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内生菌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植物内生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_余波
获得更多新型 、疗效更为显著的药物 [18 ] 。然而以往化学
合成的药物所带来的毒副作用使人们望而却步 ,从安全性
和环境的角度考虑 ,对高效 、低毒性和对环境影响小的抗
生素 、化学制剂和农用化学品的呼声越来越高 ,因此人们
的焦点转向了天然药物 。过去的抗生素大多来源于土壤
微生物 ,近年来 ,植物内生菌因其种类繁多 、开发较少 ,而
研究表明很多内生菌的产物能够抑制人类的病原微 生物 (细菌 、真菌 、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 、病毒等 ) 。目前发 现较多的是内生 菌 能够 产 生 多 种新 的 抗 菌 肽类 物 质 。 Strobel G[ 8 ]等从雷公藤 ( Trit, terygeum w il ordii)的茎中分 离到一株内生真菌 Cryp tosporiop sis c. quercina, 能产生一 种新型环肽抗生素 cry1加 cand - m 与棘白霉素和肺炎球 菌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该环肽化合物含有很多稀有氨基酸 如 3一羟基一 4一羟甲基脯氨酸等 ,不仅对核盘菌 ( Scle2 rotiniasclerotiorum )和灰葡萄孢 (Jotrydtis cinerea)等一些植 物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 ,而且还能抑制白假丝酵母 ( Can2 didaalbicanJ)和毛癣菌 ( Trichophyton spp ) 等人类病原真 菌 ,可用于真菌引起的指甲和皮肤病的治疗 。分离自同一 内生菌 的 1 种 新 酰 胺 生 物 碱 ( cryp tocin ) 对 稻 瘟 病 菌 ( Pyriculariaoryzae)及其他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强的抑杀 作用 [ 9 ] 。
植物内生菌的生态学作用与天然产物研究现状及展望
植物内生菌的生态学作用与天然产物研究现状及展望植物内生菌(Endophytic fungi)是一类生活在植物内部组织中的真菌。
它们和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对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植物内生菌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它们具有丰富的天然产物资源,对农业、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植物内生菌的生态学作用、天然产物研究现状及展望。
一、植物内生菌的生态学作用植物内生菌是一类生活在植物内部组织中的微生物。
它们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通过与植物共生,植物内生菌可以帮助植物提高对环境胁迫的适应能力,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和抗逆性。
植物内生菌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养分吸收、抗病抗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1 植物内生菌与植物生长发育植物内生菌能够通过产生生长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方式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一些研究表明,植物内生菌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植物的营养吸收和养分利用效率。
1.2 植物内生菌对植物的抗病抗逆作用1.3 植物内生菌对土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植物内生菌的存在和活动对土壤的肥力、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等起着重要的影响。
它们可以促进土壤中的养分循环,提高土壤的养分利用效率,维持土壤的生态平衡。
植物内生菌还可以影响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植物内生菌天然产物的研究现状随着对植物内生菌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发现植物内生菌具有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资源,其中包括抗生素、生物碱、多糖、酶等多种物质。
这些物质在农业、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植物内生菌产生的抗生素具有抑制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活性,对一些重要的农业病害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青霉素、链霉素等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抗生素就是通过发酵生产的方式从植物内生菌中获得的。
植物内生菌产生的生物碱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生物活性。
一些研究表明,植物内生菌产生的生物碱对一些重要的医学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植物内生菌群的研究现状和意义
植物内生菌群的研究现状和意义植物内生菌群是指与植物共生的微生物群体,包括细菌、真菌以及其他微生物。
近年来,关于植物内生菌群的研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探讨植物内生菌群的研究现状和其意义。
一、植物内生菌群的研究现状植物内生菌群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最初,人们主要关注植物与根际细菌的相互作用,即根际促进植物生长的有益菌根。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植物内生菌群对植物的生长和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植物内生菌群的研究涵盖了多个层面。
