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的翻译理论
林纾的翻译问题
林纾的翻译问题
林纾,号称“龙虎门”的民族文化名家,曾经推动汉语教育的发展,推崇文学翻译,尤其是他的“翻译补血”学说,催生了新中国文学翻译的兴起。在他看来,文学翻译通过将不同文化中优秀文学作品国门之外传入国门之内,从而有效地拉近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距离,为各民族文化的互相了解与和谐共处搭建了桥梁。然而,他也指出,文学翻译有其固有的问题,需要我们学会妥善处理。
首先,林纾提出了“文字换汤不换药”的翻译理念。他认为,翻译的根本任务不是对原文的简单照搬,而是要尽力保留原文的精神内涵,照顾中外文化的特色,及时把握原文的精义和文化内涵,进行有效的翻译。其次,林纾认为,翻译是有限的,要求翻译者善于把握原文正义才能正确地将原文的精神传达给读者。第三,林纾认为翻译要注重文化背景,对于原著作者使用的言辞和文化概念,只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才能够完成精准的翻译。
林纾的翻译理念引发了许多学者的共鸣,但他也有自己的若干弊端。首先,他以“翻译补血”来比喻文学翻译,虽然强调文学翻译的重要性与功能,但也表现出他对跨文化交流的缺乏实践性的认识。此外,林纾的翻译理论在文本系统分析上也比较偏颇,他认为,文本“原文本身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而忽略了文本中可能存在的多种含义,因此,他的翻译理论在实践中有较多的局限性。
尽管林纾的翻译理念存在一定的缺陷,但他的理论仍然在当今的文学翻译领域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他认为文学翻译应该是艺术,
而不是“文字替换”,应当以真实精准的翻译,传达作品的原意,传播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增进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存。今天,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加强,文学翻译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林纾对文学翻译的理论研究,也一直是当今文学翻译理论界的中心思想。
浅析林纾和林纾的翻译
东西方文化关系
课程论文:浅析林纾及林纾的翻译学号:A0839001 :杰
浅析林纾及林纾的翻译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从古到今,无论是西方还是,翻译思想及理论层出不穷,关于翻译的标准也不一而言。就翻译本身而言,一般的翻译人员无需有复杂的翻译思想,只要选择一些有价值的境外作品,用通达、符合本民族文化的要求的语言描述即可。
无论是西方还是,翻译活动千百年间从未停止,但是翻译这门职业并未获得世人应有的尊敬,也并未承认他在文化交流中应有的价值。若单从翻译学科的角度讲,原作与译作的等值、可译与不可译性是翻译理论中争论的焦点,随着时间和文化的发展,近代西方翻译理论也各持己见。彼得.纽马克在《翻译教程》中这样描述翻译:什么是翻译,在多数情况下是这样:将原作在文本里的表达的含义通过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但林纾的翻译若只单从翻译学科的角度看,是不能够用翻译标准来衡量其成功或失败的。林纾的翻译与他所在特殊的历史环境是分不开的。所以只能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林纾个人和林纾的翻译。
林纾的翻译活动前后可大抵分为两个时期,辛亥革命之前,与辛亥革命之后。林纾生活的年代是中国新旧历史交替时期,社会本身处在变革的年代,且自身政治腐败,经济科技十分落后,面临着外国列强的经济文化的双重侵略。林纾作为一个受过封建
传统教育的知识分子,思想中有进步的东西,也有落后的东西。《闽中新乐府》是林纾公开发行的第一本诗集,诗文通俗易懂,号召民众反帝救国,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教育方式十分不满,因林纾生活贫苦,在他的作品里很多反映下层民众生活疾苦,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林纾鲜明的民族思想。与维新派不同的是,他不但主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看到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和昏庸。这也是后来林纾从事翻译的思想基础。
浅析林纾翻译的历史作用
浅析林纾翻译的历史作用
林纾的翻译及“林译小说”的历史地位
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曾说:“译才并世数严(复)林(纾)”。林纾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一生创作颇丰,除了诗歌、散文、小说,留在近代文学史上的主要业绩就是其丰富的文学翻译作品,成为我国近代翻译西方小说的第一人。
一、林纾的生平及翻译
林纾(1852—1924),幼名群玉(亦名秉辉),后字琴南,号畏庐,自号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林纾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家境较贫寒。他年幼好学,到20岁时,校阅书籍2000卷之多。31岁那年中举,结识李宗言,借阅李家藏书三四万卷。正可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为林纾后来的文学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897年,林纾46岁那年,夫人刘琼姿病逝,对其打击很大。第二年,去马江散心,经魏翰介绍,与精通法文的王寿昌合译《巴黎茶花女遗事》。他原本借翻译此书排遣内心的亡妻之痛,不想此书译出后获得极大成功,从此与翻译结缘,一发不可收拾。此后,他与王寿昌、魏易、陈家麟、曾宗巩、严璩等人合作,先后翻译了160多种外国小说,涉及11个国家98个作家的作品。林纾不懂外文,凭借其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细腻的洞察力、理解力,将一大批外国名著译得栩栩如生。其中,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1899)、斯托夫人的《黑奴吁天录》(1901)、《伊索寓言》(1903)、司各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1905)、
