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总复习总结政治必修三配套练习第四课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课件】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④定义过宽:作家是指写诗歌的一类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小试牛刀
【例3】实体经济是指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
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这一论断
①揭示了实体经济的本质属性
②揭示了实体经济的外延
③指明了实体经济与物质生产活动的种属关系
④揭示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交叉关系
①国家→阶级性 ②国家→社会性 ③商品→使用价值 ④商品→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小试牛刀
【例2】下定义时,应避免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循环定义、否定形式、比喻定义、定
义过宽或过窄。对以上各种错误定义举例正确的是
①循环定义:迷信的人就是相信鬼神的人
②比喻定义:教师职业是神圣的
③否定定义:鹅不是被称为鸡的家禽
小试牛刀
【例2】正确理解一个概念,不仅要把握概念的内涵,还要准确理解概念的外延。明
确概念外延,我们常用划分法。下列语句正确体现划分法的有
①山东省包括济南市、青岛市、荷泽市等市
②电视机可分为彩色的、黑白的、液晶的和等离子的
③人口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
④整数可以分为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A.①②
B.①④
(1)从给概念下定义的角度看,用形而上学说明辩证法,又用辩证法说明形而上学 是否合逻辑?为什么?
(2)能否把“思想家”划分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家”? 并说明理由。
答案
(1)不合逻辑。 原因:①正确地给概念下定义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规则是: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地 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出现“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②乙所下的定义是一种“循 环定义”,这使人们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概念中兜圈子,未能真正揭示 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内涵,因而是不合逻辑的。 (2)不能。可以把“思想家”划分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 家”,这样符合“子项的外延之和等于母项的外延”这一规则。把思想家划分为“马 克思主义思想家”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子项的外延之和小于母项的外延,犯 了外延做出正确的划分
2013年高考总复习总结政治必修三配套练习第二课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检测试题同步测试(必修三)2.1感受文化影响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7月上旬至12月上旬,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举办2011年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
学生们积极参与,并在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这说明(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C.文化与教育相互交融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比较注重“实在”、“直来直去”、“实事求是”、“大恩不言谢”、“刀子嘴豆腐心”的价值。
在西方,即使是朋友间也信奉“不批评、不抱怨”的价值。
对西方人的赞美之辞,不必沾沾自喜,那很可能是他对你礼节性尊重的表示。
这说明( )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的交往方式 B.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C.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D.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实践活动3.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强调,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居民大多保持着勤劳节俭的好传统,习惯于不借钱、不欠债,这给我国扩大内需造成较大的压力。
这表明( )A.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B.文化根源于经济,又高于经济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D.文化决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①孟母三迁②耳濡目染③东施效颦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12年河北唐山质检)创作了《牵手》、《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等作品的作家王海鸥被誉为“婚姻第一写手”。
她认为婚姻会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差异:我国的情况是,结了婚,对方就不能有隐私了,只要有隐私,就是不忠诚了。
在美国,夫妻双方都有人格上的尊重,给对方心灵保留很大的空间,夫妻双方如查看对方的手机,他们会引以为耻。
这说明( ) A.文化决定家庭婚姻幸福 B.西方的交往方式更透明、更独立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6.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同步练习题 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练习题(含答案)
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练习题一、选择题1.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根本原因在于A.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B.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为全民谋福利C.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D.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是全民的民主2.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时指出:“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行严肃的斗争,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是第一位的,疫情防控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
”之所以要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因为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③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必须迎头赶上④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生命权、健康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3.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在保护和发展人权方面成果丰硕:解决了14亿人的温饱问题,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最大规模的社保体系、最大规模的基层民主选举体系……从生存到发展,从健康到自由,种种努力皆为人民得到应有的权利和尊严。
这表明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②在我国,公民拥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③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④国家确保所有公民拥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①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本质和特点②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③要求公民积极参与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政府组织的民主选举④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木制度安排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2022年5月6日是第三十二个全国助残日,每年一次的“全国助残日”活动,动员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以及数以亿计的群众参加,形成了强劲的声势和规模,为众多残疾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扶持,有力地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其意义广泛而深远。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第4课第2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名师精讲(含答案)
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识记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理解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用辩证的观点认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3.重视文化的发展,重视教育的发展,树立科教兴国的思想。
[读教材·填要点]知识点一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知识点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从经济、政治而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从文化自身传承而言(1)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知识点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3)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
(4)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议话题·强认知]中国引入景泰蓝始于元代,至明代达到鼎盛期,并一直延续到康熙、雍正年间,此后开始衰败,流入民间,规模渐次萎缩。
新中国成立后,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着手振兴包括景泰蓝在内的传统艺术,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开始评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系列,每五年一次,景泰蓝门类至今只评定了6位。
如今还在世的大师只有5位。
作为景泰蓝“新生代”领军人物,钟连盛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市珐琅厂总工艺美术师。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教材习题答案
学作品” ꎬ不能同假ꎬ其中必有一真ꎮ 主持人既否定“ 它是一部
优秀的文学作品” ꎬ又否定“ 它不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ꎬ把
二者都看成是假的ꎬ这是错误的ꎬ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ꎮ
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第一框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1.从思维的角度ꎬ谈谈你对新发展理念科学性的理解ꎮ
提示 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臆造的ꎬ更不是形而上学思维的
一的关系ꎮ 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往往需要艺术激发灵感ꎮ 艺
位上ꎬ对科学发展观的再深化和再提升ꎬ是运用整体的、动态
术创造中的思维需要遵循科学规律ꎬ以科学的眼光来指导创
的辩证思维方式看待我国社会发展问题ꎮ
2.南北朝时期祖冲之推算出的圆周率为什么直到今天仍有适
用性?
