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物质是构成我们周围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无论是坚硬的金属、脆弱的陶瓷、柔软的橡胶、透明的玻璃,还是液态、气态存在的水、氧气、氮气等,都是物质的表现形式。
想要深入研究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结构,就需要借助科学实验的手段进行探究。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一、质量测定质量是物质的重要属性之一,它可以用于描述物体的惯性、引力、变形、化学反应等。
质量的测量一般采用天平或称量仪器,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盘子上,通过推重或电子显示的方式可以准确地测定出物体的质量。
二、密度测定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描述物质物理属性的重要参数。
密度的测定通常采用饱和盐水法或比重瓶法,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密度的介质中的浮沉变化,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三、热量测定热量是物质内部热动能的表现形式,对于热力学和热化学反应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热量测定方法有量热法、热电偶法、等效电路法等,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热效应,可以计算出物质的热量。
四、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线的吸光度来测定物质的浓度或质量。
该方法可应用于分析有机、无机及生物化学物质等广泛的研究领域。
五、X光衍射分析X光衍射分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结构表征方法,适用于多种物质的结构分析和表征,如晶体结构、非晶态材料结构、晶界结构、扩散层结构等。
该方法通过测定物质对X射线的衍射模式来分析其晶体结构、晶格常数、晶体缺陷等信息。
六、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物质表面分析工具,它能够在非常高的分辨率下对物质表面形貌、成分、结构等进行详细的分析。
通过扫描电子束对物质表面的激发和反应,可以获得高清晰、高分辨率的物质表面图像和数据。
这些方法只是物质实验中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多物质性质和结构的研究需要依赖实验方法来进行探究。
科学家们通过对物质实验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为我们深入了解物质的本质和特性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2讲: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学生版)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1.掌握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2.了解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及物质检验方案的设计、学会检验Cl-、SO42-、CO32-、NH4+等离子的方法和技能,以及能用焰色反应、离子检验方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3.会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以及掌握溶液的配制操作和误差分析;知识点一 .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物质的分离、提纯仅仅靠物理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常常要利用物质之间的化学性质的差异,用化学方法来进行物质的分离、提纯。
目前主要有:酸、碱处理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热分解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
现简单介绍如下:1.生成沉淀法:例如NaCl溶液里混有少量的MgCl2杂质,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使Mg2+转化为Mg(OH)2沉淀(但引入了新的杂质OH—),过滤除去Mg(OH)2,然后加入适量盐酸,调节pH至中性。
2.生成气体法:例如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并增加S,可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将C转化为CO2气体而除去。
3.氧化还原法:例如在FeCl3溶液里含有少量FeCl2杂质,可通入适量的Cl2将FeCl2氧化为FeCl3。
若在FeCl2溶液里含有少量FeCl3杂质,可加入适量的铁粉将FeCl3还原为FeCl2。
4.正盐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例如在Na2C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HCO3杂质,可将固体加热,使NaHCO3分解生成Na2CO3而除去杂质。
若在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杂质,可向溶液里通入足量CO2,使Na2CO3转化为NaHCO3。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会考要求1、过滤(1)原理: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难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方法。
(2)实验仪器: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铁架台(铁圈)(3)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若: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蒸发结晶具体操作:通过蒸发或气化,减少一部分溶剂使溶液达到饱和而析出晶体。
适用物质:此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不大的物质。
