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_课标通用】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排查通史重构课件:第1部分专题2

合集下载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板块二 中国近现代史 微专题1 中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课件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板块二 中国近现代史 微专题1 中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课件
制度化轨道。
2.政治协商制度 (1)正式确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八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解决了民主党派的发展前途问题,确立了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3)新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16字方针: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政治协商制度被写入宪法,走上了
步意义。 3.发展 (1)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展开竞争。 (2)1912年,国民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3)1913年,宋教仁被刺杀后,发动二次革命。 4.失败:袁世凯成为正式大总统后,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二)国民党政府时期——实行“训政” 1.背景: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北洋政府统治结束。 2.开始:1928年,国民党通过《训政纲领》。 3.内容:以党代政,国民党掌握实权,剥夺人民权利。 4.实质:一党专政,独裁统治。 5.结束:1948年,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进入“宪政”时期。
微专题1 中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北洋政府时期——政党政治的尝试 1.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华民国的成立。 2.开始:《临时约法》的颁布。 (1)内容:确立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2)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
设立边区政府,作为 民国地方政府;实行 “三三制”原则
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 巩固人民政权
意 义
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 的尝试
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加强了 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 奠定了基础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是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 中央到地方的正式建立。 (3)1957年后,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使其作 用和地位被削弱。 (4)“文化大革命”十年,遭到破坏。 (5)“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逐步恢复和完善。

步步高全国通用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第4讲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

步步高全国通用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第4讲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

考点一 晚清时期的中国政治
主干知识排查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原因 (1)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蓄 意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沦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 京条约》。
生活: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以及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推动,西方的生活 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
内容索引 考点一 晚清时期的中国政治 考点二 晚清时期的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 考点三 晚清时期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模块结合 本阶段贯通性热考问题 考向预测 原创押题 · 热点追踪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解析
针对练1 佩弗在《远东》中说:“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 品,真是荒唐可笑”,对于其中“荒唐可笑”的正确理解是( ) A.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政体没有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B.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
C.暗喻资产阶级应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20世纪初中国整个一代人的努力都失败了 解析 辛亥革命后建立起的中华民国政府尽管号称“共和国”,但由于 北洋军阀篡夺了革命成果而使得民国徒有虚名,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资产阶级的救国之路并不适合当时的中国。
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 (1)原因 ①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③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 ④中国人民掀起了收回利权运动,引发了振兴实业的又一个高潮。 (2)表现:传统工业棉纺织业发展尤为迅速。
三、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的变化 (1)鸦片战争后,西装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流行,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 行不悖。 (2)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 的婚姻制度。 (3)辛亥革命时期 ①民国政府颁布《剪辫通令》,革除结辫陋习,“断发易服”具有了反 清革命的色彩。 ②辛亥革命以后,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和旗袍。 ③礼仪简化,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2+中外近代文明+第8讲+中国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人教版)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2+中外近代文明+第8讲+中国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人教版)

三、思想上:近代前期中国四大社会思潮
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等思潮,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主干知识自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1.维新变法思想:甲午战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最强音,资产 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君 主立宪制,掀起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主干知识自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主题三 从君主立宪思想到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演变特 点及影响
视角1 从文明演进角度考查维新派思想主张
【考题6】 (2015·课标全国Ⅱ,29)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 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 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
第8讲 中国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 发展——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主干知识自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到五四运动前(1894~1919年)是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也是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时期。 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 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主干知识自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审题定位 近代中国——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题关键 据材料“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 年……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可知,政府鼓励 企业自由竞争,故B项正确。 答案 B
主干知识自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视角2 运用图文材料,考查民国时期列强经济侵略的特点及原因
【考题5】 (2015·福建文综,24)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
出入超变动表。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 )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1讲学科前沿—五大素养引领历史学习课件2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1讲学科前沿—五大素养引领历史学习课件2

