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德育教案(芳)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优秀教案

二年级数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优秀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优秀教案: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单位:盘龙区云波小学教师:李翔一、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4、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识,从小养成自觉遵守交通安全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主要应用观察法、设置问题探究法以及独立探究法。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学具准备:小棒。

八、教学过程:A、新课引入: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生:两位数加两位数。

师:你能自己写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吗?生:能。

(让学生自己写一道算式,并把它计算出来,教师注意巡视辅导。

最后指名板演,并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师: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应该注意什么?生: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

2、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12+9=(?) 26+8=(?)49+7=(?)21+23=(?) 45+13=(?) 34+25=(?)3、揭示并板书课题:师:27+45=(?)你们会算吗?有的学生说会,有的学生说不会。

师: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的内容,(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

(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

B、新课教学: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让学生有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欲望。

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师: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我们知道二(1)班有36人,二(3)班有35人,还有一辆车准乘70人。

师:题目问我们什么?生: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师:准乘是什么意思?(教师说明:准乘即是允许且不能超过的意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品德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品德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一、教案背景在学校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为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课程的教师,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品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

二、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品德,了解品德的重要性;2.明确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3.培养学生的自律性,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4.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实践良好的品德行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难点: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实践良好的品德行为。

四、教学准备课本、教具、课件、教学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品德的理解,引导学生了解品德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学习品德准则教师通过课件介绍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如诚实、守时、友善等,让学生了解这些准则的含义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品德故事的讲解教师讲述一些与品德有关的故事,如《刻舟求剑》、《孔融让梨》等,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含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将这些道德准则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4.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些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道德问题,如捡到钱包应该如何处理、帮助朋友等,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5.角色扮演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扮演故事中的人物,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到良好品德行为的重要性。

6.总结和反思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良好的品德行为,并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七、教学延伸教师可将品德教育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品德。

例如,在数学课上,引导学生讨论公平分配的问题,在语文课上让学生欣赏有关诚实和友善的文学作品等。

八、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听取学生的发言、收集学生的作品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促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二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模板

二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模板

二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模板教学设计的书写情势,可以是文本的,也能够是表格的,还可以将文本和表格二者结合。

纯文本情势的教学设计内容较具体,信息量大,但不会直观反应教学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X二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2X二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模板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运用意识,2、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爱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增强自信心。

重点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进程:一、引入课题我们已经掌控了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学会了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用所学知识连续来解决“派车”这个问题。

板书:派车二、探索新知1、先让学生视察本题的情境图,知道图意,找出必要的信息,提问: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学生回答。

(有25人要乘车,小汽车限乘3人,面包车限乘8人)2、再让学生独立摸索:(1)可以怎样派车?(2)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公道?3、在学生独立摸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换,全班集体交换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知道和表达,如第(1)小题解决方法有:(1)派4辆面包车;(2)派3辆面包车,1辆小汽车;(3)派2辆面包车,3辆小汽车;(4)派1辆面包车,6辆小汽车;(5)派9辆小汽车。

以上五种派车方案学生只要说出其中一种就可以了。

4、在引导学生探究第(2)小题的解决方法时,要求学生要说出道理,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知道和想法。

学生只要说得有道理就可以。

如:要想派车辆数少一些,便于管理,而且每辆车坐得宽阔些,就派4辆面包车;要求没有空座,就派2辆面包车,3辆小汽车。

……让学生用“试一试”中表格的情势出现答案。

三、巩固练习第9页“试一试”让学生独立填写后集体订正。

202X二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模板2一、教材根据本节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九页《派车》。

二年级上册数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二年级上册数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二年级上册数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二年级上册数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一(1)班王世斌德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首要地位。

所以,不管思想品德课还是语文、数学课等教学都要寓德于教,德育教学如细雨,润物无声,各科教学是沙土,无时无处不渗透着细雨之水;学生似小草,吮吸着沙土里的水份。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德育教学呢?下面谈谈我们低年级科组的一些做法:一、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

因此我们将小学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通过爱国主义内容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

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述我国教学发展的历史,另外,在讲解一些应用题时,可以通过有关数据,比如钢产量、粮食产量的增长,农民年收入的增加等,使学生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求知向上的欲望,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当年陈景润的老师沈元就讲过:“自然科学的皇冠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歌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自此陈景润就立下了证明歌德巴赫猜想以摘取明珠的理想。

此类事例适当引导,使学生明白,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生存,要想有所作为,要想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不努力学习,不掌握科学知识,是万万不行的,使学生树立起立志成才,为民族富强而勤奋学习的雄心壮志。

