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发展》东北地区为例

合集下载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三部分·考点18
系列丛书
区域
特色农业
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 地处热带,热量 社会经济条件
海南岛
热带经济作 和降水丰富,能 物生产基地 满足热带经济作 物生长
市场需求量大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进入导航
第三部分·考点18
系列丛书
区域 昆明 地区
特色农业
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花卉种植业
四季如春, 国内外市场对花卉 气候适宜 的需求量大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进入导航
第三部分·考点18
系列丛书
①气候
湿润、半 湿润
低温冷害
②地形:高原、平原和山地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 ③土壤:
生产。 (2)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良好,交通发达,人口 密度较低。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进入导航
第三部分·考点18
系列丛书
2.农业布局特点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进入导航
第三部分·考点18
系列丛书
(1)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气候、地貌、植被 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 农业生产方式 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 ①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A 松嫩 平原,B 三江 平 原,C 辽河 等。 平原;主要作物有玉米、大豆、小麦、水稻 的不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进入导航
第三部分·考点18
系列丛书
对点运用1 下列各题。
(2010· 大纲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
下图的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 和降水季节分配。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范围A黑龙江、B吉林、C辽宁三省和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易错辨析1】东北地区就是指东北三省吗?提示不是。

习惯上所称的东北地区仅指行政区划上的辽、吉、黑三省,而这里所讲的东北地区,其范围除了东北三省外,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3.自然条件(1)气候(2)地形:E高原、F平原、G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3)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易错辨析2】东北平原的农业熟制都是一年一熟吗?提示不是。

东北平原中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的熟制为一年一熟;辽河平原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可以种植冬小麦,农作物可两年三熟。

4.社会、经济条件(1)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

(2)交通发达,利于外向型农业发展。

(3)开发晚,人口密度较低。

(4)广阔的国内市场。

二、农业布局特点1.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划分的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突出特点(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地区专业化生产。

四、农业发展方向1.东北农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成因及对策2.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易错辨析3】三江平原素有“北大荒”之称,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该地区大力开垦荒地,发展粮食生产,成为“北大仓”,而现在“北大荒”不再开垦荒地,这是为什么?提示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一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例1】(2019·石家庄高三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茶树具有喜温畏寒、喜湿恶水、喜光怕晒、喜酸怕碱的特征,有“高山有好茶,平地有好花”之说。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

➢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 节性强的特点,为农 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 什么有利条件?
➢ 生产集中在夏季,有利于农忙 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 业生产;
➢ 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 业收入,还可进行农田基本建 设和水利建设等。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2)简析地形条件对东北地区农业的有利影响。
活动探究:地理条件与特色农业
➢ 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有利的地理条件: 水热条件好 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
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生物资源丰富,经济作物种类繁多; 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需求量大。
活动探究:地理条件与特色农业
➢ 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
有利的地理条件: 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 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合发展多种花
土壤
地形 气候
水源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政策 技术
东北的(地理条件)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等决定了农业的大方向。
综合分析 抓住主导因素
农业的区位选择, 实质就是对农业土 地的合理利用。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 东北地区位置、范围
➢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 40oN-50oN;120oE-130oE,中国最
区域农 业发展
地理 条件
农业 布局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
三、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
东北地区是全国 最大的、比较稳定 的商品粮基地。
三江平原是我国 粮食商品率最高的 商品粮生产基地。
➢ 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受丘陵、山地 影响,局部地区有差异。

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区域地理专题复习课)

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区域地理专题复习课)
(二)问题导向
1.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等,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如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寻求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采用课堂讲解法,系统地传授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区域分析能力。
4.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技术手段,展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国家情怀和民族认同。
2.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发展问题,提高学生对社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并掌握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并学会分析这些条件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
3.引导学生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并能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2.提醒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要求字数充足、观点明确、论证充分。
3.强调作业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能力的重要途径。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高二地理必修3_《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知识点剖析

高二地理必修3_《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知识点剖析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知识点剖析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对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和土壤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三个方面。

(一)气候条件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冬季漫长而严寒,地表积雪深厚,河流封冻,冻土广布;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雨热同期,热量和水分配合得较为协调。

