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贸易改革政策合规要点提示及对我行贸易融资产品影响分析
货物贸易外汇政策改革
货物贸易外汇政策改革引言外汇政策的改革在现代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货物贸易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外汇政策则直接影响商品的国际交易。
因此,进行货物贸易外汇政策改革,对于促进贸易便利化、增加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将分析货物贸易外汇政策改革的必要性、挑战以及可行的改革措施。
货物贸易外汇政策改革的必要性货物贸易外汇政策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贸易便利化当前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繁琐的货物贸易外汇政策对于贸易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改革这些政策可以降低贸易成本、简化贸易程序,提高贸易的便利性,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2. 增加国际竞争力国际贸易中货币的汇率对于商品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采取适当的外汇政策改革措施,可以调节汇率波动,增强本国货物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这对于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增加国际贸易顺差具有积极意义。
3. 推动经济发展货物贸易外汇政策的改革不仅仅有利于促进贸易发展,还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例如,适当放松货物贸易外汇管制,鼓励进出口贸易,可以带来外汇收入的增加,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
货物贸易外汇政策改革的挑战货物贸易外汇政策改革面临着一些挑战,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主要挑战:1. 财务稳定性风险货物贸易外汇政策改革会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可能导致市场变动剧烈,从而影响国家的财务稳定。
因此,在进行政策改革时,需要谨慎权衡各种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稳定管理。
2. 国际关系压力货物贸易外汇政策改革往往牵涉到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各国之间的贸易政策改革往往会涉及到谈判、协商等复杂的过程,可能引发国际关系的紧张和压力。
3. 利益分配问题货物贸易外汇政策改革可能会重新分配贸易利益。
这可能会引发一些利益相关方的利益纠纷,导致政策改革的推进受阻。
因此,在进行政策改革时,需要考虑到各方利益,并进行适当的协调。
货物贸易外汇政策改革的可行措施为了应对上述挑战,推进货物贸易外汇政策改革,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改革措施:1. 放宽货物贸易外汇管制可以适当放宽货物贸易的外汇管制,简化贸易手续,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进出口贸易的便利性。
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及其管理对策分析
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及其管理对策分析【摘要】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是企业在进行跨国贸易时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其管理对企业的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定义及分类,接着分析了其主要来源,包括市场、政治、汇率等多个方面。
在风险管理方面,本文提出了管理原则和方法,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如多元化融资渠道、合理控制货款支付等。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展示了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的具体做法和效果。
总结中强调了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内部培训、定期评估风险管理体系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对策、案例分析、重要性、展望、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是指参与国际贸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汇率风险、政治风险等。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风险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管理国际贸易融资风险,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和贸易顺利进行,成为各国企业和政府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研究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国际贸易是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促进商品和服务的流动,加强各国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由于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贸易风险不可避免地存在,对企业和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
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融资方式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贸易融资风险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对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有效的风险管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及其管理对策,旨在深入分析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定义、分类、主要来源以及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分析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各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帮助企业更全面地认识国际贸易融资风险;2. 探讨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主要来源,为企业更好地预防和解决融资风险问题提供参考;3. 探讨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为企业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指导;4. 探讨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的具体对策,为企业在面对融资风险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5. 分析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的案例,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国内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浅析
