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研究
72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研究崔媛媛南京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研究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重要课题。
新时期必须不断调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坚持时代性与继承性的有机统一,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保持学科旺盛生命力。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阐释所谓整体性,即“每个子系统的自身结构、功能及其发展的可协调性,共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功能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1]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即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整体性,包括大学生实际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制度,容纳涵盖思想政治教育多种因素。
其目标导向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更要在这一意识形态的指引下,深化人的认识能力,提高教育的可接受程度和渗透水平,建立一个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重新构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良好发展脉络。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设的内在逻辑(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律性内在需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重意识形态教育,忽视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导致大学生自我存在价值感降低,自身发展呈现片面性。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式的理论体系,必须随着时代和历史条件不断转化,打破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课堂、书本的旧有范式,积极回应社会和大学生发展的多样化。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多的立足于大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以及人自身的发展,向外探索和向内反思有机结合起来,从着重于未来发展的自发状态向其自身的全面发展的自觉状态。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人、教育人,以服务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创设具有良好、可控的校内外信息交换系统,并使高校外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能够适时、适当地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2]才能符合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整体归属感,从而整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的科学发展和创新。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
在当今社会,世界形势日益复杂多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学生头脑中的意识形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意识、文化自信等方面至关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理论学习,更需要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思政”理念的提出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各级高校纷纷提出了“大思政”理念。
这一理念要求从整体上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增强高校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理念的提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多元化教育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应该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包括理论学习、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思想引领等多个层面,综合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2. 教育与社会相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需要注重与社会的结合,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3. 个性化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格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4. 创新教育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应该注重创新教育方法,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参与主体性和学习主动性。
1. 完善思政课程体系:建立符合“大思政”理念的思政课程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学习与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 强化实践教育环节:加大对学生社会实践、团干部培训、志愿服务等环节的支持力度,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体性的建构
论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体性的建构
郑 冬 芳A 杨 , 晔
704 ) 10 9 ( 西安 交通 大 学 : . 文学 院 ; . A人 B 财务 处 , 陕西 西安
摘 要 : 想 政 治 理 论课 教 学 效 果 的 真正 提 升 , 是每 门课 程 能 独 立 承 担 的 , 不 是 每 门课 程 教 学改 革 和 效 果 提 升 的 简 单相 思 不 也 加 , 必 须 运 用 系统 的 方 法 , 挥 思 想 政 治 理 论教 学 的 系统功 能 才 能达 到 。 而 系统 方 法 和 系统 工程 的核 心原 则就 是 整 体 性 它 发
关 键 词 : 想 政 治 理 论课 ; 体 性 ; 学 内容 ; 程设 置 思 整 教 课 中 图分 类 号 :6 1 G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 79 2 0 )6—1 1 10 政治理论课是适应 时代 的需要 和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
原则 , 因而 ,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学整体性的建构就显得 尤为重要。思想政 治理 论课 教 学整体 性的建构 , 着重 于系统 中
各要素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基础上所达到的部分所不具有 的性 质和功能 , 即整体性质和 功能大 于各要 素性质和功 能的
简单相加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整体性的建构主要 通过教 学内容 、 课程 设置、 学过程整体性的建构等体现 出来。 教
的产 物 , 旨在 对 大 学 生 正 确 认 识 社 会 、 识 个 人 与 社 会 的 关 它 认
不是强调思想政治理论体系 中的某一 门课 , 是强调系统 中各 而 要素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基础上达 到部分所不具有的性质 和功能 , 即整体性质和 功能大于 各要素 的性质和功 能之和。虽 然不同的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 整体性 的理 解可能会 有不 同, 但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性建 构至少应 该通过教 学 内容 、 课 程设置、 教学过程等的整体性建构体现出来 。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结合“大思政”理念,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应该立足于公民素质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灌输一些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让学生能够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和判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要注重与学科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应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被简单地划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应该贯穿在各个学科教学中。
通过具体的学科内容和教学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知识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也能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培养综合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要注重学校文化的建设。
学校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营造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学校文化氛围,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应该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动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还需要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体,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任务。
在“大思政”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公民素质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学校文化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出台了“大思政”理念,提出要全面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
