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在电站锅炉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旋流及w火焰煤粉燃烧技术_概述及解释说明

旋流及w火焰煤粉燃烧技术_概述及解释说明

旋流及w火焰煤粉燃烧技术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旋流及火焰煤粉燃烧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能源利用方式,在工业生产和能源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该技术通过优化燃烧过程,实现了对煤粉的高效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环境污染。

本文将对旋流及火焰煤粉燃烧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应用进行详细阐述,并分析其在能源行业和工业生产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和优势。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介绍了旋流及火焰煤粉燃烧技术的背景与意义,并概括了文章整体结构。

第二部分对旋流及火焰煤粉燃烧技术进行综述,包括旋流燃烧技术和火焰煤粉燃烧技术的简介。

第三部分详细解释了这两种技术的原理。

第四部分分析了它们在能源行业和工业生产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和优势。

最后的结论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旋流及火焰煤粉燃烧技术的发展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旋流及火焰煤粉燃烧技术,解释其原理,并探讨其在能源行业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这两种技术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这将有助于推动这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和工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2. 旋流及火焰煤粉燃烧技术概述2.1 旋流燃烧技术简介旋流燃烧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煤粉燃烧方式,通过将进入锅炉内的空气和煤粉快速旋转并混合,形成一个稳定、均匀且强大的旋涡。

这种旋涡可以有效地使空气和煤粉充分混合,提高了其燃烧效率和传热效果。

同时,旋流还有助于防止锅炉内部温度不均匀和结焦等问题的发生,提高了锅炉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 火焰煤粉燃烧技术简介火焰煤粉燃烧技术是一种将细粒度的颗粒质料进行完全氧化的高效方法。

在该技术下,通过喷射空气或者其他氧化剂进入反应室,在高温下使得颗粒质料迅速着火并产生火焰。

这种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被用来加强反应,并且通过适当的调节机制可以使燃烧反应达到最佳状态。

内外二次风比例对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燃烧特性的影响

内外二次风比例对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燃烧特性的影响

内外二次风比例对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燃烧特性的影响旋流煤粉燃烧器因为其众多优点而在电站锅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作为高效低NOx燃烧器的一种,可以在燃烧中控制NOx的生成,已成功在多家电厂实现了应用。

本文通过在装有该类燃烧器的0.5MW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热态试验台进行中试试验和对应工况设置的数值模拟,探究热态试验台燃烧时的复杂规律。

首先,利用一台采用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的热态试验台,在不同的内外二次风比例(RSA)下,通过烟气分析仪和热电偶对炉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场和烟气组分浓度进行了测量,同时还对对炉内不同位置的焦炭燃尽率和元素(C、H、N)释放率进行了测量及分析,研究了内外二次风比例对煤粉燃烧过程及NO生成过程的影响,探讨了RSA对煤粉着火性能、炉膛火焰中心和NO排放特性的影响。

RSA 的增大使得二次风与一次风的混合提前,在燃烧初期有更大的局部化学当量比,有利于焦炭的燃尽和元素的释放。

但RSA的变化并没有明显地影响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的着火点,火焰中心位置也没有发生明显移动。

近燃烧器区域的截面上,RSA较小的工况,有更高浓度,更大范围的CO还原气氛区,NO形成减小。

同时,整体的NO排放浓度随RSA的减小而下降,在测量区出口,RSA=2.33减小至RSA=0.25时,NO排放浓度由519.90mg/m3@6%O2降低至335.18mg/m3@6%O2,降低了35.5%。

然后,以热态试验台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软件,对不同RSA下的炉内扩散燃烧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与试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燃烧特性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RSA的增大,一方面加快了一次风的衰减速度,使得煤粉提前着火,对煤粉颗粒的前期着火和燃烧有利,炉膛中心线附近的高温区,低氧区和高浓度CO区出现得越早,同时沿炉膛轴向方向,高温区和低氧区长度明显缩短,高浓度CO区域的半径增大,但沿轴线方向的长度缩短;另一方面,RSA的增大不利于抑制煤粉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

电站锅炉新型煤粉燃烧器的研制、应用、发展

电站锅炉新型煤粉燃烧器的研制、应用、发展

百叶窗浓缩器可换叶片结构
1.6.双鳍片式水平浓淡燃烧器
双鳍片式水平浓淡燃烧器,是山东电力研究院 1989年底开始研制的,1990年至1991年在双相流模 化试验装置上完成优化选型试验,1992年在山东 黄台电厂完成了工业性试验。工业性试验完成后 至今,该燃烧器先后在黄台、黄岛、烟台、黄桥等 电厂几十台锅炉上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 效果。
煤粉浓缩装置是浓淡燃烧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的某些煤粉 浓缩装置的结构复杂, 体积较大, 旧锅炉改造时往往无合适的空间, 实 施困难。一些煤粉浓缩装置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阻力大、磨损快、 易堵管、浓淡比低、通用性差的问题。虽然有的装置能将浓煤粉转 向180°, 但其浓淡比低, 远离煤粉浓度最佳值, 且限于一次风管道的布 置方式。1989年底,我们研制了螺旋鳍片式煤粉浓缩分配装置,研究 结果表明: 采用螺旋鳍片结构的煤粉浓缩分配装置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煤粉颗粒进入浓缩分配装置后, 沿鳍片所形成的螺旋槽道, 在离心力 及重力的作用下紧贴槽壁沿换向角进入由分流隔板组成的导流管及 火嘴。煤粉浓缩分配装置是由设在圆筒体内壁上的2个螺旋鳍片组成 (见图3)。 1.6.2. 双相流模化试验 优化选型试验在双相流模化试验装置上进行, 其模化试验条件、 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详见“煤粉浓缩分配器的模拟试验”。经过阻 力系数测定, 风量偏差试验, 浓淡分配特性及圆管中浓度比恢复性能, 变粉尘浓度和变风速的模拟试验等, 优选出了最佳结构参数(h/d、l /d、) 的螺旋鳍片式煤粉浓缩分配装置。试验结果(见图5.4 ) 表明: 该 分配装置在合理的结构参数内有较高的浓淡比,其阻力小, 性能稳定, 可进行变形设计。使用该装置构成的浓淡燃烧器, 可以将向火侧煤粉浓
图2 弯头和浓缩器联合作用时试验台简图 1 —风机 2—均流段 3—弯头 4—弯头后续段 5—方圆节 6 —浓缩器 7—淡侧均流段 8—浓侧均流段 9—风速仪

