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简单的数据汇总》优质教案【新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汇总》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汇总》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汇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汇总》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图表来汇总数据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如总数、平均数、中位数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汇总和分析。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感受数据汇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字有一定的敏感度。

但是,对于数据的汇总和分析,他们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实例来阐述数据汇总的方法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图表来汇总数据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数据的汇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图表来汇总数据的方法。

2.教学难点:数据的汇总和分析,以及图表的解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据汇总的重要性。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数据汇总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如练习题、图表等。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实例,如学校运动会成绩统计,引入数据汇总的话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准确地了解各个班级的成绩?怎样才能更好地比较各班级之间的差距?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统计表和图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据汇总的效果。

同时,讲解统计表和图表的基本知识,如总数、平均数、中位数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对给定的数据进行汇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汇总》优质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汇总》优质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汇总》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汇总》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统计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统计的一般步骤,学会如何通过数据来揭示事物的特征和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针对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前期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加减法和简单的几何知识,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他们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据汇总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数据汇总的概念,学会利用统计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数据汇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教学难点:学生能独立完成数据汇总的过程,并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提升”的教学模式。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统计表等教学辅助工具,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数据汇总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独立完成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数据汇总的方法和步骤。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成果,互相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据汇总的方法和步骤,强调数据分析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我将设计以下板书:1.收集数据2.整理数据3.描述数据4.分析数据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从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进行。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淮师附小《简单的数据汇总》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淮师附小《简单的数据汇总》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淮师附小《简单的数据汇总》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汇总》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以及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汇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整理数据,并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据汇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但是对于数据汇总的方法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数据汇总的意义,并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据汇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方法。

2.让学生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汇总。

3.培养学生的数据整理和汇总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方法,以及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汇总。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数据汇总的意义,并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据汇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数据汇总的方法,并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践操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学具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平时在学习或者其他活动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整理数据的情况?你们都是怎样做的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回忆起生活中整理数据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展示一些实际的数据汇总场景,如购物时的清单,运动会比赛的成绩等。

让学生观察这些场景,并引导学生发现数据汇总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选择一个场景,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汇总。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操作结果,并讲解操作过程。

教师点评学生的操作结果,并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评价。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1简单的数据汇总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1简单的数据汇总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1 简单的数据汇总丨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1 简单的数据汇总丨苏教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简单的数据汇总。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简单的数据汇总。

学生们将学习如何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展示数据来对一组数据进行汇总。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数据汇总的概念,知道数据汇总的重要性。

2. 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对一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展示。

3. 能够通过数据汇总来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数据汇总的方法和技巧,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数据汇总的概念和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数据汇总表、统计图等。

五、教学过程我将以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我会给学生们一组数据,然后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对这组数据进行汇总。

在讲解完数据汇总的方法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的机会。

我会让他们独立完成一些数据汇总的题目,然后我会进行批改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数据汇总的步骤和方法。

我会用流程图的形式来展示数据汇总的过程,让学生们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过程。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数据:3, 7, 5, 2, 8, 4, 6, 1答案:平均数:(3+7+5+2+8+4+6+1)/ 8 = 4中位数:4众数:无2. 收集你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数据,并进行数据汇总,展示你的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数据汇总的方法和技巧。

如果发现有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我会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讲解。

对于拓展延伸,我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尝试运用数据汇总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他们可以收集家里每个月的用电量数据,然后进行汇总和分析,看看是否有节约用电的可能。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2 简单的数据汇总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2 简单的数据汇总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2 简单的数据汇总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数据汇总的概念,能够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数据汇总。

2.熟练掌握「表格」这种数据的呈现方式。

3.能够根据所给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学重点1.数据汇总的概念和方法。

2.表格的呈现方式。

三、教学难点1.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思路。

2.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首先,老师会让学生回顾「数据调查」这一环节,提问学生在数据调查时需要做什么?学生应该会回答说需要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等等。

然后,老师会通过一个例子向学生介绍数据汇总的概念。

比如,一个小组进行了运动会比赛,老师需要对比赛的成绩进行汇总,这就是数据汇总。

2. 介绍表格的呈现方式接下来,老师会向学生介绍数据汇总常用的一种呈现方式,那就是「表格」。

老师可以通过实物或者图片向学生展示表格的样子,让他们更好地理解。

然后,老师可以向学生演示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表格。

比如,老师可以先写下表格的表头,然后逐行逐列地填写数据,最后将表格的内容进行汇总。

3. 练习编制表格在学生理解了表格的呈现方式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编制自己的表格。

