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
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经济学研究
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经济学研究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常态。
在经济学领域,人们对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是衡量一国经济绩效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除了生产要素外,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本文将探讨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经济学研究。
首先,技术进步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经济学中,技术进步被视为一种技术创新的体现,它可以改善生产过程并提高生产效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能够利用更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更高效的生产工艺,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进步还能够激发创新和创业活动,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
因此,技术进步被视为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其次,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对生产要素(劳动、资本等)的综合利用效率的度量。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得相同数量的生产要素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产出。
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远远超过其他因素,如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长。
这是因为技术进步可以通过创新和技术扩散来提高整个经济体的生产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然而,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
一方面,技术进步的效果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
发达国家通常可以更好地利用技术进步带来的机会,因为他们有更先进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并且拥有更多的资本和人力资源。
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技术能力和资本积累的瓶颈。
另一方面,技术进步的效果也取决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特点。
在某些行业,技术进步的效果会更加显著,比如高科技和创新型产业。
而在传统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小。
为了更好地理解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学者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模型和方法。
其中,索洛增长模型是最早也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模型。
该模型将经济增长视为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长的综合效果,旨在解释不同国家间经济增长的差异。
金融集聚、金融风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财经理论研究2023年 第5期[收稿日期]2023-05-1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2BTJ071)[作者简介]赵峰(1978-),女,山东莘县人,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金融集聚、区域经济、绿色技术创新研究。
[通讯作者]邹悦(1996-),女,山东泰安人,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金融集聚、区域经济、绿色技术创新研究。
金融集聚、金融风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赵 峰,邹 悦(山东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摘 要]金融集聚主要通过集聚与扩散两个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我国的外源性金融风险和内生性金融风险也会对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基于此,本文收集了2007年至2019年我国各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并依照地理方位将各省份划分成四个区域,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了金融集聚和金融风险对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空间效应以及金融集聚对金融风险的非线性影响。
研究表明: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层面上具有比较明显的正相关性;总体而言,金融集聚总体上会助推区域经济的向好发展,但更多地表现为对本区域的促进作用,而为相邻地区带来的经济效应是有限的;金融风险总体上会阻碍区域的经济发展进程,但更多地表现为对周边地区的抑制效应。
因此,要重点关注金融风险在不同区域的空间依赖性。
此外,我国四个区域的金融集聚和金融风险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金融集聚对金融风险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非线性影响。
[关键词]金融集聚;金融风险;区域经济;区位熵;熵值法[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63(2023)05-0030-13 一、引言金融集聚可以通过集聚效应强化本区域的经济实力,并在扩散效应的作用下带动邻近区域的经济发展,金融集聚也会促使金融集聚区内和区外产生经济发展差距,提高金融集聚风险的发生概率,进而阻碍本区域和邻近区域的经济发展进程。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背景与意义 (2)1.2 目标与要求 (3)二、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4)2.1 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 (5)2.2 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方法 (6)三、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与策略 (8)3.1 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 (9)3.2 提高劳动者素质与技能 (10)3.3 优化生产要素配置 (11)3.4 深化体制改革与管理创新 (13)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践案例分析 (14)4.1 国内外企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案例 (15)4.2 政府政策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17)五、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与保障措施 (18)5.1 完善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 (19)5.2 加大投入力度与优化资金配置 (20)5.3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与创新文化 (21)六、结论与展望 (22)6.1 结论总结 (24)6.2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25)一、内容简述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在数量一定的情况下,生产效率的提升程度,它反映了技术进步、知识积累、制度创新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文章首先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和重要性,然后从理论上阐述了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包括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制度环境等。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以中国为例,探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现状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策略和建议,包括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改善制度环境等,以期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1 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这种环境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已成为企业追求持续增长和竞争优势的关键。