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应不断追求“全开放”新境界
浅论作文教学的整体性 系统性和开放性
浅论作文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开放性写作是一门学问,作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
作为初中一位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经历了作文教学从困惑、学习探索到借鉴、实践、基本定型的发展演变过程,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谈,但确实有相当多的感触要说。
这里本人就根据这些年来作文教学的探索实践,结合自己沉淀定型下来的作文教学模式,谈谈作文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开放性。
整体性、系统性和开放性既是作文教学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又是作文训练的可行性方法。
为便于阐释,以下就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论述。
一作文教学的整体性“作文”,就是写文章。
这里所说的作文教学,就是辅导、指导学生练习写作。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方面,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既有与语文学科的相容性,不可分割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语文,作为中国人的母语学科,包罗万象,涵盖内容广泛丰富。
从外在形式组成单元上说包括字、词、句、篇,从运用形式、能力种类上包括听、说、读、写等等。
内容上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美学、伦理等社会科学和物理、化学、生物、生理等自然科学。
作文的形式和内容同样多种多样,包罗万象,涉及到各个领域。
直观上看,写作文、做文章是谋局布篇,是言语表达,而其实是在广泛素材的积累基础上,利用语言手段,思维能力构筑一个语言系统,一个文字体系,以表情达意,以传输信息等。
正因为作文形式多样,内容涵盖广泛,它几乎是语文综合知识内容的集大成者,所以,人们在意识上习惯地把它独立起来。
如:反映到学校的课程表上有语文课,另外有作文课。
就作文的相对独立性而言,把作文作为特别的课程,老师做集中、系统的指导,让学生做有针对性、有系统性的训练,这本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然而,一些学校,一些教师,干脆把作文完全独立出来,甚至一个班级的语文课,作文课就不是一个教师担任的,有的虽然是一个教师担任,但练习写作时抛开语文课本不提,作文选题随意性很强,自觉不自觉地把作文独立出来。
追求语文教学的新境界
追求语文教学的新境界语文是人类交流、沟通、思考的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载体。
语文教育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的基本技能,提高阅读、写作、听说能力,并通过学习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何追求语文教学的新境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倡导全人教育,强调的全面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如阅读、写作、口头表达等,但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现代语文教育要倡导全人教育,在语文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如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创新思维等。
教师不仅要作为知识传授者,更要扮演导师和引路人的角色,指导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生在阅读、写作、口头表达等表层技能方面的表现,更要关注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交等深层次方面的发展。
二、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现代语文教育要创新教学模式,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课程、项目制学习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要将学生培育成具有自主思考、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人才。
语文教学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网络素养,适应现代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正确、有序、高效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提高知识获取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三、重视文化传承,注重文化自信语文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现代语文教育要注重文化传承,通过文学作品、语言文化、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学习,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中华文化。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对文化的认同和思考,强化文化自信的意识,建立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四、强调个性化教学,注重学生差异现代语文教育要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合适的教学方案。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和课堂组织形式,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开放性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开放性在作文教学中,首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
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向传统的教学观念提出挑战。
小学生活是美好的、纯真的、幼稚的。
要求孩子们每天都有新鲜感,孩子们喜欢那种接近童话的境界,但是由于年龄的限制和阅历的局限,孩子们又常常会产生一些幻想,尤其是对社会现象、人物心理,表现出过分的关注。
如果我们的作文课仅仅是停留在写事状物上,把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不是让他们自己亲身体验和获得知识,不让他们“放飞自己的思想”,就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更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就会给未来的发展带来障碍。
因此,作文教学不能局限在家庭、学校或书本这个狭窄的天地里,应大胆走出去,充分利用和挖掘各种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其次,从选题的内容来看,可以引导学生捕捉平凡的生活、熟悉的人、富有意义的事,选择一个最能反映生活内容的题材,进行文章构思。
既然作文是由“事”组成的,只有把一件事写好,才算是完成任务。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事”都值得记叙,有时候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在不同时间会遇到不同的情况,同一个人不同阶段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
