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爱莲说》教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爱莲说》教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爱莲说》教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爱莲说》教案一、导入新课:出示莲花图,提问:这是什么花?大家喜欢不喜欢这种花?莲花又称荷花、芙蓉。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
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二、解题,揭示学习目标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那么《爱莲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呢?(“谈谈爱莲花的道理”)。
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看小黑板,老师读一遍。
教学目标:1、识记疑难字词:颐蕃濯亵逸鲜2、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授课1、朗读:请两位同学给这几个字注音,颐蕃濯亵逸鲜大家齐读两遍。
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
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作者在这短短的文字中能够如此细致的描绘莲花,难道他仅仅是喜欢莲花的外形吗?(不是,是借花喻人) 书中把莲花比喻成了什么?(君子)(4)举例说明:既然莲是君子的化身,那么两者有哪些相似之处?同桌互相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
濯清涟而不妖纯真自然,不显妖媚中通外直内心通达,行为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美名远扬亭亭净植高洁独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自尊自爱,令人敬佩(5)归纳主旨: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
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四、布置作业::A(学优生):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仿写爱莲说,以爱------说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点明所托之物,所言之志。
《爱莲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朗读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 章内容,体验作者情感。
小组合作
分组讨论,探究莲花的品质及象 征意义,挖掘文章深层内涵。
成果展示
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拓展环节:延伸阅读,开阔视野
相关链接
创意写作
提供与莲花相关的诗词、散文等文学 作品,供学生课外阅读,加深对莲花 的文化内涵的理解。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重点词汇与句式讲解
重点词汇
包括“淤泥”、“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等词汇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文章中的意象和比喻。
句式解析
对文章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等句 式进行深入解析,引导学生体会 文言文的韵律美。
文章内容理解与赏析
01
02
03
文章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作者周敦颐及《 爱莲说》的创作背景,帮 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 涵。
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05
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
课堂表现及参与度评价
听讲专注度
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对教师的讲解内容是否有积极的反应和思考 。
发言积极性
学生是否主动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教师和同学进行 互动交流。
小组合作能力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与小组成员 合作完成任务。
学生作品展示
收集和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读后感等作品,可以激发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同学提供学 习和借鉴的榜样。
THANKS
《爱莲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 文教案
汇报人:
2023-12-26
目录 Contents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互动环节与课堂活动 • 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 • 资源利用与辅助材料推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爱莲说》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爱莲说》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2.理解作者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3.积累文言字词。
二、教学重点1.莲——君子的美好形象。
2.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3.作者的志趣和情操。
三、教学难点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四、课时安排共1课时。
五、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二)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要求读音正确、停顿正确。
2.指名朗读:师生点评:①关注生字读音:予:yú;蔓:màn ;鲜:xiǎn;②关注句子停顿: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三)深入探究:1.文章标题是“爱莲说”,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对莲的热爱与赞美?——“予独爱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设问:这一句通过细致描写莲的形象,表达了对莲的赞美,那么它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不急于回答)①指名读、齐读;②指名翻译:(强调积累)词语:濯:洗。
妖:美丽而不端庄。
蔓:枝,动词,生藤蔓,长丫枝。
益:更加。
植:立。
亵:亲近而不庄重。
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快速背诵。
④讨论总结:三个方面:生长环境、长成后的形象和品格。
⑤朗读指导:请用朗读来传达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读得有层次,有感情。
指导:“予独爱莲”是统领语,“之”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要轻读。
以下三层,要读出层次感。
前两层亦可用描写语调读,有审美感情,读后作稍长停顿,再出末句,以突出莲的品格。
——“莲,花之君子者也。
”①指名翻译:教师强调:之,结构助词,的。
“……,……者也”,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②合作探究:君子,即品德高尚的人。
作者称莲是“花之君子”,请大家再来读上段中描写莲形象的那句话。
合作探究: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要把握莲的整体形象,善于运用联想把莲的形象跟君子的形象融为一体。
(这是一道开放性探究题。
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有种种美德,我们无法尽知,而只能通过莲的形象来探求。
《爱莲说》(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爱莲说》(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刘禹锡)一、检查预习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
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
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
有《刘宾客集》。
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关于“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1.朗读课文。
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凌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
掌握重点词语。
有仙则名:著名。
有龙则灵:灵异:斯是陋室: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长到。
草色入带青:映入。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形:使身体劳累。
何随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
”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陋室”二字扣题。
“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
用“惟”字加强语气。
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爱莲说》教学案1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爱莲说》教学案1 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及重难点1、了解“说”的特点;2. 重点:掌握文言词汇,背诵并默写全文;3. 难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学法与要求1、搜集关于莲的诗句。