首先,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者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植物内的微生物组成。
其次,通过比较不同内生菌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们可以揭示内生菌群对植物生理功能的调控机制。
此外,人们还研究了内生菌群与植物对抗逆境的关系,以及内生菌群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等。
二、植物内生菌群的意义研究植物内生菌群的意义不容忽视。
首先,植物内生菌群可以增加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
一些内生菌群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并将其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形式,从而提高植物的养分利用效率。
其次,内生菌群对植物的生长和健康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一些内生菌群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同时,内生菌群还可以通过诱导植物的免疫反应来增强其对病原菌的抵抗。
此外,内生菌群与植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代谢关系。
内生菌群可以分泌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激素、酶和抗生素等,这些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直接影响。
最后,研究植物内生菌群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内生菌群可以替代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三、总结植物内生菌群的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到内生菌群对植物生长和健康的重要性。
然而,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答,比如不同环境和生理条件下内生菌群的组成和功能是否存在差异等。
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进一步深入,以揭示植物内生菌群的机制和应用价值。
希望本文能够概括地介绍植物内生菌群的研究现状和意义,对读者有所帮助。
银杏内生菌的研究进展
银杏内生菌的研究进展摘要:银杏,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食用和药用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人称“活化石”。
众多研究表明,植物内生菌作为微生物资源拥有巨大的潜力。
在此归纳了近年来银杏内生菌多样性、抑菌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研究做参考。
关键词:银杏内生菌活性物质抑菌活性引言银杏(Ginkgo biloba L.)属银杏目银杏科植物,又名白果、公孙树,出现在2亿年前,是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仅剩1目,1科,1属,所以银杏又有“活化石”和“植物界的熊猫”称号。
[1]银杏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凋亡、改善脑血流、神经保护、抑制血小板活性等多种药理作用,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症、动脉粥样硬化、癌症、哮喘、非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并发症等疾病的治疗。
目前从银杏中共分离到5类药用成分,包括黄酮类、内酯类、有机酚酸类、聚戊烯醇类和多糖类。
药理研究显示,银杏具有抗氧化、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降血脂、改善循环、保护心脏、提高免疫力、抗炎、抗病毒、抗肿瘤及抗衰老等作用。
近年来多家医药企业从不断改进银杏叶中提取银杏叶黄酮的方法,以提高药理作用。
银杏除已开发利用的银杏叶外,其种仁、外种皮中也含有药用成分,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有研究表明,内生菌与药用植物存在共生关系,内生菌能够影响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产生和积累,植物内生菌存在于各种植物中,抗菌活性菌株分布广泛,是抗菌物质的重要潜在来源。
一方面,有些内生菌能够分泌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抗菌物质,再者很多内生菌还是一个未开发的新领域,它们所产生的抗菌物质往往是新颖的,可能具有很好的应用特性。
目前对于植物内生菌的研究处于白热化状态。
内生菌作为一种重要的微生物资源来源,它们产生的内生菌产物极其丰富。
研究药用植物内生菌的活性成分、寻找合理的药物替代品、扩大药源,已成为当今药用植物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1银杏内生菌的多样性1.1细菌类荆卓琼等[2]从银杏的茎和叶中分离到一株对植物病原真菌拮抗谱较广、且抑菌效果较好的内生细菌菌株 HZ-6-3,范晓静[3]从银杏茎叶中获得了一株对植物病原菌物有良好防治效果的银杏内生解淀粉芽胞杆菌W5,均有抑制作用。
植物内生菌农药活性研究进展
栽培作物、 果树 、 苔藓和蕨类植物中也陆续发现了
内生真菌或内生细菌[。 目前研究来看 , 引从 尚未发
现没有分离到 内生菌的植株 , 因此可以推断 内生
菌在植物体 内是普遍存在的[。 7 ]
收稿 目期 :0 5 2 9 2 0 —1 —2
维普资讯
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 从内生菌 中寻找和发现新的 活性化合物 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又一热点口。近 ]
年来 , 该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 , 发现了一些
2 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 内生菌
2 1 内生真菌 .
