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F2双语班流病
2023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错误的是()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水解步骤不能对临时装片盖盖玻片B.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临时装片中的黑藻叶肉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C.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烧杯中的层析液不能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D.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临时装片中的根尖细胞不能由前期进入中期2.RNA聚合酶运行过快会导致与DNA聚合酶相“撞车”而使DNA折断,引发细胞癌变。
研究发现,一种特殊酶类RECQL5可与RNA聚合酶结合减缓其运行速度,扮演“刹车”的角色,从而抑制癌症发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RECQL5与RNA聚合酶结合会导致翻译过程减缓B.若浆细胞不能合成RECQL5,其细胞核内也不会发生“撞车”现象C.DNA聚合酶与RNA聚合酶均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而与DNA结合D.DNA聚合酶与RNA聚合酶均可催化氢键的断裂和磷酸二酯键的形成3.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存活率时发现,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2/3,其他植株的存活率是100%。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练习(4)古典遗传学
(4)古典遗传学1.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已知等位基因A/a控制高秆、矮秆,等位基因B/b控制抗病、感病。
将纯种高秆抗病与纯种矮秆感病玉米杂交,得到F1。
F1自交,F2出现的高开抗病,高秆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感病依次为1003株、600株、601株、198株。
假设该植物致死的情况仅分为:①合子致死型,即其有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胚胎期或成体阶段致死的现象:②配子致死型,即具有某种基因型的配子不能存活的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1)为建立玉米基因组数据库,科学家需要对玉米细胞中____条染色体的DNA进行测序。
(2)与高秆相比,矮秆是____性状。
等位基因A/a与B/b的遗传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依据是_____。
(3)甲同学认为F2结果的出现属于合子致死型,则致死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
(4)若仅为一种基因型的配子致死,则乙同学认为F2结果出现的原因是F1个体产生的AB雌配子或雄配子完全致死,而其他基因型的雌雄配子正常。
利用各种已知基因型的玉米植株,设计两个杂交方案验证乙同学的假说:_____。
2.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a表示)。
少数女性杂合子会患病,这与女性核内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会随机失活有关。
下图1为某患者家族遗传系谱图,利用图中四位女性细胞中与此病有关的基因片段进行PCR,产物经酶切后的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A基因含一个限制酶切位点,a基因新增了一个酶切位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1 图2A.Ⅱ-2个体的基因型是X A X aB.Ⅱ-3患ALD的原因可能是来自母方的X染色体失活C.若Ⅱ-1和一个基因型与Ⅱ-4相同的女性婚配,后代男性不患病,女性也不患病D.a基因新增的酶切位点位于310bpDNA片段中3.某种小鼠的毛色受A Y(黄色)、A(鼠色)、a(黑色)3个基因控制,三者互为等位基因,A Y对A、a为完全显性,A对a为完全显性,并且基因型A Y A Y胚胎致死(不计入个体数)。
新高考生物第五单元 遗传规律及其拓展(B卷能力提升练)(考试版)
第五单元遗传规律及其拓展B卷能力提升练一、单选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德尔杂交试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选择了严格自花授粉的豌豆作为材料。
自然条件下豌豆大多数是纯合子,主要原因是()A.杂合子豌豆的繁殖能力低B.豌豆的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C.豌豆的性状大多数是隐性性状D.豌豆连续自交,杂合子比例逐渐减小2.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最终得出遗传学的两大定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选取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之一是可以免去人工授粉的麻烦B.F1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能反映出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C.黄色圆粒(YyRr)豌豆产生Yr的卵细胞和Yr的精子的数量之比约为1:1D.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3.遗传学发展史上有很多经典实验。
下列关于遗传学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需在F1花粉成熟前对其去雄并套袋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可对噬菌体进行3H标记会更方便C .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不同物种间也可实现基因重组D.探究DNA的复制过程实验中,需将每代样品细菌破碎处理后提取DNA4.某二倍体植物雌雄异株,其性别由染色体上基因M、m决定,M决定雄株,m决定雌株;另一对染色体上的基因D决定高产,但基因型为Dd的雌株产量也较低。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该植物野生型的性别比例约为1:1,原因是不存在含基因M的卵细胞B.若对雄株进行单倍体育种只能获得雌株,则说明可能出现了基因型为M的单倍体加倍后即死亡的现象C.利用相关基因型均为Dd的雌雄植株杂交,子代高产植株中雄株:雌株=3:1D.基因型均为Dd的雄株与雌株产量不同,这在遗传学上属于伴性遗传5.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染色体组成为WW的个体在胚胎期死亡)。
养鸡场的工作人员发现,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之后却变成了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声,这种现象称为性反转,性反转的动物遗传物质不变。
遗传学--ppt课件全篇
遗传密码与蛋白质的翻译
遗传密码
遗传密码的基本特性
• 遗传密码为三联体 • 遗传密码不重叠(少数例外),在一个mRNA上每个核苷
三点测交
干扰与并发
一个单交换发生后,在它邻近再发生第二个单交换的 机会就会减少,这种现象称为干扰或干涉 (interference,I )
对于受到干扰的程度,通常用并发系数或符合系数 (coefficient of coincidence,C )来表示
并发系数 = 实际双交换值 / 理论双交换值
非整倍体
超倍体(hyperploidy)
指体细胞中多若干条染色体的个体 超倍体的来源
• 由于减数分裂时个别染色体行为异常所致 n +1 配子与 n 配子结合形成三体(trisomy)
• 两个相同的 n + 1 配子结合形成四体(tetrasomy) 两个不同的 n + 1 配子结合形成双三体(double trisomy)
X三体综合征 Klinefelter (克氏)综合征
(又称小睾丸症)
超Y综合征
典型核型
45,X 47,XXX 47,XXY
47,XYY
主要特征
卵巢发育不全,呈索条状,不育,乳房不发育,蹼颈, 肘外翻 大多患者外表正常,内外生殖器、性功能一般正常,少 数卵巢功能异常。有生育能力或不育等
先天性睾丸不发育,智力低下,乳房发育等
Cy + +S
+S ×
Cy +
Cy +
Cy +
Cy +
+S
Cy - 果蝇翘翅基因
+S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部分校高三12月大联考考后强化理综高三生物试题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部分校高三12月大联考考后强化理综高三生物试题1.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E•B•Wilson)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他做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A.细胞内能发生一切生命活动B.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C.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心房颤动属于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的运输功能出现障碍。
核孔复合体位于核膜上,主要由核孔蛋白构成,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核孔密度可以作为细胞代谢旺盛程度的指标B.核糖体的形成与核孔复合体的运输功能有关C.DNA解旋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且消耗ATPD.心房颤动可能是控制核孔复合体合成的酶发生了基因突变3.小肠上皮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即微绒毛,微绒毛不仅可以增加膜面积,还可以增加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数量。
如图表示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小肠腔面细胞膜上的蛋白S有两种结合位点:一种与Na+结合,一种与葡萄糖结合。