D.历史解释受价值立场影响
解析:材料表明对刘濞的同一件事,产生了不同的评价。依据甲 乙两人的解读来看,甲是站在统治者的方面来看的,而乙是站在人民 角度来看的,表明历史解释受价值立场影响,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 价值立场对史料解读的影响,而不是史料本身的确定与否,A错误; 历史解释要以事实为依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人们可以通 过史料记载、文物的出土等来了解历史史实,人们无法了解事实原貌 的说法过于偏激,C错误。故选D。
答案:D
●五 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索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 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 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典例3] [2020·烟台市高三一模]在以往的社会史研究中,学者 较重视传统官方史料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西方学者更多地 利用民间的遗嘱清单、赡养协议、孤儿院记录等资料对家庭、妇女、 经济等进行专题性研究。这种转变( )
A.说明官方史料可信度较低 B.可较全面展示社会发展状况 C.表明社会史研究走向没落 D.证明西方社会矛盾尖锐激化
[典例2] [2020·开封市高三二模]下图是小明在复习《走向世界 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时,为落实“时空观念”而整理的示意图。图 中方框中应填入的历史事件是( )
A.工业革命 B.新航路开辟 C.启蒙运动 D.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6世纪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影响最 大的是地理大发现,也就是新航路开辟。故B正确;工业革命1765年 开始,故A错误;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故C错误;第二次工业革 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D错误。 答案:B
●三 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 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学是一门实学,对历史的探究是以求真求 实为目标,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 为证据,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有一分史料说一分 话”。史料既是我们揭示历史真相不可或缺的证据,更是我们评析历 史人物、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基石。因此,“史料实证”既是历史 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 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要学会如何搜集、辨别、选择和使用各种历史资 料,在史料中发现线索和有效信息,并经过思辨与探究而判断史料是 否可以作为实证的证据,培养“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步骤一 通史复习 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步骤一 通史复习 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第一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通史概览·一目了然——时序贯通构建时空观念【阶段特征】先秦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时空定位】【整体感知】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上:经历了由原始农业到小农经济的演变,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

小农经济形成并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3.思想文化上: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儒学官方化得以确立,中国传统文化奠基和发展起来;文学体裁多样;实用科学兴起。

考点整合·一一突破——知识纵横把握通史体系[主干知识重构——理线索]整合一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一、夏、商、西周时期1.政治(1)王位世袭制: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2)分封制与宗法制:(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1)农业:以石器为主。

出现青铜农具,但较少使用。

土地制度:井田制。

(2)手工业:完全官营;商周青铜铸造水平高超;商代出现原始瓷器。

(3)商业:商朝职业商人产生;周朝商业由官府统一管理。

3.文化(1)商朝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也有一些是刻在器物上的铭文。

(2)夏商产生了宫廷舞蹈,周朝制定出包括舞蹈在内的礼乐制度。

二、春秋战国时期1.政治动荡与变革:争霸与兼并战争,宗法制与分封制遭到破坏;秦灭六国。

2.经济(1)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包括国家、地主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等几种形式。

(2)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直到鸦片战争后才逐步瓦解。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板块一微专题3 中国古代的赋税、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件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板块一微专题3 中国古代的赋税、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件
微专题3 中国古代的赋税、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1.秦汉时期,赋税大致包括三部分:田赋、人头税(口赋、算赋)和 徭役 (1)秦朝田赋税率极高,“取泰半之赋”。汉初田赋税率大大降低, 直至降到三十税一。 (2)秦朝口赋极重。汉朝人头税分田赋、算赋,还征收财产税。 (3)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与戍卒3种。
5.隋统一后,重定户籍。唐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政府还会“刮 户”。
6.宋朝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分类原因: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 政策,土地兼并严重。
7.元朝与明朝,都以职业定户籍。明朝户籍称“黄册”。 8.清朝基本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雍正时期摊丁入亩后, 户籍停止编审,名存实亡。 户籍的作用:是历代封建王朝赋役征发的依据,是为赋役征发服务 的。
四、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历史背景: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 2.表现 (1)政府为主体,民间社会处于辅助地位。汉代建立常平仓制度;隋 文帝置仓积谷,鼓励民间置“义仓”。 (2)有尊老养老的传统。唐朝开始,设有救济的专门机构。 (3)宋朝开始,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如北宋范仲淹创设义 田,赈济族人。 (4)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善堂、善会等机构。 3.特点 (1)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同时疏导和安 置流民。 (2)社会救济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2.隋朝主要征收租调役。唐朝继承了隋朝的这一制度,并将其发展 成租庸调制
(1)内涵:租,指地租。调,指绢、布等。庸,指缴纳一定的绢、布 来替代徭役。
(2)基础(前提):均田制的推行。
3.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 4.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多且重。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 实行募役法。 5.元朝基本上沿袭了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在北方与南方实 行;另外还有科差。 6.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主理 1.基层组织 (1)内容: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基层组织。 (2)表现: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唐朝农村设里和乡,城市设坊 和村;明朝实行里甲制。 2.基层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秦汉实行什伍组织,唐朝实行邻保制度,北宋王安石实行保甲法,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第1编 中国古代史 第0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第1编 中国古代史 第0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
发展。
深化8大核心要点——激活思维潜能
要点一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1.多元一体: (1)纵观中华文明形成的整个过程,各主要文化区整体上呈现出百花 齐放、多元并进的局面。 (2)此后中原地区开始呈现出汇聚周围地区先进文化因素并率先发展 的趋势,逐渐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2.兼容并蓄: (1)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的交流日益深入,彼此吸收各自长处,加 速了各地区文明化的进程。 (2)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还吸收周边地区先进文化因素,这种开放 性吸收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产生重要促进作用。
要点七 先秦儒学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要点
阐释
仁爱思想
(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 (2)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统治者要爱民,得民心
强调整体精神和 在儒家思想中,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民族利益和整体利
群体意识 益都占有重要地位
(1)孔子强调“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提倡人伦价值 (2)孟子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及其应尽的义
清单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1.政治转型:走向统一、集权趋势 (1)列国纷争:春秋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战国时期,郡 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 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 (2)华夏认同:春秋战国时期,戎狄蛮夷等族逐渐融入,华夏族更加 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3)变法运动 ①各国通过变法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②秦国的商鞅变法:秦国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和军功、建立县制 等,顺应历史潮流,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第一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
时空定位·通史概览
关键能力·精准特训
命题探究·多维讲练

