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区际分工与生产要素

合集下载

区域分工

区域分工

1、绝对优势理论
一、提出者: Adam· Smith 二、理论背景——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盛行 三、绝对优势理论 1)、假定条件 2)、基本思想 3)、绝对优势的分析
假设条件
(1)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 (2) 产品生产只需要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3)规模报酬不变。 (4)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5)无运输成本。 (6)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假设条件
(1) 1×2×2模式:一种资源、 两个国家、两种商品。 (2)固定的要素禀赋水平、资源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3)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的行业之间自由流动,在国家之间不能流动。
(4)商品的相对价值取决于它们的相对劳动投入量,而且生产成本是不变 的,供给曲线表现为水平线。
(5)不同的国家之间存在技术的差异,技术水平不变 (6)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 其他壁垒。
则:
分工前 A国 分工后
生产:6W+4C
消费:6W+4C
生产:12W 消费:6W+6C 生产:1W+2C 消费:1W+2C 生产:4C 消费:2W+2C
∴分工后比分工前A国多 获得2C
分工前 B国
分工后
∴分工后比分工前B国多 获1W
结论:分工生产、贸易使两国均能获利。
分析
A 小麦W 6
B 3
布匹C
4
2
3.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
代表人物: 赫克歇尔(E.Heckscher) 俄林(B . Ohlin)
1、要素禀赋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的区别 • 从要素禀赋差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基础; • 2×2×2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生产 要素(劳动和资本); • 各国要素禀赋存在差异的原因,更易于解释。

第六章区际贸易壁垒

第六章区际贸易壁垒
采取专门针对外地商品的行政许可,限制外地商品进 入本地市场
设置关卡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阻碍外地商品进入或者 本地商品运出
第二节 我国区际贸易壁垒的演化
一、我国区际贸易壁垒的演化进程
1.产品行政分配主导阶段
在方案经济条件下,自负盈亏和自主决策的市场主体缺位以 及市场机制缺失,区际间的产品流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区 际贸易。但是,这一时期中央区域经济均衡开展和生产力均 衡布局的战略举措成为 开放后区际贸易壁垒形成的重要原 因。
2.原料供给约束主导阶段
上世纪80年代初,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财政体制 正式启 动。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分散权力并通过一整套政府绩效考评 制度约束地方决策者的行为,地方政府成为事实上区域经济开 展的主体,分权式 为刺激地方政府开展本地经济提供了极大 的鼓励。
在经济短缺和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的市场条件下,工业 制成品价格大大高于原材料价格。为推动本地经济和财政收入 的增长,各地区竞相从国外引进价高利大的轻纺产品、自行车 和缝纫机等生活必需品加工工业。在加工业规模急剧扩张的情 况下,原材料供给相对紧缺的矛盾凸显。为保障本地区加工工 业的原料供给,各区域采取设立关卡等强制性措施限制和禁止 能源、农产品和原料输出,通过高价收购和强行闯关等方式获 得外地资源输入。各区域之间不断上演“羊毛大战〞、“棉花 大战〞、“蚕茧大战〞等原料争夺大战。
整合物流资源以提高国内物流效率
建立大交通运输管理体系 加快建设物流信息共享平台 加快推动第三方物流开展
构建新型和谐工商关系 促进现代批发业开展和培育大型零售企业集团
现代批发业的职能不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买卖,而是依托现代信 息技术、先进管理手段和现代物流提供综合流通服务,包括商品 集散、信息发布、物流配送与资金融通等。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消极影响 资金外流问题 技术外流问题 税收问题 就业问题 国内供应问题 国内产业结构问题 竞争对手培养问题
2)利率与汇率
资本从利率较低的国家流向利率较高的国家,直至国家间 的利率大体相同,才会停止。汇率的变动也会影响资本的 流动,一般而言,一国货币贬值,资本外流,升值则国际 资本流入。
3)经济政策 4)风险防范
国际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是各国利率和预 期利润之间存在着差距。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资本可以自由地 从资本充裕国流向资本短缺国。
Hr
后,A国资本总收益是 Fr2E+ OADNr2。
B国
其中,OADNr2部分
M
r3
是由B国资本所有者带 来的。
r2
E
N G
r2
Fr2E部分是由其他要 素如劳动和土地带来
r1
VMPKB
VMPKA
的。
OA
C
D
OB 资本流出后两国总产
A国与B国资本存量之和
出增加了,净增总产
出为MEG部分。
2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通过自己在各国的分公司生产和销售最终产品——有 利于节约运输成本、降低商品价格、规避关税壁垒, 并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
纵向渠道:指跨国公司根据自己的生产过程在别国 投资设厂,生产自己所需要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既 有利于利用别国的廉价劳动生产力和资源,又保证了 生产上的连续性,从而促进了全球商品的生产和流通。
分类: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 1)长期资本流动: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或未规定
使用期限的资本流动。 有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国际贷款等。 2)短期资本流动:指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以内的资本 流动。 根据动机的不同,有贸易性、金融性、保值性和 投机性等几种。

