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农业优势与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
西 部 地 区 在 承 接东 部 产 业 转移
“
天 然 气化 工
、
煤化 工
、
冶金
、
,
如 果 不 重 视 区 域 自 身 的创 新 与 发
建 材等 等 随 着 西 部 地 区 这 类 产 业 的 增 加
必 然伴 随着 西 部 资 源 的大 规模 开 发
。
。
可 能 会 陷入
”
引进
一
落后
一
这 种 冲击 效 应
、
,
是 体 现 在对 生 产 要 素
西 北 地 区 早 期就 迁 入 了 大 量 的耗能多
争 夺方 面 势
强
、
。
西 移 产 业 凭 借 其 强 大 的技 术 优
。
耗水 多
金
、
、
环 境 污 染 大 的产 业
,
,
如 化工
、
冶 但
市 场 优势
提 供 给 要 素 的收 益 率 比西
,
煤炭 等等
(
一
。
是 偏 重 于 利 用 价 格 比较 便 宜 的 自然 资 源 和
) 环 境 恶化 问题
劳 动 力要 素
业
。
,
属 于 低 附加值 劳动 密集 型 产
一
东部 产 业 的西 移 会 使 西 部 地 区 的生 态
环 境 压 力进
一
这 容 易 造 成 经 济落 后 地 区
,
味 的接 好 则会 反
。
,
甚至 被 管理 体
中 国 工 程 院进 行 的
一
个 咨询项 目显 示 : 在
已 占西 北 地 区
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产能过剩行业情况调查
二、 南市承接产 能过剩 行业转移 投资情 况 渭
从 渭南来看 , 轮投 资引进 的项 目多为 冶金 、 本 能源 、 工 、 化 建材项 目 , 10 的投 资计划 中 ,0 在 80亿 2 %的投 资进入能源化工项 目. 其中 7 %以上项 目 0 从长远来看属于两高一剩行业。截至 20 09年末 , 渭南共有高耗能 企业 16家 , 0 占规模 以上 企业 数 的 4 .1 1 %。其 中 : 化工企 业 3 户 , 4 煤 1 钢铁 及铁 合金 企业 6户 , 泥企业 5 水 9
部 地 区向 西部 产业 转 移 有 转 移产 能 过 剩行 业现 象 , 对 产 业 转 移 资金 流 向 产能 过 剩 行 业 的 后 果 进行 了 分析 , 此提 并 以 出对 策 建议 。
关键 词 : 业 转 移 : 产 产能 过 剩
中图分类号 :8 05 F3.
一
文献标识码: B
户。 电解铝企业 3 。 户
( 钢铁行业投资情况 。渭南市共有规模 以上钢铁企业 5 20 年生产钢铁 83 一) 家,09 1 万吨, 实现产值 6 7 亿元 , 占渭 南市 工业 总产 值 的 1.%。2 0 以来 , 南共 淘 汰高 耗能 钢铁 企业 产 能 4 . 万 吨 。但 同时 , 1 5 08年 渭 81 20 08年陕西 龙 门钢铁 有 限责任公 司成 立 , 资 3 . 投 3 7亿元 用 于 4座 18 钢高 炉建设 , 目建成后 , 20炼 项 轧钢 生 产能力将达 30 0 万吨。中冶陕西轧辊有限公司 20 年计划投资 1 亿元新建大型薄板冷热连轧项 目, 目 09 0 项 建成后将成为全省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 , 已完成投资 4 亿元 。 . 2 新西北特钢有限公司主营建筑用螺纹钢生 产, 年生产能力 100 , 0 年企业产值 占到当地生产总值的 1% 50 吨 2 9 0 0 左右。 ( ) - 水泥 、 陶瓷 、 石材加工 等建材 行业投 资情况 。近些年 来 , 随着 国家节 能减排政 策 的实 施 , 一些 东部地 区建 材企业纷 纷 向西 部转移 。从 20 07年开 始 , 渭南市 根据 国家节 能减排 政策 的需 要 , 先后 关 闭了小型水 泥
陕西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分析
・
世 纪桥
No 9, 0 1 . 2 1
Si i io h J Q a
( e e l o24 G nr .2 ) aN
专题 研 究 ・
陕西省 承 接 东 部地 区产 业 转移 的分 析
张赵 晋
( 南师 范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 西省 渭南市 7 40 ) 渭 陕 10 0
近几 年来 , 陕西 以其 良好 的投 资环 境 和具 有特 色 的招 商 引资 方式 , 引 了大批 国内外 产 业项 目落户 , 中关 中 吸 其
地 区及 开发 区成 为 承 接 产业 转 移 的 首选 “ 地 ” 与 此 同 重 ,
时, 陕西 省承接 的部分 新兴产 业还填 补 了陕西 空 白。
级 的重要 途径 。
较 强 的科 技 实力 和充 足 的 专业 人 才 。陕西 省 是 西 北地 区 人才 、 技术 、 高科 技企业 高度 聚集 的地 带 ,09 全省 共有 20 年
高 等学 校 9 6所 , 在校学 生 8 . 7万 人 , 学 研究 生 达 到 8 93 在
万人 。而 且 已有 各 类 科研 机 构 10 60多家 , 少领 域研 究 不 水平 居 国内领先 或达到 国际先进 水 平 , 出 的科技 实力 有 突 基础 、 条件 承接高新 技术产 业转 移 。陕西 省 可 以利用 这 有 些优 势 , 以高 等院 校 、 科研 院所 、 头 企 业 为依 托 , 国家 龙 以 级开发 区及 重点省 级开发 区为载 体 , 引更 多 的高 新技 术 吸 企业落 户陕 西 , 进科 技成 果 转 化 , 动 本 省高 新 技 术 产 促 推 业 做强 做大 。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文章指出,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产业西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西部地区应该通过改善投资条件、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等措施,并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承接产业转移。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升级,优势产业近年来,由于市场、成本以及国家政策变化等多方面原阅,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能源密集型及部分资金密集型产业正在加快向西部地区转移。
产业西移是大趋势,但转移到什么地方却不确定。
在东部地区腾笼换鸟的过程中,如何抓住机遇,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竞争力提升,是摆在西部各省区面前的重要问题。
然而,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机遇,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必须采取恰当的对策措施积极应对。
一、东部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抓住发达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了工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东部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已难以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加之土地、劳动力和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以及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成为必然。
东部沿海地区已经越过初级工业化(轻纺工业化)阶段,开始迈入高级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阶段,需要完成从规模扩张向结构提升的转变,加工工业和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腾笼换鸟”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
目前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转移主要有以下五个特征。
(1)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
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和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万亿元左右。
(2)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