冷却结晶具体操作:通过降低温度,使溶液冷却达到饱和而析出晶体。
重结晶指的是重复冷却结晶。
适用物质:此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明显减小的物质。
(如硝酸钾)3、萃取(1)原理: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2) 实验仪器分液漏斗,铁架台(铁圈),烧杯▲萃取剂的选择条件:1、萃取剂与原溶剂不混溶、不反应2、溶质在萃取剂中有较大的溶解度3、溶质不与萃取剂发生任何反应4、蒸馏根据液态物质沸点不同液态混合物 气(易挥发) 液态纯净物△ 冷凝操作要点:水,下入上出温度计水银球处于支管口处投放沸石或瓷片操作注意:1、先通水,再加热2、刚开始收集到的馏分应弃去3、全程严格控制好温度一、物质的提纯与分离二、常见离子的检验NH4+ (铵盐):加浓的氢氧化钠、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Cl- (盐酸盐):滴加AgNO3,再加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
)SO42- (硫酸盐):加BaCl2溶液,再加稀HCl (白色沉淀、不溶解。
)K+(钾盐):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实验4 焰色反应(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实验操作:一根铂丝,将铂丝在稀盐酸中蘸一下,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用灼烧后的铂丝蘸取少许待测物,火焰中灼烧观察到不同颜色的火焰(钾的焰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钾紫、钠黄(指甲蜡黄)。
化学实验研究方法
化学实验研究方法
化学实验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定量实验方法:通过确定实验中各种物质的质量、体积、浓度等参数,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摩尔质量、化学计量比等相关数据,以研究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特征。
2. 定性实验方法:通过观察实验中各种物质的颜色、气味、溶解度、化学反应等现象,判断它们的化学性质、结构特征等相关信息,以研究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 分析测试方法:通过使用各种化学测试剂和分析仪器,对实验中各种物质的成分、浓度、质量等参数进行分析和测试,以确定其性质和特征。
4. 电化学实验方法:通过在实验中加入电场或者进行电化学反应,以研究物质的电化学特性,如电位、电导率、电解质度等。
5. 光化学实验方法:通过在实验中利用光源、光敏剂等,引起化学反应或者改变物质性质,以研究物质的光化学特性。
6. 热化学实验方法:通过测量实验中各种物质的热量变化,以研究物质的热化学性质,如燃烧热、热容等。
以上方法并非互相独立,化学实验研究中常常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实验体系的化学性质和特征。
Iy7公开课--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执教: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邱冬娣【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分离、提纯操作;2、初步学会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3、通过合作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化学,激发学习兴趣 。
【知识回顾】过滤——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之一【观看动画】(1)适用于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2)主要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等。
(3)装置图:【知识回顾】蒸发——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之二【观看动画】适用于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
(2)主要仪器: 蒸发皿、三角架、酒精灯、玻璃棒。
(3)装置图:【知识回顾】结晶-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之三【观看动画】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
【实物展示】粗盐并介绍粗盐的来源【图表展示】海水的组成【看图总结】粗盐中含有哪些杂质?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CaCl 2 、MgCl 2 以及一些硫酸盐等。
【问题解决】如何除去食盐中混有的杂质?【实验设计】如何除去食盐中混有的杂质?(泥沙,可溶性的CaCl 2 、MgCl 2 以及一些硫酸盐等)第一步 溶解【思考】这里约有4 g 粗盐,你准备用大约多少克水溶解?(已知:20℃ 溶解度为36.0克)【小结】4 g 粗盐加到盛有约12mL 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教师演示】4 g 粗盐加到盛有约12mL 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第二步 过滤【思考】过滤操作应注意哪些问题?“一贴” “二低” “三靠”【学生演示】过滤操作【学生点评】操作要领第三步 除去可溶性杂质( CaCl 2 、MgCl 2 以及一些硫酸盐)【分组讨论】1、你准备用哪些离子分别除去杂质离子?丹阳市公开课【资料展示】:一些物质的溶解性【小组汇报】分别用Ba 2+、 CO 3 2-、 OH -、 H +离子除去杂质离子【分组讨论】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试剂的加入顺序共有几种?依据是什么?【小组汇报】(1) BaCl 2——Na 2CO 3——NaOH ——HCl(2)BaCl 2——NaOH ——Na 2CO 3——HCl(3)NaOH ——BaCl 2——Na 2CO 3——HCl依据: Na 2CO 3在BaCl 2之后加入,Na 2CO 3除CaCl 2 和BaCl 2 。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导入:实验是化学家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方法。
