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18年3月课程考试《比较文化学》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22秋季-福师《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一-辅导资料-答案5
22秋-福师《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一-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人们以()为标准,将文化划分为游牧文化、重农文化、重商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等。
A.生产状况和文化变迁
B.人类生活器具
C.地区
D.人种
【此题正确选项】:A
2.()消费主义文化是西方国家进入消费社会后所出现经济与社会生活形态。
A.大众文化
B.通俗文化
C.消费文化
D.亚文化
【此题正确选项】:C
3.()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
A.文化传统
B.文化传承
C.文化基因
D.文化变迁
【此题正确选项】:D
4.()研究一种或者多种文化的地理分布、扩散及其变化,研究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文化在起源、传播/扩散、文化转变与地域环境的关系。
A.文化地理学
B.文化传播学
C.文化交流学
D.文化变迁学
【此题正确选项】:A
5.()指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们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和行为的秩序规范。
A.政治
B.伦理
C.公正
D.正义
【此题正确选项】:B
6.方言可分为地域方言、种族方言和社会方言。
其中,()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所在社会阶层、职业、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语言变体。
A.地域方言
B.种族方言。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比较文化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比较文化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在西方,知识分子具有以下特征:()。
A、受过专门训练,掌握专门知识,懂得使用象征符号来解释宇宙人生。
B、以知识为谋生手段,以脑力劳动为职业,形成一个与社会中其他阶级不充分整合的、不依附于现存体制的、“自由飘游”的、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
C、不占有生产资料,为挣工资而被雇用从事体力或技术劳动的社会阶层。
D、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对时政采取批判态度,对现状往往不满。
2.文化类型是指一种文化的构造形态(例如,等级制、风俗等),它预设社会行为的意义,并制约、规范了社会行为和社会精神活动。
()A.错误B.正确3.1970年代以后所形成的后现代消费文化是消费主义文化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
()A、错误B、正确4.各种文明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分布并不均匀,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各种文明,以文化地理与国家制度为划分标准,有()、古代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哈拉帕文明(古代印度)、古代中国文明等。
A、古代希腊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C、腓尼基文明D、古代亚述文明5.以下对宗教极端主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宗教极端主义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在宗教名义下的极端主义”,即“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以宗教名目活动的极端主义”。
B、宗教极端主义绝对排斥一切异质文化和一切异教信仰,进而对之冲击、拒绝、打杀、毁灭一切异质文化和一切异教信仰的载体或象征物;即便是那些与它同质的文化和信仰,由于与自身极端的思想观念具有一定差距或区别,同样会受到排斥、打击。
C、宗教极端主义在本质上是违背宗教教义的,采取暴力至上的立场。
D、恐怖袭击、民族分裂主义已构成当代宗教极端主义活动的主要内容。
6.()又称集体文化,指与主流/主导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流/主导或总体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A、大众文化B、通俗文化C、消费文化D、亚文化7.以下对科学、科学史、科学革命的描述错误的是()。
福建师范大学2021年2月课程考试《比较文化学》作业考核答案
《比较文化学》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24分)
1. 中国“文化复兴”
2. 文化软实力
3. 宗教文化
4. 社会公平
5.疑问处理或更多 zcjiaoyu1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重大的发现与发明对文化变革的影响。
2. 简述社会改革与理想主义对文化变革的影响。
3.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结合中国文化史,论述文化变迁的原因,进程及结果。
2. 论述文化传播的各种方式及其特征。
四、材料分析题(16分)
5G时代意味着人工智能、AI等当代技术的运用。
德国电信已经正式宣布联合华为公司推出全球首个5G商用网络。
这是全球第一个推出完整5G网络技术的政府和企业。
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8月课程考试《比较文化学》作业考核试题
比较文化学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24分)
1. 中国“文化复兴”
答:文化复兴是中国国民党台湾地区行政当局为了“复兴中华文化”而开展的思想文化运动,也是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在大陆南昌发动的“新生活运动”的延续。
2. 文化软实力
答: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
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