从牧草 中分离得到的 内生真菌香柱菌 , 产 所
生的波胺碱和黑麦草碱类物质对 昆虫具有杀伤作
多样性
植物病原真菌[]分离 自同一内生真菌的一种新 ,
rpoi n对稻瘟病菌 (yi lH P t ua a c 内生菌普遍存在于各种陆生及水生植物 中, 酰胺生物碱 cy tc 具有分布广、 种类多的特点 。现已发现有 8 多个 rz e 及其他多种 植物病原 真菌有 强的抑 杀作 O ya) u。 属的几百种禾本科植物都 有与之共生的 内生真 用[] 纪丽莲等人从黄海海岸低盐药用植物芦竹
对牲畜等脊椎动物无毒[。Srbl 9 t e等从雷公 ] o 有医用、 农用价值的菌株和化合物[。 4 笔者将对具 用 , ] 藤的茎中分离得到一株 内生真菌 Cy t p r pi r o oi s ps o s 有农药活性的植物内生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o ur n , f q e i 能产 生一种 肽类 抗生 素 cy tcn ca rpoa— 1 植 物内生菌的普遍存在性和 生物 dn 它能抑制灰葡萄孢 ( ort iee) i, B t ic ra 等一些 ys n
内生真菌混合培养及其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混合培养的选择与设计
选择原则
选择具有不同代谢特点和抗菌活 性的内生真菌进行混合培养,以 期获得协同或增效作用。
设计考虑
根据真菌的生长速度、营养需求 及相互作用关系,设计合适的混 合比例和培养基配方。
混合培养的操作步骤
01
02
03
04
1. 挑选合适的内生真菌菌株 ,并进行纯培养。
2. 准备好相应的培养基,按 照设计比例将不同真菌接种到
营养竞争
混合培养中的真菌可能存在营养 竞争关系,它们争夺有限的培养 基资源,从而影响彼此的生长发
育和代谢产物产生。
代谢产物互作
不同真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可能相 互作用,产生协同或拮抗效应, 这种互作关系可能影响混合培养
的抗菌活性。
基因交流
混合培养中的真菌间可能发生基 因交流,通过基因水平转移等方 式获取新的遗传信息,从而改变
内生真菌混合培养 及其抗菌活性的初 步研究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内生真菌概述 • 内生真菌混合培养方法 • 内生真菌抗菌活性研究 • 内生真菌混合培养的初步结果与分析
01
内生真菌概述
内生真菌定义与特点
定义
内生真菌指的是生活在健康植物组织内,而不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真菌。
特点
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之间建立了互惠共生的关系,它们可以帮助植物获取营养 物质、提高抗逆性和抗病性,同时从植物体内获得生存所需的空间和营养物质 。
确定其化学结构。
对抗菌活性物质进行生物活性验 证,确认其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及作用机制。
04
内生真菌混合培养的 初步结果与分析
混合培养的生长发育情况
生长速度
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混合培养中的真菌展现出较快的生长 速度,表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共生关系,相互促进生长。
植物内生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抗 肿瘤 活性 的二 聚物 d e nr s B和 C r y ir dl c a o A、 。Ba 等 从 d
一
种 内生 真 菌 中分 离 出二 种 新 物质 ct k r s 和 B, y s yi A o n 破
பைடு நூலகம்
质 的研究 和开 发对人 类 日常生 活 的各 个 领域 都 有 重 大 的
维普资讯
安 徽 农学 通 报 , n u A r SiB l 20 ,4 3 A h i gi c. u1 0 g 1 ( ) . .
3 l
植 物 内生 菌 活 性 物 质研 究 进 展
余 波 赵 力 曹建 波 彭 远 义
(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重庆市牧草与草食家畜重点实验室 , 重庆北碚 40 1 ) 07 6
生菌中发现 的抗肿 瘤、 菌、 抗 抗病毒 、 杀虫、 免疫抑制等 活性化合 物及 其相应的产生菌研 究进行 了综述 。
关键 词 : 物 内生 菌 ;活性 物 质 ;筛 选 策略 植 中 图分 类 号 Q 4 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 7 3 (0 8 0 3 0 0 7— 7 1 20 )3— l一 2
摘
要 : 物 内生 菌 是 一 种 新 的 微 生物 资 源 , 有 潜 在 的应 用价 值 。 近 年 来 , 其 体 内寻 找 到 的 新 的 生 物 活 性 物 质 不 植 具 从
植物内生菌的杀菌效果研究
植物内生菌的杀菌效果研究植物内生菌指的是一类共生于植物体内的微生物,它们与宿主植物形成互惠共生关系,帮助植物吸收养分、促进生长并增强抗病能力。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一些植物内生菌还具有杀菌效果,能够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本文将对植物内生菌的杀菌效果进行研究。
植物病原菌是导致植物疾病的主要原因,它们会侵入植物体内并繁殖,最终导致植物死亡或减产。
传统的防治方法主要依赖化学农药,但其存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副作用。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杀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植物内生菌的杀菌效果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
一方面,植物内生菌可以产生一系列抗菌物质,如抗生素、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对植物病原菌产生抑制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一些植物内生菌能够分泌抗菌物质,如溶菌酶、蛋白酶和生物活性物质等,这些物质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限制其繁殖,并最终导致其死亡。
此外,抗菌物质还可以激活植物的防御机制,增强植物的抗菌能力,减轻病害的发生。
另一方面,植物内生菌还能调节植物内部环境,限制病原菌的生长。
研究人员发现,一些植物内生菌能够调节植物的根际环境,产生一股抑菌区域,抑制病原菌的入侵。
这种抑菌机制与植物内生菌的共生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植物通过合成一些特定的物质,如抗菌物质和植物生长激素,形成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从而保护自己免受病害侵害。
