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江苏高考历史信息卷_6

合集下载

2007年江苏高考历史信息卷

2007年江苏高考历史信息卷

2007年江苏高考历史信息卷命题人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汤永成第Ⅰ卷(选择题,共69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风》是《诗经》中的精华,主要是因为A.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B.反映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C.对祖先和当权者歌功颂德D.宫廷祭祀时唱的赞歌2.文学作品的风格、形式和内容往往反映了时代的特点,晚唐咏史诗感人至深,出现了以咏史来指责当时的统治者的诗歌“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A.陈子昂B.孟浩然 C.杜甫D.杜牧3. 元朝时,由我国中央政府首次实施直接行政管辖的地区包括①黑龙江②新疆③西藏④台湾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4.明朝的“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亩”的相同之处是①取消了人头税②赋役征银③精简了税项④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④5.以下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革新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付诸实践的人物有:①②③④⑤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②③⑤6.武昌起义后“南北议和”中的“南”、“北”分别指A.湖北军政府和北方各省B.湖北军政府和北洋政府C.南方革命军和北洋政府D.南方革命军和北京政府7.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有①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彻底扫除障碍②欧美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③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④“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A.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进一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直接反对日本侵华的群众运动是A. 护国运动五四运动B. 五四运动五卅运动C. 五卅运动省港罢工D. 五四运动省港罢工9.从土地革命开始到瓦窑堡会议前,中国共产党在政权问题上的基本主张是A.建立工农民主专政政权B.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C.建立民主联合政府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0.抗日战争时期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相比,中国共产党在政策上所作的调整有①从没收地主土地到保留地主土地私有制②从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③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到游击流动作战④从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到实行党外合作11.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江苏卷07302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江苏卷07302

2007年(江苏>高考试题历史卷及参考答案<word版)-、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

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alIuAKGsGyA、孙叔敖B、管仲C、李冰D、郑国2、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书同文字”。

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alIuAKGsGy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

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4、右图为《元朝疆域图》,其中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5、中国古代历史上屡次出现的南北分裂或对峙,最终多以北方政权统一南方政权为结局。

以下哪次统一却改变了这一“定势”?alIuAKGsGyA、隋朝统一B、北宋统一C、明朝统一D、清朝统一6、下列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在哪两次战争期间?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7、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先于中国资产阶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早期资本输出B、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C、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和束缚中国资产阶级D、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掠夺原料8、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

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A、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B、都提倡民权和西学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D、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9、“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志共和,即称民贼。

”这是1915年底一篇宣言中的内容,发表此宣言的是alIuAKGsGyA、梁启超B、黄兴C、孙中山D、蔡锷10、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握手。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江苏卷)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江苏卷)

和在官方战争的压力下而四散奔逃的难民相比,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属于民间的自发运动,因为他们不是为了逃避战乱,所以也就没有那种逼不得已,象惊弓之鸟一样的哀怨情绪。没有那种失败、绝望,听天由命,跑到那里算那里的亡命天涯心态。在这三次的大迁徙中,人们都是怀着一个美好的梦出发的。他们有理想,有目标,有勇气,带着开创新生活,打造新天地,追求幸福富裕生活的向往而走上了漫漫的迁徙之路。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移民潮——“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这三次移民不分先后,从清朝乾隆年间,几乎是同时开展。闯关东是以山东和直隶人为主,目的地是东三省一带;走西口是以中原人为主,目的地是新疆及河西走廊一带;下南洋是以广东和福建人为主,目的地是东南亚一带。
2、走西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这首苍凉凄婉的山西民歌《走西口》,久为人所熟知。“西口”指河北张家口以西的长城沿线关隘(一般指杀虎口,明时称杀胡口,张家口等则为东口)。因为中原地区人口众多,而且经常闹灾荒,所以,流民走过西口,过长城,就可到达蒙古草原和河套一带谋求生计。走西口流民来自华北各地,而以山西人为主流。“走西口”流民潮持续了300年.
3、下南洋:南洋包括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等地。指流民漂洋过海到东南亚谋生。下南洋的流民来自全国大部分省区,但福建、广东人占绝对多数。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都是贫苦民众抗争命运、艰难创业生存的历史,都是一段段苦难与艰辛、血汗与泪水交织而成的回忆。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中国近代史上三次大的人类迁徙,其中“闯关东”历经的时间最长、经历的人数最多。据史料记载,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先后有3000多万人相继踏上关东大地。这种历史鲜见的移民现象被称为“闯关东”,是中国乃至世界移民史上最大的一次迁徙活动。

