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鉴赏论文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毕业论文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毕业论文目录1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及发展 (1)1.1 中国古典园林 (1)1.1.1 商周时期 (1)1.1.2 秦汉时期 (1)1.1.3 魏晋南北朝时期 (1)1.1.4 隋朝时期 (1)1.1.5 宋朝元朝时期 (2)1.1.6 明清时期 (2)2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3)2.1 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分 (3)2.1.1 人工山水园 (3)2.1.2 天然山水园 (3)2.2 按占有者身份、隶属关系分 (3)2.2.1 皇家园林 (3)2.2.2 私家园林 (3)2.2.3 寺观园林 (3)2.3 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4)2.3.1 北方类型 (4)2.3.2 江南类型 (4)2.3.3 岭南类型 (4)3 中国造园的构成要素 (4)3.1 筑山 (4)3.2 理池 (5)3.3 植物 (5)3.4 建筑 (5)3.5 书画 (6)4 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 (6)4.1 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 (6)4.2 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 (7)4.3 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 (7)4.4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 (7)4.5 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7)4.6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 (7)5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类型 (7)5.1 厅 (7)5.2 堂 (8)5.3 楼 (8)5.4 阁 (8)5.5 榭 (8)5.6 舫 (8)5.7 廊 (8)5.8 亭 (8)5.9 塔 (9)5.10 桥 (9)5.11 墙 (9)6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 (9)6.1 抑景 (9)6.2 添景 (9)6.3 夹景 (9)6.4 对景 (10)6.5 框景 (10)6.6 漏景 (10)6.7 借景 (10)7 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特色 (10)7.1 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10)7.2 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10)7.3 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11)7.4 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11)总结 (11)参考资料 (11)致谢 (12)1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及发展1.1 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代园林,或称中国传统园林或古典园林。
中国旅游文化之古典园林论文
中国旅游文化之古典园林论文论中国旅游文化之古典园林外国语学院宋钰11301084中国古典园林内容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因为其独有的魅力,厚重的文化内涵,奇特的布局设计,多种艺术的安排融合,在众多的文物中脱颖而出,赢得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在这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影响了我们对于园林的观赏及研究,对于这些问题,也有其对应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古典园林文化对策一.中国古典园林的旅游价值中国古典园林,起于商周,经过秦汉,走过唐宋明清,经过一个漫长悠久的岁月,走过上百年的风雨洗礼,如今可以映入我们眼帘的,无一不能给我们穿越时空的错觉,享受到天人合一的舒适与畅快。
小桥,流水,人家,亭台,阁楼,淡雅,美丽的风景让游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一个个古石错落,曲径通幽的园林,不仅时刻展现其独特的文化气息,还为城市的浮躁焦虑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色彩。
园林往往能以它鲜明生动的物质形态具体,形象的传达出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或者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心理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尤其如此,“它是一种荟萃文化、积淀传统的有力形式”。
以景寓情、感物咏怀,不只是诗、画的审美追求,也是古典园林在发展过程中日益明确并最终确立的创造宗旨。
人们生活在这里,也享受于这里,它既能满足功能需要,供人居住、读书、接待宾客、宴饮亲朋,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怡情悦性、消遣精神、标榜风雅、超世独立的心理活动空间,是精神逍遥的理想天地。
其一山,一石,都经过精心设计,摆放顺序,地理位置都经过精心测量。
在这里,你可以尽情的享受大自然独有的魅力。
二.古典园林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中国古代园林实物保存较少,现存遗迹的原真性较差。
由于时代久远,天气环境,人为破坏等一系列的原因,使我国古典园林现存完整实物远较一般想象的为少。
以内中大家最习惯见到的私家园林来说,全国总数可能不及200处。
其具有典型性者,多集中在苏南,浙北及广东的珠江三角洲一带。
而以规制鸿奢称誉海内外的皇家苑囿,更是屈指可数。
中国园林美学论文
中国园林美学论⽂ 中国园林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她历史悠久,形成个性鲜明的园林体系,独领风骚,对世界园林的发展有着举⾜轻重的地位。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中国园林美学论⽂,供⼤家参考。
中国园林美学论⽂篇⼀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 中国园林美学论⽂摘要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化宝库中的⼀朵奇葩,在世界艺术史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与⼭⽔绘画、诗词、中国古代美学相互联系,相互作⽤。
中国古典园林以⾃然⼭⽔为主题思想,以花⽊、⽔⽯、建筑等为物质⼿段,强调⼈与⾃然、⼈与⼈之间和谐的关系,追求“意境”情景交融,赋予园林艺术以灵性,通过与⾃然和谐共⽣的⼈⼯建造,突出天⼈合⼀、融于⾃然、顺应⾃然的设计美学思想,不露痕迹地体现⾃然之美。