比如,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数据,让他们自己编制一张表格,并进行数据汇总。

4. 数据分析在学生编制好表格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比如,老师可以发放一些问题,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回答。

5. 课堂小结最后,老师会进行课堂小结。

老师会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并提出一些思考题,供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数据汇总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到数据汇总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表格的呈现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一种常用的数据呈现方法。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能够使用所学知识编制出简单的表格,并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

但是,在编制表格和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巩固和帮助。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单元《1.简单的数据汇总》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单元《1.简单的数据汇总》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单元《1.简单的数据汇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单元《1.简单的数据汇总》主要让学生学会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汇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统计表的作用,掌握制作统计表的方法,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材中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感受统计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统计表的制作和数据分析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制作统计表的方法,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汇总。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制作统计表的方法,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汇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统计表的制作过程,以及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3.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统计表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包括故事情境、统计表的制作过程等。

2.准备实物材料,如统计表模板、数据收集工具等。

3.准备课堂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统计表的制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统计表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统计表中的数据。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统计表的特点,让学生理解统计表的制作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制作一个简单的统计表。

《简单的数据汇总》(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简单的数据汇总》(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简单的数据汇总》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汇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汇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1. 数据汇总的方法。

2. 数据汇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数据汇总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数据汇总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出示一些水果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每种水果的数量。

2.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简单的数据汇总。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老师讲解数据汇总的概念:数据汇总就是将一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整理和总结。

2. 老师讲解数据汇总的方法:可以按照数量进行汇总,也可以按照类别进行汇总。

3. 老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数据汇总的练习。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老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数据汇总的练习。

2. 学生完成后,老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四、实际应用(10分钟)1. 老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据汇总的方法进行解决。

2. 学生完成后,老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谈一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老师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数据汇总的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数据汇总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掌握了数据汇总的基本知识。

通过课堂练习和实际应用,让学生运用数据汇总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的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数据汇总的方法。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际应用环节。

实际应用环节是数据汇总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据汇总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数据汇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问题的设计在设计实际问题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将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汇总》优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汇总》优质教案
教师巡视。
师生合作,汇总表格。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学生汇报
全课小结
课题
简单的数据汇总
主备人
课时
第九单元3-1
教学
目标
1、体验资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表示资料整理的结果,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资料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
重、难点
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资料,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资料整理的结果。
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




3、比较:
上面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你从每个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
提问:如果要在全校同学中调查,又该怎么样做?
4.归纳总结。
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引导学生得出: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三、回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
(1)提出要求: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在它的六个面上分别写上1-6,四人一组做游戏。
提问:可以用什么办法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2、汇总资料。
(1)汇报交流。
分小组指汇报。
提问:仔细观察,你们小组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和其它小组的一样吗?
(2)按月份汇总。
师生共同汇总,教师将最终的汇总结果填入表中。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追问:我们班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2)提问:掷()的人数最多,掷()的人数最少?追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第1课时 简单的数据汇总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第1课时 简单的数据汇总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第1课时简单的数据汇总
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简单的数据汇总方法;
2.能够应用数据汇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归纳总结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1.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的思维方式;
2.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数据汇总方法。

四、教学准备
1.课件;
2.实物模型;
3.教案和练习册。

五、教学内容和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一组数据,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看,这些数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数据汇总方法
老师介绍三种常见的数据汇总方法:计数、求和、平均数,并提供示例。

3. 学生自主实践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实践数据汇总方法,用练习册上的题目进行训练。

4. 讨论分析
老师让学生讨论数据汇总方法的优缺点,并从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5. 教师评价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指导。

六、作业
完成练习册上与课堂相关的作业,并对课上内容进行总结。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数据汇总方法并掌握简单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活跃,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

但是,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存在粗心的情况,需要引导他们注意细节,提高计算准确性。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九单元第1课时 简单的数据汇总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九单元第1课时 简单的数据汇总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九单元第1课时简单的数据汇总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数据汇总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能够对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简单数据进行汇总和表达,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增强其对数据的兴趣和乐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数据汇总的概念及方法。

2.能够根据实际情境对数据进行汇总和表达。

三、教学难点1.对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1.进入教室后,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让学生找出环境中的数据来源,例如:人数,温度等。