由于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于夏季,热量和水分配合的协调,仅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的需要,这就使得农作物生长季节集中在气温较高的4~10月间,农事活动为春播、夏管、秋收,同时农作物适应环境多为喜冷凉品种,如甜菜等。

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状况如表4-1所示。

表4-1 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状况(二)地形和土壤条件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

东北地区在地形上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北部为松花江与嫩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松嫩平原,南部为辽河水系冲积而成的辽河平原,中部是松辽分水岭。

其地形和土壤特征如表4-2表示。

表4-2 东北地区的地形和土壤特征1.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地形通过坡度、平坦程度、地块大小等差异性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

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坡度因素。

如东北区的森林面积广大,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如从大兴安岭的西侧开始,自东向西进入内蒙古高原,植被由森林逐渐过渡到了草原,成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二是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主要表现为水热条件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这种变化造成农作物分布随海拔高度而有所不同。

总之,东北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形为实现农业的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优势耕地面积广大,分布集中。

东北区有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东北地区大面积的耕地集中分布于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

54必修③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32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54必修③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32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解析 从图中的纬度位置看该地区南部为热带,从图例农作物种类看,油棕、可可、棉花等都是经济作物,应为热带种植园农业,生产特点为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该地区北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A.荒漠化、次生盐渍化B.水土流失、石漠化C.大量使用化肥、土地退化D.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吠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由吠(沟)和亩(垄)两部分组成。该方法对土地的利用有“上田弃亩,下田弃吠”两种方式。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两种吠亩法。读图,完成8~10题。
1
2
3
4
5
6
7
8
思维导图
SIWEIDAOTU
考点一 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条件和布局
考点二 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时作业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基础梳理
地理条件
范围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东北地区特点
东北地区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田园综合体”这一新概念。该发展模式建议有条件的乡村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建设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读“‘田园综合体’功能结构图”,完成2~3题。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发展“田园综合体”模式的主要意义有A.促进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B.提高农产品产量C.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D.促进大城市向田园型城市发展
必修③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32讲 区域农GCHENGXIAN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4.1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4.1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林业
畜牧业
2、
(1)水稻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的地方 (2)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人类可以 最大限度地发掘自然资源的潜能。
3、(1)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①克服了牲畜食物来源季节不均的问题
②栏棚可使牲畜免受寒冻 ③养畜业与种植业结合,废物互用, 充分利用资源
四、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 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 发展优质、专用品种,提 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 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 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 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 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林木、人参、养鹿、 林蛙、食用菌、中 草药材、水果及山 野菜等特色经济作 物,实现由原料型 生产向原料和产品 加工并举的转变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2010·合肥一模)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下列问题。 苹果春华秋实,花期和生长期受气温影响显著。 花期气象灾害少,生长地无霜期长,有利于苹果高产 和糖分积累。
(1)分析A地寒潮发生的年平均次数多于B地的主要原 因。 (2)简述C地苹果单产和质量优于A地的气候条件及其 成因。 (3)说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及类型的区域差 异。
山区农业发展方向
• 核心:森林资源保护
• 方法: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 目的: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
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⑶该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平原区 西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原区 山区
农 业 发 展 方 向 重 点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 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 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 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东北地区的范围、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本特点。

2、理解东北地区因地制宜组织生产,形成不同特色的农业布局。

3、学会分析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布局特点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阅读相关地图,并总结归纳区域农业发展的基本分析思路。

2、阅读相关图表,学会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掌握区域农业发展开发的分析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教学难点: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学情分析:学生对农业发展并不陌生。

在必修2学过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但对具体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及内部差异还不会分析有的同学甚至搞不清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这节课学习东北的农业发展,为此我采用的方法是:先分析它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大方面}然后总结出内部的差异再确定农业布局的特点。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本节课教材内容较详细,所涉及问题也很具体,但学生对某个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接触较少,缺乏感性认识。

所以我主要是利用大量的景观图片来展示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所具备的条件。

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播放《在松花江上》视频片段,提问学生歌曲反映了什么现象?学生: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