国内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浅析【摘要】本文主要对国内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进行了浅析。
在文章介绍了背景信息并阐述了研究意义。
接着在分别对国内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概述、风险来源分析、风险管理措施讨论、案例分析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在总结了文章内容,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了解国内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特点及管理策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国内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风险来源、风险管理、案例分析、未来发展、总结、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国际贸易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国之间密切合作的重要方式。
在国际贸易中,融资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商业银行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国内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际贸易结构的不断调整,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了解国内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中面临的风险,并探讨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对国内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进行浅析,旨在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国内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日益活跃,国内商业银行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了解风险源头、探讨有效管理措施对于降低风险、提高业务效益至关重要。
二是对于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和监管有一定借鉴意义。
政府相关部门在监管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时需要考虑到融资活动所存在的各种风险,因此深入研究对于政策的落实和监管的规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对于学术研究和学生学习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国内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深入研究,可以为相关学科领域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经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 异常交易和违规行为的监测和预 警,提高外汇市场的透明度和可 预测性。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进程
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扩 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 使用范围,降低汇率风险和交易 成本。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 2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共同 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改革内容 • 改革的影响 • 实施情况与效果评估 • 未来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全球经济一体化
技术进步的推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跨 境贸易活动日益频繁,对货物贸易外 汇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 的快速发展为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 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可能性。
促进贸易便利化
改革有助于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国际竞争 力。
适应新经济形势
改革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新技术发展的必 然要求,对于推动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2
改革内容
简化进出口收付汇手续
01
取消企业分类和贸易外汇收支逐笔核查管理,改为实施贸易外 汇收支便利化政策。
02
简化企业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管理,取消账户限额。
允许企业自主选择是否开立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并可在经营结
03
汇或贸易收付汇后办理资金结算。
实施分类管理
根据企业合规情况和风险程度,将企 业分为A、B、C三类,实施动态分类 管理。
A类企业可享受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 政策,B类企业在落实相关审慎监管 措施后也可享受便利化政策,C类企 业需严格遵守现行管理规定。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随着我国货物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的改革,对于促进我国外贸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外贸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我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举措、改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一、我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1. 外贸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的货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和进口额都在逐年增加。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市场的发展趋势,我国需要对外贸外汇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提高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 外贸转型升级需要外汇支持我国外贸转型升级需要更多的外汇支持。
改革外汇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支持外贸产业的转型升级,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品牌影响力,加强对外市场的占领,推动我国外贸由数量扩大向质量提升转变。
3. 外汇管理制度不合理我国当前的外汇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不够灵活、便捷和透明。