在捕捉素材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那些有时代气息的典型事件,如具有特定纪念意义的节日、纪念日,人物的生日,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等,因为这些素材比较集中,容易在较短时间内收集。
在文章结构方面,除了采用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顺序来记叙外,还可以采取倒叙、插叙、分段叙述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回忆的形式。
在选材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认识所要写的事件和人物,不能为了选材而选材,有多少材料就选多少材料,没有足够的材料也硬要往上凑。
最后,我们应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尽量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一般说来,比喻可使文章具体生动,拟人可使文章增添感情色彩,排比可以增强文章气势等。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通过读名著、读课外书,引导他们去领悟语言的奥妙,去享受语言的魅力,去领略大师的风采,这样才能在写作中进入一个豁然开朗的境界。
让作文教学走向开放
让作文教学走向开放——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的体会[摘要]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呼唤着创新型人才,而语文新课标也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课程下培养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就成了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从“创新作文教学研究”开展以来,笔者进行了大胆有效的尝试,通过开放习作的实践领域,开放习作的思维空间,开放习作的训练方式进行作文改革的试验。
[关键词]创新作文开放习作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作文教学亦理应如此。
谁也无法想象在狭隘、封闭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得到提高。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如出一辙,毫无创新可言。
要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必须让作文教学走向开放,通过开放习作的实践领域,开放习作的思维空间,开放习作的训练方式进行作文改革的试验。
在试验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开放习作的实践领域。
为什么学生怕写作文?没东西可写,作文内容十分贫乏。
有的是东摘西抄的“拼凑作文”,有的是全文照抄的“移植作文”,很少能见到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作文。
究其原因是教师把学生关在教室,闭门造车,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创造力。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种活动需要不断创新。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这种创造的活动中来,教师应开放习作的实践领域,丰富习作活动的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写作的兴趣,乐此不彼地创造好的作品。
要开放广阔的习作实践领域,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快乐习作。
社会是个广阔的天地,社会生活是写作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俗话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那种只顾埋首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正是语文学习之大忌。
我们要兴开放式教学之风,让学生在社会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为积累成写作所需的“素材库”。
为此,教师可以创设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参与,从而建立多渠道的习作活动体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快乐地写作。
如何提高高考作文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如何提高高考作文的开放性和多样性高考作文一直被认为是考生们的重要短板之一,因此如何提高高考作文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引导材料的选择、题材的开放性和写作方法的多样性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高考作文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一、选择引导材料在高考作文中,选择适当的引导材料是提高开放性和多样性的重要一步。
引导材料可以是文字、图片、表格等形式,应当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以满足考生们不同的写作需求。
引导材料的开放性表现在其内容广泛、观点多样、态度中立。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考生的思维,使其在作文中展现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二、题材的开放性高考作文题材的开放性与多样性直接关系到考生们的写作空间。
传统的作文题目往往限制较多,缺乏创新性和激发性,容易使考生们陷入固定思维模式中。
因此,高考作文题材应更具开放性,具有较大的选择范围和抽象度。
例如,可以以“时代变迁”、“人与自然”等广泛的主题进行引导,给予考生们更大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从而增加作文的多样性。
三、多样的写作方法高考作文的多样性与写作方法紧密相关。
传统的写作方法单一,往往呈现出类似的模式,容易陷入俗套。
为了提高作文的开放性和多样性,考生们应不断探索和尝试不同的写作方法。
比如,可以运用比喻、夸张、对话等手法,丰富作文的表达形式;可以借鉴叙述、议论、描写等不同的写作风格,使作文更加立体生动。
只有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方法,才能使作文多样化,更具开放性。
总结:提高高考作文的开放性和多样性是一个全方位的任务。
选择合适的引导材料、开放性的题材和多样的写作方法,都是为了激发考生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在作文中展现出个性和独特的见解。
只有通过这种多元化的写作方式,才能推动高考作文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我们应持续关注高考作文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并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为考生们提供更好的写作空间。
作文教学的开放与创新
作文教学的开放与创新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但多年来小学生作文的程式化、成人化现象相当普遍,而反映少年儿童童心、童真、童趣、童韵的作品却寥若星辰、乏陈可数。