(3)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训练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训练高三地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6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个小题的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某国际航班从罗马(东1区)经16小时的飞行,于北京当地时间星期一17时10分安全降落在北京机场。
此时,飞行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西边的尽头。
据此判断1~2题。
1.飞机从罗马起飞的时间是当地时间A.星期一的17:l0 B.星期一的12:10C.星期日的18:10 D.星期日的16:102.飞机降落时,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下图a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图c示意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
据此回答3~4题。
3.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云量小于乙地B.甲地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C.丙地风速大于丁地D.丙地气压小于丁地4.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A.气温降低,出现降水B.气压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减弱,阴雨连绵D.温暖宜人,风和日丽读非洲肯尼亚山植被的垂直分带示意图,回答5~6题。
5.肯尼亚山最大降水量出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A.750m B.2700mC.2200m D.5000m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量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多B.蒸发量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增多C.该山地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D.图示植被带更替的主要因素为水分和热量某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处对我国某地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数据如下表。
当地表层为潮湿、粘稠的红壤,其下为沉积岩层,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据此回答7~8题。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分析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的突出困难和
问题分析
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1.产业上下游及配套设施不健全。
产业的配套性已经成为投资商衡量当地投资环境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县产业园区还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部分产业无上游产业支撑,也没有下游就近销售渠道,加上配套产业不健全,导致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困难。
如:贵州顺立达纺织有限公司生产的坯布仅为纺织行业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上游原料线锭生产基地和下游印染工序均在东部沿海地区,导致产业生存发展存在问题。
2.承接产业转移成本过高。
产业转移企业外购配件的运输成本在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中占了很大比重,贵州处于中国西南内陆省份,东部地区大部分产业需对外出口,虽然贵州对外交通设施日益改善,但廉价的海运、河运基本未享受,物流运输成本相对东部较高,抵消了转移过来后在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优势,客观上构成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阻力。
3.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不健全。
产业园区在污水处理、供电、供热、网管、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和生产服务方面的配套条件未达到承接产业转移的要求,使产业转移严重受限。
配套政策优惠不到位,影响东部产业转移的投资环境。
如产业园区部分企业对于出口退税政策条件掌握
- 1 -
不清,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销售。
二、意见和建议
建议国家进一步给予贵州省深化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更多政策支撑,大力支持贵州省承接东部全产业链转移力度。
- 2 -。
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要素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某产业从某国家(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地区)的经济现象与过程。
目前我国产业转移呈现出梯度转移的特点,正在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转移。
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我国西部地区要抓紧加快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步伐,这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东部产业转移的现状及特点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东部地区积极发挥本地区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倾斜的机遇,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快速持续发展,形成了珠三角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等东部沿海发达经济带。
随着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边际收益下降,产业升级、转型的压力和产业转移要求日益增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开始由原材料向加工工业、由初级产品向新兴工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
面对世界范围的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东部地区正在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以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
因此,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产业结构,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已是势在必行,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进入调整与升级阶段,大量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产业正在向西部地区迅速转移,当前我国产业转移呈现出几个特征:从转移方向看,主要是从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
从转移的行业看,主要是一些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贸易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如以劳动密集型的玩具、制衣、制鞋产业和耗能较大的陶瓷、水泥产业以及矿产资源加工产业等为主。