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

图l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40,树影遮挡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

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位于A.45°N,110°EB.21°34′N ,110°EC.45°N,130°ED.21°34′N ,130°E2.这一天A.太阳距离地球最远B.江苏省各地昼长夜短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图2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图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

读图回答3—4题。

3.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的是A.a B.b C.c D.d4.d图中甲处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A.滑坡B.地震C.泥石流D.火山图3为我国江南园林小景。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的太湖石是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形成原因是A.风力侵蚀作用B.岩浆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变质作用6.江南园林中常用太湖石构景,形成奇峰怪石的山景。

这种山景属于A.喀斯特地貌景观 B.水文地理景观C.地质地貌景观 D.人文景观图4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回答7—9题。

7.a处位于A.太平洋B.亚洲大陆C.非洲大陆D.印度洋8.若箭头还表示洋流流动方向,该处洋流是A.西风漂流B.日本暖流C.墨西哥湾暖流D.太平洋暖流9.b气压带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B.赤道低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表1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

据此回答10—12。

表l10.由表1分析可以看出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11.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D.水污染严重12.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B.控制城市规模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优先发展工业图5为“我国某地区某一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

文成中学2007年高考信息组合卷1.

文成中学2007年高考信息组合卷1.

文成中学2007年高考信息组合卷 1第I 卷选择题共6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 1.5分,共66分。

3•图7为中国近代的一枚玉印,判断该玉印的使用者是A •清朝光绪皇帝C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4•图8为1931年建立的一个政权的铜印,该政权性质是 A •工农民主专政 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理论创新是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回答5 — 8题:5 •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于是上从其计。

”“上 从其计”后产生的影响是:A •导致了王国问题的产生B .使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C 诸侯王的势力减弱,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 ・有利于思想上的统一,从而有利于政治上的统 6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

[冬15图61 •图5金印是哪位皇帝赐予的A •秦始皇B •汉高祖2•对图6金印章反映的历史信息的准确说明是A •反映西汉时中日友好往来C. 反映东汉时中日友好往来图7 图8( )C .汉武帝D •汉光武帝 ( )B •反映倭奴国臣服西汉政权 D •反映东汉有效管辖倭奴国B •太平天国天王D •中华民国政府B •资产阶级专政 D •无产阶级专政中国早在商周时期就发明了印章,印章和印文反映了历史发展演变的历程。

据此回答1 — 4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

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A. 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B•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C.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7.“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工人阶级应 时刻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

”以上决议来自中共的某一次会议决议。

对该决议理解正确的是8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 •土地革命时期B •抗日战争时期C •解放战争时期D ・建国初期 历史遗存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学习与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源。

2007年高考题(江苏—历史)与

2007年高考题(江苏—历史)与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 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 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 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 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材料三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 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 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 到了严重挫折。一一《邓小平文选》
b.确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尽快把 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确定今后的总任务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 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d.确定经济建设方针是既反冒进又反保守,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意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方针和 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此道咼考题考 查了“八大” 的内容和意 义,从101同 步教育信息中 可以找到很详 细的答案。
孟子:政治上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 民本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 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
请回答:
②“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和经济建设 方针是怎样阐述的?八大路线的意义是什么?
(4分)
6723
历史 人教版
第10页
10
10.中共八大(1956年秋)
①内容:
a.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冋落后的农业国现实 之间的矛盾。
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 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
新法反而危害百姓等,如王安石变法。
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7.从成功原因上看
――苏辙《栾城三集》
①顺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2007年江苏高考情况分析及思考doc - 新课程数学

2007年江苏高考情况分析及思考doc - 新课程数学

2007年江苏高考情况分析及思考淮安市教研室冯建国一、07年高考试题的基本情况:1、试卷情况07年高考试题(江苏卷)阅卷工作已经结束,从抽样统计数据来看,选择题50分得分约39.4分,得分率78.8%,填空题30分得分约17.4分左右,得分率58%,其中第13、16题得分率较低,选择、填空题的总体得分率为71.1%;解答题共70分得23.1分,得分率33%,其中第17题12分得8.5分,得分率71%;第18题12分得5.8分,得分率48%;第19题14分得5.4分,得分率38.6%;第20题16分得2.3分,得分率14.4%;第21题16分得1.09分,得分率6.8%。

