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概论
建筑技术概论知识点
第一章:1.建筑的构成要素包括:功能要素、物质技术要素和空间要素2.建筑技术,就是以合理、有效、满足人居住舒适为原则,通过对建筑的限定,为人创造一个舒适并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3.建筑,是由墙体、楼地层、屋顶、门窗、电梯和基础6部分构成的。
遵循一种逻辑、法则和模式,构成了各种体系;建筑构成的体系有:结构体系、墙体系、设备电气体系、环境体系、能源体系、智能网络体系4.建筑功能要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日益复杂化5.建筑材料、结构、施工技术和建筑设备是建筑的物质技术要素6.功能要求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功能要求都需要有相应的结构方法来提供与功能相适应的空间形式。
例如,为适应蜂房式的空间组合形式,可以采用内隔墙承重的梁板式结构;为适应空间灵活划分的要求,可以采用框架承重的结构;为求得巨大的室内空间,则必须采用大跨度结构7.建筑材料的特性包括以下五种:物理特性、力学特性、化学特性、使用特性、加工特性8.建筑材料的功能包括结构功能、装饰功能、保护功能、室内环境调节功能9.通常将水泥、钢材及木材称为建筑工程三大材料10.建筑施工技术的核心是研究确定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11.钢筋混凝土是现代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和主体的基本结构材料12.建筑空间,是人们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从自然空间中构成的,但一经构成之后,这种空间就改变了性质——由原来的自然空间变为人造空间13.构成建筑空间主要服务于两重目的:其一,是为了满足一定的功能使用要求;其二,是要满足一定的审美要求14.建筑功能是建筑的目的,是主导因素,它对物质技术要素和建筑空间要素起决定作用,不同的功能,要求选择不同的结构形式,也会产生不同的建筑造型15.建筑技术构成的条件必须满足: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功能条件、建筑的用途和规范法规16.建筑室内气候指的是由空气湿度、气流以及壁面的辐射热等综合组成的一种室内环境,它是建筑环境科学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17.微气候是指在建筑物周围地面上及屋面、墙面、窗台等特定地点的风、阳光、辐射、气温与湿度条件18.近年来,人们更加感到研究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原因有:(1)室内环境是人们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环境之一,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能够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2)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日益增多,人们在室内接触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比以往明显增多;(3)建筑物密闭程度的增加,使得室内污染物不易扩散,增加了室内人群与污染物接触的机会19.空调系统导致不良建筑综合症(SBS)的主要途径:(1)新鲜空气量不足;(2)空调系统新风采集口受到污染;(3)过滤器失效;(4)气流组织不合理;(5)水致空气污染;20.建筑室内物理环境包括建筑热工环境、建筑光环境、建筑声环境,以人的视、听、触觉为基础,利用建筑的墙体、顶棚、地面,进行建筑保温、隔热、防潮、建筑节能、厅堂音质、噪声控制、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的设计,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室内物理环境21.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1)建筑与自然共生;(2)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3)循环再生型的建筑材料;(4)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5)使建筑融入历史或地域的人文环境22.建筑绿化,是指用花、草、树、木等植物在建筑的内部及外部空间进行绿化配置,由此来改善和美化建筑环境23.建筑绿化分为人工绿化和天然绿化24.建筑绿化的功能与作用:(1)改善建筑是内外环境,净化空气、防止污染、调节气温、减少噪音;(2)满足人们的使用及观赏功能;(3)丰富建筑的表现力25.图纸是工程师们进行交流的语言,也是承载着设计思想的媒介第二章1.建筑的设计媒介是建筑作品的表达途径2.建筑的设计媒介从形式上大体可分为三类:文字、图纸和模型3.语言和文字是最基本的建筑设计媒介技术,最常见的建筑设计说明文字是设计说明4.从内容上,图纸可以分为设计图和表现图5.用模型表达建筑设计是最直观有效的方法6.清代的“工部营缮所”设“样房”和“算房”,其中“样房”负责拟草图、绘制按比例的施工图和制作模型7.宋代的“界画”就是当时的建筑图8.室内外表现图一般采用的比例尺度在1:500~1:50之间9.陶土、木材、纸这些传统建筑模型制作材料外,玻璃、塑料等工业产品被广泛运用到建筑模型制作上10.设计总说明的内容:(1)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包括项目立项文件、土地使用权属证明、场地红线图及有关规范和文件;(2)工程设计的规模、范围和概况11.AutoCAD是成熟的专业绘图软件12.3dMax是功能强大的三维动画制作软件13.Photoshop是图片编辑处理软件第三章建筑材料1.建筑材料,是指在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各种材料的总称,它所包含的门类和品种极多,一般将水泥、钢材、木材称为一般建筑工程的三大材料2.按照材料的化学组成成分,可以将建筑材料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