在实践中,研究人员对植物内生菌的杀菌效果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以溶菌酶为例,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溶菌酶能杀灭多种病原菌,如炭疽菌、普通立枯病菌、松材线虫等。
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植物内生菌分泌的蛋白酶可以降解病原菌的细胞壁,导致其破裂死亡。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内生菌具有潜在的杀菌效果,并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杀菌剂。
尽管植物内生菌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植物内生菌的杀菌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菌株的选择、培养条件、环境因素等。
因此,如何提高植物内生菌的杀菌效果仍然是一个挑战。
植物内生菌的抗菌杀虫活性总结
摘要:本文综述了植物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抗菌、杀虫等活性,以便寻找到植物源新的具有农药活性的先导化合物。
关键词: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抗菌活性;杀虫活性植物内生真菌(Plant endophytic fungi)是指生活在健康植物组织内部但不引起植物体病害的真菌。
这类真菌资源十分丰富,它们可能产生在微生物一宿主关系中发挥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其次生代谢产物在生物制药、农业生产、工业发酵等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微生物源生物化学农药的研究和开发在我国十分活跃,但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潜力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植物内生真菌即是这样一类有待开发的新兴微生物资源,本文对植物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内生菌的生物活性提供依据。
1 抗菌活性的内生真菌代谢产物1.1生物碱类IFB-Lactam-1 (1)是来自白菜内生真菌Trichoderma sp.的1个大环内酰胺生物碱,其可以很好地抑制柿子炭疽病[1]。
6-isoprenylindole-3-carboxylic acid (2)是从黄花蒿(Artemisiaannua)内生真菌Colletotrichum sp.分离的吲哚生物碱。
生物活性测试,在浓度200 µg/mL时,其对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tritici、Rhizoctonia cerealis、Helminthosporiumsativum有抑制作用[2]。
内生真菌E99401的发酵液中产生的cerulenin (3),在5 μg/disk时对C.glabrata、Candida albicans、C. krusei、C. parapsilosis、Microsporum canis、Cryptococcus neoformans、Mucor miehe、Nematospora coryli、Rhizomucor pusillus、Paecilomyces variotii的抑菌圈分别为17、16、14、28、40、30、40、42、36、38 mm,而对应的阳性对照制霉菌素在20 μg/disk 时,抑菌圈在10-20 mm[3]。
植物内生菌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芽鞘 切断 的伸 长 。 琳乔 等人 从几 种草 坪草 和燕 麦根 际分 离 席 的 固氮菌 进行 试管 实验 , 其 能分 泌植 物生 长 素 ( A , 发现 I )而 A 这种 激 素具有 促 生 的作 用 。
成分 的合成 , 能够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或者是相似的次级代 谢产物。 其次 , 植物内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比较丰富 , 能够产 生多种具有抑菌作用 的活性物质 。在农业方面 , 植物 内生菌 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不仅可以抗动植物 的病 害, 同时也有促
6 抗 植物 病虫 害类 物质 内生菌在植物体 内不仅能够产生有利于防病的抗生素
类 物质 , 24 二 乙酞 藤 黄酚 ( H )嗪 吩羧 酸 (C )藤 黄 如 ,一 P L、 PA 、 绿 脓 菌 素 ( )硝 吡 咯 菌 素 (R )脓 青 素 (Y )H N和 P 、 PN 、 P O 、C
殖有抑制作用, 并且抑制率在 9 %以上 。 0
4 促 植 物 生 长 类 物 质
2 黄海东 , 红澎, 玉等. 雾龙胆 内生茵的分 离鉴定及抗 茵活性分析 杨 王 云
研究认为 ,内生菌 的促生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一 是通过产生吲哚乙酸以及细胞激动素等植物生长激素来促 进植物生长; 另一方面就是促进氮 、 磷等营养元素的吸收 , 进 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例如 , 番茄 内生菌 12 0 对青菜 、 番茄种子 的发芽率及番茄 的根长都有显著的提高 , 还可 以促进冬小麦
一
中分离 出一株 内生细菌 , 其发酵上清液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
肠 杆菌 的 生长 有 明显 的抑制 作用 , 有 抗菌 活性 。 具
类 丁 酰 内酯 , 可 以产 生 大 量 的水 解 酶类 , 几 丁质 酶 和 还 如 因子 , 到防病 的效果 。 达
植物内生菌研究新进展
植物内生菌研究新进展一、本文概述植物内生菌,作为一种独特的微生物群体,它们在植物内部生存并与其建立紧密的联系。
这些微生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等技术的发展,植物内生菌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旨在综述这些研究进展,重点关注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生态功能、应用前景及其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机制。
通过总结和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植物内生菌研究的新视角和深入理解,为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二、植物内生菌的生态学特性植物内生菌,即生活在植物组织内部而不引起明显病害的微生物,它们与宿主植物形成了复杂而微妙的共生关系。