中国园林美学论⽂内容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TU986⽂献标识码: A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中国的古典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中国的农耕经济、集权政治、封建⽂化培育成长,是⼀个博⼤精深⽽⼜源远流长的风景式园林体系。
1、⽣成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0年,包括殷、州、秦、汉朝代。
该时期的主要特点:园林内容驳杂,园林概念模糊;园林总体规划⽐较粗放,谈不上多少设计经营;造园活动并没有完全达到艺术创作的境地。
该时期代表作有建章宫、上林苑。
2、转折期:公元前220年-589年,魏、晋、南北朝。
当时寺观园林开始兴盛起来,形成造园活动从省城到全盛的转折,园林造景由过多的神异⾊彩转化为浓郁的⾃然⽓氛,初步确⽴了园林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发展的基础。
代表作有铜雀苑、华林园。
3、全盛期:公元589年-960年,隋、唐时期。
随着社会条件、性质以及传统⽂化的发展,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法提升,⼭⽔画、⼭⽔诗⽂、⼭⽔园林三个艺术门类有互相渗透迹象。
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旺盛的⽣命⼒,⽽园林的发展也相应地进⼊盛年期。
作为⼀个园林体系,它所具有的风格特征已经基本形成了。
代表作西苑、华清宫。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审美中的艺术感受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审美中的艺术感受论文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意境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美学上的最大特点是重视意境的创造。
所谓“意境”是超越了具限的物象进入无限的四维空间,从而对人生、物象、历史等方面获取一种具有一定哲理因素的感触与领悟。
意境的美感实际上是一种人对实物空间—景的欣赏、感知而在人的心底产生的超出景物之外的精神境界,是一种思维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素有“形象的立体画”之称,其具有画的构图与神韵以及诗的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在追求“意”的优雅与“境”的深邃方面,是通过其本身的形象以及“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景艺术手法,将感情寄托于构成园林中建筑、山石、水体、植物等造园要素,产生其意境的美感。
这种意境的美感体现出人与景的情感交互,表达自然空间的境域内涵,从而给体验者无限的遐想与感触,引起共鸣。
二、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意境美的创造方法(一)大中见小、小中见大、以少代多我国古典园林善于模拟于自然,其在遵循园林构图的基本规律上,提取自然界中的某些景象精华进行其大小、色彩、形态、质感等要素的空间组织与控制,使其迎合人们的审美需求,达到其意境感受的特殊效果。
例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某些小型山石、水体常会给人以“咫尺山林”、“一峰若太华千寻,一勺若江湖万里”的意境心理感受。
我国古典园林中还常通过利用空间关系的组合变化来造成小中见大的错觉,从而更好的营造出空间的意境美感。
如采用园中园,大园套小园的空间分割与联系来创造空间、组织空间和扩大空间(如: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
再如通过园林建筑、墙垣、假山、园林植物分隔空间,造成园中曲折多变,峰回路转的效果。
又如在很多狭小庭院的空间处理上采用多样的空间模式,扩大空间;利用云墙、月洞及曲廊等这样时闭时开的变化,使空间愈见幽深;利用各种物象进行组景与借景,对空间多样划分,从而可使空间愈分愈见其大。
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消除人们心里上的空间压抑感,而且通过云墙、月洞、曲廊等这样的空间方式,增加了整个园林空间的意境美感。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风格论文素材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风格论文素材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古代园林建筑体现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审美追求。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1. 皇家园林中国古代皇家园林是中国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
这些园林以其庞大、精细的规划和布局而闻名。
例如,北京的颐和园和扬州的个园都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品。
皇家园林通常有严谨的结构和宫廷建筑的特点。
其中,大片的山水画被用来营造宏伟壮丽的景观,流水、湖泊和岩石则被用作点缀美化。
此外,独特的建筑元素如廊亭、回廊和四合院等也是皇家园林建筑的标志。
2. 私家园林除了皇家园林,中国古代还有许多私家园林。
这些园林通常是由富裕的商人、文人或政治家所建。
私家园林非常讲究细节,体现了主人对美学和品味的追求。
私家园林的特点在于悠闲自在、雅致恬静。
园林主人会精心布置各个角落,注重每一个细节的美感。
园林中常常有小巧别致的精致建筑,如亭台、小桥、曲径通幽等,为园林增添了一种愉悦的氛围。
3. 佛教园林佛教园林是另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古代园林建筑。
佛教园林以寺庙为核心,以佛教教义为指导,融合了自然景观和宗教意义。
佛教园林通常建在山间或山顶,利用山水的优美来烘托佛教的神圣和宁静。
寺庙的建筑注重尊重自然,融于自然。
园林中常见的佛殿、舍利塔等建筑都是佛教园林的典型元素。
4. 文人园林中国古代还有一类特殊的园林建筑,即文人园林。
这些园林是文人雅士的府邸,他们喜欢自然山水,常常在庭院中布置一些小景观。
文人园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把诗意、画意与园林景观融为一体。
这些园林常常有小桥流水、石径、花草树木等元素,给人一种恬静宜人的感觉。
它们体现了文人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总结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佛教园林和文人园林等多个风格。
每种园林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但又相互交融,形成了中国园林建筑的鲜明特色。
这些古代园林建筑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精心设计的景观,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论文
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论文第一篇: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论文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自成一体,具有独特的风格,尤以其含蓄深远的古典韵味最具魅力。
