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本科生就业落实率最低 比专科生还低
专科和本科的工资待遇有多大的差距
专科和本科的工资待遇有多大的差距
工作求职中,本科和专科的差距更加的大,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
探讨一下本科生和专科生在工作和薪资待遇方面的差别,高三生借此努力备
考!
本科比专科高一个层次: 1 评职时本科比专科的实践年限少2年.2 一般只有本科以上学历可以进升高级职称.如:高级工程师,高级研究员,教授等.3 本科是硕士研究生报名合格学历.4 老师行业本科学历是入门最低学历.5 单位对本科要重视得多,且提升机会多.找工作时,公司会对本科生留意一下,但对大专生一般都不会太过于重视,虽然现在有些职务只注重能力,不太重视学历,但大部分都是技术或销售类的工作!而对于管理单位的工作,首先看重的就是个人的学历,一般至少为本科,
一部分企业比较看重学历,因为它代表个人的素质及修养.学历就是敲门砖!
本科和专科在工资上的差别 专科生和本科生,从就业情况来看,专科生
的落实率最高,均为87.4%;其次是硕士生,为84.5%;第三是本科生,为81.5%;博士生的落实率最低,为81.3%。
可以看出,专科生虽然学历很低,但找到
工作并不难,甚至就业率最高。
虽然专科生容易就业,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专科生本科生工资待遇相差多大?调查只统计了月起薪在500~30000元之间
的观测值。
统计结果显示,2015年高校毕业生月起薪的算术平均值为4187元。
学历越高起薪越多。
从算术平均值看,专科生为2640元;本科生为4010元;硕士生为6363元;博士生为6753元。
可以看出,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工资待遇相差较大,所以,学历高低与自己的收入水平直接挂勾,学历越高的人,
也越有可能拿到较高的工资,这也是为什幺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的一个。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决赛作品
’——成功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序言对于我们这些90后而言,似乎只信奉“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这些临时抱佛脚的哲学。
直到我看见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农场主,由于它的农场在大西洋岸边,而且大西洋的风暴总是会摧毁沿岸的建筑和庄稼,一天,一个瘦小的男子前去应聘,农场主问他:“你会是一个好帮手吗?”而他的回答却是:“即使暴风雨来了,我照样可以和平时一样的睡。
”这句话很让农场主怀疑,还是雇佣了这个人。
一天晚上狂风呼啸,农场主急忙跑到雇工的睡处,并摇醒他,喊道:“暴风雨来了,把一切都收拾好了!”但那个雇工却回答道:“我告诉过你,即使在暴风雨来临时,我也能睡。
”农场主强忍怒火,跑到外面,为将来的暴风雨做准备,但他发现,一切已经准备就绪,没有什么能让暴风雨卷走的。
此时此刻,他明白了雇工的话。
这位雇工之所以能睡得着,只是因为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准备是成功的缔造者,成功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正如一场风暴,告诉我,要时刻准备,才能起步扬帆远航。
第一章认识自我1.1 自我评估 (5)1.2 他人评价 (9)1.3 专业评估 (12)1.4 结语 (20)第二章职业分析2.1 就业形势分析 (22)2.2 目标行业分析 (27)2.3 目标职业分析 (30)2.4 职业决策 (32)2.5 结语 (32)第三章目标职业设定3.1 职业目标 (34)3.2 大体路线图 (37)第四章计划实行4.1 简明计划表 (39)4.2 计划实施 (41)第五章评估与备选方案第六章结束语苏格拉底曾说:"认识你自己。
"罗马皇帝、哲学家奥里欧斯说:"做你自己。
"莎士比亚也说:"做真实的你。
"充分、正确、深刻地认识自身能力、个性及相关环境,以此作为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及策略的基础。
个人认知:优点:积极乐观,善于交流,动手能力强,认真负责,追求创新,敢于突破缺点:缺乏足够的耐心,有点情绪化,做事毛躁,太过理想化,知识储备待扩充家人认知:太过理想化,社会白痴朋友认知:很认真很较真,太过独立太过客气,不愿找人帮忙,宁愿自己死扛职业测评系统个性风格测评结果:INTJ型通过自我的认知和系统测试的辅助,我将用以下方案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我的劣势试用提高方案缺乏足够的耐心平时多做一些如慢跑、深呼吸之类的运动,不断坚持有始有终干完一些(小)事……有点情绪化时时提醒自己要理性,冷静,做事之前先想后果,遇事不斤斤计较……交际能力仍需提高参加一些团体活动,多与人沟通,认真听完他人想法,虚心请教。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作者:日期: 2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从被调查的毕业生总体统计来看,如果将上表中第1~6项均视为“确定去向”的话,则毕业生毕业时的“落实率”达83.1%。
从学历层次的比较来看,落实率差异不大,都在80%以上。
专科生的落实率最高,均为87.4%;其次是硕士生,为84.5%;第三是本科生,为81.5%;博士生的落实率最低,为81.3%。
从性别之间的比较来看:男性落实率高于女性。
男性落实率为85.3%,女性为80.8%,两者差距主要体现在“已确定单位”上,男性高出 4.8个百分点。
从学校类型的比较来看:高职大专院校的落实率最高,为89.4%;其次是“ 211”(包括“985”)重点大学,为86.5%;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排第三,为80.6%;普通本科院校最低,为77.7%。
从学校所在地的比较来看:东、中、西部地区高校之间存在差异,西部地区高校的落实率低于东部和中部。
东、中、西部高校的落实率分别为85.9%、81.6%、78.4%。
起薪比较:第一,学历越高起薪越高。
从算术平均值看,专科生为2640元;本科生为4010元;硕士生为6363元;博士生为6753元。
第二,男性薪资高于女性。
从算术平均值看,男性为4448元,女性为3896元,两者相差553兀。
第三,重点院校薪资高于普通院校薪资。
从算术平均值看,“211 ”(包括“ 985 ”)重点高校为5571元,一般本科院校为3944元,高职院校为2597元,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为2993 丿兀。
第四,东部地区薪资高于西部地区薪资。
从算术平均值看,京津沪为5449元,东部地区为3401元,中部地区为2866元,西部地区为2680元。
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 2.03倍。
第五,省会城市高于普通城市。
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的平均收入最高,为4721元;地级市的平均收入为3605元;县级市或县城的收入平均为3066元;乡镇和农村的收入分别为2909元和3247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自1999年大学生开始扩招以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
通过对近两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的统计发现,我国高校毕业的人数呈逐年递增的态势。
例如,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为610万,10年则达到了630万,2011年毕业生总数将突破650万。