电站锅炉HT-NR旋流煤粉燃烧器

电站锅炉HT-NR旋流煤粉燃烧器

电站锅炉HT-NR旋流煤粉燃烧器1.HT-NR燃烧器与普通燃烧器的比较为了达到着火稳定和高燃烧效率的关键问题在于:1)高的火焰温度2)高的煤粉浓度3)很细的煤粉粒度然而,要同时都达到高的燃烧效率和低的NOx的排放是困难的。

为此,巴布科克公司-日立(Babcoak Hitachi k.k)在煤粉燃烧技器中发展了一种称为HT-NR燃烧的新原理。

图5表示了传统型式燃烧器同HT-NR燃烧器之间的比较。

HT-NR燃烧器应用NOx的焰内还原技术,在不降低火焰温度的同时使得NOx的排放急剧减少。

因此使NOx排放的减少和未燃尽碳损失的增加这一矛盾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可以达到高效率、低的NOx排放燃烧。

2.燃烧器的结构煤粉燃烧器主要由一次风弯头、文丘里管、煤粉浓缩器、燃烧器喷嘴、稳焰环、内二次风装置、外二次风装置(含调风器,执行器)及燃烧器壳体等零部件组成。

(见附图3“燃烧器结构示意图”)煤粉及其输送用风(即一次风)经煤粉管道、燃烧器一次风管、文丘里管、煤粉浓缩器、燃烧器喷嘴后喷入炉膛;二次风经二次风大风箱、燃烧器内、外二次风通道喷入炉膛;其中内二次风(内二次风兼作停运燃烧器的冷却风)为直流,通过手柄调节套筒位置来进行风量的调节;外二次风为旋流,依靠气动执行器进行风量的调节。

单只燃烧器内、外二次风的风量分配通过调节各内二次风套筒开度和外二次风调风器开度来实现。

各层燃烧器总风量的调节通过风箱入口风门执行器来实现调节。

锅炉总风量的调节应通过送风机来调节,不属于风门挡板的调节范围。

整个烟风系统至少需设置总风量测量装置及燃尽风风量测量装置。

图7侧燃尽风(SAP)结构示意图2)煤粉浓缩器及稳焰环为了提高燃烧器的低负荷稳燃、防止结渣及降低Nox排放,采用了煤粉浓缩器、火焰稳焰环及稳焰齿。

一次风气流的浓淡分离是靠安装于一次风管中的锥形煤粉浓缩器来实现的,并使气流在火焰稳焰环附近区域形成一定浓度的煤粉气流。

为了防止煤粉浓缩器的磨损,在煤粉浓缩器的迎风面上贴有耐磨陶瓷.3)燃烧器外二次风用气动执行器燃烧器外二次风用气动执行器布置简图参见图8“燃烧器外二次风气动执行器示意图”。

1000MW等级机组旋流燃烧器安全应用分析

1000MW等级机组旋流燃烧器安全应用分析

1000MW等级机组旋流燃烧器安全应用分析一、1000MW等级机组旋流燃烧器的工作原理1000MW等级的机组通常采用煤为主要燃料,煤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气,而传统的燃烧器在燃烧煤时往往会存在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低、排放污染物高等问题。

而旋流燃烧器则采用旋流技术,通过向燃烧器内加入旋流器,使空气和煤粉充分混合,形成旋流燃烧,使燃烧更加充分,提高热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其工作原理如下:1. 旋流燃烧器通过旋流器,将煤粉和空气充分混合,形成旋流燃烧,使燃烧更加充分。

2. 旋流燃烧器采用高速旋转的方式,使煤粉和空气迅速混合,提高了燃烧速度和效率。

3. 旋流燃烧器在燃烧的过程中,烟气在旋流的作用下形成涡旋,使燃烧更加均匀,进一步降低了污染物排放。

二、1000MW等级机组旋流燃烧器的安全应用1. 安全设计在1000MW等级机组中应用旋流燃烧器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设计,包括燃烧器的结构设计、旋流器的选型和安装等。