从转移方式看,一是外资或东部地区的民营资本在西部地区直接投资设厂,二是由东部接单,在西部地区设立加工企业,实行联合接单加工贸易,三是引导西部企业进入跨国公司和东部沿海企业的营销网络,四是东部和西部联合进行园区建设,二、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1、西部地区产业配套能力不足在东部地区,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规模较大、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而产业集聚效应使得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快速方便,对企业生产环节的配套支持、成本的降低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陕西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分析
陕西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分析摘要:近几年,陕西省以其独特的成本优势、人才科技优势、产业优势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吸引了众多东部企业前来投资,承接东部地区地产业转移会给陕西省带来集聚经济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以及产业结构的成长效应等诸多好处,但是要想更好地做好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还需要政府在承接理念、投资环境建设和宏观调控方面的积极推动。
关键词:陕西;产业转移;区域经济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
产业转移是一个包含区际投资与贸易活动的综合性的要素与商品流动过程,是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转移地区与承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来,陕西以其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具有特色的招商引资方式,吸引了大批国内外产业项目落户,其中关中地区及开发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重地”,与此同时,陕西省承接的部分新兴产业还填补了陕西空白。
一、陕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分析2009年3月5日,陕西·长三角产业转移合作项目洽谈会在西安唐城宾馆召开,54家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企业的董事长、总裁或总经理赴陕西省参会,而且从2009年10月起,省商务厅和中国产业转移投资促进会共同组织开展了陕西·长三角产业转移合作系列活动。
到目前为止,长三角地区已经有78家企业有意在陕西投资创业,1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投资意向,之所以这些企业会选择陕西作为产业转移地,因为陕西自己独特的优势。
1、成本优势。
目前,东部产业转移很大一部分是受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大的驱动,而陕西省综合商务成本约为沿海地区的60%,在用工、用地、用水、用电等基本生产要素方面具有综合成本比较优势,能够满足新时期产业发展的环境需要。
同时陕西省资源富集,特别是煤炭、天然气等战略资源得天独厚,是招商引资最大的“卖点”,是承接产业转移最大的优势。
2、人才科技优势。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是逐步向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延伸,客观上要求承接地具备较强的科技实力和充足的专业人才。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思路和举措调研报告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思路和举措调研报告东部产业转移是指将东部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过程。
这一转移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和协调性,减少东部地区的过度集聚和资源环境压力,同时提振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了推动东部产业转移,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举措。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东部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动态,并探讨相关政策和举措,为制定促进产业转移的政策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等。
二、调研结果分析1.产业转移现状:根据数据统计,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已经初步展开,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部分产业转移进度较慢,原因主要有产业基础薄弱、用工和市场环境不稳定等。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存在对产业转移培育支持不够的问题。
2.转移思路:为实现东部产业转移,可采取以下思路:a.优化产业布局:通过整合资源,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为产业转移提供条件。
b.建设产业集聚区: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产业集聚区,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形成经济和人口的集聚效应。
c.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技能水平,增加吸引东部企业转移的竞争力。
d.加大政府支持:适度增加财政投入,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引进等方面,为产业转移提供政策和经济支持。
3.相关举措:a.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产业转移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政府职责,为产业转移提供法律保障。
b.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提升营商环境,吸引东部企业到该地区发展。
c.引导金融支持: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为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融资支持,降低转移企业的融资成本。
d.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选择部分典型地区进行试点,探索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提供参考。
三、政策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完善财政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投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产业培育等方面,提升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吸引力。
中西部地区工业园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西部地区工业园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工业园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经济形式,现阶段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地方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尤为突出。
目前,我国存在着东部地区产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中西部工业园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地位日渐重要,但也存在着很多发展障碍。
