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曾国藩_中国近代新儒家的开创者

合集下载

再论曾国藩——中国近代新儒家的开创者

再论曾国藩——中国近代新儒家的开创者

再论曾国藩——中国近代新儒家的开创者摘要:将曾国藩定位为“中国近代新儒家的创始人”,首先必须充分分析中国儒学的发展阶段,本文建议分为“四阶段”。

“近代新儒家”属于儒学发展的第四阶段,借鉴中外新儒家的研究成果,我们有必要对新儒家重新定义,并确定曾国藩是新儒家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

曾国藩的新儒家并非从天上掉下来的,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所以必须分析曾国藩新儒家思想产生的前期背景。

曾国藩的新儒家以回归原始儒学为核心体系,将原始儒学“学以致用”的思想发扬广大。

因此他的新儒家思想体系包括了十大内容。

提出儒学四科,把“经济之学”从“义理之学”中独立出来;重新解释“理”,以“礼”实践“仁”,以“法”惩罚犯罪;提倡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实践儒家的爱民主张;打破官方儒学的专制思想,坚持民主管理任人唯贤;倡导原始儒学的科学精神,发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忠诚为天下倡,以爱国主义精神贯穿“经世致用”的始终;以“诚”治军,用曾氏“经济学”取代旧理学成为湘军的思想体系;继承儒家“修身为本”的理论,培养一二君子改变社会风气;借鉴道家清静无为的精神,倡导君子仁人韬光养晦;借鉴佛家因果报应的思想,引导世人弃恶从善。

关键词:曾国藩近代新儒家新儒学2009年《湘潭大学学报》第1期发表了我的《曾国藩思想源流新探》,就曾国藩的思想源流进行了定位,论证了曾国藩不是理学家,他应当定位为中国近代新儒学的开创者。

2009年2月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专著《内圣外王——解读一代儒宗曾国藩》,我在序言中说:曾国藩处于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期,我把他定位为新儒学的开创者,也就是“一代儒宗”,这是曾国藩的重大贡献。

他上承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下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新儒家。

曾国藩亦曾开展洋务运动,但其改革开放并非全盘西化,而是强调把“内圣”通过“外王”表现出来,这“外王”之业在曾国藩那里叫做“经济”,可引申为民主和科学。

这一思路与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冯友兰、牟宗三等后来新儒家英雄所见略同。

论曾国藩对中国近代的影响

论曾国藩对中国近代的影响

论曾国藩对中国近代的影响摘要:曾国藩虽为腐朽的清政府高官,但却对却有一定进步的政治思想、经济头脑、军事理论,对中国近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有着和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受到很多名人的好评。

本论文从多方面分析了曾国藩对中国近代的影响。

关键词:曾国藩中国近现代内容:一、履历曾国藩公元1811年(嘉庆十六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

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

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

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

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

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虚岁28岁时,道光十八年(1838)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

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

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二、平生的成就1、文学成就曾国藩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他论古文,讲求声调铿锵,以包蕴不尽为能事;所为古文,深宏骏迈,能运以汉赋气象,故有一种雄奇瑰玮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为后世所称。

曾氏宗法桐城,但有所变化、发展,又选编了一部《经史百家杂钞》以作为文的典范,非桐城所可囿,世称为湘乡派。

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他文风影响。

所著有《求阙斋文集》、《诗集》、《读书录》、《日记》、《奏议》、《家书》、《家调》及《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等。

申论人物曾国藩介绍作文

申论人物曾国藩介绍作文

申论人物曾国藩介绍作文曾国藩,字君实,江苏镇江人,是中国清朝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他以勤政、廉洁、忠诚而闻名于世,被誉为近代中国的杰出人物之一。

曾国藩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的父亲和兄长都是儒学经典的深厚研究者,对他的人格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曾国藩自幼聪明好学,学业成绩优异,很早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领导能力。

曾国藩进入官场后,立志要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以勤勉著称。

他任职于湖广、湖南等地,凭借卓越的能力和清正廉洁的作风,成为当地的名臣。

曾国藩在官场上推行改革,积极整顿官员队伍,鼓励勤俭节约,提高工作效率。

他注重改善民生,发展工商业,推动教育事业,为地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曾国藩在军事上也表现出非凡的才能。

他自学军事技术,提出“饷养禁军”的口号,重视军纪和军队改革。

他带领部队在各次战役中取得辉煌胜利,为清朝在战争中保卫领土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为了当时朝廷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曾国藩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出色表现,他对教育亦有重要的贡献。

他提倡大力发展农业和教育,重视人才培养。

他在湖南设立了讲学堂,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曾国藩一生坚守忠诚、勤俭、克己奉公的原则,深得人民和皇帝的信任和赞赏。