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在数量一定的情况下,生产效率的提升程度,它反映了技术、知识、管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总目录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总目录2020年第1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外汇管理政策的演变与发展马宇,张婷婷(3)……………………集体产权、资源禀赋与农村政治生态优化研究张毅,董江爱(14)………………………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基于省域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陈堂,陈光(21)………………………………技术创新对区域“产业-金融”耦合的异质性研究范文祥,李将军(32)………………………中国金融结构演进、信用中介链条与金融稳定朱凯(41)…………………………………内部控制、外部审计和金融化相关股价崩盘风险王贞洁,徐静(54)………………………政治关联、营商环境与企业创新投入———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罗天正,关皓(67)……………………………………要素市场扭曲与家庭创业———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数据的实证分析于明超,吴淑媛(78)…………………企业创新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耿晔强,常德鸿(89)……………………………云南地级市经济空间集聚特征研究———基于“密度、距离、分割、依赖”的角度陆亚琴,李静(102)……………………2020年第2期从人口红利到人力资本红利———基于新经济生产方式的考量董翔宇,赵守国,王忠民(3)…………………………中央银行数字货币面临的挑战及风险防范研究王雨薇,国世平(12)………………………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均衡发展———基于2003—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陈智颖,钱崇秀,陈苗臻(19)………环境分权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制———基于央地关系的调节作用罗斌,凌鸿程(32)……………………………………人口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影响———基于空间溢出角度的研究周少甫,陈哲(49)……………………………………公司丑闻的强制披露是否影响内外部投资人“用脚投票”和“用手投票”?金缦(60)…………市场竞争、并购商誉与投资效率张安军(74)…………………………………………………晋升压力、官员任期与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基于中国70个城市的实证杨刚强,程恒祥,吴斯(89)…………………………外资占比、产业集聚和企业创新———基于工业企业数据的研究邢震,梁君(101)……………………………………2020年第3期论贸易优势理论的当代发展吴杨伟,李晓丹(3)………………………………………………科技创新供给侧高质量发展要处理好“十大关系”曾繁华,吴阳芬(11)……………………要素市场扭曲的增长方式效应研究解晋(20)………………………………………………大数据能促进中国制造业结构优化吗吕明元,苗效东(31)………………………………保障性住房对区域人口流动的“双向涟漪效应”研究———基于空间计量交互模型分析郑芳,王建生,位梦蕊(43)…………………………遗产继承是否显著促进了家庭财富的积累———来自中国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韦宏耀,杨政怡,钟涨宝(54)…………………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基于拔靴滚动因果方法尹晓娜,李静萍,苏志伟(67)………………………………多中心空间演化促进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吗陈秀英,刘胜(79)……………政府补贴、寻租与企业研发人力资本投入张志昌,任淮秀(92)……………………………管理者特征对组织惯例更新的影响———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宋哲,于克信(104)………………………………………2020年第4期发展中国家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基于跨越低收入均衡和中等收入均衡视角周文(3)…………………………………如何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基于碳排放对高质量发展作用的经验证据刘梦,胡汉辉(19)………………………FDI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一个基于区域外部性的扩展模型刘清杰,任德孝,刘倩(36)……………………劳动力价格扭曲与绿色经济效率损失张政,李雪松,王冲(51)…………………………财政教育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十分位点的分层省级数据分析宫锡强(64)……………………………………政治和经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周志方,李瑾瑾,曾辉祥(72)………………………金融去杠杆与企业风险承担———来自民营企业的证据覃飞,石小霞(89)…………………………………………靠“关系”还是靠“学历”?———私营企业员工薪酬中的亲属关联效应和文凭效应研究赵秋成,马洪旭(101)………2020年第5期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效能的空间差异及演化趋势的实证研究罗海平,艾主河,何志文(3)………………中国科技进步对居民福利影响的实证研究徐淑红(15)………………………………………中国财政支出对碳排放影响的双重效应分析赵哲,谭建立(24)…………………………内部人减持对高送转的影响———基于媒体关注视角康明惠,陈佳敏,苗苗(37)……………………………………普惠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研究———基于云南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杨虹,张柯(52)……………………………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水平———一个基于我国农业领域中“关系”的实证研究刘胜春,阮萍(66)…………………服务主导逻辑下价值共创影响研究———平台能力的中介作用杨路明,张惠恒,许文东(76)…………………………………职场孤独感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机制研究———基于情感理论的研究视角何雨珊,陈鹏宇,陶向南,彭达枫(92)…………………精准视角下扶贫绩效模糊综合评价———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柳志,王善平(104)………………………………2020年第6期土地租税与土地财政演进———基于公共物品融资的经济逻辑张垒磊,闫晨(3)…………………………………地方政府“土地生税”研究:基于工业用地视角李学增,郭贯成,崔久富(17)………………跨省份人口城镇化迁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理论假说与实证检验陈海龙,陈小昆(29)……………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地级及以上城市经验数据朱风慧,刘立峰(42)………………………………行政分权、财政分权与金融资源配置厉华威(54)……………………………………………党组织嵌入、审计监督与预算松弛———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代彬,谈星辰,刘怡(64)………………………企业价值观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杨玥,张强,江新会(80)……………………………研发投入的创新绩效综合评估研究———基于仪器设备视角冷松(92)……中国企业对东南亚投资的政治风险及其调节因素———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谭立力,刘小莞(104)……………………………………2020年第7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市场分割的影响研究王伟,孔繁利(3)………………城市群发展战略下中心城市金融溢出效应研究罗小伟(17)…………………………………交通信息高度联通下的西南地区旅游增长新特征及其验证黄书雷,方行明,全诗凡(28)……技术创新、金融约束与产业结构研究庄雷,王飞(40)…………………………………股权集中或股权制衡能否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绩效的束缚———基于房地产上市公司数据张力派,于文领,陈玲玲,郭晓华(5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居民健康———基于生活方式和社会支持双重视角的研究黄倩,李宽,熊德平(66)……………资本市场开放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杨晓亮,李冬,王维红(81)………………知识积累、开放式创新与高技术企业新产品绩效研究杨立生,陈倩(98)………………………2020年第8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直接影响与间接效应———来自OECD 成员国的经验证据张文爱(3)…………………………………………全球治理参与能力对国家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兼议突破全球价值链治理困境的政策逻辑陈秀英(18)………………………………中国居民住房资产与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研究严艳,陈磊(26)………………………城市化和老龄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影响研究———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王健,赵凯(38)…………………………………………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及其有效性研究黄晶(55)………………………………………云南省农村金融资源可得性的脱贫效应分析马骥,杨振宇,马金书(68)…………………企业家精神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需求结构转变视角陈欢,庄尚文,周密(80)………………………………如何识别R&D 税收激励效应?