关键词:历史、建筑特点、建筑风格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造园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周文王的时候就有了营建宫苑的活动,直至汉朝,中国造园艺术一直处在萌芽期,期间主要是皇家苑囿,造园的主旨、意趣很淡漠。
到魏、晋、南北朝时,是造园艺术的形成期,初步确立了再现自然山水的基本原则,逐步取消了狩猎、生产方面的内容,而把园林主要作为观赏艺术来对待。
除皇家苑囿外,还出现了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
隋、唐、五代可看作成熟期。
不仅数量多、规模大、类型多样,而且从造园艺术上讲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由于文人直接参与造园活动,从而把造园艺术与诗、画相联系,有助于在园林中创造出诗情画意的境界。
宋朝时,造园艺术进入高潮。
不仅造园活动空前高涨,而且伴随着文学、诗词,特别是绘画艺术的发展,对自然美得认识不断深化,当时出现了许多山水画的理论著作,对造园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然而随后的元朝,却一直处于滞缓状态和低潮。
到明、清时,造园艺术再次达到高潮。
造园活动无论在数量、规模或类型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造园艺术、技术日趋精致、完善;文人、画家积极投身于造园活动。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些专业匠师。
不仅是人才辈出,而且还出现了一些造园理论的著作与专书。
悠久的历史给中国园林艺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痴迷于探索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特点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作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
如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弥的个性和特色。
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美学原理论文 浅析中国园林特点
浅析中国园林的特点
朱彤彤
(美学原理,20132830320061)
摘要: 中国园林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享有很高的地位。
通过对中国园林的特点进行分析,更深入地领略中国园林的艺术魅力,发掘其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关键字: 中国园林特点
1 引言
中国园林有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天人合一”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宗旨。
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进一步分析了解中国园林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
2 中国园林简介
2.1 园林的定义、分类
2.2 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
参考文献:
[1]张健.中外造园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郭风平,方建斌.中外园林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3] 叶朗. 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王建华,谢秋影.浅析现代园林规划中水景设计[J].四川水泥,2015.(1)
图1
图2
图3
图4。
中国古典园林案例论文讲解
中国古典园林案例论文讲解第一篇:中国古典园林案例论文讲解中外园林史结课论文中国古典园林案例分析2015年12月20日中国古典园林案例分析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以及寺庙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
它深浸着汉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本文将例举几个具体的园林代表的造园历史和特点来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之美。
关键词:建筑布局;艺术意境;创造;艺术形象;意境中国古典园林按园林地属关系大致分三种: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西安华清池寺庙园林拙政园其中以皇家园林为主体。
南普陀寺一、皇家园林——“以人为环境为主,因借自然景观为辅的园林”[1] 皇家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苑”、“囿”、“宫苑”、“园囿”、“御苑”,从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殷商(公元前16~11世纪)甲骨文中发现了有关皇家园林“囿”的论述。
据此,有关专家们推测,中国皇家园林始于殷商。
直至清朝时期(1616年~1911年),皇家园林的建设趋于成熟,高潮时期奠定于康熙,完成于乾隆,由于清朝定都北京后,完全沿用明朝的宫殿,这样皇家建设的重点自然的转向于园林方面。
这时的造园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实现了一次飞跃,这个时期出现的名园如颐和园、北海、避暑山庄、圆明园,无论是在选址、立意、借景、山水构架的塑、建筑布局与技术、假山工艺、植物布置、乃至园路的铺设都达到了令人叹服的地步。
1.一亭一径,足谐奇趣,人间天堂——颐和园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
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征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征论文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具有独特的特征。
本论文将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特征进行深入探讨,包括布局结构、建筑材料和艺术装饰等方面的内容。
一、布局结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注重对称、对景和空间层次的处理。
对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园林建筑也不例外。
在整体布局上,常常采用对称的方式,使得园林建筑呈现出平衡和谐的美感。
例如,以建筑物为中心,左右对称的布局是常见的形式。
同时,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注重对景的处理,建筑物通常与自然景观相互呼应,形成一种统一的视觉效果。
另外,园林建筑通过设置不同的园林区域,形成不同层次的空间结构。
这些层次的转换增加了园林建筑的视觉层次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建筑材料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既体现了建筑的实用性,又使园林建筑呈现出国粹之美。
在建筑结构上,常常采用大檩架和斗拱等结构形式,使得建筑物更加稳固和牢固。
此外,古典园林建筑还使用了砖、石、瓦等材料来加强建筑的结构和装饰。
