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罗氏沼虾解剖
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
3、D.O:3mg/l以上
单位mg/l
幼虾窒息点 成虾窒息点 草鱼窒息点 鲢窒息点
0.96~1.60 0.83~1.04 0.40~0.57 0.26~0.79
4、底质:硬质沙泥底,有一定的水草,坡比 1:2.5~3。
第四节 成虾养殖
二、放养
1、以虾为主 投幼虾(3cm)8000~12000尾/亩。混养
同龄个体 第二步足 头胸部
生殖孔开口
第一腹节侧面
雌
小 小,短于体长 较小 第三步足基部内侧 无硬块或突起
雄
大 大,超过体长 较大,腹部较大 第五步足基部内侧 有硬块或突起
第二节 人工繁殖
一、亲虾的选择
年龄1~2冬龄,体重40~90g;健康无病,附肢完整。 雌:雄=4:1或5:1
二、亲虾的运输 1、塑料袋 10kg水放虾0.25~0.3kg,充气。 2、帆布桶 20kg水+0.5kg虾。
三、饲养
1、饲料 幼虾阶段蛋白质含量为35~40%,成虾为30~35%, 其中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各占50%,另外,还要添加1~ 2%的矿物质原料。还可经常投一些动物性饵料。
2、投喂方式 1天2次,投喂量占体重的5~7%,若夜间投喂1次更好。 除此,还可施肥,以提高天然生产力。
四、日常管理
D.O 3mg/l以上;透明度30cm左右;总氨氮1 mg/l以 下;亚硝酸盐0.1 mg/l以下。
虾解剖ppt
文库
13
南美白对虾20个体节除最后一节外,每一体节都生着 一对附肢。 头部:第一触角(小触角),原肢节较长,端部又分内
外触鞭,主要司嗅觉、平衡及身体前端触觉; 第二触角(大触角),外肢节发达,内肢解具一极 细长的触鞭,主要司身体两侧及身体后部的触觉; 第三附肢(大颚),特别坚硬,边缘齿形,是咀嚼 器官,可切碎食物; 第四附肢(第一小颚)呈薄片状,是抱握食物以免 失落的器官; 第五附肢(第二小颚)外肢发达,可助扇动鳃腔水流, 是帮助呼吸的器官。 胸部:8对附肢,包括三对颚足及五对步足,颚足基部具鳃 的构造,助虾呼吸;步足未端呈钳状或爪状,为虾摄 食及爬行器官。 腹部:7节,6对附肢。前5节较短,第6节最长,最后一节呈 三主角要形的,游称泳为器尾官节。,第尾六节附不肢文库着宽生大附,肢与。尾腹 节部合称6对尾附扇肢。为14
(肠上动脉、胸直动脉)
4. 生殖系统: 精巢1对,白色;输精管,其末端开口于第五对步足基部内侧。 雌性:卵巢1对,性成熟时为淡红色或淡绿色,浸制标本呈褐色,其末
端开口于第三对步足基部内侧。
• 消化系统:由口器、口腔、肝脏(淡黄色腺体)、食管、胃 (贲门胃,幽门胃)、中肠、后肠和肛门组成。
• 排泄系统:触角腺(扁圆形腺体), 生活时呈绿色,故又称绿 腺,浸制标本为乳白色
• 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腹神经链(身体腹面正中线的1条白 色索状物);围食管神经;食管下神经节;脑
实验4 沼虾的外部形态及内部解剖(节肢动物门)
1. 头部:共5对附肢。
附鞭
触鞭
(1)小触角 (第一触角): 原
外鞭
肢3节,基部有毛,触鞭2
触鞭
条,其中还有一短的附鞭。
鳞片
具有嗅觉作用。
(2)大触角 (第二触角): 较
原肢
长,原肢2节,内肢演变
原肢
成1条长的触鞭,外肢不
平衡囊
分节,扁平、宽大呈鳞片
状。具有触觉功能。
小触角
雌虾
4. 消化系统:口,食管,胃,肠,肛门 肝脏:黄褐色,位于生殖腺下方。
wenku.baidu.com
胃
肠
5. 排泄系统: 触角腺(绿腺):位于头部腹面大触角基部内方,开口于大触角基部腹面。
绿腺 排泄孔