改革外汇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外汇服务,降低企业的外汇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外贸经营效率。
综上所述,我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更好地适应外贸市场的发展变化,提高外贸竞争力,支持外贸产业的转型升级。
接下来我们将从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举措、改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二、我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举措1. 建立更加便捷的外汇结算方式我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应当建立更加便捷的外汇结算方式,降低企业的外汇结算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可以推广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鼓励企业利用人民币结算货物贸易,增加货物贸易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2. 完善外汇管制政策我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应当完善外汇管制政策,适时调整和优化外汇管制措施,保持外汇市场的稳定。
可以适当扩大企业的外汇资金使用范围,降低外汇准备金比例,优化外汇资金使用环境,提高外贸企业的外汇资金自由度。
国内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浅析
国内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浅析引言国内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进出口商提供融资服务,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然而,国际贸易融资涉及众多风险,商业银行需在风险控制和管理方面做出合理的决策。
本文将对国内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中面临的风险进行浅析。
一、汇率风险国内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货币的兑换和结算,因此会面临汇率风险。
汇率波动可能导致融资成本的变化,进而影响银行的利润。
为了应对汇率风险,商业银行可以使用外汇期货或衍生品等金融工具进行对冲操作,降低汇率风险带来的影响。
二、信用风险国际贸易融资中的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当银行为进出口商提供融资时,存在对方无法履行合同义务的风险。
为了降低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例如要求进出口商提供担保或使用信用证等方式进行保障。
此外,银行还需要建立有效的信用评估体系,对客户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提供融资给可靠的客户。
三、政治风险国际贸易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国家的政治环境可能存在变化和风险。
政治风险可能包括政府政策调整、战争和社会不稳定等。
商业银行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并根据政治风险的变化调整融资策略。
此外,商业银行还应建立多元化的客户和市场网络,降低依赖某个地区或国家带来的政治风险。
四、运输和物流风险国际贸易融资往往伴随着商品的运输和物流环节。
运输和物流风险主要包括货物损坏、丢失或延误等情况。
商业银行可以参与货物保险或要求进出口商投保,从而降低运输和物流风险。
此外,商业银行还应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估,并选择可靠的物流合作伙伴,确保货物安全送达目的地。
五、经济波动风险国际贸易融资受到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经济波动风险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不可忽视的。
经济波动可能导致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而影响进出口商的还款能力。
为了应对经济波动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风险监测和应对。
六、结论国内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中面临着多种风险,包括汇率风险、信用风险、政治风险、运输和物流风险以及经济波动风险等。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作者:吴翠芝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32期【摘要】自2012年8月1日起,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
总体而言,这个改革提高了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的监管效率,减少了进出口企业、银行、外汇局、税务局在货物贸易运作、管理方面的时间和人力,降低了社会成本,有利于进出口企业诚信意识的增强和竞争力的提高,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但在改革新政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人员素质不高、贸易信贷管理不完善、系统操作不便等问题,应尽快完善。
【关键词】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政策问题建议一、存在问题自2012年8月1日起,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在全国正式实施,改革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简化了业务操作流程,促进了贸易便利化。
但在改革新政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人员素质不高、贸易信贷管理不完善、系统操作不便等问题,应尽快完善。
(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以适应货物贸易改革的需要1.企业方面。
新政策对进出口企业的业务操作能力、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县域中小企业的业务人员都为兼职,流动性大,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新增操作员、给操作员赋权、做企业报告等具体业务操作不理解,工作的主动性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贸易信贷报告的数据质量,增加了企业自身的违规风险和外汇局开展综合分析等相关工作的难度。
2.外汇局方面。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对基层外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基层外汇局人员配置一般为3~5人,难以适应近年来外汇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并且操作型人员居多,综合分析和准确判断能力尚有欠缺,监测分析水平亟待提高。
(二)贸易信贷管理有待完善1.贸易信贷未实行额度和期限管理,报告金额无上限,企业资金可自由进出。
新的贸易信贷管理制度未采用额度和期限管理,致使企业资金可无限制地自由进出。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的情况下大量资金涌入,企业可无限制地进行100%以上的预收、延付报告;一旦形势出现逆转,企业又可无限制地进行100%以上的预付、延收报告。
关于我国外贸政策的分析与改革建议