这个数字是庞大的,特别是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部分学校盲目扩招导致的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日益凸显,我国高校的大学生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一)教育制度和就业政策的影响。
首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与我国当前教育制度上的缺陷密不可分。
大部分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不过硬,据部分高校的追踪调查,两年之内能适应工作的毕业生不足七成,甚至有部分毕业生不能适应工作或者因为社会关系,不能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这些都与高校的用人机制和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关。
目前大多数高校人事缺乏灵活性、流动性和主动性,学校需要的人才进不来,别的学校需要的人才也出不去;有的学校追逐热门专业,师资、教材没有能力应付,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其次,政府的就业机制还不完善。
在国家层面尚未形成统一的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机制,长期以来困扰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壁垒和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着。
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择业也由“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
各个地方,各种形式的人才“供需见面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性障碍仍存在。
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供需失衡与结构性矛盾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供需失衡与结构性矛盾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毕业生人数增长与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高质量就业岗位竞争激烈、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等方面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目前,中国就业市场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平衡现象。
一方面,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给就业市场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和职位面临人才紧缺的状况。
这种供需不平衡现象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1.1 毕业生人数增长与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而就业岗位的增长却相对缓慢。
这就导致了就业岗位不足,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增加就业岗位: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扩大就业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提高毕业生素质:高校应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3.加强就业指导:高校应提供更加全面的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提高就业成功率。
1.2 高质量就业岗位竞争激烈在就业市场上,高质量就业岗位往往吸引了大量毕业生的关注。
然而,由于竞争激烈,很多毕业生难以获得这些岗位的机会。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提高学校品牌:高校应加强自身品牌建设,提高学校声誉和影响力,增加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2.加强实习:高校应积极推进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和企业,提高自身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
3.鼓励学生创业:政府和高校应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扶持政策。
通过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还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当前,中国就业市场还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
一方面,一些地区和行业人才过剩,导致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和行业急需人才,却难以吸引到足够的毕业生。
影响就业的因素,影响工资的因素
影响就业的因素,影响工资的因素1、就业落实率从学历层次的数据来看,专科生的落实率最高,为87.4%;其次是硕士生,为84.5%;第三是本科生,为81.5%;而博士生的落实率反而最低,为81.3%。
就学历层次来说,就业落实率的差别并不大,均达到80%以上,而学历最高的博士生反而落实率最低,可能也是学术深造所要付出的一定代价。
从毕业生性别的比较来看,男性落实率为85.3%,女性为80.8%,男性显著低于女性,这也就是当下由男性劳动力支配的生产社会所正视的现状,有的雇员可能将在招录建议中就载明只要男性。
从学校所在地来看,东、中、西部高校的落实率分别为85.9%、81.6%、78.4%。
各地区高校之间存在部分差异,西部地区高校的落实率明显低于东部和中部。
这固然是地域环境及发展重心所导致的,也是为什么每年有那么多学生对北上广的高效趋之如骛。
2、学历与起薪成正比根据调查,专科生的起薪约为2640元;本科生为4010元;硕士生为6363元;博士生为6753元。
很明显,学历越高起薪越高。
而你如果只是多如牛毛的本科生中的一员,想要获得更高的薪资,那么你的手里最好能有一张能够为你增值的证书,比如四大会给拥有acca证书的员工每个月1000左右的qpay。
3、男女起薪左右从算术平均值看,男性的起薪为4448元,而女性则为3896元,两者相差553元。
只能说,在这个男权社会,有些不平等是你暂时无法抗拒的,作为一名女性你能做的就是为自己不断地增加砝码。
4、地区之间存有差异同样是无可厚非的差距,京津沪地区的起薪约为5449元,东部地区为3401元,中部地区为2866元,西部地区为2680元。
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2.03倍。
在发展速度较快的发达地区,毕业生的起薪也是随着快速发展的脚步水涨船高。
然而,即便薪资水平最高,对于外来地区的毕业生来说,靠这点工资仍然难以在此站稳脚跟,路漫漫其修远兮。
看看回去上面的内容,大家就晓得影响劳动力的因素除了影响工资的因素存有哪些了。
浅谈大学生就业率低的原因与对策
浅谈大学生就业率低的原因与对策本文以红河学院为例,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的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一是加快改革步伐,二是完善专业设置,三是加强就业指导,四是鼓励自主创业。
