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意义与内容

合集下载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来降低城市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城市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规划理念,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制定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目标是通过改善城市下水道和改善城市绿化体系,降低城市的洪涝风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需要合理规划城市下水道系统,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

合理规划城市下水道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城市的洪涝风险,并且能够将雨水有效地利用起来,减少城市的用水量。

此外,海绵城市还需要改善城市的绿化体系,增加绿地和植被覆盖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实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需要进行城市的整体规划,制定合理的城市布局和用地规划,合理分布城市下水道系统、绿化体系和建筑设施。

其次,需要加强城市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城市的洪涝风险,确保城市的安全运行。

此外,还需要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形成多部门合作、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共同推动海绵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实施还需要解决一些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需要解决城市土地和资源的有限性问题,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和资源,减少浪费和污染。

其次,需要解决政府和市民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知和意识问题,提高市民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知和参与度,并充分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

最后,还需要解决资金和技术支持的问题,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总之,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是一项新的城市规划理念,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下水道系统和改善城市绿化体系,可以降低城市的洪涝风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实施需要从城市规划、监测和预警、部门协作等多个方面入手,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海绵城市作用和现实意义

海绵城市作用和现实意义

海绵城市作用和现实意义
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建设理念,主要是旨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它是通过增加建筑物与自然资源之间的联系,以及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来实现的。

海绵城市概念强调以预防为主,尽可能减少与自然的冲突,加强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海绵城市构建遵循几条基本原则,包括能源效率原则,垃圾利用原则,水资源管理原则,生物多样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

海绵城市的建设旨在通过利用和改善现有的资源和基础设施,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并且可以有效减少污染和废弃物排放。

海绵城市的现实意义体现在它可以改善城市环境,促进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益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它可以让城市成为更自然、更宜居的地方,改善空气质量,帮助减缓洪水和热岛效应,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损耗,降低生态破坏的风险,保护城市的土地,使社区更有序,更安全,更有效,更具吸引力。

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带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改善,整个社会福祉的提高,减缓土地破坏和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安定和和谐,加强国家对资源的管理。

总之,海绵城市概念表明,城市建设应以预防为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重视自然形态和生态系统建设,改善自然条件,维护城市的自然环境。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举措。

什么是海绵城市建设它对城市发展有何意义

什么是海绵城市建设它对城市发展有何意义

什么是海绵城市建设它对城市发展有何意义在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进程中,“海绵城市建设”这个概念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但究竟什么是海绵城市建设呢?它对于城市的发展又有着怎样至关重要的意义呢?海绵城市,简单来说,就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问题。

传统的城市建设往往采用硬化的地面,雨水无法渗透,只能通过排水系统迅速排走。

而海绵城市则强调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综合采用各种措施,让城市能够自然地吸纳、储存、净化和利用雨水。

具体来看,海绵城市建设包含了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

比如,通过建设绿色屋顶,让屋顶能够蓄积一部分雨水,减少雨水直接流向地面的量;打造下凹式绿地,使绿地能够像小池塘一样暂时储存雨水,增加雨水的渗透和滞留时间;铺设透水铺装,如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让雨水能够迅速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设置雨水花园,利用植物和土壤的过滤、净化作用,改善雨水的水质。

那么,海绵城市建设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它有助于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在过去,每逢暴雨,城市的排水系统常常不堪重负,导致道路积水、交通瘫痪,甚至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

而海绵城市通过各种措施,让雨水能够在源头得到控制和分散,减少了雨水的集中排放,从而降低了内涝发生的概率。

即使遭遇强降雨,城市也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吸纳和储存雨水,避免出现大面积积水的情况。

其次,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雨水得到有效的收集和利用,可以用于城市的绿化灌溉、道路清洗等,减少了对自来水等常规水资源的依赖,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再者,它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绿色屋顶、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设施的建设,增加了城市的绿地面积和生态空间,为植物和动物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同时,雨水的自然渗透和净化,也有助于改善城市的土壤质量和空气质量,提升城市的整体生态品质。

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一、海绵城市建设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内容。

