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tendijk法应用实例
1 Zoutendijk可行方向法
Step4 Step5 Step6
Zoutendijk可行方向法 可行方向法
Zoutendijk法的改进 Topkis-Veinott 可行方向法 法的改进– 法的改进 简介
为防止锯齿现象, 为防止锯齿现象,还可考虑起作用约束和不起作用约束在 确定搜索方向中都起作用. 确定搜索方向中都起作用. 这种全作用约束方向法是Topkis和Veinott (1967)提出并保证 和 这种全作用约束方向法是 提出并保证 收敛于Fritz-John点. 收敛于 点
对于线性和非线性不等式约束问题,前面我们仅使用起作用约 对于线性和非线性不等式约束问题, 束来确定搜索方向.当某迭代点在一个约束的边界上时, 束来确定搜索方向.当某迭代点在一个约束的边界上时,如果可 行方向取得不恰当, 行方向取得不恰当,那么沿该方向可能因接近另一个约束边界而 只能作一个微小的移动,否则,就会使迭代点跑出边界. 只能作一个微小的移动,否则,就会使迭代点跑出边界.为防止 这一现象发生,设想在约束条件的边界上设立一道“安全带” 这一现象发生,设想在约束条件的边界上设立一道“安全带”, 迭代点进入“安全带”时,只允许它往可行域内部移动,而不许 迭代点进入“安全带” 只允许它往可行域内部移动, 向边界靠近. 起作用约束的概念, 向边界靠近.为此引入 ε起作用约束的概念,即在构造可行方向 起作用约束的概念 既把通过当前迭代点的约束边界看作起作用约束, 时,既把通过当前迭代点的约束边界看作起作用约束,也把充分 家近当前这代点的边界约束考虑在内. 家近当前这代点的边界约束考虑在内.
Zoutendijk可行方向法 可行方向法
线性约束情形 基本原理 (2) 确定一维搜索步长 (a)
简化 (a)
(9.1.5)
Zoutendijk可行方向法 可行方向法
zoutendijk可行方向法例题
zoutendijk可行方向法例题摘要:1.介绍zoutendijk 可行方向法2.阐述zoutendijk 可行方向法的应用3.分析zoutendijk 可行方向法的优势和局限性4.总结zoutendijk 可行方向法的重要性正文:1.介绍zoutendijk 可行方向法zoutendijk 可行方向法是一种用于解决运输问题的优化算法,它的核心思想是寻找一条最短路径,使得该路径上的运输成本最小。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物流和运输领域,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规划运输路线,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2.阐述zoutendijk 可行方向法的应用zoutendijk 可行方向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物流配送中,该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找到最佳的配送路线,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在运输规划中,zoutendijk 可行方向法可以协助企业优化运输网络,提高运输能力。
此外,在供应链管理中,该方法也有助于企业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
3.分析zoutendijk 可行方向法的优势和局限性zoutendijk 可行方向法具有以下优势:首先,该方法可以快速找到最短路径,计算速度快;其次,zoutendijk 可行方向法可以处理大规模的运输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最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然而,zoutendijk 可行方向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该方法需要预先设定运输成本,对于不同成本的运输问题,需要分别计算;其次,zoutendijk 可行方向法对于某些特殊情况的运输问题可能无法找到最优解;最后,该方法需要较大的计算资源,对于计算能力有限的企业可能不太适用。
4.总结zoutendijk 可行方向法的重要性总之,zoutendijk 可行方向法是一种重要的运输优化算法,它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迪杰斯特拉算法案例
迪杰斯特拉算法案例摘要:1.迪杰斯特拉算法简介2.算法案例分析3.算法的优点与应用场景正文:一、迪杰斯特拉算法简介迪杰斯特拉算法(Dijkstra"s Algorithm)是一种用于寻找两点间最短路径的算法,由荷兰计算机科学家艾兹赫尔·迪杰斯特拉于1956 年提出。
该算法主要适用于有向图和无向图中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即从某个特定点出发,寻找到达其他所有点的最短路径。
它适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许多场景,如导航系统、物流运输等。
二、算法案例分析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迪杰斯特拉算法的工作原理。
假设有一个无向图,包含4 个顶点A、B、C、D 和3 条边(A-B、B-C、C-D)。
