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

合集下载

[VIP专享]《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

[VIP专享]《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
4、关于我国交通运输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20 世纪 50 年代到 2000 年铁路的旅客周转量总体在上升 B.1991 年铁路、公路、航空的旅客周转量大致相同
读我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所占百分比的变化图,回答 4—5 题。
D.丁
C.丙
B.乙
A.甲
完工后,地价最高的是( )
方格距离为 1,斜角方格距离为 1.4,则车站
新地价=原地价×(1+1/距离),假设相邻
站的位置,网络资料Ⅲ为目前的地 level(BinTreeNodlesevt}r*Beutsl,icnBt(rtrTuiontrcaoTetgtert,_eyapNnpetg)oy;oeN_pddinoeeodtd;fde*esreafc*ttrphsB*au{l)ti;cilrn/duh/tT;ciB/lr/tdo1eiTt;u1ea//NcnrNgoto_loiu(fdn(dtnbe*oetpivdlt{(roe(e}TbidpEititrcfrl(ero!-pbmu>tintrTvritgaey-l(>hlpbulteeie,rtrf=xdt)e,=apr{xkextta,)rt;ru{;k,kr)sd+n;tra+;u1t;ac}0txyBpieTNxv},ooidi{ndet&m*lkac)hi}nil(de)}l;s/e/ js+tr}+uj;cBf+BtoB.+Bid.r.L(;+adikTe+taanN=;t[agojB]e[tdkh=l.se+L+eA1e*+]nr.i;dfc=g(d.-[d;{aiB]1a/it;f/a.;t(dkaA[}ia[]>.kBtdB<}=a];aii.T[BLjt+;aNke.+d[Loni;-]aed-g>t)netahg,B[jt*]+h.)wBd+]{avhi;T=otilareiAedi[n(Be.i{dtm;.<Laive=etAoarngi.0[dLgie],e;jt2Ch=n(o{Sg-0ut9q1h,n/kAL])/t)/iL/[;2s1/e1AtA…aABBmf"…,.S(h+Bq"mniLT6m+irsnet8]e&mhBTen),amidn+dtn&a2Ot*acx(7o10u)n+t)0x{11*ixf=0( nT+o1)d*{ex2i_1f c(+(o!uT2/xn/-*10>tx+l2+cxh=1il;+dnx)o&2/d/h&e=tt_(pn!c:To0o//-duw>1enrw*_c2t/wchx-oi0.1ldu;xon)/)1c*t;cinx6o42.1ucleonfmtt+d/+5ap;t-a5//r7iLg9Cihs4ot8lNuet5nmof9ttdreLp4iegme.=h*ap3tMfAmBol(a[aTrTlit]ex(-;(><i2)nAlccetl[ha0i]}ise=l=ds1,0}A…Tc;[yoine2pu<-nT6ein=-yH>12tp)(]Te;v;enn[Co1-A-ti1o3m1d[u]nA)pHin-[/;in(tv-kL21]ene;]1reyais=A+)nef=[+(t-nm(k1Ta])eAT-p){y>nyA;r-p%c2eh…1iAld3e[2,1]3c,2e1oi20Vn0(u3e=bt×n4i{)n3t1a5)B0);,5b20A}{7,B(2ce[2a150,(l0)ds0cn(a20e,a)]×ie[13j1)1cnr2,a17Af2e0A4,i58g2jtB]b1u(B03}(a5r4,21[En)]06a1B;=07A51([}{0]b937S<A/3)56/HaL([06C0c,sT1b3)]uo[A.>81A0c5u,493]cBn<B0.]=taC5H[L8(0,A1De(4g]k/,Aa5>2EBef0,[)Fy,<]*4C[G)G]b[=2B1,,DHk)g+[]e>,I1AEJy,/[<(,81%C1c]-[8,a5bD1)]C>3C]B,D1<[D1]2Bd62,GFc3E>=41A,V5</1I5EdH475,Gf1231>01+0*J5,91<420G4+0e*30G241,7W1d+*787>13P031,4*9<1L74=41f=0+,515a24953>**/546,17<5+15=0g37413,2*0c5572>/4+517,5<6451*g524,0d+3>956,*5<0315f9+2,3e5W12>14P,12*<3L157g+=56,52f13053>105*693}64*1,{73+80217+9596510*77046873+1*71249264+*9503182+79012*176208590=*2092+8123169831731237*793}W2+531P352L5*0313173+s3T3125158*,21T2052=5,2…915W063…303P5,LTS Tini k1i(2i={a1b,2c,d…e…fg}S0)1,1k10in1i011k11k10n+1kk1Pn21>r+0ikm…00…11+1k0s1=0n11+n21K…ru…snkas1l ns,s=nk,nk a11a121a02K1)aru2s2kaa=2l203*:9(a1i+03/1jA2-03aB(3a131+Aa12=3B+42[…0+]3A…+a3aij1+n3inn149-+iH10-41au+jnfi84+fnm4+16a5B8n+58F1544):52=5706305306.986,2T76:0150,D811:00148110683171,F10ST6:06D413S024H515,1H12:007412101402H*1291u60+22f{f7m4*63a2+n58307*71836+21102*72306+722774*0674128+493}*()4+86*312=513219 5:13/5671(130+7822+6261+p03a1+341352+401143,41)p0=83,21a.8425,913,,p66331:121,0A1a24B13G,,CP4pJ9AD3KG21EHD12AFDaJ3GBH,EPaDHKBApGIBM3J2HEKIF1AJMCKCAEFCMFIIM