新教材2024届高考英语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强化练专题二阅读七选五强化训练十五逻辑推断法

新教材2024届高考英语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强化练专题二阅读七选五强化训练十五逻辑推断法

强化训练十五逻辑推断法(A)In 2013, digital media consultant Baratunde Thurston launched an experiment. He decided to disconnect from his online life for twenty­five days: no Facebook, no Twitter, not even e­mail. He needed the break. __1__It didn't take him long to adjust to a disconnected life. By the end of that first week, he was less stressed about not knowing new things. __2__ He enjoyed food without Twittering the experience. But the end came too soon. After the twenty­five days, he had to restore his online presence.His experiment summarizes two important points about our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networks like Facebook and Twitter. The first point is that we increasingly recognize that these tools fragment (碎裂) our time and reduce our ability to concentrate. __3__ But the problem is especially serious if you're attempting to improve your ability to work deeply.To fight back against these distractions, Thurston felt his only option was to quit the Internet altogether. But the problem is that no one is meant to actually follow Thurston's lead.__4__ That is to accept our current distracted state as unavoidable. This brings me to the second point summarized by Thurston's story: it didn't take him long once the experiment ended to slide back into the fragmented state where he began.This rule proposes a third option: accepting that these tools might be vital to your success and happiness, but meanwhile accepting that most people should be using fewer such tools. I won't ask you, in other words, to quit the Internet altogether like Thurston did. __5__ There is a middle ground, and if you're to develop a deep work habit, you must fight to get there.A.He struck up conversations with strangers.B.It is a real problem for many different people.C.“I was burnt out, fried, and done,” he explained.D.This reality accounts for the remaining alternative.E.He had to return to the online world with books to market.F.But I'll ask you to reject the state of highly distracted connectedness.G.Fortunately, you will break the habit of surfing the Internet gradually.[答题区]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B)Want a relaxing but fun challenge at home? __1__ Puzzles have been around for more than 250 years and the challenge of working out where each piece goes and carefully recreating the scene on the box lid can keep you busy for hours, days or even weeks.Puzzles come in a huge range of sizes and difficulty levels. For beginners, a 100­piece puzzle is usually a good starting point. __2__ Try grouping pieces with the same colours or designs because they will probably go in the same area oncethe puzzle takes shape.__3__ Those pieces are easier to find because they have a straightside. Stay patient as you search through and try to make it fit together. You maynot find any connecting pieces for ages but then several may suddenly appear.For a real test, puzzles that have 1,000 pieces or more are a tough taskand it's best to complete them with friends or family if you can. Choosing a scenethat interests you, such as a favourite film, sport or location, can help keep you interested and determined to work to the final piece. You can get fun educational puzzles, too. __4__Some of the best places to pick up puzzles are charity shops. They're oftenon sale for less than $5. Once you have completed a puzzle, it's nice to exchangeit with a friend. __5__ You just upload an image, such as a familyscene, and they will make a puzzle from it and post it to you. It makes a lovelyand unusual present.A.So others can have a go.B.You can't beat a good puzzle.C.Some companies make personalised puzzles.D.However, a good start doesn't always lead to a good result.E.Most people like to start by getting the four edges of a puzzle laid out.F.It can get you used to sorting out how the shapes, patterns and coloursgo together.G.For example, you may try a map of the world, historical timelines or theperiodic table.[答题区]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C)The arrival of autumn has left me charmed once again by its generous harvestof pomegranates (石榴). While pomegranate juice had always been a favourite of mine,for a long time, I couldn't say the same for the actual fruit. __1__ How couldanyone possibly take pleasure in eating that? But by chance, I changed my mind.A handful of small pomegranate trees grow just outside the gate of myhusband's family home in rural Zhejiang. __2__ So one autumn, mymother­in­law gave me and my husband a bag filled with pomegranates she had pickedherself.At first, I rejected the seemingly burdensome pile of fruit on ourdinner table. __3__ He continued to bite on pomegranates and offerme a taste of the seeds, and eventually curiosity won. I popped a handful in my mouth,and found myself surprised in the best possible way.The seeds were filled with that familiar rich and sweet flavour. __4__ Moreover, it was superior to anything I had encountered in liquid form. Later,I'm always fascinated to discover the many locales in China also touched by the sweet pleasures of the pomegranate.__5__ At that time in my life, moving around left me toomuch stress, which usually left me with the discomfort of a nervous stomach. Butamong the many health benefits of the pomegranate is that it can naturally improve digestion. Regular consumption of the fruit had comforted my gut (肠道) so much. If you've yet to be addicted to the delights of the pomegranate, it's not too late to try.A.One taste turned me into a lifelong fan just like that.B.I had thought it's a bunch of soft and juicy little seeds.C.The branches are overhanging with the fruit every fall.D.My husband still attempted to persuade me to take a bite.E.It's the season's finest freshly­squeezed juice from the fruit.F.The healing properties of the fruit I experienced added to its charm.G.That was the same taste I had come to treasure about pomegranate juice.[答题区]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强化训练十五逻辑推断法(A)【语篇解读】本文是一篇说明文。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篇高考聚焦中外关联专题1丝绸之路下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课件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篇高考聚焦中外关联专题1丝绸之路下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课件