他的事迹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政治史和军事史上的标杆人物。

总体来说,曾国藩以其丰富的政治才能、卓越的军事战略和崇高的为民情怀,成为近代中国一个杰出、值得敬佩和学习的人物。

他的人生经历和奉献精神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和事业仍然有重要的启示。

曾国藩---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事迹,都是来自曾国藩的手笔。

左宗棠曾这样评价他: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李文忠李鸿章也曾说: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曾国藩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被誉为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人。

修身曾国藩主张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片刻,来复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读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谨言(刻刻留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保身(节欲、节劳、节饮食)等。

齐家有《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持家待人的代表者。

《曾国藩家训》是根据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家书、家训等史料整理而成,分为悔弟篇、戒傲篇、谕儿篇;体现了曾国藩在修身治学、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等方面的过人之处,书信文字朴实,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说服力。

《曾国藩家训》中名言名句如: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丈夫当死中求生,祸中求福;古人因困而修德,穷而著书等。

治国有曾国藩的崛起。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近代史历史人物之曾国藩的评价

近代史历史人物之曾国藩的评价

近代史历史人物之曾国藩的评价曾国藩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誉为“近代中国的实用主义者”的代表人物。

他生于清朝嘉庆14年(1809年),逝于光绪17年(1891年),享年83岁。

曾国藩其一生不仅立下了卓越的军功,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都有举足轻重的贡献,被誉为中国近代化的启蒙之师。

曾国藩的政治思想以“理学家国”为出发点,主张以儒学为基础,以孔子为楷模,旨在重振儒家道德与文化来振兴国家。

他认为,将儒家经典加以应用于政治实践,不仅是自我修养的必要途径,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

曾国藩主張文韜武略两手抓,既以步兵為主,又注重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与军事理念,對清廷的西夷政策不置可否,富有实际性的军事思想深受清廷公家所推崇。

曾国藩从他19岁娶妻开始,就一直践行“家国同构”“家国合一”哲学思想,始终把个人的幸福与国家的兴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以自己家庭成员的进步与整体社会的发展寄托热情。

在“仕途”往生意中不断变换中被传为佳话。

曾国藩的世家背景,强烈的教育观,保守的婚姻制度,家族地位的维护,使得他有着深刻的家庭情感和家族荣誉感,幸福,是在关注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的。

曾国藩是一位杰出的改革家。

他主张以“为民之务”的目标来进行各项改革,并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的改革方案。

他唯一的儿子早逝,为弥补这一代、空缺,便在家乡挑选名门正后辈的少年用家庭借贷拉拢为自己的养子做参工。

曾国藩这种方式获得人才,开创大批有实践经验的政府官员,助都尉府(地方行政官府)调节门第等级矛盾,使官员不再因世家地位成分相对而引发阶级斗争。

曾国藩也是清朝的功臣。

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时,曾国藩被派往湖南省担任官职,他通过有组织和有计划地组织人民参军、招募城市居民、制造枪炮、建造堡垒等方式,成功地挫败了太平天国的攻势,并迅速恢复了受创的湖南经济。

此外,他还提出了“提高民众的稾庄权”,以保障农民利益,根据乡试榜首任用官员等等现实改革后遗症开展了大规模的湘绅的改革。

如何评价曾国潘

如何评价曾国潘

如何评价曾国潘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的风云人物,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积极实践的第一人。

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

是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山祖师。

曾国藩自称:“鄙人乃训练之才,非战阵之才”,他教导士兵“说法点顽石之头,苦口滴杜鹃之血”。

他以儒家精神练兵,使湘军成为一支有主义的队伍,他作《爱民歌》传唱,使湘军声威大震,毛泽东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即以此为蓝本,蒋介石黄埔建军时,也将他的《爱民歌》印发学生演唱,收效甚大。

他看到洪秀全崇拜天主教不合中国国情,写一篇《讨粤匪檄》,使许多知识分子脱去长衫,率瓴黑脚杆的相实农夫,投到湘军的旗帜之下,同太平军作战并取得了最后胜利。

是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说,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星辰,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

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已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上下一至的拥戴;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业,不愧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是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的第一高手。

曾国藩一生致力结交、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他的幕府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和作用最大的幕府,几乎聚集了全国的人才精华为招揽人才,留住人才,他舍出谦逊的老脸,屡屡上书举荐部下,为部下谋官要权,争谋职位。

他一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多人。

他们既有李鸿章、左宗棠这样的谋略作战军需人才,也有像俞樾、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第一流的学者和科学家。

近人曾国藩观后感

近人曾国藩观后感

近人曾国藩观后感曾国藩,是近代中国的一位卓越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的一生贡献伟大,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近来,我有幸研究了曾国藩的生平事迹和著作,对他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深的敬佩和触动,感受到了他顽强不息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

曾国藩生于清朝嘉庆三年,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他自小勤学好问,非常注重人文教育和精神修养。

年轻时的他曾留学江南,学习经世致用的知识。

在他的学习生涯中,他不仅学到了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深思熟虑、审慎决策的能力。