作ꎮ 不管是科学创造还是艺术创造ꎬ都需要感性和理性的结
合、抽象和形象的综合考虑ꎮ
4.你怎么看李平与张明的思维方式的差异?
提示 祖冲之的圆周率是经推算得出的ꎬ是科学思维的结果ꎬ
提示 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ꎬ总是从实际出发ꎬ力图如
具有客观性ꎮ
实地反映认识对象ꎻ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ꎬ总是通过对
第二框 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
1.(1) 鲁迅为什么说这位排长“ 不懂逻辑” ?
提示 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ꎬ符合
客观条件ꎮ 图中这个设想本身不符合客观规律ꎬ违反了能量
2
第一框 概念的概述
1.这种情况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提示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差吏误解了老人所说的 “ 盗”
“ 殴” 所表述的概念的内涵ꎮ
2.你是否同意公孙龙的论证ꎬ为什么?
提示 “ 白马” 的内涵多于“ 马” 的内涵ꎬ因为“ 白马” 既要具有
“ 逻辑规律与规则” ꎬ以及“ 思维方法” 意义上的“ 逻辑” 才是逻
政治必修三第四课理科
2、 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对社会 和人的发展产生的作用:
传统文化如果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 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 用,成为财富。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就会起阻碍社会进 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成为包袱。
探究空间: (参见教材43页)
观点一
观点二
三、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一)传统文化的含义 (1)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民族文化,产生于 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2)本土文化,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的积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 淀,带有自己民族的特色, 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 (3)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 (4)既存在于历史中,也存在于现实中; 的文化。 (5)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关系
①.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化的传承 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要求: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成为自觉的文 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社会制度的变化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引起 生产力的发展 导致 经济、政治的变化 生产关系的调整 决定 文化形态的变化 要求 社会制度的变革
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
导演斯蒂文森说: “我没有到过中国, 所有关于中国的知 识都是通过互联网 了解的,而且都查 了两遍。可以说, 我们的电影哪怕一 帧一帧地放都不会 找出任何错误。” 科学技术的进步, 是推动文化发展的 重要因素。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4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知识点归纳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4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知识点归纳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4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知识点归纳4.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1、我国的国体:(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确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1)它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2)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A工人阶级为什么是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领导阶级,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
B广大农民为什么是同盟军?广大农民与工人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天然的联系,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工农联盟不仅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3)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同时要正确行使国家的各项职能,为社会主义事业保驾护航。
(1)民主的含义: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平等的原则起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2)社会主义民主的含义: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A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这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厂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政治必修三第四课知识点梳理
政治必修三第四课知识点梳理总结知识点可以提高政治学习效率,政治必修三第四课有哪些知识点需要记忆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政治必修三第四课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政治必修三第四课知识点总结1. 传统文化的继承(1) 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是立体的文化,凝固的艺术,一个民族的建筑无不体现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和色彩。
(3)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4)传统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2. 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容又能够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 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4.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2)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5. 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6.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四课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四课同步练习及答案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四课的内容主要是讲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四课同步练习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四课练习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虽对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不可能消除文化的多样性。
回答1-2题。
A 1、报载,当中国年轻人热衷过“洋节”的时候,韩国要与中国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文化遗产。
因此有关专家强烈呼吁不要冷落中国的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对其理解正确的有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②从不同民族的节日中,能够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唯一表现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B 2、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世界正在走向一体化,文化间的冲突必然会导致民族文化的消失②既要开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更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③对外开放的同时,还要坚决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文化侵略④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文化的发展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传统文化一经产生对社会影响久远。
回答3-5题。
C 3、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等都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集中反映了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B.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C.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D.教育活动影响文化传承C 4、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修身齐家立国平天下。
政治必修三复习材料和大题总结