如何摆脱这种现状,挣脱作文教学的种种人为束缚,走出作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来,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验,认为应在作文教学中推崇并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开放与创新。
1把开放习作内容摆在首位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所写的反映生活的内容理应是多元多彩的,不要让学生只写一些写人记事状物的文章,要把各种题材都能引入到习作训练之中。
那么可以让孩子尝试写儿童诗、童话、寓言。
可以适当的让学生尝试写写他们喜闻乐见的儿童诗、童话、寓言等,让学生以这种方式反映生活,这很符合小学生的口味。
不论是写“真实的生活”,还是写“生活的真实”,只要是真正反映少儿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和实现童真、童趣的都行。
加强交际应用的作文训练。
我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给自己的照片、喜欢的图画写文字说明,为自己的小制作写解说词,为学校设计一句形象语,为班里开展的活动撰写活动小结。
此外,还让学生写竞选演讲稿、广播稿、主持词、建议书等等,都取得了很好的训练效果。
再就是,重视学生写想象作文。
想象作文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生也特别喜爱写这类文章。
一次,我让学生每人想一个自己最喜欢写的作文题目,70%的学生命的是想象类的作文题目,如《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上宇宙飞船》、《假如地球的寿命只剩三天》、《如果我会七十二变》、《我想象中的动物王国》......孩子们起的题目是五花八门,其中不乏想象尺度之大、思维翻新之令人乍舌的新颖题目,这与平时加强这方面训练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
此外,还可以经常进行一些不拘形式的小练笔活动,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平时的见闻,常谈谈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或者是叙一段情绪,记一次活动,真正做到开放学生的习作内容,这样才是名符其实的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那么学生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内容充实的好文章。
小学作文课如何进行开放式教学
小学作文课如何进行开放式教学小学作文教学开放是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是习作本身的需要。
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指的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学科与学科间相融合,学校与家庭、社会、自然界相融合以及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融合的广大空间,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全方位开放的作文教学的空间里自由驰骋,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一、作文教学内容开放作文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开放的,即不应将课程和教材看成是一层不变的,而要多方联系、系统思考,灵活地、创造性地实施课程、使用教材。
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上做到既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衔接,又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潜能。
1.拓展内容。
立足课内,面向课外,立足课堂,面向生活,对习作内容作适当拓展,有时确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之效。
如将第十二册的作文《____爱我,我爱____》改成《我和_____》。
这样扩大了选题范围,有利于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写作资源,自由自在地选择所爱,敞开心扉。
结果,学生写作内容的宽泛让我们始料未及,《我和电脑》、《我和同桌》、《我和兰花》、《我和“宝贝”》……文章流露出学生的真情实感,一篇篇各有特色。
2.改编内容。
对于教材中滞后于学生生活、束缚学生思维、不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内容,我们要大胆改编。
如第十二册的习作训练《烧不坏的手帕》,教学中要先做实验。
然而此前学生已有《烧不坏的纸船》的经验,这一实验没有什么新奇可言,加之为了安全起见,实验由老师操作,学生不能亲自动手,只能观看,因而吸引力不大。
于是我们把实验改为人人都可动手又有新意的《造纸桥》。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情趣高涨,既独立探索,又合作研究的。
结果,他们作文时得心应手,文思泉涌。
又如我们把第十二册的习作训练《好____》改编成《我的故事》,让学生既可写真实的生活,也可写合理的想像。
哪怕是一件细微的小事、一个小小的微笑、一丝淡淡的心情、一点小小的向往,都可以在笔下自由表现。
作文教学要开放共5页
作文教学要开放在应试教育的禁锢下,学生的生活范围只是校园小天地再加家庭鸽子笼,生活程式只是围绕读书这个中心环节的机械式动作,而生活内容则局限于课堂内外的无休止训练。
这种紧张而单调的生活节奏,使学生全然丧失了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去扩展生活的外延,去品味生活的内涵。
这样,学生的作文只能是隔靴搔痒,闭门造车。
为克服这种弊端,教师首先要放开眼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1 开放课堂教师要控制作业量,给学生松绑。
为开拓学生视野,笔者专门在每周5节的语文课中设立一节阅读课,推荐学生看《小说选刊》《散文》《杂文选刊》等。
同时,指导学生阅读和摘记的方法。
我还拿出自己订阅的报刊和他们互借,拿出自己的摘记本让他们传阅,使班级里借书、看书、摘记蔚然成风。
在假期,布置学生看名著,写读后感,既开拓了阅读领域,又提高了文学素养。
当然,社会才是真正的大课堂。
结合学校的“社会服务课”,我积极引导学生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服务。
比如:勤做家务、为群众写春联、用擦皮鞋的钱和贫困孩子结对子等。
这样,既体察了小日子的质朴,又感应了大时代的脉动;既拓展了生活视野,又丰富了人生经历;既积累了素材,省去捉襟见肘之窘,又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
2 开放过程开放过程就是要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获得无拘无束的自主体验,放飞写作灵感,解放个性,做写作的自由人。
在过程的开放中,我主要抓住两个方面进行。
2.1 用周记训练快速提炼生活,指导学生写好友情、同学情、师生情、亲情以及对某事物的一点小看法等。
如《父母的爱情》《老师的烦恼》等,或情真意切,或妙趣横生,或见解独特,都是缘于周记给了学生新鲜的空气、广袤的空间。
批阅时,我总是重在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是师长,似朋友,如切如磋。
有时,为了得到我长长的“留言”,他们甚至暗暗搞起了“竞争”。
周记,使学生抛弃条条框框,写己所想,乐在其中。
2.2 通过作文培养反复推敲的习惯。
作文,一般要和单元要求相一致,故重在培养审题、立意及修改的习惯。
习作教学中的“三开放”-4页文档资料
习作教学中的“三开放”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一句话,就是让学生写心中之事,述心中之情,我手写我口。
因此,我们必须要从转变传统的为作文而作文的狭隘教学观念入手。