借助实验,化学家得以分离和提纯所需要的物质,确定物质组成的元素及其含量,解析物质的微观结构,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
科学的实验方法为化学家打开物质世界的大门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实验对于化学研究而言,犹如羽翼之于飞鸟,划桨之于轻舟。
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我们所接触到的物质往往是混合物,化学上要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首先需要将其中各组分分离开来,以实现物质的提纯。
分离与提纯,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吗?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每一组分都要保留下来,且与原状态相同)的过程。
提纯通过一定途径获取混合物中的主要成分的过程。
混合物的分离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性质的差异进行的。
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方法有过滤、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
实验一:观察一个带过滤网的茶杯让我们继续用化学家的眼光来观察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这个茶杯比普通茶杯多了一个金属网,其作用是什么?在泡茶时茶叶中能溶于水的成分形成了茶叶水,为饮用方便,我们加了一个金属网,实现茶叶和茶水的分离。
这种分离方法就是我们曾经学习过的——过滤,哪种混合物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加以分离?用这个金属网能将化学反应生成的沉淀和溶液分开吗?实验室使用的滤纸必然具有一些——小孔,其大小刚好能使溶液通过,而留下沉淀。
为了保证过滤的效果和速率,实验操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我们所接触到的物质往往是混合物,化学上要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首先需要将其中各组分分离开来,以实现物质的提纯。
分离与提纯,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吗?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每一组分都要保留下来,且与原状态相同)的过程。
提纯通过一定途径获取混合物中的主要成分的过程。
实验二:现有含MgCl 2和泥沙的粗食盐,请设计实验方案,由粗食盐提纯NaCl 。
实验方案:粗食盐混合物 粗食盐水食盐水(含NaOH 、泥沙、Mg (OH )2)食盐水(含NaOH ) 食盐水 精制食盐 两种固体,一种可溶于水,另一种不溶,我们就可以利用其溶解性的差异,通过过滤的方法实现分离。
高一化学必修一(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思考: 溶解 → 过滤 → 加热浓缩 → 过滤都用到 玻璃棒 的仪器是 ;
边加热边搅拌的目的是 防止液体受热不均而溅出 。
[例题2](教材:交流与讨论2) 现有混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晶体,根据溶解性表 的溶解度曲线,设计实验方案提纯硝酸钾。 实验方案: 加水溶解 → 加热浓缩 → 冷却结晶 →过滤、洗涤、烘干 → 重复实验2~3次。 [问题交流] : 如何判断沉淀是否已经洗涤干净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入AgNO3溶液,无沉 淀产生表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 过滤、洗涤 → 重复实验2~3次。
具体操作方法: 溶解: 往混合物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溶解。
如果没有难溶性物质则无需过滤。 过滤:
加热浓缩: 将溶液转移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 并用玻璃棒搅拌。 如右图装置 冷却结晶:加热至溶液中出现较多量晶体 (或液面出现晶膜),停止加 热,冷却至室温。 过滤、洗涤:
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一、物质的分离 1、过滤: ① 目的: 分离固态物质与液态物质的混合物。
② 仪器:普通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 台(带铁圈)、滤纸(实验用品)
③ 操作及注意事项: “三靠”、“二低” 三靠:烧杯尖嘴部分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滤纸三折叠处 漏斗管口尖嘴部分紧靠烧杯内壁 二低:滤纸边沿低于漏斗边沿 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沿
水银温度计
冷凝剂出口
蒸馏烧瓶
冷凝管
接液管
沸石
冷凝剂入口
温度计水银球的正确位置: 蒸馏烧瓶侧管口处(支管口处) 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 防止爆沸液体溅出 冷凝剂的流向: 自下而上 6、纸上层析(指导阅读教材,作适当解析)
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 7、洗气: 注意; 气流方向是长进短出, 气体不溶于广口瓶中的液 体、也不与该液体反应。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学目标:1.能够比较过滤、结晶、萃取和分液、蒸馏等几种分离方法的原理及分离对象。
2.知道过滤、结晶、萃取、蒸馏的操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
3.能够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
4.了解除杂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
5.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丰富科学探究的体验,培养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过滤、结晶、萃取和蒸馏等分离提纯方法的原理及应用教学难点:食盐除杂和KNO3结晶提纯实验方案的设计教学方法:指导探究法学法指导:列表归纳实验方案设计教学用具:KNO3结晶提纯、萃取分液的实验药品和装置蒸馏装置蒸馏实验录像CAI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引导学生根据下表复习初中学过的过滤和蒸发操作分离方法适用范围原理主要操作过滤(不溶)-LS(溶)-S(不溶)根据溶解性不同溶解、过滤蒸发从溶液(含一种溶质)中分离出固体溶质沸点不同蒸发、结晶待学生完成后用多媒体呈现表中红字部分内容,同时进行校正,原理部分可能学生较难答出,老师要注意及时点拨。