2.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更多的数据来源。

2.讲授(20分钟)1.老师用简洁的语言讲解数据汇总的概念和方法,例如:同一种数据可以加起来,不同种类的数据可以分类汇总等。

2.老师让学生举出各自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数据,并进行汇总。

例如:学生考试成绩、世界人口等。

3.老师让学生用图表的形式表达所汇总的数据,例如:柱状图,饼图等。

3.实践(25分钟)1.老师发放图片及说明,要求学生根据图片上的数据进行汇总和表达,并进行数据分析,例如:小明一周的饮食情况、同学们一学期的成绩情况等。

2.学生将汇总后的数据用表格和图表的形式呈现,并总结分析所得到的结论。

4.讲解(5分钟)1.老师随机选择几位学生展示所汇总的数据。

2.老师辅导和纠正学生在数据汇总和表达中出现的问题。

5.作业(5分钟)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数据汇总。

例如:同学们最喜欢吃的食物、学生们对上学的态度等。

2.老师提醒学生,作业需用表格和图表的形式呈现,并注重数据分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简单数据汇总的相关知识,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观察和分析周围的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整理和分析数据。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和纠正,从而更加深入地掌握数据汇总和表达的能力。

《简单的数据汇总》(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简单的数据汇总》(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简单的数据汇总(教案)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简单的数据汇总》。

二、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数据•了解如何对数据进行汇总•会使用简单的数据图像进行数据展示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数据–数据是指一组有意义的信息或事物的集合。

–数据可以是数字、文本、图片等形式。

2.数据的汇总–数据的汇总指将一组数据中的信息进行整合,以便更好地理解这组数据。

–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方式对数据进行汇总。

3.数据图像的展示–数据图像可以将数据按照一定规律进行展示。

–常见的数据图像有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入(10分钟)通过询问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数据,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概念。

2. 数据的汇总(15分钟)与学生一起观察和分析一份小学生学习时间表,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对数据进行汇总。

将时间表中的数据整理成表格,并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自己制作一份自己小组的时间表,进行数据的汇总。

3. 数据图像的展示(20分钟)给学生讲解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常见的数据图像展示方式,让学生对这些图像的特点进行比较。

并且让学生尝试制作自己的柱状图、折线图和饼图,对小组的汇总数据进行图形展示。

4. 练习与检测(1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数据?•数据的汇总有哪些方法?•常见的数据图像展示方式有哪些?5. 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学生的课堂展示,让学生进行总结。

五、教学评估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学生练习答题情况•学生制作的数据图像质量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数据的汇总和数据图像的展示让学生了解数据的基本概念和数据的呈现方式。

通过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体验到数据汇总,数据图像制作的实际操作。

通过互相分享和比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汇总和数据图像展示的原理和应用。

针对下节课改进意见: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注重数据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察能力。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简单的数据汇总》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简单的数据汇总》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1课《简单的数据汇总》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
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已经初步学习过了数据的收集,也积累了一定的统计知识和方法。

那么本课与二年级的内容有什么区别呢?我觉得落脚点在汇总两个字上。

为什么需要汇总,什么时候汇总,怎样汇总,让学生体验汇总的必要性,初步掌握汇总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

3重点难点
重点: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难点:根据统计的需要,正确地分类整理汇总数据。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免费玩游乐园
瞧,这是什么地方?
同学们喜欢去苏迪糖果乐园玩吗?
好消息来了!糖果乐园最近推出了“生日当月免费玩”的活动!如果这个月去,我们班有哪些同学可以免费玩呢?
下个月呢?
2【讲授】调查汇总全班每月出生的人数
要知道我们哪个月去最划算,就是要知道什么?
怎样才能了解我们班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呢?
根据我们以前的统计知识和经验,你准备怎样来统计全班每个月出生的人数呢?
你们的方法都不错。

只是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如果一个一个去问的话,你觉得怎样?。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1.简单的数据汇总》教案1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1.简单的数据汇总》教案1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1.简单的数据汇总》教案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1.简单的数据汇总》这一章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据汇总方法,包括求和、平均数、最多与最少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数据汇总的概念,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汇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法、比较大小等运算已经较为熟悉。

但是,对于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汇总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数据汇总方法,能够求和、求平均数、比较多少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据的汇总方法,包括求和、求平均数、比较多少等。

2.难点:对于数据的分析和理解,能够从数据中得出有用的信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数据汇总的方法。

2.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3.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数据汇总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小物品,如小球、小卡片等,用于创设情境和游戏教学。

2.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汇总的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具创设情境,如拿出一堆小球,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些小球一共有多少个呢?”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据汇总。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呈现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如学校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并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些学生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呢?”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汇总的方法。

