧-=21A ,符合题意;当0≠a 时,∵0122=++x ax 只有一个实数根∴044=-=∆a ,解之得:1=a综上,当0=a 或1=a 时,A 中只有一个元素;(2)当A 中只有一个元素时,由(1)可知:0=a 或1=a ;当A 中没有元素时,即方程0122=++x ax 没有实数根∴044<-=∆a ,解之得:1>a 综上,当0=a 或a ≥1时,A 中至多有一个元素.例6.实数集A 满足条件:A ∉1,若A a ∈,则A a∈-11.(1)若A ∈2,求A ;(2)集合A 能否为单元素集合?若能,求出A ;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求证:A a ∈-11.分析:本题重点考查集合元素的三个基本性质: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1)解:∵A ∈2,12≠∴A ∈-=-1211∵11,1≠-∈-A ∴()A ∈=--21111∵121,21≠∈A ∴A ∈=-22111∴=A ﹛2,1-,21﹜;(2)解:A 不能为单元素集合.理由如下:若A 为单元素集合,则有aa -=11,整理得:012=+-a a ∵()031412<-=⨯--=∆∴方程012=+-a a 没有实数根∴A 不能为单元素集合;(3)证明:若A a ∈,则A a ∈-11∴A aa a a ∈-=-=--1111111.例7.已知集合{}032=+-=a x x x A ,若A ∈4,求集合A .分析:由题意可知集合A 是由方程032=+-a x x 的实数根构成的,“A ∈4”指的是4=x 是方程032=+-a x x 的一个实数根.解:∵A∈4∴4=x 是方程032=+-a x x 的一个实数根∴04342=+⨯-a 解之得:4-=a ∴原方程为:0432=--x x 解之得:1,421-==x x ∴集合{}4,1=A .例8.已知集合{}R x x ax x A ∈=--=,0432.(1)当A 中只有一个元素时,求a 的值,并求出此元素;(2)当A 中有两个元素时,求a 满足的条件;(3)当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时,求a 满足的条件.分析:集合A 为含参方程0432=--x ax 的实数根构成的集合.因为方程所含参数为二次项系数,所以该方程可以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也可以是一元二次方程,所以在研究该方程的实数根时,要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当A 中只有一个元素时,说明方程0432=--x ax 只有一个实数根,此时0=a ;或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此时0≠a ;(2)当A 中有两个元素时,说明方程0432=--x ax 为一元二次方程,此时0≠a ,且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3)当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时,说明方程0432=--x ax 只有一个实数根或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为(1)问和(2)问结果的综合.解:(1)分为两种情况:①当0=a 时,原方程为:043=--x ,解之得:34-=x ∴⎭⎬⎫⎩⎨⎧-=34A ,符合题意;②当0≠a 时,由题意可知方程0432=--x a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4432=-⨯--=∆a 解之得:169-=a ∴原方程为:0431692=---x x 解之得:3821-==x x ∴⎭⎬⎫⎩⎨⎧-=38A .综上,当0=a 时,集合A 只有一个元素34-;当169-=a 时,集合A 只有一个元素38-;(2)∵A 中有两个元素∴方程0432=--x ax 为一元二次方程,且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44302a a 解之得:169->a 且0≠a ;(3)∵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A 中有一个元素或有两个元素当A 中有一个元素时,由(1)可知:0=a 或169-=a ;当A 中有两个元素时,由(2)可知:169->a 且0≠a .综上,a 满足的条件是a ≥169-.重要结论:判断形如02=++c bx ax 的方程的实数根的个数的方法是:(1)当0=a 时,方程可化为0=+c bx 的形式:①当0≠b 时,方程有唯一一个实数根bc x -=;②当0,0==c b 时,方程有无数个实数根;③当0,0≠=c b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当0≠a 时,原方程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①若042>-=∆ac b ,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若042=-=∆ac b ,则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此种情况下表示方程的实数根组成的集合时,集合只有一个元素);③若042<-=∆ac b ,则方程没有实数根.例9.已知{}x q px x x A =++=2,()(){}1112+=+-+-=x q x p x x B ,当{}2=A 时,求集合B .解:∵{}2=A ∴方程x q px x =++2,即()012=+-+q x p 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221==x x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可得:()⎩⎨⎧==--441q p 解之得:⎩⎨⎧=-=43q p ∴()(){}()(){}1413111122+=+---=+=+-+-=x x x x x q x p x x B 整理得:{}0762=+-=x x x B 解方程0762=+-x x 得:23,2321-=+=x x ∴集合{}23,23-+=B .例10.设b ax x y +-=2,{}0=-=x y x A ,{}0=-=ax y x B ,若{}1,3-=A ,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B .分析:本题要先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求出b a ,的值,然后把集合B 中的方程转化为关于x 的具体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集合B .解:∵bax x y +-=2∴{}(){}0102=++-==-=b x a x x x y x A {}{}0202=+-==-=b ax x x ax y x B ∵{}1,3-=A∴1,321=-=x x 是方程()012=++-b x a x 的两个实数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可得:⎩⎨⎧-=-=+321b a 解之得:⎩⎨⎧-=-=33b a ,∴{}{}0360222=-+==+-=x x x b ax x x B 解方程0362=-+x x 得:323,32321--=+-=x x ∴集合{}323,323--+-=B .例11.已知集合()(){}012=-+--=a ax x a x x M 中各元素之和等于3,求实数a 的值,并用列举法表示集合M .分析:本题考查到集合元素的基本性质:互异性,注意分类讨论.解:∵()(){}012=-+--=a ax x a x x M ∴()()()[]}{011=----=a x x a x x M ∵1-≠a a ,且集合M 中各元素之和等于3∴当1=a 时,{}0,1=M ,301≠+,不符合题意;当11=-a ,即2=a 时,{}1,2=M ,312=+,符合题意;当1≠a 且2≠a 时,{}1,1,-=a a M ,由311=-++a a 得23=a ,此时⎭⎫⎩⎨⎧=21,1,23M ,符合题意.综上,实数a 的值为2或23,集合{}1,2=M 或⎭⎬⎫⎩⎨⎧=21,1,23M .提示:在用列举法表示有限集时,要注意集合元素的互异性.题型二、集合元素的基本性质的应用集合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其中对互异性的考查最为常见.