我们需要从顶点A 出发,找到到达顶点D 的最短路径。
1.初始化:将源顶点A 与起点的距离设为0,其他顶点的距离设为无限大(表示还未到达)。
此时,距离值为:A: 0B: ∞C: ∞D: ∞2.迭代:从距离值最小的顶点A 开始,遍历相邻顶点B,计算从A 到B 的距离,并与当前已知的从A 到B 的距离进行比较。
如果从A 到B 的距离更小,则更新距离值。
此时,距离值为:A: 0B: 1C: ∞D: ∞3.迭代:从距离值最小的顶点B 开始,遍历相邻顶点C,计算从B 到C 的距离,并与当前已知的从B 到C 的距离进行比较。
如果从B 到C 的距离更小,则更新距离值。
此时,距离值为:A: 0B: 1C: 2D: ∞4.迭代:从距离值最小的顶点C 开始,遍历相邻顶点D,计算从C 到D 的距离,并与当前已知的从C 到D 的距离进行比较。
如果从C 到D 的距离更小,则更新距离值。
此时,距离值为:A: 0B: 1C: 3D: 35.重复迭代过程,直到所有顶点的距离值都更新完毕,此时,从A 到D 的最短路径为A-B-C-D,总距离为3。
三、算法的优点与应用场景迪杰斯特拉算法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处理大规模的图结构,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网络环境。
Zoutendijk可行方向法(1)
Zoutendijk可行方向 线性约束法情形 基本原理
(1) 利用起作用约束构造可行下降方向
Zoutendijk可行方向 线性约束法情形 基本原理
(1) 利用起作用约束构造可行下降方向
线性 规划 问题
Zoutendijk可行方向 线性约束法情形 基本原理
(1) 利用起作用约束构造可行下降方向
束来确定搜索方向.当某迭代点在一个约束的边界上时,如果可 行方向取得不恰当,那么沿该方向可能因接近另一个约束边界而 只能作一个微小的移动,否则,就会使迭代点跑出边界.为防止 这一现象发生,设想在约束条件的边界上设立一道“安全带”, 迭代点进入“安全带”时,只允许它往可行域内部移动,而不许
向边界靠近.为此引入 ε起作用约束的概念,即在构造可行方向时,
(2) 确定一维搜索步长
Zoutendijk可行方向 线性约束法情形 基本原理
(2) 确定一维搜索步长
带约束的 一维优化 问题
利用可行方向条件与 起作用约束简化(9.1.11)
Zoutendijk可行方向 线性约束法情形 基本原理
(2) 确定一维搜索步长
(a)
简化 (a)
(9.1.5)
Zoutendijk可行方向
基收本敛原于理Fritz-John点.
Zoutendijk可行方向 法 Zoutendijk法的改进– Topkis-Veinott 可行方
向法
基本原理
结论
Zoutendijk法的改 Topkis-Veinott可行方向算法步
进Step1
骤
Step2
Step3 Step4
(2) 确定一维搜索步长
非线性约束情形 算法步骤
Step1
第九章非线性规划
1.非线性规划我们讨论过线性规划,其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都是自变量的线性函数。
如果目标函数是非线性函数或至少有一个约束条件是非线性等式(不等式),则这一类数学规划就称为非线性规划。
在科学管理和其他领域中,很多实际问题可以归结为线性规划,但还有另一些问题属于非线性规划。
由于非线性规划含有深刻的背景和丰富的内容,已发展为运筹学的重要分支,并且在最优设计,管理科学,风险管理,系统控制,求解均衡模型,以及数据拟合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非线性规划的研究始于三十年代末,是由W.卡鲁什首次进行的,40年代后期进入系统研究,1951年H.W. 库恩和A.W.塔克提出带约束条件非线性规划最优化的判别条件,从而奠定了非线性规划的理论基础,后来在理论研究和实用算法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
非线性规划求解方法可分为无约束问题和带约束问题来讨论,前者实际上就是多元函数的极值问题,是后一问题的基础。
无约束问题的求解方法有最陡下降法、共辄梯度法、变尺度法和鲍威尔直接法等。
关于带约束非线性规划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在迭代过程中除了要使目标函数下降外,还要考虑近似解的可行性。
总的原则是设法将约束问题化为无约束问题;把非线性问题化为线性问题从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求解方法有可行方向法、约束集法、制约函数法、简约梯度法、约束变尺度法、二次规划法等。
虽然这些方法都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尚未找到可以用于解决所有非线性规划的统一算法。
1.1非线性规划举例[库存管理问题]考虑首都名酒专卖商店关于啤酒库存的年管理策略。
假设该商店啤酒的年销售量为A箱,每箱啤酒的平均库存成本为H元,每次订货成本都为F元。
如果补货方式是可以在瞬间完成的,那么为了降低年库存管理费用,商店必须决定每年需要定多少次货,以及每次订货量。
我们以Q表示每次定货数量,那么年定货次数可以为年订货成本为F X A O由于平均库存量为%所以,Q Q 2年持有成本为处孕,年库存成本可以表示为:将它表示为数学规划问题:minM 2>o其中0为决策变量,因为目标函数是非线性的,约束条件是非负约束,所以这是带约束条件的非线性规划问题。
dirlik法
dirlik法
指令链法(Dirlik方法):
1、什么是指令链法?