燃烧器的结构设计需要保证其在高温、高压下能够稳定工作,并具有防爆、防震、防腐等性能。

旋流器的选型和安装需要保证其能够与燃烧器完美匹配,确保煤粉和空气充分混合,燃烧效果更佳。

还需要对燃烧器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确保其在运行过程中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2. 运行监测1000MW等级机组旋流燃烧器的安全应用还需要进行实时的运行监测,通过监测燃烧器的温度、压力、振动等参数,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还需要对燃烧器的燃烧效果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煤粉和空气的混合比例恰当,燃烧效果良好。

运行监测还可以帮助发现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安全生产。

3. 安全培训1000MW等级机组旋流燃烧器的安全应用还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安全培训,包括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等。

培训内容包括燃烧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运行参数等,帮助操作人员更加深入地了解燃烧器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还需要对维护人员进行维护知识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地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

高效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技术

高效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技术

高效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技术随着对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煤炭燃烧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高效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燃烧技术,在煤改气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高效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高效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燃烧方式,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旋流燃烧方式实现煤粉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燃烧产物的排放。

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煤粉与空气进行混合,并在旋流燃烧器中形成旋流,使煤粉与空气充分混合和燃烧,从而达到高效燃烧的目的。

高效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该技术能够实现煤粉的完全燃烧,减少煤粉的燃烧残渣,提高燃烧效率。

其次,通过旋流燃烧器的设计和优化,可以实现煤粉和空气的充分混合,使燃烧更加均匀和稳定。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有效地控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具有较好的环保性能。

高效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首先,在工业领域,该技术可以应用于锅炉、热风炉等燃烧设备中,提高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其次,在电力行业,该技术可以应用于火电厂的燃烧系统中,提高发电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煤改气项目中,将煤炭转化为天然气,实现能源的清洁利用。

高效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通过对燃烧过程的优化和控制,可以实现煤粉的高效燃烧,提高能源利用率。

与传统的燃烧方式相比,该技术具有更高的燃烧效率和更低的污染物排放。

同时,该技术的应用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在未来的发展中,高效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技术还有进一步的改进和创新空间。

首先,可以通过对旋流燃烧器的结构和参数进行优化,提高燃烧效率和稳定性。

其次,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实现煤粉燃烧过程的精细化控制。

此外,还可以结合其他清洁能源技术,如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等,实现多能源的综合利用。

旋流及直流燃烧器在W火焰锅炉上的应用

旋流及直流燃烧器在W火焰锅炉上的应用

MA L — n Ge g G o i mi . n u
( osnB b okE eg eh ooysag a C .Ld, hn h i20 2, hn ) D oa acc nry c nlg( nhi o t.S ag a 0 10 C i T h ) , a
Ab ta t s r c :As mo e a d mo e a t rc t o l f n n W y e b i r t e k y p i t - u n r i b c me v r mp ra t r n r n h a i c a r g i tp ol , h e o n - b r e s e o ey i o tn . e i i e
4 8
文章 编 号 :0 6 3 8 2 1 ) 1 0 4 — 3 1 0 — 4 X( 0 0 — 0 8 0 1
江西电力
第3 5卷
21年 01
第 1 期
旋 流 及 直 流燃 烧 器在 W 火 焰 锅 炉 上 的应 用
马利 民. 国 耿
( 山 巴布 科 克 能 源技 术 ( 海 ) 限公 司 , 海 斗 上 有 上 2 02 ) 0 1 0
旋流燃 烧器 和直流燃 烧 器都有 各 自的特点 ,有必 要
了解这 些特点 . 为燃 烧器 的选 型提供 参考 。
合 物经煤 粉管 道输 送到燃 烧 器 ,然 后均 分器将 其分 成 两股 分别切 向进 入两个 旋 风筒 。一次 风粉混 合物 在 旋风筒 中旋 流前 进 , 在离 心 分离作 用 下 , 煤粉 与一
De i n te r f s r b r e n i c u e s i t d c d sg h o y o wi u r a d dr t b r r i nr u e .An h a e n lz d te r a o s fr t e t u l — l n e n o d t e p p r a ay e e s n o r b e h h o

电站锅炉燃烧系统与设备

电站锅炉燃烧系统与设备

电站锅炉燃烧系统与设备引言:煤粉的燃烧设备包括煤粉燃烧器、点火装置和炉膛。

煤粉燃烧器也称为喷燃器,它是煤粉燃烧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作用是:将携带煤粉的一次风和助燃的二次风送入炉膛,并组织一定的气流结构,使煤粉迅速稳定着火;及时供应空气,使燃料和空气充分混合,达到煤粉在炉内迅速完全燃烧。

燃烧器的性能对燃烧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主要探究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的有关特性关键词:四角切圆锅炉燃烧调节一、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的炉膛特性1.1煤粉锅炉的炉膛炉膛是供煤粉燃烧的空间,也称为燃烧室。

煤粉燃烧过程的进行不仅与燃烧的结构有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炉膛的结构,决定于燃烧器如何在炉膛中布置及其所形成的炉内空气动力场的特性。

炉膛既是燃烧空间,又是锅炉的换热部件,因此它的结构应能保证燃料完全燃烧,同时又应使烟气在到达炉膛时已被冷却到对流受热面不结渣的温度。

所以炉膛的结构应能满足如下要求:(1)应具有足够的空间和合理的形状,以便组织燃烧,减小不完全燃烧热损失;(2)要有合理的炉内温度场和良好的炉内空气动力特性,既能保证燃料在炉内稳定着火和完全燃烧,又要避免火焰冲撞炉墙,或局部温度过高,防止炉膛水冷壁结渣;(3)应能布置足够数量的辐射受热面,将炉膛出口烟温降到允许的数值,以保证炉膛出口及其后的受热面不结渣;本文设定锅炉为单炉膛,四角布置摆动式直流燃烧器,切向燃烧,正压直吹式系统,每角燃烧器为六层一次风喷口,燃烧器可上下摆动,炉膛上部布置墙式辐射再热器和大节距的过热器分隔屏以增加再热器和过热器的辐射特性。