建筑结构技术概论
其它部分2cm。
(3)建筑工业化要求。
砖石结构的住宅和小型旅馆
混合结构的多层教学楼
二
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把承重的骨架和用来围护或分割空间 的帘幕式的墙面明确地分开。 原始人类由穴居而转入
地面居住时,就逐渐学会了
用树干、树枝、兽皮等材料 搭成类似于后来北美印第安
人式的帐篷,实际上是一种
原始形式的框架结构。
典型的印第安人式帐篷的骨架是由许多根树干或树枝做成的, 树干的下端插入地下,上端集束在一起,四周覆以兽皮、树皮或 人工编织的席子,形成了一个圆锥形的空间。这种原始形式的帐 篷结构极其简单、内部空间狭小局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在其 中的生活。 在欧洲逐渐发展起来的半木结构(half—timber),是一种 露明的木框架结构。随着构件之间的结构技巧日趋完善,可形成
墙体按受力情况可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承重墙
是指承受上部楼板、屋顶等传来荷载的墙。
承重墙的设计要求:
(一)结构要求
(二)热工要求
墙的名称
(一)结构要求
1、合理选择结构布置方案 墙体结构布置主要有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混合承重和半 框架承重四种。 (1)横墙承重是将楼板两端搁置在横墙上,纵墙只承担自身的 重量。适用于横墙数量多且间距较小、位置比较固定的建筑。房屋空 间刚度大,结构整体性好,对抗风、抗震和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有利。 适用于住宅、宿舍等。
高达数层并具有相当稳定性的整体木框架结构。
半木结构不仅具有规则的平面形状,而且使立柱、横梁、屋顶 结构、斜撑等不同构件明确地区分开来,各自负担不同的功能,同 时又相互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同时按照建筑的规模,可以分为若干 个开间,开间之间设置立柱,门窗等开口可以安放在两根相邻的立 柱之间,内部空间随着开间的划分可作灵活的分隔。欧洲的许多国
建筑概论教案
建筑概论教案一、课程概述建筑概论作为建筑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涵盖建筑设计的理论、技术及实践知识。
本课程主要介绍建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基本概念,以及建筑历史、建筑美学、建筑构造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建筑设计的目的、手段、规律、方法等方面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为将来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建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掌握建筑历史、建筑美学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本课程还将重点介绍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技术及实践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除此之外,本课程还将通过编写建筑规划方案等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内容:1. 建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建筑学的定义与分类、建筑设计思想、建筑美学基本概念等。
2. 建筑历史:从古代建筑到现代建筑的演变过程,重点介绍欧洲建筑和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3. 建筑美学:建筑的艺术性和美感的形成及其规律,建筑美学原则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4. 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基本原理,建筑结构材料、构造体系、力学分析等。
5. 建筑技术:建筑施工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建筑设备的选配和使用。
6. 建筑规划:建筑规划基本原理,城市规划与建筑规划的关系,建筑规划的实践方法及规划方案编写技巧。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践项目等。
具体的授课方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灵活调整。