特别是在培育小型园林景观中,常用砖石围合,铺设瓦片,使得园林建筑更加精致细腻。
三、艺术装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艺术装饰包括各类雕刻、彩绘和家具陈设等。
雕刻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常见的装饰手法,常用的雕刻元素有花鸟、人物和动植物等。
这些雕刻作品既展示了艺术家的创作才华,又赋予了园林建筑独特的艺术氛围。
彩绘也是园林建筑的常见装饰方式,通常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的门窗和梁柱上,采用鲜艳的颜色和细腻的绘画技法。
此外,园林建筑还注重家具的陈设,常常使用紫檀木、红木等高档材料制作家具,使园林建筑更加典雅和豪华。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具有独特的特征,包括布局结构、建筑材料和艺术装饰等方面。
这些特征使得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外游客流连忘返的旅游景点。
今天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我们了解古代建筑文化及其美学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论文第一篇: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论文园林景观设计姓名:xxx 班级:xxx 学号:123456中国古典园林的主题分析摘要: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
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与自然因素之间似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统一起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气息。
园林建筑只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协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责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环境的美。
这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的境界。
关键词:古典园林山水对立统一山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自古以来,人们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过程中,与山水结成各种对象性关系。
在实践中,山水既为人们提供必需的生活资源,又是人们实践的主要对象,人们从自身的需求出发,把山水视作实用的对象、崇拜的对象、审美的对象,对山水加以欣赏、歌颂和赞美。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提高,人们乐于游山玩水,观赏名山大川绮丽风光中,对山水美的欣赏与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观念联系起来,作为真、善、美的一种象征,以物喻人,移情寄性。
使山水的审美情趣进入以物“比德”和赏景“畅神”的境界。
山水何以为美?春秋时代的孔子告诉我们“知者乐水,仁者乐水”,何也?“出云风以通天地之间,阴阳合和,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食。
”将山看成沟通天地,和合阴阳的重要事物及雨露源泉,是抚育万物,养育百姓的根本,具有与“仁者”无私品德相比美的特征,所以它是美的。
而水,孔子认为它无私给予万物,“似德”:所到之处有生命成长,“似仁”:下流曲折而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董必平,“似正”;其万折必东,“似意”;所以,君子见大水必观赏,这就是说,水具有与“君子”或“知者”的德、仁、义、智、勇等品质相类似的特征,所以它是美的,令人愉悦的。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论文范文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论文范文园林文化是一种取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文化交流的加大,园林文化也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起来。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园林文化论文,供大家参考。
内容摘要北京市园林局在新世纪提出了“文化建园”的方针,并曾在2001年6月召开过“文化建园”的研讨会。
与会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对这个方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抓住了园林艺术发展的核心和主线,尤其符合“三个代表”精神,代表先进的文化方向和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已经深入了人心。
本文想就“园林文化”谈一些个人的理解......北京市园林局在新世纪提出了“文化建园”的方针,并曾在2001年6月召开过“文化建园”的研讨会。
与会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对这个方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抓住了园林艺术发展的核心和主线,尤其符合“三个代表”精神,代表先进的文化方向和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已经深入了人心。
本文想就“园林文化”谈一些个人的理解。
“文化”,大而言之是泛指人类创造的一切事物。
但在多数人的心目中,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东西。
我小的时候,人们说上学是学文化,学问好就是文化高。
后来进一步认识文化,好像主要是指文学、艺术和意识形态领域,因为“文化大革命”就是从这些领域开始的。
而如今把衣食住行,烟洒茶饭,乃至完全不登大雅之堂的事情都归于文化,反倒令人有些迷茫。
有好事者于是把文化又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但何为“雅”、何为“俗”,却不容易界定。
具体到园林文化,它到底包括什么内容,怎样理解,归雅归俗,也都有值得探讨的空间。
最近常有人提起,园林的本质可以说是自然之人化和人的自然化。
那么,也可以说园林文化的基本线索,就应该是如何使自然人化和使人自然化。
园林自初创之日起,就是人类意识中理想王国的形象模式,也是各文明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理念的艺术模式。
中国的园林艺术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在世界上独成体系又影响深远的东方园林的代表。
它的发展虽有盛衰曲折,但其主流一直是在为“天人合一”这个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探索并创造最理想化的直观的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园林鉴赏论文
轩窗环水醉人心水是人类心灵的向往,人类自古喜欢择水而居。
水,晶莹剔透,柔媚且强韧,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无限的想象,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有生气的因素。