区域经济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区域经济学》 英文名称: Regional Economics学分: 2 总学时: 36实验(上机)学时: 无开课专业: 经济学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限定修课程之一。

该课程是在地理学基本知识,原理掌握之后,对区域研究的一个深化方向。

该课程主要介绍区域的基本概念,影响区域发展的基本要素,区域经济开发的模式与方法,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及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程目的和要求全面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理解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任务,特点和方法,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培养运用这些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及实践环节,达到能进行区域经济的初步分析和研究。

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区域实际调查,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必须具备一定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的基础知识。

二、预修课程:无三、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绪论2课时第一节区域经济学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区域。

空间。

空间阻滞规律。

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区位论。

农业区位论。

工业区位论。

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的最新进展。

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第四节区域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区域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

第二章经济区位与区域产业布局6课时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区位基本概念。

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影响产业布局的主要机制。

第二节产业布局的指向工业的产业布局指向。

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第一第三产业的布局指向。

第三节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几合理布局的评价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区域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可大可小.视研究的问题与规划的目的决定一个区域的范围与所要探讨的区域问题.2、经济区域从研究经济活动出发,对地理空间的范围划定.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经常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3、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4、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5、区域开发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区域开发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1如何组织区域内经济发展.2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3区域经济政策.7、区位理论的初期研究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发源在20世纪初的德国.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8、农业区位论杜能认为,影响农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即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中,杜能提出了着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其理论的假设为:1假定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的孤立国.其中心有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唯一的,必须供应全境一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则完全依赖四周的土地;2假设孤立国内各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3假设孤立国内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运费同运输距离成正比;4农业生产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资和利息固定不变.从这些假定出发,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P,而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与运费T这三个因素决定的.数学表达式为:P=V-E+T尽管杜能理论还存在一些缺陷,如忽视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没有研究其它产业的布局,但其贡献是不朽的.他因第一个研究区位问题而被尊为区位论,也就是产业布局学的鼻祖.9、工业区位论19世纪末,德国工业的大发展,要求人们将工厂布局在生产成本最低点.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工业布局问题.韦伯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区位论,韦伯理论的基本框架是:研究运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再研究劳动费与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工业寻求最优区位三阶段1第一阶段,暂定劳动费与聚集效益因子都不起作用,孤立地研究在只有运费因子单独起作用的情况下,工业最合理的布局模式;2第二阶段,研究在加进了劳动费因子的作用时,上述工业布局模式将发生何种变形;韦伯认为工厂的设立会从最低运费的地点移至劳动力费用最低的地点.3第三阶段,研究当加进聚集效益因子的作用时,这一工业布局模式又会相应地发生何种变形.10、运输区位论区位论的研究十分重视运输因素,但运输因素本身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美国学者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线路运营费用;二是站场费用.胡佛指出:1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或终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这是大城市工业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2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它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11、现代区域经济学产生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是美国着名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教授.把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区位决策引入到一般化的经济学当中,探讨在平衡状态下空间经济的一般形态,并进而探讨空间经济的相互依存问题.艾萨德对区域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将纯理论的推导带入到对空间上的区域的各发展阶段的经济分布及其空间结构的研究,并设计出区域分析和应用的模型.这些模型为区域经济学进入主流经济学奠定了基础.12、埃德加.胡佛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的位置确定之后,或者不能被移动,如土地、森林、矿山、草原等,或者很难移动,如水资源等.社会经济资源当中最主要是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他们的流动虽然是正常的,但必须付出相应的流动成本.所以,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必要.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由于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可能将生产要素进行彻底的分割,并将其均衡地分布在所有的地区.必须考虑到规模经济和聚集的要求,在条件好的地方,集中布局各类产业.聚集区的形成又带来人口的增加,从而形成城市,成为地区的经济中心. 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所谓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是指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产品与服务的移动,必须支付相应的运输成本,否则就不可能流动.而为了减少距离成本,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地方化就十分必要.第二章区域人口、资源环境1、人口资源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子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构成了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它决定着复合生态系统的运行机构和发展规律.2、复合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矛盾1人类生活对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性的要求与当前自然生态环境急剧变化的矛盾. 2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快速性与自然环境恢复和调节的缓慢性之间的矛盾.3地球上蕴藏的矿产和地下水资源等的有限性与人类的需要及开采能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4地球的体积是有限的,物质的生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人口的发展如无计划是无限的.3、自然资源的定义、特点自然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基础性物质.自然资源的特点:稀缺性、可替代性、区域性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1、区域经济增长的定义1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2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只有把经济总量的提高、人口规模和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含义.2、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大致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亦即投入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等;另一类是形成生产环境的,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指基础设施条件,相关产业的布局条件等,软件环境则包括经济制度、管理方式及组织形式等等.3、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的过程.若分解,则有:——从供给需求角度的分析: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需求拉动机制——从地区相互关系分析:本地发动型、周边地区带动型——从制度变迁分析:结构转换的驱动机制.4、低水平均衡增长理论——拉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投资增长只有突破一定的水平,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突破.——纳克斯的恶性循环理论.低收入——低储蓄——资本形成不足——收入低.5、非均衡增长理论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区别,就在于认为由于落后地区资本的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而只能集中起来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6、赫希曼的主导部门产业理论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创造发展机会.赫希曼指出,如果是政府投资,则应选择公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造成良好的发展的外部环境;如果是私人资本,则应投入到具有带动作用的制造业部门.主导产业: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专门化产业,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产出规模大,产值比重大,关联效应强,是区域经济的主体或核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关联效应1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前,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2后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3旁侧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8、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手段,是把区域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到主导部门的发展上来,通过对主导部门的投入,激活产业链条,扩大区域市场需求,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把增长极理论发展到地域空间布局原理上,完善了增长极理论.