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3.宗教文化
答: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
宗教本身是一种以信仰、道德律法、礼仪制度为核心的文化,同时衍生出宗教建筑、雕塑、
绘画、音乐等文化体裁。
4.社会公平
答:社会公平,体现的是人们之间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
包括生存公平、产权公平和发展公平。
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一直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和核心价值,也是社会主义的魅力所在,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重大的发现与发明对文化变革的影响。
18秋福师《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二
(单选题) 1: 文化的地域类型可分为大陆文化、海洋文化与岛国文化,()代表首推英国和日本。
A: 大陆文化B: 海洋文化C: 岛国文化D: 半岛文化正确答案:(单选题) 2: 哈贝马斯认为,( )指的是介乎于国家与社会(即国家所不能触及的私人或民间活动范围)之间、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地方,它凸显了公民在政治过程中的互动。
A: 公共领域B: 艺术领域C: 科学领域D: 民族战争领域正确答案:(单选题) 3: ()研究一种或者多种文化的地理分布、扩散及其变化,研究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文化在起源、传播/扩散、文化转变与地域环境的关系。
A: 文化地理学B: 文化传播学C: 文化交流学D: 文化变迁学正确答案:(单选题) 4: ()是指一种或者多种文化在构成形式、文化发展、社会制度、地域特征等表现出来的类别形态。
A: 文化模式B: 文明C: 文化圈D: 文化类型正确答案:(单选题) 5: 工业4.0 (Industry 4.0)是2013年4月()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
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美国正确答案:(单选题) 6: 文化传播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指通过个人或群体的迁移活动。
例如,移民、军队、征服战争等,把他们原有的种族/民族文化传播到新的文化地域。
A: 接触传播B: 扩展散播C: 刺激性传播D: 迁移散播正确答案:(单选题) 7: ()是指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A: 大众文化B: 通俗文化C: 消费文化D: 亚文化正确答案:(单选题) 8: ( )指文化形成、扩散后形成的同一或者相近的文化类型在地理空间上的构成形态,以及文化区域重叠时的文化整合。
A: 文化传播B: 文化变迁C: 文化区域D: 文化创新正确答案:(单选题) 9: ()是一种借喻,指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的,主动或被动,自觉与不自觉而置入社会主体的文化最小信息单元和最小信息链路,主要表现为信念、习惯、价值观等。
福师《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二答案
B.文化战争
C.文件经济
D.文化科学
答案:A
5.()是对新的现象、新的活动、或新的事物的观察,并通过抽象思维和日常经验所获得的先在知识提供新的理由来解释这些认知/知识。
A.创新
B.创造力
C.发现
D.发明
答案:C
6.()指某些文化群体因为战争、政治、文化(尤其是宗教)、社会冲突等离开其文化源地(种族/民族区域、祖国等),分散定居于异族地区或者外国,从而定居在其他国家或者不同的文化地域,并且以某种方式保存其原本的族群文化。
D.科学革命是对科学体系的简单改良。
答案:D
13.工业4.0 (Industry 4.0)是2013年4月()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答案:C
14.人们以()为标准,将文化划分为游牧文化、重农文化、重商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等。
A.生产状况和文化变迁
B.人类生活器具
A.方言
B.标准语言
C.第二语言
D.媒介语言
答案:B
3.()又称集体文化,指与主流/主导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流/主导或总体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A.大众文化
B.通俗文化
C.消费文化
D.亚文化
答案:D
4.当文化陷入一个统治和反抗的过程并成为政治斗争场所的时候,它才具有政治的性质和功能,成为一种()。
C.方言/语言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族群文化的重要部分。
D.方言体现了一个族群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极其丰富的认知信息。
答案:ABCD
25.在西方,知识分子具有以下特征:()。
福建师范大学18年3月课程考试《比较文化学》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18年3月课程考试《比较文化学》作业考核试题答案比较文化学考核题名词解释1.大众文化答:大众文化是一种产生于20世纪城市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并且以城市大众为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平面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
2.全球化答: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
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
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
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引起研究热潮。
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
3.文化产业答: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
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
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Indu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狭义上包括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