教师展示东北地区的一些图片:广阔的平原、成群的牛羊、肥沃的黑土提问学生:东北地区特有的地理条件是如何影响农业发展的?大兴安岭和东北平原、呼伦贝尔高原的发展方向有什么不同?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顺利导入)讲授新课(精讲点拨):对学生预习进行简单检查,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

提问:确定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用什么方法?学生回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过渡:答的非常正确。

这节课主要通过学习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学会分析该地农业发展的方向。

2022-2023高中地理 寒假作业4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2-2023高中地理 寒假作业4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含解析)新人教版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清朝,以捕捞野生资源为主的渔业生产空前发展,文献记载当时“有水之处,大半有鱼。

鱼之大小,视水之大小也”。

近年来,特色冷水渔业、休闲渔业、设施渔业、水库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业等蓬勃发展,鲑鳟鱼类、河鲈、河蟹等名优品种产量达到水产品总量的35%,“绿色、品质渔业”的品牌形象逐步确立。

读清代渔业地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能体现清朝渔业生产分布特点的是A.产鱼地北疆较南疆多B.产鱼地集中在湖泊C.产鱼地多分布于盆地边缘D.产鱼地东多西少2.与现代相比,清朝渔业生产空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需求旺盛 B.冷藏保鲜技术先进C.渔业资源丰富 D.水网密布,水量充沛3.有利于渔业品牌形象确立的主要条件是A.水质好,品种优B.饵料充足,人工饲料投放少C.交通便利,市场广D.渔获量高,输出量大【解析】本题考查渔业资源开发。

1.从图中可以看出,清朝渔业生产分布特点的是产鱼地北疆较南疆少,产鱼地集中在河流,产鱼地多分布于盆地边缘,产鱼地西多东少,C正确。

2.从图文材料可知,河流众多,有水之处,大半有鱼,清朝渔业生产空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水网密布,水量充沛,现代更多的是人工渔业资源丰富,现代人口更多,市场需求旺盛,冷藏保鲜技术更先进。

D正确。

3.有利于渔业品牌形象确立的主要条件是位于偏远地区,受人类影响小,水质好,品种优,A。

相对东部地区来说饵料、交通、市场和渔获量及输出量都没有优势。

【答案】1.C2.D3.A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土地总面积10.9万平方千米,是东北地区新兴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配套试验区的核心区。

当前三江平原农作物种植以玉米和水稻等为主,2000-三江平原粮食产量由1197万吨增至3605万吨,其中玉米产量增幅1409万吨,水稻产量增幅1276万吨。

下图示意2000-三江平原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三江平原的粮食生产A.农作物单一化特征明显 B.玉米单产较水稻高C.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D.地区专业化程度降低2.驱动三江平原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变化 B.农业政策 C.机械化水平D.市场需求3.三江平原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解决我国粮食短缺问题 B.彻底改变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C.土壤肥力下降 D.导致气温和积温升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施的首要任务。

人教版必修三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人教版必修三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棉花 2.新疆南部(南疆)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_____生产基地
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积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 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大。 3.海南岛成为我国____________生产基地 热带经济作物 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 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
土壤肥沃 黑土、黑钙土,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中国东北地区、乌克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 耕作农业区
主要种植玉米、 大豆、小麦、 水稻等作物。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 研究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方法: 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 发展条件(自然、社会经济) ↓ ↓ 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因地制宜布局小区域农业 发展特点、布局 ↓ 二、发展区域农业的目的 存在的问题 ↓ 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今后的发展方向
3、社会经济条件
阅读课文P62三段文字,思考东北工业条件、交 通条件和人口密度是如何促进东北农业发展的? • 重要工 业基地
1、为农业提供大量生产资料 和对农业产品的市场需求 2、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 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 交通发达、对 外联系方便
发展外向型农业
农牧兴 工、工 促农牧 的经济 发展格 局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垂直温度带
亚热带
请由这几幅图总结: ①、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②、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热带
降水的特点
看右图,找 出东北地区降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水量和气温分 布有什么特点?
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寒温带
请由上面几幅图总结:

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_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2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发展方向讲义