这对他后来的政治和军事生涯起到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曾国藩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他在任职的地方通过屡败屡战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在湘军时期立下赫赫战功,后来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他在历次战役中,能够分析敌情,制定战略,统一指挥,并且有条不紊地推进战斗。

曾国藩的战略眼光非常独到,善于洞察敌人的弱点,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他讲求实战经验,注重军事训练和组织管理。

这些品质使得曾国藩成为当时江南军阀中的佼佼者。

曾国藩的政治智慧和勇毅品格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在他担任两江总督期间,他以清廉正直、严明法纪的作风闻名于世。

他注重提升人民福祉,积极改善政府机构,重建水利,兴修农田,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曾国藩重视教育,倡导中西合璧的教育原则,推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

曾国藩还是一位渊博的学者,他的著作广泛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

他以《曾国藩书札选辑》《曾氏家书》等书信集和《曾文正公全书》等文集为人所熟知。

这些著作不仅记录了他的生平事迹,也展示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担当。

曾国藩的一生,饱经风雨,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他认为"功名富贵皆似过眼云烟,唯有仁义庄严永不泯灭",这种崇高的品格使得他成为众人敬仰的楷模。

近人曾国藩的一生,是我们学习与借鉴的榜样。

他的坚毅勇气、务实进取、深思熟虑、忠诚奉献,都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曾国藩虽已去世百余年,但他的思想和精神永存于世。

名臣曾国藩论文

名臣曾国藩论文

名臣曾国藩论文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修齐治平,千古完人-------曾国藩葛田雨国际高中三(1)摘要:他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他是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稳之楷模;他是网罗培育和善用人才的第一高手;他是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他是深刻影响数代人的精神偶像。

他,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谓千古完人的曾国藩。

关键词:做人、官场、栋梁、家教、用人、争议引言: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他虽去世已一百余年,提起曾国藩,人们仍然。

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

无论是曾国藩所生活的清朝末年,还是现在21世纪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新世界,曾国藩这个名字被提起时总会迎来一阵嗟叹或敬仰。

曾国藩,这个功高可以盖主,问鼎一时的人物是怎样得到如此高的声誉呢正文:1.修身做人曾国藩一生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他深知宽宏大量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从不因琐事而烦心。

为人处世,宁可吃亏也不赚便宜,不会轻取人财。

他表里如一,没有不可言之事,因此容易为人信服;他心中没有邪念,一身正气,端庄严肃,威仪天下;心平气和,心情安静放松,不会为琐事劳心;规律的生活作息使他处事效率极高,做起事来也总是得心应手。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后世广为传颂,却很少有人可以做到,曾国藩每日写日记,都会对自己一天的言行进行反省,不断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力求把自己打造成为当时的圣贤。

据说,蒋介石每日记日记的习惯就是向曾国藩学习的。

人格修养说来只是一个辅助自身的东西,没有实用价值,但在于曾国藩,则是一生事业成功的关键。

2.官场楷模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

这是因为,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在清朝独一人;第二,做官最好,政声卓着,治民有言;第三,保官最稳,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

再论曾国藩——中国近代新儒家的开创者

再论曾国藩——中国近代新儒家的开创者
国传 统文 化 , 启五 四新 文化运 动 以来 的新儒 曾国藩定位 为 新儒 学 的开 创 者还 没 有 作 深 入 的论 下
家 。 曾国藩亦 曾开展 洋务运 动 , 但其 改革 开放 证 。而发 表在 《 湘潭 大学 学 报 》 的论 文重 点 在论 述
并 非全 盘 西 化 , 是 强调 把 “内 圣”通 过 “外 曾国藩 的思想 源流 , 而 反对学 界 以前把 曾 国藩 定位 为
大 。新儒 学还 可 以追 溯 到程 朱 理 学 和 陆王 心 代新 儒 家 其弊端也越来越
下 面 , 文将 就 我 的 专 著 《 本 内圣 外 王—— 解 读
[ 收稿 日期]0 1 0 ~1. 21 — 7 2 [ 作者简介] 曾琦云(9 3 ) 男, 南双峰人 , 16一 , 湖 湖南双峰广播 电视 大学副教授 , 博士, 研究方向: 中国哲 学、 宗教学。
根据 本文 我把 中国儒 学 发展 分 为 “ 四阶段 ” 的
后来 新儒 家 英 雄所 见 略 同。他 们 都 学 习 了 曾 说法 , 了 使 曾 国藩 的 “ 儒 学 ” 朱 熹 的 “ 儒 为 新 与 新
国藩兼容并包的宽大情怀, 将儒释道为核心的 学 ” 区别 开来 , 把 曾 国藩 的 “ 我 新儒 学 ” 名 为 “ 命 近 中国文 化 重 新 组 合 , 中 国 文 化 重 新 发 扬 光 代新 儒 家” 故 本 文 标题 为再 论 曾 国藩 —— 中 国近 使 ,
价值 … 。
代儒 宗 曾国藩 》 我在 序 言 中说 : , 曾国藩处 于最后 一个 封建 王朝 的末期 , 我
把他 定位 为新儒 学 的开 创者 , 也就 是“ 一代 儒
由于 我的这 本专 著研究 的范 围相 当广 泛 , 到 谈