当蛋白S 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上皮细胞时,葡萄糖随之也进入细胞。
小肠上皮细胞基膜上Na+—K+泵由α、β两个亚基组成,α亚基上既有Na+、K+的结合位点,又具有ATP酶的活性。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微绒毛可以增加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对葡萄糖等物质的运输有利B.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母乳中免疫球蛋白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C.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能量来源是膜内外Na +浓度差形成的势能D.Na +—K +泵使膜内外Na +浓度趋于一致,以维持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4.细胞通常会同时表达抗凋亡蛋白和促凋亡蛋白。
Bcl-2蛋白是多种细胞存活的必需因子,磷酸化的Bcl-2蛋白执行具生理功能;胞外的死亡信号激活相应受体后,细胞内Bcl-2蛋白含量降低,而细胞内Bak蛋白和Bax蛋白聚合,开启细胞凋亡的过程。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2012版)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2012年版)前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食品安全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为规范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卫生部于2011年11月29日印发了《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卫监督发〔2011〕86号),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直接关系到事故因素的及早发现和控制,是责任认定的重要证据之一,是一项程序规范性和科学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为提高全国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技术水平,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及部分基层单位的专家编制了《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2012年版)(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作为开展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的参考性技术文件,主要用于相关人员工作培训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参考使用。
由于篇幅所限,《指南》的内容尚不能涵盖实际工作中所有问题,工作中遇到的具体专业问题应借助其他专业书籍,不断扩充知识面,提高调查能力。
由于首次制定,难免存在不妥之处。
卫生部已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收集各地使用中反馈的意见建议,适时进行补充完善,并修订公布。
各地调查机构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可及时反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目录1导言.................................................................................................................................................................................................................................................. - 5 -2调查准备.................................................................................................................................................................................................................................. - 5 -2.1机构及人员 ................................................................................................................................................................................................... - 5 -2.1.1事故调查领导小组..................................................................................... - 5 -2.1.2调查员.......................................................................................................................... - 5 -2.1.3专家组.......................................................................................................................... - 6 -2.2物资储备和技术准备.................................................................................................................................................................... - 6 -2.3联络沟通机制........................................................................................................................................................................................... - 6 -2.4信息管理 .......................................................................................................................................................................................................... - 7 -3工作要求.................................................................................................................................................................................................................................. - 7 -3.1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 7 -3.1.1分级管辖................................................................................................................... - 7 -3.1.2调查启动.................................................................................................................. - 7 -3.1.3多辖区联合调查............................................................................................ - 7 -3.2依法有序、协调配合.................................................................................................................................................................... - 8 -3.3科学循证、效率优先.................................................................................................................................................................... - 8 -3.3.1边调查边分析 ................................................................................................... - 8 -3.3.2边调查边控制................................................................................................... - 8 -3.3.3边调查边报告................................................................................................... - 9 -4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 - 9 -4.1核实诊断........................................................................................................................................................................................................... - 9 -4.2制定病例定义......................................................................................................................................................................................... - 