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25伯牙绝弦》优质课导学案_3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能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我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我要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学习重点: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学习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回忆所学,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文言文,题目是《》。

文言文不仅语言精练,而且寓意深远,是值得我们同学来学习的。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文言文《伯牙绝弦》2、读课后资料袋,了解俞伯牙和钟子期。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我要先把课文认真读一遍,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

2、我要反复读课文,达到流利,做到声音响亮,语速适当。

3、课文中有一些难理解的词语,我要与大家交流交流。

四、再读课文,理解大意。

1.借助注释、插图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不懂的句子同桌讨论或询问老师,把句子的意思弄懂。

2、理解了课文的意思,我知道“伯牙绝弦”的意思是(),伯牙因为( )而绝弦。

五.快乐检测。

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善哉:善听:鼓:若:志在高山:峨峨:洋洋:2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

A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B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第二课时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伯牙和子期是( )关系。

从课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25伯牙绝弦》优质课获奖教案_0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25伯牙绝弦》优质课获奖教案_0

25.《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伯牙绝弦》已然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知音”最为生动、最为震撼的注解之一。

它讲述了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相识,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绝弦、遂成绝响的故事。

全文共77字,5句话。

1句为起,2、3、4句顺承而下,5句急转而后合,语言凝练典雅,抑扬顿挫,生气郁勃。

教学本文,我期待循循善诱地引领学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阅读体验,感受这篇课文特有的语言现象;其次,继续渗透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还能用现代语汇去补充;再有,依托语言层层深入地感知“知音”的真正内涵,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使学生实现文化意象的传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是小学阶段所学的第二篇古文,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但从文字上看,又是比较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

属于学生易于接受的一篇文章。

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已有一些文言文、古白话文的阅读基础,因为在五年级学过《杨氏之子》、《猴王出世》、《临死前的严监生》等等,而且就词句的理解来说,此文词句更容易理解。

当然就课文的内涵和意蕴来讲,文章所讲述的“知音文化”更为丰富和玄妙。

我期待呈现学生从无到有,从未知到已知的学习提升过程,因此,课前不让学生准备任何对课文的预习,只凭借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情感体验,循序渐进地推进学习。

教学中,我准备了相关的音乐和简单的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

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

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诚信友善、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25伯牙绝弦》优质课教案_3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25伯牙绝弦》优质课教案_3

高山流水觅知音千古绝唱悟真情——《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的第一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

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二、学情分析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通过多读、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而且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

至于课文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强行灌输。

三、教学目标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根据注释、工具书等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积累中华经典诗文,体会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五、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六、教学时间一课时七、教学流程课前谈话:同学们,中央电视台有一档综艺节目《开门大吉》,你们看过吗?今天我们也来玩玩这个游戏,他们是根据声音猜歌曲,我们就根据画面来猜诗句,有没有信心挑战?我们先来热热身,跟着老师一起做:(加上动作说:开门大吉)我们发现这些诗句都是和什么有关呢?的确,古有云:知音难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喜欢用诗句来歌颂友情,赞美知音。

而追根溯源,“知音”文化起始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出自于《伯牙绝弦》,今天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古文,上课!(一)了解人物,初识知音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对知音是?俞伯牙和钟子期。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25 伯牙绝弦》 公开课导学案_3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25 伯牙绝弦》 公开课导学案_3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

引导学生说词。

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

课件出示:清风徐徐杨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烟袅袅流水淙淙芳草萋萋霞光灼灼春雨绵绵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这些都是美丽的自然景物。

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指导:峨峨兮/ 若/ 泰山洋洋兮/ 若/ 江河伯牙谓/ 世/ 再无知音三、读懂课文内容1.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

3.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4.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在生与生的交流中,教师作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意思,并继续强化、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5.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25《伯牙绝弦》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25《伯牙绝弦》导学案
a.作用:动态画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可以更好地理解伯牙和子期的友谊,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3.音频: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古文的韵律美和意境。
a.作用:音乐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b.学生通过聆听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高山流水”这一成语的内涵。
(二)作业评价标准
1.评价内容:
a.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包括读后感、造句、小剧本等。
b.思考深度:评价学生在作业中表达的观点是否有深度,能否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c.创新性: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展示自己的创意,如独特的成语运用、生动的小剧本等。
2.评价标准:
a.准确性:检查作业中词语、成语的使用是否准确,句子语法是否正确。
(二)多媒体资源
1. PPT:通过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展示课文内容、重点词汇、故事插图等,增强视觉冲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a.作用: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图片,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b.学生通过观看PPT,可以直观地了解故事情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视频:播放与伯牙绝弦相关的动画片或纪录片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故事背景和情感。
3.学习难点:对于古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生僻词汇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此外,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友谊、沟通等主题,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二)预习指导
1.预习目标:通过预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成语,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2.预习内容: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阅读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预习问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八单元第25课《伯牙绝弦》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八单元第25课《伯牙绝弦》人教版

25.《伯牙绝弦》导学案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积累中华经典诗文,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重难点:1.凭借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2.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把下列AABC结构式写景的词语补充完整。