全省均分79.94分,淮安市均分76.52分,在全省十三大市中名列第九名。

和06年比较,试题继续体现了“求新,出彩,不出错”的原则,稳定压倒一切,虽不是像06年与05年的姊妹题,但更加注意了基础题和常规题的比例,覆盖面较宽,题型基本上为常见题型,使学生即使做不出,也感到较熟悉,强化了在考查能力的同时注重“学什么,考什么”的命题思路,其结果是选择、填空题的得分率明显上升(比去年上升10个以上百分点)。

但由于解答题题量少,解答题的分值大,并坚持多题把关,从第18题起,得分率直线下降,尤其是后两题确实起到了把关的作用。

今年第17题考概率,第19题考解析几何,应当引起重视,从第20题、第21题来看,对函数性质的讨论、数列递推公式的运用依然是高考题命制的重点、难点、热点。

用南京师范大学涂荣豹教授的话来说,今年的试卷优点很多缺点也不少,优点主要有(1)试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课本,但略高于课本。

(2)试题难度适中层次合理。

从统计情况看,这部分拿满分的人多。

(3)试题侧重基础,关注能力要求,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小题无创新,大题体现不同层次。

(4)区分度高。

第21这道题得10分以上的全省有500人左右,有15人得满分,20题得10分以上的全省有5000人左右,从这两道题的区分度来看,层次明朗,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了平台,也基本实现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200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历史

200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历史

绝密★启用前200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历 史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

I .晚清诗人张维屏有诗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该诗记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 .鸦片战争期间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2.中日《马关条约》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其内容上的不同..之处是 A .赔款 B .割地 C .开通商口岸 D .开设工厂3.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4.200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日。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与这一节日有关的是A .武昌起义B .北伐战争C .南昌起义D .遵义会议5.卢沟桥的炮火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

由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A .淞沪会战B .太原会战C .徐州会战D .百团大战6.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标志是A.五四运动的爆发B.红军长征的胜利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香港回归7.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修订宪法,把什么内容写进了宪法?A.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科教兴国”的战略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A.和平方式统一祖国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海峡两岸实行“通邮、通航、通商”9.20世纪70年代,打破中国外交僵局、使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是A.参加日内瓦会议B.出席万隆会议C.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D.创立上海合作组织10.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当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公民大会B.十将军委员会C.责任内阁D.陪审法庭11.在西方代议制中,突出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法律文件是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12.下图《眺望柏林墙的那一边》反映了“冷战”导致的A.德国的分裂B.朝鲜半岛的分裂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古巴导弹危机13.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2007年江苏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三

2007年江苏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三

2007年江苏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三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秦时期的统治者中自比为太阳,百姓却很痛恨的是A.夏桀B.商纣王 C.周厉王D.周幽王2.“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这种规定出自于A、西周的分封制B、秦朝的郡县制C、推恩令D、附益之法3.下图中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曾与唐朝会盟的是A.① B.② C.③ D.②③4.王安石变法时实行的保甲法,主要是为了A.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B.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C.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D.健全地方军事体制5.清朝对天山南部统治的巩固是在A、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后 B.康熙帝册封班掸额尔德尼后C.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后 D.乾隆帝平定回部贵族叛乱后6、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洋务运动起到的作用主要是A.在政治制度上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B. 抵御了列强侵略,维护清朝统治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D. 中国创办了第一批近代企业7、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的直接任务是A.发展资本主义 B.推翻清朝统治 C.谋求民族独立 D.成立中华民国8、陈独秀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只推翻了一个君主专制政府,而没有通过批判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使国民真正觉醒起来。

为此A、他大力兴办民族工业B、他开始考虑成立中国共产党C、他掀起新文化运动D、他极力主张国共合作9、《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民族主义部分中突出了A、武装排满的内容B、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C、反对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的思想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10、秋收起义中毛泽东在文家市决定部队向井冈山进军A.开始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C.确立了中共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11、1940年后,各抗日根据地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2007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文综)