10 -4.3开展病例搜索......................................................................................................................................................................................... - 10 -4.4进行个案调查.......................................................................................................................................................................................... - 11 -4.4.1调查方法................................................................................................................. - 11 -4.4.2调查内容................................................................................................................. - 11 -4.4.3设计个案调查表 ......................................................................................... - 12 -4.5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 12 -4.5.1临床特征................................................................................................................ - 12 -4.5.2时间分布................................................................................................................ - 12 -4.5.3地区分布................................................................................................................ - 13 -4.5.4人群分布................................................................................................................ - 14 -4.5.5描述性流行病学结果分析............................................................ - 15 -4.6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 - 15 -4.6.1病例对照研究 ................................................................................................. - 16 -4.6.2队列研究................................................................................................................ - 16 -5食品卫生学调查......................................................................................................................................................................................................... - 17 -5.1调查方法与内容.................................................................................................................................................................................. - 17 -5.1.1访谈相关人员.................................................................................................. - 17 -5.1.2查阅相关记录 ................................................................................................. - 17 -5.1.3现场勘查................................................................................................................ - 17 -5.1.4样本采集................................................................................................................ - 18 -5.2基于致病因子类别的重点调查................................................................................................................................... - 18 -6采样和实验室检验 ................................................................................................................................................................................................. - 19 -6.1采样原则......................................................................................................................................................................................................... - 19 -6.2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 - 19 -6.3确定检验项目和送检.................................................................................................................................................................. - 19 -6.4实验室检验.................................................................................................................................................................................................- 20 -6.5致病因子检验结果的解释...................................................................................................................................................- 20 -7资料分析和调查结论.......................................................................................................................................................................................... - 21 -7.1做出调查结论的依据................................................................................................................................................................... - 21 -7.2调查结论中因果推论应当考虑的因素............................................................................................................ - 21 -7.3撰写调查报告.........................................................................................................................................................................................- 22 -7.4工作总结和评估 .................................................................................................................................................................................- 22 -7.5案卷归档 ........................................................................................................................................................................................................- 23 -8 附录...............................................................................................................................................................................................................................................- 24 -附录1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流程图...........................................................................................................