6. 感觉器官: (1)复眼:1对,位于头部前端。 (2)平衡囊:位于小触角基部。 7.神经系统: (1)脑神经节:位于食管上方,围食管神经端部。 (2)围食管神经:围绕于食管两侧。 (3)腹神经链:位于腹面正中线,有12对神经节。
复眼
平衡囊
脑神经节 围食管神经 食管下神经节 腹神经链
五、作业:
1. 将虾分解下来的一侧附肢,按顺序粘贴在报告 纸上,并标出名称。
2. 简述沼虾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
– 其中第4、5对是小颚,叶片状,协助取食。 – 大颚与小颚共同组成了口器。
6-罗氏沼虾解剖
节肢动物门
• 已知的超过 200万种,大约占动物界总种数的90%以上。
• 从深海到高山均有分布,很多有适合陆地上生活的结构, 几乎占据了陆地上的所有生境,出现了翅,是无脊椎动 物中 唯一真正适应陆生的动物。
• 内表皮(endocuticle) 内表皮较厚,由几丁质及少量蛋白质组成, 糖蛋白未经鞣化,很少有钙的沉积,柔软 而有弹性
2.外骨骼出现的意义: 使动物能适应比较广阔而复杂的环境,特别是陆生生活. 3.外骨骼的两个特点:
A.分片(背板、腹板和侧板),节间柔软,利于运动. B.蜕皮.
• 发育过程中都要通过蜕皮,蜕皮时上皮细胞分泌新的表皮 层,同时分泌的几丁质酶和蛋白酶分解、吸收旧的表皮。
★节肢动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 1、坚实的外骨骼 • 2、异律分节 • 3、气管系统 • 4、变态现象 • 5、复杂的神经系统和发达的感官 • 6、微小的身体
一、甲壳亚门
(一)外形特征 分头胸部和腹部。共20体 节,头部6个体节,胸部8 体节愈合成头胸部。具头 胸甲,除尾节外,各节均具 有一对附肢。头胸甲具额 剑(分类依据)
后部向前用镊子(钳住基部)摘下,注意 附肢的完整性,并且不损伤内部器官。 ---取两对小颚时,特别注意,看清形态后才 小心取下;
甲壳纲的外形和内部构造】
实验八甲壳纲的外形和内部构造
节肢动物门的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外有外骨骼,有分节的附肢。节肢动物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是动物界第一大门,也是无脊椎动物中登陆取得巨大成功的一门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其中甲壳动物是节肢动物中适应水生生活的一大类群。淡水产的虾分布广泛,易购到活体,结构典型且易观察,也可作为实验材料。
一、实验目的
以鳌虾(罗氏沼虾或日本沼虾)为代表动物,通过实验了解甲壳纲适应水生生活的主要特征,学习虾类的一般解剖方法。
二、仪器和材料
放大镜、剪刀、镊子、解剖盘、雌、雄鳌虾(罗氏沼虾或日本沼虾)。
三、方法和内容
(一)外形
鳌虾(Cambarus)(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或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的身体由头胸部和腹部共21节组成,体表具坚硬的几丁质外骨骼,呈深红色或红黄色,且随年龄而变化(图10-1)。
1.头胸部
特别粗大,长度约为体长的一半,由头部6节和胸部8节愈合而成,头胸部覆有头胸甲,其背面与胸壁相连,两侧游离,形成腮腔,约在头胸甲的中部有一条弧形横沟称颈沟,是头部和胸部的界限。头胸甲的前方有一个呈三角形的额剑,其边缘有锯齿状突起。额剑两侧各有一个可自由转动的眼柄,其上着生附眼。
2.腹部
有6节,其后还有一扁平的尾节。观察体节如何连接?此连接对虾的伸屈运动有何作用?尾节扁平,腹面正中有一纵裂缝,为肛门。
3.附肢
除第一体节和尾节无附肢外,鳌虾共有19对附肢,即每体节1对。除第一对触角是单枝型外,其他都是双枝型,但因着生部位和功能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态结构。