9.1简单的数据汇总(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9.1简单的数据汇总(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9.1简单的数据汇总(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据汇总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数据汇总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汇总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数据汇总的概念2. 简单的数据汇总方法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据汇总的概念和简单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数据汇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据汇总的概念和简单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数据汇总的过程。

3.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数据汇总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数据汇总的概念详细讲解数据汇总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数据汇总的含义。

3. 讲解简单数据汇总方法(1)分类汇总(2)求和汇总(3)平均汇总(4)比较汇总4. 实例演示通过具体实例,演示数据汇总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据汇总方法。

5. 练习巩固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数据汇总方法,对家庭成员的年龄进行汇总。

2. 请学生收集班级同学的身高数据,进行数据汇总,并计算出平均身高。

3. 请学生思考:数据汇总还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哪些方面?七、板书设计9.1 简单的数据汇总一、数据汇总的概念二、简单的数据汇总方法1. 分类汇总2. 求和汇总3. 平均汇总4. 比较汇总三、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数据汇总的概念和简单方法,让学生掌握了数据汇总的基本技能。

在实例演示环节,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据汇总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汇总》优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汇总》优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汇总》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汇总》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据汇总方法,包括求和、平均数、最多与最少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法、比较大小等运算已经熟练掌握。

但是,对于数据的汇总和分析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逐步掌握数据汇总的方法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据汇总方法,包括求和、平均数、最多与最少等。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据汇总方法。

2.教学难点:数据的汇总和分析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教学素材、学习单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例如:“小明的生日聚会”,让学生思考:如何知道参加聚会的同学有多少人?大家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场景下的数据汇总方法,如购物、运动会等,引导学生发现数据汇总的规律和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具体的数据,让学生独立完成数据汇总,例如:求和、平均数、最多与最少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数据汇总的方法和心得,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求和、平均数、最多与最少等,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进行数据汇总?让学生发挥想象,创新数据汇总的方法。

小结(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汇总》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汇总》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汇总》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汇总》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据汇总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内容包括利用画“正”字、画圆圈等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汇总,以及利用统计表进行数据的展示。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接触到一些简单的数据。

但学生在数据汇总方法的选择、数据的整理和展示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选择合适的数据汇总方法,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据汇总方法,能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汇总。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增强数据意识。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据汇总方法,能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汇总。

2.难点: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统计表进行数据的展示。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3.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数据素材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生活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讨论选择合适的汇总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汇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一组新的数据,让学生独立进行数据汇总,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简单的数据汇总》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简单的数据汇总》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简单的数据汇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简单的数据汇总》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据汇总方法,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的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以及简单的数据汇总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数据汇总的概念,掌握数据汇总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数据汇总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在三年级的学生中,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但是,他们对数据的理解和处理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培养。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各不相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据汇总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数据汇总方法,并能够运用数据汇总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和操作,学生能够培养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数据汇总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数据汇总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数据汇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数据汇总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数据汇总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通过讲解数据汇总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汇总的基本知识。

3.实例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数据汇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汇总》教研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汇总》教研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汇总》教研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汇总》是本学期的一章重要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学会整理和描述数据,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内容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初步认识及其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基本的数学概念。

但是,对于数据汇总和统计图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例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2.培养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其作用。

2.难点:让学生理解数据分析观念,能够利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讨论等方式,掌握数据汇总和统计图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统计图的样本、数据收集表等。

2.准备计算机和投影仪,以便进行案例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组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整理和描述这些数据。

然后,教师引入统计图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统计图的作用。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统计图,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统计图。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统计图的理解和掌握。

4. 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巩固对不同类型统计图的认识。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条形统计图适合表示哪些类型的数据?折线统计图适合表示哪些类型的数据?扇形统计图适合表示哪些类型的数据?5.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1.简单的数据汇总-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简单的数据汇总-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简单的数据汇总-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收集和整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数据;2.理解数据的概念,能够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呈现自己所收集的数据;3.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培养对数据的敏感性;4.初步了解平均值和范围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1.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收集数据,注意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数据的概念及用图表方式表现数据;3.怎样才能更好地发现数据中的规律;4.平均值和范围的概念及初步应用。

教学课时本单元共2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课时一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出示小狗的照片,询问学生对小狗颜色选择的比例。