在作文教学中,重视“三开放”,即课前开放、课中开放、课后开放。
努力创造良好的习作氛围,让学生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进而自主写作。
一、课前开放,积累素材学生怕习作,习作中常出现“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言之无文”,这并不是一堂好的习作课所能解决的,而是一个持久的日积月累的过程。
需要在习作课前,激发学生兴趣,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来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
”可见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运用,充分发挥范文的作用,坚持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写作因素的指导,学习课文中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让学生多读课外书,摘抄词句,吸取营养。
同时小学生好动、好奇,他们不仅喜欢手工剪贴,还喜欢做游戏,搞科学小实验,可能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直接获得读写内容。
例如:在教学写状物的习作中,我就做有心人,要求每个学生回家种一盆小花或一棵小树或养一只小动物。
并要求他们在家长的指导下精心培养,认真观察,动手写观察日记。
几个月过去了,我布置了一次以状物为要求的作文,题目是《我家的××》。
上习作课时,学生们个个踊跃发言,讲过程、讲体会、讲挫折。
习作写得有内容、有特点。
其状物有不少独到之处。
写花木的习作让我大开眼界,写动物也容不得活灵活现,真实具体。
这样的课前开放让学生花点功夫,亲身经历,让他们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大大提高了写作自信心。
二、课内开放,掌握技法习作是一种独创性很强的精神劳动。
因此,在习作课上应大胆尝试,将课前的积累引至课内,增强习作课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以促进课内、调配外的沟通。
浅谈小学语文开放式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开放式作文教学1. 引言1.1 定义开放式作文教学开放式作文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创造性,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不受限制地进行写作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式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提倡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展现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情感。
开放式作文教学不拘泥于传统写作形式和固定题材,鼓励学生通过自由写作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感受,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能力。
1.2 重要性开放式作文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开放式作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写作中展现个性和独特见解。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开放式作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通过写作过程,学生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处理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开放式作文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判断力以及批判思维能力,使其更具综合素质。
开放式作文教学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相比于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开放式作文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从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开放式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开放式作文教学的实施开放式作文教学的实施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一个开放的主题或题目,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主选择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进行作文创作。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写作习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和辅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
教师还需要设定明确的写作目标和评估标准,帮助学生规范和提高写作水平。
在实施开放式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引导和指导:明确作文主题和写作要求,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写作目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潜力,鼓励他们勇于表达和尝试新的写作方式;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写作素材和提供有效的写作技巧;及时给予学生具体的反馈和评价,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并改正写作中的问题,提高写作水平。
初中作文教学的走向——自主、开放
初中作文教学的走向——自主、开放“作文难,难作文”是现在初中生普遍的感觉,也是教师最为头疼的问题。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的作文大多千篇一律,如出一辙,毫无创新可言。
学生提起笔,头脑空空,不知道从何下手。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一定要让初中作文教学走向自主、开放,让学生敢写、会写、乐写作文,这也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
一、通过创新方式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由于语言贫乏,腹中空空,常常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于是就会出现“移植作文”的情况,东拼西凑地凑出一篇作文,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挥,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正是这种情况的发生,才导致学生写出的作文基本一致,思想陈旧、毫无创新意识。