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与新区建设、旧城改造以及棚改紧密相关,涉及房地产、道路、园林绿化、水体、市政基础设施等建设,能够有效拉动投资。

据初步估算,如果全国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按照海绵城市理念实施,每年可以形成投资量近万亿元。

二、海绵城市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保护城市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生态敏感区,结合绿色建筑、低影响开发建设(LID)以及绿色基础设施建设(GI),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调节雨水径流,充分利用天然植被、土壤、微生物净化水质,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三、海绵城市建设是城镇化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

可以保证城市生态空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城市小气候,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同时,也为生物特别是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恢复城市生物多样性,营造生态、优美的景观环境。

四、海绵城市建设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十三五”期间将是中国经济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纵观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起初也是先污染后治理,之后从绿色发展中寻求产业和技术升级,实现新的一轮经济发展。

绿色城镇化发展同样在中国经济建设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海绵城市建设作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城镇化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必将助力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海绵城市规划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海绵城市规划分析
4、蓄水规划要点。蓄水主要是针对城市既有的河流、湖泊、湿地等区域实施防护,随后制定实施健全样式且以城市内部河道整治、岸线保护等为主题的有关法规条例,令已然遭受冲击的水生态环境得到适当地修复,并且借助通淤截污、人工湿地构建、生态岸线等途径,加以逐层地调试。之后,借助地下空间或是蓄水池等模式,完成雨水调蓄设施的设置使命,保证针对雨水加以妥善化地存储和调节应用,进一步迎合现代我国城市雨水可持续开发应用的理念。
四、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海绵城市规划要点分析
1、渗水规划要点。渗水主要是透过建筑、道路、绿地、铺装等施工项目进行实施,比如屋顶绿化和可渗透铺装等。其中前者结构将细化为栽培基层、过滤层、排水系统、防跟透屏层、绝缘层、防水层等,可以保证在吸收合理数量的雨水基础上,改善气候条件并且美化城市景观。而在进行城市路面等区域规划改建环节中,要求改良规划传统硬质铺装方案,如沿用渗透性良好的硬质铺装方式,在所属区域环境绿化理念指导作用下,针对雨水予以科学性地吸纳,规避地下水回灌问题重复滋生,令雨水经过合理程度地渗透和滞留之后,发挥出更为理想的减洪、水质净化和地下水涵养的功能特性。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海绵城市规划分析
摘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海绵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建设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并且在海绵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做到因地制宜,从而保障海绵城市规划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概述了海绵城市,阐述了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海绵城市规划要求与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规划设计;规划要求;规划要点;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海绵城市规划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并且可以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海绵城市的概述

城市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方案

城市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方案

城市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城市的水资源管理和城市内涝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海绵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使城市具备更好的水资源管理和水循环能力的城市。

本文将探讨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方案的相关问题。

一、海绵城市的概念及意义海绵城市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是由美国学者阿尔伯特·波尔(Alberti Bol)提出的。

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城市的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水循环能力的提升。

海绵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海绵城市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传统城市的建设方式往往会导致大量的地表水无法被有效排除,从而引发城市内涝。

而海绵城市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可以将雨水纳入城市水资源管理系统,减少地表径流,从而有效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其次,海绵城市可以提升城市的水资源管理能力。

传统城市的水资源管理往往是单一的,无法充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而海绵城市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雨水花园等,可以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有效提升城市的水资源管理能力。

再次,海绵城市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传统城市的建设方式往往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

而海绵城市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城市的生态环境,使城市更加宜居。

二、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原则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首先,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需要注重整体性。

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城市的水资源管理和水循环能力,而不是单一地解决某个问题。

因此,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地形、气候、水资源等因素,确保整体的可持续性。

其次,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需要注重适应性。

不同地区的城市面临的水资源管理和水循环能力问题有所不同,因此,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其适应性。

关于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浅析

关于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浅析

关于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浅析近年来,由于我国多个城市多次出现内涝灾害,城市排水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关注。

并且相关规范中明确了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建设、维护及管理过程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内容、要求、方法。