关于我国外贸政策的分析与改革建议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适应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我国外贸政策也需要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本文将对我国外贸政策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1. 外贸政策分析近年来,我国外贸政策在国际贸易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下是对我国外贸政策的主要分析:1.1 扩大开放我国外贸政策一直致力于扩大开放,加强国际合作。
通过对外开放,我国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
同时,开放还为我国商品出口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1.2 多边贸易体系我国一直坚决支持多边贸易体系,并积极参与全球贸易体系的规则制定和改革。
多边贸易体系为我国提供了更稳定和可预期的贸易环境,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3 优化外贸环境为了提升我国的出口竞争力,我国外贸政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优化外贸环境。
例如简化出口手续、降低出口关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这些举措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活动提供了更便利和有利的条件。
2. 外贸政策改革建议虽然我国外贸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以下是对我国外贸政策改革的一些建议:2.1 从数量到质量转变当前,我国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我国需要通过升级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2.2 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当前,全球贸易格局正在向新兴市场转移,这些市场对我国出口的需求潜力巨大。
我国应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加强与新兴市场的贸易合作,提升在这些市场的竞争力。
2.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我国应加强知识产权法制建设,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为我国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更有利的环境。
2.4 推动贸易便利化贸易便利化是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对货物贸易分类外汇管理政策实施效应的思考
FINANCE&ECONOMY 金融经济对货物贸易分类外汇管理政策实施效应的思考侯建勇 周 敏 为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12年实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对进出口企业实施动态分类管理。
作为具体执行政策的基层外汇管理人员,我们对政策实施几年来所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思考,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相关建议。
一、货物贸易分类外汇管理政策主要内容和目的货物贸易分类外汇管理是指“外汇局根据企业贸易外汇收支的合规性及其与货物进出口的一致性,将企业分为A、B、C三类,并根据企业在分类监管期内遵守外汇管理规定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外汇局对占绝大多数的A类企业贸易收支给予最大程度的便利化政策,对极少数违规的B、C类企业采取较为严格的真实性管理措施。
其核心思想是“区别对待,有效管控”,既便利企业正常交易、降低交易和监管成本,又对存在问题的企业降级处理并严格管理,达到奖优罚劣、提升监管效率的目的。
同时,这种对贸易主体进行分类管理理念,也实现了外汇管理由行为监管向主体监管的转变。
二、货物贸易分类外汇管理政策实施成效分析(一)促进了贸易便利化。
分类管理对A类企业实行便利化措施,企业进出口收付汇及结售汇不受限制,A类企业不必频繁往返于外汇局、银行之间,加快企业收结汇资金周转速度,节省企业时间、人工等成本。
同时,由于A类企业审核凭证的减少及操作流程的简化,银行办理相关外汇业务工作量大大减少,也显著提升了银行外汇业务办理效率。
(二)实现了风险防范。
通过分类管理,能够强化对辖内进出口异常企业的主体监管。
外汇局向外汇指定银行和涉外企业发布主体分类信息,并可将主体分类信息向海关、税务等管理部门通报,必要时可向社会公开披露,有利于加强风险防控。
(三)促进了企业合规经营。
目前将存在异常或违规行为的企业纳入B/C类管理,增加了不合规企业办理各项外汇业务的成本,引导绝大多数企业合规守法经营。
以辖内某电子公司为例,该公司由于违反货物贸易相关规定被列为B类企业,该公司被列为B类企业后,无法享受A类企业的便利化管理政策,企业收付汇受到制约,对企业造成较大困扰。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课件
拖欠还款等情况。
市场风险加大
02
改革可能加大金融机构面临的市场风险,例如汇率波动、利率
波动等,需要金融机构加强市场风险管理和监测。
操作风险防范
03
改革可能对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金
融机构加强内部控制和流程管理,以降低操作风险。
对金融机构市场竞争的影响
市场竞争加剧
改革可能导致金融机构之间的市场竞 争加剧,需要金融机构加强自身品牌 建设、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等方面, 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汇交易等业务。
业务模式调整
改革将促使金融机构调整外汇业 务模式,以适应新的监管要求和 市场环境,例如加强客户身份识
别、加强资金监测等。
风险管理难度加大
改革对金融机构的外汇风险管理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金融机 构加强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
以降低外汇风险。对金ຫໍສະໝຸດ 机构风险管理的影响信用风险增加
01
改革可能导致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增加,例如客户违约或
适应性和前瞻性相结合
改革应充分考虑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 和未来发展趋势,既要适应当前需要, 又要具有前瞻性,为未来发展留有余 地。
改革的主要内容
简化进出口报关流程
取消逐笔核销制度,实行总量核销;简化报关单据,推行无纸化 报关。
实行分类管理
根据企业信用状况、进出口业务规模等因素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 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实行差异化的外汇管理措施。
扩大市场
改革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 市场机会,有利于企业拓 展国际业务。
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降低财务风险
改革降低了企业面临的财 务风险,提高了资金使用 效率。
方便资金结算
改革简化了企业外汇资金 结算流程,提高了资金结 算效率。
货物贸易改革政策合规重点提示及对我行贸易融资产品生产影响分析
货物贸易改革政策合规要点提示及对我行贸易融资产品影响分析总体改革思路要点提示(一)本次改革废除并整合了116个规范性文件,现有货物贸易政策框架简明清晰,主要包括下列四个层级、8个制度文件:《外汇管理条例》《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公告》《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实施细则》、《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操作规程》(汇发[2012]38号文)《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信息申报管理规定》、《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二)本次改革核心体现为:主体管理、总量核查、动态监测、现场核查、分类管理。