通过分析,提出了一些有益对策,使得中西部工业园区更好地把握此次的发展机遇,推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工业园区;区域经济;中西部[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2-0053-02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企业用工土地,资金、环保和人工成本的增加以及国家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及外资企业向内陆地区转移。
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工业园区作为一种享受海关特殊税收优惠和其他国家政策优惠的工业经济形式,在较短时间内,已成为吸引产业转移的主战场。
为了吸引外资企业,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还提供了其他各种各样的优惠条件。
大量的东部内迁企业进驻中西部工业园区,大大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改进了当地的民生与就业,改善了城市建设水平。
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中西部园区经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济规模和格局,1中西部工业园区面临的障碍和挑战1.1承接产业转移的土地资源不足在土地利用方面,由于规划不够科学,在土地利用布局上缺乏明确的产业布局指导和产业配套措施,各园区开发机构直接可利用的存量土地不多,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困难,用地紧张成为工业园区发展的突出问题。
另外,部分园区项目用地多占少用,办公、绿化用地偏多,用于标准化厂房建设用地偏少。
此外,由于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地价增长很快,很多企业因为无法承受过高的出让底价,而不敢参加土地竞拍。
随着国家土地清理整顿的宏观政策出台,《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下发后,中西部地区各级政府依法管地用地和节约集约用地及农民土地维权的意识都有显著提高,征地更加困难。
产业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渭南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产业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渭南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2015/11/25 8:49:00 陕西统计局近十年来,渭南市经济经历了一段追赶跨越高速发展的时期,2014年生产总值达到1460.94亿元,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五位,人均生产总值27372元,按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6.1428元计算,达到了4456美元,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13.7%,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即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以后,容易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目前,在全国、全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全市经济也正处在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一方面随着近十年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工业结构偏“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生态环境约束趋紧、工业产业链短,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少、规模小等问题已有所显现,全市经济已进入增速换档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另一方面,国家加快西部大开发和关—天经济区发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等政策,使全市经济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避免全市经济发展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要解决好当前全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环境资源约束压力、适应经济发展的体制改革等等,其中,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当前渭南经济发展必须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应用国际通用的一些产业发展理论,分析全市产业发展进程和存在问题,提出加快全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建议,旨在为渭南经济的稳步、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统计服务,为市委、市政府领导进行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进程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利用100多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构造出一个著名的”世界发展模型“,由发展模型求出一个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
精选我市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及对策建议范文(通用2篇)
2007年以来,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我市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但如何优化经济环境,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优化环境对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作用首先,优化环境是推动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础。
经济发展环境是一个地区思想解放程度、市场发育程度和政府执政水平的具体体现。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从某种意义上就是“环境经济”,哪里的经济环境好,哪里的经济就会充满活力,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
发展环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发展前景和发展后劲。
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就必须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放在首位,做到以环境促开放、以环境促承接、以环境促发展。
其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推动承接产业转移的客观需要。
去年9月,市委张硕辅书记在中共XX市第四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将XX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五年内引进外资36亿美元,引进内资1200亿元,承接对接全方位推进,成为全省对外开放排头兵、产业承接样板区、对接东盟桥头堡。