标签:大学生;就业率低;原因;对策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从全国情况看,近年来,一方面,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11年已经达到660万,是5年前的2.4倍。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很多企业逐步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密集型的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对劳动者数量的需求直线下降。
近几年来我国毕业生就业率达不到50%,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岗位。
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从红河学院的情况看,也不容乐观,2004年至2011年红河学院毕业生的数字分别是967、1204、1230、1073、1158、1861、1996、2237,2011年的毕业生是2004年的近2.3倍,但是和全国的情况一样,学院毕业生就业人数虽然也在逐年递增,但是就业的人数并没有和毕业生的人数同步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1、供求矛盾突出通俗地讲,就是高校教育的专业设置和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不一样。
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就业制度改革。
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力度逐年加大,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从总体上看,改革推进的速度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的步伐。
二是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高校设置的专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出现了错位,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部分学校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
在设置专业时不是根据市场需求,而是根据学校自身的师资条件而确定,使改革变成了闭门造车。
四是就业定位不准。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使毕业生的就业由供不应求逐渐变成了供大于求,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这就使得用人单位奇货可居,片面追求高学历人才、好学校毕业生。
[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
[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毕业生落实率:专科生最高从被调查的毕业生总体统计来看,如果将上表中第1~6项均视为“确定去向”的话,则毕业生毕业时的“落实率”达83.1%。
从学历层次的比较来看,落实率差异不大,都在80%以上。
专科生的落实率最高,均为87.4%;其次是硕士生,为84.5%;第三是本科生,为81.5%;博士生的落实率最低,为81.3%。
从性别之间的比较来看:男性落实率高于女性。
男性落实率为85.3%,女性为80.8%,两者差距主要体现在“已确定单位”上,男性高出4.8个百分点。
从学校类型的比较来看:高职大专院校的落实率最高,为89.4%;其次是“211”(包括“985”)重点大学,为86.5%;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排第三,为80.6%;普通本科院校最低,为77.7%。
从学校所在地的比较来看:东、中、西部地区高校之间存在差异,西部地区高校的落实率低于东部和中部。
东、中、西部高校的落实率分别为85.9%、81.6%、78.4%。
起薪比较:科研单位最高为了排除奇异值,调查只统计了月起薪在500~30000元之间的观测值。
统计结果显示,2022年高校毕业生月起薪的算术平均值为4187元。
毕业生的起薪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学历越高起薪越多。
从算术平均值看,专科生为2640元;本科生为4010元;硕士生为6363元;博士生为6753元。
第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从算术平均值看,男性为4448元,女性为3896元,两者相差553元。
第三,学校类型之间存在差异:从算术平均值看,“211”(包括“985”)重点高校为5571元,一般本科院校为3944元,高职院校为2597元,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为2993元。
第四,就业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从算术平均值看,京津沪为5449元,东部地区为3401元,中部地区为2866元,西部地区为2680元。
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2.03倍。
第五,就业地点之间存在差异: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的平均收入最高,为4721元;地级市的平均收入为3605元;县级市或县城的收入平均为3066元;乡镇和农村的收入分别为2909元和3247元。
2023年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2023年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2023年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1据介绍,该所已连续两年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
和去年不同,今年将毕业的研究生和大专生也列入调查对象。
男女生就业差距在缩小【调查】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52.14%,女性毕业生的比例为46.62%,两者相差不到6个百分点,相比去年14个百分点的差距有所缩小。
此外,两者对于可接受的工资起点也非常一致,都主要集中在1000元—3000元。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分析认为,随着政府在消除就业歧视和实现平等就业方面政策导向性的增强,性别差异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影响尽管依旧存在,但程度已大为减轻。
此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和女大学生比例增加有关。
研究生就业优势不突出【调查】大专毕业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49.16%,本科毕业生为65.52%,硕士研究生为66.66%。
大专毕业生和本科生之中分别有61.93%和60.14%的受访者将预期薪酬定位在1000元—__元,仅有19.77%和25.31%的调查对象将__元—3000元作为自己的薪酬预期;而硕士研究生之中的大多数将可接受工资起点定位于__元—3000元,为54.12%。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发现,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就业时和本科生相比优势并不突出。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有来自人才市场的压力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不恰当使用,但更多的是与当前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培养特色不明显、可替代性较强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种高学历人才抢占低学历人才就业岗位的现象,实质上凸现的是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问题。