墙式辐射再热器布置于上炉膛前墙和二侧墙。

分隔屏沿炉宽方向布置六大片,起到切割旋转的烟气流以减少进入水平烟道沿炉宽方向的烟温偏差。

在锅炉的尾部竖井下集箱装有容量为5%的启动疏水旁路。

锅炉启动时利用此旁路进行疏水以达到加速过热器升温的目的。

此5%容量的小旁路可以满足机组冷热态启动的要求。

炉膛每角燃烧器由风箱风道、燃烧器护板、燃烬风室及水平摆动机构、空气风室、煤粉风室、油风室、挡板风箱、摆动机构及连杆、点火装置、风箱前软管等部件组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成果——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成果——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成果——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技术主要研究内容
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技术是一种先进低NOx燃烧技术,在此技术和径向浓淡旋流燃烧器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种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器。

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器内二次风叶片采用16个轴向弯曲叶片,外二次风叶片采用12个切向叶片,内二次风叶片角度固定,外二次风叶片角度可以调节。

在燃烧器一次风通道中安装一个或多个锥形分离器使煤粉集中于燃烧器的中心并喷入炉内,在一次风管、内二次风管和外二次风管出口安装扩口。

一次风粉在锥形分离器作用下,煤粉集中于燃烧器的中心,形成浓煤粉区,在一次风管边壁煤粉浓度低,形成淡煤粉区。

浓煤粉气流喷入位置正对燃烧器的中心回流区中心部分,因此穿越中心回流区的煤粉量增加,延长煤粉在高温的中心回流区的停留时间,有利于煤粉的燃尽,由于煤粉在还原性气氛下燃烧,可有效地控制燃料型NOx 的生成,同时二次风被分成了内、外两部分,形成了分级燃烧,与中
心给粉相结合,实现了低NOx排放。

中心给粉燃烧器将煤粉集中于燃烧器的中心,减少了进入二次风中的煤粉量,有效地防止了煤粉与二次风的过早混合及被甩到两侧墙上,保证了两侧墙的氧化性气氛,有利于防止侧墙水冷壁结渣和高温腐蚀。

技术特点及优势
中心给粉燃烧器有较好的煤粉燃尽率,较低的NOx排放量,较强的低负荷稳燃能力,适于燃用无烟煤、贫煤等低挥发分煤质,能够有效地防止侧墙水冷壁结渣和高温腐蚀。

中心给粉燃烧器已在河北西柏坡电厂2#炉300MW机组锅炉、邯郸电厂11#、12#炉200MW机组锅炉、宁夏大坝发电厂1#炉300MW 机组锅炉进行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50MW超临界机组锅炉煤粉旋流燃烧器分析与调整

350MW超临界机组锅炉煤粉旋流燃烧器分析与调整

350MW超临界机组锅炉煤粉旋流燃烧器分析与调整摘要:燃煤发电在我国的电力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煤粉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微细颗粒物等,这些污染物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人身自身的危害却极其严重;一方面,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NOx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碳氢化合物一起形成光化学烟雾破坏大气环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恶化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了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低氮煤粉旋流燃烧器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旋流燃烧器在结构上把燃烧空气分隔成若干独立通道,各种轴向旋流风相互作用;在运行中不需要调节。

参与燃烧的空气被分成五股,中心风、一次风、二次风、三次风和四次风。

一次风由一次风机提供,进入磨煤机中携带煤粉,形成一次风粉混合物,经燃烧器一次风管送入炉膛。

浓缩的煤粉气流同二次风和三次风配合,同时存在四次风对二次风和三次风进行隔离以保证在靠近燃烧器喉口处维持一个稳定的火焰。

二次风和三次风通过燃烧器内同心的环形通道,在燃烧的不同阶段进入炉膛,有助于NOX总量的降低和燃料的燃尽。

关键词:旋流燃烧器、NOx、飞灰含碳、炉渣、风速比、煤粉细度引言某电厂2台350MW锅炉是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自主开发设计、制造的超临界350MW锅炉。

锅炉炉型是HG-1163/25.4-PM1型,为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炉,单炉膛、一次再热、采用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平衡通风、露天封闭、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锅炉,采用不带再循环泵的大气扩容式启动系统。

设计煤种为贫煤,锅炉设计煤种为杨村煤(20%)+常村煤(50%)+马村煤(30%),煤粉细度R90=12%。

在机组运行中,锅炉燃烧存在飞灰与炉渣含碳量偏高,高时可达10%、低时在4%~6%左右;同时锅炉省煤器出口NOx偏高,省煤器出口 NOx浓度较高达到550~800mg/m3,大于设计值400mg/m3(标态,干基,O2=6%)。

飞灰与炉渣可燃物变化1个百分点,对应的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变化约0.5、0.05个百分点,锅炉飞灰及炉渣可燃物均高于设计值(100%负荷不大于1.7%、75%负荷不大于3.0%)。