《罗氏沼虾》PPT课件
http://jbk.smxe.cn/dxzd 癫痫病鉴别诊断
http://jbk.smxe.cn/dxzd 癫痫病诊断标准是什么
http://jbk.smxe.cn/dxzd 癫痫病如何诊断 jbk.nxing.cn/lasadx 拉萨治疗癫痫病医院
受精卵
jbk.nxing.cn/nancdx 南昌治疗癫痫病医院
4、投饲
丰年虫的无节幼体,第Ⅴ、第Ⅵ蚤状幼体期,还需投喂 煮熟的鱼糜、蛋品饵料。
5、淡化
当90%的幼体变态后,即可进行淡化。进水口放入淡水, 同时出水口打开,淡化过程需6~8h。
第三节 幼虾培育
7~8mm--1-个-月--→3cm 一、培育池
水泥池:几个~100m2,水深0.7~0.8m,底部有收虾槽。 网箱:5~20m2(64目/Cm2),高1m。
同龄个体 第二步足 头胸部
生殖孔开口
第一腹节侧面
雌
小 小,短于体长 较小 第三步足基部内侧 无硬块或突起
雄
大 大,超过体长 较大,腹部较大 第五步足基部内侧 有硬块或突起
第二步足淡蓝色, 雄性的步足发达。
第二节 人工繁殖
一、亲虾的选择
年龄1~2冬龄,体重40~90g;健康无病,附肢完整。 雌:雄=4:1或5:1
www.adxcz.com 昆明治疗宝宝羊角风最新方法
www.adxde.com 昆明好的羊角风医院
实验7虾的解剖
文库
7
文库
8
• 1988年7月,南美白对虾由中国科学院海洋 研究所从美国夏威夷引进我国,1992年8月 人工繁殖获得了初步的成功,1994年通过 人工育苗获得了小批量的虾苗 。
• 目前,南美白对虾是我国主要的对虾养殖 种类。
• 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腹神经链(身体腹面正中线的1条白 色索状物);围食管神经;食管下神经节;脑
2、内部结构 先将头胸甲左侧下半部小心地用剪刀除去
,再轻轻地将头胸甲全部剥去,最后自后向前 沿背中央剪开,小心除去甲壳。
(1) 肌肉:横纹肌,成束。
(3)生殖系统 雄:精巢1对,白色,位于围心窦腹面。 雌:卵巢1对,纵贯全身背部两侧,性未成
(肠上动脉、胸直动脉)
4. 生殖系统: 精巢1对,白色;输精管,其末端开口于第五对步足基部内侧。 雌性:卵巢1对,性成熟时为淡红色或淡绿色,浸制标本呈褐色,其末
端开口于第三对步足基部内侧。
• 消化系统:由口器、口腔、肝脏(淡黄色腺体)、食管、胃 (贲门胃,幽门胃)、中肠、后肠和肛门组成。
• 排泄系统:触角腺(扁圆形腺体), 生活时呈绿色,故又称绿 腺,浸制标本为乳白色
熟时呈白色,成熟时呈暗绿色。
(4)消化系统 口、食道、胃(红褐色)、肠、肝胰腺(
罗氏沼虾
生活习性
摄食行为
社会行为
生长规律
罗氏沼虾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栖息习性有所不同,甚至是相反。罗氏沼虾幼体发育阶段,必须生活在具 有一定盐度的咸淡水中,行浮游生活,总是腹部朝天,背部朝地,尾部倾斜向上,头部倾斜向下。若此期放入纯 淡水中,不久就会死亡。幼体喜群集生活,有较强的趋光性,但又避开强光和直射光。当幼体变态成幼虾后,直 到成虾和抱卵亲虾,均生活在淡水中,并行底栖生活。平日多分布在水域边缘,喜欢攀缘于水草、树枝或其他固 着物之上,具明显的负趋光性,白天多呈隐蔽状态而活动较少,但在投饲时也会进行觅食。到了夜晚,则活动较 为频繁,觅食、产卵等多在夜间进行因此在夜间捕捞效果往往比白天好。
第一触角柄刺短小,伸至角膜的中部到末端,约为基节长的1/2.5,前侧刺短小,超出第二节的中部,末节 清楚地长于末2节。第二触角鳞片长约为宽的3倍左右。第三颚足伸至第一触角柄第三节的中部附近。