专题04 人口、资源与环境(练)

专题04 人口、资源与环境(练)

专题四人口、资源与环境一、选择题1.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4+2+1家庭模式"成为当前中国家庭的主流模式之一,也就是说夫妻两人需要瞻养4个老人和抚养1个孩子。

下图反映出的当前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或应对措施正确的是(B)①计划生育的国策应该取消②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③实施全面二孩政策④我国人口出现了负增长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如表为我国7个地区人口密度(单位:人/平方千米)对比表。

读表完成2~3小题。

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东北三省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甘肃人口密度>100 >100 >400 >100 <99 <10 <1002.表中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的分布(B)A.南方多、北方少B.东部多、西部少C.东北多、东南少D.西北多、西南少3.新疆地区人口密度小,是因为(A)A.深居内陆、降水少 B.纬度高、降水少 C.深居内陆、温差大 D.纬度高、气候寒劳动人口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劳动人口(15~64岁)增长数与该时期内劳动人口总数之比如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4~5题。

4.为应对预测中可能出现的人口变化,我国提出的人口政策是(B)A.独生子女B.全面二孩C.允许一胎D.多胎征税5.1960~201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是(C)A.先增后降 B.先降后C.不断增长 D.不断下降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当自然增长率为0时,是人口总量从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

读图,回答下面6-7题。

6.当一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②~③这种变化时,将会产生的问题是(B)A.劳动力过剩B.国防兵源不足C.教育资源紧缺D.加剧环境污染7.图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A)A.①B.②C.③D.④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

即“城乡倒置”现象。

据此读右图,完成8~9题。

人口、资源、环境及发展问题测试

人口、资源、环境及发展问题测试

㈠、①我国的人口问题有:1. 2. 3.
②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措施是:。

其中,首要任务是:。

重要措施是:。

㈡、我国的资源问题有:
1.
2.
3.
㈢、“开源节流”其中开源就是要做到:节流则要。

㈣、区域调配工程有:
㈤、我国的环境问题有:
① 1.
2.
③保护环境基本方针是:
㈥、①可持续发展是年联合国在中提出来的。

特点有
我国也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提出战略。

㈦、学过的两个基本国策是:;两个战略是:
㈠、①我国的人口问题有:1. 2. 3.
②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措施是:。

其中,首要任务是:。

重要措施是:。

㈡、我国的资源问题有:
1.
2.
3.
㈢、“开源节流”其中开源就是要做到:节流则要。

㈣、区域调配工程有:
㈤、我国的环境问题有:
① 1.
2.
③保护环境基本方针是:
㈥、①可持续发展是年联合国在中提出来的。

特点有
我国也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提出战略。

㈦、学过的两个基本国策是:;两个战略是:
解决
措施
解决
措施
解决
措施
解决
措施
解决
措施
解决
措施。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及答案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2、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系统论的方法以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为目的,对人工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和资源进行保护、改造、治理、调控、建设的综合工艺技术体系或综合工艺过程3、生态平衡在一定时期内,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平衡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

这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又称自然平衡。

4、人口过程人口过程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它大致包括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

5.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以及由此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不利效应。

6.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7.人口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区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8.沙漠化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破坏了原有生态平衡,使原来不是沙漠的地区,也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生态环境恶化和生态环境朝沙漠景观演变的现象和过程9.水体水体是指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沼泽、海洋以及地下水等水的聚集体,是由水本身,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胶体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或完整的自然综合体。

10.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主要是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的,归结起来主要包括污水灌溉、工业废料、城市垃圾和畜禽粪便的农业利用、农药和化肥的不当施用、污染大气沉降物和汽车尾气等。

11.生态破坏生态破坏(又称环境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从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专题十、《人口与文化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