旋流燃烧器前后墙对冲的锅炉火焰中心 。这种锅炉沿烟气流程对流受热面的布置方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旋流燃烧器前后墙对冲的锅炉火焰中心 。这种锅炉沿烟气流程对流受热面的布置方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旋流燃烧器前后墙对冲的锅炉火焰中心。

这种锅炉沿烟气流程对流受热面的布置方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整篇文章的引言和背景进行介绍,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目的。

可以参考以下示例进行撰写:引言旋流燃烧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燃烧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锅炉中。

与传统的燃烧器相比,旋流燃烧器具有更高的热效率和更低的排放量,可以有效地解决能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然而,在锅炉运行过程中,火焰中心的位置对锅炉的热效率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旋流燃烧器前后墙对冲布置方式对锅炉火焰中心的影响。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合分析和理论推导,我们将阐述该布置方式的优势和特点,并探讨它对锅炉火焰中心位置的影响和改善方法。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锅炉燃烧系统的优化和能源利用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将介绍旋流燃烧器的原理和应用,包括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然后,我们将详细论述锅炉火焰中心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接着,我们将重点讨论旋流燃烧器前后墙对冲布置方式的优势和特点,分析其对火焰中心位置的影响和改善效果。

最后,我们将对旋流燃烧器前后墙对冲布置方式的优势进行总结,对火焰中心的影响和改善进行总结和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我们希望能够为锅炉燃烧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为锅炉燃烧过程的能量效率和环境友好性的提升做出积极的贡献。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来进行论述。

具体的文章结构如下: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所要涉及的主题,即旋流燃烧器前后墙对冲的锅炉火焰中心。

在引言的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旋流燃烧器的原理和应用,以及锅炉火焰中心的重要性。

同时,还会明确本文的目的,即讨论前后墙对冲布置方式的优势和特点,并探讨其对锅炉火焰中心的影响和改善。

煤粉燃烧器在锅炉中的应用及性能评价

煤粉燃烧器在锅炉中的应用及性能评价

煤粉燃烧器在锅炉中的应用及性能评价燃烧器作为锅炉的关键部件之一,对于煤粉燃烧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本文将对煤粉燃烧器在锅炉中的应用以及性能评价进行详细的探讨。

煤粉燃烧器是将煤粉与空气混合后进行燃烧的设备,其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燃煤锅炉的燃烧效率和环保性能。

首先,煤粉燃烧器能够将煤粉与空气充分混合,并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燃烧,有效提高了煤粉的燃烧效率。

其次,由于煤粉燃烧器采用了分级燃烧技术,可以使锅炉产生较高的燃烧温度,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

其次,煤粉燃烧器在锅炉中的应用还可以实现锅炉燃烧过程的自动化和可控性。

煤粉燃烧技术可以通过对燃烧器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优化,实现对燃烧过程的精确控制和调节。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燃烧效率,还能够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保证锅炉的连续运行和安全性能。

在性能评价方面,煤粉燃烧器的性能主要包括燃烧效率、热效率、烟气排放等方面。

首先是燃烧效率,即指煤粉在燃烧过程中的利用率。

一个高效的煤粉燃烧器应该能够保证煤粉完全燃烧,提供足够的热量给锅炉,从而提高锅炉的整体热效率。

此外,煤粉燃烧器还应该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锅炉的长期稳定运行。

其次是热效率的评价。

煤粉燃烧器的设计和优化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通过合理控制燃烧过程,减少热损失,提高热传输效率,可以有效地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另外,煤粉燃烧器的性能评价还包括烟气排放方面。

煤粉燃烧会产生一定的烟尘和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因此,煤粉燃烧器应该能够有效地降低这些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实现煤粉燃烧器在锅炉中的良好应用和性能评价,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和应用手段。

首先,对煤粉燃烧器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燃烧效率和稳定性。

其次,配备先进的燃烧控制系统,进行精确的燃烧调节和控制,以实现锅炉燃烧过程的自动化和可控性。

此外,还需要结合燃烧工况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燃烧器型号和参数,以满足不同锅炉的需求。

多次分级中心给粉旋流煤粉高效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多次分级中心给粉旋流煤粉高效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t h i s t e c h n o l o g y i s i n t r o d u c e d nd a a n a l y z e d . T h i s t e c h n o l o y g o wn s t h e f o l l o wi n g c h a r a c t e r s : Lo w NOx e mi s s i o n ,h i g h c o mb u s t i o n
Mu l t i — s t a g e Co mb us t i o n Te c hn o l o g y T I S h u g u a n g C HE N Z h i c h a o J I ANG B i n g k u n Z E NG L i n g y a n Z O NG Qi u d o n g L I S o n g L I Z h e n g q i Z HU Q u n y i
烧 效率高 、防止 结渣 和高温腐蚀 的优 点,并通过实验室试验和 工业 试验验证该技术 的原 理。在实验室和实 际锅 炉上 ,采用飘
带示踪法对不 同燃烬 风率和外二次风 叶片 角度 下的空气动力场进行测量 。试验表 明, 该燃烧器 可 以在燃烬风率为 2 5 %时可 以 形成稳定 的中心 回流 区,回流 区随着 外二次风叶片角度减 小而增大。采用三 维激 光多普勒动态粒子分 析仪对采用多次分级技 术条件下 中心给粉 旋流燃烧器 出口气 固流动特 性进行测量 。试验表 明,颗 粒相对数密度 峰值 出现 位置靠近燃烧器 中心位 置 。 在 一台 6 0 0Mw 机组锅炉上进行 热态 试验 。试验表 明,煤粉 在距离喷 口约 为 0 . 1 m位 置着火 ,具有较强 的稳燃 能力 。同时 ,
介 绍 该 技 术 的应 用 情 况 。