4.文化转型答:文化转型是指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替代旧的文化形态,表现为文化的变革、进步过程。
文化转型的实质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社会群体中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新旧转换过程。
文化转型一般是指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的根本转变。
研究文化转型的一般规律、特点,对于创新文化建设,构建优良文化生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将有积极的启迪与借鉴作用。
奥鹏20年春福师《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一-1(答案参考)非免费答案
拿答案:11447,66066【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是一种借喻,指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的,主动或被动,自觉与不自觉而置入社会主体的文化最小信息单元和最小信息链路,主要表现为信念、习惯、价值观等。
A、文化传统B、文化传承C、文化基因D、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确答案:第2题,()是指一种或者多种文化在构成形式、文化发展、社会制度、地域特征等表现出来的类别形态。
A、文化模式B、文明C、文化圈D、文化类型正确答案:第3题,()指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替代旧的文化形态,表现为文化的变革、进步过程。
A、文化继承B、文化迁移C、文化崛起D、文化转型正确答案:第4题,文化传播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指通过个人或群体的迁移活动。
例如,移民、军队、征服战争等,把他们原有的种族/民族文化传播到新的文化地域。
A、接触传播B、扩展散播C、刺激性传播D、迁移散播正确答案:第5题,()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
1140年左右产生于法国,持续到十六世纪,应用了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
A、巴洛克建筑B、哥特式建筑C、洛可可建筑D、概念式建筑正确答案:第6题,以下对科学、科学史、科学革命的描述错误的是()。
A、科学是指比较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系统的自然知识。
B、现代科学的宏伟大厦,是人类心灵最伟大的胜利。
C、科学革命,由科学的新发现和崭新的科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确立而导致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根本变革。
D、科学革命是对科学体系的简单改良。
正确答案:第7题,文化的地域类型可分为大陆文化、海洋文化与岛国文化,()代表首推英国和日本。
A、大陆文化B、海洋文化C、岛国文化D、半岛文化正确答案:第8题,"文化圈"根据不同的文化表征标准则有众多种划分方法,按()划分为澳大利亚飞去来器、东南亚吹箭筒等文化圈。
A、婚姻生活B、地区C、人种D、物质文化正确答案:第9题,()又称集体文化,指与主流/主导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流/主导或总体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福建师范《比较文化学》离线作业
比较文化学试卷A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24分)1. 中国“文化复兴”1991年苏联解体与2008年西方经济危机改变了世界关系的格局,中国崛起或者“中国复兴”,成为国际关系中最显著的事实。
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
必须避免大国对抗和零和博弈的历史覆辙,探索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大国关系的新途径。
2.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3.宗教文化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
宗教本身是一种以信仰、道德律法、礼仪制度为核心的文化,同时衍生出宗教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文化体裁。
4.社会公平公正(justice)是伦理学的基本范畴,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
公正是一种价值判断,内含有一定的价值标准,一般的,人们总是依据当时的法律作为标准价值。
正义指人们按一定道德标准所应当做的事,也指一种道德评价。
宇宙正义也就是神法、自然法或理性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重大的发现与发明对文化变革的影响。
答:在科学领域,发现(Discovery)是对新的现象、新的活动、或新的事物的观察,并通过抽象思维和日常经验所获得的先在知识提供新的理由来解释这些认知/知识。
一个发现有时可能基于先前的发现,一个想法,或二者的结合。
一些发现代表了知识或技术的激进突破。
发明(Invention)是发明者的一种思想,这种思想可以在实践中解决技术领域里的特有问题;也指发明者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新颖的/先进的成果,发明会带来知识、技术系统的革新。
发明可以分为开创性、改进性发明。
当社会接受了发现和发明并有规律地加以运用时就引起文化变迁。
18春福师《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二100分答案
B: 文化变迁
C: 文化区域
D: 文化创新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 )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
A: 文化传统
B: 文化传承
C: 文化基因
D: 文化变迁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 )习得指本族语(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主要研究中介语(Interlanguage)、学习者心理、学习者文化、社会情景等。
A: 风俗是一个文化区域内历史形成的,部族、种族、民族的行为习惯、风俗、节日、传统、礼仪、行为规范等。
B: 风俗对社会主体有一种明显的制约作用。
