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
高中地理 农业、工业 知识点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农业的区位: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即农业的区位因素。
二、各农业的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自然因素:(1)气候:a、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如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我国南蔗北菜等。
b、影响耕作制度,如我国东北西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华南地区一年三熟.(2)地形:a、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b、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布,使农作物分布随海拔而有所不同。
(3)土壤: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如茶树适宜酸性土壤生长。
2、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2)交通运输:商品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3)劳动力:农业所需要的劳动力的素质和数量呈反比;(4)政策:我国的土地流转政策将有利于我国农业的规模发展;(5)科技:科技对自然条件的利用和改造,如塑料大棚、玻璃温室等;农业良种的培养,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农业运输条件、农产品的保鲜技术及农业机械化水平等.3、地理环境的变化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如修筑梯田、玻璃温室等;保鲜技术,冷冻船出现,使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农业地域类型1、季风水田农业(1)分布: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2)区位条件:a、夏季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b、平坦的地形,一般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等;c、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3)特点:a、小农经营(规模小)b、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c、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d、水利工程量大;(4)发展措施:扩大规模,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加大科技投入。
2、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国家: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2)主要作物:小麦和玉米(3)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4)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a、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b、便利的交通运输;c、地广人稀;d、高度发达的工业;e、先进的技术;f、商品率高;3、大牧场放牧业(1)分布及放牧牲畜品种:干旱、半干旱气候面积广大地区;美国、阿根廷大牧场牧牛;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大牧场养羊;(2)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3)潘帕斯草原的区位优势:a、气候温暖,天然草场优良;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c、距海港近(布宜诺斯艾利斯),促进牧场的商品经营;(4)发展措施: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农业区位选择典型案例

农业区位选择典型案例农业区位选择典型案例:1. 河北省定州市农业区位选择案例定州市位于河北省中部,是京津冀地区的腹地,是华北平原的重要农业产区。
该市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首先考虑的是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由于该市地处北方,气候寒冷,因此选择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地块非常重要。
同时,该市还考虑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条件,以便将农产品运输到市场。
2. 湖南省长沙市农业区位选择案例长沙市位于湖南省中部,是湘江流域的重要农业产区。
该市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考虑了土地利用和水资源的问题。
长沙市利用湘江的水资源,发展了水稻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
同时,该市还利用山地和丘陵地形,发展了茶叶和蔬菜种植业。
3. 广东省深圳市农业区位选择案例深圳市位于广东省南部,是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
该市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考虑了城市化的影响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深圳市发展了大棚种植业和高科技种植业,以适应城市化进程和消费升级的需求。
4. 陕西省咸阳市农业区位选择案例咸阳市位于陕西省中部,是关中平原的重要农业产区。
该市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优先考虑了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
咸阳市的农业以小麦、玉米、水稻和油菜等粮油作物为主,同时也发展了水果种植业和养殖业。
5. 四川省成都市农业区位选择案例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是西南地区的重要农业产区。
该市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优先考虑了气候条件和水资源。
成都市的农业以水稻、小麦、玉米和蔬菜种植为主,同时也发展了茶叶和水果种植业。
6. 江苏省南京市农业区位选择案例南京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
该市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考虑了城市化的影响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南京市发展了大棚种植业和高科技种植业,以适应城市化进程和消费升级的需求。
7. 山东省青岛市农业区位选择案例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的东部,是黄海地区的重要农业产区。
该市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优先考虑了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
青岛市的农业以水稻、玉米和蔬菜种植为主,同时也发展了水果种植业和海洋养殖业。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2 第三章 第1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Word版含

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最新考纲1.农业区位因素。
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思维导图考纲解读1.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把握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等地理环境要素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微专题一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的综合分析1.区位含义(1)确定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
3.区位选择的实质:合理利用农业土地。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进展变化较快。
(2)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
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进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5.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导区位因素(1)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2)千烟洲立体农业、横断山区垂直农业(地形因素)。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变迁(市场因素)。