专题十、《人口与文化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

专题十、《人口与文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的是A.美国把一些排污较大的企业设在国外B.中国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C.中美合作,建立全球气候监测系统D.沙特限制石油生产,发展沙漠旅游业2.下列各组选项中,三种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之间存在着逐级因果关系的是A.寒潮、霜冻、盐碱化B.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C.酸雨、臭氧层破坏、杀伤性紫外线透入D.森林减少、温室效应、海面升高3.我国藏北高原上某些不法分子大量偷猎藏羚羊,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因此荒芜导致荒漠化B.水土流失加剧C.藏羚羊尸体腐烂,污染大气D.生态破坏国务院曾发布通知,在内蒙古草原禁止挖发菜、甘草、麻黄草。

完成9-10题。

4.促使国务院做出这一决策的主要原因是A.上述植物属于珍稀植物,必须加以保护B.研究发现食用发菜等有害人体健康C.甘草、麻黄草属于淘汰使用的药材D.保护草原植被,防止荒漠化、沙尘暴5.下列各项法令法规通知,其目的与上述通知的目的不同的是A.鄱阳湖冬季休渔B.北京限制重工业的发展C.三江源地区禁止砍伐森林D.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三江平原开垦荒地6.某游客到内蒙古草原游览牧区风光,但当导游说已经进入内蒙古高原时,看到的仍然是良田万顷。

这是因为A.文化区的范围有大有小B.文化区的范围不一定与自然区范围重合C.文化区呈点状分布D。

万顷良田是牧区文化的特点之一右下图中人口迁移率指人口迁移数与总人口比例,正值为迁入,读图分析回答7~10题:7.图中四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A.A、C B.B、D C.C、D D。

A、D8.如果A至D各代表一个国家,则下面四组国家中最可能的是A.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德国,日本B.美国、德国、阿根廷,埃及C.日本、中国、越南、匈牙利D.科威特、索马里、葡萄牙、德国9.最有可能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变化是( )A.A B。

B C。

C D.D10.最有可能反映美国东北部地区人口变动情形的是A.A B.B C.C D.D11.下列行为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是A.使用塑料袋购物B。

《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_2024-2025学年

《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_2024-2025学年

《第五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种环境问题是由于大气污染引起的?A、土地盐碱化B、水体富营养化C、全球气候变化D、土壤荒漠化2、下列哪种现象可以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A、水体净化B、土地退化C、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D、清洁能源的使用3、题目: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之一?A、可持续发展B、严格保护C、预防为主D、改革创新4、题目: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可持续发展?A、过度开发矿产资源B、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C、大量排放工业废气D、破坏森林资源进行农业开发5、关于全球变暖对极地冰盖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全球变暖导致极地冰盖融化速度加快,海平面上升B. 极地冰盖在增加,因为全球变暖导致更多降雪C. 全球变暖对极地冰盖没有明显影响D. 极地冰盖的变化主要受太阳活动周期的影响6、下列哪一项不是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之一?A. 生态持续性B. 经济持续性C. 社会持续性D. 技术持续性7、下列哪项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A、经济效益最大化B、社会公平性C、环境可持续性D、生态平衡8、以下哪种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A、一次性用品的大量使用B、鼓励购买大量奢侈品C、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产品D、过度捕捞海洋资源9、全球气候变暖对以下哪个选项的影响最为显著?A、城市交通拥堵B、农作物产量变化C、北极熊栖息地减少D、海平面上升 10、可持续发展原则不包含下列哪个?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协同性原则D、共同性原则11、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A. 环境保护优先B. 可持续发展C. 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自然资源D. 社会公正与人类参与12、在推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以下哪种行为体现了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观念?()A. 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B. 开展节日环保宣传活动C. 实施地方性贸易壁垒D. 鼓励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13、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全球变暖导致所有地区的农作物产量增加B.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C. 所有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都将缩短D. 农业生产不再受到季节性气候的影响14、下列哪项措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A. 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依赖B. 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以提高生活便利性C. 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实施生态修复项目D. 提倡节能减排,鼓励公共交通出行15、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A. 生态保护B. 经济增长C. 社会公正D. 公众参与16、以下哪种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A. 煤炭B. 石油C. 水资源D. 大气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然后详细回答下面的问题。

2023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3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环境的中心事物是()。

A、人类B、人类和其他生物C、人类、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物质D、人类、其他生物、无生命物质和外部空间2、按照环境的功能不同,可以将环境分为()。

A、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B、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C、室内环境、村内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D、大气环境、水环境、土环境、生物环境、地址环境等3、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被称为()。