[问题情境]1.如何设计提纯含有硫酸钠、氯化镁和泥沙等杂质的食盐?2.根据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何提纯含有氯化钾的硝酸钾固体?[温馨提示]:实验1:1.硫酸钡,氢氧化镁不溶于水。
除杂时试剂要过量。
氯化钾,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
2.怎样除去Na2SO4? 怎样保证Na2SO4已经除尽?3.怎样除去MgCl2?怎样保证完全除去MgCl2?4.怎样除去前面加入的过量的试剂?实验2:1.根据溶解度曲线分离KCl和KNO3是在较高温度下溶解好,还是低温下溶解好?2.根据你选择的温度和所给的混合物的质量,应该怎么计算所用水的量,应用多少克水?3.都溶解后怎么将KNO3分离出来呢?以上设计内容耗时较多,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比较多,老师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在课前布置给学生完成,但同时需要将“方法提示”交给学生。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规律总结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规律总结1.物质检验的操作步骤(1)物理方法:依据特殊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热效应等)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2)化学方法:一般应包括取样、操作、现象、结论四个部分,要求做到:①“先取样,后操作”,如果样品是固体,一般先用水溶解,配成溶液后再检验;②要“各取少量溶液,分别加入几支试管”进行检验,不得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③要“先现象,后结论”,如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所观察到的现象应记录为“有气泡产生”或“有无色气体放出”,不能说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或“有无色二氧化碳气体放出”。
2.常见物质的主要物理特性(1)固体物质的颜色①白色固体:CuSO4、MgO、P2O5、CaO、Ca(OH)2、CaCO3、KClO3、KCl、NaCl、Na2CO3等②红色固体:Cu、Fe2O3③黑色固体:C(木炭)、CuO、MnO2、Fe3O4、铁粉④蓝色固体:CuSO4·5H2O⑤绿色固体:Cu2(OH)2CO3⑥淡黄色固体:S。
(2)沉淀的颜色①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物是AgCl、BaSO4。
②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且能产生大量气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白色沉淀物常见的是CaCO3、BaCO3、MgCO3、ZnCO3、BaSO3、CaSO3。
③不溶于水,能溶于酸,但没有气泡生成的白色沉淀物常见的是Mg(OH)2、Zn(OH)、Al(OH)3。
2④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物是Cu(OH)2。
⑤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沉淀是Fe(OH)3。
(3)溶液的颜色①蓝色溶液:含Cu2+的溶液,如CuSO4溶液、CuCl2溶液(带绿色)。
②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如Fe2(SO4)3溶液、FeCl3溶液。
③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如FeSO4溶液、FeCl2溶液。
④无色溶液一般是不含Cu2+、Fe3+、Fe2+的溶液。
(4)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SO2、HCl、NH3。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考点一化学实验安全
一:实验中主要做到五防:
1、防爆炸
2、防暴沸 3.防失火
4.防中毒;
5.防倒吸
1、防爆炸
①点燃可燃气体H2、CO、CH4、C2H2、C2H4等 之前先检验纯度,防止不纯气体点燃爆炸。
②H2还原CuO和CO还原Fe2O3等实验,在加 热CuO或Fe2O3之前应先通入H2或CO,将实 验装置内的空气排出后,再加热,防止H2或 CO与装置的空气混合受热爆炸。
2
收
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玻璃棒缓 缓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防止 液体飞溅。
①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二、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措施 ②绝对禁止向酒精精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③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酒精灯冒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④不要碰倒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 灭 (5)金属钠、钾、镁起火,用沙子盖灭或湿布盖灭。 (6)一般的割伤处理:应保持伤口干净,伤口内有异物应 立即取出,然后用酒精棉球清除伤口周围的污物,涂上外 伤药物或消炎粉。不要用手触摸伤口或用水冲洗伤口。 (7)温度计水银球碰破,可用硫磺粉覆盖吸收。 (8)误服铜盐、汞盐等重金属盐,可喝豆浆、牛奶或鸡蛋 清解毒,再服用泻药MgSO4等。 (9)制备有毒气体(例如Cl2等)可在通风橱中进行。 ⑽苯酚的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冲洗。
三、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方法
• • • • • • • 过滤 结晶、重结晶 升华 萃取、分液 蒸馏、分馏 渗析、盐析 蒸发
三、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问题】为达到下列目的分别可用什么方法?