特殊提示农业区位选择的“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的区分限制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假如没有该因素,就不行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
有时某个区域的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就会转化为主导因素。
如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就是水源。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影响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打算某地区适宜进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2.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打算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打算性因素,图析如下: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但可利用科学技术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运输条件、技术、市场、政策等)进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
农业区位因素

耕作制度
(一)自然条件
1、光照:地球生物的能量来源,在很大程度 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2、热量:热量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 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农作物种 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等。(活动积温)
3、土地:土地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 土 地的肥力不同,其生产力也不同;不同位置的土 地,有不同的利用价值(如:接近水源的土地具 有比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由于地价 较高适宜于发展经济价值较高的城郊农业和高效
天山牧场
夏放高山防曝晒,冬牧山麓防寒冷
4、横断山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随海拔高 度而变化。( )
答: 不同海拔,热量等气候条件不同, 农作物的种类也就不同。(地形)
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区位影响是决定性的。
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是决 错误
定性的。
如:我国将橡胶生产向北推广到北纬22度, 将双季水稻的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将小麦 的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
农业)。
4、水分: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没有 水就没有农业,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区发展农业 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5、地形:地形对农业的影响也较大,平原宜发 展种植业,坡度大于18°就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异使农 作物的分布随海拔不同。
农业地域类型或作物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 甘蔗 甜菜 棉花 水稻 柑橘 苹果
2、吐鲁番盆地生产长绒棉和葡萄。( )
答: 吐鲁番盆地光照充足,且昼夜温差大,对长 绒棉和葡萄的生长十分有利。在有灌溉水源的地方 长绒棉和葡萄的生产状况良好。(光照、水源)
3、天山地区的冬夏牧场。( )
答: 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将牲畜赶往高 山草甸,冬季牧场则位于气温较高的天山 北麓用贮存的干草在围棚中饲养。(地形)
农业区位论

和杜能试图解释大范围地区宏观的农业区位不同,现代的农业区位论者更多地注意研究具体农场的“农业决 策”。在一些农业经济学者看来,一个农场的生产类型即它的生产专业化方向不过是代表一个农场主决策过程的 最终结果,由若干个具有类似生产类型的农场所组成的土地利用区域,不过是各个农场主按照他们自己的条件所 作出的若干种决策的混合物;解释和论证一定的农场生产类型的区位,必须研究农业决策。这类研究广泛运用了 各种数学方法,如运用线性规划确定总生产费用最小而纯收益最大的农作物最优组合;运用博弈论研究面对种种 不确定性和风险(如天气变化、市场变化等)的农场主如何作出生产上的最优决策,以争取最坏情况下的最好可能 性;运用马尔可夫链研究生产革新的空间扩散等。影响农业决策过程的因素,不仅有各种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 素、自然因素,而且有农场主的行为因素,如个人业务知识、经验、偏好以及冒险精神等等。通过农业决策论的 研究,不仅可以论证解释已有的农业区位,而且还可能预测它的变化。
杜能学说的意义不仅在于阐明市场距离对于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类型)的影响,更重要 的是它首次确立了对于农业地理学和农业经济学都很重要的两个基本概念:土地利用方式(或农业类型)的区位 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和优势区位的相对性。此外,杜能的理论模式对于区位论的建立起到奠基作用。杜能以后百余 年来,有一批学者如F.艾列波、T.布林克曼、E.劳尔、A.廖什、E.M.胡佛、E.S.邓恩、L.H.魏贝尔等,论证、 应用和修订了杜能的农业区位学说。如劳尔应用杜能原则,把全世界农业经营类型按集约程度排列为七大农业经 营地带,而以西北欧工业区域为世界农业集约化中心。
谢谢观看
简介
农业区位论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 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
农业区位论及其现实意义

农业区位论及其现实意义农业区位论是一门研究地理上农业资源的分布、有效利用以及经济效益的科学理论。
它的基本思想是:农业生产的地理分布理解了地理空间的农业规模、农业科技、农业工具、农业技术、农业产品市场以及其他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因素,可以准确地描述农业生产在不同地理环境下产生的经济效益及其影响范围。
1、农业区位论的基本概念农业区位论可以概括为:在尊重地理空间的不同特征的条件下,根据农业生态系统的特征以及大自然环境变异所形成的一系列条件下,合理组合市场经济要素和地理空间的内容,实现产业地缘政治的空间布局和规划。
2、农业区位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将农业区位论科学地应用到农业经济中可以协调农业生产空间架构,以期实现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实现;(2)结合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方向,建立科学的农业区位空间框架,以促进更高的生产力及经济效益的实现;(3)引导区域农业改革和产业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空间组织架构,保障区域农业经济安全;(4)建立农业空间布局动态优化机制,提高农业地理空间利用效率;(5)制定符合各类土地利用要求的农业空间利用策略,促进多元化经济发展。
3、农业区位论的现实意义(1)农业区位论有利于更加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和实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2)农业区位论可以调节农业生产空间布局,从而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节约农业资源,提高生产力;(3)农业区位论的应用可以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管理和服务;(4)农业区位论还可以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培养社会各阶层的经济新思想,从而实现绿色农业发展。
以上就是农业区位论及其现实意义的简要介绍,可以说,农业区位论的发展和实施对于实现全面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比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
业。不同肥力的土地,表现出的生产力不同。
地形对农业的影响也较大,坡度大于18°就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宜
地形
发展牧业或林业,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而 不同。
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
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林业、副业、立体农业。
⑤1996年,我国北方苹果大量滞销,导致苹果销售
大幅度下跌
市场(供过于求)
阅读:“绿色农业”(P61)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绿色农业? 2、绿色农业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3、绿色农业以什么为核心?