大学生对政策知晓率低【调查】在涉及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时,有21.62%的.学生将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视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
但是大学生却往往对政策的知晓率非常低,例如,在被问及学生对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的了解程度时,分别有11.18%和51.62%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和“不太了解”。
高校毕业就业率低的原因及改善方法
高校毕业就业率低的原因及改善方法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走上了大学的道路。
然而,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高校毕业就业率逐年走低,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那么,高校毕业就业率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进行改善呢?一、原因1.就业压力大大学生毕业的就业压力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学习一些“冷门”的专业的同学更加困难。
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市场时,会发现自己和不少人都有相似的学历和文凭,这也就导致了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而且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某些领域不仅需要本科学历,还需要研究生甚至博士学位,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2.知识不符市场需求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注重理论学习,但是,很多专业在实际应用和市场需求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很多大学专业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以至于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找不到符合专业的职业,甚至成为了“大学生失业”的代名词。
3.实践经验不足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接触到实践环节,只有理论知识,这就导致了就业后对实际工作的适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障碍。
而且很多时候工作单位也需要员工快速适应并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这就对大学生求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求职态度不正确很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有侥幸心理,也可能因为求职策略不正确,或者完全依靠网络投递简历等方式,反而阻止了他们的就业。
找到工作不是一两次投简历就能圆满实现的,需要必要的耐心、耐心和耐心。
二、改善方法1.选专业对于要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家庭和本人应尽可能选择市场领域中增长迅速、稳定就业前景广泛的专业。
这些专业包括医学、药学、法律、财务、管理等,同时还要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动态,把握时代的脉搏。
2.加强实践性的学习学生在大学时应该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科技创新实践、校外实习等业余活动,增加自己的经验,才能更加顺利地进入社会。
3.寻找就业方法找到工作不是凭借简历就能实现的,需要有各种渠道:老师推荐、招聘会、人才市场、网站等,同时积极参加各项面试和笔试,增加就业机会。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原因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原因分析1.毕业生知识储备不够,实践能力不足。
近几年,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但由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本身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在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高节奏快变化的社会需求面前,专业设置、课程更新、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相对滞后。
2.毕业生社会经验缺乏,就业稳定性不强。
目前,大部分学生还生活在“从校门到家门”的田园生活模式当中,没有将职业诉求、职业定位、职业规划同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很好的结合,导致毕业生在就职阶段面临着缺乏社会经验的尴尬局面。
而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是以民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人才价值最大化、人才培养成本最小化等特点,决定了选择录用的标准更倾向于具有一定社会经验的毕业生。
同时,毕业生在就业初期的不稳定性,导致用人单位在后备储备干部培养等方面持谨慎态度,使部分毕业生失去部分就业机会。
3.毕业生就业准备不足,就业期望值不合理。
就业过程中,部分毕业生“等、靠、要”思想严重,没有对于就业的积极主动性,即使在校院两级就业指导结束后,仍有一部分学生不做任何的就业准备和求职尝试。
凸显了这些毕业生职业意识的滞后。
同时,部分毕业生就业理念仍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存在不合理现象。
4.部分用人单位岗位质量不高,仍然存在部分用人单位招聘岗位质量偏低,不能与毕业生能力及学历水平很好匹配的问题。
同时,部分企业不能完全按照相关劳动法规要求提供劳动保障、提供薪酬不能满足毕业生最低期望等岗位仍然存在,使部分需求岗位成为无效需求。
5.违约造成部分有效就业机会的浪费。
2010年长春大学共有179人次的毕业生办理违约手续,其中97%的违约原因为毕业生违约,3%为用人单位违约。
因学生违约后,大部分用人单位将采取内部人员调配和从其它渠道招聘等方式,解决企业年度招聘空岗的问题。
不再就空缺岗位专程来校招聘,事实上造成有效就业岗位的资源浪费。
大学生就业率不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率不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学生的问题,二是社会问题。
在大学生方面,大学扩招,导致大学生整体素质降低,这不得不承认。
在社会方面,也存在很大问题。
比如,四年之后,社会总共需要5万个搞机械电子的,3万个学数学的,2万个搞生物工程的。