这种情况与教师的传统授课方式有关,教师一般采用封闭式教学法,不让学生接触外界,只是一味地灌输课本上有的知识,导致了学生知识匮乏、眼界狭隘、目光短浅。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再次发生,教师应该及时改变教学方法,把封闭式教学变为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开放地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教师要让学生的写作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社会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俗话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我们不提倡埋头苦读,我们倡导的是快乐学习,活学活用,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会生活。
教师要让学生参加社会组织的有益活动,从中多听、多看、多想,让学生更好地收集写作素材,从而写出新颖写实的文章。
如果学生能在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中快乐写作,是再好不过的了。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在学校积极开展校园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多组织一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考验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可以让学生从中更好地收集素材,写出创新的文章。
二、开放的思维空间《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的核心是“自由表达”,这有助于学生个性语言的发展。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说明如何开放地尝试写作:1.在开放空间下开放思维。
小学作文教学的开放与创新
小学作文教学的开放与创新第一篇:小学作文教学的开放与创新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创新摘要:创新的作文教学就是需要学生冲破命题的桎梏,创新新思维,发现培养独特的见解和新观念,营造一个和谐活跃的写作新氛围,开放取材的渠道,拓宽认识的新视野。
鼓励学生以手写我心,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露出来。
另外教师还需要转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作文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创新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是:教师命题,学生照作,教师批改,讲评,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是主角,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于发挥,因此教学效率低下。
存在教师难教作用,学生难写作文的现状。
我觉得,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封闭性,教学内容的枯燥,教学手段的单一,教学方法的呆板,使教学脱离实际,所以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进行开发创新式的教学。
创新性作文教学则是立足“人本位”思想,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入手,开发学生的探索与创造潜能,打破传统的封闭的教学形式,实现开放型教学。
一、选材渠道的开放与创新创新性的作文教学是开放型的教学,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开放型的教学观念。
即把学生从课堂引向广阔的社会,把作文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以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适应环境的能力。
强调个性发展,注重个性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作文,是一种展示生命,反映生活与人交流的活动,更应尊重学生的个体经验,引导学生不断创新。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封闭性弊端提出的。
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指的是在作文教学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学科与学科间相融合,学校与家庭、社会、自然界融合及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融合的广大空间,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全方位开放的作文教学空间里驰骋,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开放式作文教学的内涵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一)让读文教材“活起来”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课文,挖掘教材的潜力因素。
广开思路,步入新境界--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的思考
广开思路,步入新境界--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的思考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意识到教学模式改革以及创新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总结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的认知层次以及学习习惯等等,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众所周知,语文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而作文则是语文课程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实践方式进行探讨,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针对性的见解以及看法,以下为详细叙述。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思路最近几年来,我国新课程改革力度不断加强,这一发展形势也为小学语文教师带来了诸多的压力,要求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尤其是语文作文教学,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力求做到广开思路,再创新工作方式,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为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提供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步入新的学习境界,使之意识到语文作文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发挥教师的引导性作用,辅助学生对全文精准立意优秀的作文内容并非是精彩语句的堆砌,而是基于全文始末立意的引导,所进行的有序、清晰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事物具有独特的看法,他们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表达,这一过程中,教师以及家长能通过学生的作文内容了解其思想动态,除此之外,也可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工作上的指导,以保证教学质量。
要求教师在提供作文指导的过程中,首先做到精准立意,引导学生正确的表达自我观点,并在表达过程中充满自信,确保原表达的秩序性以及规范性,体现良好的逻辑思维,最大程度的提高作文写作质量[1]。