第一对步足腕节约1/5超出鳞片的末端指节稍稍短于掌部,腕节约为螯长的2.2倍,长节短于腕节,约为腕节 长的0.76倍。第二对步足两性均左右对称,雄性显著地粗大,腕节约4/5~5/6超出鳞片的末端各节表面均覆盖有 刺,可动指表面密覆短绒毛,在不动指则仅有刺和分散的毛,在两指切缘的基部各具2齿,不动指的基部1齿由1 个大齿和1~2个小齿组成,末齿刚位于可动指2齿的中部指节短于掌部,约为掌部长的0.78倍掌部呈圆柱状,基 半部稍稍膨大,稍短于腕节长节约为腕节长的0.8倍,稍长于座节。后三对步足形状相似。
第14届全国生物竞赛实验试题
第14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实验试题(一)
张家港
实验材料:金龟子2只(浸泡材料,大小各1)
实验用具:显微镜1台;解剖镜1台;放大镜1个;解剖器1套(大、小、弯头镊子各1把;大、小解剖剪各1把;解剖针2根;解剖刀1把;解剖刀片1片);蜡盘1个;目镜测微尺
(已安装);镜台测微尺(4人共用一个,每20分钟传递一次,共传递两轮);40W台
灯一台;移液管4根(1ml无刻度、10ml有刻度、10ml无刻度、25ml有刻度各1根);
洗耳球1个;烧杯5个(250ml大烧杯4个;100ml小烧杯1个);胶头滴管2个;培
养皿若干;双面刀片若干;载玻片若干;盖玻片若干;大头针若干;纱布3块;吸水
纸若干;餐巾纸1盒;黑色粗标记笔1支
一、
1.写出该动物的触角类型
2.绘该动物的触角结构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3.写出该动物的趾节式
4.根据题目所附的分科检索表,将该动物检索至科,并写出检索步骤及该动物所属科的拉丁文名称
二、
1.计算该动物的单眼(小眼面)面积,并简要写出计算的原理、方法、实验数据及结论
2.计算该动物复眼的单眼数目(该动物复眼上的一撮毛忽略不计),简要写出计算的原理、方法、实验数据及结论
3.分析以上实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三个最主要原因
三、制作该动物气管、马氏管装片,并用标记笔在载玻片上标出A(气管)、B(马氏管),制作
完成后请主监考老师判分(检查时将目镜测微尺的十字中心对准被检测结构;每位考生只评判一次,考试结束前5分钟停止判分),判分后将装片交给主监考老师以作进一步检验
四、解剖该动物,用大头针指出该动物腹部神经节,并请主监考老师判分(每位考生只评判一次,
罗氏沼虾解剖 ppt课件
ppt课件
4
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 发达坚厚的外骨骼
• 1.外骨骼:节肢动物包被身体的角质膜。保护内脏,防止体 内水分蒸散,协助肌肉完成各种运动。 上角质膜 (上表皮) 几丁质膜(表皮层): 外角质膜(外表皮)昆虫 内角质膜(内表皮)
• 体壁 上皮:单层上皮,多角形 底膜(基膜):无定形,颗粒层
ppt课件
27
一、甲壳亚门
(一)外形特征 分头胸部和腹部。共20体 节,头部6个体节,胸部8 体节愈合成头胸部。具头 胸甲,除尾节外,各节均具 有一对附肢。头胸甲具额 剑(分类依据)
ppt课件
28
额角 螯
腹足
侧甲 尾足
触角
步足
头胸甲鳃区
ppt课件 1、沼虾的外形观察 29
11 12-13
步足
ppt课件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八、独特的消化系统
分前肠、中肠和后肠。 • 前肠和后肠是外胚层向内凹陷而成,基本结构与体表
相同,故前、后肠壁上也有几丁质,形成齿和刚毛等 构造。 • 前肠的主要功能是取食、食物的机械研磨、贮存和初 步消化。 • 中肠常形成盲囊、腺体等分泌消化酶,对食物进行消 化和吸收。 • 后肠可以对一些离子及水分重新吸收。
32
2.消化系统
分化:口→食道→胃→中肠→后肠→肛门
罗氏沼虾的外形与解剖
实验九罗氏沼虾的外形及解剖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罗氏沼虾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解剖,了解甲壳动物上的主要特征,认识甲壳纲的代表动物。