3.宋元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1)概况: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 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在此停泊的外 国海船经常在百艘以上,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2)由陆路为主转为海路为主的原因 ①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阻隔。 ②陆上丝绸之路本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 ③与当时主要外贸商品有关,汉代以丝织品为主,两宋以陶瓷为主,不易陆路运输。 ④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地位提高,尤以海运为主。 ⑤宋代航海业和造船业的发展,航海经验的积累。 ⑥波斯、阿拉伯商人在沿海的活动。 4.明清丝绸之路的萎缩:郑和下西洋后,包括整个清朝时期,政府的海洋政策走向保守。因为 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广州一处对外 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文化交流之路: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古代技术如造纸术、印刷术开始 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出现。流传于山区的坎儿井和井渠技术在西域使用,并 逐步流传至更远的国家。 3.宗教传播之路:西汉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沿着丝绸之路的分支, 传播到韩国、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明末清初之际,为传播天主教,大批传教 士来到中国。传教士作为西学东渐的桥梁,给中国带来了有关地理、火炮、水 法、钟表、机械、建筑、医药、绘画和音乐等方面的新知识。同时也担当起 了中西学交流的任务,他们是最早中国文化和思想西传的媒介。 四、明朝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的壮丽诗篇 1.概况: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率船队下西洋,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 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 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二部分 第2讲 史法运用——五大史法论证探究问题课件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二部分 第2讲 史法运用——五大史法论证探究问题课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美城市环境卫生治理 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案: 相同:中美两国城市化发展迅速;积极面对与治理城市环境问题;都采用科学 的技术治理方式。 不同:美国治理成效显著,中国治理成效有限;美国民众公共卫生意识强烈, 中国民众卫生意识淡薄;美国建立在自我创新与探索的基础上,中国更多借鉴西 方的治理方式。 原因:美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化的推动;较早独立,制度健全,治理能 力提高,人文思潮影响,环保意识增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工业 化水平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局动荡;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民众观念落后。
『尝试应用』 1.[2022·上饶市二模]据史料统计,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人口在1700年
至1741年时,约有580万至600万,1760年为666.5万,1790年则达到了 821.6万。其中人口中的70%至90%都是在18世纪下半期增长的。由此 可知,上述变化( )
A.得益于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B.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强大推动力 C.导致了英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 D.促使英国开始走上对外殖民道路
史料 达·芬奇指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服从客观的 必然规律,而不是服从神的意志,他谴责经院哲学家凭神的启示就能 通晓一切秘密的信条是邪说。人文主义者提倡理性和冒险精神,主张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追求深广渊博的知识,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史论互证 史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思想根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文主义者提倡开拓冒险精神。
材料二 在秦汉帝国,氏族血缘关系残余被较为彻底地铲除,但罗 马帝国则长期残存。罗马与秦汉的专制政体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秦汉 郡县的机构庞大,管理范围涉及诸多方面。但尽管秦汉郡县机构复杂, 人员众多,管理层次却是相当分明的。而罗马行省机构则远不及秦汉 帝国那样复杂。罗马行省之下为城市,由于城市具有自治或半自治的 性质,所以行省机构设置简单,官吏人数不多。罗马行省主要负责税 收、司法和治安等方面事务,远不及秦汉郡县管辖得那样广泛。尽管 随着罗马帝国的发展,中央政府对行省的控制不断加强,但罗马行省 始终没有形成层次分明的管理机构。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2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2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第2讲权力支配下的农耕文明——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立德树人/多维思考/导向教学从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来看: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生态理念和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对当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借鉴古代的经济政策,发挥政府在农业和商业中的积极作用,对于促进农业和商业的产业转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来看:“一带一路”是当前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