C: 由于不同的地域环境、生活方式差异、物质条件,因此风俗是多样的,随时代而变迁。
D: 经济、政治、宗教等深远地影响了社会风俗。
正确答案:
C: 洛可可建筑
D: 概念式建筑
正确答案:
(多选题) 1: 对下对文化圈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文化圈属于一个空间范畴,即在某个地理空间内分布着一些彼此相关的文化丛或文化群。
B: 一个文化圈可以包括许多部族、种族和民族。
C: 在一个文化丛相关的不同地带,只要有一部分文化元素是相符的,它们就同属一个C: 社会方言
D: 民族方言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5: ( )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1140年左右产生于法国,持续到十六世纪,应用了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
A: 巴洛克建筑
B: 哥特式建筑
A: 文化地理学
B: 文化传播学
C: 文化交流学
18秋[福建师范大学]《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二1
【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二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文化圈"根据不同的文化表征标准则有众多种划分方法,按()划分为澳大利亚飞去来器、东南亚吹箭筒等文化圈。
A、婚姻生活B、地区C、人种D、物质文化第2题,()消费主义文化是西方国家进入消费社会后所出现经济与社会生活形态。
A、大众文化B、通俗文化C、消费文化D、亚文化第3题,当文化陷入一个统治和反抗的过程并成为政治斗争场所的时候,它才具有政治的性质和功能,成为一种()。
A、文化政治B、文化战争C、文件经济D、文化科学第4题,文化传播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指通过个人或群体的迁移活动。
例如,移民、军队、征服战争等,把他们原有的种族/民族文化传播到新的文化地域。
A、接触传播B、扩展散播C、刺激性传播D、迁移散播第5题,()是对新的现象、新的活动、或新的事物的观察,并通过抽象思维和日常经验所获得的先在知识提供新的理由来解释这些认知/知识。
A、创新B、创造力C、发现D、发明第6题,()是指一种或者多种文化在构成形式、文化发展、社会制度、地域特征等表现出来的类别形态。
A、文化模式B、文明C、文化圈D、文化类型第7题,()指某些文化群体因为战争、政治、文化(尤其是宗教)、社会冲突等离开其文化源地(种族/民族区域、祖国等),分散定居于异族地区或者外国,从而定居在其他国家或者不同的文化地域,并且以某种方式保存其原本的族群文化。
A、世界公民B、离散群体C、个体公民D、民族公民第8题,()研究一种或者多种文化的地理分布、扩散及其变化,研究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文化在起源、传播/扩散、文化转变与地域环境的关系。
A、文化地理学B、文化传播学C、文化交流学D、文化变迁学第9题,()习得指本族语(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主要研究中介语(Interlanguage)、学习者心理、学习者文化、社会情景等。
《比较文化学在线考核作业(汇编)
比较文化学期末考核题名词解释1.大众文化答:大众文化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
2.全球化答:人类集团之间的联系,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加强,最后形成全球性的联系,这个过程叫全球化。
3.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4.文化转型文化转型是指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替代旧的文化形态,表现为文化的变革、进步过程。
简答题1.简述文化与身份认同。
答:身份认同是对主体自身的一种认知和描述,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由于文化主体之间的不同,所以需要主体的身份认同,文化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身份认同的嬗变。
身份认同主要是文化认同问题,主要由主体的个体属性、历史文化和发展前景组成。
身份认同感和身份认同度则表征个体在诸多文化个体间的身份确认度。
这个词语,如今主要出现在哲学、文学、人类学、社会学、电影等方面。
建筑领域中除了用于建筑师作为文化个体来讨论,而对于建筑物则极少有引用。
2.简述方言、民族语言与标准化语言的关系。
答:1)方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
方言是在自然环境中无意识地学成的,而其他语言因为学习、工作和环境的影响,即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有意识地学成的。
2)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
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
其他语言是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而演变。
3)方言也是语言系中的一部分,方言之方就是“地方”的方,言是“语言”一词的省略。
任何一种方言都是语言。
其他语言和方言组成了“语言”这个大家庭,彼此相互依存。
3.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福师23秋《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一-答案4
福师《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一-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也称为普通话、国语,作为一种语言变体,是人们(群体)在公共交流时普遍使用的标准化语言,它往往是一种或者多种方言经过标准化过程完善而成。
【A.项】方言
【B.项】标准语言
【C.项】第二语言
【D.项】媒介语言
[正确选择]:B
2.当文化陷入一个统治和反抗的过程并成为政治斗争场所的时候,它才具有政治的性质和功能,成为一种()。
【A.项】文化政治
【B.项】文化战争
【C.项】文件经济
【D.项】文化科学
[正确选择]:A
3.工业
4.0 (Industry 4.0)是2013年4月()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
【A.项】英国
【B.项】法国
【C.项】德国
【D.项】美国
[正确选择]:C
4.()是对新的现象、新的活动、或新的事物的观察,并通过抽象思维和日常经验所获得的先在知识提供新的理由来解释这些认知/知识。
【A.项】创新
【B.项】创造力
【C.项】发现
【D.项】发明
[正确选择]:C
5.()消费主义文化是西方国家进入消费社会后所出现经济与社会生活形态。
