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
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素养,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问题,提高研究效果和生活品质。
二、课程内容1. 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包括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 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教授信息鉴别和评价的基本原则。
- 培养学生的信息利用能力,包括信息整理、加工和表达的基本方法。
2. 数字化工具应用- 教授学生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和应用程序,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等。
- 培养学生的数字创作能力,包括使用图像、声音和视频等数字媒体进行创作。
- 教授学生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计算思维与编程基础- 引导学生培养计算思维,包括问题分解、模式识别、抽象化和算法设计等。
- 教授学生基本的编程概念和编程语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 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思维和编程解决实际问题。
4. 信息技术与社会- 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社会的影响。
- 教授学生信息技术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程要求1. 教学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课堂实践和项目实践的开展。
2. 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实验、讨论、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 教材选用- 选用符合课程标准的教材,内容准确、权威、有针对性。
- 鼓励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材的创编和教材资源的利用。
4. 考核评价- 考核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既包括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也包括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 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作业、实验报告、项目作品等。
四、教师要求1. 专业知识- 教师需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
- 教师需不断更新知识,关注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
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2023年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2023年课程标准一、前言1.1 课程性质信息技术课程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能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理念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信息技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倡导实践、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
1.3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提高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创新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为终身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2.1 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创新四个方面。
- 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操作基础、网络基础、信息安全。
- 信息处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简单数据库。
- 信息交流: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社交媒体、网络搜索。
- 信息创新:编程基础、多媒体制作、网络协作、创新实践。
2.2 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包括网络与多媒体、编程与算法、数字艺术、电子制作等。
三、教学建议3.1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式、任务驱动、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2 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源、实体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信息素养。
四、实施建议4.1 课时安排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每周安排2课时,共计36课时。
4.2 教学设备配备足够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实践操作机会。
4.3 教师培训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五、课程标准修订说明本课程标准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以上是《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2023年课程标准》的简要概述,具体实施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解读和调整。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1. 引言本文件详细描述了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该课程标准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2. 课程目标2.1 知识与技能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计算机操作、网络通信、数据处理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学生还应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过程与方法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和展示。
同时,学生应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认识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和伦理道德观念。
3. 课程内容3.1 计算机基础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操作界面熟悉、文件管理等。
此外,学生还应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
3.2 网络与应用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交流和分享。
同时,学生还应掌握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和社交媒体等基本使用方法。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数据处理软件,如电子表格和数据库,掌握数据录入、编辑、查询和统计等基本操作。
3.4 信息安全与伦理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学会防范病毒、黑客等安全威胁。
此外,学生还应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伦理观念,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等。
5. 实施建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学校应加强信息技术设备的配置和维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6. 附录本课程标准附录包括相关术语和定义、教学资源和参考文献等。
---以上就是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详细描述。
小学阶段2023版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小学阶段2023版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1.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其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具备正确的信息获取、评估和利用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使其能够在信息技术领域中进行创造性工作。
- 培养学生的信息伦理意识,使其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
2. 课程内容2.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网络应用的使用方法。
- 常见数字媒体格式和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
2.2 信息处理与应用- 学会使用信息处理工具进行数据录入、存储、检索和处理。
- 学会使用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工具进行信息交流与合作。
- 学会使用图像处理工具进行图像编辑和设计。
- 学会使用多媒体编辑工具进行音视频制作和编辑。
2.3 信息安全与法律- 学会遵守网络安全规范,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
- 学会正确使用网络资源,遵守版权和知识产权法律。
- 学会识别网络威胁和电子欺凌行为,并学会应对和预防。
2.4 信息科学与创新- 学会进行信息检索和筛选,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
- 学会分析和评估信息的可信度和价值。
- 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创新性设计和实践活动。
3. 课程要求- 通过课程研究,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能够独立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操作和应用。
-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和创新能力。
- 学生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具备良好的信息伦理意识和法律意识。