引导学生思考“数据”是什么,为什么要统计数据。

2. 认识数据(10分钟)教师通过例子讲解数据来源,数据的概念以及常见的数据类型。

然后带领学生一起查看大红挂历,让学生发现并记录当天的日期。

3. 采集数据(15分钟)教师提供若干个简单问题,让同桌之间互相采集数据(如房间内窗户数、床单颜色)。

然后让一些小组把所收集的数据汇总并向全班展示。

4. 显示数据(10分钟)让学生采用柱形图的方式整理所收集的数据,呈现给同学并分享自己的统计结果。

5. 总结(5分钟)教师简单回顾本课内容,结合实际生活中数据的运用,强调学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是日后解决生活中问题的重要能力。

课时二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出示若干幅图表,让学生思考不同图表中有哪些数据,并根据图表回答相应的问题。

2. 数据的表述方式(15分钟)教师提示学生记载并分析信息的方式不仅可以用文字,还可以用图表。

然后,通过教材中的实例和个别学生自带的数据进行解释,带领学生了解数据的图表表示方法。

3. 数据规律发现(10分钟)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一些对数据的重要统计指标的计算(如同桌的家乡人数的平均值)。

通过这些数据的计算,带领学生找出数据中的一些规律。

4. 了解平均数和范围(10分钟)教师结合具体的例子,对平均数和范围进行初步讲解,让学生了解问题的课程性质和规律。

9《简单的数据汇总》(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9《简单的数据汇总》(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9《简单的数据汇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图表,了解图表的使用方法。

2.掌握简单的数据统计方法。

3.能够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进行简单的分类、整理和分析。

4.培养学生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图表的使用方法、简单的数据统计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教课用具:教学PPT、黑板、粉笔等。

2.学生准备好课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分组统计的相关知识。

2.几个学生上来介绍上次课的学习内容。

2. 地图集中学习1.在黑板上展示一张简单的柱状图,让学生回答图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2.针对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回答图表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3.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图表中的数据,让学生回答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3.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使用小组讨论法来收集数据。

2.学生使用所学到的简单的统计方法将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分类。

3.引导学生将整理好的数据制作成柱状图,让学生回答图表中的规律和特点。

4.引导学生使用所学到的分类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讨论并总结出相关规律。

4. 教学拓展1.让学生自己收集数据,制作相应的图表,并就其中的规律和特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评估和探究,开展思维拓展活动。

五、教学练习1.让学生做一些小组练习,内容囊括收集数据、制作图表等方面。

2.教师在课堂上回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六、教学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强调教学目标和重点。

2.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内容要求与教学内容相关。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使用了许多有趣的小组讨论法,这样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但同时也要注意控制小组讨论的时间和规模,避免影响教学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的数据汇总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的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提问:同学们,记得自己的生日在几月份吗?
××蛋糕店想做一个市场调查,想在学生生日最多的月份做一个促销活动,你能告诉××蛋糕店的老板,我们学校的学生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吗?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提问:你们刚才说的只是自己的猜测,怎样才能知道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呢?
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的生日。

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把信息反馈给蛋糕店,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适时小结并揭题
二、交流共享
1.讨论收集数据方法。

(1)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要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学生分小组调查每个月出生的人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表里。

提问:可以用什么办法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小组统计,教师巡视指导。

2.汇总数据。

(1)汇报交流。

分小组指派代表出示表格,并说说自己小组一共几个人,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提问:仔细观察,你们小组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和其他小组的一样吗?
引导思考:刚才我们得到每个小组的统计结果,想一想,可以怎样汇总全班的数据呢?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先把每个小组的同一月份的数据相加,再
汇总成一张表格,即全班同学的生日月份汇总表。

(2)按月份汇总。

师生共同汇总,教师将最终的汇总结果填入下表中。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追问:我们班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
(3)按季度汇总。

提问:一年分成几个季度,你知道是哪几个季度?××蛋糕店还想调查每个季度中,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少。

如果上面的数据按季度分类,应该怎样设计统计表?出示下表:
学生独立填写,集体交流,教师将结果填入表格内。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比较多,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比较少?
(4)上面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你从每个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5)提问:如果要在全校同学中调查,又该怎么样做?
追问:你认为得到的结果和我们班的结果一定相同吗?(不一定)
3.归纳总结。

通过这次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提出要求: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在它的六个面上分别写上1~6,四人一组做游戏。

学生分组合作,将结果记录在教材中的表格(1)和表格(2)里,教师巡视。

(2)提问:掷()的人数最多,掷()的人数最少?
追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调查本班同学的艺术特长,先在小组里调查,再全班汇总。

空白的艺术种类可以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填写,学生分组活动,共同填表格。

(2)师生合作,汇总表格,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提问:哪种艺术特长的人数最多,哪种艺术特长的人数最少?你还知道了什么?
四、反思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