但是当年全国的大学共招了5万个搞生物工程的,3万个搞机械电子的,2万个搞数学的。
这样一来,四年之后,国家机电行业部门大量缺人,需要数学的行业也如此。
但学生物工程的学生,5万人争2万个岗位,其他人只能失业,或者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工作。
这就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一致产生的,不仅对个人有不益,这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有很大危害的。
话说回来,如果每个大学生毕业后都能找到好工作,那还有什么竞争啊,没有竞争,哪儿来的学习动力。
如果是那样,全中国的学生都拼命啃书去了,考上大学就意味这一切。
哼,到那时,到处是书呆子。
这样真的好吗?随着九十年代末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行以来,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大学生就业不难才是怪事,"毕业即失业"成为中国大学生的普遍现象。
尽管如此,中国教育部决定继续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努力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表面上看,研究生扩招能提高大学生学历层次,可以缓解就业难。
但是,如果不清理高等教育积弊,扩招研究生来应对就业难将是饮鸩止渴,使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由于大学毕业生多,市场需求少,要获得一个好的工作位置,就只有依靠社会关系,尤其是在报考和录用公务员方面。
通俗地说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父母在社会上是有权有势有钱的,子女肯定能获得一个好的工作位置。
虽然中央政府三令五申,不准妻儿等直系亲属到本单位工作,但是中央政府不能禁止朋友安排我的子女,我安排朋友的子女这样的友情交换。
自主创业之难去年新上任的教育部长袁贵仁曾强调加强创业教育,优化政策环境。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问题及解决方案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问题及解决方案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高校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然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并不理想。
本文将从就业率问题的现状分析、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现状分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真实情况。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处于波动状态,尽管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具体来看,就业率的情况有以下几个特点:1.就业率整体水平不高。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就业率在60%到70%左右。
尤其是一些专业就业率较低,甚至不足50%。
2.就业结构存在问题。
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而对于民营企业或自主创业的选择较少。
这导致了一些行业或领域的就业压力较大,而其他领域却出现了人才短缺的状况。
3.就业质量有待提高。
虽然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后能够实现初步的职业发展,但仍然有一部分人处于基层岗位或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这种情况导致了很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现状并不容乐观,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这种情况。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存在的原因分析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的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就业率低下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就业观念不合理。
一些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观念存在误区,更倾向于选择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对民营企业或自主创业持观望态度,这导致了一些行业或领域的就业压力较大,而其他领域却出现了人才短缺的状况。
2.专业对口度不够高。
当前一些高校开设的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够契合,一些毕业生所学专业与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就业困难。
3.实践技能不足。
一些高校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得毕业后无法很好地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专科生与本科生的就业观调查问卷
专科生与本科生的就业观调查问卷为了更好的了解专科生的就业观,为此对专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1、请问你是专科生还是本科生?( ) A 专科生 B 本科生2、请问您是一名专科几年级的学生?( )A 大一B 大二C 大三3、请问你对自己专业的态度是?( )A 很喜欢 B喜欢 C 一般般 D 不喜欢4、你的理想就业方向是?( )A 服务类 B管理类 C 金融类 D 政府机关 F其他5、工作后,你期望的月收入是多少?( )A 1000-3000B 3500-5000C 更多6、你是否认为十年前的就业比现在的好?( )A 是B 否7、你认为专科生与本科生哪个就业前景更好?( )A 专科生B 本科生8、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就业信息的?( )A高中毕业 B 大学时期 C 大学毕业9、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你会?( )A 继续深造B 就业C 自己创业D 其他10、你的择业观念是什么?( )A 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B 先就业,后择业C 不就业继续深造D 自主创业11、你对自己从事何种工作的态度是什么?( )A 没有特定目标B 待遇好,稳定C 符合自己兴趣,有发展空间的D 与专业对口12、择业前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A 经济收入B 个人发展机会C 专业知识应用D 生活环境E 工作的稳定性 F 其他13、你欲选择什么样的单位就业?( )A 国有企业B 民营企业C 外资企业D 合资企业E 政府部门F 其他14、你是否认为现在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A 是B 否15、你对就业形势的态度是什么?( )A通过努力应该可以找到工作B现在就业困难很大C对就业形势很担忧D 无所谓16、你认为解决当前就业困难的方法是什么? ( )A 提高技能 B调整择业期望值 C 提高职业素质 D 职业培训 E 调整心态 F 就业渠道。
大专到底是不是大学?它与本科有什么区别?