三、结合数学教学的常规性,培养良好习惯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抓住一切时机,反复进行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完整)二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学计划

(完整)二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数学德育渗透教学计划一、小学第三册德育渗透总体目标1、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爱卫生、爱集体、爱家乡的教育。

2、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优良品德。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环保意识。

5、通过比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

6、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及结合协作的优良品质。

7、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

8、对学生进行保护爱护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

9、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欣赏数学美。

10、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优良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小学二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育总体目标详尽实施章节(一)长度单位长度单位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活动,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师精心设计丰盛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合作中探索。

(二)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两位数加两位数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优良品德,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景图,对学生进行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等优良品德的教育。

2、两位数减两位数1、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自豪感。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胜利的怡悦。

利用北京申奥的体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让学生用学到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欢乐。

用情景图去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从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胜利的怡悦。

4、整理和复习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欢乐。

在小组合作中总结计算的法则。

5、我长高了1、通过实际的测量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创新发展的能力。

2、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测量的兴趣,同时在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测量锻炼并以比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人教版数学二级上册德育渗透教案 7的乘法口诀【推荐下载】

人教版数学二级上册德育渗透教案 7的乘法口诀【推荐下载】

人教版数学二级上册德育渗透教案7 的乘法口诀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练习课【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

以变换多种方式巩固乘法口诀的练习,,提高学生记忆口诀的兴趣,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口诀、记忆口诀,熟悉口诀之间、口诀与计算之间的联系。

通过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学习乘法的用处,培养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在学生理解并掌握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的练习课教学。

学生虽然能背出7的乘法口诀,但是应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口算的速度是比较慢的。

本课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②流利地背出1—7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生活的计算问题。

2、过程与方法方面:①通过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加深理解7的乘法口诀。

②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发现,在交流讨论中归纳,经历知识的构建与深化过程。

③通过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对7的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

3、情感与态度方面:①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②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认真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提高学生1—7的乘法的计算技能。

2、教学难点:进一步巩固7的乘法口诀计算。

【教学具准备】口算卡、课件及实物投影。

【学科与德育的有效融合点】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了小明做纸花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的情景,让学生知道做事要有计划,有恒心;懂得对小朋友要有爱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

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培养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动笔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培养学生好学、乐学、。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德育渗透教案7的乘法口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德育渗透教案7的乘法口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德育渗透教案7的乘法口诀一、教材背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中,第七个德育渗透教案的主题为“乘法口诀”。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学习乘法口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加深他们对乘法的理解。

二、教案目标1.理解乘法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乘法口诀;3.发扬合作精神,培养自信心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乘法的定义和性质;2.乘法口诀。

四、教学方法1.观察和思考法;2.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1. 乘法的定义和性质教师通过简单的小数相乘、整数相乘和分数相乘的例子,向学生介绍乘法的定义和性质。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发现乘法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乘以1等于本身等性质。

2. 乘法口诀的发现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行探究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例如提醒学生注意个位数的乘法规律等。

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乘法口诀的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展示其探究结果,让其它小组进行检验和补充。

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高发言的自信心,尊重他人贡献。

最终,教师向全班展示正确的乘法口诀,并鼓励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熟练掌握乘法口诀。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当从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实际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练习测试和应用实践来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

七、总结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在理解乘法定义和性质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和合作,成功发现了乘法口诀的规律。

同时,学生也在实际应用中熟练掌握了乘法口诀,为以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2024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精选12篇

2024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精选12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页是爱岗的小编给家人们整理的12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使学生真正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口算。

2×3=2×5=4×2=5×1=5×3=4×3=5×5=1×4=2.列式计算。

(1)3个4相加是多少?(2)5个2相加是多少?3.师:大家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学会了计算相应的式子题和文字叙述题。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看谁能够应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4.教师板书课题:应用题新授1.出示例8(教师板书)同学们浇树,每个人浇4棵,3个人一共浇多少棵?2.分析解答例8(1)读题,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要求的问题各是什么?用小圆片摆一摆,表示出题目中的意思。

学生可以答出:每个人浇4棵,有了3个人,要求一共浇了多少棵。

(一个学生说,另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板贴小圆片。

)(2)师:看图思考,要求一共浇了多少棵树应该怎么想?(学生回答:每个人浇4棵,也就是1个4棵,有3个人浇树,就是浇了3个4棵。

要求一共浇了多少棵,也就是求3个4是多少。

)(3)问:要求3个4棵是多少,应该用什么方法解答?该怎样列式?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4×3=12(棵)口答:一共浇了12棵。