增长极是在城市区配置下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它不仅是推动型产业及其综合体,而且也是拥有这种产业综合体的城市.布德维尔的定义增长极的形成有两大途径: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引导企业和行业在某些大城市或发达地区聚集而自动产生;②由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主动建立.9、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任何一个增长极都同时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者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如果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为负值,表明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点的聚集作用较强;反之,则溢出效应为正值,表明增长极已经具有了一定规模,生产要素产生了向周围极化区域的回流.极化效应:主导产业和推动产业配置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生产综合体增长点,吸引周围其他经济活动向其集中,导致集聚经济优势,出现极化现象.所谓极化就是物质、能量、信息向区域核心集聚的过程.极化效应可分为规模经济、区位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三种类型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经济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某一设施或企业规模经营规模扩大,可生产单位产品成本的降低,从而获得经济利益.它源于企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区位经济是指某一部门或行业的全部企业都可以由于配置在某一共同区位而获得经济效益,它源于企业内部、部门或行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城市化经济是由于把各类经济活动配置在一起,从而使某一处于一定级别的中心地区位的总体规模扩大,随之而出现的综合经济利益,它源于部门或行业外部、城市内的经济合理性.扩散效应增长极一旦形成并继续发展,必然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称为扩散效应.扩散效应具体表现在:①形成对其投入原料的新需求,扩大了市场,推动了区域内相关原料生产部门行业的建立和扩大规模;②扩大了有关部门的产量,增大的供给推动区域内使用这些新产品的部门经营规模扩大;③专业化产业部门的形成,促使了区域内地域分工的深化,全面提高劳动效率,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和实力;④增长极的极化与区域内相关行业的发展,产生对区域内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促使劳动力的转移以及部分资金的扩散;⑤增长极的极化与区域内相关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创造新的需求,同时也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引导生产,促进区域发展;⑥增长极的创新,使其作为技术、信息源不断向区域输入,提高区域内劳动力生产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10、点轴理论点,即增长极核、生长点.轴,即生长轴.其中心内容是:随着联结各中心地重要交通干线铁路、公路等的建立,形成了新的有利区位,方便了人口的流动,降低了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新的交通线对产业和劳动力具有新的吸引力,形成有利的资源环境,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线集聚并产生新的居民点.这种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交通线被称为“生长轴”.11、核心—外围地理论美国城市和区域规划学家约翰·弗里德曼于1966年提出.任何区域都是由一个或若干个核心区与边缘与所组成的.核心区可以是由一个城市或城市群及其周围地区组成.核心区居中,其他区居核心的外围地带.核心区是发展变化的根源,它能够产生和吸收创新,主导着外围区及整个地域的发展方向.当核心区在形成过程中达到能够自我发展所需的规模时,集聚效益显着,吸引着资金和人才.核心区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组织,保证生产效益显着,从而增强外围区的吸引力.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核心区将其发展所得扩散到外围区去,使外围区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燃料销售量增加,从而促进那里生产发展、就业机会扩大、次级核心区成长.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1、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福利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等在内的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过程.2、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论传统社会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后工业化社会钱氏理论对于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区域经济不同于国别经济,产业结构不可能系统完整.3、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相应提高,劳动力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并进一步向第三产业转移.原因: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4、库兹涅茨法则基本内容: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5、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率或霍夫曼系数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6、雁行形态说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雁行形态模式的两个变型:产业发展的次序一般是从消费资料产业到生产资料产业,从农业到轻工业,进而到重工业的不断高级化过程.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粗制品向精制品转化,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生产生活用的生产资料向生产生产用的生产资料转化,最终使得产业结构趋向多样化和高级化. 7、现代产业集群理论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它强调指出,具有国家竞争优势的产业通常具有很高的地方化和根植性特征,一个区域形成的产业发展具有路径依赖,通过技术升级不断地在自身所延伸的范围内发展,而不呈现明显的产业类型转变.如台湾地区的电子产业、意大利的轻纺产业.集群cluster概念是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引入,用于对围绕某个产业的企业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集聚的经济现象的描述.是指包括企业、支撑机构及政府等参与者在地理上围绕某个些产业而集中形成一个网络,网络内部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商业关系支持着各参与方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就是把集群联系在一起的是包括供求关系、共性技术、共同的市场导向、共同的劳动力市场和地方性文化等在内的一系列因素.每个个体的单个竞争能力都是这个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群的特点:一是弹性精专.集群内单个企业的生产总是集中于有限的产品和过程,形成专业化的特点,专业化的分工是与生产的技术可分性以及垂直分离的生产组织方式相关的;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在相互的竞争中相互联系,互相协作和补充,区域作为一个集体,其生产是相当灵活和多样化的.二是地理集中性.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是产生外部规模经济的基础,是集群作为一种地域经济现象存在的基础.三是根植性.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到区域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关系中.四是拥有相关的支撑机构.指区域内有各种各样的机构,包括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培训机构、贸易协会、创新中心、政府部门、商业服务组织,等等,这些机构之间建立了有机的网络,并存在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它们都有强烈的提高本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集体意识,共同投入到提高区域竞争力的行动中去.五是创新性.集群内企业通过相互竞争和学习,有利于创新.8、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机制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在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同时作用下进行的.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就引导和推动着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地发生变化.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作用的途径:供需关系能够引导各产业之间建立起经济技术联系,使它们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价格机制则可以调整要素在各产业之间流动和配置.竞争机制能够促进各产业努力进行技术更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使各产业按照技术的先进性出现兴起和衰落的更替.市场机制的缺陷: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控也不是万能的.市场价格信号失真,就可能导致某些产业发展过度,而另一些产业可能发展不足.无序的竞争则可能导致重复建设,使资源总体配置效率降低.政府干预: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作用方式:制订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之间的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次序等,将其作为指导区域产业发展的根据.运用财政、税收、信贷、价格、工资等政策工具,通过对不同的产业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以便有效地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发展关系,使它们的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要求.通过维持市场秩序、规范企业和个体的行为、消除限制要素在产业之间合理流动的种种障碍、促进市场信息畅通等,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干预的缺陷:政府干预同样也有其局限性,如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决策失误,或者干预过度,都可能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的畸形,降低结构效率.9、地区生产专业化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者产业.区位商计算公式为:LQij=Lij/Li/Lj/L 式中,LQij表示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L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Li表示i地区的全部产出;Lj表示全国j行业的全部产出,L表示全国所有行业的总产出.10、产业间关联系数影响力反映一个产业部门影响其它产业部门的程度.在投入产出分析中,用影响力系数来反映当国民经济某一个产业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其它产业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越大,表明该产业部门对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感应度反映一个产业部门受其它产业部门影响的程度.在投入产出分析中,用感应度系数来反映当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产业部门因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产业部门为其它产业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感应度系数越大,表明该产业部门受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影响越大,当经济增长率较高时,其发展也就越快. 11、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高专门化水平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符合区域资源环境特点第五章区域产业布局1、产业布局的定义产业布局是主体政府或者企业家在一定的体制或机制条件下对客体企业在地域上的配置过程,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可以从体制机制、主体、客体和区位条件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上述四个因素影响着企业的微观布局.——体制机制不同的体制机制条件对企业布局主体的思路和行为具有深刻的影响.企业布局主体必须根据体制机制的认可程度来决策自身的行为.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都是按照国家需要和政府的指令性计划进行布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的政策、规划引导下,根据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进行布局.。