2、借助工具书,熟读课文,疏通文意课时安排:3课时三、教学过程第1课时基础知识积累与预习(一)、课前熟读课文,要求了解相关文学常识;在书本上标注生字词音。
【引导学生欣赏一组荷花图,创设教学情景,导入:荷花也称莲花、芙蓉、芙蕖。
它有袅娜可爱的茎叶,有娇嫩雅致的花朵,有沁人心脾的清香;它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也是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称颂的景物。
李白的“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和白居易的“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
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分别抒发了诗人不同的感情。
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则抒发了满湖荷花带给人们的无尽喜悦。
而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中莲。
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二)、预习检测:1、诵莲:,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
,天然去雕饰。
2、学莲:(1)文学常识:“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叙来论述道理,与现代的杂文相似。
《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周敦颐,字,谥号。
北宋家。
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著有《》、《》等。
(2)读准下列字音。
甚蕃.( ) 淤.( )泥濯.( )清涟.( ) 噫.( )亵.( )玩鲜.( )有闻不蔓.( )不枝(三)读莲: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先音频播放课文的录音让大家用心倾听,请同学们注意读课文的语气。
【教师指导: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忆一下电影和电视上看到的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呢?(回答后总结)是的,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摇头晃脑、忘情陶醉地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爱莲说》教案 新人教版(1)
9. 爱莲说1教学目标一、积累文言字词,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二、了解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三、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古文学习已有初步认识了解,多数同学在疏通文意上有一定功底,做好预习作业,借助注解能很快理解大意,但少数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还有欠缺。
因此,结合学生实际,在文言文教学中,对课文的理解采用层层推进,螺旋上升的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思想的教育熏陶。
过程采用品读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音乐美、图画美的氛围中来读,力求做到“美文美读”。
3重点难点一、了解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二、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提高生活情趣。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爱莲说还记得上学期艺术节上,黄思瑶等18位女生为我们带来的一曲《爱莲说》舞蹈吗?女同学们淡雅恬静的脸庞,亭亭玉立的腰身,碧绿优雅的罗裙,似乎让我们闻到了沁人心脾的清香。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之同名的佳作,共同欣赏这洋溢着生命情愫的华彩诗章。
活动2【讲授】爱莲说二、检查预习1、文体介绍“爱”是表现作者的感情,“莲”是文章写作的主题,那么谁能告诉我,“说”是什么呢?“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2、作者简介通过昨天的预习,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作者?明确:周敦颐(1017--1073) 宋代著名哲学家。
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湖南道县人)。
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
著有《周元公集》。
3、写作背景周敦颐幼年丧父,母亲带着他投靠衡阳的舅父,衡阳是莲花之乡,盛夏间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
莲,已深深地根植于他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接下来,请一位同学读读《爱莲说》的写作背景:宋熙宁四年,著名理学家周敦颐来星子任知军,先生为人清廉,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于是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词句,能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作者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3、朗诵并背诵短文。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联系写作背景合作交流文章的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作者道德高尚的品格。
2、对作者的观点有自己思考,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句,能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的资料,搜集“说”的资料,结合“思考探究”自学课文。
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首先欣赏美丽的莲花,(出示莲花图片)然后,说一说你喜欢莲花吗?为什么喜欢?我国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也喜欢莲花,并且命人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今天我们今天学习他写的《爱莲说》,探究一下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想呢?二、出示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句,能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作者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3、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介绍作者周敦颐(1017-1073年),字茂叔,晚号濂溪先生,少时喜爱读书,志趣高远,博学力行,后研究《易经》,在亲友之助下,谋了些小官,不久辞官而去,在庐山西北麓筑堂定居,创办了濂溪书院,开始设堂讲学。
周敦颐是中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但是他生前官位不高,学术地位也不显赫,在他死后,弟子程颢、程颐成名,他的才识才被认可,经过后来朱熹的推崇,学术地位最终确定,被人称为程朱理学的开山祖。
爱莲说 初中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
《爱莲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背诵默写重点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其寓意。
2. 掌握文言实词,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 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提高生活雅趣。
教学重难点1.背诵课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2.了解这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
教学过程一、作者介绍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他是古代有影响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家,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
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
二、背景介绍《爱莲说》是周敦颐在商康郡任职时写的。
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
池上建赏莲亭,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
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想宦海之沉浮,爱莲花之高洁,写下了这篇著名的《爱莲说》。
三、文本对译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三、整体感悟1.请在文中找出描写莲的形象的句子。
八年级语文上册 22《短文两篇《爱莲说》(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爱莲说》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第1课时
【课前探究】
1.作家作品简介
2、关于“说”
3、朗读课文
【预习交流】
1、各组小组组长检查课前探究问题
2、结合书下注释翻译文章,交流质疑
【互助提升】
1、各组质疑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
掌握重点词语。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
..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陶后鲜.有闻:
【体验成功】
朗读课文并翻译全文
【快乐心得】。
2023年初二语文爱莲说教案(5篇)