本文将从“大思政”理念和整体性建构两个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做出分析。
“大思政”理念是指大学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为目标,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
在具体实践中,大学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大思政”理念:首先,开展全员育人,将思政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
在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了解社会的复杂性、多样性、变化性,培养自主思考和创新意识。
其次,加强教育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行动。
大学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国家政策,让他们接触到真实的社会,启发他们发现社会问题并主动思考解决办法。
同时,大学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激励他们积极服务社会、关注社会贡献。
最后,注重体制创新,推进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大学可以建立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机制,促进教育引导和学生行为的有效衔接,同时要重视追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立质量保证和评估的体系。
整体性建构是高校思政教育另外一个核心内容。
高校应带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完整的教育过程,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全过程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全方位的教育过程。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教育过程,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较为单一的局面,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行为塑造、情感价值的让渡。
需要扩大教育载体、创新教育形式,促进学生思想政治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融合,推动学科交叉和跨学科教育的有效发展。
其次,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全员育人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础,在构建思政教育必须把重心转移到教育的全过程,在巩固强化学生师生相互交流、分享经验的同时,更加注重突出学生自身的特点、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和学科志向,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教育新环境。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在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大思政”理念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和探讨。
基于这一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有一个整体性的建构,以更好地实现其育人目标。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基于“大思政”理念,构建具有整体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整体性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当加强基础理论的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和思想觉悟。
也应教育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应的思维方法和理论工具,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思想政治问题。
在整体性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当注重实践教育的开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应知行合一,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究与验证理论知识,并且将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一来,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在整体性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还应注重教育环境的塑造。
高校应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鼓励学生自由、开放、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并接受不同意见的碰撞和冲突。
高校还应积极推动多元文化的融合和交流,让学生能够在多元文化的氛围中接触和探索不同的思想和信仰。
在整体性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还应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一支渊博的教师队伍,他们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广泛的知识面,能够引导学生梳理思想观念,提高思辨和创新能力。
高校应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培养和选拔,提高他们的学术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建构一个整体性的体系。
这个体系应当包括基础理论的教育、实践教育的开展、教育环境的塑造以及教师队伍的培养。
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其育人目标,培养出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优秀人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不仅需要高校的积极推动,也需要学生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发展进入了新时期,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立德树人”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等重要教育方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注重理念创新和实践转化,推动整个领域的全面升级。
在“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实现整体性建构,这是一项务必要开展的重要工作。
“大思政”理念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其核心在于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局意义和全局视角,鼓励实现“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目标。
在整体性建构方面,也需要注重大视野的理念,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整体教育体系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校内感受到全面的育人氛围,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发展。
在大学校园中,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因此,整体性建构必须围绕着学生和教育质量展开。
首先,需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在形式多样化、内容多元化的基础上,着力提高管理和引导力度,确保教育效果和质量。
另外,整体性建构还应注重教育质量的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教育问题,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和持续发展。
同时,在整体性建构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校园文化为核心,注重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学校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让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社会关怀,提升其综合素质。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在道德、法律、文化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素养。
此外,整体性建构还需要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深入社会,把握时代脉搏,掌握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开展创新性、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在互动方面,学校也需要积极协调各方面资源,多与社会力量合作,从而形成教育共同体,让广大社会人士与学校、学生形成良性互动。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向“大思政”理念转变,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整体性建构。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在“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视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高校思政课程的设置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全面发展能力,不再仅仅注重知识传授,而是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也加强思政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以更好地履行思政教育的使命。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得到创新和拓展。
在“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单一地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文体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开展讨论班、读书会、辩论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交流能力。