———从创新数量与质量视角说起姜安,黄惠丹,吴松彬(92)…………………………新时代矿产资源国有化模式的探讨王中庆,王继军(104)……………………………………2020年第9期产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与环境污染———基于中国285个城市的实证分析寇冬雪(3)………………………………………不动产供给数量结构对城市创新产出的加速效应研究赵华平,侯碧瑶,张所地(18)………P2P 平台合规化转型对平台运营风险的异质性影响研究于博,董怡然(31)…………………基于国际视角的人口结构变迁与寿险消费:理论梳理与实证检验袁成,崔慧(49)…………业务结构多元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影响的理论分析程道金,张东辉,成力为(62)…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调节效应廖婧琳,胡妍,项后军(73)………………………公共服务的供给存在政治周期吗?梅正午,孙玉栋(88)……………………………………收入不平等与公共服务质量———基于CGSS 数据的经验分析李振,吴柏钧,王丹阳(99)…………………………2020年第10期繁荣的诅咒:对金融部门扩张与实体经济发展关系的再认识———基于中国制造业数据的一个分析框架杨宇焰,张柏杨(3)…………………………制度距离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对“制度接近性”假说的再检验聂爱云,何小钢,朱国悦,李建体(20)…………产业扶贫降低了贫困脆弱性吗?———基于CLDS 的准实验研究王志涛,徐兵霞(32)……………………………………过度负债会加剧实体企业金融化吗廉永辉,褚冬晓(45)…………………………………卖空机制真的可以抑制公司违规吗———基于中国式融资融券的实证分析武晨,王可第(62)……………………………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周国富,柴宏蕊,方云龙(76)…………………………高管学术背景、市场化进程与企业创新投入何旭,马如飞(88)…………………………企业轻资产运营与全要素生产率盛明泉,冯天宇,谢睿(101)……………………………2020年第11期试析中国现阶段是否具备有效开征房产税的前提和条件周文豪(3)…………………………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贸易比较优势的视角龚梦琪,尤喆,刘海云,成金华(15)…………………教育水平、相对剥夺与流动人口健康成前,李月(26)…………………………………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与居民幸福感———基于CGSS2015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缪小林,李闵(36)………………………贫困县脱贫摘帽的影响因素及实践路径———基于中国西南地区60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冯朝睿,李昊泽(46)……………中国操纵汇率了吗———基于汇率宏观基本面模型的实证分析王盼盼,石建勋(57)………………………科技贷款对技术创新的非线性作用机制研究孙芹,宋夏云(70)…………………………守住底线还是拓展空间:来自企业风险管理的经验证据胡明霞(80)…………………………文化距离对中国入境旅游的影响———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尹忠明,秦蕾(90)………………………………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刘永松,王婉楠,于东平(100)……………2020年第12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研究刘佩,孙立娟(3)………………………………………基于劳动力就业视角的中国经济增长分析:理论与实践郭兆晖,孙金山,郭路(19)…………基于QCA 的地方政府债务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南省为例何涌,陈梦颖(27)…………………………………………………中国金融周期的再测度———基于动态因子法的分析刘璐,王晋斌(39)………………………………………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及异质性研究姚婷,宋良荣(53)………………………市场化债转股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研究李志军,陈龙(64)……………………………智力资本信息披露促进了企业价值提升吗———基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视角袁蓓,夏昊(75)…………………………………股权激励水平内部差距与企业创新陈鹏程(89)………………………………………………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风险治理研究———基于“两微”舆论风险的视角李贞,李栋(105)………………………………。
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经济增长被视为国家发展的基石,因为它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可以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
然而,实现经济增长并不是易事,一个国家必须发掘经济增长的潜力,并采取合适的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关键。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指的是一种度量生产效率的指标。
它反映了生产因素的总体利用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可以通过提高劳动效率、技术进步以及增加资本投资来实现。
以技术进步为例,如果一项新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生产力,那么企业将会有更高的生产效率。
这个技术进步会导致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企业可以在保持生产成本不变的前提下生产更多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收入的增长。
此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还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然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不容易。
首先,技术的推广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从而加重了企业负担,尤其是在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过程中,企业必须保持更新迭代的速度才能够跟上潮流。
其次,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还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需要提供必要的资金、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支持。
这样才能够实现技术的不断进步。
基于此,我们应该意识到全要素生产率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政府应该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出台更多的政策来推进技术创新和进步。
企业也应该加强技术创新的推进,不断增加技术的投资和人才的引进。
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加强国际合作也是不可或缺的。
各国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分享最新的技术和经验,共同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
龚六堂
【期刊名称】《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年(卷),期】2024(3)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高收入国家水平的距离进一步缩小,显示我国将会较快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需要完整、准确和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保持经济高质量增长。
经济的高质量增长需要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本文比较分析了世界各国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后的经济增长特征,指出此时影响不同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最重要因素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实际途径和政策建议。
【总页数】16页(P67-82)
【作者】龚六堂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3
【相关文献】
1.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外贸、外资促进经济增长的质量——评《对外贸易、外资促进经济增长路径的比较研究》
2.科技人才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了吗?\r——基于科技人才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的实证检验
3.“营改增”是否提升了全要素