2023年初二语文爱莲说教案(5篇)初二语文爱莲说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周敦颐的文学常识;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识记重点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骈散结合的句式特点,驾驭衬托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3、理解文章的主旨,结合莲、菊、牡丹的象征意义,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4、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育“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体会周敦颐的人格魅力,做一个明哲保身、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妙的生活空间,它用用万紫千红的花来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爽的绿色世界。
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所以,人们都特别爱花,并写出了很多喜闻乐见的诗句。
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
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
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爱莲说》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爱莲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论说一下宠爱莲花的道理。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干脆说明事物、阐述道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来论说道理。
《爱莲说》属于后一种。
2、作者:周敦颐(1017—1073),北宋闻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字茂叔,道州人。
历任地方官吏,曾任虔州通判等职。
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书堂讲书。
世称之为濂溪先生,卒谥元。
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
3、《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是周敦颐于熙宁初年(1068)擢为南康郡守时写下的。
他曾于府治东侧开拓一块四十余丈宽长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
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批霞含露,亭亭玉立。
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
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雪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闻名的《爱莲说》。
后来,人们便把莲池誉为“爱莲池”,至今,星子县还有它的遗址。
《爱莲说》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_1
《爱莲说》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泸州市长江学校郭燕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常用虚和实词,翻译全文。
2、对韵文有初步的认识。
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1、布置学生预习,自读课文,读准确字音。
2、借助工具书,自己翻译课文,勾画难懂的句子。
3、课堂上同桌交流,互相补充翻译。
4、师生合作,共同研讨、分析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抱负与情操。
学习作者不同流合污,正直豁达的品德。
二、教学重点1、诵读中品味文章。
2、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梳理大意。
3、托物言志的手法和衬托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对托物言志手法和衬托手法运用的理解。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的有很多很多,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喜欢它呢?说说看。
(学生众说纷纭)有人说,喜欢花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我很欣慰今天看到了这么多善良的心。
(二)检查预习1、大家知不知道东晋的陶渊明喜欢什么样的花?菊花2、有什么诗可以作证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那菊花象征着什么样的人呢?隐士4、那么,周敦颐喜欢什么样的花,大家知不知道?莲花5、那他喜欢莲花的什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那莲花象征着什么样的人?君子这一环节以提问的方式对学生的自学进行一个检查。
能够回答这些问题说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基本理解。
(三)进入新课1、请学生朗读、翻译课文,先对不理解字词句提问,再由同学间相互帮助解决。
2、老师提示重点掌握的字词。
蕃濯妖亵鲜之其这一环节,再进一步落实到具体的字词句的解释。
提醒学生积累词汇,学会翻译。
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喜欢莲花,把它喻为君子,那么莲花的品质和君子的品行到底有何相似之处呢?边读边思考。
莲花君子出淤泥而不染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濯清涟而不妖不孤高自诩庄重质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豁达心胸开阔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美名远扬洁净端庄4、莲花这般高洁,在当时喜欢她的人多吗?有何凭证?此话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不多。
《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2. 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3.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文章内容。
2. 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3 分钟)
展示莲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莲花的特点,引入课文《爱莲说》。
2. 作者及文体介绍(2 分钟)
简单介绍作者周敦颐及“说”这种文体。
3. 整体感知(10 分钟)
-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 精读品味(15 分钟)
- 分析文中描写莲花的句子,概括出莲花的品质。
- 理解作者以莲自喻的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5. 合作探究(10 分钟)
组织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喜欢莲花?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6. 总结拓展(5 分钟)
总结文章的主旨,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类似的品质。
7. 布置作业(5 分钟)
- 背诵并默写全文。
- 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评估
1. 通过课堂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2. 检查学生的背诵和默写情况,评估他们对文言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分析学生的短文写作,评价他们对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1、了解“说”的特点;
2. 重点:掌握文言词汇,背诵并默写全文;
3. 难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学法与要求
1、搜集关于莲的诗句。
2、借助工具书,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课时安排:3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基础知识积累与预习
(一)、课前熟读课文,要求了解相关文学常识;在书本上标注生字词音。
【引导学生欣赏一组荷花图,创设教学情景,导入:荷花也称莲花、芙蓉、芙蕖。
它有袅娜可爱的茎叶,有娇嫩雅致的花朵,有沁人心脾的清香;它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也是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称颂的景物。
李白的“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和白居易的“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
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分别抒发了诗人不同的感情。
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则抒发了满湖荷花带给人们的无尽喜悦。
而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中莲。
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二)、预习检测:
1、诵莲:,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
,天然去雕饰。
2、学莲:
(1)文学常识:“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叙来论述道理,与现代的杂文相似。
《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周敦颐,字,谥号。
北宋家。
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著有《》、《》等。
(2)读准下列字音。
甚蕃.( ) 淤.( )泥濯.( )清涟.( ) 噫.( )
亵.( )玩鲜.( )有闻不蔓.( )不枝
(三)读莲: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先音频播放课文的录音让大家用心倾听,请同学们注意读课文的语气。
【教师指导: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忆一下电影和电视上看到的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呢?