二、实验内容
1.罗氏沼虾的外形和内部结构的观察;
2.甲壳纲各重要类群体代表动物的示范。
三、实验仪器设备
电脑、投影仪、解剖器、解剖盘、显微镜等。
四、使用材料、药品及试剂
罗氏沼虾的活体、常见节肢动物的示范标本等。
五、实验操作与观察
(一)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的外形的观察
取对虾标本于蜡盘中,先观察其头胸部和腹部以及额剑、复眼等,对虾的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全体为二十一节。头部六节,胸部八节和腹部七节组成。除头部的第一节及最后一个节不具附足外,其它各节均有附肢一对。故共有十九对附肢。
1、头胸部(cephalathorax):十三节,头部5节和胸部8节愈合而成
(1)头胸甲(carapax):为覆盖于头胸部的外骨賂。
额剑(rostrum):为头胸甲前端中央突出的长刺。螯虾的额剑是上、下扁齿在两侧。
(2)复眼(compound eye):一对。位于额剑的两侧,具柄。
2、腹部(abdomen)
七节。最后一节称尾节(telson),尾节无附肢,与腹部第六对附肢形成尾扇。
观察完毕,左手拿虾,使其腹面向上,右手用镊子从腹部一侧最后一个附肢开始,摄住没个附肢的基部,由后向前依次将附肢取下,将取下的附肢,
按照顺序排在蜡盘内,加少许水,再用放大镜观察每个附肢的构造。
3、附肢(appendaga)
由原肢、内肢和外肢构成。全体共有十九对。头部五对,依次为小触角、大触角、大颚、第一小颚及第二小颚;胸部八对,依次为:第一颚足、第二颚足、第三颚足,第一至第五步足;腹部六对,第一至第五腹节的为腹肢,即第一腹肢、第二腹肢、……等,第六腹节的腹肢为尾肢。
动物学实验教案7沼虾解剖
1、将蝗虫的口器取下,放在解剖盘上,并记下结构名 称。
2、蝗虫内部结构的解剖〔检查所见的器官及结构名称〕
六、学生实验操作与观察,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节肢动物门特点
外骨骼 呼吸-气管 分节-异律分节 附肢-分节 横纹肌 〔扁形动物、线形地位、环节动物-平滑肌〕
三、示范
藤壶、龟手 种虾类、蟹类
A水蚤
B剑水蚤
C藤壶
D虾蛄
E龙虾
F中华绒螯蟹 G三疣梭子蟹 H寄居蟹
四、课堂作业
1、将沼虾的左侧附肢19对按顺序取下, 放在解剖盘上,并记下附肢的结构名称 粘贴在实验报告纸上。
放大镜
三、实验内容:
〔一〕、沼虾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解剖方法详见实验指导40页〕。
提示:
将沼虾的左侧附肢19对按顺序取下时,应由后 部向前用镊子〔钳住基部〕摘下,注意附肢的 完整性。
取两对小颚时,特别注意,看清形态后才小心 取下
解剖时应注意
操作顺序,
摘取附肢:用镊子钳住其基部,垂直拔下。
一、实验目的?
解剖观察沼虾的外形、内部结构 了解
– 甲壳类适应水生生活的主要特征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认识
– 甲壳纲的代表动物。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
标本
– 1、沼虾:新鲜 或 浸制不久的 – 2、 藤壶、龟手 – 3、多种虾类、蟹类
(参考课件)罗氏沼虾解剖
2.消化系统
分化:口→食道→胃→中肠→后肠→肛门
33
2.消化系统
特点: (1)食道短, (2)胃大而复杂(贲门胃、幽门胃),贲门胃表
皮钙化形成胃磨,磨碎食物。 幽门胃内有刚毛,起过滤作用。
(3)消化腺为肝脏,消化和储存肠内已消化 的食物。
34
35
3.呼吸系统
• 叶鳃和丝鳃两种,由鳃轴和 鳃丝组成.