历史趣谈:清末重臣曾国藩 中国近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先驱

历史趣谈:清末重臣曾国藩 中国近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先驱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清末重臣曾国藩中国近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先驱
导语:曾国藩是清朝末期大臣,更是湘军的创立者。

曾国藩一生都在为朝廷考虑,在军事,政治,文学各个领域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可以说清朝的末期要是...
曾国藩是清朝末期大臣,更是湘军的创立者。

曾国藩一生都在为朝廷考虑,在军事,政治,文学各个领域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可以说清朝的末期要是没有曾国藩,将会灭亡的更快。

咸丰二年,太平天国军攻占湖南,曾国藩奉旨前往抗击成立湘军,湘军一作战勇猛远近闻名,人们只知道湘军常打胜仗,并且士气高涨,却不知道作为湘军首领的曾国藩默默付出的努力,曾国藩让每一位入伍的士兵熟知礼制,通读古典经学,湘军在当时素质奇高,队伍作战时更是整齐划一,没有半点拖泥带水,部队执行力高,应变能力强,自然常打胜仗。

作为一名政坛上的大人物,曾国藩自然有他的独特之处,曾国藩非常注重自己的个人修养。

曾国藩家中没有当官背景,所以当他成为官员后,格外重视对自身品格的培养,个人修养的确给曾国藩带去了很大的帮助,他做人表里如一,不给人抓住把柄陷害自己。

他对所有人都保持尊敬的态度,他内心纯洁不存邪念,曾国藩每天都要花时间静坐思索,从不说空话,没有把握之事绝不轻易答应。

除此之外,曾国藩热衷于研究文学,在早期就将易经读通,其中的阴阳变法更是手到擒来,曾把一切顺利的诸如事业、富贵、地位等归在阳里,将一切不利、坎坷归在阴里。

掌握了这种平衡之后,处理事情能十分果断。

曾国藩攻破天京,完成对太平天国的镇压被朝廷封为一等毅勇侯。

在天津教会案发生之后,曾国藩屈从法国,受到舆论谴责,回到两江总督的位置。

之后积极筹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武术鉴赏论文——曾国藩

中国武术鉴赏论文——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

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他虽已去世一百余年,提起曾国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

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

这句话从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国藩的个人作用和影响。

他也是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

他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以儒家思想治军,讲仁守义,自筹湘军,另立纲纪。

他创作的《爱民歌》,使湘军士兵行为有所遵循。

他写的《讨粤匪檄》文,号召“抱道君子”,“赫然愤怒,以卫吾道”,鼓动了不少知识分子脱下长衫,心甘情愿地投入同太平军的作战中。

他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使清王朝得以生存。

他学习西方文化,整肃政风,“匡救时弊”,心存高远,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

他廉服人心,远权避祸,重礼慎法,编织了最结实的关系网。

他知人善任,量才器使,推荐保举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其中,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余人,实现了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大事业。

浅谈曾国藩

浅谈曾国藩

浅谈曾国藩他雄韬伟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更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

整肃学风,倡学习西洋,开启“同治中兴”,挽大厦于既倒,是日暮穷途的清王朝又苟延60余年。

他就是近代史上让毛泽东“独服”、让蒋介石后期一直顶礼膜拜的曾国藩。

他每天坚持写日记,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从开始的戒烟到后来的戒色,他说到做到。

他坚持静坐,端正平静心态。

其次曾国藩对交友之道颇有见地,他认为交友贵雅量“处事沉着、冷静、多思”,“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这些至理名言他不但躬身立行,还成了后人借鉴的真理。

“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这句话用来评价曾国藩的修身方面的才能一点也不为过。

他的严格要求自己甚至导致自己身体受损,有时你会对他的苛刻而产生怜悯之情。

他教育子女,遵循八字家训:“早、扫、考、宝、书、蔬、鱼、猪”。

传说曾国藩吃饭的时候,碰到饭里面有带壳的谷物的话,他不把它扔掉,他要把这个壳磕开,把里面的谷物吃掉,这就是曾国藩修身的功夫。

他所推崇的“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至今为止,仍具有重要价值的。

他留下的文学著作《奏议》、《家书》、《家调》等对后人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治国平天下方面,他才能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首先体现在他的慧眼识人。

李鸿章就是他识人的一个得意之作,还有在清朝的外交上起过很重要的作用的薛福成等等。

他的善用人才帮助他在官场上游刃有余。

他的最突出的才能应该是建立地方团练--湘军,镇压了当时看起来势不可挡的太平天国运动。

他以身作则遵守军纪,使得湘军将帅之廉勇,军纪之严格,于是有了“天下无湘不成军”之说。

洋务运动被论证为中国第一个近代化运动,因此曾国藩就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创者。