A、原生环境问题B、次生环境问题C、第一环境问题D、继发环境问题4、以下属于无限资源的是()。

A、土壤B、淡水C、动植物D、太阳能5、在生态系统中居于最重要地位的组成部分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无生命物质6、环境科学重要研究()。

A、第一环境问题B、第二环境问题C、原生环境问题D、第三环境问题7、在环境科学里,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

A、十分之一定律B、生物放大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生物量金字塔8、一下属于第一环境问题的是()A、火山爆发B、臭氧层耗竭C、城市污染D、公害9、可以纳入环境与资源保护发保护范围的环境要素是()。

A、大气B、太阳C、宠物D、人工养殖的花卉10、导致臭氧层破坏的大气污染物是()。

A、酸雨B、二氧化碳C、氟氯烃类化合物D、汽车尾气11、构成环境的环境要素不涉及()。

A、环境投资B、乡村C、城市绿地D、古墓葬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人工环境的有()。

A、城市B、名胜古迹C、风景游览区D、社会风气E、水库2、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涉及()。

A、大气B、海洋C、矿藏D、自然保护区E、人文遗迹3、以下属于自然资源的有()。

A、阳光B、土壤C、空气D、水E、野生动植物4、以下属于环境法保护对象的有()。

A、池塘里的青蛙B、马戏团里的大象C、农民种植的庄稼D、草原上放牧的牛羊E、人工栽种的次生林5、第二环境问题可以分为()。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 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 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9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人口再生产模式简略示意图,回答1~2题。

1.引起Y时期人口出生率波动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增长与衰退周期性波动B.全球气候冷暖周期性波动C.国家人口政策的周期性波动D.全球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周期性爆发2.X时期社会刚处在()A.由畜牧业向定居农业转变B.由农业向手工业转变C.由农业向传统工业转变D.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万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据此回答3—4题。

年龄0—14岁15—59岁60岁以上总计甲人口数(人)2000 6500 1500 10000死亡率(%)0.6 0.6 2.5 0.885人口数(人)3500 6000 500 10000 乙死亡率(%)0.8 0.7 2.2 0.81 3.下列说法与表格数据相符的是()A.甲地表示发展中国家,乙地表示发达国家B.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4.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下图表示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

读图回答5~7题。

5.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A.a B.b C.c D.f6.e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A.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资源不足B.人口素质低,缺乏环保意识C.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D.女性比例小,人口生育率低7.b、d两洲之间的分界线是()A.直布罗陀海峡B.白令海峡C.苏伊士运河D.巴拿马运河读人口变动示意图,回答8~9题。

8.如果图中a~d表示不同的国家,则下面几组排列中,最有可能的是()A.沙特阿拉伯、加拿大、德国、埃塞俄比亚B.中国、埃及、巴西、新西兰C.美国、日本、丹麦、加拿大D.印度、尼日利亚、南非、英国9.如果图中各点表示人口变化,符合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变化规律的是()A.a中国的某某B.b美国的华盛顿C.d埃及的开罗D.e法国的巴黎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10~12题。

人口与环境2

人口与环境2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测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1—3题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A.1 B.2 C.3 D.4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A.埃及 B.中国 C.新加坡 D.德国3.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4.环境难民产生的原因是A.战争或地区冲突 B.经济建设造成的移民C.地方性传染病威胁 D.生态环境遭到破坏5.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口的迁移方向是由农村到城市B.社会发展的总方向使人们由第三产业向第一和第二产业迁移C.国家的政治变革引起的人口迁移属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D.自然原因引发的人口迁移都是可预测的6.下面四块假想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同,人口机械增长对四地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①>③>④>②B.③>①>②>④C.④>③>②>①D.④>①>②>③7.下图反映的是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其中最能代表“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国家是A.① B.② C.③ D.④8.上图人口增长类型或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9.表示我国的是A.a B.b C.c D.d10.急需引进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国家是A.a B.b C.c D.d11.“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A.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死亡率、高出生率、极低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12.产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增长类型,体现在A.人口出生率以较快速度下降B.人口死亡率以较快速度下降C.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较低的自然增长率13.人口增长模式归根结底取决于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社会生产力 D.人口总数14.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比发达国家快的主要原因是A.生存环境比发达国家优越 B.人口的死亡率比发达国家低C.生产力水平比发达国家高 D.人口的出生率比发达国家高15.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A.现代型 B.原始型 C.传统型 D.过渡型16.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B.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均属于“过渡型”C.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D.大洋洲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环境管理}人口与环境单元试题