经济地理第十三讲 -第六章

经济地理第十三讲 -第六章

汽车的发明
第一次世界大战表明了汽车运输的机动性,使得战后的汽车买卖兴隆。 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发了横财,战后的美国工业越发兴旺,汽车制 造商全负荷生产仍不能满足要求的迅猛增长,价格高于战前,汽车生 产在世界上始终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汽车、钢铁、建筑这三大工业 曾被誉为“三大支柱”,而汽车工业更是美国工业骄傲的象征。但当 1973年首次发生石油危机时,美国汽车工业便受到很大的冲击,而日 本似乎对此早有察觉,他们大量研制生产的是小型节油汽车,结果终 于在1980年把美国赶下了“汽车王国”的宝座,取而代之。

图5.14 公司组织结构主要类型 (资料来源: 教材本章参考文献[26], 450页)
(四) 顾客部结构

有一些公司根据其顾客类别进行分部划分, 即每一个分部服务一类顾客,并不考虑这 些顾客的区位。
– 例如,有的商业银行分为个人信贷、公司信贷、 住房抵押、信托等部。
图5.14 公司组织结构主要类型 (资料来源: 教材本章参考文献[26], 450页)
汽车的发明----世界10大汽车城排名名单
1.美国底特律,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 部所在地,美国第五大城市。全美1/4的汽车产于底特律,90%的人靠 汽车工业为生。 2.日本丰田市,因丰田公司建于此而闻名于世,有“东洋底特律”之称。 3.德国斯图加特,著名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所在地,人口60万,每年 要接待14万来自全球各地的汽车用户和汽车商。 4.意大利都灵,意大利最大汽车集团菲亚特公司总部所在地,每年生产的 汽车占意大利总产量的75%。 5.德国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公司所在地。 6.日本东京,日产、三菱和五十铃汽车公司所在地。 7.法国巴黎,标致和雪铁龙汽车公司所在地。 8.英国伯明翰,莱兰汽车(Leyland)公司所在地。 9.德国吕塞尔海姆,欧宝汽车公司所在地。 10.法国比扬古,雷诺汽车公司所在地。