园林无水则不活,无论走进哪个园林,人们只有看到水,才会真正体会到园林之美。
有水,园林就更有生机;有水,园林就更显意境。
许多园林以“再现自然式山水园”为主要特征,以再现诗意中的自然水景为主题,诗情画意的理水手法,赋予了水更深的文化内涵。
临流映影“苏堤如带水溶溶,小阁临流照影空。
”万物之色,水色最淡,却能反映出形形色色的景物,也最富于色的变化。
庄子曰:“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无则无为而无不为。
”水的无形无色正是“虚”的象征。
静水如一面明镜,看似虚无,却反映着天光云影,加强和扩大了园林空间的景致,呈现出扑朔迷离之美。
在北海北岸有一组佛寺建筑,台顶有乾佑阁,被形容为“倒影入水,波光荡漾,如入水晶宫阙”,正是利用自然的水面而创造的一种水中仙境的形象。
计成在《园治》中用“素入镜中飞练,青来郭外环屏”,形象地点出瀑布落入湖面的清淡,远山青影入湖的沉郁。
水色在景中起到点色的作用,又含有冲破沉闷的价值。
碧潭涌泉“水绕城隅晓气凉,碧潭荡漾映清光。
”“水性至柔,是瀑必劲;水性至动,是潭必静。
”水,刚柔相济、动静结合,静水体现柔美,瀑水显示力量,是以塑造出湖、池、溪、瀑、泉等多种形式的水体。
所谓“清池涵月,洗出千家烟雨”,正是古人对园林静水的赞美。
杭州有一私家园林,取名为“鉴止水园”,也是源于对园中静水的描述。
古典园林中的动水,主要是指溪流及泉水、瀑布等,既呈现出水的动态之美,又以水声加强了园林的生气。
如济南的趵突泉,古人赞曰:“喷为大小珠,散作空蒙雨”。
有的园林利用水源与水面的高差,“引来飞瀑自银河”,形成瀑布景。
还有的利用容器蓄水,放于高处,形成人工瀑布与叠水,通过强化水“喷、涌、注、流、滴”等一系列动态特征,塑造出生动的园林环境。
幽涧鸣佩“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园林艺术赏析选修课结课论文
园林艺术赏析选修课结课论文园林艺术是一门表达人与自然关系最直接、最紧密的综合艺术,它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载体。
进行园林艺术赏析对于设计出更好的园林艺术作品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园林艺术赏析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园林艺术赏析论文篇1浅谈园林艺术的风格风格一词广泛使用与艺术领域,风格是艺术作品所共有的一种特征,它是从艺术作品的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特点。
园林艺术风格是指园林上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和本体的意愿,利用山、水、林、路和建筑设施形成的整体风貌并给人一种总的感受。
园林艺术是以真实的自然材料来表现自然美的特征的,所以它的风格既有艺术风格的共性,也有其独特的特征。
艺术作品的风格是多样的,同为民族风格,因作者的个人阅历、审美情趣等因素的差别,而风格各异。
如文学史上有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豪放词人辛弃疾;因时代的不同又有所谓的时代的风格,如“魏晋风度”、“盛唐气象”等。
园林艺术风格也是多样统一的,在统一的民族风格下,也有时代风格、个人风格及地方风格。
现代艺术风格作为一种美学理论,主张从艺术本身出发,研究艺术品确定的内在构成元素和类别以及独特属性。
从一定时期来看,风格有相对稳定的一面,然而从宏观上看,园林艺术风格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风格也是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其总体趋势是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化而不断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时代的园林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风格变化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先秦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园林雏形—囿,园林的形式极其简陋,内容也较单一。
早期的园林是由物质实践活动转化而来的,尽管还是原始的园林艺术,但素朴、粗犷、富有野趣的早期园林艺术风格已初见端倪。
在秦汉皇家苑囿中物质与精神、君权与神权、珍禽奇葩共处一体。
秦汉时期园林风格可谓“珍物罗生,焕若仙境”。
2、西汉时期是我国美学过渡时期,审美情趣已由外部及道德转向主体的力量为魏晋人性复苏打下了埋伏。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园林艺术突破了皇家宫苑的藩篱,山居别业层出。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工艺技术,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
自古以来,中国人注重园林建设,将园林视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进行园林设计、营造和管理,不断演变和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园林风格,如汉代的园林、唐代的园林、宋代的园林、元代的园林等。
其中,以苏州园林和扬州瘦西湖园林为代表,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性精品。
本文将从园林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和景点特色三个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展开探讨。
一、园林的历史文化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和展示。
自古以来,中国园林建筑始终贯穿着自然、人文、艺术和信仰的完美结合。
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书画艺术、诗词歌赋、宗教信仰等文化元素均体现在了古典园林中。
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林文化。
古代园林建筑不仅是美的享受,更是智慧与匠心的结晶,是古代文化精髓的代表。
凭借着独到的文化思想与美学理念,古代园林建筑不仅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更是提供了精神与思维上的启迪和冥想,使人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古代,园林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场所。
贵族们喜欢在园林中举办各种宴会和活动,分享彼此的文化、艺术和智慧。
同时,园林也是信仰和宗教文化的体现,尤其是佛教园林和道教园林,如西湖边的灵隐寺和岳阳楼的道观等,深受人们的崇敬和赞美。
二、建筑风格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独具匠心,展现了中国园林建筑的传统美学。
其实现方式非常具象,即在一个有限空间中营造一个自然山水之美的人工园林。
在建筑风格上,中国古典园林往往采用曲径通幽的方式,把人们带入到一个自然风景的场所中。
在建筑材料上,中国古典园林通常使用灰瓦、泥塑、木构、石雕等天然材料,运用传统的园林观念和造园技术,构建出独具特色的建筑群。
这些建筑为中国古典园林增添了更多文化气息和建筑美学的内涵。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石桥、曲径、廊庑、攀岩、亭台、假山、池塘等设计元素贯穿始终,它们被巧妙地布置在园林中,形成了奇巧玄妙的景观,让人们在细微处体验到园林建筑之美。