例12.已知集合{}10,4,22a a a A +-=,若A ∈-3,求实数a 的值.分析:由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可求出实数a 的值,但要注意所求a 的值要保证集合A 中的元素互不相同,即满足互异性,所以要对求得的a 的值进行检验.解:当32-=-a 时,解之得:1-=a ,此时{}10,3,3--=A ,不满足元素的互异性,舍去;当342-=+a a 时,解之得:11-=a (已舍去),32-=a 当3-=a 时,{}10,3,5--=A ,符合题意.综上,实数a 的值为3-.例13.由实数22,,,,x x x x x --所组成的集合中,含有元素的个数最多有【】(A )2(B )3(C )4(D )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集合元素的互异性.解:∵x x =2,xx -=-2∴①当0>x 时,x x x ==2,xx x -=-=-2∴所组成的集合中含有2个元素x x -,;②当0=x 时,所组成的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0;③当0<x 时,x x x -==2,xx x =-=-2∴所组成的集合中含有2个元素x x -,.综上,含有元素的个数最多有2个.选择【A 】.题型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从属关系,只有元素属于集合和元素不属于集合两种关系.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属于集合的方法是:(1)弄清集合代表元素的含义以及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2)看元素是否满足集合元素的共同特征.例14.已知集合A 满足条件:若A a ∈,则()111≠∈-+a A a a .若A ∈31,且集合A 中的元素不超过4个,求集合A 中的其它元素.分析:根据“若A a ∈,则()111≠∈-+a A a a ”,将31=a 代入a a -+11即可求出集合A 的另一个元素,以此类推,可得集合A 中的其它三个元素.解:∵A ∈31∴A ∈=-+2311311∴A ∈-=-+32121∴A ∈-=+-213131∴A ∈=+-31211211……∴集合A 中的其它元素为2,3-,21-.例15.已知集合⎭⎬⎫⎩⎨⎧∈+==Z k k x x M ,21,⎭⎬⎫⎩⎨⎧∈+==Z k k x x N ,12,若M x ∈0,则0x与N 的关系是【】(A )N x ∈0(B )Nx ∉0(C )N x ∈0或Nx ∉0(D )不能确定解:∵⎭⎬⎫⎩⎨⎧∈+==⎭⎬⎫⎩⎨⎧∈+==Z k k x x Z k k x x M ,212,21∴集合M 为全体奇数的一半所组成的集合∵⎭⎬⎫⎩⎨⎧∈+==⎭⎬⎫⎩⎨⎧∈+==Z k k x x Z k k x x N ,22,12∴集合N 为全体整数的一半所组成的集合∴若M x ∈0,则必有N x ∈0.选择【A 】.令解:⎭⎬⎫⎩⎨⎧∈+==⎭⎬⎫⎩⎨⎧∈+==Z k k x x Z k k x x N ,22,12当()Z n n k ∈=2时,{}Z n n x x N ∈+==,1;当()Z n n k ∈-=12时,⎭⎬⎫⎩⎨⎧∈+==Z n n x x N ,21.∵Mx ∈0可设()Z k k x ∈+=2100∴N x ∈0.(由后面可知,集合M 与集合N 的关系为N M ⊆,所以若M x ∈0,则有N x ∈0)例16.已知集合{}N x x x A ∈≤-=,21,{}A x x y y B ∈+==,12,则集合B 中所有元素之和为_________.分析:先解绝对值不等式21≤-x ,再用列举法表示出集合A .下面给你补充简单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知识点简单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x ≥a (a ≥0)型不等式的解法:x ≥a (a ≥0)x ⇔≥a 或x ≤a -.(2)x ≤a (a ≥0)型不等式的解法:x ≤a (a ≥0)a -⇔≤x ≤a .根据上面补充的结论,若21≤-x ,则2-≤1-x ≤2,解之得:1-≤x ≤3.解:∵{}{}{}3,2,1,0,31,21=∈≤≤-=∈≤-=N x x x N x x x A ∴{}{}10,5,2,1,12=∈+==A x x y y B ,集合B 中所有元素之和为18.。
数学高一集合知识点笔记
数学高一集合知识点笔记一、集合的定义与表示方法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通常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集合,小写字母a、b、c等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三种: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
1. 列举法:在大括号内列出集合的元素,元素之间用逗号分隔。
“{ }”表示空集,即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集合A={1, 2, 3},集合B={a, b, c},空集记作∅。
2. 描述法:通过描述元素的特征或满足的条件来表示集合。
例:集合A={x|x是自然数且0<x<4},表示A是由大于0小于4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3. 图示法:用Venn图等图形表示集合和元素之间的关系。
二、集合的运算集合之间可以进行并集、交集、差集、补集等运算。
1. 并集:若A和B为两个集合,它们的并集表示为A∪B,表示包含A 和B的所有元素的集合。
例:集合A={1, 2, 3},集合B={2, 3, 4},则A∪B={1, 2, 3, 4}。
2. 交集:若A和B为两个集合,它们的交集表示为A∩B,表示包含同时属于A和B的所有元素的集合。
例:集合A={1, 2, 3},集合B={2, 3, 4},则A∩B={2, 3}。
3. 差集:若A和B为两个集合,它们的差集表示为A-B,表示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例:集合A={1, 2, 3},集合B={2, 3, 4},则A-B={1}。
4. 补集:假设全集为U,A为U的一个子集,那么U-A即为A的补集,表示全集U中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例:全集U={1, 2, 3, 4, 5},集合A={2, 3},则U-A={1, 4, 5}。
三、集合的性质与应用掌握集合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集合知识。
1. 子集:若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B,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A⊆B。
2. 真子集:若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A和B不相等,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一、集合的基本概念1. 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一些明确的、互不相同的元素所构成的整体,用大写字母如A, B, C等表示。
2. 元素:集合中的每一个成员被称为元素,用小写字母如a, b, c等表示。
3. 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作∅。
4. 集合的表示:集合通常可以通过列举法或描述法来表示。
例如,集合A = {1, 2, 3} 或 A = {x | x 是一个正整数}。
二、集合间的关系1. 子集:如果集合B的所有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B是A的子集,记作B ⊆ A。
2. 真子集:如果集合B是A的子集,并且B不等于A,则称B是A的真子集,记作B ⊂ A。
3. 补集:对于集合A,其在全集U中的补集是包含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的集合,记作A' 或 C_U(A)。
4. 交集:两个集合A和B的交集是包含同时属于A和B的所有元素的集合,记作A ∩ B。