第六章 国民收入区际分配与政府调控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第六章  国民收入区际分配与政府调控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一、国民收入区际分配理论
(二)价格指数的差异
•假设经济系统中有四个利益群体:北部和南部的资本所有者,北部和南 部的劳动力所有者。每个工人具有一单位的劳动力,每个资本所有者拥 有一单位资本。每个劳动力的名义收入水平为劳动力的名义工资水平, 因为均衡时劳动力名义工资水平相等,也就是说不管劳动力位于何处, 均衡时劳动力的名义工资水平都相等。 •所以,不管劳动力位于何处,均衡时两个区域劳动力的名义收入水平相 等;不管资本所有者位于何处,均衡时两个区域资本所有者的名义收入 水平相等。收入水平常常用实际收入水平来衡量,而实际收入水平就用 名义收入水平与商品价格指数之比来表示。这意味着,四个群体的人均 实际收入水平,主要取决于区域的商品价格指数,也就是常说的 CPI。
• 俱乐部收敛是指,如果各种经济体具有相似的经济结构特征和初始经 济条件,则它们的人均收入水平会收敛并形成一个增长俱乐部。
二、区际经济发展趋同理论
(二)区域差距演化的倒U形学说
•在研究区域差距演化方面,有一个很著名的学说,就是威廉森的倒 U 形学说。这个学说是威廉森在其 《区域不平衡与国家发展过程》一文中 提出的:在一个国家内,当经济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时,区域之间的差距 一般不是很大。然而,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区域之间的差距 就会随之扩大。当国家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相对高的水平时,区域之间 的差距扩大趋势就会减缓,继而停止。学者们习惯地把威廉森的学说称 为倒 U 形或倒 V 形学说。
yi
Yi
n
,i 1,2,..., n
Yi
i 1
y1 y2 ... yn , y1 y2 ... yn 1
•等分法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Gini
2 n
(
n i 1

6第六章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6第六章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一、区域分工的基本理论 ——五种经典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三)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四)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五)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1)亚当·斯密:英国18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 的创始人,处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的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五)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
1)地理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 2)地理分工的类型:
① 绝对的地理分工:完全不能生产 ② 相对的地理分工:生产成本高 3)地理分工发展的动力:经济利益 4)地理分工的公式: Cv > Cp+t 产品:销售地价格 > 产地价格+运费和关税
(六)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的进一步发展
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大生产要素中,除土地 不能自由流动外,劳动力和资本都可以自由流动
按照相对价格差异的理论,可以根据生产要素的 构成,将所有商品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 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等类别。
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加拿大等国,土 地较充裕,资本和劳动力较稀缺,故形成小麦 、羊毛、肉类等产品的专门化。
展的基础和动力。 区域间经济联系:扩大专业化生产规模的途径 区际分工的层次性和综合性:从国内局部性地
区分工,到全国统一市场下各区域之间的全国 性分工,从国内地域分工到国际地域分工。
(二)模式
垂直分工:相关区域在同一生产过程的不同阶 段进行专业化生产而产生的区域分工。
一个完整生产过程分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等三个主要生产阶段,并需要相关配 套服务,不同区域承担不同生产阶段而形成分 工,是发展水平差异大的地区间的分工。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

《区域经济学教程》(第二版) Textbook of Regional Economics孙久文叶裕民编著资料整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区域: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3. 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简答题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区域经济发展(2)区际经济关系(3)区域经济政策。

2、区位理论(一)古典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2、工业区位论3、运输区位论(二)现代区位论1.市场区位论。

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转化。

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

2.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为:(1)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它拥有若干大小不同的城镇。

(2)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位于六边形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顶点上。

(3)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较小中心地提供需要较低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较大中心地能维持需较多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设施。

(4)同一等级的两个相邻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等,级别越低,相邻两个中心地间的距离越短。

(5)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

3.区位经济学。

廖什于l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书。

研究了区域平衡理论、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理论与市场区位理论等。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17布局、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和区域开发理论等。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整理卷面安排:1、填空(10)2、名词解释5-6 3、简答题3-4 4、计算题5、论述题第一章导论1、区域】: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

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2、区域的经济学概念】:是指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具有组织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能力,常由一个以上高级循环占重要比重的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广大乡村地区所组成。

3、区域的内涵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同时也是有限的空间范围。

2)区域一般来说包括于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内(有时可能相等),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或中央政府的代表代理中央政府行驶控制权。

3)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

具有比较完整的经济结构,能独立的组织与其他区域的经济联系。

4)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

4、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2)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3)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4)商品和劳务的不完全流动性5、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区域结构、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区际分工和联系、区域地理结构及组成单元、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结构是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去也内任何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到区域的任何部分。