本文分析了海绵城市的建设原则,着重研究了海绵城市规划设计重点,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标签: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要点;探析1、前言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还具有吸收、渗透、涵养、净化、释放的特点。

同时,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2、海绵城市的建设原则2.1 以安全为重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需要把社会的经济安全、当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作为重点。

换句话说,在海绵城市的设计中,首先对当地降水特点与水资源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同时按照该城市的内涝治理与环境保护要求,进行海绵城市的设计规划。

2.2 规划引领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与设计中,超标雨水的径流排放体系、雨水系统与城市雨水的管渠系统是至关重要的部分。

因此,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时,需要对三者进行统一规划,同时结合末端调节和源头的减排、灰色和绿色,保证规划与城市长期的复杂性、发展性特点相符合。

2.3 生态优先在海绵的城市建设与设计中,生态悠闲是要求也是出发点,人们经常会把传统泵站、管道与沟渠等基础设施作为灰色的设施。

在进行海绵城市设计时,需要灵活应用绿色雨水的设施,提高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

特别是在部分城市老城区,由于雨水设施比较落后与陈旧,雨水的径流情况比较严重,这就需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保证建设的合理性,尽可能不影响到雨水的系统。

3、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重点3.1 设计的方向分析(1)建筑与小区设计方向,建筑屋面和小区路面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传输。

海绵城市的意义和措施

海绵城市的意义和措施

海绵城市的意义和措施概述海绵城市是指采用可持续性和创新技术来解决城市极端天气事件和水资源管理问题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理念。

在传统城市规划中,大量的非透水区域和不透水材料导致雨水无法迅速排出,造成城市内涝和水资源浪费。

而海绵城市则通过改变城市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将城市变成一个具有蓄水、渗透和净化功能的海绵,以解决雨水排放问题并提高城市的适应性和韧性。

意义海绵城市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海绵城市的几个重要意义:1. 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传统城市规划中,大量的非透水区域和不透水材料导致雨水无法迅速排出,容易引发城市内涝。

而海绵城市通过增加透水面积,引导和储存雨水,可有效减少内涝发生的风险。

2.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海绵城市采用绿色基础设施、雨水收集系统和雨水利用系统等措施,实现雨水资源的收集、净化和重新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 保护水生态环境传统城市规划中,大量的雨水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带走了大量的污染物,破坏了水生态环境。

而海绵城市通过雨水的自然净化和慢性渗漏,保护水生态环境,改善水质。

4. 增加城市的适应性和韧性海绵城市通过建设适应性和韧性较强的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应对能力,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同时,海绵城市还能改善城市的微气候,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措施海绵城市的建设涉及多个方面的措施和策略。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海绵城市建设措施:1. 绿色屋顶与墙面绿色屋顶和墙面植被能够吸收雨水、减少雨水径流,并对城市的热岛效应和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在海绵城市中,推广绿色屋顶和墙面的应用,能够增加透水面积,减少雨水排放量,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

2. 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海绵城市中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将雨水导入储存设施中,再利用于灌溉、冲洗等用途。

通过雨水的再利用,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慢性渗透设施慢性渗透设施,如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能够将雨水逐渐渗入地下,达到地下水补给和地面水资源补充的目的。

海绵城市专项方案设计

海绵城市专项方案设计

海绵城市专项方案设计提纲:1. 海绵城市设计的意义及背景2. 海绵城市专项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技术方案3. 海绵城市专项方案设计的实施难点及解决方法4. 海绵城市专项方案设计的评估和效果5. 海绵城市专项方案设计的发展和未来展望一、海绵城市设计的意义及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水资源日益短缺,城市洪涝、内涝等水灾问题也日益严重,海绵城市的建设正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海绵城市要求在城市设计中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建造天然的、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补偿机制来减少洪涝灾害、改善水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品质。

二、海绵城市专项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技术方案(1)技术原则:海绵城市专项方案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技术原则:a. 自然流动的水文循环和生态系统循环必须得到保护并得到加强,避免因城市化而破坏生态系统,造成水资源的无节制消耗。

b. 通过景观规划、生态修复,增加水的渗透、调控、保留能力,以避免单一的水利工程给城市带来的环境负担及其利用上的单一性。

c. 在城市密度较大的情况下创造出更多的自然景观,提升城市的人居生活品质。

d. 实现“多元防控”的原则,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控制,具有灵活的、对抗多种水文危险的能力。