指令链法,也称为Dirlik法,是一种用于解决复杂问题的系统方法,它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对问题划分成几组,然后依次求解,实现系统的步骤。
该方法是泰国学者Dirlik发明的,具有广泛的商业应用。
2、指令链法的基本原理
指令链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传统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独立的模块,以确定有效的解决办法。
换句话说,可以通过在模块之间建立链接以及框架来划分标签和分析问题,从而整合模块来解决问题。
指令链法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划分成有条理的小块,容易理解,可以扩大视野,便于求解。
3、应用场景
指令链法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模型建构、项目规划等方面,尤其是用于排查和解决复杂的体系结构结构问题,可以有效地分割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企业管理信息化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系统解决方
法。
4、优缺点
优点:1、代码管理模块化,模块单元较易于理解,容易梳理和跟踪信息;2、容易实现模块的替换,能够快速的将更换的模块进行综合处理;
3、可以容易分割问题,有效地求解复杂性问题;
4、可以提高系统的
可扩展性,扩展性强,容易构建和维护框架,可以更有效地处理大规
模数据;
缺点:1、由于涉及到数据库和脚本测试,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具
体开发,较为复杂;2、系统重新建构和维护较为复杂,容易发生内存
泄露和潜在的bug;3、模块间作用把握困难,缺少统一指导,可以造
成数据不一致和功能冲突;4、由于数据实时性,可能导致测试过程复杂,时间跨度较大,测试难度较大,投入的时间和人力较多。
dijkstra最短路径 应用案例
Dijkstra算法是一种用于解决图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由荷兰计算机科学家埃德斯格·迪克斯特拉提出。
该算法被广泛应用于网络路由算法、城市交通规划、通信网络等领域。
本文将从几个具体的案例出发,介绍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的应用。
一、网络路由算法在现代计算机网络中,Dijkstra算法被应用于路由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路由器之间通过Dijkstra算法计算出最短路径,以确保数据包能以最短的路径传输,从而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假设有一个由多个路由器组成的网络,每个路由器之间存在多条连接线路,而每条线路都有一个权重值,代表数据传输的成本。
当一个路由器需要发送数据时,Dijkstra算法可以帮助它找到到达目的地最短且成本最小的路径。
这样,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就能以最高效的方式进行,从而提升了整个网络的性能。
二、城市交通规划Dijkstra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规划领域。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人们通常需要找到最短路径以及最快到达目的地的方法,而Dijkstra算法正是能够满足这一需求的算法之一。
假设某城市有多条道路,每条道路都有不同的行驶时间。
当一个人需要从城市的某个地点出发到达另一个地点时,可以利用Dijkstra算法计算出最短行驶时间的路径。
这样,城市交通规划部门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城市的交通流量进行合理分配和调度,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
三、通信网络另一个Dijkstra算法的应用案例是在通信网络中。
通信网络通常是由多个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线路组成的。
而节点之间的通信是通过传送数据包来实现的。
在这种情况下,Dijkstra算法可以帮助确定数据包传输的最短路径,以提高通信网络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一个由多个节点组成的通信网络中,当一个节点需要向另一个节点发送数据时,Dijkstra算法可以帮助确定最短路径,从而确保数据包能够以最短的路径传输到目的地。
这样一来,通信网络就能够更加稳定地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通信网络的效率。
KJ法案例分析
KJ法案例分析案例一:日本某公司日本某公司通信科科长偶尔直接或间接地听到科员对通信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发牢骚,他想要听取科员的意见和要求,但因倒班的人员多,工作繁忙,不大可能召开座谈会。
