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2.3排序问题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新北师大版精品教案《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3 排列》5

高中数学新北师大版精品教案《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3 排列》5

《生活中的排列问题》教学设计南昌二十三中郭佩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2-3》第一章第二节《排列》的第二课时,是高二下学期的教学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排列及排列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地位,为后面学习概率奠定基础。

本部分内容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易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及求知欲,同时这部分内容是高考必考的内容2、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目标:理解排列和排列数的意义,利用排列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训练目标:(1)掌握排列问题中的捆绑法,插空法,特殊优先法,定序法。

(2)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分类讨论能力、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认识到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解决排列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排列问题。

4、学情分析:对于高二的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根据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在授课时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教学方法1、说教法: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2、说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三、教学流程教学环节一:复习引入1、两个计数原理2、排列的定义?排列数的定义?排列数的两个公式是什么?设计意图:复习排列与排列数的概念,及排列数的运算公式,为后面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教学环节二:问题探究问题一、排队问题播放学生红色经典诵读排练视频引入问题一:例1、我班五名男生,三名女生参加朗诵表演例1、我班五名男生,三名女生参加五四青年节的红色经典诵读表演(1)若八名同学站一排,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2)女生全排一起,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3)女生互不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4)女生不站两端,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5)甲不能站排头,乙不能站排尾(6)甲、乙、丙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不一定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练一练:(1)需两名同学站在前一排领诵,其它同学站后一排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2)甲乙两名同学需站在前一排领诵,其它同学站后一排,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3)将8名同学排成两排,每排4人,有多少种不同排法?(4)甲、乙两人相邻,但都不与丙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5)演出结束,从8名同学中选出5名同学上台领奖,其中甲乙不能站在正中间,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有趣的实例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2-3教案:第1章 拓展资料:排列问题既要会“排”又要会“列”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2-3教案:第1章 拓展资料:排列问题既要会“排”又要会“列”

排列问题既要会“排”又要会“列”排列应用问题的应用情景多样,思维灵活,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难点,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

对于排列问题,我们既要会“排”又要会“列”,下面举例说明。

一、排列问题要会“排”1、要会排课例1、某班上午要上语文、数学、体育和外语4门课,又体育老师因故不能排第一节和第四节,则不同的排课方案种数为多少?分析:以特殊元素“体育老师”为解题突破口。

解:由题可知体育老师共有2种不同的排法,其它老师不受影响,故共有12233 A 种不同的排课方案种数。

点评:排课是最接近同学们实际情况的排列应用题。

2、要会排队例2、4个男同学,3个女同学站成一排,其中甲、乙两同学之间必须恰有3人,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分析:根据题意,可采用“捆邦法”求解。

解:甲、乙2人先排好,有22A 种排法,再从余下的5人中选3人排在甲、乙2人中间,有35A 种排法,这时把已排好的5人视为一个整体,与最后剩下的2人再排,又有33A 种,故共有22A 35A 33A =720种不同排法。

点评:捆绑法”主要解决“相邻”排列问题。

其操作过程是将相邻的若干元素“捆绑”为一个“大元素”,与其它元素全排列,此时切莫遗忘“大元素”内部进行排列。

3、要会排数例3、从0到9十个数字中,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分析:根据数的实际情况,优先考虑特殊位置“千位”。

解:千位不能放“0”,故千位放数字共有9种,其它3个位置放39A 种。

故共有939A =4536个。

点评:优先法适用于存在限制条件的元素或位置问题。

即先排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再排其它非受限元素或位置。

4、要会排节目例4、某班新年联欢会原定的5个节目已排成节目单,开演前又增加了两个新节目。

如果将这两个节目插入原节目单中,且两个新节目不相邻,那么不同插法的种数为( )A 、6B 、12C 、15D 、30分析:根据题意,可采用“插空法”求解。

解:原来的5个节目中间和两端共产生6个空位。

排列-北师大版选修2-3教案

排列-北师大版选修2-3教案

排列-北师大版选修2-3教案一、知识点概述排列是离散数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也是高中数学中必修的内容。

在学习排列之前,需要了解全排列与部分排列的概念。

全排列是将一组不同的事物进行排列,能够得到的所有不同的排列方式,称为全排列。

全排列的个数可以用数学公式n!来表示,其中n为选取的事物总数。

而部分排列是由一组不同的事物中选取部分事物进行排列,得到的所有不同的排列方式,称为部分排列。

如果在一组不同的事物中,选取m个进行排列,可以得到的所有不同的排列方式,称为n个不同事物的m元排列,计数公式为A_n^m=n!/(n-m)!。

在学习排列之后,还需要掌握排列的一些基本性质,如可重复排列、循环排列等。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掌握全排列、部分排列的概念和计数公式;•理解排列的基本性质;•掌握通过公式计算排列的方法;•能够应用排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有:•全排列、部分排列的概念和计数公式;•可重复排列、循环排列等排列的基本性质;•通过公式计算排列的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有:•如何应用排列解决实际问题;•如何确定计数公式的适用范围;•如何理解排列的基本性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例引入排列的概念:有三个不同的球,分别标有1、2、3号。