5. 并集:两个集合A和B的并集是包含属于A或属于B的所有元素的集合,记作A ∪ B。
三、集合运算1. 德摩根定律:对于任意集合A和B,(A ∪ B)' = A' ∩ B' 和 (A ∩ B)' = A' ∪ B'。
2. 集合的幂集:一个集合的所有子集构成的集合称为该集合的幂集。
3. 笛卡尔积:两个集合A和B的笛卡尔积是所有可能的有序对(a, b)的集合,其中a属于A,b属于B,记作A × B。
四、特殊集合1. 有限集:包含有限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有限集。
2. 无限集:包含无限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无限集。
3. 有界集:如果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小于或等于某个实数,那么这个集合是有上界的;类似地,如果所有元素都大于或等于某个实数,则集合有下界。
4. 区间:实数线上的一段,包括开区间、闭区间和半开半闭区间。
五、集合的应用1.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函数中所有允许输入的x值的集合;值域是函数输出的所有y值的集合。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6篇篇1一、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
集合通常由大括号{}括起来,其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
集合分为有限集合和无限集合,有限集合的元素个数是有限的,无限集合的元素个数是无限的。
例如,自然数集合就是一个无限集合。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包括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等。
列举法是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描述法是通过描述元素的一般性质来确定集合;图示法则是通过画图来表示集合。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表示方法。
三、集合的分类根据元素的性质,集合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数集、点集、线集等。
数集是最常见的集合类型,它包含具有一定数学规律的数的总体。
点集则是包含具有某种几何性质的点的总体,如平面上的点集。
线集则包含直线、线段等几何图形的总体。
四、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基本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和对称差等。
并集是两个或多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的集合;交集是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的集合;差集是一个集合中不属于另一个集合的元素的集合;对称差是两个集合的并集中去掉它们的交集后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在进行集合运算时,需要明确各个运算的定义和性质。
五、数集的表示及基本性质数集是数学中最重要的集合之一,它包含具有一定数学规律的数的总体。
常见的数集包括自然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和无理数集等。
自然数集包括所有非负整数;整数集包括所有正整数、负整数和零;有理数集包括所有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无理数集则是无法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数集具有一些基本性质,如可数性、有序性等。
这些性质在进行数学运算和证明时非常重要。
六、高中数学中的其他相关知识点高中数学中还有许多与集合相关的知识点,如区间与邻域的概念、数列与序列的概念、映射与函数的概念等。
这些知识点都与集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进行数学学习时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
区间和邻域的概念对于理解数列和函数的性质非常重要;数列和序列的概念有助于理解数学中的有序结构;映射和函数的概念则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概念之一。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
高中知识点之集合一、集合的有关概念⒈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也简称集。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⑴假设a是集合A中的元素,那么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⑵假设a不是集合A的元素,那么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5.常用的数集及记法: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N内排除0的集.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6.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⑴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如:“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中国古代四大创造〞〔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而“比拟大的数〞,“平面点P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⑵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如:方程(x-2)(x-1)2=0的解集表示为{1,-2},而不是{1,1,-2}⑶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7.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⑴假设a是集合A中的元素,那么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⑵假设a不是集合A的元素,那么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⒈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列举法。
如:{1,2,3,4,5},{x2,3x+2,5y3-x,x2+y2},…;说明:⑴书写时,元素与元素之间用逗号分开;⑵一般不必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⑶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合时,通常仍按惯用的次序;⑷集合中的元素可以为数,点,代数式等;⑸列举法可表示有限集,也可以表示无限集。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8篇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8篇篇1一、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由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事物组成的总体。
在数学中,我们常常用集合来表示一些数、点、线等的总体。
集合的基本特性包括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以及可表示性。