这种共生关系的生态学特性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内生菌的多样性、空间分布、种群动态以及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等。
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丰富,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多个类群。
这些内生菌的种类和数量因植物种类、生长环境、生长阶段等因素而异。
例如,某些植物可能携带大量的内生细菌,而其他植物则可能以内生真菌为主。
这种多样性不仅反映了植物内生菌的适应性,也为其在植物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功能提供了可能。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体内的空间分布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般来说,内生菌更倾向于定殖在植物的营养组织,如叶片、茎秆等,而不是生殖组织,如花、果实等。
这种空间分布特点与内生菌的生理功能和代谢特性有关,也反映了其与宿主植物的共生策略。
再者,植物内生菌的种群动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宿主植物的生理状态、环境条件、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等。
在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内生菌的种群结构和数量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在植物幼苗期,内生菌的种类和数量可能较少,而随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内生菌的多样性和数量逐渐增加。
植物内生菌与宿主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复杂而多样。
一方面,内生菌可以通过产生抗生素、竞争营养等方式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增强宿主植物的抗病性。
另一方面,内生菌也可以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其对环境胁迫的适应能力。
我国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
我国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一、概述植物内生菌,指的是在其生活史的某一阶段或全部阶段生活在健康植物组织内部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与宿主植物建立了复杂而微妙的共生关系,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植物微生物互作认识的加深,植物内生菌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生物学、农业科学和生态学等领域的热点之一。
我国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大量的植物种类和丰富的植物内生菌资源。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科研人员在植物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功能挖掘和应用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这些研究不仅增进了我们对植物内生菌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理解,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本文旨在综述我国植物内生菌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植物内生菌的分离鉴定技术、种类多样性、功能特性、生态分布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
通过系统总结和分析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旨在为植物内生菌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创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1. 内生菌定义与分类内生菌(Endophytes)是一类在植物组织内部生活而不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微生物,它们存在于植物的健康组织中,与宿主植物建立了密切的共生关系。
这些微生物可以是细菌、真菌或放线菌,它们的生活史大部分时间都在植物组织内部度过,从中获取营养并进行繁殖。
根据分类学上的特点,内生菌可分为多种类型。
内生真菌是最常见的一类,它们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组织中,包括种子、叶片、茎干和根部等。
这些真菌与植物之间建立了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产生重要影响。
内生细菌也是一类重要的内生微生物。
它们存在于植物的组织和细胞间隙中,与植物建立共生关系,对植物的生长和健康状况具有重要影响。
与内生真菌相比,内生细菌在植物体内的数量和种类相对较少,但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和抗逆性也具有重要作用。
除了内生真菌和内生细菌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内生微生物,如放线菌等。
植物内生菌的研究概况及应用进展
不 同 的生 态位 , 们相 互作 用 , 他 在植 物体 内建立 一种 生态平衡 ,所以 , 植 物体可 以被看作一个微生态 系统 。 研
究 表 明 植 物 内 生 菌 种 类 的 多 样 性 与 植 物 的生 长 环 境 有 关 系 。 一 般 来 说 ,
应 用进 展
物病 害 的生物 防治研 究越 来 越受 到
作者简 介
肖淑贤 (9 1 ) 女 , 18 一 ,
近年来 , 研究者 已从 番茄 、 辣椒 、
杜仲 、 斛 、 春花 、 石 长 云南 红 豆 杉 等 多 种 植 物 中分 离 到 了 大 量 内生 菌 , 内生
些 药用 植物 的研 究发 现 其 内生真
河南开封人 , 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
等进 行 综 述 和 展 望 。
1 植 物 内生 菌 的概 念 和 种 类
内 生 菌 是 一 个 生 态 学 概 念 , 非 而 分 类 学 单 位 。 植 物 内 生 菌 (E d— no
短 的植株 内生菌数量多 。
1 2 种 类 .
植物 内生菌 ,包括 内生真菌 、 内
生 细 菌 和 内生 放 线 菌 等 。 一 种 植 物 在 上 还 可 分 离 到 数 种 至 数 十 种 内 生 菌
1 1 分 布 .