因此,该科长决定用KJ法找到科员不满的方案。
第一步,他注意听科员间的谈话,并把有关工作中问题的片言只语分别记到卡片上,每个卡片记一条。
例如。
•有时没有电报用纸。
•有时未交接遗留工作。
•如果将电传机换个地方……•接收机的声音嘈杂。
•查找资料太麻烦。
•改变一下夜班值班人员的组合如何?•打字机台的滑动不良。
第二步,将这些卡片中同类内容的卡片编成组。
例如:•其他公司有的已经给接收机安上了罩。
•因为接收机的声音嘈杂,所以如果将电传机换个地方……•有人捂着一个耳朵打电话。
上面的卡片组暗示要求本公司“给接收机安上罩”。
从下面的卡片组中可以了解到要求制定更简单明了的交接班方法。
在某号收纳盒内尚有未处理的收报稿。
将加急发报稿误作普通报稿纸处理。
接班时自以为清楚了,可是过后又糊涂了,为了作出处理,有时还得打电话再次询问。
第三步,将各组卡片暗示出来的对策加以归纳集中,就能进一步抓住更潜在的关键性问题。
例如,因为每个季节业务高峰的时间区域都不一样,所以弄明白了需要修改倒班制度,或者是根据季节业务高峰的时间区域改变交接班时间,或者是考虑电车客流量高峰的时间确定交接班时间。
科长拟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又进一步征求乐于改进的科员的意见,再次做了修改之后,最后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加以试行,结果科员们皆大欢喜。
需要说明的是本例没有严格按照KJ法的程序进行。
创新技法在现场实际应用时,往往不是一成不变地按程序进行。
案例二: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研究调查对象地艾比湖位于新疆北部,湖水面积约680km^2,流域面积50621km^2,是新疆最大的成水湖。
该流域是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和农业用快速增加,导致入湖水量锐减。
由于干涸裸露的湖底多是盐等细微沉积物,加上位于阿拉山口主风道,致使它成西北地区最大的风沙策源地。
机械优化设计总概和Zoutendijk可行方向法举例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优化设计课程论文机械优化设计总概和Zoutendijk可行方向法举例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学院:2013年1月机械优化设计总概和Zoutendijk可行方向法举例1机械优化设计的一般步骤机械优化设计是将机械工程设计问题转化为最优化问题,然后选择恰当的最优化方法,利用电子计算机从满足要求的可行设计方案中自动寻找实现预期目标的最优设计方案。
从中可以看到,机械优化设计包含两个部分,首先是把实际的机械设计问题用数学表达式加以描述,即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是根据数学模型的特性,选择某种适当的优化设计方法及其程序,通过电子计算机求得最优解。
2数学模型的建立首先是几个概念的建立.设计变量:可做变量处理的独立参数。
目标函数:在设计中能最好地反映该项设计所追求的某些特定目标的评价标准。
约束条件:对设计变量的取值加以某些限制的条件.根据实际问题的各种条件,将最优化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标准化为:f(x)maxx∈E ns.t. g u(x)≥0 (u=1,2,⋯,m)h v(x)=0 (v=1,2,⋯⋯,p<n)3求解最优化问题将最优化问题抽象为数学上的求最优解问题之后,求最优解就成了我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很多或简单或复杂的最优解问题,是很难求出准确解的,即便能够求出,也需要大量繁杂的计算,所以我们必须开发出一些方法,让计算机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限于计算机的构成及设计原理,我们开发了各种是数值方法。
根据数学模型的不同,主要是问题维数的不同、目标函数的不同、约束条件的不同,最优化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算法[1]:机械优化算法{1,一维搜索方法{1.1黄金分割法1.2二次插值法2,多维无约束优化方法{2.1导数解法{2.1.1最速下降法2.1.2共轭梯度法2.1.3牛顿法2.1.4坐标轮换法2.2直接解法{2.2.1变尺度法2.2.2鲍威尔法3,多维有约束优化方法{3.1约束优化问题的直接解法{3.1.1随机方向法3.1.2复合形法3.1.3可行方向法3.1.4约束坐标轮换法3.2约束优化问题的直接解法{3.2.1罚函数法3.2.2增广乘子法3.1 一维搜索方法3.1。
高二物理竞赛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举例课件
dt
m dv dx mv dv 6v dv
dx dt
dx dx
变量代换
3v2 3x 2x2
v x3 3ms1
例题图为船上使用的绞盘,将绳索绕在绞 盘的固定圆柱上.如绳子与圆柱的静摩擦 因数为μs,绳子绕圆柱的张角为θ0.当绳 在柱面上将要滑动时,求绳子两端张力 FTA与FTB大小之比.
B A
积分得到 lv2 2gl 2 gl 2
v 2gl gl
6
补充例题 设空气对抛
体成的正阻比力 ,与 即抛Fr 体的k速v 度,
y v0
质k 量为为比m例、系初数速.为抛v体0、的
抛射角为 .求抛体运 o
x
动的轨迹方程.
