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

合集下载

人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人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和证明声音是由于发生体的振动而产生的(2).说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3).识别回声现象,用机械运动的知识结合声音的传播速度进行简单的回声测距计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和“真空罩中的闹钟”的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感悟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了解自然界及生活中振动发声的实例,能简单解释自然界及生活中一些发声现象,体会用物理语言进行表述。

(3)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利用转换法和科学推理的物理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在活动中协作交流,形成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学难点利用控制变量思想研究物理的方法。

(固体传声)教学用具:音叉水槽铁架台乒乓球细线口琴录音机磁带蜡烛火柴真空铃(气泵,电池盒,泡沫)小闹钟(扣碗)土电话(长线)分层教学环节:提问分层习题分层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前预习:设计实验 1.声音的产生由于物体振动 2.固体液体气体能传声课堂导学:●学生展示预习作业1,老师点评补充,声音的产生由于物体振动典型实验:1.喉咙发生2.音叉发生(触摸,乒乓球,水花四溅)3.鼓面振动(桌面振动),如何观察到它们的振动?问:如何消除手拍桌面时,风带来的影响?如果纸片效果不明显如何改进?4.乐器图片(口琴钢琴笛子)展示,让学生体会是什么物体在振动?●小结1.物理研究方法小结:转换法2.知识小结:声音的产生由于物体振动。

●知识过渡:声音的传播1.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人耳的?空气。

2.声音是如何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介绍声波概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PPT

新课讲解
活动3:用鼓槌打击鼓面,鼓面振动,听到洪亮的击鼓声。 活动4:拨动小提琴的琴弦,弦振动发出悦耳的琴声。
新课讲解
试一试 请同学们把手指放在喉结处,让我们从1数到10,感受声带
振动发出声音。
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时,发声也停止。
新课讲解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发声 C.没有发出声音的物体一定没有振动 D.物体的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解析】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 产生的声音就会停止,故A正确,D不正确;物体在真空环境中振动,是不 会发出声音的,故B、C不正确。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3 新课讲解 5 当堂小练
2 新课导入 4 课堂小结 6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速度不同。 4.知道回声现象,并会利用回声来测量距离。Fra bibliotek新课讲解
思 考 声音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
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左侧的空气,使得这部分空气变密;鼓面向右 振动时,又会使左侧的空气变稀疏。鼓面不断左右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 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
新课讲解
这个过程和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 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 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课件

振幅小 响度小
振幅大 响度大
例题
你见过用试管做的乐器的演奏吗?
1.用相同的力吹不同的试管,试管发出的 声音相同吗?有什么区别?
2.用不相同的力吹同一个试管,试管发出 的声音相同吗?有什么区别?

如果改用相同的 力敲击瓶身,试 管发出的声音会 一样吗?
声音高低不同
声音大小不同
练一练
1.在鼓面上撒一些细沙,敲鼓时会发现越使劲敲鼓,听到 的声音与细沙的情况是( B) A.声音越响,振动得越快 B.声音越响,振动得越高 C.声音越响,振动得越慢 D.声音越响,振动得越低
纸张 直尺 自己
抖动纸张 伸出桌面少许,拨动 手摸颈前喉头的位置,说话
提出猜想 感受他们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纸张发声时在_振__动___; 直尺发声时在_振__动___; 人说话时声带在_振___动__。 猜想: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探究声音的产生
为了验证猜想,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收集证据。
随堂训练
1.小明的二胡断了一根细琴弦,他用一根粗弦代替后,则发 出的声音的音调( C ) A.保持不变 B.变高 C.变低 D.无法确定
2.下表是人和几种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范围从表中可 以看出,可以发出次声的是( C )
A.人 B.蝙蝠 C.大象 D.狗
第二章 声现象
声音的特性
第二节
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两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状 可减小声音的发散
听诊器的导音管能极大程度 地减小声音的发散
利用管状物传递声波,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
响度的影响因素
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响度与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听到的声音越小;与声 音分散的范围有关,越分散,听到的声音越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教案四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教案四篇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 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 2、设计探究的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过程 导学达标 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

引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1、声音的产生 演示实验 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

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4、扩展录制声音 2、声音的传播 1、得出固体、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2、实验 14 页图 1-4 示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学生活动月球上的宇航员如何交谈? 学生活动如何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3、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同水波进行对比。

3、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学生活动 1、看 15 页的表格内容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谁快?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

学生活动对着远处的高山喊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里讲话 听不回声? 4、回声声音的反射。