政治必修三复习材料和大题总结第一课文化及社会1、文化是什么〔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局部,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局部。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及文化活动、承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开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安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开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那么对社会的开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1〕经济是根底,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开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开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安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开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那么会阻碍社会的开展。
〕4、文化及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开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立,开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文化及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立的开展,人们为了参及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及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013年高考总复习政治必修三配套练习第四课
2013年高考总复习政治必修三配套练习第四课一、单项选择题1.)传统习俗是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对传统习俗认识正确的是( )A.传统习俗表现出相对稳定性 B.传统习俗往往是一些陋习C.留下的都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D.传统习俗只与传统的农业和家族社会相适应2.中国古代建筑强调群体结构,小至四合院,大至皇宫,形成一种封闭自足、不待外求、自成一统的意蕴。
中国建筑的特点是使人不出户,不出园,就可以与自然交流,浯宇宙盈虚,体四时变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外向开放的。
上述材料表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 ) A.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体现了封建主义落后的思想C.只有在继承中才能不断发展D.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3.广东早茶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咸丰同治年间。
直到现在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广东人便扶老携幼,或约上三五知己,齐聚茶楼“叹早茶”。
“叹”在广东话中是享受的意思,由此可见,喝早茶在广东人的心目中是一种愉快的消遣,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与其他娱乐活动并无二致。
这种现象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稳定性 B.鲜明民族性 C.创造性 D.鲜活时代性4.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民族。
《周易》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讲话中。
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 )A.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5.“学有所教”的政策指向是让每一个适学个体都能平等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一提法,与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十分相似。
这说明( )①文化具有继承性②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③文化复古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2012年广东惠州第三次调研)“英国曾有很多殖民地,但即使300年的殖民地怎么看都不像英国。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练习题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练习题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练习题一、单选题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明确了我国的( ) A.国家性质B.政权组织形式C.人民当家作主D.基本政治制度2.为更好保障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这表明人民民主具有A.广泛性B.真实性C.组织保障D.制度保障3.社区的老人们表示,“医养康”服务好、离家近、智能便利,某些方面的人性化便利程度一点儿不输欧美发达国家的养老服务,而且基础服务政府买单,让老年人直接享受,真是实惠百姓的好政策。
可见,该政策①体现了我国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②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③体现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④表明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自由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19年5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厅下发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检察院办理自身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国家赔偿案件时,执行新的日赔偿标准315.94元。
最高人民检察院要求执行新赔偿标准的根本原因是()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我国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C.我国非常重视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D.我国全体公民是国家的主人5.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用更严格的立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这体现了①人民民主最广泛②人民民主最真实③人民民主有物质保障④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6.下图形象地体现了我国为人民民主的实现提供A.制度保障B.物质保障C.法律保障D.政治保障7.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发布、传播侵害儿童个人信息安全的信息。
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转移、披露儿童个人信息的,应征得儿童监护人的同意。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四课同步练习及答案(2)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四课同步练习及答案(2)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C 18、社会制度的更替是A、传统文化的继承推动的B、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推动的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推动的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推动的B 19、经历了工业革命之后,西欧各国普遍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大力鼓励科学理论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19世纪因而被称作是“科学的世纪”。
1831年法拉弟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确定了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
上段文字主要说明A、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B、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C、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D、社会生产力推动了文化进步A 20、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的新文化运动,在西欧,中世纪的文艺复兴,18世纪的启蒙运动,都是预示社会大变革的著名思想运动。
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着社会变革。
这段文字表明A、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科学技术往往对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C、生产力推动了历史文化的发展D、社会实践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C 21、“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表明A、科学技术推动着文化的进步B、思想运动推动着文化的进步C、教育推动着文化的进步D、以社会实践为根本目的C 2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A、传统文化是财富,应全部吸收B、传统文化是包袱,应全部抛弃C、“取其精华,去之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D、对传统文化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改造或删除D 23、不管是在中国内地还是台湾地区,每到清明节都有祭祖扫墓,端午节都会吃粽子,中秋节赏月等。
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B、这是传统习俗的继承和发展C、传统习俗对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D 24、通过针灸、京剧和书法的由来,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具有哪些特点①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②传统文化有民族色彩③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④传统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A 25、从甲骨文算起,我国的书法艺术已经走过了将近4000年的历史。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练习:第4课-第1框(Word版,含答案解析)