- 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具备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信息技术项目和任务。
以上为小学阶段2023版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根据这些标准,教师可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研究活动,帮助学生全面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
2023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
2023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一、课程目标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研究中的能力。
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应掌握计算机操作、互联网浏览、电子邮件使用等基础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2. 信息素养学生应理解信息的价值和使用,能够批判性地评估信息,并能够有效地管理个人和共享的信息。
3. 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学生应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
4. 应用信息技术学生应能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研究中,包括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解决问题和展示知识。
二、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计算机基础、网络基础、办公自动化和编程基础。
1. 计算机基础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础知识,如计算机的组成、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等。
2. 网络基础包括网络的基本概念、互联网的工作原理、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等。
3. 办公自动化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的制作等办公应用软件的使用。
4. 编程基础包括基础编程语言的研究,如Scratch、Python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研究和实践操作。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评价方式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项目实施、小组合作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素养。
此外,评价还应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2023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旨在帮助学生建立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最终,让学生能够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研究中。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最新版2023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最新版2023
一、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
-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信息与通信技术基础知识
-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
- 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
- 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基本概念。
2. 数字媒体制作
- 图像处理和编辑;
- 音频处理和编辑;
- 视频处理和编辑。
3. 网络与互联网应用
- 网络基本概念和使用技巧;
- 互联网搜索和信息获取;
- 网络通信工具的使用。
4. 编程与应用开发
- 程序设计基础;
- 算法和逻辑思维;
- 应用开发和软件编码。
三、教学方法
- 项目驱动研究:通过实际项目和案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 实践与创新:通过实践和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
新精神。
四、评价方法
- 综合评价:综合考察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养等方面的表现。
- 项目评价:评价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的综合能力和成果。
注意:本文档所列内容为根据最新版2023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总结而成,具体以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正式文件为准。
以上是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最新版2023的一个概览。
希望这份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3版义务教育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3版义务教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以适应21世纪的信息化社会。
1. 技能目标- 掌握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的基本技能,包括基本操作、文本处理、表格制作和网络搜索等。
- 理解计算机编程的基本原理,能使用简单的编程语言完成简单的编程任务。
- 研究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研究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素质目标- 培养信息素养,理解信息的价值和使用信息的规则,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
- 培养创新思维,通过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通过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提高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 信息技术基础-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包括开机、关机、使用软件等;- 文本处理,包括创建、编辑、保存和打印文档;- 表格制作,包括创建、编辑、保存和打印表格;- 网络搜索,包括使用搜索引擎、评估信息的可靠性等。
2. 计算机编程基础- 计算机编程的基本原理,包括算法、编程语言、编程环境等;- 使用简单的编程语言完成简单的编程任务,包括创建、编辑、保存和运行程序。
3. 信息技术的应用- 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包括在线研究、利用信息资源进行自主研究等;- 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包括信息检索、信息分析、信息表达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任务驱动式和项目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研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注重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团队中解决问题和创新。
四、评价方式以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同时考察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该课程标准由教育部制定,旨在帮助小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和信息素养,使其能够合理、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
-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使其能够灵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内容该课程标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等。
- 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和网络安全意识。
- 常见的数字媒体和多媒体技术。
2. 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和传递技术。
- 网络资源的搜索和评价技巧。
- 常见的应用软件和工具的使用,如图像处理、音频处理和视频编辑等。
- 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和社交中的应用。
3. 信息技术创新- 编程基础知识和算法思维。
- 编程语言的学习和应用。
- 基于计算机的问题解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培养。
4. 信息技术实践- 设计和实施简单的信息技术项目。
- 学习使用常见的编程和开发工具。
- 学习信息技术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实施该课程,教师应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习,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结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课程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课程项目,要求学生设计和实施一个小型信息技术项目。
结论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旨在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2023年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23年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引言本文档为2023年版小学信息技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旨在指导小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和发展。
本标准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核心目标,同时注重保护学生的个人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
一、基本要求1. 学生应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并能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日常和生活活动。