大专到底是不是大学?它与本科有什么区别?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专科算不算大学?”
毋庸置疑,专科的确是大学!
专科指高职高专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和普通高中生通过高考入学一样都是取得全日制文凭。
在现实中,有一部分人可能对专科存在一些误解,认为专科院校出来的学生能力一定比不上本科生。
其实,本科和专科不单单只是学制上的区别,它们的具体区别还在这些方面:
1、学习环境和氛围
专科学校的目的是进行职业教育,而本科学校则在于学术教育,教育方式的不同导致专科毕业的同学们实践能力较强,而本科的同学们理论知识会更丰富一些。
专科跟本科在学习氛围上会有很大的区别,而且本科院校的师资力量和科研背景等也会比专科院校好上很多。
事实上,本科确实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图书馆,更多的名人讲座,更多的交流机会。
2、就业渠道及发展前景
一般情况下,专科生会比本科生的就业机会少一些,但是近年来,也有很多企业更加青睐于拥有实际能力的专科学生。
3、毕业的起薪标准
就算是一同进入到了企业,专科生的薪资也会比本科生的少一些。
当然,如果有能力,专科生也能发展得比本科生还要好,但是如果是进国企或者政府机关等,专科生在待遇方面会少很多。
4、社会认可程度
这是一个“拼学历”的时代,现在很多事业单位招聘都要求本科或硕士以上学历,国家公务员考试大多也只是部分艰苦工作岗位允许专科生报考,而且工作地点基本在基层。
虽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但也说明了学历对找到好工作的重要性。
所以,不少专科生选择专升本,让自己沉淀。
当然,专科和本科都只是我们现阶段的身份而已,学历不够我们可以提升,而未来如何,更重要的还是你自己是否足够努力。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对策研究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尽管国家不断出台政策以减少就业压力,但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并未有太大改善。
本文就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以及解决方案进行深入研究。
1. 就业率下降根据教育部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国内科班毕业生在2019年就业率约为85.8%,创历史新低。
而对于非科班毕业生,就业率可能更低。
2. 就业渠道有限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许多高薪岗位较难获得。
同时,传统的就业岗位也有所减少。
此外,自主创业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方面的机会。
3. 就业单位整体条件好大多数企业招聘需要有工作经验,这使得应届毕业生非常难找到好的职位。
而那些能够参加校园招聘的企业,大多都是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严格,但与相应的工作压力相对的是较好的福利和薪酬待遇。
1.“早期规划,多面培养”大学生在学业中要树立尽早规划人生事业的意识,选择适当的方向和专业,了解自己的潜力所在,结合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发挥综合能力。
在学业中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和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提升自己的软实力改善自身的软实力,如提高应聘技巧、增强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应尽早自我学习职场实践经验,提高个人品牌的成功和形象,增加自己的自身价值和竞争力,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
3.选择就业方式,开拓就业渠道对于现在就业也谈不上骑驴找马,充分了解现在开展的所有就业方式,拓展自己的就业渠道。
例如网上、线下招聘会、邮件投递、社交平台等都可以选择,最好和同学、老师、朋友建立联系和加入各类巴士群组等,也会更有机会找到自己的好的工作。
结语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就业市场仍面临种种问题和挑战,但是只要我们明确就业方向和目标,实际创建自己的竞争力,积极寻觅就业机会,一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理想的工作,并取得职业和生活上的成功。
本科和专科在就业上的区别
本科和专科在就业上的区别本科和专科在就业上有什么区别本科和专科的就业情况不同之处有:1、本科相对来讲学历高一点,但如果专业不好,则纯属个人心理满足;专科如果专业抢手,比本科更容易就业2、专业的好坏还要看各个地方社会需求,不能一概而论,东部城市由于较发达,有些专业比较热门,如精算师、物流、金融师等,而内地限于经济发展程度则尚未有大量需求;3、同样的专业,如果专业知识过硬,各种资质认证证书较多,肯定有更大的优势,因为现在社会更看重个人能力,一张文凭已经不能像十年前那么有说服力。
4、在学校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方法不同,导致有的偏重理论,有的结合社会需求偏重应用,当然后者要好就业。
本科和专科哪个好1.大专学历是三年制,本科学历是四年制。
前后相差一年时间。
2.大专学校大都是职业型教育。
本科学校教育偏向学术型教育。
因此,从专业培养方向讲,大专培养的方向是应用型人才,本科培养方向是专家型人才。
3.由于培养人才方向定位不同,所以,相同专业的教育深度不同。
大专较为肤浅,本科较为深入。
大专优点学历短(三年),本科时间长(四年)。
4.根据高考切线,大专录取分数线比本科分数线低。
大专优点录取分数低,本科缺点,录取分数高。
5.根据社会需求量看,本科生需求量大于大专生。
本科优点具有学术优势,成为高层人才容易,大专虽然不具有学术优势(本科不设学位),但作为实用型人才,中、基层岗位的需求量超过本科。
本科和专业有什么不同1.培养方向的不同通俗来讲,大专学历跟本科学历的最大区别就是一个偏向于实践一个偏向于通识教育。
本科主要是重视理论,专科偏重于实践。
以相似的专业为例,本科叫酒店管理,专科统称为旅游管理,专科理论部分也有,实操课程偏多;本科也有专科这些实操课程,但理论偏多。
现在的社会,实操型人才依然紧缺,而理论性人才已经有点饱和了,所以目前来看,专科生对社会贡献更大一点,当然这个也是要分专业的。
2.专业设置的不同有的专业,本科有,专科就没有了,相反情况依然存在,其本质还是理论性与实操性,宏观与微观的差别。