现在从中任选两个球进行排列,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式?2. 呈现将球的选择情况用表格呈现出来,通过图示的方式解释全排列和部分排列的概念,并引出它们的计数公式。

3.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全排列与部分排列中的重复问题,并提出可重复排列、循环排列等基本性质。

4. 讲解讲解排列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例题讲解如何应用公式计算排列数。

5.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排列知识的掌握程度。

6. 实践应用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排列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排列知识掌握情况;•实践应用,考查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反馈评价,在课后进行答疑和评估,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和不足之处。

高中数学必修3北师大版2.1.2排序问题与算法的多样性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3北师大版2.1.2排序问题与算法的多样性教案
与方

自主学习
复习回顾:
1算法的概念:
2算法的特征:
新知探究:
1什么叫排序?
2什么叫有序列?
3写出有序列直接插入排序的算法:
4写出折半插入排序的算法:
5如何对无序的数据列排序?
精讲互动
例1对有序列{13,27,51,57,82},现在要将数据52插入到数据列中.请设计算法确定数据52在序列中的位置,并用自然语言表述算法.
13
27
51
57
82
基本思路:
算法流程图:
例2对无序的数列{49,38,65,97,76,13,27,49}排序.
例3用折半插入排序法将60插入有序列{20,25,56,67,90},构成一个新的有序列.
达标训练
课本练习
作业
布置
习题2-1 A组8、9
学习小结/教学
反思
2.1.2排序问题与算法的多样性
授课
时间
第周星期第节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课人
学习
目标
1.通过对具体实例的解决过程与步骤的分析,了解排序问题;
2.通过经历算法设计的全过程,体会构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有序列的直接插入排序;算法设计和算法流程图.
难点:通过分析具体问题,抽象出算法设计的过程.学习 Nhomakorabea过程

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案

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案

所以一个完整的流程图的首末两端必须是起止框。

(2表示数据的输入或结果的输出,它可用在算法中的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

图1-1中有三个输入、输出框。

第一个出现在开始后的第一步,它的作用是输入未知数的系数a11,a12,a21,a22和常数项b1,b2,通过这一步,就可以把给定的数值写在输入框内,它实际上是把未知数的系数和常数项的值通知给了计算机,另外两个是输出框,它们分别位于由判断分出的两个分支中,它们表示最后给出的运算结果,左边分支中的输出分框负责输出D≠0时未知数x1,x2的值,右边分支中的输出框负责输出D=0时的结果,即输出无法求解信息。

(3它是采用来赋值、执行计算语句、传送运算结果的图形符号。

图1-1中出现了两个处理框。

第一个处理框的作用是计算D=a11a22-a21a12的值,第二个处理框的作用是计算x1=(b1a22-b2a12)/D,x2=(b2a11-b1a21)/D的值。

(4)判断框一般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有时也有多个出口,它是惟一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口的符号,在只有两个出口的情形中,通常都分成“是”与“否”(也可用“Y”与“N”)两个分支,在图1-1中,通过判断框对D的值进行判断,若判断框中的式子是D=0,则说明D=0时由标有“是”的分支处理数据;若D≠0,则由标有“否”的分支处理数据。

例如,我们要打印x的绝对值,可以设计如下框图。

打印x -打印x从图中可以看到由判断框分出两个分支,构成一个选择性结构,其中选择的标准是“x ≥0”,若符合这个条件,则按照“是”分支继续往下执行;若不符合这个条件,则按照“否”分支继续往下执行,这样的话,打印出的结果总是x 的绝对值。

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

高中数学必修3北师大版 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3北师大版 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教案

所以一个完整的流程图的首末两端必须是起止框。

(2表示数据的输入或结果的输出,它可用在算法中的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

图1-1中有三个输入、输出框。

第一个出现在开始后的第一步,它的作用是输入未知数的系数a11,a12,a21,a22和常数项b1,b2,通过这一步,就可以把给定的数值写在输入框内,它实际上是把未知数的系数和常数项的值通知给了计算机,另外两个是输出框,它们分别位于由判断分出的两个分支中,它们表示最后给出的运算结果,左边分支中的输出分框负责输出D ≠0时未知数x1,x2的值,右边分支中的输出框负责输出D=0时的结果,即输出无法求解信息。

(3它是采用来赋值、执行计算语句、传送运算结果的图形符号。

图1-1中出现了两个处理框。

第一个处理框的作用是计算D=a11a22-a21a12的值,第二个处理框的作用是计算x1=(b1a22-b2a12)/D,x2=(b2a11-b1a21)/D 的值。

(4)判断框一般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有时也有多个出口,它是惟一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口的符号,在只有两个出口的情形中,通常都分成“是”与“否”(也可用“Y ”与“N ”)两个分支,在图1-1中,通过判断框对D 的值进行判断,若判断框中的式子是D=0,则说明D=0时由标有“是”的分支处理数据;若D≠0,则由标有“否”的分支处理数据。