2. 学生应具备信息检索和处理的基本能力,能够获取和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 学生应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使用技能,能够安全、合理地使用互联网资源。
4.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创新能力,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简单问题和开展简单创作。
二、课程内容1. 信息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 学生应了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 学生应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原理,并能正确使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工具。
- 学生应了解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和使用规范,能够安全使用互联网资源。
2. 信息技术应用-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办公软件和应用程序,能够熟练运用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和演示工具进行简单的文档编辑、数据处理和演示设计。
- 学生应了解多媒体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能够运用多媒体工具进行简单的图像处理和制作。
3. 信息检索与评估- 学生应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利用搜索引擎和图书馆资源获取所需信息。
- 学生应了解信息的评估标准和方法,能够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4. 信息安全与保护- 学生应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威胁,能够正确使用网络,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
- 学生应了解网络伦理和版权法律,能够遵守网络使用规范和知识产权保护法律。
5. 信息创新与创作- 学生应培养信息技术创新思维,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简单问题和开展简单创作。
- 学生应了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简单的创新项目。
三、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课课程标准及解读
小学信息技术课课程标准及解读课程标准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
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
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2024全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4全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24全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旨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 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发展的意识。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1. 信息技术基础(1)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2)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应用(3)多媒体的基本知识和应用2. 信息技术应用(1)word文档编辑与排版(2)excel数据处理与分析(3)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4)frontpage网页设计与制作(5)电子邮件收发与管理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1)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2)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3)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4)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5)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4. 信息技术素养(1)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2)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3)信息技术与创新实践三、课程实施与评价1. 教学建议(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活泼、富有激情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实现跨学科的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4)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加强信息技术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信息技术。
2. 评价建议(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兴趣、参与程度、合作能力等。
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规定2023年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标准。
通过制定这些标准,旨在帮助小学生建立信息技术基础,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鼓励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 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教育他们正确使用信息技术,保护个人隐私和网络安全。
课程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 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
- 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和管理。
- 研究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网络和互联网应用- 了解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 研究使用互联网搜索信息,并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研究网络安全知识,了解网络安全威胁和防范措施。
3. 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 研究使用电子表格和数据库管理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
- 掌握数据可视化方法和工具,将数据转化为图表和图形。
- 研究信息检索和整理的方法,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4. 多媒体技术应用- 研究图像处理和编辑技术,制作简单的图像和动画。
- 研究音频和视频处理技术,制作简单的音频和视频作品。
- 了解多媒体技术在教育、娱乐和传媒领域的应用。
5. 编程与应用开发- 研究基本的编程概念和算法设计方法。
- 掌握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程序设计技巧。
- 运用编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评价与考核- 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项目实践等。
- 鼓励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竞赛和项目实践活动,展示他们的技能和成果。
-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研究反馈和指导,促进他们的持续进步。
教材与资源- 选择符合课程标准的教材和研究资源,确保内容准确、科学、适应学生发展需求。
-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供在线研究平台和研究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研究。
师资培训与发展- 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信息技术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研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课程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培养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如键盘输入、文件管理、软件使用等。
2.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科学知识,包括编程基础、网络原理、信息安全等。
3. 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和法律意识,了解和遵守相关的网络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
4. 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利用和创新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课程内容1. 基础操作技能- 键盘录入: 认识键盘,掌握基本的键盘操作,提高打字速度和准确性。
- 文件管理: 理解和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保存、打开、关闭、删除等基本操作。
- 常用软件操作: 掌握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编程软件等的基本操作。
2. 计算机科学知识- 编程基础: 了解编程语言的概念,掌握少儿编程语言(如Scratch)的基本编程技能。
- 网络原理: 理解互联网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IP 地址、域名、浏览器等基本概念。
- 信息安全: 研究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包括密码安全、网络欺诈防范等。
3. 信息道德和法律意识- 网络行为规范: 研究良好的网络行为,如尊重他人、不传播谣言、保护个人信息等。
- 法律法规: 了解和遵守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著作权法、网络安全法等。
4. 信息应用能力- 信息获取: 研究使用搜索引擎等工具获取信息,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