中国园林鉴赏论文
一、筑山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峡,在园中累土构石为山,从而开拓了从对神仙世界向往,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
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雅士们,采用概括、提炼手法,所造山的真实尺度大大缩小,力求体现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
这种写意式的叠山,比自然主义模仿大大前进一步。
唐宋以后,由于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玩赏艺术的发展,对叠山艺术更为讲究。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爱石成癖的宋徽宗,他所筑的良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
明代造山艺术,更为成熟和普及。
明人计成在《园冶》的“掇山”一节中,列举了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等17种形式,总结了明代的造山技术。
清代造山技术更为发展和普及。
清代造园家,创造了穹形洞壑的叠砌方法,用大小石钩带砌成拱形,顶壁一气,酷似天然峭壑,乃至于可估喀斯特溶洞,叠山倒垂的钟乳石,比明代以条石封合收顶的叠法合理得多、高明得多。
现存的苏州拙政园、常熟的燕园、上海的豫园,都是明清时代园林造山的佳作。
二、理池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
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
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
人们或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芙蕖睡莲,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月……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
池中有自然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
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
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一)掩。
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
临水建筑,除主要厅堂前的平台,为突出建筑的地位,不论亭、廊、阁、榭,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布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类型特点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类型特点论文引言:一、四合院式园林四合院式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
它具有四合一的布局,即四面合院,中有天井。
四合院式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观念。
它以中轴线为主线,形态简洁,结构合理,空间布局有序。
四合院式园林的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以传统的斗拱、飞檐等装饰手法为特色。
园林内常有假山、水池等景观元素,配以花木蔓草,使园林更具自然美感。
二、私家园林私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它是个人或家族用来休闲娱乐的园林,常见于贵族、文人等人家。
私家园林建筑注重创造独特的氛围,常用华丽的装饰和精巧的雕刻。
私家园林通常分为前院、后院和中间的主体建筑三个区域。
前院常用作迎宾之地,通常有大门、假山等景观元素,给人一种独特的感觉。
后院是私家园林中的重要部分,常有花草树木、池塘、亭台楼阁等景观元素,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三、皇家园林皇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另一种重要类型。
它是古代帝王为了游览和享乐而修建的园林,包括了紫禁城和圆明园等著名的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注重庄重和豪华的氛围,建筑多为大型石砌建筑,前朝后宫,数百间房屋错落有致。
园林内常有大型假山、水池、石桥等景观元素,富丽堂皇。
皇家园林常常与文化有关,它不仅仅是一种园林,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
四、僧院式园林僧院式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特殊的一种类型。
它是寺庙僧侣修建的园林,常见于佛教寺院。
僧院式园林注重宁静和清净的氛围,建筑多为朴实的木质结构,配以精巧的雕刻。
园林内常有青石板路、佛龛和花草等景观元素,给人一种宁静和超脱的感觉。
僧院式园林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佛教信仰,更是一种追求心灵净化的体验。
结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类型独特且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四合院式园林注重中轴线和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私家园林强调独特的氛围和精巧的装饰,皇家园林体现庄重和豪华的氛围以及与文化的关系,僧院式园林追求宁静和清净的氛围与心灵净化。
园林艺术论文
园林艺术结课作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中国园林的造园手法院系:建筑系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学生姓名: XXX学号: 01 指导教师: XXX二〇一一年十一月绪论我国的园林艺术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并具有极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们对风景的不同理解和偏爱,也就出现了不同风格的园林。
中国园林最早为世界三大园林之一,当然有着它独树一帜的特征和造园手法。
总的来说中国园林的特征有:依山旁水,贵树名花,综合艺术;追求立意,概括提炼,力求神似;造景含蓄,耐人寻味,一点方悟;动态布局,犹如画卷,百看不厌;以情写景,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南北园林,互为融合,和谐统一等。
主要造园手法有:人工艺术模仿自然景色;封闭中寻求空间突破,即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划分景区和空间、“借景”的处理手法;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构筑物。
关键词:造园手法,借景,中国园林特征,中国园林布局目录绪论 (2)一中国古典园林布局 (4)二园林的空间手法 (4)三中国古典园林的“借景” (4)四中国园林的具体特征和造园手法 (5)1颐和园 (5)2苏州园林 (5)3扬州园林 (6)五中国园林的造景手法 (6)1主景与配景 (6)2层次与景深 (6)3 借景与屏景 (7)4 对景与抑景(障景) (7)5 分景与隔景 (7)6 夹景与框景 (7)7 透景与漏景 (7)8点景与题景 (8)参考文献 (9)一、中国古典园林布局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是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