解 取如图所示的
Oxy 平面坐标系
m dvx dt
kvx
y例
1. 变力作用下的单体问题
例题 计算一小球在水中竖直沉降的速度。已知小 球的质量为m,水对小球的浮力为Fb,水对小球的 粘性力为Fv=-Kv,式中K是和水的粘性、小球的半 径有关的一个常量。
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小球运动方
Fb
Fv
程:
m
mg Fb Fv ma
cos
d
2
FT
c os d
2
Ff
0
(FT
dFT )sin
d
2
FT
sin
d
2
FN
0
Ff FN
sin d d cos d
22
2
1
y
Ff O
FN ds
x
dFT Ff FN
FT d / 2 d / 2FT dFT
1 2
最优控制的计算方法
可得
3、将 代入协态方程,且由边界条件 从t=1倒向积分可得 这里选步长因子 。如此继续下去,直至指标函数随迭代变化很小为止。 由 ,得
图b 最优状态的求解
图a 用梯度法寻找最优控制 右图表示了控制和状态的初始值和第一次迭代值,可以看到第一次迭代 就几乎收敛到最优值, 与最优值还有差异,而且一般说来愈接近最优值收敛愈慢。
K=1时时,控制量为
所以,这个例子只要两步迭代即可得到最优解。一般说来,共轭梯度法比梯度法收敛快,但接近最优解后收敛性仍是较慢的。一个补救办法是重新启动,即找出几个共轭梯度方向 后,令 ,再重新迭代,寻找共轭梯度方向。
可以证明 ,即为最优控制。这只要证明
2、共轭梯度法
*
用共轭梯度法寻找最优控制时是沿着所谓共轭梯度向量的方向进行的。为了说明共轭梯度的意义,我们先从求函数极值问题的共轭梯度法开始,再推广到求泛函极值问题。
(1) 求函数极值的共轭梯度法
其中,
C为常数, Q为正定阵。
要求寻找X使F(X)取极值。
设F(X)是定义在Rn空间中的二次指标函数
直接法的特点是,在每一步迭代中,U(t)不一定要满足H 取极小的必要条件,而是逐步改善它,在迭代终了使它满足这个必要条件,而且,积分状态方程是从t0到tf ,积分协态方程是从tf到t0,这样就避免了去寻找缺少的协态初值(t0)的困难。常用的直接法有梯度法,二阶梯度法,共轭梯度法。
间接法的特点是,在每一步迭代中都要满足H取极小的必要条件,而且要同时积分状态方程和协态方程,两种方程的积分都从从t0到tf或从tf到t0 。常用的间接法有边界迭代法和拟线性化法。
带约束的非线性优化问题解法小结
(1)带约束的非线性优化问题解法小结考虑形式如下的非线性最优化问题(NLP):min f(x)「g j (x )“ jI st 彳 g j (x)=O j L其 中, ^(x 1,x 2...x n )^ R n, f : R n > R , g j :R n > R(j I L) , I 二{1,2,…m }, L ={m 1,m 2...m p}。
上述问题(1)是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的最一般模型,它在军事、经济、工程、管理以 及生产工程自动化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非线性规划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是在上世纪 50年 代才开始形成的。
到70年代,这门学科开始处于兴旺发展时期。
在国际上,这方面的专门性 研究机构、刊物以及书籍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国际会议召开的次数大大增加。
在我国, 随着电子计算机日益广泛地应用,非线性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也逐渐地引起很多部门的重视。
关于非线性规划理论和应用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在这一领域 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直接得到最优解,人们普遍采用迭代的方法求解: 首先选择一个初始点,利用当前迭代点的或已产生的迭代点的信息,产生下一个迭代点,一 步一步逼近最优解,进而得到一个迭代点列,这样便构成求解( 1)的迭代算法。
利用间接法求解最优化问题的途径一般有:一是利用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造增广目标 函数,借此将约束最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然后利用求解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 方法间接求解新目标函数的局部最优解或稳定点,如人们所熟悉的惩罚函数法和乘子法;另 一种途径是在可行域内使目标函数下降的迭代点法,如可行点法。
此外,近些年来形成的序 列二次规划算法和信赖域法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在文献[1]中,提出了很多解决非线性 规划的算法。
下面将这些算法以及近年来在此基础上改进的算法简单介绍一下。
1. 序列二次规划法序列二次规划法,简称SQ 方法.亦称约束变尺度法。
最短路问题专业知识讲座
5
0
5
V2
38
6 6 5 5 V6
V1 4
7 2
V4 7
1
6
8
V5 4
V3
V7
4
9
(7) 找出全部与v1,v2,v3,v4,v5,v6相邻旳未标识旳点v7, 求出从v1经过v5到这些点旳距离(v1->v2->v6->v5->v7:13) 以及经过v6到这些点旳距离(v1->v2->v6->v7:14)找出这些 距离中最短旳途径为v1->v2->v6->v5->v7,最短距离为 L15=13,将v7标识为13。至此全部点都已标识,即求出 了v1到全部其他点旳最短途径
5
5
0
5
V2
3
6 5 5 V6
V1 4
7 2
V4 7
1
6
8
V5 4
V3
V7
4
(4)找出全部与v1,v2,v3相邻旳未标识旳点v4,v5,v6,求出
从v1直接到这些点旳距离(v1->v4:7)以及经过v2到这些点 旳距离(v1->v2->v4:11;v1->v2->v5:10;v1->v2->v6:8)以及 经过v3到这些点旳距离(v1->v3->v4:6;v1->v3->v5:12)找出 这些距离中最短旳途径为v1->v3->v4,最短距离为L14=6, 将v4标识为6
数学模型
目的函数: P : min z
ij fij
(vi ,v j )A
fij 0或1, (vi , v j ) A
s.t.