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_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2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发展方向讲义

课时2 商品粮基地建设 农业发展方向一、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重要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生产的突出特点⎩⎪⎨⎪⎧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思考 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上能够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地区,简述其主要区位条件。

答案 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能够满足水稻生长的基本需求。

另外,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耐低温水稻品种的培育等,使水稻分布地区进一步向高纬度扩展。

二、农业发展方向 1.出现的问题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2.具体表现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

3.发展原则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4.发展方向(1)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

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2)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3)山区农业发展方向: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

探究点一商品粮基地建设目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000多万吨,商品率达60%以上,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读“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图”,探究以下问题。

1.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答案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的东北平原地区。

2.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答案水稻、玉米、小麦。

水稻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小麦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以春小麦为主;玉米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

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内容导航
基础梳理 考点再现 方法指导 练出高分
夯实基础· 整合体系
优化整合
有序识记
考点一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考点剖析
(1)自然条件
地理条件 气候条件 特征 温带湿润、半湿润 季风气候 影响 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 制度和生产季节等,水热条件基本可满 足作物一年一熟;农作物易受到低温冷 害的影响 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条件;山地丰富的 森林为我国三大林区之首;东北平原面 积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西部高原地势 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 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使东北地 区粮食单产较高,是东北地区成为全国 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即东北平原东北部,沼泽与沼泽化土地 面积约240万公顷,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三江平原广阔低平的地貌,降 水集中夏秋的冷湿气候,径流缓慢、洪峰突发的河流,以及季节性冻融的黏 重土质,促使地表长期过湿,积水过多,形成大面积沼泽水体和沼泽化植被、 土壤,构成了独特的沼泽景观。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白浆土、草甸土、沼 泽土等;而以草甸土和沼泽土分布最广。三江平原素以“北大荒”著称,在 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前,草甸、沼泽茫茫无际,亦有成片森林,野生动 物繁多。开垦后建有许多大型农场,如今“北大荒”已变成了“北大仓”, 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东北黑土广布,在开发利用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2)根据材料分析三江平原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有利自 然条件。 (3)停止围垦后,采取哪些措施调整三江平原农业经 济结构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本地区农业可 持续发展?
基础梳理
考点再现
方法指导
练出高分
夯实基础· 整合体系
优化整合
有序识记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为例)第一课时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为例)第一课时

3、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较 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 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 投入农业生产; 在农闲时,发展事业,增加农业收 入,还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
?思考
4、东北地区地形与农业: (1)、东北地区的主 要地形单元有哪些? (2)、这些地形 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 影响?
影响因素


对农业的影响
工业
工业基础好
农牧兴工,工促农牧
交通
交通发达,对 外联系方便
依托农业技术优势 ,发展外向型农业 地广人稀,有利于机械 化大规模生产;生态 破坏小,发展绿色农业 和大农业
人口与 历史
人口密度较低 ,开发较晚
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下列地区(任选一到两 个)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 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新疆南部(南疆)已建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
第四单元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一课时
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综合考虑:区位、 自然、社会经济等 各种因素
确定区域农业 发展的大方向
根据区域内部差异 因地制宜布局小区 域农业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 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 部门齐全,是我国重要的 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
农事活动:春播、 夏管、秋收
气候
农作物品种: 喜凉作物 农作物生长季 节:4—10月
?思考
2、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 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 些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主要在种植农作物的品种有限;
一年只能一熟,春种秋收; 春秋两季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漫长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等奖作品)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等奖作品)

劣势:无法种植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只能种 植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对热量要求不高的 作物,并且只能做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 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
优势:长冬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 东北的土壤肥沃;冬季积雪在春季融化, 有利于缓解春旱,还可以改善土壤墒情。
地形多样 一、发展条件
• 山地: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 高原:内蒙古高原东部
一、发展条件
安徽桐城余双红
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 物的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 需求量大。
一、发展条件
安徽桐城余双红
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
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花卉品种,昆明 等国内城市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安徽桐城余双红
• 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水源
温带季风气候
•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 热量满足作物一年一熟 • 夏季光照充足 • 降水充足
地形
土壤
气候 东北地区概况
市场
机械
劳力
交通
一、发展条件
安徽桐城余双红
(1)东北地区高原、平原、
山地分布广