常见的集合表示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以及图像法等。
对于集合的学习,首先要明确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这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二、集合的运算集合的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等。
并集表示两个或多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的集合;交集表示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差集表示在一个集合中但不在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补集则表示属于某个集合的所有元素之外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在解题过程中,要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集合运算方法。
三、集合的基本关系集合之间的关系包括子集、真子集、相等集合等。
子集表示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在另一个集合中;真子集表示一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且两者不相等;相等集合表示两个集合完全相同。
此外,还要了解空集的概念,即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
掌握集合的基本关系,有助于理解集合的运算及其性质。
四、数列与集合数列是一种特殊的集合,它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序列。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数列中最常见的两种形式。
等差数列中的任意两项之差相等,等比数列中的任意两项之比相等。
在解决数列问题时,要充分利用数列的性质和公式,简化计算过程。
五、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与集合的关系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是函数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函数的定义域是指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则是函数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这两个范围都可以用集合来表示。
在求解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时,要充分利用函数的性质,结合数轴或不等式等方法进行求解。
六、总结与应用掌握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首先要明确集合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以及运算性质。
在此基础上,要理解数列与集合的关系,掌握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与集合的联系。
在实际应用中,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一节 集 合一、基础知识1.集合的有关概念(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元素互异性,即集合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元素,此性质常用于求解含参数的集合问题中. (2)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3)元素与集合的两种关系:属于,记为∈;不属于,记为∉. (4)五个特定的集合及其关系图: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N 表示自然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称A 是B 的子集,记作A ⊆B (或B ⊇A ).(2)真子集: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但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记作A B 或B A .A B ⇔⎩⎪⎨⎪⎧A ⊆B ,A ≠B .既要说明A 中任何一个元素都属于B ,也要说明B 中存在一个元素不属于A .(3)集合相等:如果A ⊆B ,并且B ⊆A ,则A =B .两集合相等:A =B ⇔⎩⎪⎨⎪⎧A ⊆B ,A ⊇B .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符合B 中元素的特性,B 中任意一个元素也符合A 中元素的特性.(4)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空集是任何集合A 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0∉∅,0∉{∅},0∈{0},∅⊆{0}.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1)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即A∩B={x|x∈A,且x∈B}.(2)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即A∪B={x|x∈A,或x∈B}.(3)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U A,即∁U A={x|x∈U,且x∉A}.求集合A的补集的前提是“A是全集U的子集”,集合A其实是给定的条件.从全集U中取出集合A的全部元素,剩下的元素构成的集合即为∁U A.二、常用结论(1)子集的性质:A⊆A,∅⊆A,A∩B⊆A,A∩B⊆B.(2)交集的性质:A∩A=A,A∩∅=∅,A∩B=B∩A.(3)并集的性质:A∪B=B∪A,A∪B⊇A,A∪B⊇B,A∪A=A,A∪∅=∅∪A=A.(4)补集的性质:A∪∁U A=U,A∩∁U A=∅,∁U(∁U A)=A,∁A A=∅,∁A∅=A.(5)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共有2n个子集,其中有2n-1个真子集,2n-1个非空子集.(6)等价关系:A∩B=A⇔A⊆B;A∪B=A⇔A⊇B.第二节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基础知识1.命题的概念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一个命题要么是真命题,要么是假命题,不能模棱两可.2.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1)如果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①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指:A⇒B且B A;②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B是指:B⇒A且A B,在解题中要弄清它们的区别,以免出现错误.(2)如果q⇒p,则p是q的必要条件;(3)如果既有p⇒q,又有q⇒p,记作p⇔q,则p是q的充要条件.充要关系与集合的子集之间的关系设A={x|p(x)},B={x|q(x)},①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②若A 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③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二、常用结论1.四种命题中的等价关系原命题等价于逆否命题,否命题等价于逆命题,所以在命题不易证明时,往往找等价命题进行证明.2.