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为何中国大学生就业难?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几个可能的原因:
1. 就业市场供求失衡:大量大学生毕业进入就业市场导致就业
市场供求失衡,就有些行业就会出现过剩,而有些行业却供不应求,导致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大。
2. 就业歧视现象发生:社会歧视的情况,一些企业喜欢招聘毕
业生有经验的工人而并没有为新的毕业生开放空缺的职位。
3. 学生专业与市场不适应:由于大学选择专业时没有准确地了
解各个专业未来的职业前景,因此很多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市场对接
不良导致就业困难。
4. 缺乏“软实力”:许多学生只注重硬科技的学习,缺乏社交
能力和沟通能力。
5. 行业和企业正在开发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新技
术会取代许多传统职业,导致许多人失业或无法找到工作机会。
对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 加强学习实践,提高学生的“软实力”,如社交能力和沟通
能力。
2. 大学可以开拓更多与市场需求相关的专业,给学生提供更多
的工作机会。
3. 大学可以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
领域和市场应用。
4. 鼓励学生多进行自主创业,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减少与其他学生的就业竞争。
5. 促进技能培训,引导学生掌握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趋势,增加学生的竞争力。
浅谈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也越来越复杂和严峻。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就业现状、原因分析和对策三个方面谈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就业现状根据最近的调查,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有以下特点:1.就业比例下降。
数据显示,尽管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长,但就业率却在逐年下降。
2019年,全国本科生就业率为89.6%。
2.就业形态丰富。
除了传统的招聘会和校园招聘,还有很多互联网和创业公司的新型招聘形式。
许多大学生也更愿意选择自己创业或者自由职业。
3.求职压力大。
竞争的激烈和就业前景的变幻不定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求职压力,许多毕业生不得不接受薪水较低的工作。
4.就业岗位不匹配。
由于不了解市场需求和自身职业规划不清晰,很多大学生选择的工作与专业不符,就业岗位匹配度不高。
二、原因分析1.高校就业观念落后。
大学生在校期间,大多数学校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实践和实习经验的培养,也缺乏启蒙性的就业指导。
2.市场需求和人才素质不匹配。
高校招生和培养与市场需求没有充分对接,有时候出现人才过剩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情况。
3.科技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
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结构调整导致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更为复杂。
新技术重构了传统行业的生产流程,许多之前的就业机会消失或者被削减。
4.社会竞争压力加大。
除了传统职业竞争,市场越来越需要具备创新和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这对大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并需要不断提高自我素质。
三、对策1.加强职业规划和实践经验的培养。
大学应该增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教育,组织实习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就业市场。
2.吸收市场需求和优化专业设置。
大学应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和行业的要求,考虑相应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更新。
3.鼓励创新和终身学习。
学校应鼓励学生创新和创业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创业培训和资源。
大学应该鼓励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和综合性的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显示,高校毕业生对22种影响因素从重到轻的排序是:1、工作能力强;2、有相关实习和工作经历;3、目标的执行能力;4、了解职业要求及特点; 5、目标选取的恰当与适时调整;6、了解自己,扬长避短;7、应聘技巧好;8、形象气质好;9学历层次高;10、就业信息和机会多;11、热门专业;12、学校名气、地位高;13、学习成绩好;14、往届毕业生的声誉好;15、老师的推荐;16、亲戚的帮助;17、朋友的帮助;18、拥有就业地户口;19、为学生干部;20、性别状况为男性;21、党员;22、送礼买人情。
可见,工作能力、职业规划、求职技巧等与就业直接相关的因素显得格外重要,而热门专业、学校类型、学习成绩等与高等教育直接相关的因素的重要性降低,都排在了前10名之后。
平均向8.6个单位投简历
调查显示,在择业过程中毕业生递交过求职简历的单位数平均为8.6个,接受过面试的单位数平均为4.6个,曾表示愿意接收的单位数平均为2.6个。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求职单位的数量与求职成功率有一定的联系,真可谓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但是,毕业生的月起薪水平增长缓慢,相对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起薪指数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如果以收入来衡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呈现的是下降趋势。