19
六、强有力的横纹肌
横纹肌成束,两端着生于坚厚的外骨骼上。体壁肌 按节成对出现(背纵肌,腹纵肌)相互起颉颃作用。
20
七、灵敏的感觉器官和发达的神经系 统
前脑(视觉中心) 1.头部神经节 中脑(触觉中心)
后脑(上唇,前肠) 2.复眼:辨别近处物体,由数以前计的小
眼组成,辨色 3.单眼:辨别光线强弱
体表有几丁质的外骨骼,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具混合体腔,身体结构和形态、呼吸器官、排泄 器官多样化;开管式循环系统、一些类群对陆生 生活高度适应。 • 身体异律分节;有带关节的附肢;是原口动物中 最进化的类群。
3
• 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分类 • 第三节 节肢动物与人类 • 第四节 节肢动物的系统发展
26
★节肢动物种类繁多的ຫໍສະໝຸດ Baidu因
• 1、坚实的外骨骼 • 2、异律分节 • 3、气管系统 • 4、变态现象 • 5、复杂的神经系统和发达的感官 • 6、微小的身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强有力的横纹肌
横纹肌成束,两端着生于坚厚的外骨骼上。体壁肌 按节成对出现(背纵肌,腹纵肌)相互起颉颃作用。
七、灵敏的感觉器官和发达的神经系 统
前脑(视觉中心) 1.头部神经节 中脑(触觉中心)
后脑(上唇,前肠) 2.复眼:辨别近处物体,由数以前计的小
眼组成,辨色 3.单眼:辨别光线强弱
八、独特的消化系统
• 0.1-1μm厚,由蛋白质及脂类物质组成, 陆生的种类还含有蜡质。分子排列紧密, 拒水。常含色素。
外表皮薄,由复杂的含氮多糖类物质几丁质与蛋白质结合 而成的糖蛋白组成。糖蛋白经鞣化,由于碳酸钙、磷酸钙 的沉积,使其坚硬。
• 内表皮(endocuticle) 内表皮较厚,由几丁质及少量蛋白质组成, 糖蛋白未经鞣化,很少有钙的沉积,柔软 而有弹性
• 从第二颚足→第五步足,每 足的基部都有一对鳃.共7 对。
• 水→鳃腔后面→鳃腔前面 • 水流的动力:第二小颚颚
舟片的拨动。
4.体腔和循环系统
A. 围心窦三角形,位于头胸部后背。心孔三对,有瓣膜(防 止血液倒流),血液呈蓝色,血清蛋白。
B.动脉7条,向前的前大动脉(1),触角动脉(2)、肝动 脉(2)。向后1条后大动脉,向下1条下行动脉。
额角 螯
腹足
侧甲 尾足
触角
步足
头胸甲鳃区
1、沼虾的外形观察
11 12-13
步足
(二)内部结构
1.体壁Biblioteka Baidu肌肉
外骨骼:几丁质、蛋白质、钙盐,可以提取甲壳素。 在虾的色素细胞中存在有虾青素、虾红素(类胡萝卜素),当
虾蟹经高温时→蛋白质变性沉淀→析出虾青素,虾红素→ 虾青素氧化脱氢→形成虾红素(熔点高,不易被破坏,虾壳 转为红色)
1、与后肾同源的腺体一般为囊状结构,一端是排泄孔,开 口在体表与外界相通。另一端是盲端,相当于残留的体 腔囊与体腔管。
• 甲壳类的绿腺、颚腺,以及蛛形纲的基节腺等属于这类 结构的排泄器官。一般水生节肢动物的排泄器官是这类 与后肾同源的腺体结构,代谢产物主要是 氨。
2.马氏管:从中肠和后肠之间发出的多数细管,直接 浸浴在血液中,吸收尿酸和蛋白质的分解产物, 使之通过后肠与食物残渣一起由肛门排出。
气管
书鳃
书肺
四、简单的开管式循环系统
• 多对心孔管状的心脏+心脏前端的动脉 • 血体腔:节肢动物的体腔。内含血液,由
囊胚腔(初生体腔)和体腔囊体腔(次生体腔, 囊壁中胚层不形成体腔膜)混合而成,也 称混合体腔。各组织间隙内直接充满了血 淋巴,以获得营养物质,而且液压较低可 以避免大量出血。
五、分节的附肢
2.外骨骼出现的意义: 使动物能适应比较广阔而复杂的环境,特别是陆生生活. 3.外骨骼的两个特点:
A.分片(背板、腹板和侧板),节间柔软,利于运动. B.蜕皮.