2007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文综)

保密★启用前2007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文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第工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4页,第II卷5—12页,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76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座位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案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本卷共38小题,每小题2分,共76分。

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将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一颗排除在大行星之外,这颗行星是A.冥王星B.木星C.水星D.天王星2.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地区是A.欧洲西部B.墨西哥湾沿岸C.亚洲东部D.地中海沿岸海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据此回答3--4~。

3.通常海水的盐度越高,腐蚀性越强。

下列水域对船舶腐蚀性最强的是A.红海B.阿拉伯海C.东海D.日本海4.深海大洋底广泛分布的、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是A.石油B.煤炭C.硫和磷D.锰结核5.长江三角洲地区将部分燃煤改用天然气A.可能加速全球变暖B.可以减轻环境污染C.能够减少暴雨洪涝D.有助于保护臭氧层6.农民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产品种植面积最终取决于A.市场B.气候C.地形D.交通运输7.属于技术指向型的工业是A.电子装配工业B.航天工业C.炼铝工业D.制糖工业8.下列各组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相同的是A.鞍山、株洲B.阿伯丁、巴西利亚C.扬州、济宁D.华盛顿、麦加9.下列城市道路网有利于减轻市中心交通拥堵的是A.环行道路网B.环行放射式道路网C.方格道路网D.放射状道路网10.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行为是A.拒绝使用再生纸B.大量使用塑料包装袋C.频繁更换手机D.步行或乘公交车上学11.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2007年江苏省高考试卷(含答案,2008新课标)

2007年江苏省高考试卷(含答案,2008新课标)

2007考试时间和科目为:4月8日上午8:30-9:45物理;10:30-11:45政治;下午2:00-3:15生物;4:30-5:45地理。

4月9日上午8:30-9:45历史;10:30-11:45化学。

绝密★启用前200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物理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答题要求1.本试卷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23题,23题,共69分)、非选择题(第24题~第28题,5题,共31分)两部分。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放在桌面,等待监考员收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右上角所粘贴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4.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5.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画清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

1.一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分别是A.,0 B.0, C., D.0,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3.下列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4.在同一地点,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则A.质量大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 B.质量大的物体先落地C.质量小的物体先落地 D.两个物体同时落地5. 关于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B.力可以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C.力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D.力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6.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弹力作用C.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物体的接触面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平行于物体的接触面7.有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3N和5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A.最大为10N B.最小为2NC.可能为15N D.可能为1N8.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B.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9.关于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只有大小而无方向,所以功是标量B.力的位移都是矢量,所以功也是矢量C.功的大小仅由力决定,力越大,做功越多D.功的大小仅由位移决定,位移越大,做功越多10.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焦耳(J)B.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瓦特(W)C.功率是描述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焦耳(J)D.功率是描述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瓦特(W)11.一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重力做了2J的功,则A.该物体重力势能减少,减少量等于2JB.该物体重力势能减少,减少量大于2JC.该物体重力势能减少,减少量小于2JD.该物体重力势能增加,增加量等于2J12.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有可能增加B.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会不断减少C.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故节约能源没有必要D.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且现有可利用的能源有限,故必须节约能源13.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其线速度A.大小保持不变,方向时刻改变 B.大小时刻改变,方向保持不变C.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 D.大小和方向均时刻改变14.一颗人造卫星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地球的半径为R,卫星的质量为m,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大小为A. B. C. D.15.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仅在两个同向水平力的共同作用下开始运动,若这两个力分别做了6J和8J的功,则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A.48J B.14J C.10J D.2J16. 在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若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仅将各自的电荷量均减小为原来的,则它们之间的为库仑力将A.增大为原来的2倍 B.增大为原来的4倍C.减小为原来的 D.减小为原来的17. 某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电场中M、N两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和,由图可知A.= B.﹥C.﹤ D.无法比较和的大小18. 如图所示,环形导线中通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I,则该环形导线中心处的磁场方向为A.水平向右B.水平向左C.垂直于纸面向里D.垂直于纸面向外19. 通电直导线放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如图所示。

2007年江苏省高考历史模拟考试卷

2007年江苏省高考历史模拟考试卷

2007年江苏省高考历史模拟考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5小题)1、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