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曾国藩历史形象分析

曾国藩历史形象分析

曾国藩历史形象分析作者:杨键来源:《卷宗》2018年第11期摘要: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争议和最显赫的人物之一。

其作为湘军的统帅和创立者,在挽救清朝危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曾国藩在军事、政治、文学等领域颇有成就,立言立功立德,他的思想智慧深深的影响着几代中国人。

鉴于此,本文将在前辈分析的基础上,探究曾国藩历史形象分析。

关键词:曾国藩;历史形象;清朝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他是晚清重臣,是清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有学者评论他说,如果有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人,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

1 前人对曾国藩评价的三个阶段百余年来人民对曾国藩的评价,从完人到侩子手到汉奸卖国贼各有不同,大致可分为如下阶段:第一,新中国成立之初。

因为曾国藩推行和戎外交和镇压过农民起义,在那个时候的意识形态下曾国藩被人们定义为狗屎堆范畴。

范文澜先生曾在他的著作中全盘否定了曾国藩,该书基本论点:曾国藩是中国数千年来黑暗精神的最大极限者,也是鸦片战争以来,对外投降对内屠杀的第一人。

在以后非常长的时间内,人们只要一提到曾国藩,就会冠上侩子手和卖国贼的称号。

第二,改革开放后十年。

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学术界虽然依旧对曾国藩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曾国藩的一生始终与人民为敌,他的一生是反动的一生,甘心当清朝和帝国主义的走狗,但开始有学者开始反对“否定曾国藩”,鉴于清朝政府依旧是当时社会的合法政府,学术界摘除了曾国藩汉奸的头衔。

第三,现今,随着阶级斗争观念的淡化以及时代的发展,学术界重新认识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人们对曾国藩的评价也逐渐转向更为客观的方向。

2 客观评述曾国藩2.1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曾国藩的人生哲学与他的政治观念、阶级从属密切相关,他主张要想实现匡时救国的伟大理想,必须宣扬中国传统仁义礼智信的文化,人人都能遵守社会秩序,自觉践行传统纲常伦理并注重勤俭和诚信。

最新近代史历史人物之曾国藩的评价

最新近代史历史人物之曾国藩的评价

近代史历史人物之曾国藩的评价近代中国产生过不少矛盾人物。

曾国藩就是中国近代一个极为复杂而又具有多面性的人物。

他维护传统又越出了传统;他保守旧物同时却抉破了旧物。

作为“中兴名臣”之首,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代表;作为“自强新政”的始作俑者,他又不自愿地为西方以技术为先导的文化开了引接的门洞。

“世事别来一番新”。

这种富有历史内容的矛盾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儒学中人的忧患困惑及其艰难曲折的历史分化。

曾国藩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曾首开“私家军队”之先例;他亦是历史上少有的大誉大毁之人—肯定之言,谓之成就“震古烁今”;否定之言,则谓其愚诚而不顾“民族大义”。

誉之而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曾国藩—最具争议的历史近代人物。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血和泪、充满屈辱和悲愤的历史,同时又是一部在屈辱和悲愤中不断清醒、不断理智、不断抗争的历史。

而曾国藩在省视中西方文化、以及对湘军的组件和治理、外交、人生哲学、对子女的教育、诗文造诣、人才观七个方面对中国近代史、甚至现实的影响尤为深远。

一、对待中西方文化(1)曾国藩以理智的心态去审视中西方文化的优长劣短,以务实的学风去思考现实和未来。

他抛弃了“天朝上国”的盲目虚骄之情,把西方列强当做既可学习又须竞争的对手看待。

尽管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定捍卫者,但他对传统文化并非一味盲从。

他不仅对一些前世前人的东西主张取舍,还主张对前世前人的东西进行变更和创新。

并且他还提出经世致用之学而经世之学是由传统文化转向近代文化的桥梁;正是具有经世思想的人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率先接受、传播西方先进文化。

而在对待西方技术文化方面,他把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师夷”思想从理论层面付诸实践,发起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达到了“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久之利”的认识水平。

(2)但是,尽管曾国藩提倡经世致用,但他的思想核心始终是保守的程朱理学的“义理”。

这“义理”的核心就是怎样做合乎正统规范的人,怎样维护现存秩序,怎样维护纲常礼教。

评价曾国藩的总结

评价曾国藩的总结

评价曾国藩的总结引言曾国藩(1811-1872)是中国晚清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之一。

他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普遍认为是当时一位杰出的改革家和开明派,他的思想和行动对中国近代化之路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对于曾国藩的评价也各不相同,有人称赞他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有人批评他的一些政策限制了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对曾国藩进行评价和总结。

曾国藩的贡献政治改革曾国藩在政治改革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主张实施“变法”,认为通过改革制度和政治体制可以推动国家的现代化。

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推动废科举、倡导新学派思想、设立军政机构等,为当时的政治改革奠定了基础。