1.课堂讲授:通过PPT、多媒体等形式进行课堂讲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建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通过与实际建筑案例的对比分析,探讨建筑设计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3.实践项目:通过进行建筑规划方案编写等实践项目,让学生深入了解建筑设计的实践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考核和评价两方面:1.考核:通过平时作业、小组报告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考核,以检验学生对建筑概论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建筑概论心得体会和感想大全(21篇)
建筑概论心得体会和感想大全(21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建筑概论心得体会和感想大全(21篇)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建工概论教案》
《建工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建筑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建筑美学的基本观念。
4. 提高学生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用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建筑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1 建筑工程的定义1.2 建筑工程的分类1.3 建筑工程的特点2. 建筑物的基本构成部分2.1 基础2.2 墙体与柱子2.3 楼板与梁2.4 楼梯2.5 屋顶3. 建筑物的设计原理3.1 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3.2 建筑物的空间组织3.3 建筑物的造型设计3.4 建筑物的结构设计4. 建筑美学基本观念4.1 建筑美学的定义与特点4.2 建筑物的比例与尺度4.3 建筑物的色彩与材质4.4 建筑物的装饰与细部处理5. 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应用5.1 建筑行业的发展历程5.2 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5.3 新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5.4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建筑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设计原理、美学观念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建筑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设计的理念和方法。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应用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施工现场或建筑物,增强学生对建筑工程的直观认识。
四、教学环境1. 教室:配备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方便展示PPT和进行板书。
2.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建筑工程相关教材。
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建筑工程的图片、视频等资源,便于学生查阅和学习。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设置期中考试,检验学生对建筑工程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程设计:布置课程设计作业,评估学生在实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建筑工程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建筑技术概论简介
要求和规范标准,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 阐施 工述后观检点查。: 对 施 工 完 成 后 的 建 筑 进 行 检 查 和 验 收 , 确 保 符 合 设 计
建筑施工技术: 是指按照设计 要求,采用各 种施工方法, 完成建筑物的 建造过程,包 括基础工程、 主体工程、装 饰工程等。
建筑设备技术: 是指为了满足 建筑物的使用 功能,在建筑 物内安装的各 种设备,如给 排水设备、供 暖设备、通风 设备、电气照 明设备等。
建筑技术的发展历程
古代建筑技术:以木结构为主, 注重结构与艺术的结合
YOUR LOGO
20XX.XX.XX
建筑技术概论简介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建 筑 技 术 概 述 03 建 筑 结 构 技 术 04 建 筑 设 备 技 术 05 建 筑 施 工 技 术 06 建 筑 节 能 技 术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建筑技术概述
建筑技术的定义与分类
建筑技术的定 义:建筑技术 是研究建筑物 的设计、施工、 维护等过程中 的技术问题的 学科。