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1906)、狄更斯的《块肉余生述》(今译《大卫·科波菲尔》1908),十分具有代表性。
二、“林译小说”的历史地位
严复和林纾翻译策略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引言 • 严复翻译策略 • 林纾翻译策略 • 严复与林纾翻译策略比较分析 • 严复和林纾翻译策略的影响与启示 • 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严复和林纾在中国 翻译史上的地位和 影响
探究两位翻译家在 翻译过程中的思想 、方法和风格
研究他们翻译策略 的重要性和现实意 义
林纾的翻译理论
林纾在翻译过程中强调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主张翻译 应该尽可能地忠实原文,同时也要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
翻译策略比较
严复的翻译策略
严复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直译和意译相结 合的方法,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词汇和表 达方式,会采用注释的方式加以说明。
VS
林纾的翻译策略
林纾在翻译过程中更注重文学艺术的表达 ,采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以增加作品的文学性和趣味性。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探讨严复和林纾的翻译策略及其形成原因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比较,对严复和林 纾的翻译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研究内容
通过对严复和林纾的翻译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其翻译策略和特点,并对影响 其翻译策略的因素进行分析
创新点
通过对两位翻译大家的比较研究,揭示其翻译策略的异同,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 角和思路,同时为当前的翻译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从操纵理论看林纾的翻译
从操纵理论看林纾的翻译
林纾及林纾翻译的小说是中国翻译史上一个奇特的现象。然林纾常因其误译、漏译、增删等受到严厉批评。林译小说的文学地位也经历了一个由誉到毁的过程,而这种转变是蕴涵着意识形态,诗学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从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及论域这四种力量因素的影响来分析林纾的翻译,指出林纾的翻译深受晚清社会意识形态等操纵,他的翻译有其历史局限性,但要放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客观评价,不能全盘否定其理论的借鉴价值及其翻译小说对国人认识西方的中介作用,也不能湮没其对中国翻译史和中国文学史的贡献。
标签:操纵理论;林纾;翻译
林纾的翻译在我国乃至世界翻译史上都是一个特殊的现象。林纾在不懂外文的情况下翻译了180余种外国小说,开创了中国文学翻译的先河。他的译笔“清腴圆润”,生动传神,能达原作之不达,难怪钱钟书先生说“自己宁可读林纾的译文,也不乐意读哈葛得的原文”(钱钟书1990:129)。林译小说从晚清到五四可以说经历了一个由誉到毁的过程,他被批评最多的是他的译本存在大量的讹误。研究林译小说要辨证地看待就要对林纾生活的时代、文学背景、个人经历和思想状况作一番考察,观察其在当时社会所起的作用,才能做出较为客观公允的评(韩2005:3)。本文将从一个新的角度即以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为主要力量因素的操纵理论的来研究林纾的翻译,以说明尽管林纾和林译小说有这样那样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中介作用,理论价值还是值得借鉴的。
1.当时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对林纾翻译的影响
根据勒弗维尔的理论,意识形态和诗学影响到翻译的方方面面。本文将着重从其对翻译的目的,翻译文本的选择和翻译策略的应用的三个方面来看晚清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诗学等对林纾翻译的影响作用。
林纾的翻译理论
翻译思想和方法
• • • • 译书愿为叫旦鸡(开民智) 救国图存 宣传政治理想 翻译思想的两期
开民智
• “吾谓欲开民智, 必 立学堂;学堂功缓, 不如 立会演说;演说又不易 举, 终之唯有译书。”
--林纾《译林》
外国作家“多以小说启发民 智”,认为“小说一道, 尚足感人”。
开民智
• 林纾在早期的译著中,写下了许多序言、跋语、例言等, 一再阐明他译介外国文学的目的,在于输入新思想、新学 说,以开阔国人的视野,唤起民众的觉醒。
林纾所译重要著作
翻译作品
三、结论
• 1在156种著作中,仅有六七十种名著,其他的书 确是二三流的作品,所以林先生的大半劳力归于 虚耗,这要与口译者的文学常识有关了。 • 2林先生把许多极好的剧本,译成了小说—填进了 许多叙事,删减了许多对话,完全变成了与原文 完全不同的一部书了。这也是为他的口译者所误 的,小说与戏剧性质本大不相同。
热血“冷红生”
• 投人主观感情,译者须与原作者或作品中 的人物进行心灵上的交流
• “和他翻译的东西关系亲密,甚至感情冲动得暂停那支落纸如飞的笔, 腾出工夫来擦眼泪”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
• ―国仇国仇在何方,英俄德法偕东洋。东洋发难仁 川叩,舟师全覆东洋手。‛ • ‚我念国仇泣成血,敢有妄言天地灭。‛
• • • • • • • 中文名:林纾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原名:群玉、秉辉 号:畏庐、畏庐居士 字:琴南 性别:男
林纾翻译理论.