① 除去石灰水中悬浮的碳酸钙 (过滤)
过滤装置示意图 要领: “一贴” “二低” “三靠”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中各物质通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把各成分彼此分开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物的过程。
二、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过滤、蒸发、结晶和重结晶、萃取和分液、蒸馏 1.过滤过滤是分离 液体和不溶性固体 混合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是除去液体中的 难溶性组分,过滤装置如图:(1)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 、漏斗 、 玻璃棒 。
(2)过滤的操作要点①一贴:滤纸紧贴 漏斗 内壁;②二低: 滤纸 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 滤液液面 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漏斗的 三层滤纸 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 烧杯内壁 相接触。
2.蒸发蒸发是将溶液加热,使溶液受热汽化,从溶液中分离出固体物质的方法。
蒸发可得晶体,也用于浓缩溶液。
蒸发装置如图:(1)蒸发时用到的仪器有: 蒸发皿 、 玻璃棒 、 酒精灯 、铁架台 。
(2)在进行蒸发操作时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实验结束后,不能将蒸发皿直接放在 实验台桌面 上,以免烫坏 桌面 或遇实验台上的冷水引起蒸发皿炸裂;②当蒸发到析出大量 晶体 、剩余少量 溶液 时,应停止 加热 ,利用 余热 蒸干,以防止晶体过热迸溅。
3.结晶和重结晶 (1)冷却法将热的饱和溶液慢慢冷却后析出晶体,此法适用于溶解度 随温度变化比较大 ,如KNO3。
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原则 不增:不增加新杂质 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易分离: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易分离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容易复原常用哪些方法分离、提纯物质?(1)物理方法:过滤、结晶、升华、蒸馏、萃取、分液、溶解等。
(2)化学方法:沉淀、置换、加热、分解等。
蒸发操作中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1)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原创】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04 物质的检验
1
NH4Cl + NaOH △ NaCl + H2O + NH3↑ (NH4)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 2NH3↑
样品
+NaOH溶液
刺激性气味气体
(固体或溶液) △
(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04 物质的检验
1
(NH4)2SO4 + BaCl2 = 2NH4Cl + BaSO4↓ K2SO4 + BaCl2 = 2KCl + BaSO4↓
透过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有K+,可能有Na+
04 物质的检验
2
取样
样品处理
实验操作
例: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滴加AgNO3溶液产生 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样品中含有Cl-。
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Βιβλιοθήκη 取样实验操作例: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01注意实验安全
1 2 3
4
02 物质的分离
1
1 烧杯 2 玻璃棒 3 漏斗 4 滤纸
02 物质的分离
2
1 玻璃棒 2 蒸发皿 3 酒精灯 4 铁架台
02 物质的分离
3
02 物质的分离
4
5
02 物质的分离
6
1 蒸馏烧瓶 2 冷凝管 3 接收器 4 锥形瓶 5 温度计
沉淀溶解,产生无色无 味气体(使石灰水变浑)
04 物质的检验
1
操作:铂丝(无锈铁丝)用稀盐酸洗净,灼烧至火焰无色 ,
高中化学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苏教版必修一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学海导航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溶解性、沸点、被吸附性能及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可以选用过滤和结晶、蒸馏(或分馏)、纸上层析、萃取和分液等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注意:不同的分离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要根据不同混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离,且有时需要多种方法配合使用。
二、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三、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1.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溶质的物质的量相互关系V n c B B = , BB c n V = , V c n B B =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主要仪器:容量瓶、烧杯、玻棒、胶头滴管、量筒、托盘天平及砝码、药匙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定容注意事项:①容量瓶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不能直接在其中进行溶解和稀释;不可作为贮存溶液的试剂瓶。
②容量瓶在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
③称量NaOH 等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固体必须在干燥洁净的小烧杯中进行且要快速称量。
④溶解或稀释过程有明显温度变化的,需等溶液温度恢复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⑤往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烧杯及玻璃棒应用蒸馏水洗涤2~3次,洗涤液也要注入容量瓶中。
⑥定容时,当液面接近瓶颈刻度线1~2cm 处,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例题解析例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_A .测定溶液pH 的操作是:将湿润的pH 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 试纸的中部,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
B .容量瓶检漏的操作是:在容量瓶中注入适量的水,塞上玻璃瓶塞,左手五指托住瓶底,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反复倒置,观察是否漏水。
C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先往容量瓶中加水,然后按计算结果将一定体积浓硫酸沿玻璃棒慢慢倒入容量瓶,最后加水至刻度,摇匀。
D .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然后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煤气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高中化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汇总