(2)技术方案:a. 生态绿地系统建设,包括湿地、绿房、绿墙等。

b. 提升城市道路的渗透性,使用透水材料铺路和透水草皮。

c. 暂存雨水系统建设,包括屋顶绿化及庭院、公园等地面蓄水系统建设。

d. 充分利用自然水体资源,开展中水回用设施建设。

三、海绵城市专项方案设计的实施难点及解决方法(1)实施难点:a. 公众意识不足。

目前多数普通市民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概念以及科学性并没有充分的认知。

b. 建筑管理制度是建立在传统城市基础之上,对海绵城市建设并没有充分的考虑。

c. 海绵城市建设涉及的各个部门要形成协作合作,塑造强大的技术和法律团队。

(2)解决方法:a. 提升公众意识。

通过科普教育工作,让市民更好的认识海绵城市的建设目的以及优点。

浅谈海绵城市

浅谈海绵城市

浅谈海绵城市
现代城市开发对大自然带来的巨大压力,树木减少,水资源的可用性受到影响,过长的排水系统和雨水的不断污染,都给城市发展带来一定的麻烦。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种新型的城市规划——“海绵城市”被提出,海绵城市整合植被绿化、雨水收集、排水系统等生态技术,利用海绵般的水系统让城市具备把地表雨水当下收集的能力,实现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海绵城市以自然的生态循环减少污水和雨水的流失,而不是改变诸如排水沟或城市排水系统的其它技术。

另外,海绵城市还可以减少城市内降雨量造成的灾害,减少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海绵城市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要求包括绿地拓展、风蚀回流保护、雨水收集、积水回收、雨水成灰、湖南山水等关联系统明朗化、优化设计。

比如,在包括湿地和小池塘在内的低洼地带,最大限度地采用自然植被,以相对密集的植被覆盖率来稳定地表,阻止细土以及水源污染,可以之间减少地面和污水排放带来的影响。

在这种技术的设施确立和建设的基础上,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应考虑到发展的其它方法,如降低冰箱资源,控制能源使用,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方法,重视景观设计,避免大面积开发,等一系列其它方法。

总而言之,海绵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环境压力,而且能提升城市的美观程度,促进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未来,海绵城市将会成为现代城市的关键概念,它具备有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潜力,和助推城市建设和发展。

对海绵城市建设监测评估的理解和认识

对海绵城市建设监测评估的理解和认识

对海绵城市建设监测评估的理解和认识一、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通过改变城市的建设方式和管理模式,使城市具有更好的抗洪排涝、雨水资源化利用、生态修复等功能,达到减少城市洪涝灾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整体可持续性等目的的一种城市建设理念和模式。

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防洪排涝:海绵城市强调雨水的有效管理和利用,通过雨水的自然渗透和减缓排放,实现城市内部水资源的再生利用,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

2. 生态修复:海绵城市强调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通过绿地、湿地等生态措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3. 资源节约:海绵城市强调雨水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减少城市的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城市的水资源成本。

4. 可持续性:海绵城市建设以“自然为师,系统治水”为宗旨,倡导“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防洪排涝能力,更在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因此海绵城市建设监测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终端控制”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具体来说,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通过调整和改善城市的建设方式和管理模式,减少城市的雨水径流量,降低城市的雨水排放负荷。

2. 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指在城市运行和管理过程中,通过监测和评估城市的雨水管理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保障城市的雨水管理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3. 终端控制:终端控制是指在城市雨水管理的末端,通过利用海绵设施和生态工程对雨水进行处理和利用,实现雨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缓城市雨水排放速度,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

海绵城市规划总结汇报

海绵城市规划总结汇报

海绵城市规划总结汇报海绵城市规划总结汇报一、引言海绵城市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和技术手段,使城市在面对极端天气事件时能够吸收、蓄存、净化和利用降水,并通过合理的再利用方式减少对城市自然水循环系统的干扰。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不断加剧,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和水资源利用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海绵城市规划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城市发展策略。