高校还可以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如网络平台、移动应用等,创造多样化教育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这种创新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将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其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提升。
在“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通过量化评价和绩效考核等手段,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效果。
高校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思政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潜能。
只有这样,高校思政教育才能真正发挥育人功能,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到新的高度。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整体性建构得到重视。
在“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学校的其他教育环节相互配合,形成教育一体化的格局。
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与衔接
柯新凡摘要: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课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
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与衔接。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思想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
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作为方法论指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整体性设置,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整体性系研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整体性建设。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与衔接柯新凡,男,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课是实现“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教育使命,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与衔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整体性设置“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教育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目标,既是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需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教育以育人为本,而育人又要以德育为先,思想政治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
道德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正确的思想基础,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围绕这一总目标展开。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整体性教育,必须在这一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心智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等,将总目标分解为不同的阶段性目标。
中学、大学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相互联系而又独立的阶段,各自有自身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规律,基于中学和大学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的选择应有不同的要求。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复杂局面。
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学生的需求,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也给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大思政”理念,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全面发展。
这一理念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向,也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一次重要的改革和创新。
【总字数:215】1.2 问题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教师在思政教育中缺乏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程缺乏兴趣和参与度。
一些学生对思政教育缺乏重视,认为思政课程“无用”或“无趣”,难以引起他们的主动学习和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导致教育教学环节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和协同。
一些学校在思政教育方面重视形式而忽视内容,导致思政教育缺乏深度和广度。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以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卓越性。
【内容结束】1.3 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全面育人目标的重要手段。
通过整体性建构,可以更好地贯彻落实“大思政”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有利于加强学校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形成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大思政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体系的构建
学校重视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供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教师的教 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存在问题
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缺乏兴趣,认为课程内容枯燥 、与实际脱节;一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和互动 性。
原因分析
一方面,学生思想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的背景下,传统 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部分教 师对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掌握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 培训和学习。
高校与社会的合作将更加紧密 ,实践教学将更加注重服务社 会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 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THANKS
感谢观看
大思政视角下实践育人特点分析
大思政视角下,实践育人更加注 重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强调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
怀。
实践育人活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和社会需求,注重针对性和实效
性。
大思政视角下的实践育人更加注 重资源整合和协同育人,形成全 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
实践育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地位和作用
学效果。
对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体 系将更加注重与时俱进,紧密 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不 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
信息化技术将在实践教学中发 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实 践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
模式创新。
实践教学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 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创 新思维、批判性思维、沟通协 作等非技术性能力的培养。
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拓展。
实践育人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 代的作用。
实践育人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 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实践育人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 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大思政”格局的构建
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大思政”格局的构建【摘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深入学生内心、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构建“大思政”格局,即将思想政治工作整合进高校各方面工作之中,形成一体化工作。
本文从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性、现状分析、关键措施、难点和挑战、路径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并展望未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方向。