THANK YOU!
As a monolingual translator,Lin Shu receives warm praises in terms of his contribution to bo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innovation of the literature. However, he is also criticized for his unfaithful transfer of the original texts. It includes his employment of traditional Tong Cheng literary style and classical Chinese,plus his free adoption of such translation techniques as addition,omission,and abridgement,etc.
Introduction
Lin Shu (1852-1924) , courtesy name Qinnan ( 琴南), was most famous for his introducing Western literature to a whole generation of Chinese readers, despite his ignorance of any foreign language.
从改写理论视角看林纾的翻译
从改写理论视角看林纾的翻译
针对林纾翻译的认识有极大的变化,究竟是什么影响了人们的认识?改写理论可以提供一个范本来把握影响林纾翻译认识的视角。
林纾曾被认为是中国古典文学翻译家中最优秀的一位,他被尊奉为中国翻译史上的伟大先驱,他的翻译作品被尊奉为最好的翻译示范。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人们对林纾翻译作品的看法也有所改变。林纾传统理论认为,翻译应该注重传神把握原文思想,实现其格调的协调性和风格的统一性,以适应读者的文化习俗。然而,随着改写理论的发展,这种以拟人化视角看待翻译的理论给以极大的批判。
改写理论以语言是一种活动的视角来看待语言,它强调以参与者为中心,将翻译作为一种全方位的活动,包括译者的理解、表达、改写、审稿等多种活动。因此,改写理论认为,译者不仅要精确、准确地传达原文信息,还要将信息进行积极改写以适应待译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差异。通过改写,译者可以使用更多的表达语言和表现形式,提高翻译作品的读者友好性。
改写理论以关注译者为核心,并认为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可以自由运用多种手段,使翻译作品更具有吸引力。因此,从改写理论的角度看,林纾的翻译工作不再仅局限于一种拟人化的认识,而是要运用多种手段,把握翻译过程中的活动性,注重差异性,传达准确有效地信息,并扩大受众群体。
改写理论认为,译者要运用多元的文化视角,从不同的文化视角,从而把握多元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把握多元文化的协同性、差异性
和变化性,以达到准确、有效的翻译效果。从这个角度看,林纾的翻译就显得更加准确,深刻。他的翻译作品用精美的文字,准确、有效地把握了原文的思想,着力表现不同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把多元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副充满生动思想的翻译美作品。
林纾及其翻译思想
翻译理论:
忠实论:基本上遵循了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认为翻译
只能“如其所言”,忠实于原作思想。 例如:林纾在翻译中能做到因据人口译而有差错和删改外,林纾
一般都能将作者原名列出,书中人名地名绝不改动一音,尤显难 能可贵。
林译的人名、书名,如大卫·考伯菲尔、耐儿、罗密欧、《鲁滨逊 漂流记》,《伊索寓言》至今仍在使用。
政治目的即林纾的爱国精神,他希望通过对西洋小说 的翻译能够将新思想传播给中国国民,从思想上挽救 落后的中国。因此,他提倡要大量介绍小说,发展翻 译事业来“开民智”。
文化目的即林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爱,特别是对文言 文的钟爱。林译作品大多是从外文翻译为文言文,而 不是当时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白话文,这同时体现了林 纾后期的顽固保守思想。
林纾及其翻译思想
by Jojo
生平简介及作品 时代背景 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 人物影响及评论
人物介绍:
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福建闽 县(今福州市)人。
林纾自幼酷爱中国文学,虽家境贫寒,身处乱世,却 不忘苦读诗书;虽为举人(1882年),却因“七上春 官,屡试屡败”,最终放弃仕途,转而专心致志走上 文学创作之路。
参考文献:
【1】《林纾翻译思想评价》,百度文库 【2】贺志刚,《林纾和林纾的翻译》,国外文学(季
刊) 2004年第2期 【3】黄瑢,《从林译狄更斯小说看林纾的翻译理论》,
林纾的翻译问题
林纾的翻译问题
林纾(585689),中国传奇翻译家,曾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人物。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翻译家,林纾为中华文明增添了多么多元化的外来文化,他有着数不清的傲人成就,其中最令人折服的莫过于他在翻译领域的出色表现,而此时此刻,它促使我们深入的思考,他的翻译问题究竟是什么?