建筑技术的分 类:建筑技术 包括建筑设计 技术、建筑施 工技术和建筑 设备技术三大 部分。
建筑设计技术: 是指按照建设 任务的要求, 对拟建建筑物 进行合理的空 间布局和结构 设计,以满足 使用功能和美 观要求。
建筑技术概论
“对象”,建筑师的 “完人”特性和 “匠人” 特 性 , 建 筑 体 型 的 简 单 性 和
形式的模式化和持续性。
·近代:投影几何和透视画法,制图标准和工程图纸,图纸复制 (蓝
图)技术。设计信息表达的精确性和传递的方便性,共同的知识背景是
“规则”。多种专业人员的合作和配合,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分工, 设计和
列:前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
“至今为止,世界上真正实现过建筑设计标准化和模数化的只有中国
传 统 建 筑 。”
— ——李允鉌 《华夏意匠》
图形的拓扑特性:戏称为 “象皮几何”,几何图形在不割裂和不粘接
条件下,作任意变形 (也就是不考虑其形状和大小),而不改变的特性。
勒·柯布西埃高度称赞了工程师的美学: “按公式工作的工程师使用
光、 反射、隔声、吸声、透水、吸湿等;
·稳定性和耐久性:风化、老化、 剥 落 、 锈 蚀 、 防 腐 、 耐 火 、 耐 湿 、 干缩、退色等;
·外 观 特 性 : 光 滑 度 、 色 彩 、 纹 理 、 质 感 、 尺 度 、 形 状 规 整 性 和 尺 寸 的精确性等;
·污 染 性 : 气 体 挥 发 、 粉 尘 、 防 射 性 、 微 生 物 滋 生 等 。 建筑材料的获取与运输方式的社会成本。 建筑材料和气候的地区性差异是形成古代不同区域文明建筑特点的 物质因素和环境因素。 工业革命后,建筑材料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钢材、水泥、玻璃等 的广泛应用,交通运输的发达,是现代建筑产生和发展的物质生产因素。 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是建筑的 “骨骼”,是建筑空间 “围蔽”体的支撑系统。 ·建筑结构的作用是把建筑受到的荷载 (重力、风力、地震力、设备 动力)最终传到地基去。 ·建 筑 结 构 在 荷 载 作 用 下 要 有 足 够 的 强 度 , 不 破 坏 ; 要 有 一 定 的 刚 度 , 变 形 小 ; 强 度 和 刚 度 (尤 其 是 强 度 ) 要 有 安 全 储 备 : 安 全 系 数 。 ·建筑物的屋盖形状可以三维变化 , 丰 富 多 彩 , “奇 形 怪 状 ”; 墙 体 可以在平面上 “曲折”,而在竖直方向 通 常 是 直 立 的 , 且 多 是 柱 面 ; 而 楼层只能是水平的,人们需要在上面活动— —— 地球引力的制约。 ·建筑结构体系的形状及其 “包络”空间对建筑体型起着决定性的作 用。结构具有巨大的建筑表现力。 ·建 筑 结 构 是 结 构 材 料 的 力 学 性 能 的 应 用 , 不 同 材 料 的 建 筑 结 构 具 有 不同的形式特点,对建筑形式和风格具有很大的影响。 建筑师与建筑结构 ·古代,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是合 一 的 , 建 筑 设 计 包 含 了 结 构 在 内 , 结构的安全由经验保证。 ·数 学 和 力 学 以 及 材 料 科 学 的 发 展 , 促 使 了 结 构 科 学 计 算 的 发 展 , 加 之设计媒介的发展,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开始分工。 ·建 筑 师 需 要 学 习 力 学 和 结 构 工 程 的 基 础 知 识 , 把 握 建 筑 结 构 的 基 本 原理,在建筑方案构思时进行结构构思,在建筑设计阶段与结构工程师 配合。 ·建 筑 师 在 结 构 专 业 的 理 论 深 度 和 计 算 能 力 上 可 以 远 不 及 结 构 工 程 师,但在思考结构问题的广度上和总体构思上应当领先于结构工程师。 “当清晰的结构得到精确的表现时,它就升华为建筑艺术”
建筑概论
常用结构体系 所适用的建筑类型
常用结构体系所适用的建筑类型 墙体承重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
墙体承重结构体系——以部分或全部建筑外墙以及若干固定不变的建筑内 墙作为垂直支承系统的一种体系
砌体墙承重
钢筋混凝土墙承重系统
墙体材料的来源丰富,施工 方便,对建筑平面的适应性 强,因此大量应用于低层和 多层的民用建筑,特别是住 宅、旅馆、学校、幼托、办 公用房和一些小型商业用房、 工业厂房、诊疗所等
卡纳克阿蒙神庙(太阳神庙)公元前1550年 方尖碑、高大的门、围柱式院落、大殿和一串密室。 ━━ 纵轴线 神秘、威严的宗教气氛
古希腊建筑
• 公元前八世纪到一世纪 • 最伟大的建筑成就:
雅典卫城 • 设计理念
数的和谐 人体美 • 设计样式:古希腊柱式 • 建筑材料:石材 • 建筑结构:梁柱体系 • 建筑风格:肃穆、欢快、和谐、完美、崇高。 • 建筑类型:神庙
府邸、市政厅、议会大厦、广 场、别墅等 • 建筑风格:
文艺复兴 巴洛克 法国古典主义
文艺复兴建筑(意大利) 复兴古罗马的风格:
设计的整体性与严谨性 理性的比例和构图 美第奇府邸(佛罗伦萨) 圣马可广场(威尼斯)
巴洛克(畸形的珍珠)风格:罗马的圣·卡罗教堂、西班牙大台阶 用曲线对抗直线、用曲面对抗平面 用动态对抗稳定、用活泼对抗庄严
圣·卡罗教堂
西班牙大台阶
西班牙大台阶平面为花瓶形,布局时分时合,将两个标高 不同、轴线不一的广场统一起来。
凡尔赛宫 • 规则式大型园林
安德烈·勒诺特尔 • 洛可可室内装饰风格
装饰主题:贝壳、卷涡、水草 颜色:粉红、粉绿、白、金 装饰材料:镜子
资本主义国家近现代建筑
• 建筑材料:钢、玻璃、钢筋混凝土 • 建筑技术:框架结构、升降机 • 建筑类型:多种多样 • 建筑空间:突破传统建筑高度和跨度的局限 • 建筑形式:现代建筑
建筑技术概论(建工版)授课教案:建筑物理环境