重点改革变化要点概括如下:一是提升和丰富了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手段。
具体包括:1、外汇管理局开发“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下称“监测系统”),全面采集企业对外贸易业务数据;2、以企业为单位,自动对进出口货物流与贸易收付资金流进行总量比对,挑出异常主体;3通过一体化的动态监测,锁定核查范围;4、开展现场核查,核实可疑情况;5、根据贸易收支合规状况,将企业分为A、B、C三类,动态调整分类结果;6、实行分类管理,A类企业贸易收支十分便利,B、C类企业受到严格管理。
例如:B类企业贸易收付汇须向银行提交全套贸易单证,银行须通过监测系统扣减其可收汇或可付汇金额;C类企业贸易收付汇须外汇局逐笔审核,部分业务受到限制。
二是简化了贸易收付汇手续和业务办理流程。
具体包括:1、企业无须办理核销手续;2、合规企业进口付汇单证大幅简化,可凭进口报关单、合同或发票等任一能够证明交易真实性的单证在银行办理付汇;3、银行为企业办理付汇的单证审核程序大幅简化;4、出口收汇无须再进行联网核查。
三是简化出口退税凭证。
主要是指改革后,出口企业申报出口退税时,不再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税务部门参考外汇管理部门提供的企业出口收汇信息和分类情况,依据相关规定,审核企业出口退税。
四是加强跨部门监管合作,提升监管合力。
分析当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当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概述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贸易融资是贸易发展的重要基石,而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二、问题分析1. 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不足小微企业对于我国国际贸易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其规模较小、实力较弱,获得银行融资支持的难度较大。
这种情况下,小微企业很难积极参与到国际贸易中来。
2. 对外贸易收入结汇难我国对外贸易收入结汇一直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优先级不够高、手续复杂、收费高昂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的问题就是企业因为结汇难度太大而拖欠外债,增加了资金的壳紧,对企业的日常经营带来很大的困扰。
3. 盘活海外资金不及时,货币资金流向单一我国拥有大量海外资金,但是由于监管不够到位、政策没有完全跟上等问题,这些海外资金并未得到很好的利用,无法盘活货币资金。
同时,货币资金的流向也十分单一,主要流向房地产和股市等领域。
4. 外汇储备压力大,汇率波动风险较大我国外汇储备一直处于高位,面临着外汇储备压力大、汇率波动风险较大的问题。
一方面,外汇储备稳定需要大量银行的投入和对外汇市场的监管;另一方面,汇率的不稳定也导致了一些企业贸易融资的难度。
5.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影响下的贸易融资不稳定全球化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风险不断提高,美国推行的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举措对我国贸易融资产生了直接影响。
而这种贸易融资的不确定性会带来银行、企业之间的信用风险。
三、问题解决方案1. 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政府应该适当资助一些投入小微企业的银行,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各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2. 加快优化对外汇款结汇政策:加强对于外汇结汇的优先程度,简化流程,对于收费也应该合理把控。
3. 多渠道盘活海外资金:政府应该加大对于海外资金的监管力度,同时建立良好的海外资金盘活机制,加快海外资金的盘活和利用。
4. 加强对外汇储备的监管和管理: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管力度,对于外汇储备进行严格的管理。
rcep 货物贸易 规则解读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协定之一,涵盖了全球经济体量的30,涵盖了15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十国等。
该协定于2020年11月签署,旨在促进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
要解读RCEP协议中的货物贸易规则,首先需要了解RCEP协议中涉及的货物贸易内容。
在RCEP协议中,有关货物贸易的规则主要包括关税减让、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等方面。
以下是RCEP协议中货物贸易规则的解读:1. 关税减让RCEP协议中关税减让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根据协议,各成员国将逐步减少关税,最终达到零关税。
这将极大地促进协定成员国之间的货物贸易,降低贸易成本,刺激经济增长。
在解读RCEP协议中的货物贸易规则时,需要详细分析各个成员国的关税减让安排,以及对不同商品的关税减让情况。
2. 原产地规则RCEP协议中的原产地规则对于货物贸易也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该协议,货物必须符合特定的原产地规则才能享受协定下的关税减让待遇。
这些原产地规则包括“全规则”和“部分规则”两种类型,对于不同类型的商品有不同的适用条件。
解读RCEP协议中的原产地规则需要对各成员国的原产地标准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原产地规则带来的便利。
3. 海关程序RCEP协议对海关程序也作出了一系列规定。
协议中规定了一系列便利化的海关程序,包括关税减让证书的申请和颁发、海关审验程序的简化、货物目的地证明的要求等。
解读RCEP协议中的海关程序,需要深入了解各成员国的海关制度和程序,并对比分析各国的海关便利化程度,为企业在RCEP协定下的货物贸易提供指导和建议。
RCEP协议的签署将为中小型企业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促进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合作。
解读RCEP协议中的货物贸易规则,需要全面了解协议内容,深入分析各成员国的具体规定和要求,为企业在RCEP框架下的货物贸易提供准确的指导和支持。
也需要密切关注协议的实施情况,及时调整企业的贸易策略,抓住RCEP协议带来的机遇,取得更大的商业利益。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货物贸易外汇改革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货物贸易外汇改革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的公告发布时间: 2011-09-15 文号: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11年第2号来源: 国家外汇管理局为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加强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决定改革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优化升级出口收汇与出口退税信息共享机制,自2011年12月1日起,在江苏、山东、湖北、浙江(不含宁波)、福建(不含厦门)、大连、青岛地区试点。
现公告如下:一、改革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方式试点期间,试点地区试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的《货物贸易外汇管理试点指引》和《货物贸易外汇管理试点指引实施细则》(见附件,以下简称试点法规),企业不再办理出口收汇核销手续。