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他们的造园,除了满足居住上的享乐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
中国园林美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
中国园林美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和对现代园林的影响分析1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文化内涵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支流,中国传统文化对其浸润和渗透无处不在。
换言之,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品格的物化现象,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易传》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同其名”。
孔子云:“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智者动,仁者静。
”这些都体现了儒家亲近宇宙万物的自然观。
这种天人合一自然观体现在园林造园技法中,就是对自然的模拟。
小到一事一物,大到一山一河都极尽模仿之能事。
两晋、宋代以直观方式再现山川河流。
元明以后,还借助意境联想,用园林将自然之美人工化,绝妙地写意概括,达到诗化的境界。
在亲近摹拟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自然,造福于人。
这无疑是对人天合一观念的积极诠释。
清代乾隆年间北京城西的城市园林化建设便是一例。
该时期西北郊水系得到彻底整治,引玉泉山水系汇入昆明湖,然后拓展疏浚西湖,在玉泉山南麓开凿水库,疏浚长河,使昆明湖蓄水量大增,北京西郊由此形成以玉泉山、昆明湖为主体的可调控的供水系统。
礼乐相成的伦理观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和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件,层层渗透到中国园林艺术之中。
中国园林之礼(1)内外之礼。
墨子云:“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
”这种内和外,渗透到园林景观中,不仅仅是自然性划分的室内外空间,而且还是基于人的社会性划分的公共与私密空间;(2)尊卑有序。
所谓男尊女卑、君尊臣卑、夫尊妻卑等。
这种带有封建伦理烙印的观念体现在园林景观构筑中就成为了一种等级标示功能,其显著标志就是在园林建筑中外化出一系列尊卑有序的建筑符号。
中国园林之乐儒家的中庸之道主张不偏则胃中,不倚之谓庸。
园林艺术鉴赏论文园林艺术欣赏论文
浅析园林艺术及美学思想
杨 青 马可静
(乌பைடு நூலகம்市园林局)
园林艺术是一种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艺术, 由于时代、 民族、地域、环境等因素影响而表现形式存在区别,又因优秀 造园者的社会实践、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审美修养、审美想 象、审美理想和审美意趣的不同,使园林艺术呈现了五彩缤 纷、美不胜收的风姿。 中西方园林在各自思想、文化的基础上 形成了各自独有的形态。
一、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比较 中国园林艺术和西方园林艺术是世界园林艺术的两大 流派。 风格迥异,表现形式也迥然不同。 如西方人喜好雕塑, 在园林中有着众多的雕塑。 而中国人却喜欢在园内堆假山。 中国人看树赏花看姿态,不讲求品种,赏花只赏一朵,不求数 量,而西方人讲求的是品种、数量,以及各种花在植坛中编排 组合的图案,他们欣赏的是图案美。 中国的园林艺术源于中国传统绘画,因而从一定的意义 上可以说是传统绘画的又一表现形式, 从审美主体来说,长
造成上述差异的关键在于,三家上市公司对其所持有的 有限售条件股份的性质看法不同。 丙公司认为这些股份“在 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只是甲公司 认为取得这些有限售条件的股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近期内 出售或者说是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其进行管理。 同样的限售 股份,不一样的会计处理,其根本原因是企业管理当局利用 准则中对该问题没有明确规定,在分类中各取所需,以迎合 其利益需求。
3.公 允 价 值 计 量 在 非 货 币 性 资 产 交 换 中 的 应 用 及 分 析 《企业会计准则第 7 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非货 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 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计量 基础,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给予了公司更大自主 权来调整其会计政策,解决了原准则以账面价值为计量基础 而产生的问题,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但也有人认为作为新 准则亮点的“公允价值”将难达公允,并及有可能成为利润操 纵的工具。 为此,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 范围时,更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做了谨慎的改进。 比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计量基础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筑山
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峡,在园中累土构石为山,从而开拓了从对神仙世界向往,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
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雅士们,采用概括、提炼手法,所造山的真实尺度大大缩小,力求体现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
这种写意式的叠山,比自然主义模仿大大前进一步。
唐宋以后,由于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玩赏艺术的发展,对叠山艺术更为讲究。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爱石成癖的宋徽宗,他所筑的良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
明代造山艺术,更为成熟和普及。
明人计成在《园冶》的“掇山”一节中,列举了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等17种形式,总结了明代的造山技术。
清代造山技术更为发展和普及。
清代造园家,创造了穹形洞壑的叠砌方法,用大小石钩带砌成拱形,顶壁一气,酷似天然峭壑,乃至于可估喀斯特溶洞,叠山倒垂的钟乳石,比明代以条石封合收顶的叠法合理得多、高明得多。