首先,林纾始终把翻译视为创造性的劳动,他提出翻译应该“走通道,跨步去死”,即把原文表达的意义原封不动地译出,只有这样才能将西方文学精髓完整地传达给当时的中国读者,这样的翻译方式充分体现了林纾的才智和技巧,而他的翻译技术也深受后人的肯定和承认。
其次,林纾从不将翻译作为一种文学表现形式,他在翻译中坚持以“贴近原文,还原本意”的原则,在翻译过程中,林纾几乎把原文一字不漏地抄述下来,而不去思考或者加以修改,他把这种方式称作“短句翻译”,这种翻译法即把原文中的短句从口语转化为文字,而不是从文字转换为口语,以此来保留原文的韵律,而不是去改变原文的语义和意思,这一翻译技术的艺术深深打动了翻译界,使林纾在这里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再者,林纾不惜劳动,在翻译过程中,他会用自己的方式来探究原文的意思,他会通过台币法、拆字法等,将原文翻译出来,用中国文字表达出西方文学精髓,他把每一个字都当成一个宝贝,努力搜索到原文中暗藏的秘密,他甚至以台币法把英语转成不同的汉语,以实
现他的翻译技巧的要求。
最后,林纾的翻译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影响,他的“紧贴原文,还原本意”的准则给当代翻译领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他也为现代翻译学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理论和技术,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值得我们深思。
从归化和异化翻译的角度看林纾、严复和鲁迅的翻译[权威资料]
从归化和异化翻译的角度看林纾、严复和鲁迅的翻译
摘要林纾、严复和鲁迅都是著名的翻译家,他们的翻译为他们的时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他们的翻译方法也带来了极大的争议。本文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分析这三位翻译家翻译的背景、原因、联系与区别,可以指导当下的翻译研究。
关键词归化翻译异化翻译
一、归化(domesticating)和异化(foreignizing)翻译理论的探讨
归化和异化的讨论来源于直译和意译,不少学者常常把它们放在一块来讨论。王东风在“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一文中也提出,“归化和异化可看成直译和意译概念的延伸,但并不完全等同于直译与意译。…如果说直译和意译是语言层次的讨论,那么,归化和异化则是将语言层次的讨论延续升格至文化、诗学和政治层面。也就是说,直译和意译之争的靶心是意义和形式的得失问题,而归化和异化之争的靶心则是处在意义和形式得失漩涡中的文化身份、文学性乃至话语权利的得失问题。”(王东风,2002:24-25)。这就是说,直译和意译比较偏重“形式”上的自由与不自由,而归化和异化关注更多的则是有关文化的问题,及是否要保持原作洋味儿的问题。
归化/异化是在1995年由美国学者L.VENUTI(文努迪)所提出的,而这一术语又直接来源于德国学者Schleiermacher (施莱尔马赫)1813年宣读的一篇论文。Schleiermacher着重探讨了翻译与理解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指出翻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让读者靠近作者(异化),另一种是让作者靠近读者(归化)。归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使用本民族的方式,用流畅地道的目标语去表
论林纾与周氏兄弟的翻译模式
论林纾与周氏兄弟的翻译模式
近年来,论述林纾和周氏兄弟翻译模式的文章屡见不鲜,此模式在当今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林纾和周氏兄弟的翻译模式在当今翻译学上被广泛接受,并被认为是中国翻译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一模式在具体的实践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代翻译实践中的影响。究其核心,林纾和周氏兄弟的翻译模式以和谐为主要特征,强调了应以本体概念、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协调与和谐、处理句式结构细节和翻译文体等方面实现译文的高标准。
林纾和周氏兄弟既有中国古代翻译实践的传统,又有西方翻译理论的引入,他们的翻译模式便来源于此。林纾和周氏兄弟最初的翻译实践基于中国的文化和语言学理论,他们把翻译实践作为一种文化交流,强调文本在口语和书面的交替转换中的重要性。他们大胆地将中国的文化和语言学理论、西方实践方法及其田野经验相结合,构建起一种和谐的翻译模式,从而影响了中国古代翻译实践很大程度上。