4、什么叫绿色食品?
无污染,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5、绿色农业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更新传统观念、依靠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注重生态经营
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国家政策
能举出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特点的例子吗?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徙相似,其实味 不同“ 我国糖料作物分布是:“南蔗北甜” 海南岛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稻, 三江平原以旱地为主,一年一熟麦。
“春播、夏锄、秋收、冬藏” 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政策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一、农业区位因素
材料七: 以前,北方一到冬 季,每家每户都会 购买几十斤甚至上 百斤的大白菜存在 家里,如今再也没 有这种现象了,请 问是为什么?
交通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一、农业区位因素
材料八:
太空玉米能结出6~7个“棒子”,长出5 种颜色,而且味道比普通玉米好。
水分
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没有水就没有农业。水分是绿色植物 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又是动植物生存、生长所需要的各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地理课件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86张PPT)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3)经济发展也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 物生产摆脱了__传__统__地__域___的限制。 (4)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同时农业机械化迅 速推广,促使农民选择易于__机__械__化____作业的农作物生产。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我国利用温室、大棚生产蔬菜、食用菌、水果、园艺苗木等。
下表表示 2014 年我国温室和大棚生产情况(单位:千公顷)。据
此回答 9~10 题。
全国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温室面积 81
31
11
21
18
大棚面积 465
262
75
63
65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预习效果自测] 一、判断题 1.市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 ) 2.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较为稳定,而人文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 √) 3.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水源,同时也是其 发展的主导因素。( √ ) 4.造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 ×) 5.市场因素只影响农业生产规模,不会影响农业区位选择。( × )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4)土壤:农作物生长的__物__质__基__础____,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 生长不同的作物。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2.人文因素 (1)市场: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 生产的__类__型____和__规___模___。 (2)交通:交通运输快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 运输时间。 (3)政策法规: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 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
讨论
贺兰山东麓发展葡萄种植 业有哪些农业区位条件?
贺兰山东麓地处银川平原的西部,位于中温带干旱气候区,系 冲积扇三级阶梯,总面积为362万亩,其中有200万亩适宜发展葡 萄生产。目前,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初步形成以青铜峡市、永宁县、 农垦农场为主体,红寺堡开发区等为补充的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带。 在政府的扶持下,贺兰山东麓产区建立起标准化种植园,先后从国 外引进了适宜酿制高档干红、干白的赤霞珠、梅鹿辄、等无病毒种 苗按照宁夏农垦总体发展规划,未来五年,将在核心区投资30个国 际著名酒庄,打造世界葡萄酒文化博览中心和产业加工园区,成为 宁夏葡萄产业的集聚区。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
材料一
水稻
小麦 哈密瓜
青稞
哈密瓜
小麦
青稞 水稻
以上农作物该如 何布局?为什么?
材料二
地形
发展何种类 型农业?