高中化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汇总高中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1. 分析法分析法是通过对物质进行分析和检测,以确定其组成、性质和含量的方法。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定性分析:用于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性质,如酸碱中和反应、气体的特性测试等。
- 定量分析:用于确定物质中某种成分的含量,如酸碱滴定法、重量法等。
2. 合成法合成法是通过反应的方式将多个物质合成为目标物质的方法。
常用的合成方法有:- 化学合成法:通过化学反应将原材料转化为目标物质,如燃烧反应、置换反应等。
- 物理合成法:通过物理手段将原材料合成为目标物质,如溶液的浓缩、晶体生长等。
3. 热力学测量法热力学测量法是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热力学性质,以推断其热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的方法。
- 热膨胀测量法: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膨胀系数,分析物质的热膨胀性质。
- 燃烧热测量法:通过测量物质的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推断物质的燃烧热和热化学性质。
4. 光谱法光谱法是通过测量物质在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等电磁波段的吸收、发射和散射等光谱特性,分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通过测量物质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特性,推断物质的结构和含量。
- 红外光谱法:通过测量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特性,推断物质的官能团和结构。
5.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利用物质在电场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分析物质的成分和性质的方法。
- 电解法:通过电解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分析物质的成分和电导性质。
- 电位法:通过测量电极电位的变化,推断物质的氧化还原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
以上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研究方法的汇总,希望对您有帮助。
实验室常用实验方法
实验室常用实验方法实验室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常用实验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们使用各种实验方法来研究和验证理论,探索新的发现。
下面是一些实验室常用的实验方法:1.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是实验室最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这种方法通过测量和计算样品中的物质含量来确定样品中其中一种物质的数量。
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等。
2.定性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特定的物质或组分。
这种方法通过观察样品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或反应性来判断物质的存在与否。
常见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酸碱中和实验、沉淀反应实验等。
3.分离技术:分离技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分离技术通过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差异来分离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
常见的分离方法有过滤、蒸馏、萃取、结晶等。
4.光谱分析方法:光谱分析方法用于通过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来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常见的光谱分析方法有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等。
5.培养技术:培养技术用于在实验室中培养和繁殖微生物或细胞。
常见的培养技术包括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细胞培养等。
6.PCR技术: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扩增DNA片段。
PCR在基因工程、疾病诊断和法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7.蛋白质电泳:蛋白质电泳是一种分离和分析蛋白质的方法。
它利用电场作用将蛋白质分离成不同的电泳带,用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8.基因分析技术:基因分析技术用于研究生物体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常见的基因分析技术包括DNA测序、RNA分析、基因表达分析等。
9.核酸杂交:核酸杂交技术用于研究DNA或RNA的序列匹配和互补配对。
它可以用于检测基因突变、确定基因组的变异等。
10.免疫学实验:免疫学实验用于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抗原和抗体的相互作用。
常见的免疫学实验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免疫组化实验等。
综上所述,实验室常用的实验方法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研究内容。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是自然和人造物体的基础。
了解物质的性质、构成和变化规律对于科学研究和现代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物质研究中,实验方法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帮助读者了解物质研究的基本手段和原理。
一、化学实验方法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和反应规律的重要手段。
在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方法有重量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滴定法、色谱法、光谱法等。
重量分析法是根据样品质量的变化来推断反应物的量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种方法需要称量准确的样品和试剂,并在称量前后进行天平称量,以确定反应物质量的变化。
容量分析法是通过测量液体体积的变化来推断反应物质的量。
例如,在酸碱中常用的滴定法就是一种容量分析法,通过向待测物中加入标准溶液,直到出现化学指示剂的变色或电位纺的变化,从而推断出待测物的含量。
滴定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化学实验方法,用于确定反应物质的量。
它需要使用确定浓度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物反应,测量所需的滴定量。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反应物的含量,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等产业中。
色谱法是用于分离和定性分析化学物质的一种重要技术。
它基于化学物质在材料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将混合物分离为其组成物质。
最常用的色谱技术是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
光谱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物质。