若想达到立意的要求,就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应当保证立意的高远性。
虽说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其世界观以及人生观未能形成,但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针对性的培养,发挥语文学科优势,比如,在作文指导的环节,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以及理解,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明确思维意识上的转变,使学生的思想更具广度及深度,引导学生完成作文写作,并创作优秀的作品,为学生日后的成长以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浅谈小学语文开放式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开放式作文教学1. 引言1.1 探讨小学语文开放式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开放式作文教学被认为是一种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开放式作文教学不再是囿于传统的作文题目和结构,而更注重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通过开放式作文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想法,为他们的写作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激发更多的创意可能性。
开放式作文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和表达情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探讨小学语文开放式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写作能力,也可以促进其全面素养的提升,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独立。
1.2 介绍开放式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发展趋势开放式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发展趋势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式的不断探索,开放式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逐渐得到重视和应用。
开放式作文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开放式作文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
传统上,作文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技巧的指导过程中缺少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机会。
而开放式作文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展现个性和独特看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开放式作文倡导多样性和创新性。
传统作文往往囿于固定的题目和格式,学生在写作中缺乏想象力和创新性。
而开放式作文往往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可以自选话题、自由构思,让学生在写作中展现多样化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开放式作文强调实践性和体验性。
通过开放式作文,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写作的实践性和体验性。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观察和体验来写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
开放式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发展趋势是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倡导多样性和创新性,强调实践性和体验性。
这些发展趋势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
最新-让作文教学开花、结果 精品
让作文教学开花、结果让作文教学开花、结果文龚慧瑛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语文学习应当培养具有写作能力的学生。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语文学习归根到底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写在最后,一是说明写是语文学习中最难把握的,二也说明了写是学生学好语文、运用语言文字的最高境界。
学生如果能让自己的心灵随着笔尖流淌,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可是,长期以来,听、说、读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并无多大障碍。
但一提到写,就让许多学生头痛。
一写作文学生就会哀叹又要写啊,我写什么呢,怎样写啊?哎,学生是惧怕写作啊!每当我接手一届新生,让他们写作时,也常会听到这样的哀叹。
学生每次都用一种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我。
我听到的是同事的疑问怎么你们班的学生作文写得那么好啊?你有什么‘葵花宝典’吗?拿出来,教我们几招!我承认,我的学生到了八年级,写作水平就很不一般了,但是没有宝典。
学生的写作能力都是我一点点培养出来的。
可以说,我从没忽略过作文教学,我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大致分如下几个阶段进行。
一、走进作文——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开启学生写作的欲望对每一届新生,我总会拿出我收集的上一届学生的优秀作文给他们看,然后问他们你觉得你写的作文和人家的作文有什么差别吗?学生总会叹息他们的作文写得太好了。
我与人家是天壤之别!我笑笑大家对自己就这样没信心吗?别担心,用不了多久,你们的写作能力也能达到他们这样的水平。
如果大家愿意和我一起走进写作,我就会让你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我就是这样,拿学生喜欢的成功作诱饵,使他们喜欢上写作。
二、多给学生自信——我手写我心,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我的学生每人都有一个精美的练笔本,我让学生每周写下一点自己想写的东西,无论字数多少,或片段,或作文,只要实实在在是学生自己写的,我都给予肯定和表扬。
作文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
作文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雷州市第三小学沈燕平一、作文内容向生活开放叶圣陶先生曾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
作文教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要引导学生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生活有多广阔,作文教学的天地就应当有多广阔。
1、喜欢的游戏,做了写。
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儿童精神是欢乐的,思维是敏捷的,语言是流畅的。