例:袅袅炊烟明月清风春雨白雪2.我能背诵以下交友的名言。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c.君子之交淡如水。

d.士为知己者死。

e.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f.酒逢知己千杯少。

g.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h.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我能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初读课文,我能扫清文字障碍。

(1)题目“伯牙绝弦”中的“绝”的意思是,“伯牙绝弦”的意思是。

(2)课文中哪句话写到了“伯牙绝弦”?(用文中原话回答)你体会到什么?(3)对照注释,查字典、读课文,我能理解课文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意思。

a.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

鼓:。

这句话的意思是:。

b.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泰山!”..,峨峨兮若志在高山:。

善:。

哉:。

峨峨:。

兮:。

若: 。

这句话的意思是:。

c.志在流水....江河!”....,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志在流水:。

善:。

哉:。

洋洋:。

兮:。

若: 。

这句话的意思是:。

d.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念:。

得: 。

这句话的意思是:。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25伯牙绝弦》优课导学案_0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25伯牙绝弦》优课导学案_0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学生情况分析:《伯牙绝弦》是小学阶段的第二篇文言文,六年级学生初步具有自学能力,借助注释能大概读懂课文意思。

但比起五年级时学过的《杨氏之子》来讲,学生要想很好地理解感悟,从中感受艺术的魅力,相对难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指导正确、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努力做到熟读成诵。

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受文言文独有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能力目标: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等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情感目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知伯牙、钟子期之间“高山流水”般的“知音”深情。

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2.难点: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懂得“知音”的含义。

课前准备:学生:1、做好预习,把课文读通顺。

2、收集伯牙、子期的有关资料。

教师: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我们来玩个文字游戏,我说一个词,大家模仿说,出示词语:依依杨柳。

观察词语特点,你能说哪些呢?2、学生交流,出示:依依杨柳徐徐清风郁郁青松粼粼波光皎皎明月皑皑白雪滔滔江水绵绵春雨霏霏雨雪3、生齐读。

4、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引导学生归纳:都是美丽的自然景物。

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词语,对写作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一、听音乐《高山流水》,导入课题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曲子,请欣赏。

好听吗?这首曲子是我国十大名曲之一,不但好听,还有一个千古流传的故事,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2、请看老师板书课题,师边板书边说:“绝”字的绞丝旁表示与丝线有关,从刀表示人用刀断丝。

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课题)“琴弦”的弦右半边读“玄”,加了“弓”字旁就读“弦”(xián)了。

3、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文言文是我国的瑰宝,可要好好读一读。

学生自由、大声地读课文,把每个字音读准,遇到不好读的地方要反复多读几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
25、伯牙绝弦
安徽省芜湖市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延安小学叶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按停顿朗读课文,尽量读出韵味来。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词句意思。

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设计理念】
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

本设计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在教学中坚持自学为主,重点指导朗读和理解,强化感悟、注重积累的策略,采用情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吸取,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文的乐趣。

【教学手段】
本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高山流水》,请学生说说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2、简介《高山流水》和作曲俞伯牙
3、板书课题,提示注意“弦”的读音,参照书下方注释思考题目是什么意思?
4、针对课题质疑,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这篇文言文。

【设计意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思绪引入学习古文的情境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为下文伯牙与子期因音乐而成为知音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从而很快地拉近了文本和学生的距离。


二、整体感知,流利读文
1、初读课文,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个人物之间的故事?
2、指名说
3、指名读课文,学生点评,再指名读
4、小结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本环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读的空间,力求读通顺。

同时也点燃了学生热爱阅读文言文的热情,为下面理解文言文做铺垫。


三、自读绝弦,自悟知音
1、回忆理解古诗词的好办法
2、以四人为小组通过参考书下方注释、反复读、联系上下文或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仍不明白的地方画上“?”。

3、预设的几个教学生成点:
A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
2)后面的两个“善”和前面的意思相同吗?同桌讨论。

体会同字不同意。

3)找出文中另一个语气词,指导朗读,学生练读,男女生配合读。

B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1)哪个字是心里想到的意思?(念)文中还有哪个字也是这个意思?(志)指名读
2)体会同意不同字
C 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1) 看图理解“峨峨”“洋洋”,引读
2)连读两句话
3)伯牙的琴声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4)假如现在你是子期,看图仿照课文例句说话
5)引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感受知音
4、配乐范读伯牙在子期墓前写下的短歌
5、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边读课文,边在停顿的地方画上“/”。

6、全班核对,按节奏自由练习朗读,同桌展示读
7、男女生分角色读课文
8、看《高山流水》视频配乐读课文。

【设计意图: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感悟重点句子和
重点词语来理解文本,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揣摩句意,理解文本,课文的文言形式已经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形成了白话文。

在指导朗读时,师生融入课文中的角色,师生形成了“知音”式的对话交流,入文,入情。

这样,教师就成了平等中的首席,学生如同从远古走来,文言语言如同己出,吟诵如吐心语,阅读也就融入了生命的律动,师生在互动中成了“知音”。


四、拓展阅读,布置作业
1、简介故事出自冯梦龙《警世通言》一书
2、推荐课下阅读有关知音的诗文。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板书设计】
25.伯牙绝弦
伯牙子期
善.鼓琴知善听
所念.音必得之
绝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