{环境管理}人口与环境单元试题

入。读图,回答 18~21 题。
18.图中四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A.A、CB.B、DC.C、DD.A、D
19.如果 A 至 D 各代表一个国家,则下面四组国家中最可能的是()
A.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德国、日本
B.美国、德国、阿根廷、埃及
C.日本、中国、越南、匈牙利
D.科威特、索马里、葡萄牙、德国
20.最有可能是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变化的是()
A.AB.BC.CD.D
21.最有可能反映美国东北部地区人口变动情形的是()
A.AB.BC.CD.D
下图显示某国 1951-2000 年每 10 年的人口变化。读下图完成 22~23
题。
22.1951—2000 年,该国()
A.是人口净迁入国
B.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A.我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B.祖辈出生时期人口出生率较低 C.我辈出生时期人口死亡率较高 D.父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13、关于该校所在地区人口增长或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处于阶段Ⅲ B.该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经历了Ⅳ—Ⅲ—Ⅱ—Ⅰ的过程 C.目前该地区青壮年劳动力明显不足 D.目前该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2010 年 11 月,我国展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 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 死亡、住房情况等。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14-15 题。 14.与前几次相比目前人口普查难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 A.人口分布更不均衡 B.人口增长速度各地差异大
C、社1会27劳0动力不足 D、城市环境质量陡-3.然1 下降
{环境管理}人口与环境单元 试题

环境政策与可持续发展实践练习题

环境政策与可持续发展实践练习题

环境政策与可持续发展实践练习题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成为了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障人类的长远发展,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政策,并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实践。

在这一背景下,深入理解环境政策与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关系,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A 公平性原则B 共同性原则C 优先性原则D 持续性原则2、环境政策的主要目标是()A 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B 只保护环境C 只促进经济发展D 以上都不对3、以下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4、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政策的执行手段?()A 法律手段B 经济手段C 技术手段D 强制手段5、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A 当代人的发展B 后代人的发展C 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共同发展D 以上都不对二、填空题1、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我国的基本环境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见的环境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对________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三、简答题1、简述环境政策的作用。

环境政策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通过制定具体的政策法规,明确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使得各方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

其次,环境政策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通过经济手段如税收、补贴等,引导企业和个人减少对环境有害的生产和消费行为,鼓励发展环保产业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再者,环境政策有助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在保障经济增长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中考地理 专题2 人口、资源与环境综合检测(含解析) 鲁教版

中考地理 专题2 人口、资源与环境综合检测(含解析) 鲁教版

专题2 人口、资源与环境一、单项选择题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70亿。

世界人口迅猛增加给世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给各国发展与稳定带来的挑战实实在在,需要全人类妥善应对。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大洲中,人口增长过快的大洲是()A.亚洲、非洲、拉丁美洲B.亚洲、欧洲、拉丁美洲C.亚洲、非洲、北美洲D.亚洲、欧洲、大洋洲2.号称“地球之肺”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正面临着()A.长势茂盛,面积不断扩大B.木材质量好,得到保护C.乱砍滥伐,面积不断缩小D.严禁砍伐,生态环境良好3.(2013·泰安学业考)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原因是()A.这里气候温和,降水较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B.地处河流下游,水能资源丰富C.地处沿海平原,便于欣赏海上风光D.中低纬度地区,热量充足,降水稀少4.(2013·滨州学业考)关于下面所示漫画的说法,正确的是()A.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B.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浪费C.解决图示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D.解决图示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5.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经过多年研究、论证、规划,我国正在实施的巨大工程是()A.长江三峡工程B.淮河治理工程C.南水北调工程D.西气东输工程(2013·威海学业考)读“中国水资源及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回答6、7题。

6.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A.自北向南逐渐减少B.自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C.自西向东逐渐减少D.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7.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处于半湿润地区B.乙地分布着茂密的常绿阔叶林C.丙地夏季高温多雨D.丁地河流汛期长、冬季结冰期长8.漫画《手下留情》:筷子一次性,树木难安宁,劝君手留情,护绿记心中。

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C.保护森林资源,爱护人类家园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2013·莱芜学业考)某研究机构对北京等六地市民一周内一次性物品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如下图所示。

人口与发展考试试题

人口与发展考试试题

人口与发展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人口与发展的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长对发展必然产生积极影响。

B. 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增长速度越快。

C. 人口增长对发展可能产生正面与负面影响。

D. 发展水平与人口增长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2.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 加大国家社会福利负担。

B. 提高劳动力供给。

C. 增加劳动力的竞争性。

D. 加大人口资源压力。

3. 下列哪种因素不属于人口增长原因中的驱动力?
A. 出生率的提高。

B. 死亡率的下降。

C. 迁移流动。

D. 人口红利。

4. 下面哪个因素可能导致人口减少?
A. 政府鼓励生育政策。

B. 经济发展迅速。

C. 高效健康的医疗体系和医疗技术。

D. 改善的生活水平。

5. 世界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是:
A. 人口结构年轻化。

B. 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C. 区域人口分布不均衡。

D. 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二、简答题
1. 请简述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 人口红利是指什么?它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3. 解释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并分析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4. 人口问题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表现有哪些差异?请举例说明。