例如,我们要打印x的绝对值,可以设计如下框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由判断框分出两个分支,构成一个选择性结构,其中选择的标准是“x ≥0”,若符合这个条件,则按照“是”分支继续往下执行;若不符合这个条件,则按照“否”分支继续往下执行,这样的话,打印出的结果总是x 的绝对值。

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

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惟一符号。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课件:2.3 排序问题(共19张PPT)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课件:2.3 排序问题(共19张PPT)

4
4 2
4 2 1
4 2 3 4 3 1 4 3 2
3 4
4 3
一. 元素: 我们把被取的对象叫做元素。 二. 排列:一般的,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 取m(m 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 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 个排列。
想一想?
如果有两个排列相同,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从排列定义可知:如果两个排列相同,不仅 这两个排列的元素必须完全相同,而且排列 的顺序也必须完全相同。
如果所取的元素不完全相同,他们就是两个 不同的排列;即使所取得元素完全相同,但 排列的顺序不同,也不是相同的排列。
例1:已知 a,b,c,d四个元素,写出每次取出3个元素的 所有排列。
a b c d b c a b d a b d a d b b a c a c d b d c c a d a d b c a c b b c d a d c
用树图表示如下: 起点站 北京 终点站
上海
广州
飞机票
北---上 北---广 上---北
上海
北京
广州
上---广
广---北
广州
北京
上海
广---上
由1、2、3、4这4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 个没有重复数字的3位数?
分析: 要确定一个3位数,分三步完成,第一步确 定百位,有4种方法,第二步确定十位,有3种方法 ,同理,第三步确定个位,有2种方法,根据乘法原 理,共有4 × 3 × 2 = 24种不同的方法。
什么是加法原理?
做一件事情,完成它可以有 n 类办法,在第 一类办法中有 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 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 中有 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m1 m2 m3 mn 种不同的方法。

高中数学 2.3排序问题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必修3

高中数学 2.3排序问题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必修3

第四课时 2.3 排序问题教学重点:有序列插入排序方法和折半插入排序方法的原理与过程。

教学难点:用算法语句描述排序方法。

教学目标:1. 理解有序列插入排序方法和折半插入排序,并会设计算法2.通过实例,发展用有序列插入排序方法和折半插入排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为了便于查询,常常需要根据要求将被查寻的对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通常称为排序。

例如:新来的同学小黄身高175c m,在班上是中等身高,因为做操的需要,体育老师要将他插到队中,你认为老师应该怎样做?象这样在已经按一定顺序排好的系列(有序列)中插入一个数据,我们就叫它有序列插入排序。

有序列直接插入排序法有序列直接插入排序:用有序列直接插入排序算法完成无序列排序问题,其基本思想非常简单,即反复使用有序列直接插入排序算法,使有序列的长度不断增加,一直到完成整个无序列的有序排列为止.一般地,对于一个有序列:a1≤a2≤a3≤…≤an,欲将新数据A插入到有序列中,形成新的有序列,其做法是:将数据A与原有序列中的数据从右到左依次进行比较,直到发现某一数据ai,使得ai≤A,把A插入到ai的右边;如果数据A小于原有序列中的所有数据,则将A插入到原序列的最左边.上面的排序算法通常称为有序列直接插入排序的算法.我们在一个已经排好顺序的一系列数中插入一个数据,成为一个新的系列,且仍按原来的规则排序。

例如:要将8插入到{1,3,5,7,9,11,13}中,我们怎样考虑?首先确定8在原系列中的位置,使8小于或等于原系列中右边的数据,大于或等于左边的数据,将这个位置空出来,将数据8插进去1 3 5 7 8 9 11 13例题分析:例1已知有一组系列{13,27,38,39,43,47,48,51,57,66,74},现要将数据52插入到数据中。

数据序列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原序列13 27 38 39 43 47 48 51 57 66 74(1)请设计算法,确定52在新数据中的位置。

高中数学新北师大版精品教案《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3 排列》8

高中数学新北师大版精品教案《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3 排列》8

排列定义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r个不重复的元素,按次序排列,称为从n个中取r个的无重排列。

排列的全体组成的集合用个球装入N个盒子的不同装法,盒子按顺序排列。

这题我们已经讨论过了,我再用更形象的方法说说。

假设我们把M个球用细线连成一排,再用N-1把刀去砍断细线,就可以把M个球按顺序分为N组。

则M个球装入N个盒子的每一种装法都对应一种砍线的方法。

而砍线的方法等于M个球与N-1把刀的排列方式(如两把刀排在一起,就表示相应的盒子里球数为0)。

所以方法总数为C(MN-1,N-1)
例6:7人坐成一排照像, 其中甲、乙、丙三人的顺序不能改变且不相邻, 则共有________排法
解:甲、乙、丙三人把其他四人分为四部分,设四部分人数分别为X1,X2,X3,X4,其中X1,X4》=0,X2,X3》0
先把其余4人看作一样,则不同排法为方程
X1X2X3X4=4的解的个数,令X2=Y21,X3=Y31
化为求X1Y2Y3X4=2的非负整数解的个数,这与把2个球装入4个盒子的方法一一对应,个数为C (5,3)=10
由于其余四人是不同的人,所以以上每种排法都对应4个人的全排列4!,所以不同排法共有C(5,3)*4!=240种。