- 24 -附录2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物资准备清单..................................................................................................- 25 -附录3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参考表格..................................................................................................................- 26 -附表3-1 食品安全事故病例访谈提纲.........................................................................................................................- 26 -附表3-2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病例临床信息一览表..................................................................................- 28 -附表3-3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病例食品暴露信息一览表...................................................................- 29 -附表3-4 聚餐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个案调查表..........................................................................................- 30 -附表3-5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个案调查表....................................................- 32 -附表3-6 社区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个案调查表..........................................................................................- 35 -附表3-7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采样记录表..................................................................................- 39 -附表3-8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整理表.................................................................................. - 41 -附表3-9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提纲..........................................................................................- 46 -附录4 食品安全事故标本和样品采集、保存和运送要求...........................................................................- 47 -附录5 食品安全事故常见致病因子的临床表现、潜伏期及生物标本采集要求...... - 51 -附录6 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中流行曲线的应用..........................................................................................................- 60 -附录7 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的资料分析方法..................................................................................................................- 64 -1导言为指导承担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职责的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相关机构(以下简称调查机构),对造成或可能造成人体健康损害的食品安全事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以下简称事故调查),制定本指南。
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校际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校际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人类癌细胞核中存在大量独立于染色体存在的环状DNA(ecDNA)。
ecDNA上含有的癌基因表达时,可使癌细胞快速生长。
当癌细胞发生分裂时,ecDNA会被随机分配到子细胞中。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ecDNA中的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B.同一肿瘤细胞群体中各细胞内的ecDNA数量相同C.ecDNA能够与蛋白质结合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D.抑制ecDNA上癌基因的表达可为治疗癌症提供新思路2.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一般需要特定的氨基酸序列作为靶向序列来引导其运输到相应位置,之后靶向序列被切除。
质体蓝素是类囊体膜内表面上的一种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中以前体形式合成后能检测到两段靶向序列,分别记为X、Y。
在叶绿体基质中仅能检测到带有靶向序列Y的质体蓝素前体。
成熟的质体蓝素中无靶向序列。
药物甲可以抑制这两段靶向序列的切除。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质体蓝素前体是由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共同控制合成B.切除质体蓝素前体靶向序列的酶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C.类囊体薄膜上可能存在识别靶向序列Y的特异性受体D.用甲处理会导致质体蓝素前体在细胞质基质大量积累3.细胞中L酶上的两个位点(位点1和位点2)可以与ATP和亮氨酸结合,进而催化tRNA与亮氨酸结合,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科研人员针对位点1和位点2分别制备出相应突变体细胞L1和L2,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后检测L酶的放射性强度,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L酶可为tRNA与亮氨酸结合提供能量B.突变体细胞L1中L酶不能与ATP结合C.ATP与亮氨酸分别与L酶上的位点1和位点2结合D.ATP与L酶结合能够促进亮氨酸与相应的位点结合4.DNA复制时,一条子链的合成是连续的,称为前导链;另一条子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先合成一些小片段,最后连成一条完整的长链),称为后随链。
新城疫病毒介绍专家讲座
新城疫病毒介绍专家讲座
第171页7
三、 NDV致病性分子基础——F蛋白功效
F蛋白
●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 F蛋白基因编码一个553个氨基酸多肽。F蛋白首先以非活性 前体F0形式存在, 此时无融合活性, 当其运输至高尔基体经裂解形成由二硫键连接Fl和F2 后, 才能使病毒含有感染性。这种翻译后裂解过程是由宿主细胞蛋白酶完成。假如F0不能 被裂解, 包装成病毒颗粒就是非感染性病毒颗粒。
●病毒和红细胞结合不是永久性, 一段时间后, 在病毒表面神经氨酸酶作用下, 病毒与红细胞分离后又重新悬于液体。
●这种凝集能力可被抗新城疫血清所抑制, 且这种抑制含有特异性, 可进行病 毒判定和诊疗。还能够测定疫苗免疫效果, 进行流行病学汇报。【2】
抗原性与毒力: NDV只有一个血清型,其HN和F蛋白是主要保护性抗原。 【5】世界各地NDV分离株分析结果表明,HN和F基因序列一些位点发生了改变, 致使毒株间毒力有了较大差异,抗原性也有差异,但其主要抗原表位并没有发生改 变。还未发觉有重大抗原性差异,全部新城疫病毒仍属于同一血清型。
第9页9
二、详述——病毒粒子形态与结构 病毒粒子整体示意图
新城疫病毒介绍专家讲座
第101页0
二、详述——病毒粒子形态与结构 病毒粒子蛋白位置示意图
新城疫病毒介绍专家讲座
第111页1
二、详述——病毒基因组结构
病毒基因组结构
●新城疫病毒基因组是大小为15kb单链负股RNA。
●现在已测序十几个毒株全基因组大小均为15156个、15186个或15192个核苷酸, 都是6核苷酸倍数,符合一些副黏病毒“6倍律”。
分子流行病学: 曹殿军等人将68株NDV分为九个基因型,依据NDV毒株F基 因序列、特定酶切图谱和F蛋白可变区氨基酸残基变化,其中Ⅰ~Ⅵ老基因型,Ⅶ、 Ⅷ、Ⅸ为新发觉基因型,尤其是Ⅸ为我国特有基因型【4】。
高一生物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
高一生物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高一生物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一、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开是有性生殖生物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特有的行为。
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3.细胞核遗传只有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基因随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
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数目不稳定,遵循细胞质母系遗传规律。