按照这一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承接产业转移将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要实现第四次党代会的既定目标,就必须将优化经济环境摆在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和措施,全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第三,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推动承接产业转移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逐步向内地转移的有利时机,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吸引了300家珠三角规模企业向我市转移。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随之显现,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如不及时和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加速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实现既定目标任务将会大打折扣。
二、我市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一是思想观念比较滞后。
个别部门和单位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在思想上存在误区,没有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和“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的观念,不能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抓环境建设,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职能弱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转型升级问题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东部地区的产业已经从传统的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不断转型升级。
而在这个过程中,东部地区也逐渐面临着生产成本上升、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东部地区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中部地区作为中国的重要农业和制造业基地,在接收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转型升级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中部地区正在成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热门目的地。
据统计,2017年前三季度,中部地区接收外来投资金额达到了6895亿元,占全国比重的14.3%。
其中,湖南、河南、湖北等地成为热门的投资目的地。
中部地区的优势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1.地理位置优势。
中部地区地处全国中心,紧邻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物流成本较低。
2.自然条件优越。
中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是农业和制造业基地。
3.人口红利。
中部地区人口众多,在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4.政策扶持。
为了吸引投资和促进产业转移,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
1. 传统产业比重较高。
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主要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如钢铁、有色金属等。
这些产业在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上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2. 技术水平不高。
中部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高科技产业。
3. 人才短缺。
中部地区吸引高端人才的能力较差,同时也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
4. 资金短缺。
中部地区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相对困难,其投资环境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三、中部地区转型升级的建议为解决中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科技创新。
通过加强科研机构、高校的建设,培养高端人才,应用新技术,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
2. 落实环保政策。
中部地区应加强环保意识,推进工业能源结构的调整,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中西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的 举 措 , 靠 优 势 资 源 . 引 最 具 依 吸
关 联 的 要 素 。 四是 注 重 承 接 中 “ 取
境, 诚实 、 守约 的信 用环 境 , 并采 取
一
更新观 念 。 要有“ 动承接 ” 既 主
些 鼓 励 和 扶 持 的 政 策 , 承 接 产 为
的 思 想 。 要 有 “ 得 丢 弃 ” 想 法 也 舍 的 当 前 ,东 部 沿 海 产 业 梯 度 转 移 . 成 为 一 股 势 不 可 挡 的 经 济 浪 已
— 磁豳 决策 一 研究
De iin ma {g cs0 — kn
中西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
应注意的几个 问题
★ 文 / 建 九 朱 随着 改革 开放 的不 断深 入 , 承 势 , 及 时 掌 握 发 达 地 区 产 业 转 移 在 的 最 新 动 态 的 同 时 . 要 让 外 地 企 也
最 大本 钱 。但 要 准 确 把 握 产 业 转 移
依 托 , 强 化 产 业 配 套 、 理 利 用 在 合 资源 和加 强 环境 保护 的基 础上 . 有
潮 中西 部 地 区 一 是 紧 紧抓 住 国 家
舍 ” 既 不 可 大 而 全 、 而 全 , 不 , 小 更
业 转 移 创 造 良好 的 条 件 。 同 时 , 梯
可“ 捡到篮里就是菜 ” 。要密切 与东
部 沿 海 发 达 地 区 企 业 、 业 协 会 及 行
度 转移本 身就是 一 把“ 刃 剑 ” 为 双 ,
既 要 克 服 “ 卑 ” 绪 , 要 克 服 自 情 也
“ 目 ” 理 , 极 采 取 切 实 、 效 盲 心 积 有
特 色定 位 , 强科 技 创新 , 升 产 加 提
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产能过剩行业情况调查
聚城市,转移的产能过剩行业产值和产能过剩行业投资额已经占到当地
GDP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
70%多。
二、渭南市承接产能过剩行业转移投资情况
从渭南来看,本轮投资引进的项目多为冶金、能源、化工、建材项目,在
1800亿的投资计划中,20%的投
资进入能源化工项目,其中
《西部金融》2010年第
7期
工作交流
能力
315万吨,但从
2008年四季度开始,渭南市又新投资
52.7亿元,用于建设两条年产
628万吨的冶金机
焦生产线,项目建成后,使渭南市的冶金焦炭生产能力达到
1000万吨以上,比
2008年的生产能力扩大一倍
还多。
(五)电解铝企业投资情况。从渭南市投资情况看,陕西长宏铝业有限公司是以生产电解铝为主的股份
2009年计划投资
10亿元新建大型薄板冷热连轧项目,项目
建成后将成为全省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已完成投资
4.2亿元。新西北特钢有限公司主营建筑用螺纹钢生
产,年生产能力
15000吨,2009年企业产值占到当地生产总值的
10%左右。
(二)水泥、陶瓷、石材加工等建材行业投资情况。近些年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一些东部地
制企业,是由江苏客商控股,渭南光明电力集团公司和澄城县电厂参股组建的中型工业企业,总投资
4亿
元。到
2009年末,已形成
20万吨电解铝、90万千瓦发电量、10万吨铝材、8万吨碳素等为一体的综合生产能
力,成为渭南最大的铝产品基地。自
2008年