<01 秒 二、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 外练习。

四、课后活动 动手动脑 1、2、3 题。

教学后记 在课堂上对声音的知识不能扩展太多,这只是声音的第一节课, 可降低难点。

要测一测学生的接受情况。

§2—2 声音的特性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应用。

3、利用实验去探索影响声音特性的原因。

重、难点重 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 2、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材分析 1、本节是了解性常识,而且比较简单,学生基本上一 看就 懂,所以课堂教学基本上让学生主动去完成,教师加以必 要的纠正即可。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之一,它是物体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所产生的机械波。

声音不仅在人类沟通和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概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章节内容。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使空气分子振动,进而传递能量形成声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主要传播介质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在这些介质中,声波会引起介质分子的振动传递,形成声音的传播。

二、声音的特性1. 声音的强度:声音的强度取决于声源的振幅大小,与传播距离成反比。

强度的单位是分贝(dB)。

2. 声音的频率:频率表示声音发生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

不同频率的声音会产生不同的音调。

3. 声音的音调:音调是声音的高低音程,与声音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4. 声音的响度:响度是声音的主观感觉,与声音的强度有关。

响度越大,声音越响亮。

三、声音的传播特性1. 声音的直线传播:当声音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其传播路径是直线。

2. 声音的反射: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根据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可以推导出声音反射定律。

3. 声音的折射:声音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根据折射定律可以计算折射角度。

4. 声音的衍射:声音通过一个障碍物边缘时会发生衍射现象,衍射角度与波长有关。

四、声音的利用1. 声音的通信:声音是一种重要的通信工具,人们可以通过声音进行语言沟通和传递信息。

2. 声音的测量:利用声音的传播特性和声波传播的原理,可以进行声音的测量和分析,例如使用麦克风进行声音录制和音频信号分析等。

3. 声音的工程应用:声音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音响系统设计、声纳探测、音频信号处理等。

总结:通过对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的归纳和概述,我们了解到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以及声音的特性和传播特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知识点精细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知识点精细梳理

第 2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流传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全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真空不可以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流传,声波抵达人耳,惹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 声音在介质中的流传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状况下,v 固>v 液>v 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流传速度是340m/s 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流传速度为0m/s。

4. 回声是因为声音在流传过程中碰到阻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假如回声抵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阻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起码为17m。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 1 S总1 vt总。

2 2二、声音的特征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次相关系,频次越高音调越高。

物体在 1s 振动的次数叫频次,物体振动越快频次越高。

频次单位次/ 秒,又记作Hz。

1.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相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本来地点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3.音色:由物体自己决定。

人们依据音色能够鉴别乐器或区分人。

不一样发声体的资料、构造不一样,其发作声音的音色也不一样,可依据音色来可判断瓷器的利害、西瓜利害、诊断病情等。

三、声的利用能够利用声来流传信息和传达能量。

蝙蝠利用回声定位来辩路、捕食;雷达利用回声定位搜寻敌机;医学上利用回声定位制成了 B超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凌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阻碍人们正常歇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扰乱作用的声音。

2. 人们用分贝( dB)来区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出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出70dB;为保证歇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出50dB 。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误区警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产生声音的物体称为发声体,也叫声源。

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

3.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实验中:①老师讲课学生能听到,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②用塑料袋包好正在发声僧的电话放入水中,我们能听到声音,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

③敲击课桌,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④玻璃罩内的闹钟,随着空气不断减少,响声越来越弱,直至听不见,说明:真空不能传声实验结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可以靠固体、液体、气体作为传播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往外传播的。

4、声速:①声速是描述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

②声速与介质的温度和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较慢,在气体中最慢。

③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④公式为v=s/t5、能听清回声的条件:回声与原声时间间隔大于0.1秒时,或者与障碍物的距离在17m 以上时。

反之的话,回声与原声就会叠加在一起,使得我们听到一个更大的声音。

6、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声音了。

7、空气传导: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到方式。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到方式。

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通俗“粗细”):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常见描述音调:男高音、女生声音高、这首歌音太高、脆如银铃、螺丝松动、水牛哞哞的叫是响度大,蚊子嗡嗡的叫是音调高。