曾国藩非常重视国家的稳定和民生,他的政策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和经济稳定。

军事才能曾国藩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

他在太平天国运动中领导湘军,成功击败了太平军。

曾国藩的战略军事能力和组织才能被广泛赞誉。

他在军事上的成功,不仅有效地应对了当时的军事挑战,也提升了他的声望,为他后来的改革和政治事业奠定了基础。

教育改革曾国藩非常重视教育改革。

他认识到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曾国藩在各地建立了许多学堂、书院和教育机构,为人们提供教育机会,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华和良好品德的人才。

这些教育改革措施为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曾国藩的缺点保守思想尽管曾国藩被认为是当时中国最有开明思想的人之一,但他仍然具有一定的保守思想。

他坚持传统的儒家思想,并对西方科学和知识持怀疑态度。

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保守思想限制了他的改革步伐,并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农民利益曾国藩在一些政策上着重考虑了地主和官僚的利益,而忽视了农民的权益。

他的土地政策和赋税制度对农民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对农民的剥削程度相对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社会的不满和动荡。

排斥异己思想曾国藩在文化思想方面并不开放,对于异己思想和观点抱有排斥的态度。

他限制了新学派思想的发展,并试图通过传统思想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曾国藩近代史评价论文范文

曾国藩近代史评价论文范文

曾国藩近代史评价论文范文曾国藩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在修身、齐家、治军、为学、为官等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曾国藩近代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曾国藩近代史论文篇一:《评析中国近现代史人物——曾国藩》摘要: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的风云人物,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同时,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又是颇有争议的人物。

本文通过对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发起洋务运动这两件事,从正反两面总结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历史作用。

关键词:曾国藩;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历史功过曾国藩在世时就兼有“中兴第一名臣”的桂冠和“曾剃头”、“增屠户”、“卖国贼”的徽号。

然而,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主要是看它对社会的发展是起推动作用或阻滞作用。

评价曾国藩,亦如此。

首先,我们可以从太平天国运动中对曾国藩进行评析。

太平天国极大地冲击了整个封建统治秩序。

第二,太平天国虽然在形式上没有超出旧式农民起义的框框,却显露出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趋向,洪仁歼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近代工商业和交通业。

虽然它只是部分人心中的蓝图,但至少也反映一种趋向,而且太平军在吴淞、苏州等地建立了工厂。

世界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历史潮流冲击着中国,在太平天国里也激起了资本主义近代化趋向的涟漪。

太平天国的近代化趋向对当时兴起的洋务运动是有影响的第三,太平军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太平天国不仅敢于反抗清王朝,也敢于反抗船坚炮利的外国侵略者,一百多年来,这种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志。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镇压了作出这些功绩的太平天国,当然是有罪的。

但也不能把曾国藩的罪过扩大化。

曾国藩作为清政府的督抚不能自主,这同林则徐、左宗棠等镇压农民起义无区别。

再者,太平天国运动有其本质的致命弱点。

第一,太平天国没有给农民带来解放,只是换了某种名义把农民仍旧束缚在封建剥削制度下。

第二,太平天国也没有使农民得到政治上的自由,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农民政权。

评析曾国藩

评析曾国藩


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洋务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在他的指导下,兴办近代
企业: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 河;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主要是翻译、工艺、军事学堂,不仅奠定了近代中 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 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总结
功>过
曾即使他在有些地方做的过了头,但是总的来 说,他使得将要倾覆的晚清出现了“中兴”时 期。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的风云人物,是中国近代 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评析曾国藩
第一小组
人物简介

曾国藩

初名子城(后改为“国藩”,即暗 寓“为国藩篱”之意),字伯涵, 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 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 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 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 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 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 ,封一等毅勇侯。与左宗棠、胡林 翼、彭玉麟被史学界称为“中兴四大 名臣”。
对于曾国藩,世人褒贬不一
有人称曾国藩为“中兴勋臣冠” 有人骂曾国藩为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 有人说曾国藩“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
为元凶”
曾国藩 功 过

“曾剃头”
曾国藩俨然一副读书人的形象:“貌之过人者,眼作
三角形,常如欲睡,身材仅中人,步行极厚重,言语 迟缓。”但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上,却是一副凶神恶 煞的杀人魔鬼形象。湘军攻陷安庆后,在不到半天的 时间里,就杀死了一万多名太平军战士。曾国荃怕到 阴曹地府受到惩罚,曾写信给曾国藩,流露出后悔之 意。曾国藩立即回信说:“你现已带兵,自然要以杀 贼为志,何故后悔杀人多?”可见曾国藩残忍嗜杀事业)、立德(成为世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1-07-12.[作者简介]曾琦云(1963—),男,湖南双峰人,湖南双峰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哲学、宗教学。

再论曾国藩———中国近代新儒家的开创者曾琦云(双峰广播电视大学,湖南双峰417700)[摘要]将曾国藩定位为“中国近代新儒家的创始人”,首先必须充分分析中国儒学的发展阶段,本文建议分为“四阶段”。