生产率?——兼论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制度红利4.科技创新促进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了吗——基于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检验5.消费增长能否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全要素生产率(TFP)是衡量经济效率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在一定生产要素投入下,经济中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一、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所有生产要素的输入相对于产出所实现的生产效率。
它不仅包括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效率,还包括技术进步、创新等因素的影响。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能够实现单位产出的增加,从而推动经济实现更高水平的增长。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意义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能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竞争激烈,企业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企业永续经营的关键。
其次,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能够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再次,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还能够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
三、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技术进步和创新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技术进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本的提高也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队伍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变化,提高创新能力。
另外,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市场竞争环境等也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深远影响。
四、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贡献。
首先,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能够实现单位产出的增加,推动经济增长。
随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企业能够更高效地利用资源,生产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其次,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促使企业提高工资水平,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
最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还能够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金融发展促进了FDI流入吗——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研究
作者: 杨友才[1];牛晓童[1];耿璐璐[1]
作者机构: [1]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青岛266061
出版物刊名: 学习与探索
页码: 139-147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8期
主题词: 金融发展;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动态SDM模型;FDI流入
摘要:本文采用多种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研究2001—2018年我国省级层面金融发展水平与FDI流入的关系.研究发现:FDI的流入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路径依赖性.从金融发展"量"上看,短期内,金融规模对本地区的直接效应表现为促进作用,对相邻地区的间接效应表现为竞争效应,且竞争效应大于促进作用;长期而言,金融规模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竞争效应均较为明显.从金融发展"质"上看,短期内,金融效率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及总效应均显著为正,大大促进了FDI 的流入;长期而言,金融效率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间接效应较小且不明显,总效应显著为正,且金融效率促进FDI流入的长期总效应比短期更强.FDI流入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效应特征,地方政府在制定政策促进本地区FDI流入时,不仅要考虑本地区的经济实力以及政策环境,更应积极关注相邻地区的发展策略,积极构建区域协作平台,加强地区间的交流合作,从而综合利用整个区域的资源要素,吸引FDI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效率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在相同的劳动、资本和资源投入下,一个经济体能够创造的产出水平。
TFP在经济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并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并探讨其影响机制。
首先,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经济增长起到关键作用。
在传统的要素投入模型中,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劳动力和资本的增加。
然而,随着劳动力和资本积累的逐渐减弱,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变得尤为重要。
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全要素生产率的每1%增长,可以带来经济增长0.5%至1%左右的提升。
因此,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非常显著。
其次,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可以促进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通过引进新的生产技术、提升生产方式和改善组织管理等途径,全要素生产率得以提升。
技术进步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
举例来说,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而推动了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等产业的兴起,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可以增强经济的韧性和创新能力。
在经济面临外部冲击和变动时,高水平的全要素生产率可以使经济更具抗风险能力。
例如,在一场金融危机中,全要素生产率高的国家可以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来应对危机,减少经济衰退的程度。
此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还可以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持续推进。
然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非易事。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首先,资源配置效率的不足限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在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下,即使具备一定的投入要素,也很难实现高效的生产。
其次,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限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如果一个国家的科技研发水平低下,技术进步的潜力也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钱桂敬
【期刊名称】《中华纸业》
【年(卷),期】2013(000)021
【总页数】2页(P8-9)
【作者】钱桂敬
【作者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中国造纸协会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提高审计职业环境质量促进审计行业可持续发展 [J], 俞校明
2.企业迁移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吗?——基于城市内部制造业迁移的验证 [J], 席强敏
3.科技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J], 张腾; 刘阳
4.提高环境规制能促进高端制造业"绿色蜕变"吗——来自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证据解释 [J], 张峰; 宋晓娜