第二单元第四课第1框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传统文化打上了历史的烙印B.传统文化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C.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历史中D.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A、B、D三项都是从不同角度谈论传统文化,其说法都正确。
C 项说法错误,因为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
本题是逆向思维选择题,选择错误项,排除正确项,故A、B、D三项排除,C项应选。
2.“开平碉楼与村落”是我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被专家誉为“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
我国对开平碉楼进行有效保护,这是对______的继承。
( )A.传统习俗B.传统建筑C.传统文艺D.传统思想[答案] B[解析] 开平碉楼与村落是我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属于传统建筑。
对开平碉楼进行有效保护,体现了对传统建筑的继承,B项符合题意。
剪纸作为我国最为普遍的民间艺术,承载着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宝贵遗产。
回答3~4题。
3.剪纸艺术家用古老的剪纸艺术表达着现代人的生活和情结,这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 )A.民族性B.相对稳定性C.多样性D.继承性[答案] B[解析] 用古老的剪纸艺术形式表达现代人的生活和情结。
可见剪纸的基本特征不变,但是其内涵发生了变化,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故选B;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4.面对剪纸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宝贵遗产,我们应该(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③以时代文化彻底改造传统文化④以外来文化改造本民族文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 A[解析]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故排除③;文化交流是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排除④。
故选A。
5.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人在春节时都有张贴对联、年画、“福”字的传统习惯。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 )A.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B.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C.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2013年高考总复习总结政治必修三配套练习第六课
2013年高考总复习总结政治必修三配套练习第六课2013年高考总复习政治必修三配套练习第六课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②秦的统一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③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的地位④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A.①②③B.①③④ C .②③④D.①②③④2.世界人类文明发祥地,除了中华文明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外,其他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
这说明( )A.中华文明是悠久的文明B.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C.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D.中华文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3.从下面两幅艺术化的成语图片中,我们能够领略到汉字的独特魅力。
通过图片可以看出( ) A.汉字是文化的载体B.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C.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D.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4.儒学与两岸文化发展密不可分,是两岸文化的重要根基。
儒家思想在海峡两岸人民心中早已根深蒂固。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 )A.推陈出新 B.源远流长C.一枝独秀 D.有着辉煌的历程5.《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
它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
这说明( )①史书典籍能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③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存留丰富④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A.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④6.公元376年,福建就有产茶文字的记载;宋元二朝,建茶、斗茶蔚然成风;明清时期,开创乌龙制茶工艺;到了现代,人们进一步将茶文化发扬光大。
这说明福建茶文化( ) A.源远流长,一脉相承B.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C.拒绝接受外来文化D.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7.悬于黄山市西递敬爱堂的“孝”字,其上半部分左右两侧分别呈现猴头和慈妇的头像,表达了不孝便由人变猴的意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总复习政治必修三配套练习第四课一、单项选择题1.)传统习俗是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对传统习俗认识正确的是( )A.传统习俗表现出相对稳定性 B.传统习俗往往是一些陋习C.留下的都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D.传统习俗只与传统的农业和家族社会相适应2.中国古代建筑强调群体结构,小至四合院,大至皇宫,形成一种封闭自足、不待外求、自成一统的意蕴。
中国建筑的特点是使人不出户,不出园,就可以与自然交流,浯宇宙盈虚,体四时变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外向开放的。
上述材料表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 ) A.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体现了封建主义落后的思想C.只有在继承中才能不断发展D.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3.广东早茶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咸丰同治年间。
直到现在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广东人便扶老携幼,或约上三五知己,齐聚茶楼“叹早茶”。
“叹”在广东话中是享受的意思,由此可见,喝早茶在广东人的心目中是一种愉快的消遣,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与其他娱乐活动并无二致。
这种现象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稳定性 B.鲜明民族性 C.创造性 D.鲜活时代性4.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民族。
《周易》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讲话中。
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 )A.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5.“学有所教”的政策指向是让每一个适学个体都能平等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一提法,与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十分相似。
这说明( )①文化具有继承性②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③文化复古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2012年广东惠州第三次调研)“英国曾有很多殖民地,但即使300年的殖民地怎么看都不像英国。
在几个华人社会中,新加坡西化的程度更高,同时,新加坡在社会结构上也更接近中国传统社会。
”可见( )①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传统文化具有社会历史性④文化具有时代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通过吃粽子、赛龙舟来纪念屈原,这在世代相传中基本未变。
这说明传统文化( )①具有相对稳定性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是凝固不变的④是不会消失的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8.中华文化具有比血更强的凝聚力,它能够把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心连在一起。
不尊重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这主要是因为(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C.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9.话剧《四世同堂》在台北孙中山先生纪念馆首演。
台湾地区观众通过了舞台感受到了八年抗战时北京真正的民间生态,回忆起了那段尘封在民族记忆中的峥嵘岁月。
这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B.两岸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C.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D.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10.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修身齐家立国平天下。