高中数学北师大必修三 2.3排序问题共23页PPT

高中数学北师大必修三 2.3排序问题共23页PPT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高中数学北师大必修三 2.3排序问题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北师版数学高二-《排列(三)》 同步教案 北师大

北师版数学高二-《排列(三)》 同步教案  北师大

“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第一章 计数原理1.2 排列本节教材分析(1)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排列数的意义,掌握排列数公式及推导方法,从中体会“化归”的数学思想,并能运用排列数公式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所学的排列知识,正确地解决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所学的排列知识,正确地解决的实际问题.(2)教学重点: 排列、排列数的概念(3)教学难点: 排列数公式的推导(4)教学建议: 分类计数原理是对完成一件事的所有方法的一个划分,依分类计数原理解题,首先明确要做的这件事是什么,其次分类时要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分类的标准,最后在确定的标准下进行分类.分类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保证每类办法都能完成这件事.分步计数原理是指完成一件事的任何方法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几个步骤,必须且只需连续完成这几个步骤后才算完成这件事,每步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完成这件事.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的地位是有区别的,分类计数原理更具有一般性,解决复杂问题时往往需要先分类,每类中再分成几步.在排列、组合教学的起始阶段,不能嫌罗嗦,教师一定要先做出表率并要求学生严格按原理去分析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认识深刻、理解到位、思路清晰,才会做到分类有据、分步有方,为排列、组合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既是推导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的基础,也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主要依据,并且还常需要直接运用它们去解决问题,这两个原理贯穿排列、组合学习过程的始终.搞好排列、组合问题的教学从这两个原理入手带有根本性.排列与组合都是研究从一些不同元素中任取元素,或排成一排或并成一组,并求有多少种不同方法的问题.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在于问题是否与顺序有关.与顺序有关的是排列问题,与顺序无关是组合问题,顺序对排列、组合问题的求解特别重要.排列与组合的区别,从定义上来说是简单的,但在具体求解过程中学生往往感到困惑,分不清到底与顺序有无关系. 新课导入设计导入一: 复习导入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可以有n 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12n N m m m =+++种不同的方法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一步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有12n N m m m =⨯⨯⨯ 种不同的方法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回答的都是有关做一件事的不同方法种数的问题,区别在于:分类加法计数原理针对的是“分类”问题,其中各种方法相互独立,每一种方法只属于某一类,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做完这件事;分步乘法计数原理针对的是“分步”问题,各个步骤中的方法相互依存,某一步骤中的每一种方法都只能做完这件事的一个步骤,只有各个步骤都完成才算做完这件事应用两种原理解题:1.分清要完成的事情是什么;2.是分类完成还是分步完成,“类”间互相独立,“步”间互相联系;3.有无特殊条件的限制。

高中数学选修2-3 北师大版 排列教案

高中数学选修2-3 北师大版 排列教案

排列教学目标:1、理解排列、排列数的概念,了解排列数公式的推导。

2、掌握解排列问题的常用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排列、排列数的概念,了解排列数公式的推导。

掌握解排列问题的常用方法。

2、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分类计数原理:(1)加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工作有k 种途径,由第1种途径有n 1种方法可以完成,由第2种途径有n 2种方法可以完成,……由第k 种途径有n k 种方法可以完成。

那么,完成这件工作共有n 1+n 2+……+n k 种不同的方法。

2,乘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工作可分为K 个步骤,完成第1步有n 1种不同的方法,完成第2步有n 2种不同的方法,……,完成第K 步有n K 种不同的方法。