等价转化法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等价于非q是非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其他情况以此类推.第三节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一、基础知识1.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命题中的“且”“或”“非”❶叫做逻辑联结词.①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得到复合命题“p且q”,记作p∧q;②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得到复合命题“p或q”,记作p∨q;③对命题p的结论进行否定,得到复合命题“非p”,记作非p.❷❶“且”的数学含义是几个条件同时满足,“且”在集合中的解释为“交集”;“或”的数学含义是至少满足一个条件,“或”在集合中的解释为“并集”;“非”的含义是否定,“非p”只否定p的结论,“非”在集合中的解释为“补集”.❷“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1)命题的否定只是否定命题的结论,而否命题既否定其条件,也否定其结论.(2)命题的否定与原命题的真假总是相对立的,即一真一假,而否命题与原命题的真假无必然联系.(2)命题真值表:命题真假的判断口诀p∨q→见真即真,p∧q→见假即假,p与非p→真假相反.2.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3.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4.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二、常用结论含逻辑联结词命题真假的等价关系(1)p∨q真⇔p,q至少一个真⇔(非p)∧(非q)假.(2)p∨q假⇔p,q均假⇔(非p)∧(非q)真.(3)p∧q真⇔p,q均真⇔(非p)∨(非q)假.(4)p∧q假⇔p,q至少一个假⇔(非p)∨(非q)真.。
高中数学合格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合格考知识点总结一、集合。
1. 集合的概念。
- 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
这些对象称为集合的元素。
例如,全体自然数组成一个集合,每一个自然数就是这个集合的元素。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 A;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 A。
2. 集合的表示方法。
-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例如{1,2,3}。
- 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例如{xx > 0,x∈ R}表示所有大于0的实数组成的集合。
3.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 子集:如果集合A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集合A称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 B(或B⊇ A)。
如果A⊆ B且A≠ B,则A是B的真子集,记作A⊂neqq B。
- 相等:如果A⊆ B且B⊆ A,那么A = B。
-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varnothing。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 集合的基本运算。
- 交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的交集,记作A∩ B={xx∈ A且x∈ B}。
- 并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的并集,记作A∪ B ={xx∈ A或x∈ B}。
- 补集:设U是一个全集,A是U的一个子集,由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子集A在全集U中的补集,记作∁_UA={xx∈ U且x∉ A}。
二、函数。
1. 函数的概念。
-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 = f(x),x∈ 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yy = f(x),x∈ A}叫做函数的值域。
数学高一的集合知识点
数学高一的集合知识点在高一数学课程中,集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
它是数学中研究对象的分类和组织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高一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集合知识点。
一、集合的基本概念1. 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一定规则确定的,具有确定性和互异性的事物的总称。
2. 元素:集合中的个体称为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A;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A。
3.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列举法是将集合的所有元素一个个列举出来;描述法是使用描述集合元素的特征或性质来表示集合。
4. 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用符号∅表示。
二、集合的运算1. 交集:对于给定的两个集合A和B,它们的交集是同时属于A和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A∩B。
2. 并集:对于给定的两个集合A和B,它们的并集是包含A和B中所有元素的集合,记作A∪B。
3. 差集:对于给定的两个集合A和B,A与B的差集是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A-B。
4. 互斥事件:如果两个事件A和B的交集为空集,即A∩B=∅,则称事件A和事件B是互斥事件。
5. 包含关系:若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同样也属于集合B,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A⊆B。
若存在元素属于A而不属于B,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
三、集合的关系与运算性质1. 相等关系:若集合A包含的元素与集合B完全相同,则称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
2. 空集关系:对于任意集合A,有A∪∅=A,A∩∅=∅。
3. 并集交换律:对于任意集合A和B,有A∪B=B∪A。
4. 交集交换律:对于任意集合A和B,有A∩B=B∩A。
5. 结合律:对于任意集合A、B和C,有(A∪B)∪C=A∪(B∪C),(A∩B)∩C=A∩(B∩C)。
四、集合的应用1. 集合的运用:集合在数学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概率论、数理逻辑、离散数学等。
2. Venn图:Venn图是用来表示集合间包含关系和交集、并集、差集等运算的图形工具。
数学知识点高中总结集合
数学知识点高中总结集合一、集合论1. 集合的概念集合是将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汇总在一起的概念。
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数字、字母、图形等各种事物。
2. 集合的表示方式通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集合中的元素用大括号{}括起来。