煤粉锅炉旋流燃烧器空气动力场的数值模拟

煤粉锅炉旋流燃烧器空气动力场的数值模拟
g t ev lct ed a d te dsrb t n o eo i e t ra d a aye er s l o en me c ls l. es t eo i f l iti ui fv l t v co l s st e u t ft u r a i a h yi n h o c y n n h h i mu
维普资讯
4 8
应 用 能源 技术
20 07年第 9 ( 期 总第 17期 ) 1
煤 粉 锅 炉 旋 流 燃 烧 器 空气 动 力 场 的 数值 模 拟
方月 兰 , 阿彪 , 林 荆有 印
( 华北 电力大 学能 源与动 力工程 学 院 , 河北 保 定 010 ) 703 摘 要 : 流煤粉 燃烧 器的 气 流 组 织情 况 对锅 炉 的 稳 定 燃烧 与 安 全运 行 都 具 有 重要 的 影 旋 响 , 中通过 建立 物理 和数 学模 型 , 对 某 电厂 采 用 的 中心给 粉 型旋 流煤 粉 燃 烧 器进 行 了数 值 文 针 模 拟研 究 , 过调整 一 次 、 次风 速和风 量 大 小, 到 不 同运行 工 况下 的速 度 流场和速 度 矢量分 通 二 得 布 , 分析 各 计算 结果 , 出各参 量对 流场 的影响规 律 。 经 得 关键 词 : 粉锅 炉 ; 流燃烧 器 ; 煤 旋 空气动 力场 ; 值模 拟 数 中图分类 号 : 2 文 献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09—33 (Or 0 —04 —0 3 I A 10 2020 )9 08 3 yn AN Yu a n I A i o I Yo i
( c ol f n rya dP w r n ier g ot hn l t c Sh o eg n o e g ei ,N r C iaEe r oE E n n h ci P w rU i r t,B o ig0 10 , hn ) o e n es y a dn 7 0 3 C ia v i

典型旋流式燃烧器及应用

典型旋流式燃烧器及应用

引言 燃煤发电机组在我国发电设备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开展大机组调峰 技术的试验研究, 解决电网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 同时彻底解决机组频 繁启停及低负荷下的稳燃问题, 是当前最重要的技术课题。 1 旋流式燃烧器的特点与类型 煤粉稳定燃烧技术, 国内国外都在开发研究, 出现了多种煤粉燃烧 器及其稳燃技术研究成果。就其机理而言, 煤粉燃烧器可分为旋流式燃 烧器, 直流式燃烧器两大类。 旋流式燃烧器的特点是: a.旋转射流不但有轴向速度、径向速度、而 且还有切向速度, 产生了回流区。在回流区中, 轴向速度是反向的, 旋转 强度越大, 回流区也随之增大; b.切向速度衰减很快, 轴向速度衰减较慢, 但比直流射流衰减快得多, 因此, 在同样的初始动量下, 旋转射流射程 短; c.旋转射流的扩展角比直流射流大, 旋转强度越大, 扩展角也越大; d. 旋转射流中的一二次风混合很强烈, 但难以控制。 2 介绍几种典型的旋流燃烧器 2.1 径向浓淡旋流燃烧器技术 该项技术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秦裕琨教授在风包粉煤粉燃烧原理 的基础上提出, 系在燃烧器一次风通道中加入百叶窗式煤粉浓缩器, 一次 风粉混合物分为浓淡两股, 浓煤粉气流靠近中心经浓一次风通道喷入炉 膛; 淡煤粉二次风也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经过旋流二次风通道以旋流的形 式进入炉膛, 另一部分经过直流二次风通道以直流的形式进入炉膛, 形成 了由高温回流区向水冷壁依次布置浓、煤粉气流、旋风、直流二次风的风 包粉形式。从而, 在中心回流区边缘附近( 高温区域) 形成了较高的煤粉浓 度区域, 保证燃烧区域水冷壁附近形成相对较强的氧化性气氛。 2.2 轴向叶片式旋流燃烧技术 采用轴向叶片使二次风旋转, 一次风可不旋转, 有的在出口处装有 扩锥; 有些改进型设计还具有燃烧劣质煤和低负荷稳燃的能力。这种新 型燃烧器的结构特点是: 在一次风通道外壁内侧设置了复线型凸条, 可 起到弥散煤粉的作用; 将二次风的旋流蜗壳改成大风箱结构, 从而改善 二次风分配和使阻力不过大。工业试验及应用表明, 这种燃烧器解决了 低负荷或煤质较差工况下燃烧不稳的问题, 使锅炉具备了在 50%ECR 下断油调峰的能力。 2.3 HG- STW- Ⅰ型双通道外混式旋流稳燃器 哈尔滨锅炉厂设计生产的这种燃烧器, 中心风供燃油或燃煤需要的 风量, 同时具有冷却喷口的作用。一次风为直流。二次风分两股, 内二次 风利用轴向固定叶片使气流旋转, 同时带动一次风旋转; 外二次风为直 流, 以较高速度喷入炉膛, 其速度通过改变风道入口挡板开度的大小来 控制。长山、新华电厂( 410t/h 锅炉应用了该型燃烧器, 燃烧稳定, 最低不 投油负荷为 40%, 具有比过去的单( 双) 蜗壳式燃烧器性能好、燃烧较高 等特点。哈锅厂在此基础上又设计出 HG- STW- Ⅱ型燃烧器, 其性能可满 足 600MW 机组锅炉运行要求。 2.4 低 NOX 切向双调风旋流燃烧器 美国 Foster- Wheeler 公司生产的该型燃烧器已在许多的国家应用, 西班牙 1/3 燃煤炉即采用了这种技术。其优点是燃烧稳定, 燃烧效率高, NOX 产生量低; 缺点是调节机构较复杂, 有时调节不灵, 造成燃烧器内 积粉和烧喷口现象。我国邹县、沙角电厂应用了该型燃烧器。邹县电厂 2X600MW 机组锅炉燃烧器为前后墙对冲、3 层 4 列布置, 共 24 只燃烧 器, 层距 3355mm, 列间间隔 3905mm。改造后炉内燃烧良好, 燃烧器区均 有少量结焦, NOX 最大排放量 737mg/m3(设计为 614mg/m3), 最低不投油