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以其连接的文明形态之多、跨越历史时期之长而光耀人类文明的史册。

如今,中国以互尊互信、合作共赢、文明互鉴的诚意,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这个宏伟的战略构想,赋予古老的丝绸之路以全新的生命,承载着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也符合全球区域合作的时代潮流。

从近三年的高考命题点来看:为文明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的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和土地制度、生存空间逐渐变动的经济重心的南移以及重大转型时期的商业发展是本专题的热考点。

复习备考时,既要对教材主干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又要注重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关注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的历史变动、制度或社会结构的变迁,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高度认识古代中国经济的典型特征。

线索一古代农业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为突出特征。

线索二古代手工业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线索三古代商业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国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松散的过程。

线索四古代经济政策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两者均是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专题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2

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专题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2

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于鼓风冶铁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
二轮通史历史
冲关
网络构建
知识主线
要点归纳
发展与繁荣 从魏晋 (1)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北朝烧制出白瓷 南北朝 (2)隋唐:制瓷手工业技术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到宋元 (3)宋元: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黄道婆改进了棉纺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
二轮通史历史
冲关
网络构建
知识主线
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
专题整合突破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
二轮通史历史
冲关
网络构建
知识主线
要点归纳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
二轮通史历史
冲关
网络构建
知识主线
要点归纳
网络构建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
二轮通史历史
冲关
网络构建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
二轮通史历史
冲关
网络构建
知识主线
要点归纳
奠定农业社会基础 (1)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 夏商周 (2)耕作方式为石器锄耕 (3)工具: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4)经营方式为“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 传统农业形成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 春秋战国 (2)生产技术:注重精耕细作,使用垄作法,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 (3)土地制度:井田制遭到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 (4)经营方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松动

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影响了资本主义
策 明清
萌芽的发展——固守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1+中外古代文明+第1讲+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人教版)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1+中外古代文明+第1讲+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人教版)
治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 (2)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对人类文
文 政治制度 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是近
明 (3)对外关系由开放走向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 现代欧美国家法律的源头
界潮流
(1)“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是古代中

表 国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
海外贸易兴盛,奴隶制工商业发
视角2 从发展角度考查汉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措施和目的 【考题4】 (2013·山东文综,10)《汉书·食货志》记载:
“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 没入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审题定位 汉代——重农抑商政策 解题关键 由题干中的贾人“皆无得名田”“敢犯令,没 入田货”可知这是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重农抑商政 策实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小农经济,从而维护封建统 治的经济基础,故答案为D项。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 现,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 D
2.手工业 (1)西周手工业完全官营,商周青铜铸造技艺高超;春秋战国 时期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 (2)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丝绸远销欧洲并获“丝国”称 号;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3.商业 (1)商朝职业商人产生;周朝商人由官府统一管理;春秋战国 时期官营局面被打破,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2)秦统一货币等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的交流;汉代专供贸易 的“市”出现;开通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 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 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一大特征。

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板块1 通史横向整合 第2讲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时期课件