10月份以来,渭南市电解铝企业都处在亏本状态,2009年全年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思路和举措调研报告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思路和举措调研报告东部产业转移是指将东部地区的产业资源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为了深入了解东部产业转移的思路和举措,本次调研报告将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
一、东部产业转移的思路1.完善政策支持机制: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产业转移相关补贴、优惠税收政策,促进企业转移和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优化。
2.加强产业配套和协同发展:通过推动产业链、产业集群的转移和布局,促进产业发展升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鼓励技术研发,提高东部地区的科技水平和技术能力;同时注重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水平,加强中西部地区人才的吸引和培养,为产业转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4.优化产业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产业转移,调整东部地区产业布局,实现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和转移,推动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协调发展,实现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互利共赢。
二、东部产业转移的举措1.政策引导:制定相应的产业转移政策,明确各地区的产业方向和优势,为企业提供一揽子的产业转移套餐,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土地使用权等各方面的支持。
2.建设产业园区:鼓励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产业园区,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平台。
3.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引导: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引导,吸引东部地区的企业和资金到中西部地区投资,推动当地产业发展。
4.推动企业转移:通过鼓励和引导企业转移,将东部地区的产业资源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优化。
5.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科技水平和技术能力,为产业转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6.加强产业协同发展:通过推动产业链、产业集群的转移和布局,促进产业交流和协同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7.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合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构建西部优势产业集群讲解
中国经贸导刊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构建西部优势产业集群文唐昭霞摘要:东部产业转移为西部产业升级和构建西部优势产业集群提供了机遇。
由于地理、历史等因素,在构建优势产业集群过程中,只有完善承接产业转移体制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夯实适应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破除电力、水资源的瓶颈约束。
优化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引进和培养高技能的西部产业人才,才能保障西部地区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市场渐趋饱和,劳动力和土地成本大幅提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西部地区具有自然资源丰富、生产要素成本相对低廉及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优势。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西部地区产业升级和快速发展,是西部地区面临的重要机遇和挑战。
产业集群能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迅速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和区域竞争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构建西部优势产业的有效途径①。
一、构建西部优势产业集群的途径(一充分利用国家政策2010年下半年,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明确说明了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6大重要任务、7大重点产业和6方面的支持政策②,给西部省、区带来了加快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
这一举措实施的重点在于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构建符合西部特点的战略体系,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局,加强区域合作和人才支撑,建立高新产业园和能源产业基地。
西部地区要抓住产业西移这一历史机遇,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完成产业承接,构建西部优势产业集群,促进西部产业的升级发展。
(二充分利用地区资源优势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煤炭、矿石、石油天然气、稀土等资源约占国内资源总量的70%以上。
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原有粗加工的基础上,利用承接的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发展经验,发展后续的精细加工产业和配套的各类补充产业。
在此基础上,利用资源生产加工产业链,带动其他行业如物流运输、电子商务等协同发展。
东部地区农业发展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东部地区农业发展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东部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资源优势:东部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拥有较为肥沃的土地资源,适宜发展农业。
2. 水资源优势:东部地区河流众多,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便于农业灌溉和养殖业的发展。
3. 市场需求优势:东部地区人口密集,消费水平较高,对农产品的需求旺盛,有利于农产品销售。
4. 技术创新优势:东部地区科技水平相对较高,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先进,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和质量。
而东部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资源有限:由于东部地区城市化进程较快,土地资源有限,很多农地被征用,导致农业用地减少。
2. 环境污染问题: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可能对农业生产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 劳动力短缺:随着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大量年轻劳动力涌入城市工作,导致农业劳动力短缺现象。
4. 市场竞争压力:由于东部地区农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但也面临着来自其他地区和进口农产品的竞争。