那么,完成这件工作共有n 1×n 2×……×n k 种不同方法二、讲解新课: 1.排列的概念: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这里的被取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说明:(1)排列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①取出元素,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2)两个排列相同的条件:①元素完全相同,②元素的排列顺序也相同 2.排列数的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元素中取出m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m n A 表示注意区别排列和排列数的不同:“一个排列”是指: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不是数;“排列数”是指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是一个数所以符号m n A 只表示排列数,而不表示具体的排列3.排列数公式及其推导:求m n A 以按依次填m 个空位来考虑(1)(2)(1)m n A n n n n m =---+ ,排列数公式:(1)(2)(1)m n A n n n n m =---+ =!()!n n m -(,,m n N m n *∈≤)说明:(1)公式特征:第一个因数是n ,后面每一个因数比它前面一个 少1,最后一个因数是1n m -+,共有m 个因数;(2)全排列:当n m =时即n 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全排列数:(1)(2)21!nn A n n n n =--⋅= (叫做n 的阶乘)4.例子:例1.计算:(1)316A ; (2)66A ; (3)46A . 解:(1)316A =161514⨯⨯=3360 ; (2)66A =6!=720 ; (3)46A =6543⨯⨯⨯=360例2.(1)若17161554m n A =⨯⨯⨯⨯⨯ ,则n = ,m = .(2)若,n N ∈则(55)(56)(68)(69)n n n n ---- 用排列数符号表示 . 解:(1)n = 17 ,m = 14 .(2)若,n N ∈则(55)(56)(68)(69)n n n n ---- = 1569n A -.例3.(1)从2,3,5,7,11这五个数字中,任取2个数字组成分数,不同值的分数共有多少个? (2)5人站成一排照相,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3)某年全国足球甲级(A 组)联赛共有14队参加,每队都要与其余各队在主客场分别比赛1次,共进行多少场比赛?解:(1)255420A =⨯=; (2)5554321120A =⨯⨯⨯⨯=; (3)2141413182A =⨯=二、解决排列问题的策略:解排列问题问题时,当问题分成互斥各类时,根据加法原理,可用分类法;当问题考虑先后次序时,根据乘法原理,可用位置法;这两种方法又称作直接法.当问题的反面简单明了时,可通过求差排除采用间接法求解;另外,排列中“相邻”问题可以用“捆绑法”;“分离”问题可能用“插空法”等.解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一定要防止“重复”与“遗漏”. 互斥分类——分类法;先后有序——位置法;反面明了——排除法;相邻排列——捆绑法; 分离排列——插空法 例1求不同的排法种数:(1)6男2女排成一排,2女相邻; (2)6男2女排成一排,2女不能相邻; (3)4男4女排成一排,同性者相邻; (4)4男4女排成一排,同性者不能相邻.例2在3000与8000之间,数字不重复的奇数有多少个?分析 符合条件的奇数有两类.一类是以1、9为尾数的,共有P 21种选法,首数可从3、4、5、6、7中任取一个,有P51种选法,中间两位数从其余的8个数字中选取2个有P82种选法,根据乘法原理知共有P21P51P82个;一类是以3、5、7为尾数的共有P31P41P82个.解符合条件的奇数共有P21P51P82+P31P41P82=1232个.答在3000与8000之间,数字不重复的奇数有1232个.例3 某小组6个人排队照相留念.(1)若分成两排照相,前排2人,后排4人,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2)若分成两排照相,前排2人,后排4人,但其中甲必须在前排,乙必须在后排,有多少种排法?(3)若排成一排照相,甲、乙两人必须在一起,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4)若排成一排照相,其中甲必在乙的右边,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5)若排成一排照相,其中有3名男生3名女生,且男生不能相邻有多少种排法?(6)若排成一排照相,且甲不站排头乙不站排尾,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分析 (1)分两排照相实际上与排成一排照相一样,只不过把第3~6个位子看成是第二排而已,所以实际上是6个元素的全排列问题.(2)先确定甲的排法,有P21种;再确定乙的排法,有P41种;最后确定其他人的排法,有P44种.因为这是分步问题,所以用乘法原理,有P21·P41·P44种不同排法.(3)采用“捆绑法”,即先把甲、乙两人看成一个人,这样有P55种不同排法.然后甲、乙两人之间再排队,有P22种排法.因为是分步问题,应当用乘法原理,所以有P55·P22种排法.(4)甲在乙的右边与甲在乙的左边的排法各占一半,有P66种排法.(5)采用“插入法”,把3个女生的位子拉开,在两端和她们之间放进4张椅子,如____女____女____女____,再把3个男生放到这4个位子上,就保证任何两个男生都不会相邻了.这样男生有P43种排法,女生有P33种排法.因为是分步问题,应当用乘法原理,所以共有P43·P33种排法.(6)符合条件的排法可分两类:一类是乙站排头,其余5人任意排有P55种排法;一类是乙不站排头;由于甲不能站排头,所以排头只有从除甲、乙以外的4人中任选1人有P41种排法,排尾从除乙以外的4人中选一人有P41种排法,中间4个位置无限制有P44种排法,因为是分步问题,应用乘法原理,所以共有P41P41P44种排法.解 (1)P66=720(种)(2)P21·P41·P44=2×4×24=192(种)(3)P55·P22=120×2=240(种)(4)P66=360(种)(5)P43·P33=24×6=144(种)(6)P55+P41P41P44=120+4×4×24=504(种)或法二:(淘汰法)P66-2P55+P44=720-240+24=504(种)课堂小节:本节课学习了排列、排列数的概念,排列数公式的推导课堂练习:课后作业:。

2022年 高中数学新北师大版精品教案《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3 排列》

2022年 高中数学新北师大版精品教案《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3 排列》

§2排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北师大版选修2-3〕麟游县中学:闫秀娟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排列的意义,理解排列数公式,会用排列数进行简单的计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计数方法的探究,发现一类问题的处理方法,引入排列与排列数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运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推导出排列数公式。