和腔菌纲 (ou ac ye s 的许 多 Lcl so ct ) o m e 种类 以及它们 的一些衍生菌 。 内生真
菌 在 药 用 植 物 中 的 研 究 较 多 , 过 对 通
一
基金项 目 山西省科技 攻关项 目
(08 3 12 ) 2 0 0 1 0 5
菌在镰 刀菌属 、 交链孢属 、 青霉属 、 根 霉属 、 芽枝 霉 属 、 毛壳 菌 属 、 曲霉 菌
植物内生菌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1 内生 菌 的 概念
以外的许多植物都 含有产 紫杉醇 的 内生 菌 , 括 2种 包 柏木 属 植 物 ( aoim d t hm[ 、W lma nb. T xdu ii u sc o e i oi l l
i 5) 一 种 茜 草 科 植 物 ( g io a ns pc ss 及 s 』、 E Ma u et m u ei u) r h s o
期对植物的不 同部位进行采样 , 如根 、 叶、 茎、 皮等 。
3 植 物 内生菌 生 物 活 性 物 质
菌、 稻纹枯病 菌、 水 番茄早疫 病菌 、 油茶 叶枯病 菌 4种 病原 真 菌 也 具 有 较 强 的抗 菌 活性 。李 萌 等【j 于
20 0 3年从 油 菜 和 芹 菜 中 分 离 出对 蔬 菜 立 枯 丝 核 菌 ( h ot i 5l i 、 啄 镰 刀 菌 ( uaim o h— R ic na 0 n ) 直 z o a F sr r o u t c a )苹果 黑腐皮 壳( as ml 有拮抗作 用 的 1 es 、 r Vl n i a ) 8株
存在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 , 内生 菌则 赋予宿主抗菌 、 而 抗病毒 、 干旱 及抗 虫等 特性 , 的还 能产 生生 长激 抗 有
素, 促进植物 的生 长 ; 通过 长期 的共 同进化 , 内生菌 可 能与宿主发生基 因交换 , 某些 药用植 物 的内生菌 中 在 也能够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药用活性物质 。植物 内生菌 的研究 目前 已成为微生 物学研 究 的热点 , 物 植
首先根据 目的内生 菌的性能和研究 的 目的选择适 宜的宿主植物 , 如药用 植物体 内往往含 有能够产 生药
植物内生菌的研究进展
lms o n o h t e e r h fo t ev e o n so i d v r iy y a c ,r s a c t o o o y swel s t ea — e fe d p y i r s a c r m h iwp i t f o i e st ,d n mi s e e r h me h d l g ,a l a h g c b
tte de c i s t ic e y an fnii nd hy e a d dic ss rbe he d s ov r d de i ton ofe op t s, n s u s s t u u e de l m nta itn ob
植 物 内生 菌 是 植 物微 生 态 系统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在 长期 的协 同进化过 程 中 ,与植 物形 成 了互 惠 互 利 的关系 。植物 内生菌 能够 产生 活性物 质 ,可作 为生 物 防治资 源 、外 源基 因 的载 体 和新 药 的来 源 , 在农业 、医药卫 生领 域有 着 巨大 的应 用潜 力 。2 0 06 年我 国学 者利用 植物 内生 菌技术 培育 出优 质高产 水 稻 ,显示 了植 物 内生 菌是 一类非 常重 要 的资源 。虽
F ja o ra fA rcl rl cecs u inJ u n l g i t a i e o uu S n
福 建农业 学报 2 ( ) 2 6 3 ,0 0 5 2 :2 ~2 4 2 1
文 章 编 号 :1 0 —0 8 (0 0 2 2 6 0 O 8 3 4 2 1 )0 — 2 — 9
中图 分 类 号 :Q 9 9 3 4.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Re e dv nc s i e e r h o n ph t s c nt a a e n r s a c n e do y e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活性研究进展
医堂绽渣垫!Q生2屋筮!垒鲞筮!!翅丛鲤堡查陋韭堑些塑:墨望垫!Q:!堂:!垒。№:!Z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徐范范A(综述),金波,丁志山※(审校)
(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10053) 中图分类号:R73-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84(2010)17-2667-03
植物内生菌的研究进展
植物内生菌的研究进展植物内生菌是指与植物共生生长在植物内部组织中的微生物。
这些内生菌通常生活在植物的根系或叶片内部,并与植物形成一种共生关系。
内生菌可以为植物提供营养物质、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生长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关于植物内生菌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为我们深入了解植物和内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将就植物内生菌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1. 植物内生菌的分类和多样性植物内生菌主要包括根际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
根际真菌是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类植物内生菌,主要包括丛枝菌根真菌和单株菌根真菌。
丛枝菌根真菌和植物根系形成菌根共生,通过真菌菌丝和植物根系形成菌根结构,促进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单株菌根真菌则在植物的根系内部形成菌丛共生,也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内生菌的种类还包括一些内生细菌和放线菌,它们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也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正面影响。
研究发现,在植物内生菌中存在着丰富的多样性,不同类型的内生菌对植物的影响也各具特点。