二、海绵城市规划的背景1.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城市面临更多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风险。

2.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挑战: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土地利用的不合理规划,导致城市面临水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三、海绵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目标1. 基本原则:(1)生态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2)多元共享:建立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水系统,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共享。

(3)适应性强:根据地域特点和需求,灵活应用技术手段,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

(4)兼顾经济效益:在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提高城市经济的竞争力。

2. 目标:(1)改善城市水环境:通过排除污水,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

(2)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收集降水、净化水源,提供可再利用的水资源。

(3)增加城市绿地和生态系统:通过增加绿地覆盖、建设湿地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

(4)提高城市抗洪排涝能力:通过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和城市空间布局,减少洪涝风险。

四、海绵城市规划的技术手段和措施1. 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段:(1)绿地和屋顶绿化:增加城市绿地覆盖,减少地表径流。

(2)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通过收集和利用降水,减少城市对外部供水的依赖。

(3)湿地建设和恢复:建设湿地系统,提供自然的水质净化功能。

(4)生物滞留系统:通过建立生物滞留系统,实现水的净化和蓄存。

2. 新兴技术手段:(1)蓄洪区域规划:将蓄洪区域纳入城市规划范围,减少洪水对城市的影响。

(2)生态河道修复:通过河道修复和湿地建设,提高城市水资源的自净能力。

浅谈海绵城市道路建设的意义

浅谈海绵城市道路建设的意义

浅谈海绵城市道路建设的意义摘要: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目的在于降低人类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

城市道路系统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的“海绵化”对改变城市下垫面现状、缓解城市内涝、控制雨水径流污染、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道路,海绵城市,应用1 海绵城市概述1.1 海绵城市的基本内涵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 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雨洪管理理念,是国外先进雨洪管理理念在中国的深化。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水平和现状,将保护生态系统放在城市建设的首位,同时结合低影响开发的设计理念,在城市新建区和改、扩建区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恢复,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2 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海绵城市建设借助城市建筑、绿化、道路、公园等多种类型的公共基础设施,打破常规的雨水排放方式,在充分保证公共基础设施安全以及城市用水安全的基础上,利用特殊的建筑方式实现城市对雨水的蓄积、渗漏以及净化过程,为雨水的重复可循环利用,水资源环境的保护创造条件。

海绵城市由于其建造特性,在遇到大的降水时,可以最大程度将降水进行蓄存、滞留,一方面避免了内涝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最大化的提高雨水的使用效率,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市排水问题和水资源缺乏问题。

2 转变城市道路建设理念城市道路在“海绵化”的过程中,要坚持“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的原则,贯彻“低影响开发”的建设理念,同时做好建设理念的转变工作。

2.1 海绵城市建设的原则城市道路的“海绵化”要坚持“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 的原则,就是要在建设前做好城市道路系统、排水系统、市政管网系统、绿地系统及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的规划工作,将城市道路、排水、景观等相关专业进行统筹考虑,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把道路交通安全、排水防涝安全作为核心,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从多方位入手来进行建设,一方面要保护好城市水生态敏感区域,另一方面在开发时要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避免造成环境的破坏。

简议海绵城乡规划设计的意义及其要点

简议海绵城乡规划设计的意义及其要点

简议海绵城乡规划设计的意义及其要点摘要:“逢雨必涝,城市看海”的场景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现代城市中,从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着手准备城乡规划,做好海绵城市的规划必须与实际情况相适应,以达到最优效果。

在城乡发展的背景下结合海绵城市的应用情况,将两者有效合理的结合起来,为可实现的海绵城市规划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海绵城市规划的要点和意义两个主要方面展开分析为更好的促进城乡的发展而努力。

关键词: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意义;要点引言海绵城市是新型城乡规划的必经之路,可开发模式较多且意义重大为之后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但是任何成功都没有捷径,需要有合理的规划设计以达到目标。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可以像海绵一般的城市,吸水力度强,提供吸水蓄水的功能。