(待补充)第二章经济活动的区位第一节基本概念一、区位】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

经济区为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二、区位经典理论:1、古典区位论18世纪,欧洲古典经济学家,如康提隆、斯密、毕什等探讨并论述过运费、距离、运输等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特点:从单一的企业或中心出发,研究成本和运费的最低化2、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杜能V.Thünen,区位论的鼻祖,《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开创经济过程与空间的联系1820-1830背景:19世纪初,德国农业面临由庄园式向自由式转变,提出耕作业和畜牧业的土地利用以及同市场的关系问题。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1 成本学说成本学说是运用生产成本的比较来解释国际分工的一种理论。

这里,主要介绍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

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适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使成本绝对降低。

然后,彼此进行产品交换,则对有关国家都有利。

这样,如果各个国家都能够利用优势条件发展专业化生产部门,就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使各国的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正确的分配和最有效的利用。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用成本最低的产品去进行自由贸易就能用最少的花费换回更多的商品,从而比它们各自都去生产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更能增加国民财富。

因此,他主张国际分工的原则是,就某种商品而言,如果别的国家生产的成本比本国低,那么该国就不要生产这种商品;输出本国绝对成本低的商品去换来货币,然后购买别国生产的廉价商品,就会更经济、合理。

斯密的学说最早成为扩大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但是,它也有不足之处。

不难发现,根据他的观点,如果一个国家与其它国家相比,在商品生产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发生国际分工和贸易。

这显然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实际相矛盾。

比较成本学说是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的。

他认为,由于资本和劳动力在国家间不能完全自由地流动和转移,所以,不应该以绝对成本的大小来作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则,而是要依据比较成本来开展国际分工与贸易。

如果有两个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而相互获得利益。

因为,一个国家无论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如何,都有其相对优势,即使处于劣势,也能从中发现相对优势。

经济地理学第6章.pptx

经济地理学第6章.pptx

图6.1 产品周期模式图式
(资料来源:据教材本章参考文献[2]改绘)
3.产品周期理论的缺陷
弗农的理论在规划企业未来投资国别, 在说明跨国公司为其总体利益而实行全球化 战略行为时,不能令人满意。为此,需要把 产品周期理论与企业拥有的特最终产品 的生产周期,而未考虑这些产品的生产工艺 流程可进行国际分工。
标准化产品阶段: 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 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 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 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 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 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三、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
(一) 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
1.区位 ◆经济中心区
2.区位选择原因 跨国投资者仿效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 在经济中心区投资,可以减少因对投资地情 况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 3.区位转移 一方面与发展中国家非发达区基础设施 条件较差有关,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引进 外资时间滞后于发达国家,其区位扩散也应 出现相应滞后期。
(二) 集中于边界地区
1.区位 边界地区。 2.区位选择原因 边界地区,历史上相邻两国(地区)交 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相 关信息较多。政府在边界地区建立“经济特 区”、“出口加工区”等,给予较优惠的政 策吸 引外资,加强了这种边界区位。
(三) 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1.区位 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2.区位选择原因 一般来说,语言和文化习惯的相同,可 以减少对信息了解的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 地各有关方面的沟通;了解当地的习惯、法 律等,也利于避免劳资冲突。
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 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 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 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 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 因及规律。

《区域经济学》课程笔记

《区域经济学》课程笔记

《区域经济学》课程笔记绪论一、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1. 区域的概念和类型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包括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自然区域等不同类型。

区域经济学关注的是经济区域,即具有相对完整性和特定功能的经济活动空间。

2.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西方区域经济学起源于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在1826年提出的农业区位论。

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形成。

20世纪6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扩展以及各国政府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方面。

3. 中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并没有区域经济学科的研究,主要是经济地理专业。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产业布局学的发展,中国的区域经济学逐渐形成。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区域经济学在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开发行动和地域整治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理论体系。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区域发展与区际关系协调,着重于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关系。

2.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要素配置、产业聚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区域竞争与合作、国民收入区际分配与政府调控、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统筹、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区域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

3.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宏观和微观分析、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等。

此外,区域经济学还借鉴了地理学、规划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形成了独特的综合性研究方法体系。

三、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1. 形成块状经济的客观基础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背景,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块状经济的客观基础。

2. 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包括:空间差异性、集聚性、开放性、动态性、综合性等。

《世界经济概论》第6章思考题解答

《世界经济概论》第6章思考题解答

第6章思考题解答1.简述二战后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二战以后,在科技革命的作用下,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和细化,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

同时,二战后一系列发展中国家走上了独立发展经济的道路,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国际贸易更是蓬勃发展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一)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世界生产增长速度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是二战后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和国际分工深化的结果,同时它又促进了世界生产的增长。

各国生产的扩大是以提高世界市场份额为导向的,这种世界生产对贸易的依赖,在某种程度上就反映为国际贸易的增长快于世界生产的增长。

(二)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明显改变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国际货物贸易结构改变明显;第二,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增长。

(三)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作用突出二战以后,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使国际贸易的很大一部分表现为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即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原材料、中间产品、生产技术和设备的跨国流动。

随着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也越来越多。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涵盖了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和产品内贸易,但主要是产品内贸易,即中间产品的贸易。

由于跨国公司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世界范围的垂直专业化分工,产品的生产过程被分解了,形成了全球产品价值链的分工。