3. 集合的运算(1) 并集: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记为A∪B,表示集合A和B中所有的元素的集合。
(2) 交集: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记为A∩B,表示集合A和B中公共的元素的集合。
(3) 补集:集合A的补集,记为A',表示对于给定的全集U,与A不相交的元素的集合。
4. 集合的运算性质(1) 交换律:A∪B = B∪A,A∩B = B∩A(2) 结合律:A∪(B∪C) = (A∪B)∪C,A∩(B∩C) = (A∩B)∩C(3) 分配律:A∪(B∩C) = (A∪B)∩(A∪C),A∩(B∪C) = (A∩B)∪(A∩C),A∪(A'∩B) = A∪B,A∩(A'∪B) = A∩B(4) 对偶律:(A∩B)' = A'∪B',(A∪B)' = A'∩B'5. 集合的应用集合论在数学逻辑、概率统计、离散数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数理逻辑、概率计算、数据分析、数据库管理等方面。
二、函数与映射1. 函数的概念函数是一个或多个自变量通过某种规则与一个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 函数的表示方式通常用f(x)或y来表示函数,其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f(x)表示x经过某种规则后得到的结果。
3. 函数的性质(1) 定义域:函数的所有可能的自变量的取值的集合。
(2) 值域:函数所有可能的因变量的取值的集合。
(3) 单调性:函数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
(4) 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由函数的对称中心来决定。
(5) 周期性:若存在正数T,使对于函数f(x)有f(x+T) = f(x),则称函数f(x)为周期函数,T 称为函数f(x)的周期。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一、集合的概念1. 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 元素的特性确定性:给定的集合,它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
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先后顺序之分。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1.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2. 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3. 图示法:包括韦恩图(Venn 图)、数轴等。
三、集合的分类1.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为∅。
四、集合间的关系1. 子集:如果集合 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 B 的元素,那么集合 A 称为集合 B 的子集,记为 A⊆B。
2. 真子集:如果 A⊆B,且存在元素x∈B 但 x∉A,那么集合 A 称为集合 B 的真子集,记为 A⊂B。
3. 集合相等:如果两个集合所含的元素完全相同,则称这两个集合相等,记为 A = B。
五、集合的运算1. 交集:由属于集合 A 且属于集合 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为A∩B。
A∩B = {x | x∈A 且x∈B}2. 并集:由属于集合 A 或属于集合 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为A∪B。
A∪B = {x | x∈A 或x∈B}3. 补集:设 U 为全集,集合 A 是 U 的子集,由 U 中不属于 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 A 在 U 中的补集,记为∁UA。
∁UA = {x | x∈U 但 x∉A}六、常用数集及其符号1. 自然数集:N2. 正整数集:N+ 或 N3. 整数集:Z4. 有理数集:Q5. 实数集:R。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明细)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明细)集合集合是由一个或多个元素所构成的概念。
如果x是集合A 的元素,则用符号x∈A表示。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确定性指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互异性指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无序性指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先后之分。
常见的集合符号表示包括自然数集合N、正整数集合N+、整数集合Z、有理数集合Q、正有理数集合Q+、负有理数集合Q-、实数集合R、正实数集合R+、负实数集合R-、复数集合C和空集合∅。
表示集合的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和Venn图。
列举法就是直接列出集合中的元素;描述法是通过描述元素满足的性质来表示集合;Venn图则是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内部表示一个集合的方法。
集合的基本关系包括子集、真子集和集合相等。
如果任意a∈A,都有a∈B,则称集合A被集合B所包含,记做A⊆B,此时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若A⊆B,且存在a∈B但a∉A,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做A⊂B。
集合相等指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记作A=B。
子集具有三条主要的性质: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子集具有传递性。
如果A⊆B,B⊆C,那么A⊆C。
对于非空集合A中含有n个元素,有以下性质:A的子集个数为2^n;A的真子集的个数为2^n-1;A的非空子集的个数为2^n-1;A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2^n-2.最后,用符号表示子集、真子集和集合相等的关系,其中XXX表示A是B的子集,XXX表示A是B的真子集,A=B表示A等于B。
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A,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是集合C的子集,那么集合A也是集合C的子集。
如果集合A和集合B相等,那么集合A中的任何元素都属于集合B,集合B中的任何元素也都属于集合A。
高中数学中,集合有三种基本运算:并集、交集和补集。
并集是由集合A和集合B中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A∪B。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珍藏版)
高一数学集合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的含义: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
2、集合的构成---元素:集合中的每个对象我们称为元素。
元素是集合构成的主要部分。