海绵城市作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可在平时生活中提供休闲娱乐环境,无论是湿地、森林还是绿地等都可实现这一功能。

同时,海绵城市最主要的作用吸收大量雨水不了荒废。

在暴雨时节,城市防涝排涝无法解决雨水问题时,海绵体的良好作用效果可以将下雨时多出的水进行存储,需要用水的时候将储存的水释放出来并有效利用到需要的地方。

一、海绵城市的概述在多雨季节可将城市多出的水进行收集存储,这样的做法就避免了城市的洪涝问题,大部分的雨水都被收集起来,再次利用的时候也更方便节约。

收集出来的水可以用于洗车、灌溉树木等多种用途,水资源紧张的局面也能通过这些改变有所缓解。

对于海绵城市的规划而言,生态目标完成是一个方面,同时可以多功能利用也是一种优化方式。

所以在进行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方面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对于优化城市这一方面要将城市道路、建筑布局结合起来,多方面了解城市规化综合考虑布局。

达到生态平衡、系统完善的海绵城市目标。

二、海绵城市规化设计的意义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意义主要体现在社会意义、经济意义、生态意义这三个方面。

1.从社会意义这个角度来说,城市的旧城区改造依托于海绵城市的设计构想。

“海绵体”构想的运用为老城区改造的蓄水池、雨水管线改造提供新思路,为海绵城市的实际应用提供范例和经验。

海绵城市解说词

海绵城市解说词

海绵城市解说词
(实用版)
目录
1.海绵城市的定义和概念
2.海绵城市的作用和意义
3.海绵城市的设计和建设
4.海绵城市的实际应用案例
5.我国海绵城市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
正文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海绵城市的概念源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旨在通过设计和建设,使城市在遇到雨水等极端气候时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收、储存和排放水分,从而减轻城市内涝、水污染等问题,提高城市的生态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海绵城市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效地减少城市内涝,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安全;二是改善城市水环境,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三是提高城市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和建设海绵城市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排水系统的优化,通过建设蓄水池、湿地等设施,增强城市的排水能力;二是绿色建筑和绿地的推广,通过植被和水体的自然调节,减缓城市热岛效应;三是城市道路和广场的透水化改造,提高城市地面的透水性,减少雨水径流。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城市开展了海绵城市的建设和改造工作,如深圳、厦门、北京等,这些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的来说,海绵城市是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海绵城市建设报告

海绵城市建设报告

海绵城市建设报告海绵城市是指将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通过科学的控制与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化进程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提高城市对水资源的保护利用能力,增强城市的抗洪排涝能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城市建设模式。

以下是针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报告。

一、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频发等。

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因此需要转变城市建设模式,向海绵城市转型。

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提高城市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城市的抗洪排涝能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原则和思路1.掌握水资源的调控和利用: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实现对水资源的调控和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构建自然生态系统:将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通过植被覆盖、湿地恢复等手段,构建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3.实施低影响开发: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土地的占用和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采用低影响开发的方式,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

4.水资源综合管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实施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包括调控水量、监测水质、净化和循环利用等,以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三、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1.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可通过种植树木、草坪等方式,提高城市的绿地覆盖率,有利于吸收雨水和改善城市气候。

2.构建雨水收集系统:建设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和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地表径流,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建设湿地系统:建设湿地系统,恢复湿地景观,有利于水质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4.提升城市排水系统能力:改善城市排水系统,提升城市抗洪排涝能力,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5.推广城市雨水渗透技术:推广城市雨水渗透技术,通过道路、屋顶等表面的透水铺装,提高城市地表的渗透性,减少地表径流。