5.通过资产绩效管理(APM)提高资产回报率促进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融科技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金融科技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及策略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文献综述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 (6)2.1 金融科技的起源与发展 (8)2.2 金融科技的主要领域 (9)2.3 金融科技的企业类型 (10)三、金融科技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12)3.1 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13)3.2 降低金融服务成本 (14)3.3 改变金融服务模式 (16)3.4 促进金融创新 (17)3.5 提升金融监管能力 (19)四、金融科技对金融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21)4.1 加强金融科技监管 (22)4.2 促进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融合 (24)4.3 培育金融科技人才 (25)4.4 推动金融科技标准化 (26)4.5 加大金融科技政策支持力度 (27)五、结论与展望 (29)5.1 研究结论 (30)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31)一、内容概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金融科技(FinTech)已逐渐成为金融业发展的新引擎。
金融科技的核心在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对金融行业进行深入渗透和革新,从而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金融科技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我们将分析金融科技如何改变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包括支付结算、信贷融资、资产管理、保险理赔等方面的创新与变革。
我们将深入剖析金融科技在推动金融业发展的同时,所面临的挑战与风险,如信息安全、监管合规、市场竞争等问题。
我们将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以指导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金融科技的冲击,实现可持续发展。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变革。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
金融科技以其独特的优势,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为金融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金融科技对金融业发展的具体影响,并探讨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数字金融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探究——基于数据包络法和计量模型
31经济研究【作者简介】秦佳慧(1999—),女,硕士研究生在读,贵州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农林经济管理。
数字金融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探究秦佳慧(贵州大学)摘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缓解资金约束,促进农业经营主体生产,对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利用DEAP2.1软件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通过Stata16.1软件分析数字金融发展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
结果表明,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西部地区的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推动,东部和中部地区则依靠技术进步;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具有空间依赖性,通过提升技术效率和累积效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起正向促进作用。
基于此,本文提出要加大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支持力度,完善乡村数字化建设,因地制宜实施精准化发展战略。
关键词:数字金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计量模型——基于数据包络法和计量模型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根据2022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粮食总产量已由1978年的30477万吨上升至2021年68285万吨,农业经济实现飞速增长。
但是现阶段的农业发展仍然受到多方面限制。
[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更加重视和依靠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由此可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已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是决定我国农业长期稳步增长的关键因素。
虽然目前学界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上已经取得了相对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鲜少有研究分析数字金融对其的影响,且测算方式多采用随机前沿分析,但该方法依赖于参数估计,生产函数由研究中主观设定,而数据包络分析更适用于多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效益评价,[2]因此,首先采用数据包络分析了各省份不同时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内容,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讨论其空间溢出效应,为我国农业加速实现现代化转型提供参考。
剔除西藏、港澳台和直辖市样本,最终选取了2012—2020年中国26个省份的数据,个别缺失变量采取线性插值法进行预测补全,对相关变量作对数处理,对连续变量进行Winsorize双侧缩尾处理。
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的测度
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的测度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
如何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提高产出、降低成本,已成为企业和国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作为经济领域中的重要概念,成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两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一、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和测度方法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能源等)综合利用效率的提高程度。
多数情况下,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都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技术进步和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改善而来。
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TFP = Y / (A*L^α*K^(1-α))其中,Y是产出、A是生产率、L是劳动投入、K是资本投入、α是产出弹性。
在计算全要素生产率时,常采用的是索洛技术(Solow Residual)方法和马尔科夫链方法。
索洛技术方法是由罗伯特·索洛于1957年首先提出的,基于国民经济生产函数的构建,将输入、输出变量加入以得出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式。
该方法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个:一是只考虑了数量关系,而未能充分反映质量因素,使结果缺乏说服力;二是未能对指标权重的确定进行合理处理。
因此,索洛技术方法常常被指出存在不足之处。
马尔科夫链方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运用生产函数,将生产成果与生产要素数量构成相互联系,从而判断生产效率的变化。
该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生产变化的情况,但也需要注意方法的局限性。
总之,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是一个较为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
通过精确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可为企业提供非常实用的指导,帮助企业在经济竞争中保持优势。
二、技术进步的概念和测度方法技术进步是相对于传统生产方式而言的新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应用。