通过构建“大思政”格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思政、格局、构建、重要性、现状分析、关键措施、难点、挑战、路径、总结建议、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如何构建一个“大思政”格局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高校教育的需求,需要有一种新的理念和机制来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高校的学生群体也在不断增长和多样化。
面对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冲击,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构建一个“大思政”格局,即以更广阔的视角、更深入的思考、更高层次的政治觉悟来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大思政”格局,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2 问题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如何构建一个具有“大思政”格局的工作模式成为了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工作重点不明确、方法不灵活、资源配置不均衡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如何构建一个“大思政”格局,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工作的全面性和深度性,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的目标已经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品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自信、文明自信、道德自信等任务。
在推动“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整体性建构为目标,构建一套可行的教育体系,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在整体性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重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以课堂讲授和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为主,缺少与学科教育的联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通过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到学科教育的过程中。
在经济学教育中,可以通过教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本质和根源,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政治敏感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停留于理论灌输和教条主义,缺乏对学生实际问题的引导和解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校园活动中,可以通过设立思政实践团队,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整体性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创新和创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可以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提供创业指导和支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整体性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与衔接
、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 目标 的整体性设置
“ 培养 什么样 的人 ” 是 教育 的根 本 问题 ,也是 思想 政 治教 育 的 总 目标 。我 国思 想政 治 教 育 的总 目标 是 要 培养 德 、智 、体 、美全 面发 展 的社会 主义 建设 者 和接班 人 。 思 想政 治教 育 以“ 德智 体美 全 面发展 的社 会 主义 建设 者 和接 班 人 ” 为 总 目标 ,既 是受 教 育 者个 人 的发
基本 素质 教 育 和养成 ,即道 德素 质 、权利 与 责任 统 一 素质 、身心 健康 素质 、法 治 素 质 、科 学 素质 等 ,不 过分 突 出 马克思 主 义理论 体 系 的完整 解读 。大学 阶段 突 出 和加 强 信念 教 育 ,通 过 马克 思 主 义理 论 体 系 的 完 整性 教育 ,用 马 克思 主义 特别 是 中 国化 的马克 思 主义 来 武装 大 学 生 的头 脑并 指 导 其行 动 。无 论 是合 格
1 6 理 论 视 野
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整 体 性 建构 与 衔 接
柯 新 凡
摘 要 :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课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有效开展 思想政 治
教 育工作 ,必须 实现 思想政 治 教 育 的整 体 性 建 构 与 衔接 。马 克 思 主义 的整 体 性 思 想 为 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与衔接 1 7
教育 准 备基 础 ;大 学 阶段 的思想 政治 理论 课 教育 一方 面 要 继续 强 化 基本 公 民素养 教 育 ,另 一方 面 通 过 马 克 思主 义基 本理 论 尤其 是 中 国化 的马克 思 主义 的教 育 ,使 大学 生 更 加 坚定 对 马 克思 主 义 的信 仰 ,坚 定 对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了巨大的改变,然而在当今社会,青年学生处于信息爆炸、思想多元的复杂环境之中,如何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与教育是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应该具备整体性。
“大思政”理念的提出,意味着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需要深刻了解具有15个方面的现代化平台价值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引导青年学生理性思考、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核心,为青年学生的大学生活及未来的人生道路提供有力指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校力量共同参与,不仅要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信息,而且要注重经验分享和实践探索的互动,实现多样化的思政教育资源整合。
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整合教育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是多元化的,需要把政治理论、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政治理论教育是基础,而心理健康与职业规划则是补充。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分享自己的思考经验、学科研究成果等知识,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
2. 推动教育模式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一个较为传统保守的教育模式,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够从这种教育中受益。
因此,创新思想和改变教育模式至关重要。
例如学校可以开设一些网上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参加。
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文本、图像、音乐等现代化媒体,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得更加生动易懂。
3. 建立社会实践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伴随着学生从大学生到社会人的发展历程。
为提升我们的思想政治素质,需要了解社会现实、社会矛盾以及解决方法。
因此,学校可以建立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机会,走出校门,参加公益活动、修建农村道路等形式多样的实践项目。
通过实践过程,学生能够加深对现实问题和时事热点的认识,同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结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过全校力量的共同参与,可以从整合教育资源、推动教育模式创新和建立实践平台三个方面出发,实现多样化的思政教育资源整合。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思政”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
这个理念的核心在于提倡全面的、综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培育学生全面、综合、卓越发展为目标。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话题。
要实现整体性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全面性。
全面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全方位地考虑学生的成长需求,把握学生全面的发展。
比如,除了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还要考虑学生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方面。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全面、多维度的发展。
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知识、技能、品德等方面全面,而且要做到多学科、多区域、多文化因素的综合。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面对复杂、多元的社会现实时有足够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打破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让学生可以掌握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相同之处,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
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个性化。
个性化是指,对每一个学生的特质和成长要素进行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能力等进行差异性的培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让学生有足够的选择自主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个性化的思想政治课程和活动,以便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始终紧贴社会实践,拓展学生的知识边界和视野范围,让他们了解不同的社会角色和文化背景。