- 信息处理: 研究使用电子表格、数据库等工具处理信息,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 信息创新: 研究使用编程工具创新信息,提高信息创新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教学评价1. 进行形成性评价,通过观察、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反馈,改进教学。
2. 通过项目评价,评估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
3. 进行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技能应用水平。
小学信息技术2024版新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信息技术2024版新课程标准解读1. 引言本文档旨在深入解读2024版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指南,确保课程目标的顺利实现。
我们将从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课程结构、核心素养、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2. 课程标准总体要求2024版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方针和课程改革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为核心,强调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总体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习惯。
- 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能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
- 发展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 强化学生的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程结构2024版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将课程结构划分为四大模块:信息意识、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应用、信息安全。
- 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信息敏感度和信息素养。
- 信息技术基础: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 信息应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文字处理、网络通信、多媒体制作等。
- 信息安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安全观念,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4. 核心素养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信息创新。
- 信息意识:关注信息、理解信息、使用信息、评价信息。
- 信息能力: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创新。
- 信息道德:尊重知识产权、保护个人隐私、安全使用信息、遵守网络规则。
- 信息创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创新性学习、参与社会实践。
5. 教学建议针对新课程标准,我们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结合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 采用项目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
2023版小学阶段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
2023版小学阶段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一、总体目标本教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科技的基本了解和正确使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学科内容1. 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安全使用2. 信息技术* 信息获取的方法和技巧* 信息处理和应用的基本方法* 信息的有效传播和共享3. 技术实践* 使用计算机进行研究和生活中的实践活动* 创新性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技术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三、评价标准学生的研究评价将根据以下方面进行:* 知识理解:学生是否能理解并记住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 技能应用:学生是否能熟练应用研究的技术知识* 实践能力:学生是否能独立或合作解决技术问题* 创新思维:学生是否能在实践中展现创新思维四、教学方法和途径本课程将采用讲解、演示、实践、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主动研究和探索。
五、课程资源* 教材: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小学信息科技教材》进行教学* 软硬件:计算机、投影仪、相关软件等* 网络资源:互联网、学校教育平台等六、课程实施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信息科技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探究欲望。
同时,教师应注重信息科技教育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信息科技,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七、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旨在反馈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定期对学生进行知识理解、技能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2023年小学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标准
2023年小学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使其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并能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简单问题。
二、课程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定义、组成和工作原理-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常见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介绍与使用2. 网络与互联网- 网络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互联网的功能和应用- 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知识3. 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 数据的概念和分类- 常见的办公软件的使用技巧- 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的基本方法4. 图像与多媒体技术- 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创作- 版权和合法使用的原则三、教学方法1. 结合实践: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
2.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境教学:将信息技术与实际生活和研究场景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考试评价:定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考核,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价: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和项目,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作水平。
3. 互评与自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促进研究交流和共同进步。
五、教材与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课程标准的教材,内容简明扼要,易于理解和操作。
2. 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资源,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料和实例案例。
六、教学安排1. 学时分配: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安排每周的学时。
2. 实践环节:安排充足的实践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
3. 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研究进度,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七、其他要求1.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道德意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信息技术。
2. 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研究效果。
3. 鼓励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创新和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23年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23年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帮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未来的研究和生活奠定基础。
教育目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包括基本操作、网络安全、信息检索和创新思维等。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对信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培养综合能力。
课程内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等。
2. 网络安全与使用:包括网络安全意识、个人信息保护、网络良好行为规范等。
3. 信息检索与利用:包括信息的获取、评估、组织和利用等。
4. 创新思维与应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创新和应用。