其主要作用是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生产方式升级,推动产业扩容和形态变化。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变化及提升途径——基于产业视角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变化及提升途径——基于产业视角摘要:本文从产业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和建议。
总体来说,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加强产业结构优化、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企业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措施是提升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自主创新、人才培养一、背景介绍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生产所需的所有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和技术等的利用效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态势,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究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二、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自20 世纪80 年代开始,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呈逐年提高的趋势,但是在2012 年后开始下降,尤其是2015 年之后下降幅度更为明显。
具体而言,从2012 年到2016 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仅为2.3%,远低于2002 年到2011 年的年均增长率(5.4%)。
这表明中国目前面临着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的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三、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原因1.技术创新水平不高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缺乏自主创新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虽然近年来科技投入有所增加,但是整体上来看,中国在科技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投入仍然较低,技术能力和水平相对较弱。
这导致中国的创新能力不足,无法迅速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
因此,技术创新水平不高是当前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2.产业结构不合理当前中国的产业结构仍然不够优化,以重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导的传统产业占据了比较大的比重,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相对较缓慢。
这导致中国产业结构不够灵活和多元化,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金融科技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赋能”和信贷配给的视角
金融科技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赋能”和信贷配给的视角引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金融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此背景下,金融科技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从“赋能”和信贷配给的视角,探讨金融科技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一、金融科技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1.1 改善金融服务的效率金融科技通过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了金融交易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加快了金融服务的处理速度。
企业可以更快地获得贷款、支付和结算等金融服务,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1.2 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金融科技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对企业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潜在机会。
通过提供风险评估、市场分析和业务建议等服务,金融科技提高了企业的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1.3 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金融包容性传统金融机构往往对小微企业等风险较高的企业提供融资存在较高门槛,使得这些企业融资困难。
而金融科技通过大数据和金融科技平台的建设,使得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估更加精准,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金融包容性。
这为更多企业获得融资提供了机会,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二、金融科技对信贷配给的影响2.1 提高信贷配给的准确性金融科技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企业的内外部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更准确地判断企业的信用风险,并根据风险状况进行信贷配给。
相比传统的基于抵押物和财务指标的信贷配给方式,金融科技更加客观和全面,有效地降低了不良贷款的发生率。
2.2 优化信贷配给的效率传统的信贷配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金融科技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手段,简化了信贷配给的流程,提高了效率。
从而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更加快速地响应企业的融资需求,提供更快捷、高效的信贷服务。
2.3 促进金融服务的创新金融科技引入了一系列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如P2P网络借贷、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等,这些新模式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选择,满足了企业不同需求。
数字金融发展对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溢出效应与衰减边界的视角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 总第230期21数字金融发展对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溢出效应与衰减边界的视角李晓龙,江唐洋(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安徽大学互联网学院,安徽合肥 230039)摘 要:数字金融已经成为破解金融排斥困境的核心途径,是助推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已有文献对数字金融发展的经济效应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鲜少关注其对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更加缺乏从空间溢出效应的视角展开深入分析。
本文利用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构建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发展影响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本地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并对空间溢出效应的地理衰减边界进行了测算。
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服务业转型升级具有正向显著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既有助于本地区服务业转型升级,也有效带动了周边邻近城市服务业转型升级;更换空间模型、替换空间矩阵以及改变研究样本后的稳健性检验结果印证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数字金融发展对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随地理距离持续扩大而逐渐衰减的特征,且当城市间地理距离跨越260公里以后,空间溢出效应将不再显著。
关键词:服务业转型升级;数字金融发展;空间溢出效应;衰减边界文章编号:2095-5960(2024)03-0021-10;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为同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为55397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4.5%,相比1978年的905亿元增长了约612倍,年增长率高达16.51%。