林纾和周氏兄弟翻译模式所重视的关键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林纾和周氏兄弟翻译模式强调了本体的概念,即翻译者应该将原文的本体信息尽可能完整地移植到译文中。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虽然强调本体的概念,但也提出翻译者应该尊重原文情节和文体特征,并谨慎处理句式结构细节。其次,林纾和周氏兄弟翻译模式认为原文与译文之间应当保持和谐,即译文应尽量与原文相呼应,保持语言结构和表现特征上的一致性。
此外,林纾和周氏兄弟翻译模式还强调了翻译文体的处理,认为
翻译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实现语言和文化的转换,因此,翻译要尽量体现典籍原文文体特征,并且在译文中尽量体现其中的文艺表现。
林纾翻译思想
林纾及其翻译思想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晚清著名翻译家。林纾的古文论,以桐城派提倡的义法为核心,以左、马、班、韩之文为“天下文章之祖庭”,以为“取义于经,取材于史,多读儒先之书,留心天下之事,文字所出,自有不可磨灭之光气”。他不懂外语,不能读原着,只靠“玩索译本,默印心中”,常向马尾船政学堂师生“质西书疑义”。
他不但是我国著名古文家,也是以古文翻译外国小说的第一人,其译作有184种之多,其中世界文学名著有40余种左右。
林纾翻译小说始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与精通法文的王寿昌合译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二十五年一月在福州由畏庐刊行。这是中国介绍西洋小说的第一部,为国人见所未见,一时风行全国,备受赞扬。接着他受商务印书馆的邀请专译欧美小说,先后共译作品180 余种。单行本主要由商务印书馆刊行,未出单行本的多在《小说月报》、《小说世界》上刊载。他与朋友王寿昌、魏易、王庆骥、王庆通等人合作,翻译外国小说,曾笔述英、法、美、比、俄、挪威、瑞士、希腊、日本和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名作家的作品。一生着译甚丰,为中国近代译界所罕见,曾被人誉为“译界之王”。
林纾译得最多的是英国哈葛德,有《迦因小传》、《鬼山狼侠传》等20种;其次为英国柯南道尔,有《歇洛克奇案开场》等7种。林译小说属于世界名作家和世界名着的,有俄国托尔斯泰的《现身说法》等6种,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等5种,大仲马《玉楼花劫》等2种,英国狄更斯的《贼史》等5种,莎士比亚的《凯撒遗事》等4种,司各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等3种,美国欧文的《拊掌录》等3种,希腊伊索的《伊索寓言》,挪威易卜生的《梅孽》,瑞士威斯的《□巢记》,西班牙塞万提斯的《魔侠传》,英国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菲尔丁的《洞冥记》,斯威夫特的《海外轩渠录》,斯蒂文森的《新天方夜谭》,里德的《吟边燕语》,安东尼·霍普的《西奴林娜小传》,美国斯托夫人的《黑奴吁天录》,法国巴尔扎克的《哀吹录》,雨果的《双雄义死录》,日本德富健次郎的《不如归》。林纾不懂外文,选择原本之权全操于口译者之手,因而也产生了一些疵误,如把名着改编或删节的儿童读物当作名著原作,把莎士比亚和易卜生的剧本译成小说,把易卜生的国籍误成德国等。即使这样,林纾仍然译了40余种世界名着,这在中国,到现在还不曾有过第二个。
浅析林纾和林纾的翻译
东西方文化关系
课程论文:浅析林纾及林纾的翻译学号:A0839001 :杰
浅析林纾及林纾的翻译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从古到今,无论是西方还是,翻译思想及理论层出不穷,关于翻译的标准也不一而言。就翻译本身而言,一般的翻译人员无需有复杂的翻译思想,只要选择一些有价值的境外作品,用通达、符合本民族文化的要求的语言描述即可。
无论是西方还是,翻译活动千百年间从未停止,但是翻译这门职业并未获得世人应有的尊敬,也并未承认他在文化交流中应有的价值。若单从翻译学科的角度讲,原作与译作的等值、可译与不可译性是翻译理论中争论的焦点,随着时间和文化的发展,近代西方翻译理论也各持己见。彼得.纽马克在《翻译教程》中这样描述翻译:什么是翻译,在多数情况下是这样:将原作在文本里的表达的含义通过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但林纾的翻译若只单从翻译学科的角度看,是不能够用翻译标准来衡量其成功或失败的。林纾的翻译与他所在特殊的历史环境是分不开的。所以只能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林纾个人和林纾的翻译。