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分离规律不能直接解决,说明分离规律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二、基因分离定律的限制因素基因分离定律的F1和F2要表现特定的分离比应具备以下条件: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基因控制,而且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
2.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会均等。
3.所有后代都应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同。
4.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三、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点拨(1).掌握最基本的六种杂交组合①DD×DD→DD;②dd×dd→dd;③DD×dd→Dd;④Dd×dd→Dd∶dd=1∶1;⑤Dd×Dd→(1DD、2Dd)∶1dd=3∶1;⑥Dd×Dd→DD∶Dd=1∶1(全显)根据后代的分离比直接推知亲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①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
②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③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2)配子的确定①一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分离规律。
如Aa形成两种配子A和a。
②一对相同基因只形成一种配子。
如AA形成配子A;aa形成配子a。
(3)基因型的确定①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由两个隐性基因组成aa。
表现型为显性,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不能确定,Aa或AA。
做题时用“A_”表示。
②测交后代性状不分离,被测者为纯合体,测交后代性状分离,被测者为杂合体Aa。
国家流感中心标准操作规程
1%鸡红细胞悬液制备 ...................................................................................................63 1%豚鼠红细胞悬液制备 ...............................................................................................67 1%马红细胞悬液制备 ...................................................................................................71 受体破坏酶制备.............................................................................................................75 血清处理.........................................................................................................................79 流感/禽流感病毒红细胞凝集试验................................................................................83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鉴定流感/禽流感病毒方法 ........................................................ 85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试验及其活性抑制试验 .....................................................91 禽流感 H5N1 病毒感染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技术 .........................................................97
2024届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高考考前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高考考前模拟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B.眼球被撞击,产生眼冒金星的感觉属于非条件反射C.促甲状腺激素的增加抑制下丘脑分泌D.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受促胰液素调节2.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合品系,甲、乙不抗矮黄病,丙抗矮黄病。
图中Ⅰ、Ⅱ表示染色体,A 为矮杆基因,B 为抗矮黄病基因(B 位于Ⅰ或Ⅱ染色体上)。
乙品系Ⅰ染色体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与小麦的Ⅰ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减数分裂中配对异常的染色体会随机分配,不影响子代的存活,不考虑基因突变)A.甲和乙杂交所得的F1,可能产生4 种基因型的配子B.若丙Ⅰ染色体片段缺失,其自交后代出现不抗矮黄病植株,则基因B 位于Ⅰ染色体上C.若甲与丙杂交,F1中的Ⅱ号三体与乙杂交,F2 中抗矮黄病:不抗矮黄病=5∶1,则基因B位于Ⅱ染色体上D.若基因型为AaBb的品系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B 基因一定位于Ⅰ染色体上3.果蝇的体色灰身和黑身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
科研人员选用一只黑身雌蝇与一只灰身雄蝇进行杂交,F1全为灰身,F1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为雌蝇中灰身:黑身=241:79,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239:42:40。
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据此推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亲本中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 B X B和AAX b YC.F2中雌、雄果蝇的B基因频率相等D.F2中雄果蝇共有6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AaX B Y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4.如图模拟达尔文向光性研究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2与图3胚芽鞘尖端分别套不透光和透光小帽,说明感光部分在尖端B.实验说明吲哚乙酸促进胚芽鞘尖端下一段背光侧生长,抑制向光侧生长C.实验说明生长素对植物各器官的灵敏度不同D.实验说明感受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5.白斑综合征病毒严重危害对虾养殖业,该病毒经由吸附蛋白与细胞膜上受体蛋白的特异性结合而入侵宿主细胞。
中国6~22岁学生群体甲乙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
$N#!&/#"*",#'.*'-.2.'(&2#)(#')"%#+%&'(#"1)!#)&.)&)"%,2"1N7" 8 .+!< ./"+, <-#+&)&)(1!&+()* N"N1*.(#"+
[J8ZY,3*D&)" " 7KL85,3*%,3" " 6Q8ZA)*:)3=I " Vb8ZY)" " EJ8ZY)" " fJ\fD)*;23=" " [J8Z])3" " AbfD23=* W)-I " 5QX&3"! !"Fb34()(&(-2@7D)'. ,3. Q.2'-4/-3(K-,'(D" E/D22'2@C&1')/K-,'(D" C-?)3=\3)O-04)(;" ]-)W)3="##"$"" 7D)3,( IF[)O)* 4)23 2@b3@-/()2&4[)4-,4-723(02',3. C0-O-3()23" M-;A,120,(20;2@E&0O-)'',3/-,3. L,0';6,03)3=23 b3@-/()2&4[)4-,4-" 7D)3-4-7-3(0-@20[)4-,4-723(02',3. C0-O-3()23" ]-)W)3="#II#T" 7D)3,#
2023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学学科考试说明(修订稿)
2023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学学科考试说明(修订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生物的细胞中,不具有核膜的是( )A.黔金丝猴B.玉米C.蓝细菌D.酵母菌2.下列物质含有N元素的是( )A.核糖B.纤维素C.蛋白质D.葡萄糖3.从化学成分上分析,人体中的雄性激素属于()A.糖类B.脂质C.蛋白质D.核酸4.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检测梨汁中的还原糖,可用的试剂是( )A.甲紫溶液B.双缩脲试剂C.斐林试剂D.苏丹III染液5.下图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蛋白质B.②是磷脂双分子层C.③是糖蛋白D.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与②有关6.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胰岛素(蛋白质)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B.高尔基体C.内质网D.核糖体7.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为了进一步观察其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可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A.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B.清水C.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D.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8.氧气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9.下图为比较过氧化氢酶和氯化铁催化效率的实验操作示意图,该实验中属于自变量的是( )A.氯化铁和过氧化氢酶B.试管中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C.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量D.试管中过氧化氢溶液的量10.用于动物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 )A.葡萄糖B.脂肪C.ATP D.磷脂11.下列关于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B.产生CO2C.释放大量能量D.必须在有O2的条件下进行1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于提取色素的试剂是( )A.层析液B.无水乙醇C.二氧化硅D.斐林试剂13.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发生加倍的时期是( )A.分裂间期B.前期C.后期D.中期14.多细胞的动物和植物,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多种多样的细胞。