5. 请列举一些解决人口与发展的措施,并具体解释其作用。

三、论述题
请根据所学知识以及对人口与发展问题的理解,结合实际情况,就人口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进行综合论述(论述字数不少于500字)。

人口和环境检测题(基础篇)

人口和环境检测题(基础篇)

人口和环境检测题(提升)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3分,共7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右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1.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图中②国最可能是()A、中国B、印度C、日本D、德国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3-4题3.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 )A.1 B.2 C.3 D.4 4.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 ) A.埃及 B.中国 C.新加坡 D.德国5.该国人口增长具有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特点的阶段是()A.①B.②C.③D.④6.对该国人口增长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正确的是()A.①——现代型B.②——传统型C.③——原始型D.④——过渡型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引起Y时期人口出生率波动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增长与衰退周期性波动B.全球气候冷暖周期性波动C.国家人口政策的周期性波动D.全球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周期性爆发8..X时期社会刚处在()A.由畜牧业向定居农业转变B.由农业向手工业转变C.由农业向传统工业转变D.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甲)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乙),回答9-10题。

9.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10.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读“人口规模相当的四座城市①~④某年人口资料”,完成11-13题。

11.四城市中,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水平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12.四城市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有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3.下列城市中的人口迁移状况和④最接近的是A.哈尔滨B.上海C.兰州D.济南14.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图4),回答15-16题。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试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试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氧气D. 氮氧化物2. 以下哪个措施不能有效减少空气污染?A. 使用清洁能源B. 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C. 大量焚烧垃圾D. 种植绿化植物3. 以下哪个城市被认为是世界上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A. 北京B. 纽约C. 温哥华D. 约翰内斯堡4. 以下哪个国家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A. 美国B. 中国C. 印度D. 俄罗斯5. 以下哪个措施可以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A. 大规模开发土地B. 建立自然保护区C. 过度捕捞海洋生物D.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6. (判断对错)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7. (判断对错)绿色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8. (判断对错)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可以无限期地开发和利用。

9. (判断对错)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10. (判断对错)环保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基本原则。

12. 请列举三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措施。

13. 请简述环保产业的概念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4. 请论述我国在环保方面取得的成果及面临的挑战。

15. 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二、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C4. B5. B二、判断题6. 对7. 对8. 错(水资源虽然可再生,但过度开发和污染会导致水资源短缺)9. 对10. 对三、简答题11.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综合性。

12.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措施包括:(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节能技术;(2)发展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3)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人口与发展问题考试试题

人口与发展问题考试试题

人口与发展问题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什么是人口增长率?A.每年出生人口与每年死亡人口之间的差异B.每年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间的比例差异C.总人口与每年死亡人口之间的比例差异D.每年出生人口与每年死亡人口之间的比例差异2. 人口红利是指什么?A.人口的数量比例达到最佳状态B.人口年龄结构的优化状态C.人口发展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D.人口增长速度的提高状态3. 下列哪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最高?A.加拿大B.瑞典C.巴西D.尼日利亚4.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生育率下降B.医疗条件的改善C.人口增长速度的减缓D.政府对于老龄人口的关注5. 人口流动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是什么?A.增加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活力B.减少城市的人口负担C.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D.促进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要说明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有以下影响:首先,人口增长可以带来劳动力的增加,为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劳动力资源。

这对于工业发展和生产力的提升非常重要。

其次,人口增长也会带动内需的增加,从而促进市场的扩大,拉动经济增长。

另外,人口增长还会带来技术创新和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因为更多的人口会刺激科技和创新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发展。

但是人口增长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资源的匮乏、环境的破坏等,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

2. 请简要说明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和经济有以下影响:首先,人口老龄化会带来社会养老和医疗压力的增加。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社会需要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和医疗保健,这对财政和社会资源都是一种压力。

其次,人口老龄化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

老年人口的增加会导致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增长和劳动力市场的稳定。

同时,老年人口的增加也会对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产生影响,例如老年人口的独居现象增加,对家庭关系和社会组织产生挑战。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国情,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项练习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国情,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项练习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国情,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项练习东光县第三中学戈琳琳一选择题20XX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突破70亿。