3 态度、情感、价值观:在问题探究中体验前面所学知识在后续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价值,感受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排列的定义,排列数公式及其应用难点:排列的定义,排列数的意义,用排列数完成简单的计数问题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两个计数原理〔设计意图是:能准确运用两个计数原理计数,并为后面运用乘法计数原理得出排列数公式做准备。

〕〔二〕问题探究:问题1 3名同学排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种排法?问题2 北京、广州、南京、天津4个城市相互通航,应该有多少种机票?问题3 从4面不同颜色的旗子中任选3面排成一排表示信号,能组成多少种信号?[设计意图]:这些题学生都可以用枚举法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完成解答,最终要的结果是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解答,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这类问题的特点,为后面引出排列的定义做铺垫。

[完成该环节的方法步骤]:学生自主探究→个别展示〔谈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及依据〕→互相补充或纠错→老师提问并引导直至得到想要的结果。

(三)思考交流:以上三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特征?都可以用什么计数原理完成计数?(四)抽象概括:1 排列的定义2排列数的引入及排列数的意义(五)即时检测:前面三个问题的计数分别用排列数怎样表示?[设计意图]:让学生快速理解排列数的意义,并会用它计数。

(六)合作探究:1 =?2 把nn-1n-2…×2×1记为n!,读作“n的阶乘〞并规定0!=1,又可以表示成什么形式?[设计意图]:紧扣本节的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对这个公式的探究,进一步理解排列的本质特点,并体验由归纳推理到说理论证的思维过程与方法。

高中数学(秦九韶算法与排序)教案2 北师大版必修3 教案

高中数学(秦九韶算法与排序)教案2 北师大版必修3 教案
二、问题设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问题
问题设计意图
师生互动
(1)设计求多项式 当x=5时的值的算法,并写出程序。
使学生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问题本身及其算法。
S提出一般的解决方案,如:
x=5
PRINT“f=”;f
END
T点评:上述算法一共做了15次乘法运算,5次加法运算。优点是简单、易懂,缺点是不通用,不能解决任意多项式求值问题,而且计算效率不高。
(8)小结:通过对秦九韶算法的学习,你对算法本身有哪些进一步认识?
进一步体会算法的特点。
T引导S思考、讨论、概括。小结时要关注以下几点:
(1)算法具有通用的特点,可以解决一类问题;(2)解决同一类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但计算的效率是不同的,应选择高效的算法;(3)算法的种类虽多,但三种逻辑结构可以有效的表达各种算法;等。
T:这种算法即是“秦九韶算法”,同时介绍秦九韶的生平。
(5)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的值,与多项式组成有直接关系吗?用秦九韶算法计算上述多项式的值,需要多少次乘法运算和多少次加法运算?
引导学生分析秦九韶算法的特点。
教是引导学生发现在求值过程中,计算只与多项式的系数有关,让学生统计所进行得乘法和加法运算次数。
(3)能否探求更好的算法,来解决任意多项式的求解问题?
进一步探索具有一般意义的算法。
T引导学生把多项式变形为:
并提问:从内到外,如果把每一个括号都看成一个常数,那么变形后的式子中有哪些“一次式”?x的系数依次是什么?
S: 共五个一次式,
x的系数依次是:
(4)若将x的值代入变形后的式子中,那么求值的计算过程是怎样的?
(2)有没有更高效的算法?
帮助学生建立改进算法、提高计算效率得意识。

《选择排序》教案(北师大版必修3).docx

《选择排序》教案(北师大版必修3).docx

1.2算法与程序设计——选择排序一、学情分析通过上学期《算法与编程》部分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算法及其表示、比较熟悉流程图设计;本学期课程为《算法与程序设计》,对算法的理解更加深入,要求能通过Visual Basic 实现简单算法;在木课之前,学生应了解了流程图的应用,熟悉在一组数屮求极值算法,对于排序及冒泡排序,学生比较熟练。

对于木部分,学生可能会对选择排序算法的原理理解较为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学习。

学生应当在学习过程屮认真听取教师对于算法的分析,在教师指导下能解释该算法的流程图, 进而实现程序。

二、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了解排序的概念、能在现实生活中列举出关于排序的实例能对照冒泡排序,解释选择排序的优势,指出选择排序的策略,找出数字Z间的逻辑联系有迁移应用能力,能由此及彼,归纳排序屮的数字规律,探索更有效率的排序算法技能性目标:貝有模仿水平,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表达出选择排序的思想,能对流程图作出解释能独立完成流程图的绘制,对选择排序的各个环节比较熟练,并能在Visual Basic 环境中规范地编写程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体验选择排序的实现过程,获得对此算法的感性认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交流合作,把自己对此算法的心得与他人交流,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提升热爱科学的理念三、重点难点重点:对选择排序原理的理解,绘制流程图,数据交换,调试程序难点:分析流程图四、教学策略与手段把握重点,先导入问题,复习排序定义,分析冒泡中数据交换次数多的问题,指出冒泡排序法效率不高,从而引出数据交换次数较少的选择排序算法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Flash演示材料,比较直观地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由“流程图雏形绘制”-“逐步完善流程图” -“程序实现” -“调试”的过程,让学生熟练此算法与程序实现。