试点地区外汇局对企业的贸易外汇管理方式由现场逐笔核销改变为非现场总量核查,通过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全面采集企业货物进出口和贸易外汇收支逐笔数据,定期比对、评估企业货物流与资金流总体匹配情况,便利合规企业贸易外汇收支;对存在异常的企业进行重点监测,必要时实施现场核查。
二、对试点地区企业实施动态分类管理试点地区外汇局根据企业贸易外汇收支合规性,将企业分为A、B、C三类。
A 类企业进口付汇单证简化,可凭进口报关单、合同或发票等任何一种能够证明交易真实性的单证在银行直接办理付汇,出口收汇无需联网核查;银行办理收付汇审核手续相应简化。
对B、C类企业在贸易外汇收支单证审核、业务类型、结算方式等方面实施严格监管。
B类企业贸易外汇收支由银行实施电子数据核查,C类企业贸易外汇收支须经外汇局逐笔登记后办理。
试点地区外汇局结合企业在分类监管期内遵守试点法规情况,动态调整分类结果。
A类企业违反外汇管理法规将被降级为B类或C类,B、C类企业在分类监管期内守法合规经营的,监管期届满后可升级为A类。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对金融机构的新要求及应对建议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对金融机构的新要求及应对建议作者:杨杏林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31期摘要: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在全国实施近一年,金融机构如何根据政策变化梳理和改造内部管理要求,及时修订相关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减少新制度下的违规事件已经是各个银行迫在眉睫的一个问题了。
结合操作实践分析新制度对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提出名录管理、单证审核、信息报送三个要求入手,从全面性、系统性、可控性三个方面对新制度的落实提出应对建议。
关键词: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金融机构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148-022012年8月1日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在全国实施。
新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对企业的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方式由现场逐笔核销改变为非现场总量核查,对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对正常企业大幅简化管理手续,对存在异常的企业进行重点监测。
新制度简化了对货物贸易收支操作同时也为金融机构业务流程及管理要求带来较大变化。
过近一年的政策适应期,金融机构如何根据政策变化梳理和改造内部管理要求,及时修订相关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减少新制度下的违规事件已经是各个银行迫在眉睫的一个问题了。
一、新制度对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根据《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实施细则》、《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操作规程(银行企业版)》对金融机构的业务流程及内部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企业名录及分类管理是金融机构执行外汇管理的重要前提。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第10条规定“外汇局实行…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以下简称名录)登记管理,统一向金融机构发布名录。
金融机构不得为不在名录的企业直接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业务。
”第28条规定“在分类管理有效期内,对A类企业贸易外汇收支,适用便利化的管理措施。
对B、C类企业的贸易外汇收支,在单证审核、业务类型及办理程序、结算方式等方面实施审慎监管。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引言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是国际贸易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满足市场需求,各国不断进行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的改革。
本文将探讨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的背景、目标、措施以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背景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是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的外汇结算和超额外币收入等进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
通过外汇管理,国家可以调控货币供给和需求,维护货币稳定和平衡的国际收支。
然而,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扩大和自由化,传统的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一方面,全球化和技术发展加速了国际贸易的速度和规模。
传统的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已经难以处理大规模的跨国贸易和复杂的货物流动。
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也给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各种金融衍生品和金融工具的出现,使得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更加复杂和风险更高。
改革目标鉴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各国纷纷进行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的改革。
改革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简化程序和加快结算速度:传统的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手续繁琐,结算速度较慢。
改革的目标是通过简化程序和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提高结算效率和速度,降低贸易成本。
2.提高风险管理能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给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带来了更高的风险。
改革的目标是加强风险管理能力,保护国家的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
3.促进贸易自由化:全球贸易自由化是当前的趋势。
改革的目标是推动贸易便利化,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跨国贸易和投资自由流动。
4.加强国际合作和协调: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需要各国互相合作和协调。
改革的目标是加强国际合作机制,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共同应对全球经济风险和挑战。
改革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这些改革措施主要包括:1.推动数字化转型:推动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重要的改革方向。
各国通过建立电子化的贸易信息平台和结算系统,实现信息的实时交流和结算的即时清算。