农业多种经营
(2)地形条件→农业生产类型
平原地区-→ 种植业
二、布局特点
安徽桐城余双红
种植业
渔业
农业 因地制宜 制
林业
副业
畜牧业
二、布局特点
安徽桐城余双红


二、布局特点
安徽桐城余双红

布局特点 基地建设
二、布局特点
安徽桐城余双红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演练测试卷: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演练测试卷: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山东胶州测试)搞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作,肯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读下图,完成1~2题。

1.东北的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主要缘由是()A.热量和水分较足够而且协作好,雨期短,光照条件好B.土壤肥沃,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C.降水多,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D.热量条件和降水条件都比南方好2.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A.春小麦、大豆B.冬小麦、玉米C.棉花、水稻D.高粱、亚麻答案:1.A2.A(2019·河北定州中学测试)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要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实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将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

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主要为城市化地区,对禁止开发区域要依法实施强制性爱护。

下图为农业战略格局示意图。

结合所学学问,回答3~5题。

3.图中农业主产区均为限制开发区域,下列有关说法有误的是()A.主体功能是供应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保障国家农产品供应平安和生态系统稳定B.把农产品主产区作为限制开发的区域,是为了切实爱护耕地,发呈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实力C.允许适度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允许进行必要的城镇建设D.加强土地整治,加速扩大耕地面积4.以下区域与其他区域粮食类型不同的是()A.黄淮海平原主产区B.河套灌区主产区C.甘肃新疆主产区D.东北平原主产区5.与东北平原主产区相比,甘肃新疆主产区的优势在于()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B.雨热同期,协作较好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D.纬度低,病虫害少答案:3.D4.D5.C(2019·江西上饶测试)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完成6~7题。

6.限制该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最大生态问题是()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B.土地盐渍化和低洼易涝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7.该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①地开挖鱼塘,发展水产养殖业B.②地修建水平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②地发展立体农业D.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答案:6.C7.C(2019·湖北荆门模拟)利用耕地重心移动轨迹图能刚好获得耕地重心迁移信息,并直观反映耕地分布变更特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精品ppt课件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精品ppt课件1
农作物品种 喜凉作物
气候
农事活动春 播夏管秋收
农作物生长 季节4-10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 农《业区发域 展农业—发— 展以— 我— 国 东以北我地国 区东为北例地 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 t共课30件张 PPT)
寒温带 中温带
垂直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地区 温度带 北部 寒温带
(2)纬度位置:
纬度高,跨度大,地处温带
(3)政治地理位置: 125E
东、北、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相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 农《业区发域 展农业—发— 展以— 我— 国 东以北我地国 区东为北例地 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 t共课30件张 PPT)
50 45 40
二、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农《业区发域展农业—发—展以— 我— 国东以北我地国区东为北例地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t共课30件张PPT) 自然条件:
东北 地区
一、东北地理位置(范围、位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农《业区发域展农业—发—展以— 我— 国东以北我地国区东为北例地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t共课30件张PPT) 1、范围:
包括黑、吉、辽三 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2、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 较小,气温较高。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 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 农《业区发域 展农业—发— 展以— 我— 国 东以北我地国 区东为北例地 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 t共课30件张 PPT)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同步教师用书:第4章 第1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同步教师用书:第4章 第1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范围,以及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

2.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重点)3.理解东北农业布局特点及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地理条件阅读教材P60至P62前三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1.东北地区概况(1)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

(3)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2.自然条件自然要素表现影响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地形包括高原、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土壤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3.社会经济条件(1)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一些工业部门以农产品为原料,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2)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3)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

正误判断:(1)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是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中最难改造的。