• 发育过程中都要通过蜕皮,蜕皮时上皮细胞分泌新的表皮 层,同时分泌的几丁质酶和蛋白酶分解、吸收旧的表皮。
二、异律分节和身体分部
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体表有几丁质的外骨骼,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具混合体腔,身体结构和形态、呼吸器官、排泄 器官多样化;开管式循环系统、一些类群对陆生 生活高度适应。 • 身体异律分节;有带关节的附肢;是原口动物中 最进化的类群。
• 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分类 • 第三节 节肢动物与人类 • 第四节 节肢动物的系统发展
分前肠、中肠和后肠。 • 前肠和后肠是外胚层向内凹陷而成,基本结构与体表
相同,故前、后肠壁上也有几丁质,形成齿和刚毛等 构造。 • 前肠的主要功能是取食、食物的机械研磨、贮存和初 步消化。 • 中肠常形成盲囊、腺体等分泌消化酶,对食物进行消 化和吸收。 • 后肠可以对一些离子及水分重新吸收。
九、多样的排泄器官
横纹肌,肌肉束,腹部肌肉发达。
2.消化系统
分化:口→食道→胃→中肠→后肠→肛门
2.消化系统
特点: (1)食道短, (2)胃大而复杂(贲门胃、幽门胃),贲门胃表
皮钙化形成胃磨,磨碎食物。 幽门胃内有刚毛,起过滤作用。
(3)消化腺为肝脏,消化和储存肠内已消化 的食物。
3.呼吸系统
• 叶鳃和丝鳃两种,由鳃轴和 鳃丝组成.
★节肢动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 1、坚实的外骨骼 • 2、异律分节 • 3、气管系统 • 4、变态现象 • 5、复杂的神经系统和发达的感官 • 6、微小的身体
一、甲壳亚门
(一)外形特征 分头胸部和腹部。共20体 节,头部6个体节,胸部8 体节愈合成头胸部。具头 胸甲,除尾节外,各节均具 有一对附肢。头胸甲具额 剑(分类依据)
头部 胸部
腹部
异律分节的意义: • 使动物生理分工更为显著,对以后进化到
头部、胸部和腹部等提供了可能性; • 利于运动能力的加强和灵活。
三、多样的呼吸器官
• 水生种类:鳃,书鳃 • 陆生种类:书肺,气管 • 气管是体壁内陷形成。外有气门,内气
管不断分支,并一直伸入组织间,可以直 接供应O2给组织,也可直接排放CO2。
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 发达坚厚的外骨骼
• 1.外骨骼:节肢动物包被身体的角质膜。保护内脏,防止体 内水分蒸散,协助肌肉完成各种运动。 上角质膜 (上表皮) 几丁质膜(表皮层): 外角质膜(外表皮)昆虫 内角质膜(内表皮)
• 体壁 上皮:单层上皮,多角形 底膜(基膜):无定形,颗粒层
• 上表皮(epicuticle)
• 附肢分节灵活性增加,上下
左右摆动,折弯.
• 节肢 双肢型:原肢及其顶
端的内肢和外肢
单肢型:原肢和内肢。
• 基节或底节发出的外叶有时
十分发达,为上肢,呼吸功
(颚基)
能
• 每体节有1对有分节的 附肢。附肢的分节以及 着生的体区不同,进化 过程中附肢的形态和机 能发生了变化,形成了 口器、触角、各种运动 的足以及辅助呼吸和生 殖等各种形态。
节肢动物门
• 已知的超过 200万种,大约占动物界总种数的90%以上。
• 从深海到高山均有分布,很多有适合陆地上生活的结构, 几乎占据了陆地上的所有生境,出现了翅,是无脊椎动 物中 唯一真正适应陆生的动物。
• 常见的有各类虾、蟹等水生的节肢动物,也有蜘蛛、蜈 蚣、昆虫等在陆地上生活的种类。
进化地位: • 身体分头、胸、腹部分,附肢有关节,有的具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