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三 海绵城市的经济效益
1.新常态经济 1)海绵城市是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再生型转变的典型代表 2)海绵城市是新常态下金钱导向转变为价值导向的示范标杆
2.新型城镇化 3.海绵城市建设的市场分析
1)海绵城市产业链体系 2)海绵城市市场前景预测
四 海绵城市的艺术价值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能够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 良好的“弹性”。其建设理念为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对城市生态进行恢复 性改造。从艺术的角度上评价海绵城市,作为一个低影响开发性的生态工程,其意义 不仅仅在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更是对景观艺术设计及美好城市形态建设等诸 多方面的创新性影响。
二 海绵城市的社会效益
海绵城市的建设属于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是市民直接参与享用的公共资源。 海绵城市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的是公共服务价值,具体分几个层面:一是丰富城市公 共开放空间,服务城市各类人群;二是构建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与城 市整体形象;三是改善人居环境,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海绵城市社会效益的重点是 海绵城市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关系。
第四节 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及管理
导言
海绵城市建设是中央政府在城市雨水方面提出的一项战略性重大决策,该项工作的实 施涉及水利、市政、交通、城建、国土、发改、财政、气象、环保、生态、农林及景观 等多个领域的管理与合作。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重新梳理了雨水管理与生态环境、城市 建设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全方位解决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景观及 水经济等相关问题,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艺术价值的最大化。
一 海绵城市的生态效益
①控制面源污染。生物滞留设施、透水铺装和下沉式绿地等技术措施对雨水径流中 SS、COD等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净化能力,对城市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海绵建设有何意义和作用

城市海绵建设有何意义和作用

城市海绵建设有何意义和作用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城市海绵建设”这一概念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并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那么,究竟什么是城市海绵建设?它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和作用呢?简单来说,城市海绵建设就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首先,城市海绵建设对于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中,大量的硬化地面,如水泥、柏油路面,使得雨水无法迅速渗透到地下,而是迅速汇集形成地表径流。

一旦遭遇强降雨,排水系统不堪重负,城市内涝便频频发生。

而通过城市海绵建设,增加绿地、湿地、可渗透路面等元素,可以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让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同时降低内涝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

想象一下,在雨季来临之时,城市不再是一片“汪洋”,道路不再积水难行,人们的出行和生活不再受到内涝的困扰,这将是多么美好的景象。

其次,城市海绵建设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城市中的绿地、湿地等海绵体不仅能够吸收雨水,还能净化水质,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增加生物多样性。

它们能够调节城市的气候,降低气温,减少热岛效应,提升城市的舒适度。

而且,这些绿色空间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释放氧气,改善空气质量,为居民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宜人的生活环境。

当我们漫步在城市的公园、河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美景,便能真切地感受到城市海绵建设带来的生态福祉。

再者,城市海绵建设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雨水作为一种宝贵的水资源,在过去往往被白白浪费。

通过海绵建设,可以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城市的绿化灌溉、道路清洗、景观补水等方面,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节约水资源。

在一些干旱地区,这种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海绵建设还能够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海绵城市的建设意义及其相关技术

海绵城市的建设意义及其相关技术

海绵城市的建设意义及其相关技术一.什么是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生态环境保护。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1.避免和减少城市内涝的必要手段高楼林立、循环不畅,城市上空的热气流无法疏散,城市热岛产生的局地气流上升有利于对流性降雨的发生,同时城市空气中的凝结核多,也会促进降雨,由此形成的“雨岛效应”是城市内涝的诱因之一。

另一方面,在城市开发过程中,大量的硬质铺装改变了原有的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由于降雨不能及时一方面,全球气候变暖,与内涝有关的高强特大暴雨、飓风台风等极端气候频现;城市下渗,形成地表径流,传统的城市排水体系难以适应强降雨时形成的径流量洪峰,产生城市内涝。

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质是控制径流,降低汇流是海绵城市控制的关键。

六字建设方针中的“渗”是减少屋面、路面和地面的硬质铺装,充分采用渗透和绿地技术,从源头减少径流;“滞”是通过植草沟、滞留带等工程措施,降低雨水汇集速度,延缓洪峰出现时间,降低排水强度,缓解降雨时的排水压力。

通过各类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多项措施联合作用,达到降低地表径流量、控制城市内涝的目的。

2海绵城市建设是降低径流污染的重要途径我国的地表水资源污染形式严峻,面源污染是其主要来源之一。

面源污染自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和证实以来对水污染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城市面源污染是除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第二大面源污染类型。