”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所谓的“中朝”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C、宋代设置枢密使为副相,分割宰相的权力D、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2、“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西下。

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

”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的一首诗。

以下哪个题目最可能是其原题:A、《甲午悲歌》B、《珍珠港祭》C、《台湾沦陷》D、《日寇投降》3、我国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作为公民道德标准的政权是:A、太平天国B、南京临时政府C、广东革命政府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4、2005年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时说:“从你们踏上内地的那一刻起,我们两党就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两党历史性的再度握手充分印证了国共两党当前共同的根本利益是:A、实现本阶级的统治B、实现祖国统一、民族振兴、国家富强C、共同对付“台独”势力D、稳定两岸关系、发展两岸经济5、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1)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2)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3)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4)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去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A、(1)(2)(4)B、(1)(2)C、(1)(4)D、(2)(4)6、议会是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有关议会的叙述正确的是: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的权威,并形成了两党制B、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C、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制宪会议成为最高行政和立法机关D、孟德斯鸠主张议会和君主共同享有立法权7、1998年5月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年1月1日,欧元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结算,……2000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统一的欧洲货币。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三 专题3【含点拔解析】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三 专题3【含点拔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1.(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23题)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

”这位思想家主张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答案】B【点拨】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位思想家主张变法,实现民权自由,但却反对革命,可知其为维新派代表。

2.(2008年江苏高考7题)如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A.魏源B.林则徐C.洪仁玕D.严复【答案】D【点拨】题目所给的漫画是讽刺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而严复是将进化论引入中国的第一人,是该理论的坚定的支持者。

选D项。

3.(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14题)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

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答案】C【点拨】该类题,更加考察考生对于历史史实的掌握与运用,超越简单机械的记忆、背诵。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体现中体西用的特点,属于洋务派的言论。

张之洞强调“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的言论表面上是要“新旧兼学”,实际上是站在旧学、中学一边,反对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伦理学说。

排除A。

“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强调中西文化之间只是性质而非程度的差异,由这种性质差异又导出所谓“以中济西”论。

这是新文化运动中杜亚泉以伧父为笔名,发表了一系列论述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文章,与陈独秀论战。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试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试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试卷-、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

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A.孙叔敖B.管仲C.李冰D.郑国2.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书同文字”。

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

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4.图为《元朝疆域图》,其中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5.中国古代历史上屡次出现的南北分裂或对峙,最终多以北方政权统一南方政权为结局。

以下哪次统一却改变了这一“定势”?A.隋朝统一B.北宋统一C.明朝统一D.清朝统一6.下列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在哪两次战争期间?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7.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先于中国资产阶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早期资本输出B.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C.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和束缚中国资产阶级D.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掠夺原料8.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

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A.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B.都提倡民权和西学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D.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9.“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志共和,即称民贼。

”这是1915年底一篇宣言中的内容,发表此宣言的是A.梁启超B.黄兴C.孙中山D.蔡锷10.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握手。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

1.C2.A3.D4.D5.C6.C7.A8.C9.C10.B11.D12.B13.D14.A15.D16.B17.B18.A19.A20.D21.C22.D23.B24.B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3分。

25.答案要点:(共10分)①冗官。

②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农民得以安心生产(保证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人大为增加。

③主要原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

其他原因: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变祖宗之法,遭到保守派阻挠。

④持肯定意见: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收人,减轻了农民负担,对于改变北宋“积贫”状况起到一定作用。

持否定意见:王安石变法既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其变法的理念与措施脱离了当时实际。

26.答案要点:(共13分)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施“一五”计划,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经济建设方针: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意义:八大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

③具体表现:掀起了“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发动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原因: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

(答出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的意思亦可)④邓小平理论继承了八大路线,同时又有所发展和创新。

27.答案要点:(共10分)①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提出了这一构想。

反映了当时世界各国追求和平(合作)的愿望。

②国际联盟受到英法等大国的操纵,成为其推行绥靖政策的工具。

导致埃塞俄比亚被意大利吞并。

2007年全国各套高考卷历史试题解析(宁夏文综)

2007年全国各套高考卷历史试题解析(宁夏文综)

高考真题分课汇编(必修一):2-1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0分)1.(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8题)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答案】D【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林则徐上书道光帝主张禁烟原因的理解。