章节
第五章建筑结构技术本章2学时(理论课2学时)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建筑结构技术包含的内容
学习建筑结构技术的意义
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及使用情况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建筑结构技术的内容及意义
难点:建筑结构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一、建筑结构技术的概念
二、建筑光环境的基本知识
三、建筑声环境概述
四、建筑声环境的基本知识
五、建筑热工环境概述
六、建筑热工环境的基本知识
本章为理论课。采用讲述及板书教学,在教室讲授。
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实例,结合往届学生典型事例进行讲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业与思考
光环境、声环境、热工环境对建筑有哪些影响
如何更好地利用各种环境来造就更好的建筑
二、建筑物的屋盖体系
三、建筑结构体系特点
四、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
五、变动结构
六、建筑师与建筑结构
本章为理论课。采用讲述及板书教学,在教室讲授。
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实例,结合往届学生典型事例进行讲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业与思考
1、什么是建筑结构技术
2、建筑结构技术的意义与应用
3、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的关系
主要
参考资料
备注
本课程采用板书及讲解理论教学
章节
第七章绿色建筑与生态环境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本章为理论课。采用讲述及板书教学,在教室讲授。
建筑技术概论总结汇总
建筑技术概论总结蔡岢铮11072218建筑技术概论总结我是一名转专业的同学,学了一年的设计课之后,修了王老师的这门建筑技术概论的这门课,这门课以百科全书的形式介绍了建筑技术的形成,包括:设计媒体技术、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物理,绿色建筑与生态环境,建筑设备,建筑防灾、减灾,智能建筑以及建筑技术发展对策。
本书全面分析阐述了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建筑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
感觉实实在在的让我学到了一些东西。
王老师这门课主要讲的是建筑在建造过程中的实际操作问题,比如说玻璃幕墙的安装,残疾人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建筑的防火问题,防震问题等等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让我对包裹在华丽的外观之中的建筑技术本身有了一定的了解,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不仅要解决建筑设计外观的问题,还要懂得建筑技术上的问题,要会处理很多工程建造中的实际问题。
具体技术概论方面,主要由以下一些内容1建筑物的等级分耐久等级、耐火等级、工程等级三部分一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性建筑。
四级:耐久年限为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2建筑物分类(一)按使用性质(使用功能)分类1.民用建筑(住宅、办公、科教、商业)2.工业建筑(工业厂房)3.农业建筑(种子库、拖拉机站)(二)按建筑物层数分类1.高层建筑(≥10)12层:小高层建筑2.多层建筑(4~9)3.低层建筑(1~3)3建筑物构造组成:基础墙(或柱) 楼板和地面层楼梯屋顶门窗阳台雨篷台阶烟囱4砖混结构建筑常用参数1.开间:2100、2400、2700、3000、3300、3600、3900、4200mm2.进深:3000、3300、3600、3900、4200、4500、4800、5100、5400、5700、6000mm3.层高:2700、2800、2900mm5建筑模数1.基本模数: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m。
建筑技术概论
建筑技术概论1)建筑的科学与理性科学与技术科学——科学是揭示人类获得关于自然界的各类知识活动,关于自然界各类运动形式的知识体系技术——技术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要与利用规律在改造与操纵自然的时间中所制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与技能体系得总合(它们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建筑的层次性第一层次是建筑工程技术;第二层次是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第三层次是建筑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是建筑进展的基本动力科学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形式,但作为社会进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建筑进展的基本动力科学技术与建筑的进展现代建筑时期,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从技术、功能、艺术三个层面影响了建筑,未来的建筑将在三个层面上得到极大的丰富:1.3.1建筑科学、建筑技术将为未来建筑的进展提供坚实基础。