5. 信息技术与社会: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教学方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实践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2.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境教学:通过情境设置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
4. 多媒体教学:结合多媒体技术和教具,提高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评价方式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方式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能力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价:通过实际操作考察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
2. 项目作业的评价:通过项目作业考察学生的信息检索、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
3. 综合素质的评价:通过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和信息素养等方面进行评价。
总结通过本文档中所提供的2023年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希望能够为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提供指导和参考,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为他们未来的研究和生活奠定基础。
2023版小学阶段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
2023版小学阶段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引言本文档旨在确定2023版小学阶段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的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指导教师和学校在信息科技领域的教学和评估工作,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和素养:1. 掌握基本的信息科技知识和技能;2. 理解信息科技在日常生活和研究中的应用;3. 培养信息科技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 培养信息科技素养,包括信息安全、网络道德和数字素养;5. 培养合作与沟通能力,以及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课程内容1. 信息科技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常用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应用;- 网络基础知识和互联网的使用;- 数据库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
2. 信息科技应用- 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图像处理和多媒体应用;- 网络资源的搜索和利用;- 信息的整理和展示。
3. 信息科技创新与编程思维- 信息科技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过程;- 编程思维和基本的编程概念;- 编程语言和编程工具的使用。
4. 信息科技素养- 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道德和合法使用知识产权的意识;- 数字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5. 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信息科技应用中的合作与协作;- 信息的分享和交流;- 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
教学方法本课程应注重实践和体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1. 教师讲解和示范;2. 学生自主研究和探究;3. 小组合作和项目实践;4. 资源利用和信息检索。
评估方法评估方法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能力培养。
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 书面测试和作业;2. 项目实践和展示;3. 课堂表现和参与度;4. 学生自评和互评。
结论通过遵循本文档中的2023版小学阶段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教师和学校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信息科技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科技素养和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研究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3版义务教育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3版义务教育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指导,以适应2023版义务教育。
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学生提供信息技术教育的标准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研究和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
2. 教学目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设备和工具的能力。
- 培养学生关注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意识。
- 培养学生信息搜索、整理和评估的能力。
-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和分享内容的能力。
-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合作的能力。
3. 课程内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常用软件等。
- 网络和互联网:包括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安全和使用互联网的技巧。
- 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包括数据收集、整理和呈现的基本方法。
- 多媒体技术:包括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处理和编辑技巧。
- 编程与算法思维:培养学生基本的编程概念和算法思维能力。
- 信息伦理和法律: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道德和法律意识。
4.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和演示:通过课堂讲授和演示来介绍和解释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 实践和操作: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信息技术的实践。
- 项目和合作:组织学生进行项目研究和合作,培养解决问题和合作的能力。
- 探究和创新: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信息技术的知识和应用,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5.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式:- 笔试和作业:通过书面测试和作业来评估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实践项目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的表现和成果。
- 口头表达和演示:评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示技巧。
- 合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合作项目中的贡献和合作能力。
6.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可以利用以下教学资源:- 教科书和教辅材料: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水平的教科书和教辅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
王洁
课程标准
课程任务和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教材使用
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
王洁
01
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
王洁
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 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 的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
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
1 .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 表现形式。 2 .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 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 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 .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 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 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的道德规
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
王洁
解读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 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 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 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 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 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 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1.能根据学科学习和其他 活动需要,分析所需的信 息及其类型,讨论确定合 适的信息来源,学会从不 同的信息来源搜集资料的 方法。对信息搜集过程进 行一定的规划,初步形成 信息需求分析的意识和习 惯。里,或者通过复制您 的文本后。