(回答后总结)是的,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摇头晃脑、忘情陶醉地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
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投入一些。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
】
2、音频再播放一遍,请大家轻声跟读,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大意。
3、最后让大家齐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读通文意。
4、借助注解和工具书小组内分工合作疏通文意。
(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你读懂了吗?
可爱者甚蕃.
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
..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宜.乎众矣
(2)下列句子的句子的意思你读懂了吗?.
予独爱莲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制作积累卡片,学生进行总结和互补
词类活用
蔓:不蔓不枝名词活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不蔓不枝名词活用作动词,长枝节
远:香远益清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远播
清:香远益清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得清香
②一词多义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助词,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之性)
莲,花之君子者也(助词,的)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宾语前置的标志,起强调的作用)
可爱者甚蕃( ----的人)
者莲,花之君子者也(“者”“也”结合,表判断)
同予者何人(表语音停顿)
③特殊句式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判断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省略介词)
同予者何人?(反问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倒装句、(宾语前置句)}
第2课时
难点知识探究与合作学习
(一)品莲:小组合作探究,品读课文
【通过上一节课反复地诵读,大家对"爱莲"的感情已有一定体会。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内容。
】
1、品读佳句。
由学生找出自认为佳句的句子,声情并茂地诵读,并加以评点(如: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牡丹,花之富贵者;莲,花之君子者也。
”等)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个句子中“独”字表现出作者绝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出淤泥而不染”从生长环境方面突出莲的高洁。
“濯清涟而不妖”
突出莲的庄重质朴。
】
【品析后,学生一起朗读长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品味寓意。
由学生找出寓意深刻的佳句,并试着分析作者赋予莲、菊、牡丹三种花的不同的象征意义。
【如:以莲的“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的品质;以莲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以莲的“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喻君子美名远扬;以莲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不敢轻侮;以菊喻志向高洁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的人;以牡丹喻贪慕荣华,追名逐利之人;以莲喻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3、品悟用意。
思考:课文题目是《爱莲说》,为何写了莲还要写菊和牡丹? 作者因三种花而感慨什么?
【引导学生学习映衬手法。
写菊和牡丹在文中是用来陪衬莲的。
菊正衬,牡丹反衬。
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
作者因三种花而感慨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
当时社会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贵的人多!作者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烈的鄙视!结尾的这两句话一问一叹,发人深省,主题深刻。
】
【齐读“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牡丹之爱……”】
(二)说莲
学习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以“周敦颐爱莲,因为莲,我爱,因
为”句式说一段话,抓住事物特征,力求说出新意。
例如:周敦颐爱莲,因为莲是花中的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我爱梅花,因为它是花中的志士,它默默无闻,不与百花争宠;它坚强不屈,顶着风雪傲然绽放,在严动冬里给人们以春天般的慰藉”。
(三)拓展延伸
你喜欢什么花?你觉得它有什么可爱之处?试着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花喻人,也可将刚才的发言进行扩展,写成一篇约300字的短文。
第3课时
课时评价
1、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
B、香远益清/精益求精
C、陶后鲜有闻/屡见不鲜
D、宜乎众矣/因地制宜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水陆草木之.花()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③可爱者甚蕃.()④濯.清涟而不妖()
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4、理解填空。
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
6、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7、文章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各有什么作用?
8、人们爱荷,因为它有很多价值……在观赏价值、精神价值、实用价值中你更看中它
的哪一价值?谈谈你的看法。
9、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