①影响音因素: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频率,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②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Hz 。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播的速度和气温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推断正确的是
(
)
气温/℃
-20 -10
声速/(m·s-1)
318
324
0
10
20
30
330
336
342
348
A. 气温为40 ℃时,空气中声音的速度可能是345 m/s
B. 钟声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气温成正比
C. 气温越低,大钟自身振动得越慢
D. 气温越高,钟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播速度,但是不影响大钟振动的快慢,故C错误。
【答案】D
返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综合应用题
9. [2024成都期中]现有一款新型跑步耳机,戴时不堵塞耳
朵,将耳机贴在颌骨两侧,耳机发出的振动信号传到听觉
神经后,人们就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这样也不影响
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以上听到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
1
2
3
4
5
67Βιβλιοθήκη 891011
12
13
返回
综合应用题
【点拨】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声音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所以气温越高,钟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大,当气温为40
℃时,空气中声音的速度应该大于348 m/s,故A错误,D正
确;气温每升高10 ℃,声速增大6 m/s,所以钟声在空气中
的速度与气温不成正比,故B错误;气温高低影响声音的传
播而被鱼听到,所以声音能在水中传播,故B错误,C正
确。
【答案】C
返回
1
2
3
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讲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讲义

一、知识点通关站【知识点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而产生的,______停此,发声停此。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不能传声,____、_____、______均能传声。

2.在150C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最快,在_____中次之,在_____中传播最慢。

【知识点 2】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个特性:____、_____、_______。

其中声音的_____叫音调,音调与_____有关,_______,音调高,_______,音调低;声音的_______叫响度,响度与_______有关,_______,响度大,_______,响度小,即使某两个人的音调与响度都一样,他们的_______也不同,此时声波的_______也不同。

2、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________之间,叫做________,频率高于________的声波叫超声波,频率低于________的声波叫次声波。

3.找四个相同的玻璃杯,往玻璃杯里装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当用金属汤勺敲击玻璃杯时,听到的声音有高有低,试试看,并将音调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A B C D【知识点 3】噪声1、乐音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_的,噪声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的,但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第二章 声现象 重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的危害及控制 难点:声音产生原因的探究,利用回声进行相关计算 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们正常____、____和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减少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1)在_____处减弱噪声,如图书馆里要求保持安静(2)在______中减弱噪声,如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3)在______处减弱噪声,如戴耳罩。

3.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dB【知识点 4】声音的利用1.回声是声音的一种现象,利用此现象可以用来增强原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
1.声的产生: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说明:物体在振动时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且V固>V液>V气),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3)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4)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
(5)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3.回声:
人耳能辨别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S 或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
4.百米赛跑:
终点计时员应该在看见发令枪冒白烟时计时,若再听见枪声计时,则会少记0.294S(约为0.3S)。

5.人类怎样听到声音: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非神经性耳聋——鼓膜或听小骨损坏——可以治愈
6.耳聋
神经性耳聋——听觉神经损坏——不易治愈。

7.骨传导及实例: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导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上把这样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骨传导实例: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

8.双耳效应: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第二章声现象是八年级物理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涵盖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这一章节的知识点进行超详细总结: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物体发生振动时,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

-声音的振动源可以是弹簧、弦、膜等。

-声音的大小与振动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大。

2.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在固体中传播的声音速度最快,气体中传播的声音速度最慢。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密度越大,弹性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

3.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频率、振动数、声强和音调等特性。

-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振动数是指声音波动的次数,单位是圈。

-声强是指声音的强度,单位是分贝(dB)。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声音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4.声音的传播过程:-声音的传播可以分为发声、传播和接收三个过程。

-发声过程是指声音的产生过程,物体发生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

-传播过程是指声音从振动源传播到接收者的过程,通过空气中的分子相互碰撞传递能量。

-接收过程是指声音到达接收者的过程,接收者的耳朵接收到声音引起耳膜振动,再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

5.声音的传播路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会沿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吸收等现象。

-声音的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反射从而改变传播方向。

-声音的折射是指声波传播过程中,由于介质密度的变化,使声波改变传播方向。

-声音的吸收是指声波能量被障碍物吸收而无法传播的现象。

6.声音的强度和音量:-声音的强度是指声音的能量,可以通过声强来表示。

-声音的音量是指人耳感受到的声音大小,与声音强度有关。

-声音的音量可以通过调整声音的强度来改变。

7.声音的频率和音调:-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的振动次数,频率越高,声音越尖锐,音调越高。

-声音的音调可以通过调整声音的频率来改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2.2《声音的特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2.2《声音的特性》

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
1、如下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2、拨动钢尺,听它发出声音的高低,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 3、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4、注意:每次拨动钢尺时,使用相同的力拨动。
使钢尺伸出不同长度重复实验,有什么实验现象?
点击画面观看视频
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
被别人取走。这里的“声纹” 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C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者都有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轻声细语”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小
4.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实验现象:
钢尺伸出越长,振动越_慢___,听到的声音音调越_低___



钢通尺过伸刚出才越的短实,验振,动我越们_可__以_,得听出到什的么声结音论音呢调越____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振动越快,音调越_高___;振动越慢,音调越_低___。
物理学中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点击画面观看视频
振幅小 响度小
振幅大 响度大
例题 空气柱 你见过用试管做的乐器的演奏吗?