在教学中可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小组间竞赛等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

必修三数学排序教案

必修三数学排序教案

必修三数学排序教案教案标题:必修三数学排序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数学排序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不同类型的排序方法,包括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

3. 能够分析和比较各种排序方法的效率和适用场景。

4. 运用所学的排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掌握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的步骤和算法。

2. 能够分析和比较各种排序方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3. 运用所学的排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排序算法的步骤和原理。

2.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排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实例、排序算法的示意图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排序的概念和背景(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排序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排序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排序的意义和目的。

Step 2: 冒泡排序的介绍和演示(15分钟)-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例介绍冒泡排序的步骤和算法。

- 与学生一起演示冒泡排序的过程,并解释每一步的操作。

- 引导学生思考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Step 3: 选择排序的介绍和演示(15分钟)-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例介绍选择排序的步骤和算法。

- 与学生一起演示选择排序的过程,并解释每一步的操作。

- 引导学生思考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Step 4: 插入排序的介绍和演示(15分钟)-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例介绍插入排序的步骤和算法。

- 与学生一起演示插入排序的过程,并解释每一步的操作。

- 引导学生思考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Step 5: 各种排序方法的比较和分析(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和分析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的优缺点。

-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排序方法的适用场景和效率。

Step 6: 运用排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排序方法解决。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课件排序问题(2)课件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课件排序问题(2)课件

i:=1

a: = R[i]
R[i]>R[i+1]

R[i]:=R[i+1]
R[i+1]:=a
i: = i+1

ii==>19n0

j: = j+1结束 Nhomakorabea是

j>j>n9-1
【智能挑战】 用冒泡法为数据由大到小排序: 8 79 23 23 64 54
【作业】 P128 A 组 2
38,49,65,97,76,13,27,49 38,49,65,97,76,13,27,49 38,49,65,97,76,13,27,49 38,49,65,76,97,13,27,49 38,49,65,76,13,97,27,49 38,49,65,76,13,27,97,49 38,49,65,76,13,27,49,97
【例题】 假设一个数据列为 R[1]、R[2]、 …、R[10] ,要求从小到大排序
(1)画出一趟冒泡排序的算法流程图 (2)画出整个冒泡排序的算法流程图
开始
i:=1
a: = R[i] R[i]:=R[i+1]
R[i+1]:=a

R[i]>R[i+1] 否 i: = i+1
结束

i>9

开始
j:=1
冒泡排序法
特点:①最大的数据沉到底,不会再移动 最大数排在最后位置
第二大数排在倒数第二的位置 依次类推,重复进行,完成排序。
②若数据有n个,则至多经过n-1趟
【思考】
1、应用冒泡法给数据 123,98,76,54,145 排序时,第____趟排序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时 2.3 排序问题
教学重点:
有序列插入排序方法和折半插入排序方法的原理与过程。

教学难点:
用算法语句描述排序方法。

教学目标:
1. 理解有序列插入排序方法和折半插入排序,并会设计算法
2.通过实例,发展用有序列插入排序方法和折半插入排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为了便于查询,常常需要根据要求将被查寻的对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通常称为排序。

例如:新来的同学小黄身高175c m,在班上是中等身高,因为做操的需要,体育老师要将他插到队中,你认为老师应该怎样做?象这样在已经按一定顺序排好的系列(有序列)中插入一个数据,我们就叫它有序列插入排序。

有序列直接插入排序法
有序列直接插入排序:用有序列直接插入排序算法完成无序列排序问题,其基本思想非常简单,即反复使用有序列直接插入排序算法,使有序列的长度不断增加,一直到完成整个无序列的有序排列为止.
一般地,对于一个有序列:a1≤a2≤a3≤…≤an,欲将新数据A插入到有序列中,形成新的有序列,其做法是:将数据A与原有序列中的数据从右到左依次进行比较,直到发现某一数据ai,使得ai≤A,把A插入到ai的右边;如果数据A小于原有序列中的所有数据,则将A插入到原序列的最左边.上面的排序算法通常称为有序列直接插入排序的算法.我们在一个已经排好顺序的一系列数中插入一个数据,成为一个新的系列,且仍按原来的规则排序。

例如:要将8插入到{1,3,5,7,9,11,13}中,我们怎样考虑?
首先确定8在原系列中的位置,使8小于或等于原系列中右边的数据,大于或等于左边的数据,将这个位置空出来,将数据8插进去
例题分析:
例1已知有一组系列{13,27,38,39,43,47,48,51,57,66,74},现要将数据52插入到数据中。