然而,服务业在实现规模扩大和份额提升的同时,仍然面临着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传统服务业占比过大等结构性问题,由此不仅对服务业生产效率提升造成重要阻碍,也成为进一步制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如何有效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以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已成为目前亟待破解的重大现实难题。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创新的空间效应及对策——基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研究
系,并从金融结构、市场集聚、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研发投入强度以及国际合作与外商投资等方面来优化发展。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结构;科技创新;空间效应;优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F830.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373(2021)05-0009-06
—、弓[言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目标、两种制度、多维创 新”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重大实践探索,而在全局 的战略规划中,针对湾区建设应采取怎样的有效路 径来增强内部活力、突破发展阻力是目前亟待解决 的问题。一直以来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思路探 讨集中在知识技术、教育融合以及人才引进等方 面,而实际上利用金融科技的产业驱动力和影响力 来推动湾区建设与发展是一种更具有创新思维的 有效路径。 基于战略全局的角度思考,在粤港澳湾区的建 设过程中引入金融与科技两个要素,并实现金融科 技的融合发展,一方面能够为湾区发展奠定更为坚 实的资金基础,另一方面也为湾区建设引入了创新 驱动力,通过协同创新必然能够突破当前局限,实现 更为长远的发展。而从国际知名湾区的发展经验来
ADF 72.35 172.56 95.32 105.42 65.74 133.47
P 0.002 0.000 0.005 0.000 0.007 0.000
注:***、**、*分别代表0.01、0.05、0.1的置信水平下通过检验(下同)。
值均通过显著性检测标准,可用于进一步的空间计 量分析。
阿犹合融@y/2021,05
接作用比例越接近,则金融结构相对越为合理。(2)金
融市场集聚程度(TF)O苏月和刘那日苏(2020)问以 金融集聚程度来体现对于湾区科技创新所提供的支
持动能,具有一定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时参考苏月等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及影响因素增长核算与前沿面分解视角的梳理分析
结论:
本次演示基于中国国有企业数据,探讨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因素对国有 企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国有企业效率有显著正向影 响,其主要驱动因素是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提升。然而,不同行业之间的效 率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政策干预和企业创新来缩小这些差距,以 提高整体国有企业效率。
在增长核算视角下,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受到技术、劳动、资本、管理等众多 因素的影响。其中,技术进步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对先进 技术的不断研发和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出质量,推动经济增长。此外, 劳动力素质、资本投入、管理水平等因素也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可以提升劳动生产率,从而带动全要 素生产率的提高。
以美国为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一直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大力推 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使得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经济增长也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撑。然而,其他国家在追赶过程中,通过引进消 化吸收再创新等手段,全要素生产率也有了显著提升。例如,亚洲四小龙等新 兴经济体,通过模仿创新和产业升级,逐步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了经济 的腾飞。
四、影响因素分析
1、政府政策:政府政策可以对技术创新、人力资本投资、制度创新等产生影 响。例如,政府可以制定科技政策和人才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技术创新 和人力资本投资;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手段,调节经 济增长。
2、市场结构:市场结构可以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垄断市场结构会降低 企业的竞争压力和技术创新动力,从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竞争市场 结构则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竞争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
二、文献综述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重要联系,如 上文所述,不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会带来“结构性 加速”与“结构性减速”两种不同的效果。 因此,有部 分学者从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角度进行分 析。 刘志彪与安同良(2002)利用 Moore 结构变化指 标测算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动程度,研究发现 产业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存在明显正面作用。 干春 晖 等 人 (2011)则 是 构 建 了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与 经 济 增 长之间的计量模型,将产业结构调整划分为合理化 与高级化两类指标。 研究发现,结构的高级化将引 发经济波动,而结构的合理化则相反会抵消这种波 动。 因此,要协调二者之间关系,实现二者间的平 衡,做到不偏不倚。 与段向以第三产业 为主的城市化阶段发展,劳动力开始转移至劳动生 产率相对低的第三产业,造成“结构性减速”现象的 出现,经济增速由此放缓。 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发展 进入新常态阶段,如何理解全要素生产率、产业结 构调整与经济增长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对实现我国 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成功迈入高质量增长阶段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
背 景 下 , 蔡 昉 等 (2009) 以 大 国 雁 阵 模 型 分 析 为 框 架,经研究发现 2000 年至 2007 年间我国东中部地 区比沿海地区拥有更快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速度 与贡献度, 作者认为沿海地区产业得到升级后,将 落后产业转移,由中西部地区进行承接,劳动力回 流至中西部地区,从而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 的延续。 袁富华(2012)则是回顾了其他国家的发展 历程,并利用历史统计数据库,对发达国家的增长 历程进行分析。 研究得出结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后导致发达国家经济减速的主要原因与其产业结 构逐渐服务化有关,并提出了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 会出现“结构性减速”和“结构性加速”现象。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与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与经济增长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是指除了生产要素投入之外,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是评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那么,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呢?一、科技创新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引擎科技创新可以大幅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效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创新环境的优化,以及创新成果的不断落地,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的深入发展,从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发展环境,提高科技创新的成功率和效果。