1.用相同的力吹不同的试管,试管 发出的声音相同吗?有什么区别?
如果改用相同的力 敲击瓶身,试管发
出的声音会一样吗?
声音音调不同
2.用不相同的力吹同一个试管,试管 发出的声音相同吗?有什么区别?
声音响度不同
练一练 1.在鼓面上撒一些细沙,敲鼓时会发现越使劲敲鼓, 听到的声音与细沙的情况是( B) A.声音越响,振动得越快 B.声音越响,振动得越高 C.声音越响,振动得越慢 D.声音越响,振动得越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知识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知识总结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产生:振动发的声音可以记录下来,早期的机械唱片、近期的磁带、激光2真空不能传声,的形式传播着。

真空罩实验,3、声速:(1)有关。

15同慢(固体、液体、气体)(2)4回来,再次如果不到0.1s,*5、体、液体、第2节声音的特性1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③音色:它是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

用音色来判断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HZ)。

3、超声和次声: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 HZ~ 20000 HZ。

人们把高于20000 HZ的声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 HZ的声叫做次声波,它们都统称为声,但人们都听不见。

蝙蝠、海豚发出的声常为超声声;地震、海啸、台风,还有大象发出的声是次声。

4、音乐委员起的音太高我唱不上去,指的是声音的音调,夜晚有一个人在操场上引吭高歌指的是声音的响度;我们能辨别是数学老师的生音还是语文老师的声音是用音色辨别的。

5、管类乐器是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弦类乐器是琴弦振动发声,弦的粗细、长短、松紧影响其声音的音调,弦越短、细、紧,音调越高。

6、用相同的瓶子,装上高低不同的水位,对着瓶口吹.起,产生的音调由高到低为丁甲乙丙;敲击瓶子产生的音调由高到低为丙乙甲丁。

7、利用波形图辨别声音的特性音调看波形的疏密(波的个数)响度看波的高度音色看波的形状如图所示,左图两个波形图的响度相同,音调不同,音色相同;右图所示两个波形图的响度不同音调相同,音色相同第3节声的利用1、声作为一种波,利用声既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

2、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例子很多:蝙蝠利用回声定位;利用声呐探测海洋的深度和鱼群;医生借助B超获得体内器官的信息。

利用地震发出的次声波,确定发生的方位和强度…3、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现象【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产生的条件、声源、回声的概念;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会进行有关的计算;3.理解听到声音的条件;4.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能解释常见现象;5.了解噪声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6.了解声的利用,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物体只有振动才能发声。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音的传播速度决定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大的反射面(如建筑物的墙壁等)将发生反射,人们把能够与原声区分开的反射声波叫做回声。

人耳能够辨别回声的条件是:与原声的时间间隔大于0.1S。

要点进阶:1、有些振动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可以通过“等效转换法”来感知,如拍桌子,桌子的振动看不到,可以在桌面上撒一些细小物体。

2、利用回声测距,公式S=vt,回声是传过去再返回来,所以计算出的路程是实际路程的2倍。

要点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把这种传播方式叫做骨传导。

3、双耳效应: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判断出声音传来的方位,立体声音乐就是利用了双耳效应使人有身临演奏现场的感觉的。

要点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物体振动频率大音调高,频率小音调低。

2、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

响度与振幅和人耳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音色又称音品,是声音的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

要点进阶:关于声音三个特性,音调由频率决定,同种材料的物体的音调与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而响度由振幅决定,还与人耳到声源的距离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因此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注意联系实际生活从定义区分音调、响度和音色。

要点四、噪声的危害及控制1、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要点进阶:1、噪声的来源: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

2、噪声的等级: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dB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3、噪声的危害:强度大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觉损伤;噪声超过85dB,会使人心烦意乱,工作效率降低;噪声还会损害视力。

4、噪声的控制: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要点五、声的利用运用分类声与信息声与能量日常生活隆隆的雷声——下雨爆竹声——振碎玻璃敲击瓷器——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听铁轨传声——判断火车远近骨传导、回声定位医疗B超、听诊超声波——击碎人体结石军事声呐探测潜艇、鱼雷声波武器——“金嗓子”超声波焊接、超声波清洗工业、交通声呐测距超声波探伤要点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超声波: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

超声波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沿直线传播,应用于探伤、测距、测厚、医学诊断和成像。

2、次声波:通常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

火山爆发、激光、地震、海啸、台风、核爆炸、火箭发射等现象都会产生次声波。

次声波频率低,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传播距离远,不容易被吸收。

如: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爆发时,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传播了十几万米。