元素的三个特性:(1)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身高在185cm的高二男生(2)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3)无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有属于(∈)和不属于(∉)这两种关系。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4、常用的数集的表示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N ,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5、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a,b,c……}注意:①元素元素之间必须用“,”隔开。
②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明确的。
③元素可以没有顺序的出现。
④集合中的元素不能出现重复或漏掉的情况。
⑤元素可以是任何的具体的事物。
⑥如果元素的数量无限,表示的时候必须表示出规律然后用省略号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 ∈R|x-3>2} ,{x| x-3>2} (符号描述法) 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3)Venn 图: 6、集合的分类(1) 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 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 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 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子集:如果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那么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子集,记为A ⊆B ,或B ⊃A ,读作“集合A 包含于集合B ”或“集合B 包含集合A ”。
即:若A a ∈则B a ∈,那么称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子集注意:①A 如果是B 的子集,那么A 中的元素全是B 中的元素。
②当A 不是B 的子集,那么A 不包含于B ,或者说B 不包含A 。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一、集合的概念1、集合的含义: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或成员)。
注意:在集合中,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点(元素),用大写字母表示点(元素)的集合,而在几何中,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点(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点的集合,应注意区别。
2、空集的含义: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Ø。
3、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这叫集合元素的确定性。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这叫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
例如:集合A={1,a},则a不能等于1。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这叫集合元素的无序性。
例{0,1,2}有其它{0,2,1}、{1,0,2}、{1,2,0}、{2,0,1}、{2,1,0}等共六种表示方法。
4、元素与集合之间只能用“∈”或“∉”符号连接。
5、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6、常见的特殊集合:;(1)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N(包括零);(2)正整数集N*或N+(3)整数集Z(包括负整数、零和正整数);(4)实数集R(包括所有有理数和无理数);(5)有理数集Q(包括整数集Z和分数集→正负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6)复数集C,虚数可以指不实的数字或并非表明具体数量的数字。
在数学中,虚数就是形如a+b*i 的数,其中a,b是任意实数,且b≠0,i²=-1。
二、集合的表示方式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然后用一个花括号全部括上。
高中数学集合笔记
高中数学集合笔记
摘要:
一、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1.集合的定义
2.集合的表示方法
二、集合的运算
1.集合的并集
2.集合的交集
3.集合的补集
4.集合的差集
三、集合的关系
1.集合的子集
2.集合的元素个数
3.集合的相等
四、集合的应用
1.集合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2.集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正文:
集合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种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的对象的全体。
在数学中,集合通常用花括号{}或者大括号{}表示。
集合有许多基本的运算,包括并集、交集、补集和差集。
集合的并集是指
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集合的交集是指既属于集合A 又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集合的补集是指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集合的差集是指既属于集合A 又不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集合之间还存在许多关系,包括子集、元素个数、相等。
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如果集合A 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B。
集合的元素个数是指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集合相等是指两个集合具有相同的元素。
集合在数学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对问题进行分类,这个分类的过程就是利用集合的概念。
集合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计算机科学中,集合被广泛用于数据结构的设计和实现。
总的来说,集合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有着丰富的内涵,而且有着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的元素,则记作x∈A。
(2)集合中的元素有三个特征:a.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b.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
例如:集合A={1,a},则a不能等于1)c.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先后之分。
)(3)常见的集合符号表示:N:非负整数集合或自然数集合{0,1,2,3,…}N*或N+:正整数集合{1,2,3,…}Z:整数集合{…,-1,0,1,…}Q:有理数集合Q+:正有理数集合Q-:负有理数集合R:实数集合(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R+:正实数集合R-:负实数集合C:复数集合∅:空集合(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合,又叫空集)(4)表示集合的方法:a.列举法:{红,绿,蓝},A={a,b,c,d}···b.描述法:B={x|x2=2},{代表元素|满足的性质}···c.Venn 图: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内部表示一个集合的方法。