它通过测量物体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发射、散射或折射来推断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其中最常用的光谱技术是紫外线可见光谱、红外线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
二、物理实验方法物理实验是研究物质物理性质和规律的基本手段。
在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方法有测量法、显微镜技术、光学技术、电学技术等。
测量法是一个基本物理实验方法,用于测量物质的长度、质量、时间、电势等基本物理量。
它需要使用准确的测量仪器和仪器校准,以获得可靠的实验数据。
光学技术是另一种常见的物理实验方法,用于测量物质的光学性质、结构和形状等。
研究物质检验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物质检验的思路和方法
物质检验的思路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检验目的:确定需要检验的物质种类和数量,以及检验的精度和准确度要求。
2. 收集样品:根据检验目的,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样品的质量和数量应满足检验要求。
3. 样品处理:对收集到的样品进行处理,如粉碎、混合、干燥等,以便进行后续的检验操作。
4. 选择检验方法:根据待检验物质的性质和检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可以参考相关标准和文献,或者自行设计方法。
5. 实施检验:按照选定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6. 结果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检验结论。
检验结论应准确、客观、有说服力。
7. 误差分析:对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确定误差来源和大小,以便改进实验方法和提高检验精度。
8. 质量控制:在整个检验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9. 实验安全: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问题,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10. 废弃物处理: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和
人类造成危害。
总的来说,物质检验的思路和方法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检验目的、样品质量、实验方法、数据处理、误差分析、质量控制和实验安全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物质检验,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为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学大教育杨桥学习中心一对一授课学案授课教师: 学生姓名: 授课时间:学生本周(阶段)知识回顾和梳理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中各物质通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把各成分彼此分开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物的过程。
二、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过滤、蒸发、结晶和重结晶、萃取和分液、蒸馏1.结晶和重结晶(1)冷却法将热的饱和溶液慢慢冷却后析出晶体,此法适用于溶解度 随温度变化比较大 ,如KNO 3(2)蒸发法此法适用于 溶解度变化不大 的溶质,如NaCl(3)重结晶将已得到的晶体用蒸馏水溶解,经 过滤 、 加热浓缩 、 冷却结晶 、 过滤 等步骤,得到更纯净的晶体的过程。
2.过滤 适用范围:分离固体与液体互不相溶的混合物,如除去NaCl 溶液中的BaCO 3。
注意事项:(1)“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的上边缘紧贴且低于漏斗内壁,溶液低于滤纸的上边缘。
三靠:烧杯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靠在滤纸的三层处,漏斗颈的尖口长端靠在烧杯内壁上。
(2) 洗涤沉淀的方法: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没过沉淀,待水全部滤完后,重复操作2~3次。
3.蒸发 适用范围: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加热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分离出来,如粗盐提存。
注意事项:(1)蒸发皿中的溶液不超过容积的2/3; (2)加热过程不断搅拌 ,以免局部过热; (3)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剩余水蒸干。
练习1.下列混合物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A .汽油和水 B .食盐和蔗糖 C .泥沙和食盐 D .铜粉和铝粉 练习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中,一般情况下能相互接触的是( ) A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 .过滤操作中,漏斗下端玻璃管与烧杯内壁 C .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 D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4. 萃取: 原理: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而进行分离。
如用苯或CCl 4从溴水中提取溴。
萃取剂选择:①、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互不反应;②、溶质在萃取剂中溶解度比原溶剂大得多且不反应。
③两溶剂密度差别大萃取后分液分离:一般还需要通过蒸馏等方法分离得到溶剂。
5.分液: 适用范围: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如图2),如:水和四氯化碳的分离。
注意事项:(1)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 方法是:在分液漏斗中注入少量的水,塞上瓶塞,倒置看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后把瓶塞旋转180°,再倒置看是否漏水。
(2)分液操作的注意事项 ①振荡时,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以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
②分液时要将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保证漏斗内与外界大气相通,同时漏斗下端管口要紧贴烧杯内壁,从而使液体顺利流下。
③下层液体要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
练习3.下列各组物质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 )。
A .酒精和水B .四氯化碳和水C .醋酸和水D .花生油和水 练习4.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的是( ) A .蒸发 B .蒸馏 C .过滤 D .萃取练习5.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 )A .上层液体经漏斗下方活塞放出B .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分离C .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时打开活塞D .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液体,振荡后不必扭开活塞把气体放出 练习6.将体积比为1∶2的四氯化碳和碘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
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 )6.蒸馏: 适用范围:根据沸点不同分离互溶的两种液体,如石油的分馏。
可用于除去水等液体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志 注意事项:(1)蒸馏烧瓶加热要垫石棉网 ,烧瓶中的液体量不超 过烧瓶容积的2/3(2)温度计水银球放在支管口略向下的位置。