2.学会利用常用设备(如 数码相机、探测器、扫描 仪、录像机等)获取第一 手的信息,或利用常见信 息技术设备对传统介质的 信息进行必要的数字转换。
1 2
二、树立与终身学习和 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 信息意识,形成积极的 信息技术学习态度,养 成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 使用习惯。
成乐于学习、勤于操作、敢于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树立不
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技术操作能力;主动参与科技创新的志愿。 3 .观察和列举日常生活、学科学习和其他综合实践活动中信息 技术的常见应用,能讨论这些技术应用带来的利弊。 4 .能讨论应用信息、信息产品、信息技术现备和软件时涉及到 的法律、法规和道德问题,能描述不恰当应用带来的后果;知道
5.能根据任务需要评价信 息的相关性、准确性、适 切性和可能存在的偏差, 甄别和选用有价值的信息。
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
王洁
四、学会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和软件,展开写作、 绘画等活动,制作电脑作品。
3.学会利用计算机输入和 存储资料,学会利用计算 机的资源管理功能对文件 资料进行合理的分类整理、 建立以及重命名文件 (夹)、保护文件等,能 迅速查找和提取自己计算 机内存储的信息;通过比 较和实际体验,感受对信 息进行数字化编码、存储 和管理的优势,认识到数 字化是信息技术的核心概 念之一。
4.能熟练有效地运用远程 通讯工具和在线资源(如 E-mail、因特网等),浏 览、查找、下载和保存远 程信息,以满足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及其他问题解决 的需要。
√解读三: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
形成运 用计算机处 理信息的基 本能力。
二
树立与 终身学习和 现代社会生 活相适应的 信息意识, 形成积极的 信息技术学 习态度,养 成健康负责 的信息技术 使用习惯。
三
学会利 用信息技术 工具收集和 处理信息, 以支持学习、 探究和解决 日常生活问 题。
3
4
如何负责地使用技术设备和信息资料,在引用他人的观点、成果
和信息时理,知道如何注明出处和给予恰当的致谢;养成保护自 己信息安全的意识,学会防查杀病毒、简单的文件等信息保护方 法——“行为指导”“使用技能”。
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 王洁
三、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和处理信息,以支持学习、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范与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 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 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4 .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
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 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 .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 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 .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 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展模块的内容。
结合学习环境、学习者的原有知识能力,拓展教材内容进行
教学行为是教师的基本技能。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 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 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 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体会、成果都可以
成为反思性教学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
是对教学活动整个过程的反思。二是对自己 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想法和做法进行反思。 三是以上两种反思为基础,总结经验,指导 以后的活动。
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
王洁
课程标准 解读
解读一: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解读二: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 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
解读三: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应用与创新相结合”的课程目标。要体现个别差异,鼓励技术创新。
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
王洁
解读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
小学、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要 衔接 学段 小学 ↓ 初中 兴趣特长 应用技能 信息素养 技术创新 激发兴趣、保持学习动 掌握常用软件/工 体验信息活动,形成 勇于质疑的问题意识, 机 具的应用技能 信息意识 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 ↓ ↓ ↓ ↓ 巩固兴趣 拓展+提升初 自主选择 创新能力培养, 发现特长 步具备一技之长 综合运用 改进方案,动手创新
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
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 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 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打字任务或简单 的游戏,熟悉计算机的基 本操作。熟悉操作常用输 入、输出设备。
3.能在实际操作的基 础上,总结利用计算机输 入、存储、加工、输出信 息的基本流程;借助自己 获取、加工信息的经验, 体验计算机在处理信息方 面的优势,知道计算机是 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
王洁
1 、结合生活和学习经验,体验信息在生活、学习、科研中的重
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
王洁
教学内容
02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教材使用
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
王洁
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 块和拓展模块,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 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 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 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 首先,克服在课堂教学中完全抛弃教材。教材仍然是学 生自主阅读学习的基本文本,阅读教材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 基本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随时可以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 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放弃它。其次,克服在课堂教学中照搬教 材进行教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应把教材作为一种主要的学习资源,但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
以学科学习主题作为信息技术任务选题,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领 域学习中。以此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中的价值的理解,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领域 的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
适应地区差异,体现地域 特色,有很强地方特色的 国家课程
各省市的教研部门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确定地方课时、界定课程内容、选择教材呈现方式上 有一定的自主权;教师在内容选择、难度设置上应适应本地设备、师资及学生的现状,活动选题除 了体现课程整合外,要鼓励多样化的选题,体现“四地”——立足地方现实,体现地方特色,反 哺地区经济,融合地域文化。
(一)
(二)
(三)
三、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 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 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 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 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 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 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的奥秘。
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 体,螺旋上升的设置内容
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淡化学科体系,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界限,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将学生必须掌握的软件操作分散到不同学年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技 术要求的提升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
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为主题,实现 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 体现“双价值”
“应用与创新相结合”的课 程目标。要体现个别差异, 鼓励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