fij f ji 1, i s
最优化:可行方向法
若情形3 不存在, 自然令 t max 然后我们通过求解 min f ( x td )
0t tmax
来计算步长 t. 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得到如下的可行方向法 :
算法13.1 (Zoutendij k算法) 步0 : 选取初始点x0 D, 精度 0.令k : 0; 步2:求解下列关于 d 的线性规划问题 min s.t. f ( xk ) T d aiT d 0, i I ( xk ) aT j d 0, j E || d || 1 得解d k 步3 : 若 | f ( x k ) T d k | , 则得解xk , STOP. 否则转下一步. 步4:由(13.3) 计算t max , 其中x x k , d d k . 求解
考虑到(1)和(2), 我们先介绍线性约束问题的可行 方向法, 然后将其适当推广到非线性约束问题.
第一节 Zoutendijk 算法
一. 线性约束情形
考虑线性约束问题 min f ( x) s.t. g i ( x ) aiT x bi 0, i I h j ( x) a T j x b j 0, j E 记可行域 D {x | g i ( x ) 0, i I ; h j ( x ) 0, j E } x D, 在x处的有效集为 A( x ) I ( x ) E {i | g i ( x ) 0, i I } E (.)
1、下降可行方向
由于(13.1)的约束是线性的, x D, 在x处的可行方向集 S ( x ) {d R n | aiT d 0, i I ( x ); a T j d 0, j E} 而在x处的目标函数的下降方向满足: f ( x ) T d 0 因此, 在x处, 我们通过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来计算下 降可行方向 :
zoutendijk可行方向法例题
zoutendijk可行方向法例题引言本文主要讨论zo ut en d ij k可行方向法在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我们将通过一个例题来详细说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和计算过程。
问题描述假设我们有一个目标函数f(x)和一组约束条件g(x),其中x是一个n维向量。
我们的目标是找到使得目标函数最小化的变量向量x,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
使用zo ut en di jk可行方向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步骤一初始化首先,我们需要初始化一些参数。
假设初始点为x_0,初始目标函数值为f_0=f(x_0),初始梯度为g_0=∇f(x_0),初始可行方向为d_0=-g_0。
步骤二判断终止条件在每次迭代中,我们需要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
常见的终止条件包括:目标函数值的变化量小于某个阈值、梯度的模小于某个阈值、迭代次数达到某个限制等。
如果满足终止条件,则停止迭代并输出最优解,否则进行下一步。
步骤三线搜索在z ou te nd ij k可行方向法中,我们需要进行一维线搜索来确定每一步的步长。
常见的线搜索方法有A rm ij o准则、W ol fe准则等。
假设经过线搜索得到步长为α,更新后的变量向量为x_ne w=x_ol d+α*d_ol d,对应的目标函数值为f_n ew=f(x_n ew),梯度为g_ne w=∇f(x_ne w)。
步骤四更新可行方向根据zo ut en di jk可行方向法的原理,我们需要根据梯度的变化来更新可行方向。
定义p=g_n ew-g_o ld和q=d_o ld。
根据z ou te n di jk可行方向法的更新公式,可行方向的更新公式为:d_ne w=-g_n ew+β*p,其中β=||g_n ew||^2/||g_o ld||^2。
步骤五迭代更新根据更新后的可行方向,我们继续迭代更新。
将更新后的变量向量、目标函数值、梯度和可行方向保存,返回步骤二进行判断终止条件。
例题分析现在,让我们通过一个例题来具体说明zo u te nd ij k可行方向法的求解过程。
清华大学-《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运筹学编号.20345144:学时:72 编者姓名:曾鸿能单位:中山大学职称:副教授主审姓名:单位:职称:教授对象:本科生专业:资源与环境规划年级:三年级编写日期:2001年9月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后,使学生掌握运筹学有关分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牢固掌握解题算法步骤,培养学生应用规划论、优化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为专业课在系统规划、最优设计、参数优选、最优管理与运行等数学方法及计算机算法打下必要的基础。
在已学过微积分、初等集合论和线性代数基础上学习本课程,通过教授、自学、复习、作业练习、辅导、编程上机等教学环节达到上述目的。
学习中要注意到学科系统性,数学概念和逻辑的严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但不偏重纯数学方法论证。
着重基本概念、基本思路、基本方法、算法步骤、几何直观解析。
了解各种方法特点和实用价值,提高建立模型、分析求解能力和技巧。
应注重实际应用中建立模型,选择可行求解的理论方法,编制算法的计算机程序这三方面训练的有机结合。