3.进一步理解例8算式的意义。

师问:谁来说一说,算式中的。

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算式中的4表示每个人浇了4棵树,也就是一份是4,算式中的3表示有3个人再浇树,也就是有相同的3份,算式中的12表示3个人一共浇了12棵树,也就是3个4是12.)4.讲解例9(1)出示例9(教师板书例9)小明买了3个扣子,每个5角钱,一共用了多少钱?(2)师:读题,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贴:(3)师:看图思考,要求一共多少分应该怎样想?用什么方法解答?怎样列式?说说为什么?(分小组讨论)(4)汇报解答方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德育渗透教案 7的乘法口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德育渗透教案 7的乘法口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德育渗透教案7的乘法口诀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7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

以变换多种方式巩固乘法口诀的练习,,提高学生记忆口诀的兴趣,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口诀、记忆口诀,熟悉口诀之间、口诀与计算之间的联系。

通过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学习乘法的用处,培养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在学生理解并掌握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的练习课教学。

学生虽然能背出7的乘法口诀,但是应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口算的速度是比较慢的。

本课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②流利地背出1—7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生活的计算问题。

 2、过程与方法方面:
 ①通过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加深理解7的乘法口诀。

 ②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发现,在交流讨论中归纳,经历知识的构建与深化过程。

 ③通过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对7的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

 3、情感与态度方面:。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品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品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品德与法治》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做文明的公民课时1 《拥有一颗文明的心》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品德与法治- 研究做一个文明的公民- 掌握讲述自己的经历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内容:1. 品德与法治的概念2. 文明的行为示范3. 经历的讲述和想法的表达教学步骤:1. 前导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的行为举止,并分析哪些是文明的行为。

- 引导学生思考品德与法治的概念,提出问题并互相讨论。

2. 导入新课:- 介绍品德与法治的概念,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理解。

- 展示文明的行为示范,与学生共同探讨。

3. 研究主体:- 研究并掌握如何讲述自己的经历,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

- 学生分组练讲述自己的经历,并展示给全班。

4. 拓展活动:- 教师与学生一起制定在校内校外如何表现文明的行为规范。

- 学生组织表演或小品,展示文明的行为。

教学评估:- 学生能够描述品德与法治的概念。

- 学生能够观察并分析周围人的行为,区分文明的行为和不文明的行为。

- 学生能够用清晰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 学生能够参与小组活动并共同制定文明的行为规范。

- 学生能够通过表演或小品的形式展示文明的行为。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品德与法治的概念,并培养文明的公民意识。

学生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加深了对文明行为的理解和重视。

拓展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文明行为在不同场景中的具体表现,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二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小学二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小学二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怎么写呢?为大家准备了小学二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准备:1.《我的家乡》图片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课时安排:本课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看一看,说一说。

1.,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图片。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作业:你的家乡在哪里?第二课时复习上节课:你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过程:评一评:1.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2.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3.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6.师生共评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小学二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精品文档小学二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小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这是数学教学目的的任务之一。

作为数学课不仅要传播基本的数学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数学是小学教学的一门主要学科。

新课标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指出“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当务之急。

如何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笔者根椐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大致可以从显性的、隐性的、理性的三个方面展开。

一、巧抓情境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众所周知,新旧教材的一个明显区别是新教材增加了更多的情境图。

这些情境图内涵丰富,含义深刻。

巧妙利用情境图,充分挖掘情境图中的资源,将是新教材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亮点。

1、以故事形式妙用情境图。

1 / 21精品文档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讲故事。

因此,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如在教学《比较大小》一课时,就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想象,然后编一个故事。

学生都争先恐后编出了非常有趣的“小猪帮小兔一起造房子”的故事。

教师适当点拨,如果没有小猪的帮忙会怎样呀,学生各抒己见。

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

2、以讨论形式领悟情境图。

有很多情境图,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大扫除的情境,让学生在数数的同时展开对图上小朋友的讨论,使其深受爱劳动、爱清洁的教育。

又如在教学《认识长度单位》时,教材本身就是一个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环保教育图片,让学生讨论图上的小朋友都是怎样保护环境的,我们平时又应该怎样做,使学生领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小学德育数学教案

小学德育数学教案

小学德育数学教案
年级:小学二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生了解友谊与团结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友谊与团结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内容:
1. 词语解释:友谊、团结
2. 数学练习: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小组合作练习工作纸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友谊与团结的意义,并引出本节课
的主题。

2. 学习(15分钟):首先解释词语友谊与团结的含义,然后通过数学练习引导学生思考
友谊与团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让他们在小组中合作解决这些问题。