【A.项】大众文化
【B.项】通俗文化
【C.项】消费文化
【D.项】亚文化
[正确选择]:C
6.政治文化有3种类型,不包括()。
【A.项】蒙昧型政治文化
【B.项】服从型政治文化。
福师《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二-0005.ACEB62FA
福师《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二-0005
()是指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A:大众文化
B:通俗文化
C:消费文化
D:亚文化
答案:A
()也称为普通话、国语,作为一种语言变体,是人们(群体)在公共交流时普遍使用的标准化语言,它往往是一种或者多种方言经过标准化过程完善而成。
A:方言
B:标准语言
C:第二语言
D:媒介语言
答案:B
()又称集体文化,指与主流/主导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流/主导或总体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A:大众文化
B:通俗文化
C:消费文化
D:亚文化
答案:D
当文化陷入一个统治和反抗的过程并成为政治斗争场所的时候,它才具有政治的性质和功能,成为一种()。
A:文化政治
B:文化战争
C:文件经济
D:文化科学
答案:A
()是对新的现象、新的活动、或新的事物的观察,并通过抽象思维和日常经验所获得的先在知识提供新的理由来解释这些认知/知识。
A:创新
B:创造力
C:发现
D:发明。
福建师范大学 比较文化学
线上作业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文化: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是人类生活和交往行为的表征。
2.文化模式:文化模式是一种文化的构造形态(例如:等级制、风俗等),它预设社会行为意义,并制约、规范了社会行为和社会精神活动。
3.文化圈:文化圈属于一个空间范畴,即在某个地理空间内分布着一些彼此相关的文化丛或文化群。
4.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指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5.亚文化:亚文化又称集体文化,指与主流/主导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流/主导或总体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二、简答题1.简述比较文化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答:比较文化学是对不同文化传统、文化发展史与文化形态的比较研究,是比较分析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类型,以及对跨文化交际、国际间交往行为的研究。
方法:(1)对历史文献的文本比较分析(2)社会学式的实践考察(即“田野研究”)(3)计算机科学提供的智能化分析2.简述文化与身份认同。
答:身份认同(identity )是对主体自身的一种认知和描述,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由于文化主体之间的不同所以需要主体的身份认同,文化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身份认同的嬗变。
身份认同主要是文化认同问题,主要由主体的个体属性、历史文化和发展前景组成。
身份认同感和身份认同度则表征个体在诸多文化个体间的身份确认度。
这个词语如今主要出现于哲学、文学、人类学、社会学、电影等方面。
建筑领域中除了用于建筑师作为文化个体来讨论,而对于建筑物则极少有引用。
三、论述题结合中国多民族文化的现实,论述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答:(1)普遍性,人是以社会化形式存在的,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化产物,是人类长期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的积累。
它为人类的社会成员所共有和分享。
(2)时代性。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文化具有很强的时代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文化学考核题
名词解释
1.大众文化
答:大众文化是一种产生于20世纪城市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并且以城市大众为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平面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
2.全球化
答: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
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
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
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引起研究热潮。
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
3.文化产业
答: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
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
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Indu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狭义上包括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
4.文化转型
答:文化转型是指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替代旧的文化形态,表现为文化的变革、进步过程。
文化转型的实质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社会群体中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新旧转换过程。
文化转型一般是指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的根本转变。
研究文化转型的一般规律、特点,对于创新文化建设,构建优良文化生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将有积极的启迪与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