(四)呈现北美、欧盟、东亚三大板块的国际贸易新格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世界贸易中逐渐形成了北美、欧盟和东亚三大板块的新格局。

上述三大板块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全球贸易的发展,但也促进了贸易集中度的提高,导致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更加不平衡。

2.试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合作方式上看, 从合作方式上看,有 1)区域合作经营 2)多区域股份化合作 3)异地办独资企业 4)三来一补方式 BOT方式 5)BOT方式
BOT方式:是一区域在另一区域投资建设, BOT方式:是一区域在另一区域投资建设, 方式 建设方与提供建设用地等资源的一方商 定项目建成后建设方运营的期限, 定项目建成后建设方运营的期限 , 在运 营期满后建设方将项目转交给项目所在 区域。 区域 。 这种方式适用于那些资源丰富但 开发条件不完备的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 的合作,我国东西部的合作。 的合作,我国东西部的合作。
俄林的价格要素论(要素禀赋论) (三)俄林的价格要素论(要素禀赋论)
瑞典的俄林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的价格 差异, 差异 , 来代替李嘉图的生产成本的差异来展开 分析。 分析。 他认为国内要素价格差异, 他认为国内要素价格差异 , 产生国内劳动地域 分工及地区贸易; 各国要素价格差异, 分工及地区贸易 ; 各国要素价格差异 , 导致国 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 主张各国和地区应生产并 出口要素丰富的产品, 出口要素丰富的产品 , 即劳动力丰富的生产并 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资本丰富的生产并出口 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 资本密集型产品。 资本密集型产品。
二、区域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原则: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原则:每个国家都 应生产并出口成本绝对低的产品。 通过交换, 应生产并出口成本绝对低的产品 。 通过交换 , 将增加社会财富. 将增加社会财富.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每个国家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都应生产并出口成本相对低的产品, 通过交换, 都应生产并出口成本相对低的产品 , 通过交换 , 可获得比较利益, 比较利益的实质是“ 可获得比较利益 , 比较利益的实质是 “ 两害相 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即优选法则。 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即优选法则。
(四)要素替代理论
1965年 W- 爱萨德在《 区位与空间经济》 中阐明 1965 年 爱萨德在 《 区位与空间经济 》 了要素替代对企业区位决策的影响。 了要素替代对企业区位决策的影响 。 古典分工 理论与区位理论只强调了相同因素的成本比较, 理论与区位理论只强调了相同因素的成本比较 , 而忽略了有些生产要素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而忽略了有些生产要素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 能 源之间、 原材料之间、 源之间 、 原材料之间 、 资本与劳动力之间都可 以相互替代, 以相互替代 , 必须按各区域最有利的投入组合 方式下计算出来的成本, 进行比较。 方式下计算出来的成本 , 进行比较 。 在要素可 替代的情况下, 替代的情况下 , 比较优势由要素边际替代率和 各种要素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共同决定。 各种要素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共同决定。
——作用: 作用: 作用 生产组合效应,使经济社会组合为整体, 1)生产组合效应,使经济社会组合为整体, 秩序化. 秩序化. 有利于强化区域比较优势和分工. 2)有利于强化区域比较优势和分工. 有利于降低产品价格和优化资源配置. 3)有利于降低产品价格和优化资源配置. 有利于市场分工的扩大. 4)有利于市场分工的扩大.
(二)区际分工与合作的客观基础
1.要素存在的空间不平衡性是区际劳动 分工的必要条件。 2.区际劳动分工的直接动力和内在原因 是经济利益。 区际劳动分工可以带来经济利益——经济 性的5个表现:
提高劳动率。 (1)提高劳动率。 区域分工使比较优势涉及到发挥, 区域分工使比较优势涉及到发挥 , 能较快提高劳动 熟练程度, 又能最大限度合理使用资源, 熟练程度 , 又能最大限度合理使用资源 , 降低成 本。 (2)共享和节约基础设施 (3)集中专业技术人员 (4)共享辅助行业的专门服务 (5)有利于专业技术的扩散 总之, 总之 , 区际分工的经济性表现为单位生产费用的 节约, 节约 , 而这种节约的途径为分工带来了规模经济 性。
2.社会经济差异 社会经济差异
包括经济区位差异,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差 异及社会历史差异等。 上述差异综合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主要 以人均GDP、人均GNP、人均社会总产值来 衡量。
3.正确认识区间差异 正确认识区间差异
区间差异有些是自然形成的, 区间差异有些是自然形成的,有些是区域 发展阶段的产物, 发展阶段的产物,要防止将差异绝对化原 因有: 因有: (1)区域发展条件有些是可以改变的 ( 2 ) 有些区位因素在空间上是可以转动 的
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差异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差异