深入了解植物内生菌的分类和多样性对于揭示植物和内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 植物内生菌与植物健康的关系植物内生菌与植物的健康密切相关,它们可以为植物提供多种益生菌,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抵抗力。
一方面,内生菌可以通过共生结构与植物形成密切联系,向植物提供养分和水分,增强植物的生长发育;它们还可以产生一些次生代谢产物,通过拮抗作用抑制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减少植物病害的发生。
内生菌还能够促进植物的免疫系统的激活,增强植物对外界逆境的适应能力。
3. 植物内生菌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植物内生菌不仅与植物本身密切相关,还与土壤微生物群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内生菌通过与土壤中的其他微生物相互作用,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内生菌可以与根际固氮细菌形成共生关系,促进土壤中固氮细菌的活化和固氮作用,为植物提供更多的氮素营养;内生菌还可以通过产生次生代谢产物、竞争养分等方式影响土壤中的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情况,调控整个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内生菌与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相关性研究进展
综述与编译050 内生菌与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相关性研究进展陈雪英1 都晓伟1Ξ 李 滨2(1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 要 从药用植物中提取分离出的内生菌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内生菌不仅自身能够产生活性成分,而且可以促进药用植物产生活性成分。
就近年来药用植物内生菌与活性成分相关性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做一综述。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内生菌 内生真菌 内生细菌 生物组合化学 内生菌(endop hyte)是指一类在其部分或全部生活史中存活于健康植物组织内部、不引发宿主植物表现出明显感染症状的微生物。
植物内生菌包括内生真菌和内生细菌(内生细菌包括内生放线菌),可从经过严格表面消毒的植物组织或植物组织内部分离得到[1]。
内生菌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从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中均已分离得到了内生菌,其分布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组织的细胞或细胞间隙[2]。
1993年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的Strobel小组首次从短叶红豆杉T ax us brev if olian N u tt.中分离得到一株能合成抗癌物质紫杉醇的内生真菌,证明内生菌具有合成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活性成分的功能[3]。
这一发现掀起了一场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内生菌的热潮,并利用植物内生菌进行发酵生产得到了某些重要的天然药物,为解决某些药用植物生长缓慢、资源紧缺等引起的药源匮乏和生态破坏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先后从数十种药用植物中分离得到了多种内生菌,并从这些内生菌的培养物中得到了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活性成分。
概括起来,植物内生菌影响活性成分产生和积累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内生菌自身产生药用植物活性成分,二是内生菌促进药用植物产生活性成分。
1 内生菌自身产生活性成分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内生菌,经过人工培养,能够在培养物中产生某些植物活性成分。
植物内生菌活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植物内生菌活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植物内生菌是一类在植物组织内部定殖,但不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微生物。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对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的深入,植物内生菌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已成为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这些活性代谢产物在植物抗病、抗逆、生长调节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植物内生菌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包括内生菌的分离鉴定、活性代谢产物的种类与功能、作用机制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旨在为深入研究和利用植物内生菌活性代谢产物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促进植物内生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植物内生菌活性代谢产物的种类与特性植物内生菌作为一种独特的微生物资源,其活性代谢产物种类丰富,特性各异,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这些代谢产物包括酶、抗生素、生物碱、黄酮类、多酚类、萜类化合物等。
这些化合物不仅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真菌等生物活性,而且在植物生长调节、抗逆胁迫、生态防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酶类代谢产物:植物内生菌能合成多种水解酶、氧化还原酶、裂解酶等,这些酶在植物体内参与了多种生理生化过程,如分解有机物、促进养分吸收、提高植物抗逆性等。