游戏过后写作文,学生就不会感到没事可写了。
2、平时的观察,记了写。
小学生还不善于观察,特别是仔细观察的习惯尚未养成,导致“可写的事儿满街跑,瞪着眼睛看不到;粗粗一看看到了,待到写时又觉未看好”。
因此,在作文前,给学生“任务”,让学生带着“观察”的目光去寻觅、去探索、去参与,就一定能撷取到许多新颖的写作材料。
诸如小蝌蚪是什么时候掉尾巴的,金鱼是怎样睡觉的,等等。
3、生动的叙述,听了写。
小学生的生活犹如万花筒,五彩缤纷。
在学校里与同学交往,在工厂里看大人工作,在集市上看人做买卖,在柜台前听服务员介绍商品,在车厢里听别人说笑话等等,这些都不失为作文的好材料。
4、奇妙的想法,想着写。
儿童的好奇心强烈,求知欲迫切,想象丰富。
他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充满奇思妙想。
鼓励学生提起笔来,描写自己美好的憧憬与幻想,就会形成一篇篇构思独特的好文章。
5、优秀的书报,读了写。
多读,熟读,精读,作文时才会文思泉涌,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引导小学生读书,一是学好课文,二是多读课外书籍。
修订版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小学的学生不少于150万字。
如果学生在小不阶段有一二百万字的阅读量,有了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写能力的提高就有了扎实的基础。
6、精彩的影视,观后写。
影视传播已成为信息时代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
今天的学生不同以往的学生,他们的信息摄入是多渠道的,特别随着今天视听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学生的信息源更是全方位的了。
写作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写作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从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仔细、认真的探索,以期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境界。
关于写作教学的理想境界,我们的前辈已有精辟的论述。
其中,以语文教育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的教诲最为著名。
他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的目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笔者认为,叶老所描述的“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才是写作教学应该追求的最终目的。
一、真情的境界达到“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界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有真情,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感情体验。
艺术创作需要灵感,要有激情,需要一种不能不写的冲动。
写作是个体的思维活动过程,是作者按照自己的观察、记忆、感情、经验、词汇及语言习惯来完成的。
因此,写出来的文章当然会千差万别。
老师指导学生写作,也不应该用固定的模式或统一的感情去加以限制。
否则,就很难有真情,很难激发学生“自能作文”的热情,真情涌动乃是“自能作文”的原动力。
另外,表达真情实感,离不开用自己的话来写。
学生自己的话,清新、活泼,幼稚中透出灵气,质朴中显出真诚,用自己的平常话语反映真实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
二、和谐的境界1.和谐的写作氛围表现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上和谐的写作氛围有利于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它首先表现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上。
“教学相长”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对于写作教学来说,民主教学、师生平等是一种特别重要的氛围,是一片特别肥沃的土壤。
因为,不管老师有多大的尊严,多高的才华,毕竟是在教学生写作文,得调动起学生的写作激情。
学生不会写那些不熟悉、不感兴趣的事,勉强而为,就只有硬“憋”了。
到头来,老师认为学生“笨”,学生觉得老师“刁”,写作失去了本来乐趣,成了师生双方的负担。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跟学生商量,商量写什么,命什么题;商量怎么写,怎么表现中心意思;商量怎么改,怎么评。
作文教学开放式教学论文
浅议作文教学中的开放式教学【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
”由此看来,作文需要开放的训练,开放的训练需要开放的途径,需要开放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作文教学开放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把作文课引向开放生活的空间,积极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思考,个性化的体验,个性化的表达”。
我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精神,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有关教学理论,对以下做法进行了尝试:一、开放形式,激发兴趣开放式的思维方式和活动可以调动广大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课上学生无拘无束地下笔,可以用创编歌词的形式、可以用诗歌的形式、可以用童话的形式、可以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这样就打破了固有的思维,学生感到有话可说,便自觉地投入到写作训练中来。
这种不拘形式的开放式作文课堂,学生上起来感到轻松,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比如,秋天到了,请同学们以《秋天的发现》为题写一偏作文。
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在秋游时不仅拍下了秋天,还画下了秋天。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他们所描绘的秋天,让学生出示照片、画,并进行简单的介绍。
此时此刻,你们还想用什么方式来描绘秋天呢?诗歌、歌曲、童话短文、对联……请学生拿出笔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抒发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创作诗歌,编写童话等等,这样开放学生的手脚,使他们不受形式的束缚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使他们爱上作文课,何乐而不为。
二、开放思维、促进情感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在一节作文课上,我播放了一则以环保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学生运用相似联想,想到了污染问题,由此及彼想到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垃圾污染等,由表及里想到人们在车站、广场、大街小巷乱贴广告传单,不仅破坏了环境,还影响了公共场所的形象,更暴露了中国人的低素质。
运用相反联想,想到了瑞士、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环境好源于那里的人们宁静意识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教学应不断追求“全开放”的新境界