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与社会的互动,让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和公益活动,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公民。
总之,“大思政”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是个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成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有效途径。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日益严峻,教育对象也越来越多元化。
在这一背景下,“大思政”理念应运而生,“大思政”理念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
本文将围绕“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大思政”理念的内涵和特点“大思政”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命题,其内涵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思政”理念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思政”理念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培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思政”理念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目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外化和社会化,使学生能够真正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1. 课程建设的整体性构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课程建设的整体性构建是实现“大思政”理念的重要保障。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建设还要注重思想政治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要渗透到学生的专业学习过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精神支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是实现“大思政”理念的另一重要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第32卷第7期总第245期“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建构邱园园(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24)[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根据新形势要求、结合高校育人实况提出了构建“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战略定位。
“大思政”理念要求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更加整全的人文教育系统中,以整体性思维对“大思政”理念作出全息性的理论反映和实践概括,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整体性建构。
基于此,应以人员聚合、资源整合、体制融合为导向,以实现人文教育的范式转向、教育主体的多元转变、教育内容的整体拓建为方向构建全方位的“大思政”格局。
[关键词]大思政;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整体性[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7-0066-03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9. 07.028 [本刊网址]―、高校“大思政”理念的基本阐释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 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正式确立了“大思政”的战略定位和教育理念。
“大思政”理念是新时代所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理论形态,是 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履和物化的理论与现实诉 求。
“大思政”理念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发展性。
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历史性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等文化形态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本质力量,是指向人的生成与发 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大思政”理念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 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以人为本”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 于课程教学、日常生活与课外实践活动中,使得学生能够将理 论外化于日常行为实践中,在整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不断 占有自我本质,从而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把人 的发展作为实践活动的终极目标,指向德性生成和改善社会精 神状况,是超越性的教育活动,具有生成性和发展性。
“大思 政”理念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和协同互动性。
“大思 政”理念要求学校、家庭、社会都应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过程中,与学生实现主客体间全方 位的协同互动,实现人员聚合、资源整合、体制融合的开放式教 育体系,从而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价值 旨归。
“大思政”理念全面育人的目标指向内在地贯彻着整体性 原则,“大思政”理念“大”的特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思维 的表征。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面向共时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而且 面向历时的动态性和差异性,尤其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所提出的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 背景下,时代俞开放,俞需要我们以更大的视野与尺度去看待 人的社会问题,关注人与社会所越发呈现出的“整体性”特征,将 政 教育纳入整体 人为教育系统 ,而实现人的由而全面发展,实现人的整体的美好生活。
因此,“大思政”教育理念 政 教育开放 、实 、特点,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育人的目标指向、彰显新时代思 想政治教育精神引领的价值旨归的重要教育理念。
二、“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反思马克思提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 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凝结和体现 着社会一定思想政治品德要求的精神需要。
但是在现实的教 育情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多停留在知识型讲授,形成了以政治 理论讲授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教育导向模式,教师也大多停留在 对学生的理论灌输层面而缺乏及时的价值观引导与政治情感 的培养。
知识化的教育内容固然可以在理论灌输的教育方式 下使学生掌握大量的思想道德知识,但是如果空洞抽象的道德 规范与政治理论脱离日常生活实践活动,缺乏精神引领与情感 涵养的价值导向,容易使得学生停留在对知识的学习与认知维 度,而很难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对象性活动中实现思想观念从 认识形态向实践形态的价值转化。
概念化、书本化的“书斋教 育”与大学生的政治情感、政治心理脱节,教学模式注重灌输而 缺乏引导,同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集中在党校教育或者 相关的专业教育上,例如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政法学院等与 政治相关的专业,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较多,而艺体类等 其他专业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不高,以教师为主要教育主 体,以学校为教育机构,抽象的教育模式与单一的教育主体很 难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应包括各要素的整体构成,又 与 与 教育者 点 ,此,不仅需要各要素的统筹兼顾,而且需要顺应时代发展。
但是在现实性 上,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或强调教育内容的政治性或意识形,把政 方 、政 具、政 实体教育 容,至将日常生活教育政治化,机械的教育内容引起学生在心理与 情感上对政治的疏远;或忽视政治性引导,将理论知识、心理健 康、法纪法规作为主要内容,忽略了政治对人的影响机理,从而收稿日期/019-2-19基金项目:本文系217年度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学生科研立项(项目编号:0) 作者简介:邱园园(1993—),女,河南周口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66第32卷第7期总第245期2019年4月(上)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Vol. 32. NO. 7( Gen. NO. 25)Apr. (first half)2019造成学生对政治的漠然。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在其内容论域上,应注意内容的确定性和科学性,根据“大思政”教育理念,也应 建构其完整的内容体系。
既需要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也需要将 生活化、人本化的教育信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中,重 视大学生不同阶段的需求层次,转变教学范式。
从强调社会性 和政治性向以人为本的范式的转化逻辑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所应具备的灵魂架构,从而构建全方位的“大思政”格局。
三、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构是一项长远而又整体性的工 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整体性建构是走出思想政治教 育困境的现实要求,更是“大思政”理念的贯彻与深化。