城市面源污染主要由降雨径流的淋浴和冲刷作用产生。

特别是在暴雨初期,由于降雨径流将地表的、沉积在下水管网的污染物,在短时间内,突发性冲刷汇入受纳水体,而引起水体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意义与内容
作者:王成
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09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指出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理念及意义,并结合实例阐述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内容。

关键词: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内容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85-01
一、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
社会经济要想长期稳定健康发展,需要城镇化进程的推动。

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也是区域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客观要求。

不过,在城镇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会受到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极大影响,而采取外延模式来促进城镇化进程已很难取得良好效果。

我国在2014年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已指出,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应当转型为改进城镇发展品质的全新发展模式,努力平衡城镇发展中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矛盾,这样才可以使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

习总书记在“强化海绵城市建设”的系列讲话中明确提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和我国人民的生活以及民族未来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关联性。

在2014年12月召开的城镇化工作座谈中提出,要构建自然存积、渗透以及净化的海绵城市。

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建设部颁布实施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为构建海绵城市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二、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理念及意义
(一)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理念
海绵城市指的是采取相应措施强化城市的规划与管控,更加全面、深入地挖掘建筑工程、道路工程以及绿地等系统对自然降雨的吸纳、蓄存、渗透以及缓释等效用,使得自然降雨所带来的地表径流量得以有效管控,达到自然积存、渗透以及净化的城市生态系统。

海绵城市就是要将城市建设成如海绵一样,可以更加优良地应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能够在遭遇灾害时有非常优良的“弹性”。

在降雨过程中,将雨水吸纳、蓄存、渗透等,而在城市需水时把所吸纳的水资源再供给给城市。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将生态放在发展的前面,把自然途径和人工技术更有机地融合,在保证城市防涝安全性的条件下,使雨水被有效蓄存、净化,让雨水更加高效、合理地被城市所利用,达到生态保护的目标。

构建海绵城市时,要协调好雨水、地表径流水以及城市地下水三者之间的系统性,同时也要兼顾不同水资源之间的复杂性及城市发展的长期性。

海绵城市革新城市排洪防涝方式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海绵城市革新城市排洪防涝方式
(二)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意义
城市传统的排洪防涝是采取快速排放、及时排放、就近排放等方式来实现的。

而海绵城市的建设是通过渗透、滞留、蓄存、净化、利用、排放六位一体的方式来实现对城市雨水的优化处理,使城市的排水工程更加具有生态化,对于城市与生态的长期、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保护城市已有的生态系统。

通过构建海绵城市,可以使城市已有的河流、湖泊、沟渠等生态系统得到极大的保护,使城市拥有更加充足的涵养水量,让城市保有可以应对强降雨的林地、草地以及河流等,使城市自身的水文、地质环境能够得以最大限度的维护。

(2)城市生态的恢复以及修复。

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利用生态保护的方式可以对易被破坏的生态加以恢复与修复,同时也能够让城市保有特定的生态环境空间。

(3)低影响开发。

依据最小限度影响城市生态的思想,对城市进行规划与建设,使城市开发的强度得以有效、科学地控制,让城市拥有充足的生态用地,最大限度减少城市中不透水范围,使城市的水生态得以高效保护。

三、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内容
在海绵城市的专项规划中,要协调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地表径流排放系统。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能够有效地对降雨进行渗透、蓄存以及净化,使城市的地表雨水径流得以有效控制,降低了雨水地表径流的峰值,并减少雨水径流所带来的污染。

雨水管渠系统指的是城市中传统的排水工程,要和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一起实现对降雨的汇集与排放。

超标雨水地表径流排放系统是当降雨量过大时,超出了管渠的排放能力而建设的径流系统。

通常在建设超标雨水地表径流系统时,要结合城市自然水体、泄解通道或者隧道等自然与人工途径结合的方式来实现。

四、结语
在构建海绵城市的过程中,应当将生态环境摆到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自然途径以及人工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保证城市拥有足够的防洪排涝能力,并可以有效对雨水进行积存、渗透以及净化,使得水资源能够被最大化再循环利用,以达到生态保护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华.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的探析[J].净水技术.2016,01.
责任编辑:孙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