现存的苏州拙政园、常熟的燕园、上海的豫园,都是明清时代园林造山的佳作。
二、理池
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
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
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
人们或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芙蕖睡莲,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月……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
池中有自然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
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
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
(一)掩。
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
临水建筑,除主要厅堂前的平台,为突出建筑的地位,不论亭、廊、阁、榭,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布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
(二)隔。
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净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
如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三)破。
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错,并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三、植物
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
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
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二讲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白皮松,斑驳的粮榆,白色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三讲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
最好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其中尤以腊梅最为淡雅、兰花最为清幽。
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
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莲花象征洁净无暇,兰花象征幽居隐士,玉兰、牡丹、桂花象征荣华富贵,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紫薇象征高官厚禄等。
古树名木对创造园林气氛非常重要。
古木繁花,可形成古朴幽深的意境。
所以如果建筑物与古树名木矛盾时,宁可挪动建筑以保住大树。
计成在《园冶》中说:“多年树木,碍箭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研数桠不妨封顶。
”构建房屋容易,百年成树艰难。
除花木外,草皮也十分重要,平坦或起伏或曲折的草皮,也令人陶醉于向往中的自然。
四、建筑
古典园林都采用古典式建筑。
古典建筑斗拱梭柱,飞檐起翘,具有庄严雄伟、舒展大方的特色。
它不只以形体美为游人所欣赏,还与山水林木相配合,共同形成古典园林风格。
园林建筑物常作景点处理,既是景观,又可以用来观景。
因此,除去使用功能,还有美学方面的要求。
楼台亭阁,轩馆斋榭,经过建筑师巧妙的构思,运用设计手法和技术处理,把功能、结构、艺术统一于一体,成为古朴典雅的建筑艺术品。
它的魅力,来自体量、外型、色彩、质感等因素,加之室内布置陈设的古色古香,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更加强了建筑美的艺术效果,美的建筑,美的陈设,美的环境,彼此依托而构成佳景。
正如明人文震亨所说:“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又当种佳木怪箨,陈金石图书,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
”
园林建筑不像宫殿庙宇那般庄严肃穆,而是采用小体量分散布景。
特别是私家庭园里的建筑,更是形式活泼,装饰性强,因地而置,因景而成。
在总体布局上,皇家园林为了体现封建帝王的威严,和美学上的对称、匀衡艺术效果,都是采用中轴线布局,主次分明,高低错落,疏朗有致。
私家园林往往是突破严格的中轴线格局,比较灵活,富有变化。
通过对、呼应、映衬、虚实等一系列艺术手法,造成充满节奏和韵律的园林空间,居中可观景,观之能入画。
当然,所谓自由布局,并非不讲章法,只是与严谨的中轴线格局比较而言。
主厅常是园主人宴聚宾客的地方,是全园的活动中心,也是全园的主要建筑,都是建在地位突出,景色秀丽,足以能影响全园的紧要处所。
厅前凿池,隔池堆山作为对观景,左右曲廊回环,大小院落穿插渗透,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空间。
苏州拙政园中园部分,就是这样一个格局,以“远香堂”为主体建筑,布置了一个明媚、幽雅的江南水乡景色。
古典园林里通常都是一个主体建筑,附以一个或几个副体建筑,中间用廊连接,形成一个建筑组合体。
这种手法,能够突出主体建筑,强化主建筑的艺术感染力,还有助于造成景观,其使用功能和欣赏价值兼而有之。
常见的建筑物有殿、阁、楼、厅、堂、馆、轩、斋,它们都可以作为主体建筑布置。
宫殿建在皇家园林里,供帝王园居时使用。
它气势巍峨,金碧辉煌,在古典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
为了适应园苑的宁静、幽雅气氛,园苑里的建筑结构要比皇城宫廷简洁,平面布置也比较灵活。
但是,仍不失其豪华气势。
五、书画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是在幽静典雅当中显出物华文茂。
“无文景不意,有景景不情”,书画墨迹在造园中有润饰景色,揭示意境的作用。
园中必须有书画墨迹并对书画墨迹作出恰到好处的运用,才能“寸山多致,片石生情”,从而把以山水、建筑、树木花草构成的景物形象,升华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墨迹在园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题景、匾额、楹联、题刻、碑记、字画。
匾额是指悬置于门振之上的题字牌,楹联是指门两侧柱上的竖牌,刻石指山石上的题诗刻字。
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及刻石的内容,多数是直接引用前人已有的现成诗句,或略作变通。
如苏州拙政园的浮翠阁引自苏东坡诗中的“三峰已过天浮翠”。
还有一些是即兴创作的。
另外还有一些园景题名出自名家之手。
不论是匾额楹联还是刻石,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抒发胸臆,也能够起到点景的作用,为园中景点增加诗意,拓宽意境。
书画,主要是用在厅馆布置。
厅堂里张挂几张书画,自有一股清逸高雅、书郁墨香的气氛。
而且笔情墨趣与园中景色浑然交融,使造园艺术更加典雅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