“近代新儒家”属于儒学发展的第四阶段,借鉴中外新儒家的研究成果,我们有必要对新儒家重新定义,并确定曾国藩是新儒家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

曾国藩的新儒家并非从天上掉下来的,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所以必须分析曾国藩新儒家思想产生的前期背景。

曾国藩的新儒家以回归原始儒学为核心体系,将原始儒学“学以致用”的思想发扬广大。

因此他的新儒家思想体系包括了十大内容。

提出儒学四科,把“经济之学”从“义理之学”中独立出来;重新解释“理”,以“礼”实践“仁”,以“法”惩罚犯罪;提倡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实践儒家的爱民主张;打破官方儒学的专制思想,坚持民主管理任人唯贤;倡导原始儒学的科学精神,发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忠诚为天下倡,以爱国主义精神贯穿“经世致用”的始终;以“诚”治军,用曾氏“经济学”取代旧理学成为湘军的思想体系;继承儒家“修身为本”的理论,培养一二君子改变社会风气;借鉴道家清静无为的精神,倡导君子仁人韬光养晦;借鉴佛家因果报应的思想,引导世人弃恶从善。

[关键词]曾国藩;近代新儒家;新儒学[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712(2011)04-0036-132009年《湘潭大学学报》第1期发表了我的《曾国藩思想源流新探》,就曾国藩的思想源流进行了定位,论证了曾国藩不是理学家,他应当定位为中国近代新儒学的开创者。

2009年2月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专著《内圣外王———解读一代儒宗曾国藩》,我在序言中说:曾国藩处于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期,我把他定位为新儒学的开创者,也就是“一代儒宗”,这是曾国藩的重大贡献。

他上承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下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新儒家。

曾国藩亦曾开展洋务运动,但其改革开放并非全盘西化,而是强调把“内圣”通过“外王”表现出来,这“外王”之业在曾国藩那里叫做“经济”,可引申为民主和科学。

这一思路与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冯友兰、牟宗三等后来新儒家英雄所见略同。

他们都学习了曾国藩兼容并包的宽大情怀,将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国文化重新组合,使中国文化重新发扬光大。

新儒学还可以追溯到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但其发展并非尽如人意,其弊端也越来越多。

曾国藩的老乡王船山虽然正本清源,但是终究人微言轻,如果没有中兴大臣曾国藩的推广,他的学说还留在深山老林的家庭账本上(他穷到连稿纸也没有)。

可以说曾国藩的新儒学上承孔孟,中学程朱,近接船山,下启梁漱溟等新儒家学派,这就是曾国藩的思想和文化价值[1]5。

由于我的这本专著研究的范围相当广泛,谈到了曾国藩与中国文化方方面面的关系,所以对于把曾国藩定位为新儒学的开创者还没有作深入的论证。

而发表在《湘潭大学学报》的论文重点在论述曾国藩的思想源流,反对学界以前把曾国藩定位为理学家的说法,也没有将曾国藩定位为新儒学的开创者进入深入的论证,所以今天再论曾国藩。

根据本文我把中国儒学发展分为“四阶段”的说法,为了使曾国藩的“新儒学”与朱熹的“新儒学”区别开来,我把曾国藩的“新儒学”命名为“近代新儒家”,故本文标题为再论曾国藩———中国近代新儒家的开创者。

下面,本文将就我的专著《内圣外王———解读第4期2011年08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4Aug.2011一代儒宗曾国藩》序言中这段话展开论证。

一、关于中国儒学发展“四阶段”论根据我个人以及学术界的现有研究成果,我先建设性提出中国儒学发展有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否适宜,或者是否还有其他更好分期,敬请大家讨论。

第一个阶段是原始儒学时期。

时间在秦前,以孔孟曾颜、荀子等人物为代表,创始人是孔子。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过渡王朝,它存在的时间短,儒学不仅没有得到发展,而且还受到严重的破坏(焚书坑儒)。

第二阶段是官方儒学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当儒学作为封建王朝意识形态之后就正式变成了官方儒学,其形成的标志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董仲舒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从此儒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并延续下去。

在儒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后,其发展也是波浪式前进的。

当佛教东来,佛学风弥,道教也乘时而兴,儒学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学和道学影响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儒学因为缺乏系统宇宙观论证反而日益衰弱,儒学缺乏形而上学论证的弱点也日益暴露出来。

但这个问题到了唐朝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唐代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

儒家经典占支配地位的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于622年重建起来。

唐太宗命令学者们出版儒家经典的官方版,重新校对和注解儒学。

第三阶段是官方“新儒学”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到国人的欢迎,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也在迎合国人的信仰得到了发展,人们对于形而上的出世哲学越来越感兴趣。