3. 练习(20分钟):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几道数学题目,题目中涉
及友谊与团结的概念。

4. 总结(10分钟):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小组合作中的体会和感受,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强调友谊与团结的重要性。

5. 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友谊与团结的作文,并用数学方法解
决其中的问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友谊与团结的重要性,还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数学
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友谊与团结,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德育渗透教案7的乘法口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德育渗透教案7的乘法口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德育渗透教案7的乘法口诀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乘法口诀表。

2.培养良好的数学习惯。

3.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方案
1. 教学内容
本堂课要求学生掌握乘法口诀表,能够背诵并能够正确使用。

2. 教学方案
① 导入
老师可以介绍一下乘法口诀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② 演示
老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乘法口诀表,给学生进行演示。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以第一行为例,写出2乘1到2乘9的过程,让学生数一下每一行
中数字的个数。

2.强化每个乘法口诀的特点,突出易错点。

3.让学生跟读,进行口算练习。

③ 练习
在学生熟悉了乘法口诀表之后,老师可以出一些乘法口诀的练习题,加深学生
对乘法口诀的理解。

练习题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逐步递进。

④ 总结
老师可以请学生高声朗读口诀表,再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口诀
的记忆。

三、教学注意点
1.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信心,让他们积极参与。

2.对于一些易错点,要进行突出强调。

3.要适当调整难度,根据学生理解情况,依次进行。

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达到了,学生们能够背诵并运用乘法口诀了。

但是在教学当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教学适宜时间需要加强,时间过短,学生理解不够透彻。

2.学生对一些口诀表达不够清楚,需要更注重示范。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素养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诚实、友爱、勤劳等品德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教学重点:1. 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2. 诚实、友爱、勤劳等品德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品德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教学准备:1.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材。

2. 多媒体设备和相关课件。

3. 课堂布置:学生座位整齐、黑板清洁。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品德教育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品德的定义和重要性。

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展示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讲解诚实、友爱、勤劳等品德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日常生活中的诚实、友爱、勤劳的例子。

Step 3:活动设计(2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并列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品德。

2. 小组展示: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列举的品德,并解释其重要性。

3. 合作游戏:设计一个团队合作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分享游戏中的收获。

Step 4:总结归纳(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

Step 5: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身边发生的诚实、友爱、勤劳等品德故事的作文。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品德教育活动。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友爱精神。

2. 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公益机构,让他们亲身感受品德教育的实际应用。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023年最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2023年最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2023年最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惯。

-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互助友爱的精神。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的作息时间1. 朗读教材中与作息时间相关的课文,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作息时间表。

2. 引导学生探讨作息时间对身体健康和研究效果的影响。

3.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并互相研究。

第二单元:诚实守信1. 通过故事和例子,引导学生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诚实守信的问题。

3. 编排小品或剧本,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诚实守信的价值。

第三单元:友善待人1. 研究教材中与友善待人相关的课文,教授学生友善待人的基本规范和行为方式。

2.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锻炼友善待人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友善待人对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第四单元:勤劳节俭1. 研究教材中与勤劳节俭相关的故事和诗歌,培养学生勤劳节俭的品质。

2.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制作手工作品,体验勤劳节俭的快乐。

3. 引导学生探讨勤劳节俭对个人和家庭的意义。

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合作研究: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研究和促进。

-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情境中实践思想品德。

评价方法:-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如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等。

- 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制作的手工作品和表演的成果。

- 个人思考:组织学生书写个人思考日记,反思自己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进步和不足。

教学资源:-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材-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视等)- 小组活动所需材料(纸张、笔、剪刀等)以上是2023年最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全册教案的大纲,旨在通过教材中的课文、活动和讨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以及积极向上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二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范文

小学二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范文

小学二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范文从教学目标角度来看,每节课都会环绕一个或几个教学目标来展开。

这些目标的设定是建立在对教学内容综合分析及掌控的基础之上的。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范文1【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在建立1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视察能力以及估算物体长度的意识。

4、通过测量、视察、比较等学习活动,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形成1米的长度观念,体验视察、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5、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感受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教学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学习进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测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身高是多少?(学生交换自己的身高)大家在交换的时候都用到了一个字“米”。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米(板书课题)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亲身测量初步感知“米”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数学来自于生活。

二、探究体验。

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师:老师的身高是1米58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体会进行估计)。

再估计一下,从地面到你身体的哪个部位大约是1米呢,(并贴上标签),再说说你的身高比1米高呢,还是不到1米?师:大家都想估计,那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绸带渐渐的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视察拉开的绸带,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绸带的长够1米了,就立刻喊“停”(学生活动)。