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分析
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分析一、背景介绍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政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外贸发展,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1. 市场多样性:国际贸易政策变化促使中国外贸企业将目光转向更多样化的出口市场。
中国越来越重视开拓新兴市场,如东南亚、非洲和拉美等地。
这种转变使得中国得以降低对传统市场的过度依赖,增强了出口市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持续增长:多元化的出口市场使中国的外贸发展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
新兴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增加,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外汇收入的增加。
三、进口环境的改变1. 贸易壁垒:一些国家加大了对中国商品的贸易壁垒,采取了贸易救济措施。
这对中国的外贸企业造成了一定压力,但也促使中国加强质量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2. 货币政策:国际贸易政策变化还导致了一些国家调整了货币政策。
这使得中国的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增加了进口成本。
同时,也对中国的出口市场形成了一定压力。
四、贸易规则的变化1. 贸易保护主义: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贸易限制措施。
这对中国的外贸企业构成了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应对。
同时,中国也加大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力度,促使贸易规则的变革。
2. 贸易便利化:一些国家也在加大贸易便利化的力度,简化了贸易程序,降低了贸易壁垒。
这为中国的外贸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便利化和自由化。
五、外贸企业的调整与转型1. 技术创新:国际贸易政策变化迫使中国的外贸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外贸企业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
2. 经营策略:外贸企业需要调整经营策略,如开发新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等,以适应国际贸易政策变化所带来的新挑战。
六、贸易平衡问题1. 出口导向性下降: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导致了中国出口市场的竞争压力加大,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面临调整。
贸易融资业务外汇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贸易融资业务外汇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近年来,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快速发展,融资规模逐年增长,湖北省分局为适应“五个转变”的工作要求,增强外汇检查的针对性、有效性,在辖内组织开展了货物贸易融资外汇业务专项检查。
通过检查发现银行、企业在执行贸易融资政策过程中存在的违规情况,同时贸易融资外汇管理工作也亟待完善。
一、贸易融资违规案例(一)使用同一出口商业发票向多家银行申请贸易融资。
如检查发现A公司2014年上半年办理的7笔、726万美元贸易融资中,重复使用出口商业发票融资132.8万美元;B公司2014年上半年办理的16笔、362.9万美元贸易融资中,重复使用出口商业发票融资139.4万美元。
此外,部分企业还存在重复使用商业票据分别在本地银行和异地银行申请贸易融资业务的情况,以此来逃避外汇管理部门的检查。
(二)使用虚假单证向银行申请贸易融资。
检查中发现某企业在向银行申请出口发票融资时,所提供的提单、出口报关单存在变造单证的情况,一是两份出口报关单,海关编号相同,报关单商品名称、数量、金额相同,仅仅是申报日期不同。
二是两份提单除日期不同,其他信息相同,包括提单号、印章盖章的位置、签字的位置和笔迹都相同。
(三)虚构贸易背景套取贸易融资资金。
湖北H公司是外商独资企业,S公司是H公司控股的内资企业。
2013年S公司凭与H 公司签订的产品出口委托协议向银行申报办理出口商票融资180万美元,并向银行提供了H公司出口商票与对应的报关单。
从留存的资料中可以看出,S公司使用了H公司的出口商票获得融资款,明显融资主体与收汇主体不符,且委托出口协议简单粗糙,缺乏基本的要素,存在为了融资而虚构贸易背景的嫌疑。
(四)银行将出口商业发票融资外汇贷款结汇。
《关于实施<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4]59号,以下简称“59号文”)中第二条第四款规定,“从2004年6月26日开始,中、外资金融机构发放的国内外汇贷款,除出口押汇外不得结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物贸易改革政策合规要点提示及对我行贸易融资产品影响分析总体改革思路要点提示(一)本次改革废除并整合了116个规范性文件,现有货物贸易政策框架简明清晰,主要包括下列四个层级、8个制度文件:《外汇管理条例》《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公告》《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实施细则》、《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操作规程》(汇发[2012]38号文)《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信息申报管理规定》、《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二)本次改革核心体现为:主体管理、总量核查、动态监测、现场核查、分类管理。
重点改革变化要点概括如下:一是提升和丰富了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手段。
具体包括:1、外汇管理局开发“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下称“监测系统”),全面采集企业对外贸易业务数据;2、以企业为单位,自动对进出口货物流与贸易收付资金流进行总量比对,挑出异常主体;3通过一体化的动态监测,锁定核查范围;4、开展现场核查,核实可疑情况;5、根据贸易收支合规状况,将企业分为A、B、C三类,动态调整分类结果;6、实行分类管理,A类企业贸易收支十分便利,B、C类企业受到严格管理。
例如:B类企业贸易收付汇须向银行提交全套贸易单证,银行须通过监测系统扣减其可收汇或可付汇金额;C类企业贸易收付汇须外汇局逐笔审核,部分业务受到限制。
二是简化了贸易收付汇手续和业务办理流程。
具体包括:1、企业无须办理核销手续;2、合规企业进口付汇单证大幅简化,可凭进口报关单、合同或发票等任一能够证明交易真实性的单证在银行办理付汇;3、银行为企业办理付汇的单证审核程序大幅简化;4、出口收汇无须再进行联网核查。
三是简化出口退税凭证。
主要是指改革后,出口企业申报出口退税时,不再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税务部门参考外汇管理部门提供的企业出口收汇信息和分类情况,依据相关规定,审核企业出口退税。
四是加强跨部门监管合作,提升监管合力。
改革后,外汇局、海关、税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数据共享,完善协调机制,通过系统监测、现场核查等手段,严厉打击各种违规跨境资金流动以及骗税、走私等违法行为。
查询企业名录状态和分类状态1、总体要求:在为企业办理贸易项下付汇、开证、收汇入账或出口贸易融资放款业务时,应通过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银行端(以下简称“监测系统”)查询企业名录状态与分类状态;不得为不在名录的企业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业务。