高考生物 专题十三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高考真题
专题十三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1.(2022江苏,11,2分)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用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下列相关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F1全部为红眼,推测白眼对红眼为隐性B.F1互交后代中雌蝇均为红眼,雄蝇红、白眼各半,推测红、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C.F1雌蝇与白眼雄蝇回交,后代雌雄个体中红、白眼都各半,结果符合预期D.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的杂交后代有白眼雌蝇、红眼雄蝇例外个体,显微观察证明为基因突变所致答案 D 摩尔根利用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F1全为红眼,说明红眼为显性;F1互交,F2白眼仅出现在雄蝇中,摩尔根推测红、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F1雌蝇与白眼雄蝇回交,后代雌、雄蝇的表型及比例与预期结果相符合,A、B、C与事实相符。
基因突变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D与事实不符。
2.(2022广东,19,12分)《诗经》以“蚕月条桑”描绘了古人种桑养蚕的劳动画面,《天工开物》中“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表明我国劳动人民早已拥有利用杂交手段培育蚕种的智慧。
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蚕桑的遗传育种,更为这历史悠久的产业增添了新的活力。
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条件下蚕采食桑叶时,桑叶会合成蛋白酶抑制剂以抵御蚕的采食,蚕则分泌更多的蛋白酶以拮抗抑制剂的作用。
桑与蚕相互作用并不断演化的过程称为。
(2)家蚕的虎斑对非虎斑、黄茧对白茧、敏感对抗软化病为显性,三对性状均受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
现有上述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亲本杂交,F1中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家蚕比例是;若上述杂交亲本有8对,每只雌蚕平均产卵400 枚,理论上可获得只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纯合家蚕,用于留种。
(3)研究小组了解到:①雄蚕产丝量高于雌蚕;②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③卵壳的黑色(B)和白色(b)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④黑壳卵经射线照射后携带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可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且能正常表达。
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苏教版(2019)必修二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基础
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苏教版(2019)必修二单元测试卷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动物卵细胞的形成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点是( )①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③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④一个卵原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⑤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⑥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裂成的两个细胞大小不等。
A.②④⑤B.①③⑤C.②③⑥D.①④⑥2、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和极体的过程中细胞质都是不均分的B. 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1个卵细胞C. 精子的形成要经历变形过程;卵细胞的形成不需要变形D.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3、蟋蟀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O型:雌蟋蟀具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8+XX;雄蟋蟀只有一条性染色体(XO,O代表缺少一条性染色体),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8+XO。
据此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雄蟋蟀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15个四分体B.在雌、雄蟋蟀体内均能找到染色体数目为30条的细胞C.蟋蟀的后代中,性别比例不可能是1∶1D.若显微镜下观察到蟋蟀的某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来自雌蟋蟀4、我国科学家通过刺激雌鼠甲的卵细胞有丝分裂,培养了卵生胚胎干细胞,然后修改该细胞的基因,使这些细胞具备精子的功能,最后将这些细胞注入雌鼠乙的卵细胞,由此产生了一批具有两个“母亲”的小鼠。
已知小鼠有20对染色体。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得到的子代都是雌性B.该方法繁殖产生的小鼠体细胞中有40条染色体C.正常情况下,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D.正常情况下,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四分之一的细胞质5、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
电脑开机出现f1f2怎么取消
电脑开机出现f1f2怎么取消电脑开机之后黑屏,每次都要按F2键才能进入系统,那么电脑开机出现f1 f2怎么取消呢?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学习一下取消电脑开机出现f1 f2的方法吧。
电脑开机出现f1 f2取消方法一这是由于你的主板的BOSS电池没有造成的,请更换你的主板电池然后设置好现在的时间就可以了这个问题一方面是电池没电,另一方面可以按以下几种方法:1、没有软驱但启用了软驱,可将软驱禁用。
开机按DEL进BIOS,选择:STANDARD CMOS FEATURESDRIVE A :设置为 NoneDRIVE B :设置为 None按F10 保存,输入“Y”回车即可。
2、内存有问题或者CPU频率被更改,更换内存、恢复BIOS默认值即可。
3、原来挂了两个硬盘,在BIOS中设置成了双硬盘,后来拿掉其中一个的时候却忘记将BIOS设置改回来,也会出现这个问题。
只要恢复BIOS默认值即可。
4、如果上述设置后无效,可能是COMS 电池没有电了,打开主机,抠下纽扣式COMS电池,更换新电池即可。
5、恢复BIOS默认值的方法:开机或者重启电脑按住DEL键,进入BIOS;找到 Load Fail-Safe Defaults ,按方向键选中后回车,提示是否确定,按Y,回车。
最后选择Save&exit step(保存设置),直接按F10也可以,按Y回车自动重起,设置生效。
电脑开机出现f1 f2取消方法二按F1进入的是BIOS设置,按F2将会由默认设置值进入系统。
而此时系统时间将会回到初始建立BIOS时的时间,与实时时间不对应。
由于BIOS版本众多,不同的设置可能会引起不同的错误方式,但基本有下面几种情况:1、主板电池失效,可以更换电池;2、开启了软驱,可以到BIOS里关掉;3、主板的供电电路故障,可以送到售后维修;4、病毒攻击CMOS导致CMOS数据变更,可以查杀毒。
当然后面两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可以买一块简单的纽扣电池即可解决。
遗传的基本规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解题思维和方法 (1)
♀
F2
♂
1/2D 1/4DD 1/4Dd
1/2d 1/4Dd 1/4dd
1/2D 1/2d
1/2dd 矮茎 : 1
高茎:矮茎=3:1 DD:Dd:dd=1:2:1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
杂交实验 测 交 实 验
P:
F1 :
YYRR 黄圆
×
YyRr黄圆
yyrr 绿皱
F1 : YyRr × yyrr
黄圆
丙、丁四植株,其中丁的种子扁形,其余植株的种子圆形。
若甲x丁→F1全圆形,自交→F2圆:扁=27:37;用丁的
花粉给F1授粉,所得子代中圆:扁=1:7;则该性状至少由
3 对等位基因控制?