旋流式煤粉燃烧器应用分析

旋流式煤粉燃烧器应用分析

燃烧器型式
HG- STW - I 型
工作特点
燃用煤种 运行评价
中心风供燃油或燃煤需要的风量 ,还有 冷却喷口作用 。一次风为直流 。二次 风分两股 ,内二次风利用轴向固定叶片 使气流旋转同时带动一次风旋转 。外 二次风为直流 ,以较高速度喷入炉膛。 外二次风速度的调节通过改变风道入 口挡板开度的大小来实现 。
燃烧器型式
ZXKD - XL 型
工作特点
一次风为直流 。二次风经轴向叶轮产 生旋转进入炉膛 ,可用拉杆移动轴向叶 轮 ,改变二次风风道中的直流和旋流风 量配比来调节二次风的旋流强度 。叶 轮朝炉膛方向移动时旋流强度加大 ,反 之旋流强度减小 。
燃用煤种 褐煤 、烟煤 运行评价 HG- 410Π100 - 1 型锅炉 ,燃用徐州淮北
0 前 言
随着锅炉容量的不断增大 ,四角切圆燃煤锅炉 炉膛出口烟温偏差有增大的趋势 ,而对冲布置的旋 流式煤粉燃烧器锅炉有缓解烟温偏差带来的不利影 响 ,因此旋流式煤粉燃烧器受到国内外锅炉制造厂 家的重视 。
哈锅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即开始设计生产旋流 式煤粉燃烧器 。当时制造的是蜗壳式旋流燃烧器 , 分别在 75 tΠh 、120 tΠh 和 220 tΠh 等中 、高压锅炉上应 用 。80 年代 ,哈锅总结了过去设计制造旋流燃烧器 的经验 ,开发了 HG - STW - I 型 (双通道外混式) 旋 流燃烧器 ,在长山热电厂和新华电厂 410 tΠh 锅炉上 应用 ,取得较好效果 。以后又在 HG - STW - I 型旋 流燃烧器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 HG - STW - Ⅱ旋流
第 22 卷 第 6 期 黑龙江电力 2000 年 12 月
表 5 低 NOX 双调风燃烧器
图 7 Babcock 第三代 DS 旋流式煤粉燃烧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宁夏电力 ̄ 0 9 2 0 年增 刊
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在电站锅炉中的应用
张, 宁夏 青铜峡市 7 10 ) 567

要 : 简述E— R 型 燃 烧 器和 中心给 粉 旋 流 燃烧 器的 工作 原 理和 特 性 , 绍 了 中心给 粉 旋 流燃 ID B 介
煤粉少 , 形成淡煤粉区。浓煤粉到达燃烧器喷 口后 , 在 预混段的作用下 , 与二次风提前混合 , 煤粉被带人 了低
收 稿 日期 : 20 - 9 0 09 0 - 8
作者简介 : 张万军(9 2 )男 , 17 一 , 工程师 , 从事火电厂锅炉检修技术管理工作 。