同时区分A、B、C类企业情况办理业务。
2、银行在办理与待核查账户相关业务时,需查询企业的名录和分类状态的环节:(1)在为企业办理外汇资金入账前,应查询企业名录状态,确定收汇资金性质,无法确定的要及时与企业联系,要求企业说明。
若企业不在名录内,银行应暂时将该笔外汇资金挂账,并适时通知企业到外汇局办理名录登记。
(2)在为企业办理待核查账户资金结汇或划出手续时,应再次查询企业名录状态与分类状态,并按规定对交易单证的真实性及其与贸易外汇收支的一致性进行合理审查。
3、对于货物贸易项下收汇业务,应当由中转行还是由最终解付行负责根据企业名录状态与分类状态进行合理审查?对于出口贸易融资业务放款,应当由经办银行还是由最终解付行负责上述审查?答:货物贸易项下收汇的入账与从待核查账户结汇或划转,应当由最终解付行负责核实企业名录状态与分类状态,并进行分类审核;出口贸易融资业务放款,应当由经办银行负责核实企业名录状态与分类状态,并进行分类审核。
出口收入待核查账户1、A、B、C类企业贸易外汇收入均应当先进入出口收入待核查账户(以下简称待核查账户)。
待核查账户的收入范围限于贸易外汇收入,具体如下:(1)转口贸易外汇收入需入待核查账户(2)对于符合规定的由境外银行提供的出口贸易融资业务,属于买断型的,融资款应当进入企业的出口收入待核查账户;属于非买断型的,融资款不必进入待核查账户,境外回款应当进入待核查账户。
(3)由境内金融机构提供的出口贸易融资业务,无论是境内金融机构放款及境外回款环节,均不必进入待核查账户。
误入待核查账户的,金融机构可直接为企业办理从待核查账户结汇或划出手续。
此规定与改革前要求相反,前台业务人员需尽快适应新制度要求。
(4)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收入不进入待核查账户,可直接划入企业的人民币账户。
2、待核查账户的支出范围包括结汇或划入企业经常项目外汇账户,以及经外汇局登记的其他外汇支出。
3、待核查账户中的外汇资金必须先划入企业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后方可用于对外支付货款、还贷等支出。
待核查账户资金直接结汇的,相应人民币可按实际支付需要使用。
4、资本项目项下收汇误入待核查账户的,需凭《登记表》为企业办理从待核查账户划出手续。
贸易外汇收支业务审核1、金融机构为企业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业务时,应当根据企业分类状态,按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相关规定对企业交易单证的真实性及其与贸易外汇收支的一致性进行合理审查(审核单证要求详见附件)。
对于B类企业的贸易外汇收支,金融机构除审核纸质单证外,还需依据企业实际货物进出口所形成的可收付汇额度进行电子数据核查。
C类企业贸易外汇收支,须到外汇局逐笔事前登记,并在结算方式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
2、金融机构应尽职履行贸易真实性审核义务。
对于企业提交的单证存在不符点或无法证明其交易行为真实有效的,金融机构可根据其对企业客户资信和业务状况的了解,依据“真实性审核”原则,按国际结算惯例和金融机构内控制度要求,自主要求企业提交其他真实有效的单证进行审核。
3、外汇收支按“谁出口谁收汇,谁进口谁付汇”原则办理,除捐赠项下进出口或企业主体变更外不得出现进出口与收付汇主体不一致的情况。
4、按规定应当审核的单证,银行应在单证正本上签注收付汇金额、日期并加盖业务印章,并留存相关单证正本或复印件备查。
B类企业电子数据核查1、在办理B类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业务时,应进行电子数据核查,通过监测系统扣减其可收、付汇额度。
B类企业超过可收、付汇额度的贸易外汇收支,凭《登记表》办理。
2、银行应在为B类企业付汇、开证、出口贸易融资放款或待核查账户划出或结汇时,进行电子数据核查。
其中,出口贸易融资放款时,应按照境外回款总额而非融资金额进行电子数据核查。
《货物贸易外汇业务登记表》使用注意事项1、凭外汇局出具的《货物贸易外汇业务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为企业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业务前,应通过监测系统查询并核对《登记表》电子信息,并及时完成《登记表》签注。
2、不得凭电子信息已作废的《登记表》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业务,不得办理超过登记金额及登记范围的相关业务。
国际收支申报1、认真审核企业填写的申报单证内容与企业提交的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是否一致,并按规定及时完成申报单证的填制和申报手续;申报单证留存5年备查。
2、配合本次改革,外汇局制定了《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信息申报管理规定》(汇发[2012]38号附件4),要求企业通过境内银行发生贸易收支的,应当按照规定填写申报凭证,及时、准确、完整地进行贸易收付款核查专用信息申报,并进一步明确了贸易收付汇核查专用信息内容。
3、根据试点分行经验,以10开头和以20开头的部分特殊贸易纳入货物贸易监管范围。
在办理货物贸易业务时,不仅所有传统货物贸易要按新政策执行,所有申报交易编码以10开头的包括样品费、在港口为运输工具提供货物的收入等,部分以20开头下的转口贸易和建筑、安装服务收付汇等均列在货物贸易监管范围内,必须执行企业名录管理、贸易信贷报告等政策。
4、应注意提高国际收支申报数据质量,防范由于收支申报差错引发的货物贸易违规行为。
例如,将非居民、服务贸易等项下的收付汇错误申报为货物贸易项下,导致被外汇局非现场核查发现为不在名录的企业办理货物贸易收付汇违规行为。
企业贸易信贷及贸易融资业务报告管理政策要求总体管理原则:1、属地管理原则。
2、不鼓励企业频繁前往外汇局进行现场报告,对企业不报、错报、迟报后到外汇局现场报告涉及情节严重的,将对企业采取降级处理或移交检查。
(一)贸易信贷报告改革后,对贸易信贷(预收、预付、延收、延付)业务,原“贸易信贷登记系统”功能被“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所取代,企业需通过监测系统进行相关的贸易信贷报告,银行不再需要对企业贸易信贷进行核注,不承担相应报告责任,简化了银行操作流程。
但新政策增加了企业的报告责任,对企业相关业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贸易信贷业务报告管理内容:1.A类企业30天以上(不含)的预收货款或预付货款、B类和C类企业在监管期内发生的预收货款或预付货款,企业应当在收款或付款之日起30天内,通过监测系统企业端向外汇局报告相应的预计出口或进口日期、预计出口或进口对应的预收或预付金额、关联关系类型等信息。
2.A类企业90天以上(不含)的延期收款或延期付款、B类或C类企业在监管期内发生的30天以上(不含)的延期收款或延期付款,企业应当在出口或进口之日起30天内,通过监测系统企业端向外汇局报告相应的预计收款或付款日期、延期收款或延期付款对应的报关金额、关联关系类型等信息。
外汇局对企业贸易信贷重点核查指标:对核查期内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企业,外汇局可实施现场核查:(1)预收货款、预付货款、延期收款或延期付款各项贸易信贷余额比率大于25%;(2)一年期以上的预收货款、预付货款、延期收款或延期付款各项贸易信贷发生额比率大于10%;(二)贸易融资业务报告管理内容:1、对于90天以上(不含)的远期信用证(含展期)、海外代付以及其他进口贸易融资业务,预计付款日期在货物进口日期之后的,企业应当在货物进口之日起30天内,通过监测系统企业端向外汇局报告预计付款日期、对应报关金额、业务性质等信息。
其中:货物进口日期以进口货物报关单上标明的进口日期为准;实际对外付款日期以国际收支申报单证上标明的付款日期为准。
2、按规定应当报告的贸易融资业务,系指企业通过银行表外贸易融资产品(如远期信用证、海外代付)导致实际对外付款日期迟于货物进口日期超过90天的业务,不包括进口押汇、国内外汇贷款等表内贸易融资。
企业贸易信贷及贸易融资报告要求对我行贸易融资产品影响分析及对客提示建议(一)建议对客重点提示内容1、改革政策推广后,要注意加强对表外贸易融资产品(如90天以上远期信用证、海外代付等)以及预收、预付、延收、延付等业务的合规性审核及把关,注意提示企业履行自主报告责任义务。
2、改革后,货物贸易信贷登记的取消,使企业的延收、延付、预收、预付款项不再受逐笔监控,但由于外汇局对企业贸易信贷的余额及一年期以上发生额有严格的总量比例控制,需提示企业提前估算贸易融资与进出口总量的比例,避免因漏报或比例过高引起外汇局关注,甚至对企业进行现场检查。
3、注意B、C类企业办理贸易融资业务种类的特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