()(2)热量不足是制约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3)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有利于本区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提示】(1)×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2)√东北地区纬度较高,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因此获得热量相对较少,热量不足成为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教材整理2农业布局特点阅读教材P62最后一个自然段至P64第1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1.划分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简述图 中C 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并分析其有利 的自然条件。 C 位于松嫩平原。 松嫩平原→东北耕作农业区→自然因素 →从地形、气候、土壤等分析。
答案: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 机械化水平高。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 同季;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等。
2.图 16-1-4 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 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1)~(2)题。
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 A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限; B一年只能一熟,春种秋收; C春秋两季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 收成; D漫长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 应问题等
一.区域的地理条件 2.区域的自然、人文条件 (1)气候条件 2、热量条件也可以说是东北地区的优势,似 分析举例说明。
A光照足,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利于营 养积累,农产品的品质较佳 B农作物病虫害较少 C长冬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矿物质分解 和淋溶作用较弱,土壤较肥沃 D积雪覆盖时间长,春季积雪融化时可以缓 解春旱现象,改善土地墒情。
一.区域的地理条件 2.区域的自然、人文条件 (1)气候条件 读下图(教材图4.4),思考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 年平均气温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经度地带性) 气温由南向北递减(纬度地带性)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热量 。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水分 。
2014-12-9
哈尔滨
长春
辽中南 沈阳 工业基地
大连
一.区域的地理条件 2.区域的自然、人文条件 (5)人文条件
交通条件
交通发达、 对外联系方 便(发展外 向型农业)
2014-12-9
一.区域的地理条件 2.区域的自然、人文条件 (5)人文条件 人口密度 开发晚,人口 密度较低(为 该地区大规模 商品化农业的 发展提供有利 条件)
注意:东北地 区是全国宜农 荒地分布最多 的地区
2014-12-9
一.区域的地理条件 2.区域的自然、人文条件 (4)资源条件
森林资源、 草场资源、 农林副产品资源源丰富。
2014-12-9
一.区域的地理条件 2.区域的自然、人文条件 (5)人文条件 工业基础
我国重要工 业基地、良 好的工业基 础可为农业 提供机械、 肥料等大量 生产资料, 促进农业产 业化发展。
方法回顾
2014-12-9
2014-12-9
2014-12-9
一.区域的地理条件
1.区域的空间特征(位置、范围等)
方法回顾
2.区域的自然、人文条件 →资源、灾害和社会经 济特点
自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生物间的分布 组合关系 人文:工业、交通、城市(市场)、政策、人口、 科技、市场信息等人文现象的分布组合关系
我的家在东北 松花江上啊 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 粱 在那青山绿水旁 .......
一.区域的地理条件 1.区域的空间特征(位置、范围等) (1)位置:东北地区位于我国 东北部 的____ ,东北区所处的纬度 位置较高。 吉林 、____ 辽宁三 黑龙江 、______ (2)范围:包括______ 内蒙古 自治区_东部 省和______ __,是一个自然单元完 整、资源丰富、内部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区。
2014-12-9
一.区域的地理条件 2.区域的自然、人文条件 (1)气候条件
读下图(教材图4.5),思考为什么松嫩平原的积 温比西部大兴安岭、呼伦贝尔高原要高? 松嫩平原比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的海拔低,所 垂直地带性 以积温高。 为什么大兴安岭的东坡比西坡及松嫩平原年降水量 丰富? 大兴安岭的东坡是迎风坡,所以降水量比西坡和松 嫩平原要丰富。
2014-12-9
2014-12-9
农业面临问题:
• 水土流失(山区) • 黑土退化(平原) • 土地沙化(西部) • 盐碱化(西部) • 草场退化(西部) • 自然灾害频繁 • 环境污染
可持续发展
农业发展方向
东北地区农业
平原区
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 大宗农产品的生产
• 提高产品质量 • 延长产业链 • 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一.区域的地理条件
方法回顾
1.区域的空间特征(位置、范围等)
2.区域的自然、人文条件 自然: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生物间的分布 组合关系
2014-12-9
2014-12-9
2014-12-9
一.区域的地理条件
1.区域的空间特征(位置、范围等) 2.区域的自然、人文条件 自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生物间的分布 组合关系 人文:工业、交通、人口、科技、政策、市场信 息、城市(市场)等人文现象的分布组合关系
【提取信息】①图中两地农业商品率、机械化程度
较高;②中美两国都是人口、经济大国。 【思路整理】两地农业生产的共有社会经济因素→ 从市场、交通、技术等方面分析→市场需求大,交通便
利,机械化程度较高等。
水稻不是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吗?为何东北有 水稻分布,而且品质好?
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水热组合好,有利 于水稻生长; ②夏季昼长,日照时间长,水稻品质上乘; ③冬季寒冷,病虫难过冬,故病虫害少,有 利于绿色生产; ④种植技术的进步,耐低温水稻品种的培育。
地形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西——大兴安岭 山地 北——小兴安岭 东——长白山地 主要地形
森林资源丰富,为 我国三大林区之首
南——辽河平原 平原 北——松嫩平原 土地资源丰富,居 我国三大平原之首 东——三江平原 高原 :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
一.区域的地理条件 2.区域的自然、人文条件 (2)地形条件 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2014-12-9
二、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步骤
综合考虑空间特征、自然、人文等因素