二、课程内容(含学时分配)绪言:运筹学简史、性质和特点、工作步骤、模型、分支及应用、运筹学展望(1学时)i.线性规划与目标规划(共30学时)1-1 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2学时)一、应用实例二、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三、标准形式1-2 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1学时)教学要求:1.初步掌握建立线性规划模型方法2.掌握线性规划模型特征;如何化线性规划模型为标准型3.掌握两个变量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重点:通过图解法初步了解基本概念和求解思路1-3 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4学时)教学要求:1.掌握可行解、基、凸集、凸组合、顶点的概念2.了解线性规划理论依据---几个基本定理、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基本思路重点:三个基本定理难点:基本定理的证明1-4 单纯形法(4学时)1.单纯形法求解过程说明2.单纯形表(1)单纯形表的结构和原理(2)换基Ⅰ确定换入变量Ⅱ确定换出变量Ⅲ旋转迭代教学要求:牢固掌握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求解方法重点:单纯形方法求解步骤和公式难点:单纯形表构成原理,换基迭代公式推导1-5 单纯形法进一步讨论(2学时)(一)大M单纯形法(二)两阶段法(三)退化问题(四)检验数的几种表示法(五)单纯形法小结教学要求:1.了解引入工人变量目的2.牢固掌握大M法和两阶段法求解过程、判别什么情况下无解3.牢固掌握单纯形法计算框图重点:两阶段法及单纯形法计算框图1-6 改进单纯形法(2学时)教学要求:1.了解改进单纯形方法的思想2.掌握改进单纯形法计算步骤重点:改进单纯形法计算步骤(主要用于计算机计算)难点:新基逆矩阵求解公式及其实质1-7 线性对偶规划(4学时)一、对偶问题提出二、对偶规则三、线性对偶理论四、对偶问题的经济学解释——影子价格五、对偶单纯形法教学要求:1.掌握对偶规则2.了解线性对偶理论、影子价格的意义3.牢固掌握对偶单纯形法重点:对偶单纯形法计算步骤及对偶单纯形法应用范围难点:线性对偶理论的证明1-8 灵敏度分析与参数线性规划(3学时)教学要求:1.掌握系数变化范围的确定及增加新变量、新约束灵敏度分析2.掌握参数连续变化对最优解及最优值的影响重点:灵敏度分析与参数线性规划的应用。
解最短路径问题的两种方法及其应用
解最短路径问题的两种方法及其应用
最短路径问题是指在一张带权图中找到两个节点之间最短的路径。
最短路径问题是许多计算机科学和应用领域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以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方法:
1. Dijkstra算法:Dijkstra算法是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一种
基本算法,它是基于贪心思想的。
该算法首先确定起始点到其他节
点的距离(记为d),然后不断扩大已确定最短距离的节点集,直
到覆盖所有节点。
Dijkstra算法适用于单源最短路径,即从一个节
点到所有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
2. Floyd算法:Floyd算法也是一种经典的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的算法,它是一个动态规划算法。
该算法利用动态规划的思想,通
过比较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经过第三点(中转点)的路径长度,更新
路径长度。
Floyd算法适用于多源最短路径,即从任意两个节点之
间的最短路径。
这两种算法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机科学和应用领域,如网页
排名算法、图像处理、计算机网络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
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在进行新装备设计开发时,必须考虑到装备可靠性方面的要求。
所谓可靠性,指的是装备在规定的时间和工作条件下,无故障的完成任务的能力。
装备的组成形式可以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的情况。
串联结构如图1所示,可靠性计算方式为;并联结构如图2所示,可靠性计算方式为,分别表示系统、部件1和部件2的可靠性。
为了提高系统的总体可靠性,我们希望单个部件的可靠性水平越高越好。
但部件的可靠性水平与成本密切关联,可靠性水平越高,成本也就越高。
因此,我们希望在一定的成本约束下,使系统的总体可靠性水平达到最高。
12
图1 串联结构
1
2
图2 并联结构
现有一装备系统,其组成结构如图3所示。
可以看出,该系统由5个部件组成。
假定各部件的基础可靠性为,对应的基础成本为,可靠性每提高0.01,部件成本提升量为,即可靠性增长量与成本增长量的比例系数。
具体值参见表1。
2
3
4
5
1
图3 装备结构图
表1 部件性能参数
部件编号基础可靠性基础成本成本提升量(可靠性每增加0.01)
1 0.90 10 1
2 0.92 18 1.5
3 0.95 20 2
4 0.89 9 0.9
5 0.95 20 2
现要求在总成本不超过90的前提,使得装备的总体可靠性水平达到最高。
提示:可靠性是在[0,1]区间内的连续量;总体成本为各部件成本之和。
分析:
设5个部件的可靠性提高量分别为
1
R
∆、
2
R
∆、
