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概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技术概论

摘要本文从一个日常的现象,讨论到女儿墙的现代与古代的定义和区别,同时对古代为什么没有现在的“女儿墙”和女儿墙是否真的一定要建造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女儿墙;现代;古代;作用

在2014年初的時候,我和家人一起回老家过年。老家的生活总是很无聊,每天都会爬到房子上面去晒太阳。当时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尽管我晒太阳的房顶上周围没有任何围挡措施,但旁边相对而言比较晚建造的房子的屋顶上却围了一圈“围墙”。由于那时候并没有学习关于建筑方面的课程,所以只是奇怪了一下就忘掉了。直到学到建筑技术概论的时候突然想起来这个问题,于是又开始重新思考。

当时我所想的“围墙”其实应该是女儿墙。在处于农村的老家里,只有奶奶住的屋子是一直都没有改动过的,是院子里最老的房子,屋顶虽然有轻微的坡度,但总体而言是平顶,没有女儿墙。而周围有一些房子是后建造的新砖房,屋顶是有女儿墙的平屋顶。难道是因为建造时间的关系,所以老房子没有新房子才会有女儿墙吗?那么古代到底有没有女儿墙呢、有的话作用跟现在的女儿墙一样吗?没有的话又是因为什么没有的呢?

在现代,女儿墙有明确的定义:女儿墙是建筑物屋顶四周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低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1]。那么,在现代女儿墙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保护上到屋顶的人的人身安全和防止雨水的渗漏。它也是国家建筑规范中要求的建筑非结构构件。而在古代,“女儿墙”则没有一个十分清晰的定义。最多的解释是女儿墙是古代城墙上呈凹凸型的小墙,宋《营造法式》上讲“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就是城墙边上部升起的部分,即“女儿墙”,之所以叫“女儿墙”是因为相对于城墙而言,这堵小墙就像在男子面前的女子一样。这种墙的作用是为了方便士兵进行从凹型处进行观察,也可以在打仗时掩护士兵。女儿墙在古代的第二种解释,就是及肩高的矮墙,用来防止户内妇人、少女与外界接触,但同时又可以让闺阁佳人看到墙外的景色。这种比较浪漫的说法也会在诗人的文章中出现,比如“月落大堤上,女垣栖乌起”、“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等。然而以上中国古代的两种女儿墙与现在人们所说的女儿墙并没有什么关系。人们之所以现在会这么称呼是因为一个传说:一个古代的砌匠,忙于工作,不得不把年幼的女儿带在左右,一日在屋顶砌筑时,小女不慎坠屋身亡。匠人伤心欲绝,为了防止悲剧再次发生,之后就在屋顶砌筑一圈矮墙,后来人们就起名“女儿墙”。但是这个传说并没有考证,可以说是虚构出来的一个故事。由此可见古代与现代对于女儿墙的定义其实是大相径庭的[2]。

仔细思考一下,古代似乎也并没有现代定义的“女儿墙”。这个原因并不难解释。因为女儿墙的作用是保护人的安全和防止雨水渗漏,但是在中国古代,屋顶

形式以坡屋顶占了主体(如图)。既然是坡屋顶的话那么就不用考虑排水和渗漏的问题,而坡屋顶也没有人要上去,也不存在需要加一道保护人安全的墙在上面的必要。但虽然坡屋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主导地位,同时也有一部分的平屋顶出现,这类屋顶一般出现在西北以及康藏一带,但这些平屋顶也基本没有女儿墙。这可能是由于西北和康藏地带本身的气候就是干燥少雨,所以有没有女儿墙防止雨水渗漏并不会很大的影响人们的生活,而且古代的时候人们并不经常爬上屋顶,所以在这些地区,即使是平屋顶,也没有太大的必要去修建女儿墙[3]。

然而在查找里资料的过程里,我发现其实与家乡房屋相似年代的民居中,屋顶上也会有女儿墙的存在,如岭南一带的侨居碉房,在发展前期就已经有女儿墙的存在,只是当时称之为“女墙”,其功能是为处于封建社会,不能轻易抛头露面的女子提供一个可以窥探外面世界的场所。大家闺秀可以登上屋顶,借助女墙的遮挡和保护一窥外界。在岭南的碉房中,有不少建筑都有女儿墙的存在,尤其当华侨归国以后,将女儿墙进一步的作为装饰性结构进行了美化,使得其地区的女儿墙也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同时,在乡村的民居中,需要在屋顶上进行农作比如翻晒作物的建筑的屋顶上一般也会在四周竖起一道矮墙为在屋顶上活动的人提供保护。所以,如果把范围扩大到全国,并不能断定所有古代的建筑都不存在女儿墙。但可以肯定的是古代女儿墙都存在于平屋顶建筑中,起到的是保护安全和遮挡的作用。而坡屋顶,由于自身的功能以及结构的原因,都不存在女儿墙。因此,在古代没有国家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女儿墙是否存在最主要取决于人们是否需要在屋顶上进行活动,其次是防水层的问题。这些都可以对同一时期的建筑为什么有一部分存在女儿墙而其他没有的问题提供一定的解释[4]。

如此一来我就知道了我的问题的答案。其一,因为我的老家处于河北,并且是靠近山西的一带,所以属于雨水比较少的气候。其二,是由于家乡所在的省份较为贫困,以前搭建房屋都是就地取材,由生土、石头以及木材搭建而成,而且屋顶存在一定的坡度也就没有必要耗费人力财力修建女儿墙。其三,由于老家有一个小院子,翻晒作物的活动完全可以在院子中进行,也没有把屋顶做成平顶用来翻晒的必要。其四,老家的屋顶虽然是平屋顶但是并没有女儿墙,是可能由于古代私人搭建房屋的时候觉得没有做女儿墙的必要,于是省略了这一步,把平屋顶稍微加了一点坡度便于排水。而对比同一个村子,有一些古老的民居的屋顶形式为平顶,其上则有一道矮墙,方便人们在屋顶上活动是保护安全。同时我也猜测,古代的平屋顶建筑如果没有承载人们活动的功能的话,应该也是没有女儿墙的。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了以后,有些村民就想利用屋顶进行一定活动。尤其是平屋顶,可以供人们晒衣晒粮、种花植草、夏天乘凉等等,因此女儿墙对于人身的安全和房屋的结构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国家也有对于女儿墙的明确规定,所以在家乡的村子中,新建屋子都存在女儿墙。其实,对于这种气候干旱的地带而言,建造女儿墙的意义基本上只有装饰建筑立面和保护人的安全,在防止雨水渗漏这方面倒是基本没什么太大的作用。如此一来,其实对于这些地区来说,女儿墙的作用倒是显得可有可无,除非人们对于屋顶还有额外的用途[5]。

结论

由于古代的建筑结构的关系,坡屋顶的构造本身可以达到防水的效果,即使是平屋顶,建筑女儿墙的原因也多数是因为考虑了上人的缘故。而现代的屋顶中由于防水面层的收尾和顾忌人员安全的问题,砌筑女儿墙则成了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因此,构造和安全这两个要点正是确定了现代建筑中女儿墙规范的原因。

参考文献

[1]GBJ3-8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王其钧.中国古代建筑图解词典[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24-127.

[3]朱蕙.从女儿墙装饰看五邑侨村建筑的艺术演变[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6-9.

[4]陈魁元.农村住宅平屋顶的利用[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1988,(1):17-18.

[5]陈全荣,李洁.中国传统民居坡屋顶气候适应性研究[J].华中建筑,2013,(4):140-1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