需要以 学生发展需要为根本,立足现实教学困境,遵循思想政治教育 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全方位贯彻“大思政”理念,实现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
(一) 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大思政理念所蕴含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指向,突出强调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以往的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并惯以理论灌 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所接 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片面的、知性的,面对复杂多元、有 温度、有质感的现实生活世界,很难实现内生性的价值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统治阶级对社会成员施加影响的实践活动,归根结底是属人的。
人作为社会关系性存在,对其开展的教育 不应该只是灌输抽象的知识概念或者道德命题,而应该具有日 常生活的实践感知。
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价值主体,而不是 普遍意义上的抽象的“类”存在物,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应转 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个体实际与发展需要制定相应 的教学计划;明确学生的价值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知识传授、价值引导、情感体验 等多重效果;将课程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相对接,使得学生借 助于现实生活体验对理论知识进行检验与甄别,由此将政治情 感、价值体验内化为自身最本质的存在。
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 条件下,学生的自我思考与选择以及日常生活实践感知被纳入 课程体系,同时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都有利于实现“全过程、全 方位育人”从而实现师生同构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二) 资源整合:形成多元教育主体合力“大思政”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 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 每个环节、每个层面,使每一位高校工作人员都参与到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当中,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得学生 过程、方 接 政 教育。
现实的教育境下,学生往往仅仅接受来自专业课教师的教育,教育主体单一,难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
应该整合教育资源,加强高校 行政人员、辅导员、寝室管理人员等思想政治教育,将其纳入思 想政治教育主体体系中,形成多元教育主体合力。
学校应定期 对这部分人员进行理论培训,提升其自身的理论素养、思想水 平与政治觉悟,从而保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同时学 校也应整合高校社团资源,例如:学生会、学校广播站、学校党 团组织等等,注入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校学生会微信 公众号推送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文章等等,都是高校展开思想政 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此外家庭教育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 响,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家风”的重要性,因此,社会、家庭 也应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不断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 性,比如定期向学生家长推送相关教育文章与学校教育动态,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目标,同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互动,及时 了解学生在家实况与动态,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
(三)根据学生发展实际,构建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以共识性内容为基础,依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明积淀,对大学生进行整体性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 容 层的重 构建。
注重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诠释为基础,开展各种理论课程,例如《中国近代史纲要》《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选读》等,用马克思主 义基本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使大学生形成基本的政治认知与 政治信念。
在此基础上应加强价值观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核心范畴。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中的“三个倡导”充分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与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愿景和奋斗目标内在统一,从而为青年 学生确定价值取向、做出行为选择、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核心 理念与 。
此 ,构建 政 教育 容完整体系应与时倶进,聚焦国家发展动态,注入随社会发展生发出来的 新的时代性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的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历史底蕴与时代内涵,既有 认识论的科学思考,又有方法论的辩证指导,是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需 学 的重 容。
概而言之,立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存困境,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实况与发展需要,注 重学生日常生活感知,通过价值引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 ,时有 对 地 政 教育 容,培育并 教育主体,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完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学 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在各个环节、各个 层面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 方位育人”参考文$:[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EB/OL].http://dangian.people,com,2016 - 12 - 9.[2 ]杨晓慧.找准破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难题的关键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 (1).67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第32卷第7期总第245期Overall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Higher Colleges under the Idea of “Great Thoughts and Politics”QIU Yuan- yua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 130024, China)A bstract:Since t 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the Party and the state have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orientation ofu realizing all- staff education,educating people all the way,and educating people in all directions”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situation and combining with the reality of educating people in higher colleges.The idea of “Greatthoughts and Politics”requires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colleges should be brought into a more integrated humanistic education system,and holographic theoretical reflection and practical generalization thoughts and Politics”s hould be made with holistic thinking to realize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ased on this,we should take personnel aggr integration as the guidance,to realize the paradigm turn of humanistic education,the pluralistic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subject,and the teaching.In order to realize the paradigm shift of humanistic education,the pluralistic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subjects,an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contents,a comprehensive pattern of tics”should be established.Key words :g reat thoughts and politic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cept;integrity(责任编辑:章樊)(上接第54页)环境,关心社会和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 自我控制能力,养成乐观愉悦、进取向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