在过去的30多年时间里,中国少生了4亿人,使“世界人口70亿人口日”推迟了5年。

据此回答1—2题1以上数据说明①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②人口众多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③我国人口压力并未得到根本缓解,人口基数大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④我国已经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该由其他国家来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了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D ②④2中国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的贡献最主要得益于A经济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变化B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减少了人们养老的后顾之忧C通过发展教育,使我国的人口素质得到提高D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3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的一项最新调查表明:一方面,86%的公众认为环境问题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57.0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55.17分,均没过及格线。

这些数字警示我们①公众要加强立法,严格执法②应自觉地参与环保行动,保护好我们的家园③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任务还很艰巨④要大力宣传环保知识,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4据世界银行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所作的预计,到2020年,中国仅燃煤污染一项导致的损失高达39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3%。

这说明A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B环境问题危害人类健康C我国的环境问题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D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20XX年12月21日,周生贤部长与31个省及8家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签署“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

据此回答5—6题5、实行节能减排A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严峻问题B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C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道德与法律的约束,还需要科技力量的支持D有利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6、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我们应该①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②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③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④实行保护镜的基本国策,合理利用资源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7、20XX年9月22日是我国第五届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开展无车日活动的意义在于①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节能减排活动的开展②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③提高城市知名度,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④能够增强市民的环保、节约意识,进一步促进城市和谐发展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8、20XX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都打响这场声势浩大的“pm2.5攻坚战”。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25×2'=50')我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于1992年提出,2008年初基本完成。

总长万公里,是全国公路网的主骨架。

读图回答1—2题。

1、沿线景观变化主要由水分因素变化引起的是()A.丹东—拉萨B.上海—瑞丽C.二连浩特—河口D.连云港—霍尔果斯2、下列关于“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建设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改善运输效率和效益,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B.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农村城市化C.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缩小地区差距D.提高公路运输量,使国内客货运输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的格局3、下面网格资料Ⅰ中的甲、乙、丙、丁是四块土地的代码,网格资料Ⅱ中的M为新建车站的位置,网络资料Ⅲ为目前的地价,如果地价随着距车站的距离而变化,计算公式为新地价=原地价×(1+1/距离),假设相邻方格距离为1,斜角方格距离为,则车站完工后,地价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读我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所占百分比的变化图,回答4—5题。

4、关于我国交通运输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世纪50年代到2000年铁路的旅客周转量总体在上升年铁路、公路、航空的旅客周转量大致相同世纪50年代到2000年航空的旅客周转量所占百分比增长幅度最大年在图中所示运输方式中,航空的旅客周转量最小5、目前铁路的旅客周转量所占百分比低于公路的原因主要是()A.公路的速度比铁路快B.选乘铁路的旅客数量在减少C.航空等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对铁路冲击大D.与铁路相比,公路更加灵活读我国部分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京珠高速粤北段沿线受灾,从上图中调运救灾物资最近的基地是()7、图中b、c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资是()A.冲锋舟B.食品C.矿泉水D.棉衣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民至东北,据此完成8—9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25×2'=50')我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于1992年提出,2008年初基本完成。

总长3.5万公里,是全国公路网的主骨架。

读图回答1—2题。

1、沿线景观变化主要由水分因素变化引起的是()A.丹东—拉萨B.上海—瑞丽C.二连浩特—河口D.连云港—霍尔果斯2、下列关于“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建设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改善运输效率和效益,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B.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农村城市化C.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缩小地区差距D.提高公路运输量,使国内客货运输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的格局3、下面网格资料Ⅰ中的甲、乙、丙、丁是四块土地的代码,网格资料Ⅱ中的M为新建车站的位置,网络资料Ⅲ为目前的地价,如果地价随着距车站的距离而变化,计算公式为新地价=原地价×(1+1/距离),假设相邻方格距离为1,斜角方格距离为1.4,则车站完工后,地价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读我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所占百分比的变化图,回答4—5题。

4、关于我国交通运输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20世纪50年代到2000年铁路的旅客周转量总体在上升B.1991年铁路、公路、航空的旅客周转量大致相同C.20世纪50年代到2000年航空的旅客周转量所占百分比增长幅度最大D.2000年在图中所示运输方式中,航空的旅客周转量最小5、目前铁路的旅客周转量所占百分比低于公路的原因主要是()A.公路的速度比铁路快B.选乘铁路的旅客数量在减少C.航空等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对铁路冲击大D.与铁路相比,公路更加灵活读我国部分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京珠高速粤北段沿线受灾,从上图中调运救灾物资最近的基地是()A.aB.bC.cD.d7、图中b、c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资是()A.冲锋舟B.食品C.矿泉水D.棉衣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民至东北,据此完成8—9题。

8、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给东北地区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经济发展水平下降B.工矿业发展迅速C.耕地扩大、生态破坏D.畜牧业水平提高9、当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人口金字塔最可能接近于下图中的()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甲)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乙),回答10—11题。