本题以福建历史名人的奏稿文字入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思想。

本题命制较好体现地方史特色,这也是福建自主命题三年来的亮点之一。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鸦片流毒中国危害国民的身心故C项错误;A项和B项是并列选项,指的是鸦片造成兵弱且损害身体;而更严重的是银荒:白银外流,国家财政困难,威胁大清帝国政权,为列强增加财源,早晚侵略中华。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从关键句“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可见林则徐清楚表明,中国的财富,宁可“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为侵略者提供资金,这更是当务之急。

A、B两项只从材料侧面反映了问题,属于鸦片带来的危害,但不是题干强调的“最大危害”,排除;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与材料中的“何妨损上而益下”相违背,排除。

【结束】2.(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24题)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

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C【点拨】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1895年甲午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结束】3.(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31题)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江苏高考历史信息卷命题人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汤永成第Ⅰ卷(选择题,共69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风》是《诗经》中的精华,主要是因为A.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B.反映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C.对祖先和当权者歌功颂德D.宫廷祭祀时唱的赞歌2.文学作品的风格、形式和内容往往反映了时代的特点,晚唐咏史诗感人至深,出现了以咏史来指责当时的统治者的诗歌“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A.陈子昂B.孟浩然 C.杜甫D.杜牧3. 元朝时,由我国中央政府首次实施直接行政管辖的地区包括①黑龙江②新疆③西藏④台湾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4.明朝的“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亩”的相同之处是①取消了人头税②赋役征银③精简了税项④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④5.以下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革新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付诸实践的人物有:①②③④⑤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②③⑤6.武昌起义后“南北议和”中的“南”、“北”分别指A.湖北军政府和北方各省B.湖北军政府和北洋政府C.南方革命军和北洋政府D.南方革命军和北京政府7.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有①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彻底扫除障碍②欧美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③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④“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A.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进一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直接反对日本侵华的群众运动是A. 护国运动五四运动B. 五四运动五卅运动C. 五卅运动省港罢工D. 五四运动省港罢工9.从土地革命开始到瓦窑堡会议前,中国共产党在政权问题上的基本主张是A.建立工农民主专政政权B.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C.建立民主联合政府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0.抗日战争时期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相比,中国共产党在政策上所作的调整有①从没收地主土地到保留地主土地私有制②从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③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到游击流动作战④从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到实行党外合作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1.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主要表现在①关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思想②关于中共要经受执政党地位考验的思想③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④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矛盾思想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12.1952年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得益于A.国民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任务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初步进展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执行 D.苏联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支援13.从下列人物身上我们应学习的主要精神是雷锋王进喜焦裕禄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公而忘私,乐于奉献C.善于改革,勇于创新D.反腐倡廉,崇尚节俭14.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说:“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这些政策和办法的核心是:A、欢迎台湾各界为统一献计献策B、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C、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促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5. 马基雅维利与孟德斯鸠都A.从神学角度考察现实社会B.是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C.批判封建专制王权的腐朽D.阐述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学说1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开始出现于工业革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A.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C.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D.生产的社会化特征越来越突出17.亚当·斯密阐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时代背景是①英国进入工业革命时期②科学成就迅速转化为生产力③启蒙运动盛行于欧洲④机器生产已经取代手工工场A. ①③B. ①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18.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方面的影响是①工厂的设立不一定靠近河流②交通条件已成为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③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④产生了石油化工、机器制造等新兴工业部门A.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19. 明治维新后较明治维新前日本的变化,不正确的是A.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B.由半封建割据状态转变为中央集权C.封建的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代替D.从法律上保障封建领主的土地所有权20. 二战期间,从开罗会议到雅尔塔会议召开,欧洲战场的局势是①美英军队登陆西西里岛②盟军开辟第二战场③盟军进入巴黎使法国光复④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21. 有关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的兴起促成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B.生物进化论观点为中国近代前期的思想解放潮流提供武器C.19世纪30年代物理学的发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条件D.20世纪初物理学的新成就加速了二战的结束22. 下列关于二战后东欧各国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A.波兰是最早进行改革的国家B.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C.匈牙利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D.捷克斯洛伐克实施市场经济体制23. 1948年底,美国陆军部长罗亚尔说:“最初是日本广泛非军事化的旧方针与要把日本建设成为自立国家的新方针产生了矛盾。