针对这些挑战,东部地区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环境保护、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民收入等,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出 产 业 转 移 的“ 阻 ” 应 []另 一 方 面 在 于 中西 部 地 区 承 接 产 业 滞 效 2,
转 移 的 能 力 有 限 与 争 夺 产 业 转 移 的 盲 目竞 争 进 而 规 模 偏 小 、 散 分 转 移 等 问题 。 [ 3 ] 1东 部 地 区 产 业 转 移 滞 阻及 其 原 因分 析 、
状 态 的 时 刻 。计 永 超 等 人 据 此 以 统 计 数 据 进 一 步 研 究 , 为 19 认 93 年 可 以看 作 是 东 部 地 区 产 业 梯 度 转 移 出 现 拐 点 的 时 间 但 实 际
中, 东部 地 区 产业 并 没 有 象 理 论 分 析 那 样 , 19 在 9 3年 前 后 遵 循 梯
中西部地 区承接东 部地区产业转移的 问题 与对策研究
贺 曲夫 刘 友 金
( 南科 技 大 学 商 学 院 湖 南 省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研 究 基 地 湖 南 湘 潭 湖
【 摘 要】 国 中西部地 区在 承接 东部地 区 产 业转 移 过程 中 , 没 有按 我 并
理 论 分 析 那 样 如 期 出现 大 规 模 转 移 现 象 , 是 出现 的 东部 地 区 的 产 业 而 移。
产业 产 生 “ 留恋 吸引 ” 应 。 效
1 . 达 地 区有 意 识 地 执 行 产 业 省 内 转 移 而导 致 向 中西 部 地 4发
区 转 移 滞 阻
潘 理 权 等 人 研 究 了 我 国 改 革 开 放 后 产 业 转 移 出 现 的 拐 点 时 间 分 析 , 将 地 区 产 业 梯 度 转 移 的 拐 点 定 义 为 : 第 二 产 业 产 值 占 并 当 G DP 比重 达 到 最 大 值 并 且 在 以 后 出 现 持 续 下 跌 或 保 持 相 对 稳 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渭南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农业优势与对策研究
任大勇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摘要:渭南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在农业生产方面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适宜的气候土地资源,高品质的粮棉等农产品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
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探讨分析渭南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农业优势资源,提出了渭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策略和措施。
在发挥渭南优势农业资源的同时,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
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渭南市;农业优势资源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311/ki. 1672-3198. 2016. 12. 012
渭南地处关中平原东部最宽阔地带,是陕西的东大门,总面积1. 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556万,是陕西 东部的新兴中等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渭南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发展,其中,2014年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 发展环境和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渭南经济 社会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460. 94亿元,比上年增 长10. 2012年5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设立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a晋 陕豫黄河金H角示范区地跨三省,囊括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S门峡市、山西省临汾和运城四市,按照国家 发改委的要求,四地市依托资源优势,探索产业转移新 模式,加大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
截止2014年1季度 末,示范区产业转移企业累计投资近1068. 75亿元,主 营业务收人1076亿元,实现盈利179. 93亿元,向当地 上缴税收27. 16亿元。
1渭南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农业优势
1.1气候土地资源优势
渭南属暖温带半湿润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 照充足,雨M适宜6年平均气温11. 5°C〜13. 6°C,全年 大于l〇°C积温3780. 8°C〜45〇m,是关中地区热量 的高值区,全年无霜期为199夫〜224夫,年降水量为 508毫米〜608毫米。
据统计部门资料,2014年末常用 耕地面积达S I 7万公顷。
流经市境的河流主要有黄河、渭河、洛河。
黄河自北而来沿边境流过,洛河自西 北而东南人渭河,渭河自西而东在境内汇人黄河4三河 年平均径流量438. 86亿立方米6地表水、地下水资源 总量20多亿立方米。
1.2农广品品质优势
渭南历来被誉为西北最优越的农业生态匡,是中 国苹果、酥梨之乡、花椒之乡、枣乡和柿乡。
粮食、棉花 年产量分别占陕西省的20%和90%,素有陕西“粮 仓”、“棉库”之称。
现有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优质小麦基地、以秦川牛为主导产业的国家农业科技园,5个国 家苹果生产百强县,1个国家优质棉花基地县和3个商 品鱼基地县。
各类水果种植面积200万亩,其中绿色果品面积98万亩,是陕西省最大的绿色果品生产基地。
1.3 区位环境优势
渭南西倚西安,处于西安半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地带,距西安不足60公里,优越的区位优势使渭南成为开拓抢占西北、西南以及中原市场的桥头堡9农业发 展方面渭南市依据“稳粮、优果、增菜、兴牧、促林”的发 展思路,积极实施瓜果优势产业区、花椒优势产业带和#三带四区五园六景”的一村一品发展战略。
目前,基 本形成了以华县、大荔等为主的菜、瓜产业带;以白水、澄城、韩城为主的特色果业产业带;以富平、澄城、临渭 区为主的特色养殖产业带。
其中,大荔县和富平县分别是农业部认定的无公害粮食、油料、林果、瓜菜、畜禽 养殖和淡水养殖的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县。
2渭南市农业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产业化发展不足
渭南市农业生产发展具有着较好的基础和发展潜质,但未形成产业化发展的态势,涉农龙头企业数较少规模小,产品的科技含衋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农 户的带动作用差,农民专项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
2.2农业生产主体基数大素质偏低
渭南市现有农村人口 437万,占劳动适龄人口的81M,转移农村劳动力130多万,占劳动就业总数的38M b总体呈现出农业生产主体老龄化和女性化的趋 势,并受其他因素影响,农业生产主体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利于农业组织化生产作业的开展,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条件低于周边地謹和城市9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013JK0115);渭南师范学院特色学科建设资助项目(14TSXK03);渭南师范学院校级人文社科研究资助项目(14SKYB10)。
作者简介:任大勇(1981—),男,陕西渭南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管理系统工程。
26 现代商贸工业丨2016年第12期
现代商贸工业