【摘要】
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新形势下,小学作文教学应该在习作内容、习作形式、习作指导、习作评改等方面追求全开放的教学境界。
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促进学生主动习作,让学生体验到作文的乐趣,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
作文教学内容形式指导评改全开放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说:“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标志。
可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鉴于此,几年来,笔者就开放式作文教学进行了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促进学生主动习作,从而体验到作文的乐趣。
一、开放习作内容,让学生变“无米之炊”为“有米之炊”
一般情况下,教学内容是对课程、教材内容的具体体现,同时又受它们的制约。
然而,对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社会以及学生,教材总是相对滞后的。
为此,作文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开放的,即不应将课程和教材看成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多方联系、系统思考,灵活地、创造性地实施课程、使用教材。
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上做到既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衔接,又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潜能。
1.向自然开放。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无奇不有。
在春夏秋冬四季,教师应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地领略那美不胜收的情景。
有了这样的积累,学生必定会写出文思独特之佳作。
2.向生活开放。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全部,生活犹如万花筒,万般色彩尽在其中。
因此,我们必须开放课堂空间,让生活走进作文,让作文走进生活。
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参观工厂及其他场所,访问各界人士,让他们亲自动手做科学实验,亲手饲养小动物……引导学生从多方面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想,尽可能多地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从而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真情实感,变生活为写作的源泉。
3.向其他学科开放。
作文教学应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一节生动的自然课、一堂激烈的体育课,一次优美的舞蹈课,都是作文的好素材,语文教师要及时与各科教师协调,让学生在学习各科知识的同时,训练习作能力。
4.向网络开放。
随着电脑的逐步普及,我们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引导他们上网游览名胜、阅读作品或与网友交流,领略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从而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
二、开放习作形式,让学生变羞于表达为乐于表达
作文形式的开放,即多让学生自主命题,自行确定表达方式,作文形式不拘一格。
要做到这些,教师必须彻底抛弃统一命题作文的做法,采用选择式、自主式、情感式、符号式、片断式等多种形式
的命题、半命题,或让学生自由命题,他们喜欢怎样写就怎样写,以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他们乐于表达。
具体做法有:
1.作文“书信化”。
即以写信代替作文,把作文训练的内容、要求转化到书信的写作中去。
学生对写信很感兴趣,因为写信可以比较自由地倾注自己的感情,收到回信也是他们最高兴和最幸福的事。
且书信的表达方式也十分灵活,可以叙述,可以描写,可以说明,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在信中,学生往往能比较容易地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作文“稿件化”。
学生最盼望的事情之一,是能在报刊或广播中看到或听到自己的文章。
教师可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把作文“稿件化”,积极鼓励学生写稿件,并将其中的优秀文章推荐到各级各类报刊和电台。
还可以发动学生动手编小报小刊或在网上发表文章。
3.作文“演讲化”。
把说和写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写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演讲活动。
发动学生将有意义的所见、所闻、所想,编成相声、话剧、小品等,把说、写、演有机结合起来,让他们自由展示个性。
三、开放习作评改,让学生变学习奴隶为作文的主人
作文的批阅、讲评,以前是教师的专利,这对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不利。
开放式的作文评改应该是“交互式”的,在作文评改活动中,把以教师为中心的作文评改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多元开放,使
学生真正从习作的奴隶中解放出来而成为作文的主人。
1.自我评改。
(1)留给学生自改的空间。
叶圣陶先生曾说:“‘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
”由于平时教师批改细致,使得一些学生的“改”没有了空间。
因此,开放式的作文评改应把学生习作的批改定位为指点迷津。
教师可根据习作的要求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方向性的略批,指出文中的优缺点,“可以在作文本上,做一些符号(写上一些方向性的话),让学生自已修改。
”(叶圣陶语)
(2)赋予学生自改的动力。
以往作文批改过程中的分数“终身制”,使得学生缺乏动力,可把批改的目标确定为激发兴趣。
在学生的初稿的批改中给予一定的分值,并告诉学生如果改得好、理由充分,则可取消原有分值,并给予新的更高的分值,以激发学生自改的热情。
(3)训练学生自改的能力。
自评和互评的评价活动能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
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
这样,学生通过自我诊断,自我评价,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通过对他人的评价,可以学到别人的长处。
2.校内集体评价。
(1)编写作文集。
让学生汇编自己及班级的优秀作文集,再配上学生自己用电脑绘制出的封面,加上家长或教师写的序言,不仅能够展示每位学生的才华,而且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
每一位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写作活动中。
(2)开辟习作发表园地。
在班级的板报、墙报上开辟习作园地,并在一旁附上师生的小评议,诸如“自由谈”“心里话”“新发现”等。
当学生读着师长、同学的热情赞扬、由衷希望时,心中的自豪感会由然而生,那一张张欣喜的笑脸是最好的见证。
作文是开放的教学体系。
在教学中,只有紧贴社会发展和学生的实际,坚持开放,才能激活作文教学的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