1.3.2 建筑技术的进展不仅将再次改变建筑的功能,而且将更加注重建筑的效益。
1.3.3 建筑科学的进展将要求建筑有新的艺术表现与深刻的文化内涵。
1.4高技术建筑——建筑中的科学与理性理性与非理性是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的两种不一致的思维方式。
2 高技术建筑的产生与进展2.1 高技术建筑的定义2.1.1高技术的定义高技术一次起源于美国,通常指当代最高强、最先进的技术。
高技术是指那些基本原理建立在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上,并能形成较高的经济效益,具有较高增值作用,能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的新技术。
2.1.2高技术建筑的定义高技术建筑是指那些使用与表现了高技术的建筑。
广义上讲,高技术包含战后现代建筑在设计中所有重理的方面。
2.1.3具体表现1)从本质上讲,指的是建筑中理性与科学的代表。
2)从形式上讲,高技术建筑热衷于运用与表现高新技术。
3)从时间上讲,特指工业革命以后建筑技术革命带来的建筑变革所产生的流派。
2.1.4高技术建筑的特征1)主张使用最新的材料,如高强钢、硬铝、塑料与各类化纤制品来制造重量轻、用料少,能快速与灵活的装配、拆卸与改建的结构与房屋。
设计上强调系统设计(systematicplanning)与参数设(parametric planning)。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学概论习试题及案例答案分析
《技术经济学概论》习题(一)第一章绪论一、思考问答题1、技术与经济的关系如何(总体和具体)?技术经济学侧重研究其中哪些方面的具体关系?2、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3、技术经济研究的作用意义如何?二、讨论题1、关于“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议题的讨论2、关于“经济效益议题”的讨论第三章经济评价基本原理一.思考问答题1.资金时间价值及其存在的本质原因?项目评价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意义?如何衡量资金时间价值?2.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现金流程、累计现金流量及其表示方式?3.现金流量与会计核算“资金流量”有何区别?4.现金流量的基本构成?5.经济分析假设条件是什么,为什么需要这样的假设?6.什么是等值与等值换算,项目经济评价为什么要进行等值换算?7.不同时点的两笔资金等值与否取决于什么?8.什么是现值P,终值F,年值A?考虑它们有何意义?9.什么是间断复制和连续复制?区别意义如何?10.普通复利计算有哪些基本情况和形式?11.什么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实际利息周期,周期利率,年利息周期数?它们的意义、区别及关系如何?12.什么是经营成本、沉没成本、机会成本?它们在费用效益分析中有何意义?二.计算分析题1.某企业向银行借款100万元,借期5年,年利率8%,试分别用单利和复利计算企业应支付的借款利息。
2.1000元存入银行9年后的本利和为2000元,求年利率是多少?3.年利率10%,8000元存款存期8年的将来值为多少?4.年利率9%,第6年末的5500元折合现值为多少?5.年利率7%,连续8年每年末支付3500元的等额支付现值为多少?6.年利率6%,连续12年每年年末存入银行500元的等额支付终值是多少?7.年利率12%,连续8年每年末支付一次,共积累金额15000元,每年末等额支付额是多少?8.借款5000元,得到借款后的第一年年末开始连续5年分5次等额还清,年利率4%, 每年偿还额是多少?求:年利率为15%时这一递增付款序列的现值和等额年值。
建筑概论重点
建筑概论重点第一章一、1、建筑:建筑是人们为满足生活、生产或其他活动的需要,利用物质技术条件,按照科学和美学规律而人为创造的空间环境,它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
2、建筑的三大构成要素:建筑功能、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建筑形象。
三者之间的关系:(1)建筑功能是主导因素,它对物质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起决定作用;(2)物质技术条件是实现建筑功能的手段,它对建筑功能和形象有一定的制约作用;(3)建筑形象是建筑功能和物质技术条件的综合表现,但也不是完全服从于建筑功能和物质技术条件的,它有很大的灵活性。
(4)建筑三要素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二、1、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包括: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施工等。
2、建筑形象包括:建筑物的体型、内部空间的组合、立面处理、材料的色彩和质感、细部装饰等。
三、建筑的分类:1、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
2、按建筑的层数和高度分:住宅建筑、公共建筑、超高层建筑。