”因此,新的“对日占领政策是扶植强有力的日本政府”。

美国对日政策改变的原因和影响是①中国内战中蒋介石败局已定②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③冷战的加剧④不利于根除日本军国主义势力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1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4题12分,第25题14分,第26题13分,共计39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4、阅读下列材料:(唐初年,唐太宗打败东突厥,突厥大汗投降,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汗国灭亡。

贞观四年,就如何处理东突厥问题,唐太宗与群臣进行了一番争论。

)突厥既亡,其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

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之,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

”……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

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臣属,……国分则弱而易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国。

仍请于定襄置都护府,为其节度,此安边之长策也。

”温彦博以为“徙于兖、豫之间,是乖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

请准汉武故事,置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扞蔽,策之善者也。

”……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

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

’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

选其酋长,使人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东自幽州,西至灵州,分突利故所统之地,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之地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其众。

五月,辛末,以突利为顺州都督,使帅其部落之官。

上戒之曰:“……今命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掠,非徒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引自《资治通鉴》回答:(1)根据材料,将讨论中出现的三种意见,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3分)(2)唐太宗决定怎样处理东突厥问题?该决定起了什么作用?唐太宗处理这一问题的决策过程,反映出贞观之治的什么特点?(3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太宗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现,并概括唐太宗推行这一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6分)25.下列是有关1994-1945年美国插手国共谈判的材料:材料1:1944年11月10日,毛泽东与赫尔利最后达成的《中国国民政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协定》内容如下:一、中国政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应共同工作,统一中国一切军事力量,以便迅速击败日本与重建中国。

二、现在的国民政府应改组为包含所有抗日党派和无党无派政治人物的代表的联合国民政府,并颁布及实行用以改革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新民主政策。

同时,军事委员会应改组为由所有抗日军队代表所组成的联合军事委员会。

三、联合国民政府应拥护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建立民有民享民治之政府的原则。

联合国民政府应实行用以促进进步与民主的政策…… 四、所有抗日军队应遵守与执行联合国民政府及其联合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并应为这个政府及其军事委员会所承认,由联合国得来的物资应被公平分配。

五、中国联合国民政府承认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及所有抗日党派的合法地位。

——摘自《胡乔木回忆毛泽东》材料2:这一协定(见材料1)的精神和方向,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八年来在抗日统一战线中所追求的目的之所在。

——摘自1944年11月10日毛泽东致罗斯福函材料3:蒋介石明白告诉赫尔利:承认这一协定,将意味着他和他的党完全失败,并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共产党控制政府。

——摘自《美国对外关系,1944,中国卷》材料4:11月21日,国民党方面又另行提出了一个三条反建议,由赫尔利转给周恩来同志。

它的要点是:一、国民政府允将中共军队加以改编,此后,承认中共为合法政党;二、中共应竭诚拥护国民政府,将其一切军队移交国民政府军委会统辖,国民政府指派中共将领以委员资格参加军委会;三、国民政府之目标为实现三民主义之国家。

——摘自《胡乔木回忆毛泽东》材料5:在武装的政党和军阀强大得足以抗拒政府的时候,中国是不能有政治统一的。

美国方面曾过分估计了后者的力量,而最强大的力量,依然是重庆的国民政府。

蒋介石并无法西斯心理,他正在为了他的国家走向民主政府,那是他的事业的目标。

美国已承认国民政府为中国的政府,并且在经济上、军事上和政治上支持它,但并不曾支持任何军阀或武装的政党。

在该国有强得足以抗拒政府的武装力量的时候,一个自由的、团结的和民主的中国总不能在这次战争中出现。

——摘自1945年4月2日赫尔利在华盛顿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请回答:(1) 根据材料1,指出五点协定的关键所在。

(4分)(2) 参照材料1、2、3,如何理解毛泽东和蒋介石对协定的截然不同的评价。

(4分)(3) 比较材料4与材料1,指出国民党三点反建议的要害。

(2分)(4) 指出材料5中赫尔利对中国国共两党的看法,并阐明美国对华政策的基点及这一政策造成的后果。

(4分)26.下列是中国与美国、日本宪法有关国家制度的材料:材料1:美国的“全部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

“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应召为合众国服现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不时规定和设立的低级法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