次声波速度大于风暴的速度,可以检测风暴。

但是有的次声波对人体有害。

要点进阶:声和声音,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声音、超声、次声等;声音的概念相对较窄,仅指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

在声的利用这一节中了解声音、超声、次声的应用。

【典型例题】类型一、声音的产生例1.在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会看到水花飞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说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C.估测声音传播的速度D.探究音叉发声音调的高低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振感。

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类型二、声音的传播声速例2.中国在2011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如图所示,标志着我国的空间站建设正式开始,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可直接对话,但在空间站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原因是()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举一反三:【变式】(2015春•灌云县校级月考)1994年,天文学家观察到苏梅尔--列维慧星裂成二十多块大的碎片,撞击木星,产生巨大的爆炸,但是地球上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声响,以下猜想最符合科学性的是()A.这种爆炸本身不会发出声音B.爆炸声传到地球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C.这种爆炸发出的声音太小D.木星与地球之间存在真空带,没有传声介质例3.(2016•东明县一模)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A.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C.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D.传播声音的介质举一反三:【变式】声音在空气、酒精、钢管这几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从快到慢的顺序是()A.空气、酒精、钢管 B.钢管、空气、酒精C.空气、钢管、酒精 D.钢管、酒精、空气例4. 站在百米跑道终点计时台上的甲、乙两名计时员,为同一跑道的运动员计时,甲看到起跑发令枪冒烟时开始计时,而乙则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则:(1)甲、乙两名计时员谁计时准确?(2)若甲、乙两名计时员的反应速度相同,他们计时相差大约是多少?类型三、声音的特性例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幅度太小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C.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要调节乐器的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音调例6.鼓浪屿因其西南面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所得名。

“擂鼓”一词生动描述了声音的两种特性,分别是()A.响度与音色 B.响度与音调 C.乐音与噪声 D.超声与次声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用二胡和笛子同时演奏同一首曲谱,二胡和笛子发出声音的是相同的,此时区分二胡声和笛子声依据的是(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类型四、实验探究例7.小丽在做“研究声音的特性”的实验时,有如下实验步骤:(1)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10cm,拨动钢尺,听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使钢尺一端伸出桌边15cm,拨动钢尺,保持与(1)中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听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3)使钢尺一端伸出桌边15cm,增加钢尺振动的幅度,听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请将实验有关现象及感受填入下表中:(4)通过上述实验表明:举一反三:【变式】下列两图是探究声音特性的两个实验,图甲是用弹性塑料片分别以快、慢不同的速度来拨动书页;图乙是改变不同力度来敲击音叉,并观察小球弹起的高度。

(1)图甲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与的关系;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1)图乙探究的实验是:与的关系;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

【巩固练习】一、选择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D.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2.下列所描述的声音具有的共同点是()①同学们唱歌发出的声音②瀑布冲击水面发出的声音③切割物体发出的刺耳的声音④青蛙鸣叫发出的声音。

A.声音的音调是相同的 B.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C.都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 D.都是噪音3.(多选)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回声的是 ( )A.船只利用声呐系统探测鱼群 B.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C.蝙蝠用超声波捕捉蚊虫 D.录音棚内用软塑料隔音4.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歌声时,小红大声说:“是刘欢在演唱!”她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的声音的()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音速不同D.响度不同5.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6.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噪声的传播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7.清晨,小鸟清脆的叫声让我们心情舒畅。

关于小鸟的叫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鸟的叫声是由它的发声器官振动产生的B.小鸟的叫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口技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小鸟叫声的响度D.推开窗户后听到小鸟的叫声变大,是因为音调变高了8. 用超声波洗镜器清洗眼镜是利用超声波()A.具有能量 B.穿透能力强 C.传播距离远 D.遇到障碍物能反射9. 设想一人以和声速相同的速度离开一正在唱歌的演员,则此人离开后()A.始终能听到刚离开时所听到的歌声 B.能听到演员继续歌唱的歌声C.所听到的歌声音调高低始终不变 D.不能听到演员的歌声10. 今年5月,世博会在我国上海顺利举行,为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城市,我们的美好生活”这一主题,上海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

如: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

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A.绿化居住环境 B.缓解“热岛效应” C.降低噪音污染 D.减少大气污染二、填空11. 吹笛子发出的声音是________振动引起的(填“人嘴”、“笛子”或“笛子中的空气”)。

12. 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快。

13.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都可以发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的形式传播。

在同种介质中声速与有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不同介质声速一般。

14.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

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 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