9
(1)请设计算法,确定52在新数据中的位置。

(2)在确定52的序列号后,请将52插入系列中
(3)请用流程图描述这个插入过程的算法
方法1.手工插入:
①确定52的序号:9;
②把原序列中9~11号的数据依次向右挪一位,空出9号位置来,并插入52,得到一个新序列。

方法2.
即从右边最后一位开始,与52比较,若比52大就右挪,否则插入52.
有序列插入排序算法的另一种方法
折半插入排序法
问题思考:对于一组无序的数据列{49,38,65,97,76,13,27,49}如何完成排序工作呢?
折半插入排序
如果R[1..i-1] 是一个按关键字有序的有序序列,则可以利用折半查找实现“在
R[1..i-1]中查找R[i]的插入位置”,如此实现的插入排序为折半插入排序。

折半插入排序性能分析
1)折半插入排序所需附加存储空间和直接插入排序相同,从时间上来看,折半插入排序减少了关键字的比较次数,但是移动次数不变。

2)折半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3)折半插入排序是一个稳定的排序方法。

例2 中国乒乓球女队原有11名队员,她们的身高由小到大分别为158,159,160,162, 163,165,166,170, 171,172,175(单位:cm).现为备战某项比赛,加入一名优秀队员,这名队员身高167 cm.请设计用折半插入排序法找出该队员在序列中的位置,并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解析: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
①11名队员的身高;
②加入一名身高167 cm的队员;
③用折半插入排序法找出新加入队员在序列中的位置.
解答本题可先确定数据个数11.找到“中间位置”的数据a6=165,与167进行比较,然后把剩下数据“中间位置”的数据依次与167比较,直到得到167的位置。

解:要将167插入有序列:{158,159,160,162,163,165,166,170,171,172,175},共有11个数据。

列表为:
首先选择有序列的“中间位置”的数据a6=165,将167与a6比较,显然167>165,所以167应排在a6的右边。

再取余下数据列{a7,a8,a9,a10,a11}的“中间位置”的数据a9=171,显然167<171,所以167在a9的左边,再取余下数据列{a7,a8}的“中间位置”的数据a7=166,显然167>166,所以167应在a7、的右边.又167<a8,所以167应插在a7与a8之间。

评析:用折半插入排序法向有序列中插入新数据时,首先确定原有序列中数据的个数
是偶数2n还是奇数2n+1.若为偶数,则“中间位置”的数据是第n个数据;若为奇数,则“中间位置”的数据为第n+1个数据,然后将新数据与“中间位置”的数据比较,若新数据大于“中间位置”的数据,则在右半边进行下一步骤;若新数据小于“中间位置”的数据,则在左半边进行下一步骤;依次类推,就可以确定新数据在序列中的位置。

变式练习
将52插入有序列{13,27,38,39,43,47,48,51,57,66,74,82}中,构成一个新的有序列。

[解] 首先选择有序列中具有中间位置序号的数据47,将52与47进行比较,显然52>47,故52不能插入到47的左边的任何位置。

所以,应该排在47的右边,再将余下数据的中间位置的数据57与52比较,显然52<57,因此应插到57的左边,又51<52,则52插入到51的右边,57的左边,即可得到52的位置。

小结和作业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
(1)有关排序的基础知识
1.定义
2.稳定性和存储方式
3.排序算法的评价
(2)直接插入排序
1.基本思想
2.实例模拟
3.算法描述
4.算法的复杂度
(3)折半插入排序
1.基本思想
2.实例模拟
3.算法描述
4.算法的复杂度
课堂练习
1.将27插入到有序列{10,12,14,16,18,20,22,23,24,37,38,39,42,51,62}中,如果用折半插入排序可以进行几次比较就能完成,并设计算法。

解:首先中间的数(即第8个数)23比较,由于27>23,故27在23的右边;在于23右边的7个数中的中间的数39比较,由于27<39,故27在39的左边;再与23右边39左边的3个数中间数37比较,由于27<37,故27在37的左边;最后27与24比较,由于27>24,故27在2,4的右边,所以27应排在24与37之间,因此共进行4次比较即可完成。

2.将数据组 {49,38,65,97,76,13,27,49}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解:
38,49,65,97,76,13,27,49
38,49,65,97,76,13,27,49
38,49,65,97,76,13,27,49
38,49,65,76,97,13,27,49
38,49,65,76,13,97,27,49
38,49,65,76,13,27,97,49
38,49,65,76,13,27,49,97
3.无序列{15,3,10,12,8}用直接插入排序法按从小到大排列,第三次插入后的有序列为( B )
A {3,8,10,12,8}
B {3,10,12,15}
C {3,8,10}
D {3,10,5}
4.将无序列{7,5,4,9,1}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将{7}看成有序列,将5插入此有序列,
得到新的有序列是 : {7,5}
5.对无序列{12,15,,4 ,11,9,22,2,35}用直接插入排序法排序时,在排序过程中,11插入在( B )
A 2与12之间
B 4与12之间
C 9与12之间
D 4与15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