林纾的翻译活动前后可大抵分为两个时期,辛亥革命之前,与辛亥革命之后。林纾生活的年代是中国新旧历史交替时期,社会本身处在变革的年代,且自身政治腐败,经济科技十分落后,面临着外国列强的经济文化的双重侵略。林纾作为一个受过封建
传统教育的知识分子,思想中有进步的东西,也有落后的东西。《闽中新乐府》是林纾公开发行的第一本诗集,诗文通俗易懂,号召民众反帝救国,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教育方式十分不满,因林纾生活贫苦,在他的作品里很多反映下层民众生活疾苦,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林纾鲜明的民族思想。与维新派不同的是,他不但主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看到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和昏庸。这也是后来林纾从事翻译的思想基础。
翻译理论——林纾篇
翻译理论——林纾篇
(一)人物介绍
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早年曾从同县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后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书,不下三、四万卷,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名益著,因任北京大学讲席。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后在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生平重要事迹为创办“苍霞精舍”——今福建工程学院前身。
(二)林纾翻译的目的
1.昌兴西学,开启民智,服务维新;
林纾翻译外国小说,是为了顺应当时“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思潮,为清末的维新运动服务。这种思想在早期表现特别明显。在林纾的早期译著中,我们大都能看到林纾写下的序言,跋语、例言等等,在这些前言后语里,林纾一再阐明他译介外国小说的目的,在于输入新思想,新学说,以开阔国人的视野,唤起民众的觉醒。1907年他在一篇译序中写道:“今日之中国,耗衰之中国也,恨余无学,不能著书以勉我国人,则但有多译西产英雄之外传,俾吾种亦去其倦弊之习,追蹑于猛敌之后,老怀其以此少慰乎!”对于那些一味守旧,拒斥西学的顽固派,他也给予尖锐的抨击:“欧人志在维新,非新不学,即区区小说之微,亦必从新世界中着想,斥去陈旧不言,弱吾辈酸腐,嗜古如命,终身又安知有新理耶?”
2.励学明耻,翻译救国;
林纾鉴于晚清时期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期望通过译介反映其他民族苦难历史的文学作品来警醒世人,使人们认识到亡国灭种的
林纾的翻译理论
宣传政治理想
• 向往君主立宪政治模式 • “变法何年?立宪何年?……所愿人人各有国家 二字戴之脑中,则中兴尚或有冀。若高言革命, 专事暗杀,但为强敌去除而已,吾属其一一为卤? 哀哉哀哉!” --《爱国二童子传· 达旨》
•
― 亦使吾国民读之,用以为鉴,力臻于和平,以 强吾国。则鄙人之费笔墨为不虚矣。” • 《残蝉曳声录》(1912) • 他认为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局势“较之专制之不平 更甚”
实业救国
• “强国者何恃?曰:恃学,恃学生,恃学生之有志于国, 尤恃学生人人之精实业” —林纾《爱国二童子传》 ―死固有时,吾但留一日之命,即一日泣血以告天下之
学生,请治实业自振‛
—林纾《爱国二童子传》 林纾的“补天意识”和“经世意识”,使林纾在解读西 方小说的过程中,能够超越自己既有的文化限制,从中 国的实际弊端出发,希冀对中国的现实有所推进
后期:为“稻粱谋”
(1913年以后)
• “他对所译的作品不再欣赏,也不再感 觉兴趣,Fra Baidu bibliotek非是博取稿费的兴趣。换句 话说,这种翻译只是林纤的‘造币厂’ 承应的一项买卖,形式上是把外文作品 转变为中文作品,实质上等于把外国货 色转变为中国货币。” --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 其友陈衍尝戏呼其室为“造币厂”,谓动 辄得钱也。 《续闽川文士传》
林译小说方法及特点
• • • • • 自由式古文 热血“冷红生” 文学意译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忠实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