材料三
我国是大豆种植资源的主要分布区,东北 地区是大豆生产地理区划及生态条件的适宜区。 与东北大豆“特定质量、声誉”相关联的地理 因素,是东北地区特有的“黑土地”。“黑土 地”可以作为东北大豆产区自然环境条件的综 合指标之一。
市场、交通、技术、政策、劳动力
以下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受什么因素影响形成的?
1、松嫩平原的甜菜、古巴大规模种植甘蔗 2、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驰名中外,日本的茶 道爱好着把茶种带回日本栽培,但效果不好。 ——气候 ——土壤 ——地形 ——市场 ——交通
3、美国中央大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4、杭州市周围形成大规模的蔬菜、乳、肉、蛋的 农业生产基地。 5、产自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 6、美国一个大型农场只需少量农业工人
5.塑料大棚野菜和天然野菜( A.都具有地域性特点 B.都具有季节性特点 C.都可连续生产经营 D.投入与产出比两者相当
B
)
6.将野菜移栽到塑料大棚中,改善了野菜生长的 ( A) A.热量条件 B.光照条件 C.土壤条件 D.水分条件 7.市场上野菜的价格一度高于猪肉的价格,造成 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当时( B ) A.市场距离变近 B.市场供求出现了变化 C.交通运输技术明显提高 D.政府出台了优惠政策
改造——地形
灌溉技术
改造——水分
无土栽培
改造——土壤
天然橡胶由热带扩大到北纬32度
培育良种、改良耕作技术
练习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橘生淮南则 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据此回答 4~5 题。
1.导致产生上述情况,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B )
2.如今北方市场上随处可见荔枝的原因是 A.交通条件和食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B.荔枝的种植区域范围扩大到了北方 C.大部分荔枝是北方温室里种植出来的 D.我国北方市场对荔枝的需求量变大
4.据材料推测,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 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 A.原料生产环节 C.运输环节 B.加工环节 D.销售环节 (
c
)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居民对野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因此,许多城郊农民纷纷在自家地里种植野菜,但产量不 高。之后,他们在自家地里建起塑料大棚,并在棚中种植 野菜,结果野菜产量大增。现在,塑料大棚种植野菜已成 为时下城郊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据此回答5~7题。
练习
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如果在 A、B、C、D四处发展棉花、果林、蔬菜和乳牛生产, 读图回答问题。
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 。 棉花 生产,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1)A处宜发展_______ 蔬菜 生产,理由 (2)B处宜发展________ 水源充足,离城镇近,接近消费市场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宜发展________ 乳牛 生产,理由是 靠近公路,交通便利,离城镇近,接近消费市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银川平原, 地形平坦 山前冲积扇, 土壤肥沃 黄河流经,灌 溉水源充足
自 然 条 件
贺 兰 山 东 麓 发 展 葡 萄 种 植 区 位 条 件
政府政策支持
社 会 经 济 条 件
引进技术, 培育良种
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劳动力充足
改造——热量
塑料大棚、 玻璃温室的农业
丘陵缓坡修筑梯田
东北地区种植大豆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土壤
材料四
沙漠中分布着绿洲,与什么因素有关?
水源
材料五
下列材料反应出何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中宁县总人口33.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49 万人,占全县人口的 72.8% ,县党委、政府鼓励农 民大规模种植并认真总结群众零星种植枸杞的经验进 行推广,选育新品种,开创了脱贫致富的神话。中宁 县宝中、和太、中银铁路与109国道、101、201省道 穿境而过,石中、中郝、中营、中固、中盐五条高速 公路在县内交汇,乡道村路四通八达,公路通车里程 达1900多公里。中宁已在全国40个大中城市建立 “中宁枸杞专卖店”181家,在全国136个大中城市 建立了稳固的枸杞销售渠道和网点,枸杞干果及其加 工产品远销30余个国家和地区。
( A )
(2010· 会考)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 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 S 州。该州面积不大, 拥有大型港口。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 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 固。据此完成 1~3 题。
3.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 ) A.原料地 C.劳动力价格 B.消费市场 D.交通运输
宁夏有哪些有名的农产品?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一节: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
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 品。 什么是农业
农业包括哪些类型?
农业
种植业
林 业
农业
渔 业 副 业牧 业Fra bibliotek区位:
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
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农业 区位
(4)D处宜发展________ 果林 生产,理由是 丘陵地区不便耕作,适宜发展林果业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