启示:指着拉开的绸带,这正好是1米吗?怎样才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呢?(可以用尺量)那请小朋友用你们的尺量一下。

(得出用厘米尺量很不方便,而且也不容易得出正确的结果。

这样测量你感觉怎么样?(很麻烦)师:看来同学们如果用自己的尺子来量很麻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东莞市茶山镇第三小学二年级德育教案
执笔人:谢笑芳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8、19页例2 例3
教材分析: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100以内加法和减法”这一单元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材重点突出如何退位的问题,让学生在全面了解计算过程和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且了解计算方法。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的加法笔算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笔算,知道了竖式的写法,本节课主要解决在遇到各位数想减不够减的情况该怎么解决。

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课堂设计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制定了“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教学设计方案。

复习准备—问题导学—合作学习—归纳总结—情景学习,即运用教学工具和多媒体课件等创设学习情境,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巩固已学的乘法口诀表,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例题中学会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学生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算理,掌握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3)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出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在教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小棒、多媒体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80-7 35-8 63-4 26-7 42-5 43-6 32-9 65-9
竖式计算:52-21 79-37 65-24
出示56根小棒,让学生口述从56根小棒中拿走8根,讨论为什么得数十位上是4而不是5,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写课题:退位减法
二、情景导入
(出示课件)上节数学课,我们知道北京以绝对的优势取得申奥成功,我们心中都无比骄傲,(渗透爱国主义精神)也解决了一些数学问题。

还留下一些数学问题没有解决,还有什么问题吗?现在我给小朋友们两个数学信息“北京56票,巴黎18票”,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三、自主探究
1、小朋友们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

(学生自主活动)
2、汇报:①北京和巴黎一共有多少票?(56+18)
②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56-18)
③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56-18)
3、②、③中56-18你会计算吗?请大家试试
列出竖式,让学生小组讨论该怎样计算呢?从哪一位减起?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
4、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
5 6 5 6
— 1 8 — 1 8
4 8 3 8
师:都是56-18,现在有两个得数(48和38),到底哪个得数对呢?下面我们就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研究解决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通过猜想、练习、交流总结,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并通过数据的对比,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你认为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笔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不够就从十位退1,退1以后个位减是用哪个数减,最好打上退位点,防止忘记,出错。

五、巩固练习
1、练习,完成课本19页“做一做”第2题。

2.先让学生判断对错,说说错在哪里,然后再改错。

62-36=36 43-17=24 75-29=36 58-24=24
6 2 4 3
7 5 5 8
- 3 6 - 1 7 - 2 9 - 2 4
3 6 2
4 3 6 2 4
我们在做题时应注意什么?
3.笔算下面各题:
91-58= 82-75= 60-24= 43-27=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五、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用“1、4、7、9”这四个数字,组成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式题,现把它们分分类,找一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算一算。

【布置课外活动题的目的是减轻课业负担,以动激趣,发展智力。

本题旨在让学生通过编制和排列算式、分类、比较与合作交流,讲讲算算的活动,进一步满足学生成功的心理需求,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和智力水平,激发创新意识。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减法
5 6 5 6 5 0
— 1 8 — 1 8 — 2 4
4 8 3 8 2 6
教案点评: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学生上课稿,使教学有序进行。

把计算法则用填空的形式让二年级的学生能够掌握法则的重点内容,减轻了学生的负担,避免了机械记忆。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一开始我便联系身边具体事物,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北京奥运,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主动地去探索,发现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在学习如何退位时,通过摆小棒,让学生亲自动操作,采取摆小棒——展示摆法——整理算法——归纳总金算法的教学层次,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的活动中,从具体问题向抽象算理深入探究,使抽象的算理形象化,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和算理的初步理解,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同时,经历数学学习过程。

用小棒形象的解决了退位减法的处理,符合了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设计后记:
本内容的设计遵循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并结合例题内容恰当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工具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已有的素材,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引发学生感知例题,变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

小学生的好奇心易被激发,于是,在教学设计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恰当地提出讨论问题,并创设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情境,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寻找并归纳规律。

在教学时,围绕56-18重点展开探索,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让孩子在自主探索中来感悟、来理解算理方法。

这样,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进行主动学习和自主建构知识,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理算法,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计算这样的退位减法,你认为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学生已经在不断的尝试探索中感悟到,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不够就要从十位借1,别忘了点退位点。

十位退1后还要再减去减数十位上的数。

这样的计算教学,学生获得的将是计算方法。

德育教育资料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