3
R
∆、
4
R
∆、
5
R
∆
则系统可靠性
5
4
3
2
1
))
1(
)
1(
)
1(
1(R
R
R
R
R
R
s
⋅
-
⋅
-
⋅
-
-
⋅
=
)95.0())11.0)(05.0)(08.0(1()90.0(54321R R R R R ∆+⋅-∆-∆-∆+⋅∆+= 约束条件为:
∈∆+190.0R [0 1]、 ∈∆+292.0R [0 1]、 ∈∆+395.0R [0 1]、 ∈∆+489.0R [0 1]、 ∈∆+595.0R [0 1];
054321≥∆∆∆∆∆R R R R R 、、、、;
90)29.025.1(10020920181054321≤∆+∆+∆+∆+∆+++++R R R R R
将其化简后得
⎪⎪⎪
⎪⎪⎪
⎪⎪⎪⎩
⎪
⎪⎪
⎪⎪⎪
⎪⎪⎪⎨⎧≤∆-≤∆-≤∆-≤∆-≤∆-≤∆+∆+∆+∆+∆≤∆≤∆≤∆≤∆≤∆→∆+⋅-∆-∆-∆+⋅∆+-0
000013
.029.025.105
.011.005.008.01.0:
min )95.0())11.0)(05.0)(08.0(1()90.0(543215
4321
5432154321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st R R R R R 由于问题计算量过大,借助于matlab 工具实现 源代码:
A=[1 0 0 0 0;0 1 0 0 0;0 0 1 0 0;0 0 0 1 0;0 0 0 0 1;1 1.5 2 0.9 2;-1 0 0 0 0;0 -1 0 0 0;0 0 -1 0 0; 0 0 0 -1 0;0 0 0 0 -1];
b=[0.1 0.08 0.05 0.11 0.05 0.13 0 0 0 0 0]; x0=[0 0 0 0 0]'; Aeq=[]; beq=[];
format long; func;
sz=length(x0); [m,n]=size(A);
%把A 分解为A1,A2,其中A1为起作用约束 for k=1:1:100 A1=A; A2=A;
b1=b';
b2=b';
for i=m:-1:1
if abs(A2(i,:)*x0-b2(i,:))<0.1
A2(i,:)=[];
b2(i,:)=[];
end
end
for i=m:-1:1
if abs(A1(i,:)*x0-b1(i,:))>=0.1
A1(i,:)=[];
b1(i,:)=[];
end
end
A1;
A2;
b1;
b2;
i2=rank(A2);
AE=[A1;Aeq];
[i1,j1]=size(AE);
r=rank(AE);
%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得到可行下降方向d0
s=diff_val(x0);%自定义函数diff_val(x0)作用是求所给函数在x0出的偏导数c=double(s);
lb=-1*ones(sz,1);
ub=ones(sz,1);
k1=length(b1);
k2=length(beq);
p=zeros(k1,1);
q=zeros(k2,1);
[d0,mn,m1,m2,m3]=linprog(diff_val(x0),A1,p,Aeq,q,lb,ub);
d0;mn;
df=abs(s*d0);
if df<1e-14
'最优解d为:';
x0;
f_val=fval(x0);
k;
return
else
%进行一维搜索,求f(xk(k+1))的最小值
b_=b2-A2*x0;
d_=A2*d0;
[dh,dl]=size(d_);
ul=1;
for i=1:1:dh
if d_(i,:)>=0
u=1;
else
u=0;
end
ul=ul*u;
end
ul;b_;d_;
vmax=inf;
if ul==0
vmax=inf;
else
for i=1:1:dh
if d_(i,:)>0
v=b_(i,:)/d_(i,:);
if v<vmax
vmax=v;
end
end
end
end
end
vmax;
h=fmin(x0,d0,vmax);
a=x0+h*d0;
f_val=fval(a);
x0=x0+h*d0;
end
回调函数:
●func 记录函数及其自变量信息
syms x1 x2 x3 x4 x5;
f=-(0.9+x1)*(0.95+x5)-(0.9+x1)*(0.95+x5)*(x2-0.08)*(x3-0.05)*(x4-0.11); x=[x1,x2,x3,x4,x5];
●fval 计算函数在x0处得函数值
function f_val=fval(x0)
func;
f_val=subs(f,x,x0);
●diff_val(x0)计算函数在x0处得导数值
function s=diff_val(x0)
func;
grad=jacobian(f,x); s=subs(grad,x,x0);
fmin(x0,d0,vmax)求函数在[0,vmax]上的最小值 function h=fmin(x0,d0,vmax) func syms h; a=x0+h*d0;
f_val=inline(subs(f,x,a)); if vmax==inf
min_h=fminbnd(f_val,0,10000); else
min_h=fminbnd(f_val,0,vmax); end
h=min_h;
计算结果: x0 =
0.068373258286964 0.000000005045114 0.000000006952478 0.068373209985112 0.000000008008447
f_val =
-0.919801424130391 故当
8008447
0.9500000099851120.95837320 6952478
0.95000000 5045114
0.92000000 82869640.9683732554321=====R R R R R 时,得到最优值:41303910.91980142=s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