(1)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B. 若任意a∈A,都有a∈B,则称集合A 被集合B 所包含(或集合B 包含集合A),记做A⊆B,此时称集合A 是集合B的子集。
(2)真子集:若A⊆B,且存在a∈B但a∉A 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做A⊂B.(3)由子集的定义可知子集有这样三条主要的性质:a.规定: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f)是任何集合的子集b.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c. 子集具有传递性. 如果A⊆B, B⊆C ,那么A⊆C.*假设非空集合A中含有n个元素,则有:1.A的子集个数为2n。
2.A的真子集的个数为2n-1。
3.A的非空子集的个数为2n-1。
4.A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2n-2。
(1) 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Union )记作:A ∪B ,读作:“A 并B ”,即: A ∪B={x|x ∈A ,或x ∈B},Venn 图表示:性质:*A ⊆A ∪B ,B ⊆A ∪B,A ∪A=A ,A ∪∅=A,A ∪B=B ∪A *若A ∪B=B ,则A ⊆B ,反之也成立.(2)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交集(intersection )。
记作:A ∩B ,读作:“A交B ”,即: A ∩B={x|∈A ,且x ∈B},交集的Venn 图表示: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 ),通常记作U 。
(4)补集:对于全集U 的一个子集A ,由全集U 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 ),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记作:CUA 即:CUA={x|x ∈U 且x ∈A}补集的Venn 图表示:性质:*(CUA )∪A=U,(CUA )∩A=∅ *)(A C C u u =A,U C u =)(φ*()()()u u u C A B C A C B ⋂=⋃ * ()()()u u u C A B C A C B ⋃=⋂BA A =∅=∅ B A ⊆ B B ⊆ B{x A A A =A ∅=B A ⊇ B B ⊇UA{|x x例题: 一.选择题1、(2009滨州联考)集合A={-1,0,1},B={},则A B=(A) {0} (B) {1} (C){0,1} (D){-1,0,1}答案 B2、(2009广州一模)已知全集U=R ,集合A={x|x2-x=0},B={x|-1<x<1},则A ∩B= A.{0} B. {1} C. {0,1} D.φ 答案 A3、(2009茂名一模)若集合中元素个数为(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答案 DA x x y y ∈=,cos |B A N y y B N x x x x A 则*},4|{},,09|{*2∈=∈<-=4、(2009聊城一模)已知(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以下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B5、(2009韶关一模)已知集合,则=A .B .C .D .答案 D6、(2009番禺一模)1.设集合,则等于( ).A .{1 ,2}B .{3,4}C .{1}D .{-2,-1,0,1,2} 答案 A7、(2009临沂一模)设集合,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 、 M=PB 、M ∪P=PC 、M ∪P=MD 、M ∩P=P 答案 B8、(2009汕头一模)、定义A -B ={x |x A 且x B },若M ={1,2,3,4,5},N ={2,3,6},则N -M =( )A. {6} B {1,4,5} C .M D.N答案 A9、(2009枣庄一模)已知则( ) A .B .C .D .答案 B{}*∈==N n i y y M n ,|2,11lg |⎭⎬⎫⎩⎨⎧-+==x x y x N {},,1|2R x x x P ∈>=P N M =⋃N P M C R ⋃=M N P =⋂)(Φ=⋂N P C R {}{}|1,|21x M x x N x =<=>M N ∅{}|0x x <{}|1x x <{}|01x x <<{1,2,3,4},{|22,}P Q x x x R ==-≤≤∈P Q 2{|1},{|1}M x x P x x =>=>∈∉},6,5,4,2{},7,5,4,3{},7,6,5,4,3,2{===N M U }6,4{=⋂N M U N M =⋃UM N C U =⋃)(NN M C U =⋂)(10、(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09年高三联考)设集合,则( )A. B.C.D.答案 B11、(2009昆明一中第三次模拟理)已知集合,则等于( )A . B.C .D.答案 C12、 (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已知全集集合,则( )A. B. C.D.答案 C13、(2009玉溪一中期末)已知集合,,则( )A .B .C .D .答案 B14、 (福州市普通高中2009年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设集合=( )A .{0,1}B .{—1,0,1}C .{0,1,2}D .{—1,0,1,2}答案 B15、(2009日照一模)已知集合,则等于{}{}33,2,12,x A x xB y y x =-==≤≤()()RR C A C B =[)2,3()(),23,-∞+∞()[),23,-∞+∞()(),24,-∞+∞{}{}2|213,|60M x x N x x x =+>=+-≤MN (][]3,21,2--()()3,21,--+∞[)(]3,21,2--()(],31,2-∞-{}1,2,3,4,U ={}{}2,3,4,1,2P Q ==P Q Q =()U P Q Q =P Q U =()U P Q P ={}12S x x =∈+≥R {}21012T =--,,,,ST ={}2{}12,{}012,,{}1012-,,,N M N M 则),3,2,1,0,1(}.0,1,2{-=--={|1),{|21}xM x x N x =<=>M NA .B .C .D .答案 D二、填空题1、(2009上海八校联考)已知全集,集合,,那么集合__________。
答案2、(2009泸湾区一模)若集合,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 答案3、(2009闵行三中模拟)已知集合,则=_________。
答案4、(2009杭州二中第六次月考)定义集合A*B ={x|x A,且x B },若A ={1,3,5,7},B ={2,3,5},则A*B= . 答案5、(2009上海青浦区)已知全集,集合,,则= . 答案6、(2009深圳一模)已知命题,.若命题是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0}x x <{|1}x x <{|01}x x <<U R =2{|230,}A x x x x R =--≤∈{||2|2,}B x x x R =-<∈A B =(0,3]2{|(3)50,},A x x k x k x R A R +=+-++=∈≠Φk (,1]-∞-{}0,,213,2x S x x R T x x x Rx ⎧⎫=<∈=-≤∈⎨⎬-⎩⎭S T[)0,1-∈∉{1,7}R U ={}0542>--=x x x M {}1≥=x x N )(N C M U ⋂{}1-<x x :p R x ∈∃022≤++a ax x p a 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