【例6】改编题
(统计学分析)
在一个鼠种群中,控制黑毛的基因A对白毛基因a完全显性,
控制尾巴长的基因B对尾巴短的基因b完全显性。两对基因都位 于常染色上。现用黑毛长尾纯合子(AABB)和白毛短尾(aabb)
有角:无角=1:3
。
;公羊的表
有角:无角=3:1
课堂练习:
(构建模型)
【例11】2016年全国卷II
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 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 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 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
高考命题的依据及新趋势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是高中生物教学、
各类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新课标》指出:生
物学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终生发展所需的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 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
高考命题的依据及新趋势
惠而浦空调故障代码
闪亮2次/8秒
E3
关机显示
3
压机过流保护
点亮
闪亮3次/8秒
E7
关机显示
4
排气管温传感器故障
点亮
闪亮4次/8秒
E1
关机显示
2、柜机:
序号
故障内容
故障代码
1
室内管温传感器故障
E3
2
室内室温传感器故障
E2
3
结霜保护
E8
4
过热保护
E8
5
过流或相序、低压保护
E7
6
开门断电保护
E0
7
低压压力保护
E7
8
化霜
DF
7
室内室外通讯故障
38
室内E2PROM故障
8
电流过载保护
39
室内风扇电机故障
9
最大电流保护
40
格栅保护状态报警(柜机)
10
室外与驱动通讯故障
41
室内过零检测故障
11
室外EEPROM故障
ER
显示通用故障
12
室外环境温度过低保护
13
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保护
14
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故障
15
压缩机壳体温度过高保护
惠而浦C系列柜机故障代码—科龙:AVH-170CN3A/H、AVH-240CN3A/H、AVC-170CN3A/H、AVC-240CN3A/H、AVH-170CN2A/H、AVH-240CN2A/H
33
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异常
34
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异常
38
室内EEPROM故障
39
室内风扇电机运转异常
E2
过热保护
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单元测试卷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单元测试卷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B. 纯合子自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C. 性状相同,遗传因子组成不一定相同D. 狗的长毛和卷毛是相对性状2、对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豌豆比山柳菊具有更多的性状,更适合作为实验材料B.豌豆进行有性生殖,适合作为实验材料C.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结果验证了他对分离现象的假说D.豌豆花比山柳菊的花大,更容易进行人工授粉3、孟德尔巧妙地设计了验证假说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下图中属于测交实验的是( )A. B.C. D.4、以下叙述不属于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中的“假说”内容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C.用F1测交,后代会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且比例为1:1D.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5、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aa)的男孩,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A.AA×AaB.Aa×aaC.Aa×AaD.AA×aa6、某种植物的高茎对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依据下表两组实验分析,只考虑上述一对相对性状及相关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丙植株为杂合子D.乙植株为纯合子7、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时,学生在正方体1和正方体2的六个面上用A和a标记,在正方体3和正方体4的六个面上用B和b标记,将四个正方体同时多次掷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正方体上A和a(或B和b)的数量均应为三个B.用正方体1和正方体2可以模拟分离定律的分离比C.统计正方体3和正方体4的字母组合,出现bb的概率为1/4D.统计四个正方体的字母组合,出现aaBb的概率为1/168、美国亚得桑那沙漠上生活着一种蜥蜴,其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4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含答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4一、选择题1.(2022河北保定模拟)在家猫体色的遗传实验中,一只黑色家猫与白色家猫杂交,F1均为黑色。
F1个体间随机交配得F2,F2的表型及比例为黑色∶灰色∶白色=12∶3∶1,则F2黑色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A.1/6B.1/81C.5/6D.5/82.某种小鼠的毛色受A Y(黄色)、A(鼠色)、a(黑色)3个基因控制,三者互为等位基因,A Y对A、a为完全显性,A对a为完全显性,并且基因型为A Y A Y的胚胎致死(不计入个体数)。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基因型为A Y a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 Y A的个体杂交,则F1有3种基因型B.若基因型为A Y a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杂交,则F1有3种表型C.若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黑色雌鼠杂交,则F1可同时出现鼠色个体与黑色个体D.若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纯合鼠色雌鼠杂交,则F1可同时出现黄色个体与鼠色个体3.某种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
已知植株A 的n对基因均杂合。
理论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株A的测交子代会出现2n种不同表型的个体B.n越大,植株A测交子代中不同表型个体数目彼此之间的差异越大C.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和纯合子的个体数相等D.n≥2时,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杂合子的个体数多于纯合子的个体数4.果蝇的翅型、眼色和体色由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让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M)与另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N)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分别统计子代果蝇不同性状的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
已知果蝇N表现为显性性状灰体红眼。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果蝇M为红眼杂合子雌蝇B.果蝇M体色表现为黑檀体C.果蝇N为灰体红眼杂合子D.亲本果蝇均为长翅杂合子5.(2022广东深圳模拟)某种蝇翅的表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评卷密封线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外不准填写考生信息,违者考试成绩按0分处理 ……………… 评卷密封线 …………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08 ~2009年 1 学期 流行病学 课程 时间90分钟 32学时, 2 学分,开卷,总分70分,占总评成绩100%一、Explanation:(4 point each ) 1. Case control study :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
2. Prevalence :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可按观察时间的不同分为时点患病率和期间患病率两种。