(3)冷凝水从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
(4)烧瓶中放入多孔瓷片以防暴沸练习7.已知丙酮(C 3H 6O)通常是无色液体,可溶于水,密度小于1 g·mL -1,沸点约为56℃。
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里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 .蒸馏B .升华C .过滤D .蒸发 练习8.下列制取蒸馏水的实验装置与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蒸馏烧瓶中的自来水中 B .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C .实验中需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防止出现暴沸现象常用哪些方法分离、提纯物质? (1)物理方法:过滤、结晶、升华、蒸馏、萃取、分液、溶解等。
(2)化学方法:沉淀、置换、加热、分解等。
D .蒸馏烧瓶必须垫石棉网 练习9 要分离下列四组混合物 ① 和食盐水与沙子 ②从KNO 3和NaCl 的混合溶液中获得KNO 3 ③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④CCl 4液体与甲苯液体的混合物 (已知CCl 4与甲苯互溶,沸点分别为76.75 ℃和110.6 ℃) (1)分离①、②的操作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分离③时所使用仪器中有一种在其他组分离时无需使用,这种仪器是________。
(3)上述四组分离时需使用酒精灯的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填序号)【解析】 依据每组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理性质(溶解性及熔、沸点)的差异进行分离。
①中食盐易溶于水,沙子难溶于水,可用过滤法分离。
②中KNO 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而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可用结晶法分离。
③中水和汽油不互溶,采用分液法。
④中两种物质互溶,但沸点差异较大,超过20 ℃,可采用蒸馏法。
其中操作②④需用酒精灯。
【答案】 (1)过滤 结晶 (2)分液漏斗 (3)② ④练习10下列各组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漏斗;②天平;③分液漏斗;④量筒;⑤胶头滴管;⑥蒸馏烧瓶。
【解析】 混合物的分离通常有过滤、蒸发、蒸馏、分液等操作。
固体与液体组成的混合物用过滤的方法分离,主要仪器为漏斗;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互溶的液体混合物,根据各组分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主要仪器为蒸馏烧瓶。
【答案】 ①③⑥ 其他方法: 1.层析法适用范围: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被吸附性能的不同,可以通过层析的方法将溶解在某溶剂中的混合物分离。
常用于分离微量物质。
2.固体灼烧:适用范围:除去固体物质中含有的易升华、易分解物质或除去结晶水合物的结晶水等。
如除去Na 2CO 3溶液中的NaHCO 3。
3.渗析:除去胶体中的小分子或离子,如除去Fe(OH)3胶体中的盐酸。
4. 洗气: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气体可通过洗气瓶除去,如CO中混有HCl ,可通过饱和NaHCO 溶液洗气。
练习10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选用上述哪一种方法最合适?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 3颗粒,用______ (2)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微量食盐,用________ (3)除去固体碘中混有的少量NaI ,用________ (4)除去氧化钙中的CaCO 3,用________(5)把饱和食盐水中的食盐提取出来用________ (6)把溴水中的溴提取出来用________ (7)用自来水制取医用蒸馏水用________ (8)分离柴油和水的混合物用________ 三、常见化学方法提纯的原则化学方法提纯和分离物质的“四原则”和“三必须”:1.“四原则”:一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 二不减(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 三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 四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容易复原)。
2.“三必须”:一除杂试剂要过量;二过量试剂须除尽(不能因试剂过量带入新杂质); 三除杂途径选最佳。
3. 回顾已学过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生法例如:NaCl 溶液里混有少量的MgCl 2杂质,可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使Mg 2+离子转化为Mg(OH)2沉淀(但引入新的杂质OH -),过滤除去Mg(OH)2,然后加入适量盐酸,调节pH 为中性。
(2)生成气体法例如:Na 2SO 4溶液中混有少量Na 2CO 3,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并增加SO 42-,可加入适量的稀H 2SO 4,将CO 32-转化为CO 2气体而除去。
4. 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实验设计基本思路: (1)确定物质的组成,即含有哪些杂质(2)选择最适当的方法进行提纯[物理还是化学方法(把杂质转化成沉淀、气体或是水) (3)选择适当的除杂试剂,尽量不引入新杂质;否则要求生成新杂质后要易于再次除去 (4)充分考虑除杂过程中各种试剂的用量,以在最终不引入新杂质为原则练习11.KCl 溶液中混有少量的CuSO 4,若加入一种试剂能除去CuSO 4,该试剂为( ) A .NaOH B .AgNO 3 C .BaCl 2 D .Ba(OH)21.现有含Na 2SO 4、CaCl 2的粗食盐,请设计实验方案,由粗盐提纯NaCl 。
2.实验室里用不纯的氯酸钾(含少量的硫酸钾与碳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请问如何提取完全反应后剩余物质中的氯化钾?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方案思路:溶解 → 过滤 → BaCl 2(过量) → K 2CO 3(过量) → 过滤 → HCl(过量) → 蒸发结晶 知识点3练习12、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 2、CO 、H 2O (水蒸气)、H 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如下连续处理(假定每步处理均反应完全):①通过碱石灰时,气体体积变小;②通过赤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为红色;③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为蓝色;④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时,溶液变得浑浊。
由此可以确定混合气体中A. 一定含有CO2、H2O,至少含有H2、CO中的一种B. 一定含有H2O、CO,至少含有CO2、H2中的一种C. 一定含有CO、CO2,至少含有H2O、H2、中的一种D. 一定含有CO、H2,至少含有H2O、CO2中的一种知识点4:物质的检验3、常见气体的检验(打*的暂不作要求)(1)氢气(H2):收集一小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听到轻微的爆鸣声。
(2)氧气(O2):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氯气(Cl2):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3、NO2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4)氯化氢(HCl):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5)二氧化硫(SO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