儒家受到佛道二教的影响,在儒学界也出现了性命之学(宇宙本体论)的讨论。

性命之学虽然在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中庸》特别是《易经》中,都有片段的论述。

可是,儒家的形而上学一般人始终是不明了的,即使像子贡这样的大弟子也曾经感叹:“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论语·公冶长》)因此,对这些经典进行形而上的解释,才能解决新时代的问题。

儒学家们经过几代努力,终于完成了对佛、道的改造和融合,创立了儒学为主,兼融佛道的新儒学,即宋明理学,儒家文化的发展出现了第三个时期,即新儒学(理学)。

“新儒学”是在佛道二教日益发展,儒学日益受到冲击的形势下出现的。

由于信教的群众不断增多,势必消弱儒学的阵地。

所以还在唐朝时,像韩愈这样的大文豪就对佛教提出了严厉的批判(代表作有《论佛骨表》)。

故唐朝这个时期实际已经为理学的形成作了前期的准备。

到了南宋朱熹,他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更是严厉地批判佛教,让理学取代原始儒学和原来的官方儒学成为新儒学,并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

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

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年)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新儒学”虽然是因官方儒学受到佛道二教的冲击而批判佛教出现的,但是它实际也脱离不了佛道二教的影响。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晚年静居则诵经念佛。

他的老师是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而二程的老师是周敦颐(1017-1073),他则与道教、道家有重要关系。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

《宋史·道学传》说:“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

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

”周敦颐的思想不仅继承了《易传》,而且也明显地受到道教和道家思想的影响。

再像在北宋初期范仲淹、欧阳修和胡瑗、孙复等人首倡理学,这些人中间还有人本身就佛教的在家信徒。

在北宋中期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都对发展理学做了贡献,而这些人中,除了上述周敦颐受到道教和道家影响外,像邵雍的思想渊源于陈抟的道家思想,已成为定论,连朱熹自己也认为邵雍传自陈抟,陈抟也有所承传。

他说:“邵子发明先天图,图传自希夷,希夷又自有所传。

”(《周易参同契考异·附录》)第四阶段是打破程朱理学的束缚,将理学发展成为“近代新儒家”。

当理学成为“近代新儒家”的思想后,儒学就渐渐脱离官方的意识形态,“新儒家”使儒学变成一种道德实践,成为那些高尚道德追求者修身养性的行动指南。

但是,我们现在提到“新儒家”一般是指梁漱溟、张君励、熊十力等人所提倡的新儒学。

可是,“新儒家”实际可以上溯到·73·总第121期曾琦云:再论曾国藩鸦片战争以来关于儒学变革的所有学说,而曾国藩处于鸦片战争后封建王朝的末期,他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儒家”的开创者。

二、关于“新儒家”的定义及其前期背景有关“新儒学”这个概念,在中国现有的词典工具书中都找不到,所以也不可能有现成的定义,可在英语词典中却有定义,可见有关“新儒学”的影响,对于西方的影响不比中国小,而且在近代乃至当代还出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情况。

在英语词典中,凡是提到程朱理学则是Neo-Confucianism,这个词的意思是指称宋代出现的、有别于先秦原始儒学、汉唐经学的一种新的儒学形态。

有关“新儒家”的概念,英语称为New-Confu-cianism,这样就把“新儒家”与“新儒学”区别开来。

我认为,“新儒家”是在继承旧的儒学(原始儒学)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的儒学理论体系,是原始儒学的复兴。

程朱理学企图改造官方儒学而成为一种新的儒学体系,但是他们明明打倒佛道,却又把佛道的东西融合到了他们的新儒学之中,这好像有点不符合他们自己所反复强调的“诚”的思想范畴。

并且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虽然程朱理学作为封建地主阶级新的思想理论体系,不仅对中国当时社会的发展起过好的作用,而且对于周边国家日本、朝鲜等也曾发生相当大的影响。

但是,理学把重点放在重新解读儒家经典的理论上面,而忽视了道德实践,理论空谈只成为那些读书人求仕的敲门砖,理学家们变得越来越虚伪,在虚伪的掩盖下社会也变得越来越腐败。

在人心不古、道德日益滑坡的形势下,那些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的内容,只会成为压迫广大人民的工具,理学日益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枷锁。

在这种形势下,许多仁人志士早就开始改造理学,在纠正旧理学的偏颇的同时,提出新的儒学体系,这就是“近代新儒家”。

追溯“近代新儒家”的思想渊源,上可追溯到中国新儒学的另外一个分支———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将社会伦理原则上升为终极规则———理,当抽象的“理”变成了绝对的权威(存天理,灭人欲),表面上道德伦理的原则得到了提升,但人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则遭到忽略。

南宋陆象山和明代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一系,是在与朱熹分庭抗礼的辩论中不断发展的。

南宋时期,理学家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所以他的学说被称为“心学”。

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陆王心学把人心作为道德主体,自身就可决定道德法则和伦理规范,使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凸现出来。

这就弥补了朱熹理学的空谈,让道德实践不再成为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启近代新儒学“经世致用”的先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