时点患病率=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该时点人口数*K 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有某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的平均人口数*K K=100%,1000‰或10000/万…. 3.Clinical trial :临床试验(1分):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目的是评价某种疾病的疗法或发现预防疾病结局如死亡或残疾的方法。
(1分) 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必须必须被诊断为患有所研究疾病并且诊断后很快进入研究,以便及时地安排治疗。
(1分)临床试验应当遵循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
(1分) 4. Randomization :在实验研究中,随机化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原则,通过随机化分组,使每个研究对象都有同等的机会被分配到各组去,以平衡实验组和对照组已知和未知的混杂因素,从而提高两组的可比性,使研究结论更加可靠。
常用的随机化分组的方法有三种,简单随机分组,分层随机分组,整群随机分组 5 Relative risk :相对危险度(2’)也叫危险比或率比,是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最有用的指标。
(1’) RR= 暴露组的率/ 非暴露组的率。
(1’)RR 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1’)RR 值越大,表明暴露的效应越大,暴露与结局关联的强度越大。
(1’)2.Read the following question carefully and chooses the best answer by circlethe corresponding letter.(2 point each)1) What is the best descriptor of the likelihood over 10 years than an initially unaffected person will develop hypertension? AA Incidence rateB RiskC Case fatalityD SensitivityE Specificity2) What is the best descriptor of proportion of person who have hypertension in a community residents. EA EpidemicB Incidence rateC RiskD Case fatalityE PrevalenceThe results of a study of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a village in India are given in the table below, all individual in the village were examined during two surveys made two years apart, and the number of the new cases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incidence.Category of household at first survey Number of person Number of new casesWith culture positive case 500 10Without culture positive case 10000 103)What is the incidence of new cases per 1000 person-years in households that had a culture positive case during the first survey? DA 0.02B 0.01C 1.0D 10E 204 )What is the incidence of new cases per 1000 person-years in households that did not have a culture positive case during the first survey? CA 0.001B 0.1C 0.5D 1.0E 5.05 )What is the relative risk of acquiring tuberculosis in households with a culture-positive case compared to households without tuberculosis? 20A 0.001B 0.1C 0.5D 1.0E 5.06) is the percentage of persons with a positive test result who actually have the disease of interest. EA +PVB +LRC -PVD SpecificityE Sensitivity7)The main benefit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 compared to all other epidemiology study design is that the RCT: DA is prospective thereby eliminating the need for historical dataB has better external validityC guarantees that confounding bias will not occurD tends to equally distribute into the study arms characteristics which may b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the outcome of interestE tends to avoid random misclassification of the outcome of interest8)A new test A (DT-A) is intended to be used in health care practice for the screening of disease D. In order to assess its performance, DT-A is tested on 83 subjects, out of those persons 46 are shown to be diseased and 37 are disease-free, using the currently best available diagnostic test B (DT-B). For the specific cut-points of DT-A, 43 persons are tested positive of which composed 41 patients and 2 non-patients. Consider DT-B as gold standard, the sensitivity of DT-A is: CA. 95.34%B. 93.48%C. 89.13% D 94.59% E. 87.50%---○---○------○---○---………… 评卷密封线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外不准填写考生信息,违者考试成绩按0分处理 ……………… 评卷密封线 ………… 9) Researchers conduct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o determine if Med A reduces post-operative pain more than Med B. The primary purpose of double blinding this trial is to avoid: E A. recall bias B. selection bias C. surveillance bias D. non-random (differential) misclassification of exposure status E. non-random (differential) misclassification of outcome status 10. A screening program for thyroid cancer detected a high proportion of those with slowly progressive disease whose outcome was not altered by the screening program.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creening issues is illustrated? B A.Lead-time bias B. length bias C. Higher frequency of detection occurs on initial compared to subsequent screening. D. Error due to the technique used to obtain the test sample E. Self-selection bias 3. Give the brief answer (10 point). 1 What ’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ase control study and cohort study? (8 points) 答:相同点: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都属于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都能检验病因假设,都需要进行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