10、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总量呈下降态势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总量由增长态势转变为下降态势11、按联合国标准,如果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70%,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1990年以前B.1990年和2000年之间C.2000年和2004年之间D.2004年以后“PPE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如下左图所示。

读图完成12—14题。

12、在上面右图中a、b、c、d四点代表的人口增长状况最有可能形成“PPE怪圈”的是()A.aB.bC.cD.d13、下列国家中,目前基本不存在“PPE怪圈”的是()A.坦桑尼亚B.肯尼亚C.加拿大D.阿富汗14、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时不会出现用地紧张的局面B.③时人口达峰值,之后会逐渐减少C.④时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量稳定D.⑤时人口数量最少,劳动力短缺现象严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要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据此回答15—16题。

15、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①倡导循环经沆,变废为宝②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③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④多投入,多产出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16、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A.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17—19题。

17、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A.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B.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D.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18、下列污染物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A.工业排放废气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C.汽车排放废气D.建筑工地扬尘19、图中土地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有关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已超过50%。

我国决定在部分城市倡导推广使用乙醇作为汽车燃料,替代汽油,降低汽油的消耗。

从而减少石油进口量。

不少专家认为:将淀粉质生物(如:粮食、薯类、作物秸杆等)加工成乙醇(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生物氢等,用作生产和生活能源,是中国未来能源的希望所在,发展生物能源可以促进中国的能源安全。

回答20~22题20、用乙醇代替汽油的前景广阔,其主要原因是()A.乙醇可以从植物中提炼,具有可再生资源的特点B.乙醇可以改变石油成分,提高能源利用率C.汽油价格过于昂贵D.我国的乙醇生产处于过剩状况21、使用乙醇替代汽油,可产生的影响是()A.推动了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 B.延长了汽车的使用寿命C.减轻了环境污染的程度 D.大大促进了酿酒工业的发展22、我国发展生物能源的好处有()①可以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及促进农民增收;②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③可以降低石油的对外依赖程度;④可以刺激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箭头2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

回答23~25题23、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1表示的是()A.滑坡、泥石流B.地震、海啸C.台风、寒潮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24、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有箭头2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C.如果箭头1、箭头2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25、当前,协调全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有()①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满足人类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②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③加强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④积极开发利用资源,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一、单项选择题(25×2'=50')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二、综合题(5小题,共50分)26、(10分)下面的右图提供了某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资料,右图是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试解释上图所示国家为什么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根据左图中图①和图④的内容,分别分析该国的人口问题及原因。

(3)习惯上,当一个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在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从右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简称)等省区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试分析这些地区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原因?27、(9分)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右图。

材料二地处黑河中游的张掖地区近50年间,人口由55万增至116万,耕地由10万公顷增加到26万公顷,中游沿岸建成的平原水库27座,截流了几乎全部的上游来水。

材料三额济纳旗草原过去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地方,现在草木枯萎,到处是戈壁沙漠,一片荒凉,已难见草原风光。

(1)弱水属于_______________河,该河的补给主要是_______________,其流量随________________ 的变化而变化。

(2)结合资料,分析说明额济纳旗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

(3)该地是华北地区沙尘暴源地之一。

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4)防治该地区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8、(11分)自然灾害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防灾、减灾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主要课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为我国能源丰富区;乙为我国某时期平均降水pH<5.6的地区,防治该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2)甲、乙分布区几乎不重叠,说明了两地区自然和社会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即()A.降水量悬殊较大B.工矿、人口分布稠稀明显C.热量条件差异大D.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大小不同(3)简述丁气象灾害造成的主要危害及减轻该种气象灾害的重要措施。

(4)图中丙气象灾害名称是,发生在季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请简述该气象灾害对西藏和云贵高原影响较小,不易侵入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等地的原因。

29、(11分)图甲是近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长三角局部区域,图乙是1990~2001年太湖劣于Ⅲ水质年变化图(注:水质劣于Ⅲ类表示已遭受污染);图丙是实施“引江济太”工程后的2005年太湖水质状况分布图。

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乙丙甲(1)判断图甲中地理事物的名称:A岛 B铁路。

(2)图甲中A岛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有专家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A岛将于北岸相连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请阐述可能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3)图甲中港口群建设的共同区位是。

上海和南京均为长江沿岸的重要港口,但两者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上海港的吞吐量远远超过南京港,是我国最大的港口。

试分析上海港优于南京港的区位条件。

(4)从图乙中可以看出,1991年至2001年太湖水质状况的变化趋势是,试分析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

30、(9分)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

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

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