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富有启迪。
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②先进的现代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③弘扬传统文化就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④我们要善于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1.短短一二十年间,网络的普及就让汉字陷入窘境。
国人大多是提笔忘字,传统书法日渐式微。
我国的书法教学,不仅游离于现有的课程体系之外,在功利化的竞争环境下,社会上的教育机构也是门庭冷落。
这告诉我们( )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加以继承②传统文化应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共同发展③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④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导致书法艺术消失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12.阅读漫画《取之不尽》,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 )①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②继承传统,全面照搬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书法终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繁荣书法艺术,要正确对待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下列对二者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继承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④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14.一位中学生在谈到自己对传统文化漠视的“理由”时振振有词:“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学生们都在忙于学习高科技,无暇顾及传统文化。
”这是发生在“佛山传统文化知多少”论坛上的真实情景。
为此,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要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这是因为( )①继承是为了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益的东西④传统文化制约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5.在惠州举行的广东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吉祥物小仙鹅“惠惠”的智慧形象、动感和时尚深受观众的喜爱,充分展示了“惠州——鹅城”的城市内涵;头戴“无线耳麦”,象征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凸显了惠州“数码名城”的城市特征和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惠惠”的设计( )A.说明文化具有民族性B.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统一C.说明科技进步推动文化发展D.体现了文化来源于设计师16.近几年,“韩流”吹遍世界,在我国也有大量的“哈韩族”。
韩剧中普遍流露的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对仁、义、礼、爱等思想的张扬,正是我国一些国产剧所抛弃的。
这启迪我们( )①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②对待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③文化产品应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体现时代精神④文化产品要尽量模仿韩剧的情节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7.截至2011年9月,台湾地区中华经典文化教育协会已在大陆培养了200名以上的读经教师,长沙、珠海、苏州等地都有分班,两岸读经人口已达200万人,读经的教材包括《论语》、《老子》、《三字经》等。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①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④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8.(2012年广东佛山一中模拟)随着新版《三国》、《水浒传》、《赵氏孤儿》等一批影视作品的诞生,文化市场上掀起了又一轮的名著改编热。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 A.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B.继承传统,推陈出新C.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D.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传播19.在广大乡村,历朝历代的村民们以“村规民约”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乡规”、“村规”、“族规”起着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秩序的“习惯法”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在乡村传统习俗的改革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注入新社会的新精神,逐渐形成了以“村规民约”为规范的新习俗。
上述材料说明( )A.传统文化都能够做到与时俱进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D.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20.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借助现代高新技术,以其独特的创意、新颖的演出方式展现了武夷山的历史、民俗、山水以及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印象大红袍》的成功说明( )A.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基础B.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促进文化繁荣的要求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D.继承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21.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之初的“新文化运动”、西欧中世纪末的“文艺复兴”、18世纪的“启蒙运动”,都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大大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
这段文字说明( )A.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B.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C.生产力推动了历史文化的发展D.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22.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道别变得频繁和寻常。
30年前,父母亲朋、恋人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20世纪90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
如今,书信、电话、短信、Email、MSN、QQ等方式总有一款适合抒发离别之情或道声平安。
这表明(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③传统习俗和思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①②④ B.①③C.②③④ D.①④23.嵩阳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嵩阳书院从五代后唐到清代末年,经历了近千年的讲学历史,是书院中的佼佼者,对传播中华文化和培养造就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说明( )A.传统文化决定人和社会的发展B.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C.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文化的发展D.思想运动促进了文化的发展24.(2012年广东中山期末)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要发挥教育的力量,其文化依据是( )①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②教育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学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④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④二、非选择题25.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位于广州北部山区的某村,是一条具有800多年历史、具有典型岭南风格的古村落,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保护奖。
但过去很长时期内,该村的保护和发展面临“无人看管、自生自灭、干部对古村落漠视、群众对国家政策不理解不支持、资金缺乏、旅游设施落后”等问题。
这几年,全国兴起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热潮。
当地政府意识到,必须本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大力开展对古村落的抢救性保护和活态传承,防止过度开发。
他们在农民群众中开展“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在学校进行乡土民俗教育,增强了民众的保护意识。
同时从政策和投入上加大力度,把古村落保护的内容列入新农村建设日程。
在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古村落一梁一柱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正绽放新的活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就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和文明对于人类的意义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