抗生素类代谢产物:这类代谢产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真菌等生物活性,是植物内生菌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侵害的重要手段。
一些抗生素类代谢产物还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等生物活性,为新药研发提供了丰富的候选物质。
生物碱类代谢产物:生物碱是一类具有复杂结构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抗肿瘤等。
一些生物碱还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如提高植物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等。
黄酮类和多酚类代谢产物:黄酮类和多酚类化合物是植物内生菌中常见的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s t r a c t :En d o p h y t e s C n a p r o d u c e a w i d e r ng a e o f me t a b o l i t e s wi t h a n t i mi c r o b i l a a c t i v i t y . A s e i r e s o f a n t i mi c r o b i l a me t a b o l i t e s
文章 编 号 :1 6 7 1 — 9 6 4 6( 2 0 1 3 )0 2 b 一 0 0 0 1 — 0 5
植物 内生菌抗 茵活性物质 的研 究进展
王 宇婷 , 易有金 1 , 2 , 3 ,杨建奎 ,曾 静 s
( 1 . 湖南农业大学 食 品科学技术学 院 ,湖南 长沙 4 1 0 1 2 8 ; 2 . 湖南省食 品科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湖南 长沙 4 1 0 1 2 8 ;3 . 湖南省发 酵工程技术 中心 ,湖南 长沙 4 1 0 1 2 8 ; 4 . 湖南农 业大学 理学 院 ,湖南 长沙 4 1 0 1 2 8 ;5 . 湖南农业大学 园艺 园林学院 ,湖南 长沙 4 1 0 1 2 8 ) 摘 要 :植 物内生菌能产生一系列具有抗菌 活性 的代谢产物 。对植物 内生菌产 生的抗菌活性物质 的来 源及 抗菌活性物
K e y w o r d 8 .e _ n d o p h y t e s ;a n t i m i e r o b i a l s u b s t a n c e ;b i o l o ic g l a d i v e si r t y
植 物 内生菌 是一 个庞 大 的微 生物 类群 ,寄 生于健 康植物组织 内,至今 已被研究过 的种类不到 1 5 %t 1 。 近几 年的研究表 明 ,植物 内生菌代谢产物 中大多具 有抗菌活性 ,且许多抗菌活性物质还是未开发的新物 质回 。据统计 ,植物 内生真菌 中发现新化合物 的比例 为5 1 %,而土壤微生物仅有 3 8 %t 3  ̄ 。随着病原菌耐药 性的 出现 ,人们 渴望开发 出新 的抗菌药物 ,对 内生 菌 这 一 抗 菌 活性 物质 来 源 的新 领 域 的研 究 将 具 有 十 分 重 大 的意 义 。本 文简 要 讨 论 植 物 内生 菌 抗 菌 活 性 物多样性抗菌活性物质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
质 的多样性进行 了综述 。
关键词 :内生菌 ;抗菌活性物质 ;生物多样性 中图分类 号 :S 1 8 2 文献标 志码 :A d o i :1 0 . 3 9 6 9 / j i s s n . 1 6 7 1 — 9 6 4 6 ( x) . 2 0 1 3 . 0 2 . 0 2 6
第2 期 ( 总第 3 0 8 期)
2 0 1 3年 2月
农 产品加工 ・ 学 刊
A c a d e m i c P e r i o d i c a l o f F a r m P r o d u c t s P r o c e s s i n g
N g r e s s i n An t i mi c r o b i a l C o mp o n e n t s f r o m En d o p h y t e
WA N G Y u - t l n g ," Y I Y o u - j i n 。 ,Y A N G J i a n - k u P ,Z E N G胁
4 . S c i e n c e C o l l e g e, Hu ’ n a n Ag r i c u l t u r l a U n i v e si r y, C t h a n g s h a , Hu ’ n a n 4 1 0 1 2 8 ,C h i n a;
5 . Ho r t i c u l t u r e& L a n d s c a p e C o H e g e ,Hu ’ n a n Ag r i c u l t u r l a Un i v e r s i y ,C t h a n g s h a,Hu ’ n n a 41 01 2 8,Ch i n a )
3 . H u ’ n a n F e r m e n t a t i o n E n i g n e e i r n g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C e n t e r ,C h a n g s h a ,H u ’ n n a 4 1 0 1 2 8 ,C h i n a ;
h a v e b e e n i s o l a t e d f r o m e n d o p h y t e s . A c o h o a o f s t u d i e s i s s u mma r i z e d , e s p e c i a l l y o n o i r g i n l a s o u r c e s a n d a n t i mi c r o b i a l a c t i v i t y o f me ab t o l i t e s p r du o c e d b y e n d o p h y t e s .
( 1 . C o l l e g e o f F o o d S c i e n c e a n d A g i r c u l t u r a l ,Hu ’ n a n A g r i c u l t u r l a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a n g s h a ,H u ’ n n a 4 1 0 1 2 8 ,C h i n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