自然条件指环绕人类的自然环境, 自然条件指环绕人类的自然环境,包括各种自 然要素,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 然要素,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 自然资源指自然条件中可被人类利用的自然资 如矿产资源,气候和水资源。 源,如矿产资源,气候和水资源。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和产业布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和产业布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势地貌条件决定了一个区域的农业资源的空 间结构和开发格局,以及区域中心的位置, 间结构和开发格局,以及区域中心的位置,决 定了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及植被的地域性和非地 域性。 域性。
100+300=4 00 300+100=4 00
甲、乙两地地区总投入量
800
分 工 协 作
甲 区 乙 区
50 100
150 -—
2元/吨 ——
100 50
—— 150
—— 2元/吨
300 300
甲乙两地区总投入量 甲乙两地区区际交换中的投入量(运费) 地区分工合作毛效益:800-600 地区分工合作净效益:800-600-50
(六)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R 沸农于1966 年提出, 1966年提出 美国 R- 沸农于 1966 年提出 , 任何产品都有一个 生命周期, 这一周期可分为创新初期( 生命周期 , 这一周期可分为创新初期 ( 技术创 新阶段) 发展期( 技术扩散阶段) 新阶段 ) 、 发展期 ( 技术扩散阶段 ) 、 成熟期 技术停滞阶段) 三个阶段, ( 技术停滞阶段 ) 三个阶段 , 处在不同阶段的 产品生产的优势区域不同。 在初期阶段, 产品生产的优势区域不同 。 在初期阶段 , 创新 区域将垄断生产; 在发展期, 技术开始扩散, 区域将垄断生产 ; 在发展期 , 技术开始扩散 , 该产业在发源地开始衰败; 在成熟期, 该产业在发源地开始衰败 ; 在成熟期 , 技术要 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减小, 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减小 , 劳动力阶段的重要 性增大, 产业在落后地区正增长, 性增大 , 产业在落后地区正增长 , 在发达地区 负增长,新一轮地区开始。 负增长,新一轮地区开始。
600品 方 式 自 给 自足 地 区 指 标 甲区 乙区 A产品 需求量 (吨) 50 100 生产量 (元) 50 100 单位产品 投入量 2元/吨 4元/吨 B产品 需求量 (吨) 100 50 生产量 (吨) 100 50 单位产 品 投入量 3元/吨 4.5元/ 吨 投入 总 量 (元)
(二)资本流动和区域经济发展
1.资本流动的分类 1)长期流动和短期流动 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流入> 流出, 2) 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 . 流入 > 流出 , 则为 净流入区. 净流入区. 3)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间接投资
2.资本流动的原因 多方面 资本流动的原因:多方面 资本流动的原因
经济原因: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分散风险. 1)经济原因: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分散风险. 区际利率差引起流动,保值性资本的流动. 区际利率差引起流动,保值性资本的流动. 资本流动的理论: 资本流动的理论: 需求导向区域理论: (1) 需求导向区域理论 : 认为市场和竞争者的分 布情况决定投资的地域选择. 布情况决定投资的地域选择.为防止另一个企业 取得夺人之先的优势, 取得夺人之先的优势,每个企业都必须与其他企 业亦步亦趋. 尽管收益难以保证, 业亦步亦趋 . 尽管收益难以保证 , 但能防止可能 引起的失误
(五)技术差距理论 1961年波斯勒提出, 1961年波斯勒提出,能产生大量创新并生 年波斯勒提出 产新产品的区域会获得在这些产品中的优 这种优势不是恒久的, 势。这种优势不是恒久的,其他区域会仿 制这种产品, 制这种产品,创新区域会逐渐失去优势及 输出该产品的主导地位。同时, 输出该产品的主导地位。同时,某些区域 能保持新产品创新能力,在仿制期结束后, 能保持新产品创新能力,在仿制期结束后, 仍能创新, 仍能创新,并创制新产品以替代以前的优 势产品,以保持技术差距。 势产品,以保持技术差距。
第六章 区际分工与 生产要素流动
要点: 要点:
区际分工的必然性、特点、 区际分工的必然性、特点、模式 劳动地域分工的主要理论 区际要素流动的方式、 区际要素流动的方式、作用
一、区间差异与区域分工
——区间差异是区域分工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区间差异是区域分工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一)区间差异的内涵、分类及影响因素 区间差异:不同区域之间的异质性。 从内容看,有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差异、经济 差异、社会因素差异、技术差异等; 从差异的变动特性看,有可以改变的差异和不 能改变的差异; 从物质形态看,有有形差异和无形差异。
(四)区际合作的原则
发挥优势原则: 1.发挥优势原则:分清单项优势和综合优 把必要性与可能性结合。 势,把必要性与可能性结合。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
(五)区际合作的形式
从合作的内容上看, 从合作的内容上看,有 1)物资交换 2)商品贸易 3)技术合作 4)人才合作 5)资本合作 6)信息合作 7)生产合作 8)混合合作
100+300 =400 400+225 =625
甲、乙两地区总投入量 分 工 合作 甲区 乙区 50 100 150 —— 2元/吨——
1025 100 50 50 100 3元/吨 4.5元/ 吨 300+150 =450 100x45= 150
甲、乙两区总投入量 甲、乙两区区际交换中的投入量(运费) 地区分工毛效益:1025-900 地区分工净效益:1025-900-50 125 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