21 卜
《 宁夏 电力) 0 9 ) 0 年增刊 2
大坝发 电有 限责任公 司一号锅炉 是北京 巴布科
克 ・ 尔 科克 斯 有 限公 司 制造 ( & 一 051. M) 威 B wB 12/ 8 的 6一 亚 临 界 、 炉 膛 、 间再 热 、 衡 通 风 、 单 中 平 固态 排 渣 、 自然 循 环 汽包 炉 。 设计 燃 料 为灵 武 磁窑 堡 烟煤 (  ̄5. %, C 53 3
给粉 相 结合 , 现 了低 N x 放 。 实 o排 中心给 粉燃 烧器 将煤 粉集 中于燃 烧器 的中心 ,减 少 了进 入 二次 风 中 的煤粉 量 ,有效 地 防止 了煤 粉 与二 次 风 的过早 混合及 被 甩 到 两侧 墙 上 , 保证 了两侧 墙 的氧 化性 气 氛 , 利 于 防止侧 有
墙 水冷 壁结 渣 和高 温腐 蚀 。
旋流燃烧器着火主要是依靠气流旋转产生的中心
回 流 区卷 吸高 温炉 烟 来实 现 的 。 改造 前 , 过短 飘 带观 通 察燃 烧 器 的 回流 区和气 流 的扩 展 角 。该 实验 证 明 在一
4 燃 烧器 改造 的原则和方案
针 对 E— R ID B型燃 烧 器 实际 运行 中存在 的煤种 适 应 性 差 ( 燃 用 非 设 计煤 种或 劣 质 煤 时 )低 负 荷稳 燃 在 , 能 力差 , 烧 器 区域 高温 腐蚀 、 焦严 重 等 问题 。采用 燃 结 中心 给粉 旋 流 燃烧 器 对 l 号锅 炉前 后 墙 下 层 ( 、 ) D E 共 8 只燃 烧 器进 行技 术 改造 。确 定 的改造 原则 : 一是 在不 影 响改 造效 果 的前 提下 , 可 能 利用 原 有设 备 , 尽 以减少
1 前言
目前 ,煤粉炉的燃烧技术正面临着综合解决高燃 烧效率 、 低负荷稳燃、 防止结渣、 防止高温腐蚀 、 N 低 O
排放 等 问题 。特 别 是环 保 要求 的 提 高 ,对 锅 炉 N O 的
来补充已燃烧煤粉所需 的空气 , 使之完全燃烧。 二次风 的旋转强度可 以改变 ,旋转气流将 炉膛内的高温烟气
烧器在宁夏 大坝发 电有限责任公 司l 号锅炉燃烧设备 中的改造应用情况。通过燃烧器改造后各项试 验表明 , 锅炉燃烧效率和低 负荷稳燃能力提高, 且降低 了烟气中N , 放量 , O排 达到 了改造 目的。
关键 词 : 锅 炉 : E— R 型 燃 烧 器 ; 中心 给粉 旋 流燃 烧 器 ; 燃 烧 器改 造 lD B 中图 分类 号 :T 2 3 3 K 2. 2 文献 标 志码 : B 文章 编号 : 17 — 63 20 ) _2 10 62 34 (09 z O l-3 k
图 1 E — RB型 旋流燃 烧器 lD
2 ID B型燃烧器工作原理及存在 的问题 E- R
E— R lD B型燃烧器又称强化着火双调风燃烧器 , 是 B WB公司为 了降低 N x & o 的排放而开 发的一种燃 烧
技术 。燃 烧 器为 双 调风 形 式 , 8 内二 次 风 轴 向叶 有 个
中心 回流区的煤粉量增加 , 延长煤粉
在 高 温 的 中心 回流 区的 停 留时 间 , 有 利 于 煤粉 的燃 尽 , 由于 煤 粉在 还 原性 气 氛 下 燃 烧 ,可有 效 地 控 制 燃 料 型
图 2 中心给粉 旋 流煤粉燃 烧 器
N O 的生成 , 同时二次风被分成了内、
外两部分 , 形成 了分级燃烧 , 与中心
卷吸 到煤 粉着 火 区 , 燃煤 粉 并稳 定燃 烧 。E一 R 点 1D B型
燃烧器在我国的较多电厂 已使用 了 l 几年 , 中存在 0 集
以下 几个 问题 :
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同时 , 电厂调峰要求 的提高 , 也
对 锅 炉 的最 低不 投 油稳 燃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中 粉 燃烧器 站 心给 旋流 在电 锅炉中 应 的 用
管 和 外二 次风 管 出 口安 装扩 口。 次 一
风粉在锥形分离器作用下 , 煤粉集中
于燃 烧 器 的 中心 ,形 成 浓煤 粉 区 , 在

次风管边壁煤粉浓度低 , 形成淡煤
粉区。 浓煤粉气流喷人位置正对燃烧
器 的 中心 回流 区正 中部 分 , 因此穿 越
d 23 %, = .6 Q ̄ = 9 7 Jk ) 采用 冷 一 次 3 .2 A越 71 %, , 1 6 9k/g , , . x
风正压直吹式 中速磨系统 ,每 台炉配置有 5台中速磨 煤机, 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 。每台磨供一排燃烧器 , 前 墙 c B D三排 , 、、 后墙 A E二排 , 、 每排 4个共计 2 个燃 0 烧器 , 燃烧器为巴威 E一 R 1D B型。
2 煤 . 种适应 1 性差, 在燃用 计煤种 非设 或劣质 煤时,
锅 炉效 率偏 低
E— R lD B型燃烧器 的气 固流动特性不合理 ,一次 风粉在扩流装置的导向作用下 ,煤粉主要集中在一次 风管边壁部分 , 形成浓煤粉区 ; 正对 回流 区中心部分的
片 ,2个外二次风切 向叶片 , 外层 二次风 的旋转方 1 内、 向是一致的, 内层二次风用来引燃煤粉 , 外层二次风用
温的二次风中燃烧 , 而中心的高温 回流区中煤粉少 , 不 易形成高温、 高浓度区域 。因此 , 该燃烧器的燃烧效率 较差。另一方面 , 煤粉与二次风提前混合 , 导致煤粉在
燃 烧器 附 近 的水 冷壁 区域 燃 烧 ,从 而增 强 了还 原 性气 氛 , 成 高温 腐 蚀 。 形
22 低 负 荷稳 燃 能力 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