3、按建筑的规模和数量分: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
4、按结构的承重方式分:砌体结构建筑、框架结构建筑、剪力墙结构建筑、空间结构建筑。
四、建筑的分级1、按耐久年限分级:一级:耐久年限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和高层建筑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三级:耐久年限25—50年,适用于次要建筑四级:耐久年限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2、按耐火性能分级:高层建筑分一、二级,其他建筑分一、二、三、四级五、1、燃烧性能:是指建筑构件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燃烧与否及燃烧的难易程度。
分为燃烧体、难燃烧体和燃烧体。
2、耐火极限:是指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
六、1、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
2、在建筑模数协调中把尺寸可分为: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和实际尺寸。
建筑概论
名词解释1、建筑的概念:依照不同目的修建的,可以为人类日常的工作生活提供活动空间的遮蔽物;或者是为人类进行各种活动而造的一种人为环境。
2、建筑学:建筑也可以理解为一门学科即“建筑学”。
是各种与建筑设计和建造相关的艺术和技术的综合。
3、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建筑师依靠自己专业知识,理性、系统地分析外界环境对设计的规定性、设计对象的内在要求,寻找设计的主要思路与手段,并选择合理的技术手段,修正、完善前一设计工作的成果。
4、形象思维:是指建筑设计特有的思维手段,由建筑师使用图式语言形象而具体地表达其设计意图。
5、斗拱由形状像量谷物用的斗和升子相似的构件和好像弯弓一样的拱形构件所组成,所以称之为斗拱。
是指在木构架的横梁及立柱间的过度外,横材方木相互叠垒,前后伸出的承接组合构建。
6、卷杀指在木柱的上端和下端比柱身微微收小,术语称之为梭柱。
7、侧脚就是两端的柱子并不完全垂直地面,而是微微向中央倾斜,使得建筑外观看起来有一种内聚的坚固感。
8、升起即自中间柱向角柱逐渐加高。
9、帆拱: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10、无意识设计:建造者对所需的结果没有存在事先的设想,也没有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注入其主观因素。
11、有意识设计:一种有着与众不同的意图设计,在这个设计中,个人主观的因素有意识地介入了设计问题与设计结果之间。
填空1、建筑的目的:为了抵挡外部不利的环境因素,形成适宜人类活动的空间或者场所。
2、对建筑涵义的探究已突破单独存在的房屋实体、空间形式、类型及功能等问题,延伸到对其包含的内容及精神意义方面的追寻。
3、建筑内容包含各种与建筑设计和建造相关的艺术和技术的综合。
3、建筑的艺术性体现在人们对“美”的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建筑的美一方面体现在追求形式上永恒的完美,另一方面还应能够引起人们在心理上的愉悦。
4、任何一种建筑,都包含有使用空间和流线空间这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并需要这两者合理组织与配合,才能全面地满足建筑的功能使用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技术概论
摘要本文从一个日常的现象,讨论到女儿墙的现代与古代的定义和区别,同时对古代为什么没有现在的“女儿墙”和女儿墙是否真的一定要建造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女儿墙;现代;古代;作用
在2014年初的時候,我和家人一起回老家过年。
老家的生活总是很无聊,每天都会爬到房子上面去晒太阳。
当时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尽管我晒太阳的房顶上周围没有任何围挡措施,但旁边相对而言比较晚建造的房子的屋顶上却围了一圈“围墙”。
由于那时候并没有学习关于建筑方面的课程,所以只是奇怪了一下就忘掉了。
直到学到建筑技术概论的时候突然想起来这个问题,于是又开始重新思考。
当时我所想的“围墙”其实应该是女儿墙。
在处于农村的老家里,只有奶奶住的屋子是一直都没有改动过的,是院子里最老的房子,屋顶虽然有轻微的坡度,但总体而言是平顶,没有女儿墙。
而周围有一些房子是后建造的新砖房,屋顶是有女儿墙的平屋顶。
难道是因为建造时间的关系,所以老房子没有新房子才会有女儿墙吗?那么古代到底有没有女儿墙呢、有的话作用跟现在的女儿墙一样吗?没有的话又是因为什么没有的呢?
在现代,女儿墙有明确的定义:女儿墙是建筑物屋顶四周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低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1]。
那么,在现代女儿墙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保护上到屋顶的人的人身安全和防止雨水的渗漏。
它也是国家建筑规范中要求的建筑非结构构件。
而在古代,“女儿墙”则没有一个十分清晰的定义。
最多的解释是女儿墙是古代城墙上呈凹凸型的小墙,宋《营造法式》上讲“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就是城墙边上部升起的部分,即“女儿墙”,之所以叫“女儿墙”是因为相对于城墙而言,这堵小墙就像在男子面前的女子一样。