就业分布仍“向东向上”
调查显示,2011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状况仍以“向东向上”为多。
他们的就业分布状况按就业地区划分,在东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52.5%,在中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17.3%,在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30.1%;按就业地点分划分,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工作的毕业生占51.0%,在地级市的占29.2%,在县级市或县城的占15.5%,在乡镇的占3.8%,在农村的为0.5%。
调查还显示,由于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有充分的选择权,因此毕业生对自己所找到工作的满意程度较高。在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中,有11.1%的毕业生感到非常满意;43.6%的毕业生感到满意;40.0%的毕业生感到一般;4.7%的毕业生感到不太满意;只有0.7%的毕业生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
据介绍,本次调查包括东、中、西部地区8个省份的30所高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9768份。在有效样本中,专科和高职毕业生占38.9%,本科毕业生占55.3%,硕士毕业生占5.5%,博士毕业生占0.3%;男、女毕业生比例分别为49.1%和50.9%。“985”重点高校学生占8.4%、“211”重点高校学生占15.7%、一般本科院校学生占28.4%、高职院校学生占25.5%、民办高校学生占12.8%、独立学院学生占9.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关系着教育部门的决策,也是学生和家长在做教育选择时的重要参考。那么,当前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究竟如何?有多少毕业生在毕业时能确定去向?就业后收入如何?毕业生在各地区分布状况如何?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有哪些?他们的择业过程和结果又怎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及教育经济研究所针对2011年高校毕业生进行的大规模问卷调查结果,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释读。
按工作类型划分,各类专业技术工作如工程师、会计师、教师、医生、律师等依然一枝独秀,占29.2%;其次是各类服务工作如保安、餐饮服务、销售服务、市场营销等,占20.2%;各类企业管理工作如经理、部门经理等占13.3%;各类行政管理工作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行政管理工作占12.8%;各类技术辅助工作如技术员、护士、秘书、出纳等占8.8%。
从学校所在地的比较来看,东、中、西部地区高校之间的落实率存在差异,分别为79.7%、73.2%、65.6%。
总体而言,学历层次越高就业状况越好,但是学历层次之间的差异逐步缩小,甚至出现倒挂现象,主要表现在专科生的落实率上升趋势明显。
学历高学校好薪水就高
收入是反映就业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本次调查对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的估计起薪进行了观测。统计结果显示,2011年高校毕业生月起薪的算术平均值为2394元。
另外,2011年高校毕业生为求职而花费的相关费用人均为1110元。其中,求职简历的制作69元;交通费263元;招聘会门票61元;通讯费用119元;购置服装费305元;人情、礼品费用228元;其他相关费用251元。“已确定单位”者的总求职费用为1059元,而“待就业”者为1247元,说明求职结果与求职经费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求职过程中过分地增加支出并不会显著提高求职的成功率。
与人们惯常认为的“女性就业率低于男性”不同,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男性就业落实率只是略高于女性,两者相差仅4.5个百分点,而且性别差距主要体现在“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两项上。
颇为意外的是,调查显示,民办高校以79.9%的就业落实率,仅次于985重点大学(87.2%)排在第二位。高职大专院校以76.8%排在第三位,其次才是“211”重点大学(69.4%)、普通本科院校(65.6%),独立学院的落实率最低,为60.3%。
可以说,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类型趋向多样化,表现出技术类、管理类、服务类三足鼎立的特征,但是。,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的毕业生依旧很少,各类一线工人仅占调查者中的3.69%,从事农、林、渔、牧业生产工作的更少,仅占0.9%。
工作能力比热门专业更重要
毕业生就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那么毕业生本人怎么看待影响就业的各种因素呢?
本科生就业落实率最低
调查显示,被调查的毕业生总体在毕业时的工作“落实率”达到了72.2%。
所谓“落实率”,是调查将已确定单位、国内升学、出国出境、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其他灵活就业等6项情况视为“已确定去向”,即就业已得到落实。“落实率”因学历层次不同而有差异,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博士生的落实率最高,为83.0%;其次是专科生,为76.7%;第三是硕士生,为75.3%;本科生的落实率最低,为68.7%。
从算术平均值看,毕业生的起薪还呈现出以下特点:
学历越高起薪越多。专科生为1856元;本科毕业生为2743元;硕士为4003元;博士为5118元。
性别之间存在差异,男性为2628元,女性为2188元,两者相差440元。
学校类型之间存在差异,“985”重点高校为3786元,“211”重点高校为2955元,一般本科院校为2698元,高职院校为1813元,民办高校为2024元,独立学院为22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