2.3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
渭南农村科技资源相对比较稀缺,农作物栽培管理随意性大,为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农 业科技成功也较难转化为实际的农业生产力。
由于农 业生产主体呈现出的老龄化和女性化趋势,致使农业 生产过程中的新科技、新技术在实际中的采用比较有限,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进程。
2.4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是保障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的物 质基础条件,但受限于人力、技术、资金等多方面因素,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及其配套实施长期较为缺乏,设施 功能也趋于陈旧和落后。
虽然国家对财政支农资金的投人在逐年增加,但由于农业增加值占G D P比重不高 的原因,地方财政农业支出比重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成了对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社 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投人不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得不到有效改善,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3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措施
3.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承接产业转移创建良好的生产条件
明确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渭南农业经济“稳粮、优果、增菜、兴牧、促林”的发 展思路,为粮、果、菜、牧和林协调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发展环境。
积极研究和发现制约渭南农业 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难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渭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农业政策措施,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农 村道路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投人力度,完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基础设施条件,创造良好的 农业生产生活条件。
3.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渭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农业资源优势明显,在选 择承接产业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渭南农业资源的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在优化现有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承接农产品生鲜加工产业,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和物流中心,推进优 势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聚集,构造完善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实现带四区五园六景”的渭南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战略。
3.3提升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完善承接农业产业转移平台
渭南目前已经形成渭北优质苹果产业带、奶畜密 集养殖区、秦川牛密集养殖区、笼养鸡密集养殖区、澄 城陕西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等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带和种植园区,加速了农业产业化集聚,也是承接东部 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基础。
为此应根据渭南农 业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明确园区功能定位,积极培育 园lx主导产业,做到一园一特色农业产业,并增强园区 内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形成错落有致的产业配套集群,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同K及配套设施建设,使其成为 渭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础平台。
3.4培育新型农业生产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随着农业生产主体日趋老龄化和女性化,急培
育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可以 通过建A:社区综合性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及农业专业 技术协会,将农户的土地集中到合作社和协会进行集中生产和经营管理,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经 宵生产。
3.5培育、引进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
渭南在农业生产方面具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其涉农龙头企业数量规模均不佳,为此在承接东 部产业转移过程中,需依托其丰富的农业生产资源优势,优化内外部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建成一批农 业生产标准化基地,引进新的农业企业,实现涉农企业 的外引内联格局,壮大|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 场占有率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一步形成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实现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
3.6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积极发挥政策的规划和引导作用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尚需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积极发挥地方政府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换中的规划和引导作用,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选择那些符合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需求的农业项目,慎重选择高耗能产业并严格控制污染项目,避免 出现农业经济发展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
参考文献
[1]党海丽.金融支持黄河金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情况调查[J].
西部金融,2014,(12) :50-53.
[幻苏娟.渭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1,10( 1) :32-33,,
t幻高敏芳.渭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1渭南 师范学院学报,2015.30(.22) : 75-78.
马素英.渭南农业产业园发展发展现状研究[J玉农业经济,2015*
(8>s24-25.
现代商贸工亚I2016年第12期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