二、提升劳动生产率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提升劳动生产率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途径。
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发挥好劳动力的作用,可以提高生产力和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完善生产管理,提高员工培训和技能水平,推进工艺流程的优化和精细化,创新生产方式等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三、优化产业结构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优化产业结构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措施。
通过适当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内部协同合作,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推动产业良性升级,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生产要素和管理服务,从而提高企业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此外,通过实施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完善产业链的发展环境和配套服务体系,也可以有助于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四、加强企业管理和监管是保障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手段加强企业管理和监管,全面规范企业生产和管理行为,对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增长是非常必要的。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严格落实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责任,确保企业依法经营、合规经营,为企业提供安全、稳定、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就使得企业需要专注于提升自身的科技研发与
创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平,同时对自身的生产流程、组织管理与制
度设计等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这些举措有助
本文认为,科技金融主要通过两条路径影响全 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与效率改善。技术进步主要 指通过新技术、新工艺与新发明而导致的企业最优 生产能力的整体提升。效率改善主要指通过管理 创新、组织变革与制度完善使得企业现阶段的生产 效率向所能达到的最优效率的提高程度。一方面, 科技金融给予企业足够的金融支持,这能够弥补企 业自身的资金缺口。企业可将所获融资直接作为 研发经费或者用于购买先进的硬件设备、技术工艺 与聘用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随后通过消化吸收、模 仿改造与集成创新等方式将前沿技术应用到本企 业 的 生 产 过 程 中 ,进 而 促 进 企 业 的 技 术 进 步 与 创 新。另一方面,企业在得到科技金融支持时往往还 可以获得其他方面的帮助。科技金融主体能够通 过信息传递、风险识别等优势对企业在管理、组织、 物流等方面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同时也能 够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借此提高企 业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洪银兴,2011)。此外,科 技金融资本与其他传统要素一样具有趋利性的经 济特征,同质化的金融资本可以对异质化的科技企 业进行选择,通过“投票”的方式来筛选哪些企业具 有吸引力。因此,科技金融主体在甄选资助对象时 往往需要考虑企业的规模、技术以及前景等因素,
JRYJJ 29
金融与经济 2019.02
有所降低,盈利空间得以扩大。另一方面,金融业 的迅速发展也可以对科技创新产生重大影响。金 融机构为企业的科技研发项目提供规模化的金融 支持,使企业拥有足够的资金对自身进行投资与升 级。企业通过提升科技研发能力、优化资本结构与 资源配置、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等方式影响企业的全 要 素 生 产 率(芦 峰 和 韩 尚 容 ,2015)。 由 此 可 以 看 出,金融资本能够强力助推科技发展,而科技进步 与创新则能影响最终的全要素生产率。正因如此, 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深度融 合 ,政 府 部 门 需 要 积 极 培 育 和 发 展 科 技 金 融 。 因 此,如何促进科技金融稳定健康发展以及如何通过 科技金融发展引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推动 生产力水平持续提高是当前政府部门与诸多学者 的研究焦点。本文着重回答以下问题:如何科学全 面衡量科技金融发展以及目前我国各区域科技金 融发展水平如何?科技金融的发展对我国全要素 生产率是否具有明显影响?如果具有影响,科技金 融是通过哪种途径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
[文章编号]1006-169X(2019)02-0029-07
DOI:10.19622/36-1005/f.2019.02.00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转换与升级路径问题研究”(14CJY082)。
张腾(1990-),黑龙江牡丹江人,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
刘阳(1963-),江苏盐城人,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跨国并购与计量经济
学。(江苏南京 210023)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 但是这种快速增长往往依靠要素与投资进行驱 动。在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恶化双重条件的 约束下,随着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的驱动方 式已无法满足我国对于经济持续性增长的要求。 新的经济环境必然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驱动模式 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家提出将创新驱动作为推动 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有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 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因 此,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 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 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 业体系,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科学 技术与现代金融业发展对提升我国经济的创新性、 竞争性与持续性以及有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与竞争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与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重要支撑。而科学技术 的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现代金融是经济 发展的核心,金融业的蓬勃发展可以强力助推科技 进步并给一国经济带来巨大活力。同时,现代金融 业也可以借助异质化科技创新加速自身发展。作 为国家产业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与 现代金融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科技金融范畴,两者 的协同作用可以推动一国科技乃至生产力的迅速 发展。因此,科技金融发展无疑会对我国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及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产生深远 的影响。
技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且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效率改善路
径发挥促进作用,通过技术进步途径产生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促进科技金融在区域间协调
发展与提高国家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政策启示。
[关键词] 科技金融;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效应
[中图分类号] F832.5 [文献标识码]A
J 金融与经济
2019.02
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科技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
■ 张 腾,刘 阳
本文以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科技金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
科技金融发展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特征。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