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板块1 通史横向整合 第2讲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时期课件
④文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 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⑤选官与考核: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 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
⑥法律:颁行法律,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还发布法 律文告,称“令”。
⑦民族关系: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秦朝北 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4)对外关系:汉朝对外已打通陆海两个通道。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 亚、西亚延伸。97年,甘英出使大秦。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
(5)赋役:大致有:田赋、人头税和徭役。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 赋,还征收财产税。
(6)户籍:编户齐民。 (7)基层组织: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里之外有亭,设亭 长。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互相监督。 (8)救济与优抚: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秦汉 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
2. (2022·武汉市高三五月模拟)秦权秦量是秦朝的权衡器和量器实 物,出土地点分布极广,除秦国故地陕西、甘肃大量出土外,在山东、 山西、江苏等地都有出土。秦权质地有铜、铁、陶三种,秦量有铜方 升、铜椭量等,在其上有大量的秦朝诏令。秦权秦量的大量出土,反映 了秦朝( C )
A.推行郡县制效果明显 B.颁布律令长治久安 C.统一度量衡措施得力 D.修筑驰道沟通南北
2.经济与社会生活 (1)西汉初,“与民休息”,出现“文景之治”。东汉初清查全国垦 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2)农业:牛耕普及;修建龙首渠等;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 迅速,土地兼并严重,形成庄园经济。 (3)手工业:汉朝的画像石中出现人们使用纺车纺纱场景。人们使用 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板块二微专题2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课件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板块二微专题2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课件

三、新中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1.新中国成立后,采用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的干 部制度。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2.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公务员法》,标志着国家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3.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是,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不 搞“政治中立”,坚持党管干部,不搞“两官分途”,坚持服务于民 的宗旨。
二、民国时期的选官制度 1.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1)内容: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完善国家政治制度, 建立文官运行机制。 (2)评价:基本没有实行,但对后来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 影响。 2.北洋政府的选官制度 (1)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 (2)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标志着文官考试 制度的建立。文官考试由政事堂铨叙局负责。但其具有女子不得参加
2.选官制度的改革 (1)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各省改“学政” 为“提学使司”,府、州、县设立劝学所,管理地方教育。 (2)选官制度更新,录用新式学堂毕业生。 (3)1904年初,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 度正式设立。 (4)制定《考验游学毕业生章程》,确立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
微专题2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一、晚清选官制度的改革 1.科举制度的废除 (1)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在康有为等人的建议下,废八股,改试 策论,后未能实行。 (2)1901年,实行新政。各省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 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3)1905年,光绪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奏请,下诏废除科举 制。乡会试一律停止,学务大臣颁发教科书,城乡各处遍设学堂。
文官考试的局限性。 (3)甄别主要是指对已经在文官பைடு நூலகம்位上工作的人,决定其能否留任。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板块二专题五晚清时期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课件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板块二专题五晚清时期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课件

微专题1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
解析:由材料“原有的法律体系随之发生改变”“新增打击拐卖人口出洋、 允许华民出洋务工的条文”可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清政府原有的律例内 容被逐渐打破,同时清政府又根据时局制定了新的法律条文,说明清政府通 过调整法律以应对时局,故选D项;材料未提及清朝借鉴西方法律,排除A项; 清政府法律条文的变化受到西方列强的影响,“关系密切”表述夸大史实, 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已被迫从闭关锁国走向开放,时间上与材料不 符,排除C项。 答案:D
专题五 晚清时期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线索三: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机进行的探索。 为挽救日益加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各阶层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探索。农民 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地主 阶级开明派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派以“自 强”“求富”为目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开展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改 良派主张学习西方制度,进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等。
面长丰满,红须,手垂过膝;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 民国前后革命党人 博学,治《春秋》《汉书》
A.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 B.不同的描述体现人物的多面性
C.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 D.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
微专题2 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挽救时局的努力
解析:由材料“有极大之膂力与极敏捷之知觉”“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 无异人处”“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可知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的领 袖,提出平分土地的主张,满足了农民阶级的需要,因此太平天国方面对洪 秀全做出了较高的评价,由于太平天国反对清政府的统治,因此清政府对洪 秀全的形象进行了大肆的诋毁,民国前后的革命党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 府的统治,视洪秀全为“英雄”“豪杰”,因此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受制于当 时的历史条件,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故选C项;不同史料对人物记载 的不同是由于其立场的差异,排除A项;材料强调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对洪秀全 的不同评价,并非对人物多面性的描述,排除B项;材料强调不同时期从不同 立场对洪秀全的描述,着眼点在于不同立场而非不同时期,排除D项。 答案: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