这种墙的作用是为了方便士兵进行从凹型处进行观察,也可以在打仗时掩护士兵。
女儿墙在古代的第二种解释,就是及肩高的矮墙,用来防止户内妇人、少女与外界接触,但同时又可以让闺阁佳人看到墙外的景色。
这种比较浪漫的说法也会在诗人的文章中出现,比如“月落大堤上,女垣栖乌起”、“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等。
然而以上中国古代的两种女儿墙与现在人们所说的女儿墙并没有什么关系。
人们之所以现在会这么称呼是因为一个传说:一个古代的砌匠,忙于工作,不得不把年幼的女儿带在左右,一日在屋顶砌筑时,小女不慎坠屋身亡。
匠人伤心欲绝,为了防止悲剧再次发生,之后就在屋顶砌筑一圈矮墙,后来人们就起名“女儿墙”。
但是这个传说并没有考证,可以说是虚构出来的一个故事。
由此可见古代与现代对于女儿墙的定义其实是大相径庭的[2]。
仔细思考一下,古代似乎也并没有现代定义的“女儿墙”。
这个原因并不难解释。
因为女儿墙的作用是保护人的安全和防止雨水渗漏,但是在中国古代,屋顶
形式以坡屋顶占了主体(如图)。
既然是坡屋顶的话那么就不用考虑排水和渗漏的问题,而坡屋顶也没有人要上去,也不存在需要加一道保护人安全的墙在上面的必要。
但虽然坡屋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主导地位,同时也有一部分的平屋顶出现,这类屋顶一般出现在西北以及康藏一带,但这些平屋顶也基本没有女儿墙。
这可能是由于西北和康藏地带本身的气候就是干燥少雨,所以有没有女儿墙防止雨水渗漏并不会很大的影响人们的生活,而且古代的时候人们并不经常爬上屋顶,所以在这些地区,即使是平屋顶,也没有太大的必要去修建女儿墙[3]。
然而在查找里资料的过程里,我发现其实与家乡房屋相似年代的民居中,屋顶上也会有女儿墙的存在,如岭南一带的侨居碉房,在发展前期就已经有女儿墙的存在,只是当时称之为“女墙”,其功能是为处于封建社会,不能轻易抛头露面的女子提供一个可以窥探外面世界的场所。
大家闺秀可以登上屋顶,借助女墙的遮挡和保护一窥外界。
在岭南的碉房中,有不少建筑都有女儿墙的存在,尤其当华侨归国以后,将女儿墙进一步的作为装饰性结构进行了美化,使得其地区的女儿墙也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
同时,在乡村的民居中,需要在屋顶上进行农作比如翻晒作物的建筑的屋顶上一般也会在四周竖起一道矮墙为在屋顶上活动的人提供保护。
所以,如果把范围扩大到全国,并不能断定所有古代的建筑都不存在女儿墙。
但可以肯定的是古代女儿墙都存在于平屋顶建筑中,起到的是保护安全和遮挡的作用。
而坡屋顶,由于自身的功能以及结构的原因,都不存在女儿墙。
因此,在古代没有国家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女儿墙是否存在最主要取决于人们是否需要在屋顶上进行活动,其次是防水层的问题。
这些都可以对同一时期的建筑为什么有一部分存在女儿墙而其他没有的问题提供一定的解释[4]。
如此一来我就知道了我的问题的答案。
其一,因为我的老家处于河北,并且是靠近山西的一带,所以属于雨水比较少的气候。
其二,是由于家乡所在的省份较为贫困,以前搭建房屋都是就地取材,由生土、石头以及木材搭建而成,而且屋顶存在一定的坡度也就没有必要耗费人力财力修建女儿墙。
其三,由于老家有一个小院子,翻晒作物的活动完全可以在院子中进行,也没有把屋顶做成平顶用来翻晒的必要。
其四,老家的屋顶虽然是平屋顶但是并没有女儿墙,是可能由于古代私人搭建房屋的时候觉得没有做女儿墙的必要,于是省略了这一步,把平屋顶稍微加了一点坡度便于排水。
而对比同一个村子,有一些古老的民居的屋顶形式为平顶,其上则有一道矮墙,方便人们在屋顶上活动是保护安全。
同时我也猜测,古代的平屋顶建筑如果没有承载人们活动的功能的话,应该也是没有女儿墙的。
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了以后,有些村民就想利用屋顶进行一定活动。
尤其是平屋顶,可以供人们晒衣晒粮、种花植草、夏天乘凉等等,因此女儿墙对于人身的安全和房屋的结构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国家也有对于女儿墙的明确规定,所以在家乡的村子中,新建屋子都存在女儿墙。
其实,对于这种气候干旱的地带而言,建造女儿墙的意义基本上只有装饰建筑立面和保护人的安全,在防止雨水渗漏这方面倒是基本没什么太大的作用。
如此一来,其实对于这些地区来说,女儿墙的作用倒是显得可有可无,除非人们对于屋顶还有额外的用途[5]。
结论
由于古代的建筑结构的关系,坡屋顶的构造本身可以达到防水的效果,即使是平屋顶,建筑女儿墙的原因也多数是因为考虑了上人的缘故。
而现代的屋顶中由于防水面层的收尾和顾忌人员安全的问题,砌筑女儿墙则成了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
因此,构造和安全这两个要点正是确定了现代建筑中女儿墙规范的原因。
参考文献
[1]GBJ3-8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王其钧.中国古代建筑图解词典[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24-127.
[3]朱蕙.从女儿墙装饰看五邑侨村建筑的艺术演变[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6-9.
[4]陈魁元.农村住宅平屋顶的利用[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1988,(1):17-18.
[5]陈全荣,李洁.中国传统民居坡屋顶气候适应性研究[J].华中建筑,2013,(4):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