定方向--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升级) 和空间结构(农业生产布局) ↓ 目的:形成特色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 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可持续 发展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自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生物间的分布 组合关系 人文:工业、交通、城市(市场)、政策、人口、 科技、市场信息等人文现象的分布组合关系
2014-12-9
二.农业布局特点
耕作农业区
水稻 玉米
辽河、松花江流域,东部河谷地带 普遍,由南向北减少
小麦.大豆 由南向北增加
二.农业布局特点
林业 和特产区
一.区域的地理条件 2.区域的自然、人文条件 (1)气候条件
3.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 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农事活动:农 忙、农闲两季。
农忙——集中力量投入农业生产
农闲—— ①发展副业或第三产业,增收。 ②可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修水利等。
一.区域的地理条件 2.区域的自然、人文条件 (2)地形条件
结合退耕,发展生态 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 建设人工草场
西部草原区
农业发展方向
农业发展方向
山区
以森林保育为核心 开发特色农产品
耕作农业区
畜牧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2014-12-9
小结
一.地理条件 二.农业布局特点
2014-12-9
典例练习 【典例 1】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 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 图 16-1-2 为我国东北部分、辽东半岛附近地区 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图中所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是 从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判断 A 地较 B 地年降水量________,试从海陆位置、地形两 方面分析其差异形成原因。 ①A、B 位于长白山两侧;②位于温带季 风气候区。 夏季盛行东南季风→A 位于迎风坡→且 距海较近→降水量大于 B 地。 答案:东南 西北 大 成因:A 地距海更近,受海洋的影响更大;地处 山地迎风坡(或者 B 地距海远,受海洋的影响小; 地处山地背风坡)。
图 16-1-4 (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 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④⑤ 【答案】D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D.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提取信息】我国东北玉米带位于松嫩平原,美国 玉米带位于中部大平原地区。 【思路整理】两地农业生产的共有自然条件→从气
兴安落叶松等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鹿茸、人参 苹果梨 柞蚕 苹果
林业 和特产区
长白山
延边 辽东丘陵 辽南
二.农业布局特点
畜牧业区
畜牧 业区
三河牛、三河马
呼伦贝尔 松嫩平原西部
东北红牛
二.农业布局特点
舍饲养畜业
广大农区。猪、鸡、牛、奶、乳制品
二.农业布局特点 观察下图,思考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农业类 型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松嫩平原耕作农业和畜牧业都有分部,而三江 西部高原 平原只有耕作农业,这是因为三江平原上有多 条河流汇合,低洼过湿,不适合牧草的生长。 松嫩平原 通过对沼泽地的整治和改造,三江平原可以成 为优质的耕作农业区。 三个农业区:
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两地降水丰富,平
原地形,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
(2) 中 、 美 两 国 玉 米 带 所 共 有 的 社 会 经 济 因 素 是 ( ) ①劳动力充足 ④复种指数高 A.①③⑤ C.②③⑤ 【答案】C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⑤交通运输便利 B.②④⑤ D.①④⑤
2014-12-9
一.区域的地理条件 2.区域的自然、人文条件 (1)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
•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mm~?mm
改造程度: 气候是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