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方和谦:中医看病,立法用药不离这“六字诀”
六字诀
所谓六字诀,即六个字“嘘、呵、呼、呬、吹、嘻”,对调理人体状态,尤其是五脏六腑,是很有效的,而且简单易行。
六字诀于同治六年丁卯(1867年)河北省永年县马同文从姨丈李亦畲处抄此歌诀,流传很广,很多太极拳名人也用于作拳势呼吸。
六字气诀,最早见于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唐·孙思邈将其运用方法详细地载入《千金要方》中,宋人又据以编成歌诀,后世流传甚广。
明、清的气功养生著作如《修龄要旨》《遵生八笺》《夷门广牍》《赤凤髓》《类修要诀》《勿药元诠》等均有类似歌诀,实际证明六气歌诀早以被历代修炼家所运用。
六字诀的视频资料,大家可以去电驴网站、迅雷网站下载。
五行、五脏六腑与六字诀对应表1、六腑:除上表中的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外,还有三焦。
六腑是这六个内脏的合称。
2、三焦的含义:横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头部、胸、上肢和心肺叫上焦。
横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肝胆、脾胃叫中焦。
脐以下的部位和有关脏器,如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叫下焦。
3、三焦的生理功能:一为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
4、六字诀功法除上表中对应五行五脏的“嘘、科、呼、谢、吹”外还有“希”字功(见上图中间)。
这个“希”就是理三焦的。
六气歌诀汇总四季行功养生歌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
秋呬定收金肺润,冬吹水旺坎宫安。
三焦长宫嘻除热,四季呼脾上化餐。
切忌出声闻两耳,其功自能保神丹。
六字行功赞效歌嘘属肝兮外主目赤翳昏蒙泪如哭只因肝火来攻上嘘而治之效最速呵属心兮外主舌口中干苦心烦热量疾深浅以呵之喉舌口疮并消灭呬属肺兮外皮毛伤同咳嗽疾如胶鼻中流涕兼寒热以呬治之医不劳吹属肾兮外主耳腰膝酸疼阳道痿微微吐气以吹气不用求方需药理呼属脾兮主中土胸膛气胀气如鼓四肢滞闷肠泻多呼而治之复如故嘻属三焦治壅塞三焦通畅除积热但须六字以嘻之此效常行容易得附录《张三丰太极行功歌》两气未分时,浑然一无极。
阴阳位即定,始有太极出。
人身要虚灵,行功主呼吸。
六字诀功法治疗百病
药师法门健康长寿七法节选如何调呼吸-大愿法师我们看孙思邈的《养生歌》。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这里面讲什么?六字诀。
春天的时候,我们要多念“嘘”字,能够让眼睛明亮,能够排掉多余的肝气。
夏天的时候多念“呵”字,能够消掉心火。
秋天的时候要多念“呬”;冬天多念“吹”。
“呬”与肺相配;“吹”与肾相配,就让肺和肾都比较安宁。
“嘘”属肝,“呵”属心,“呼”属脾,“呬”属肺,“吹”属肾,“嘻”属三焦,都能够及时地调理我们的五脏六腑。
她的做法是这样子:最好是能够站着做是比较好的,上午的时候,如果你来做,应该面向东方;午时以后,下午、晚上都应该是面向南方。
比较自然地站立,放轻松一点。
接下来吸气的时候,能够把天地的清气吸进来,调理五脏六腑之气;呼气的时候,就是把五脏六腑之中多余的浊气呼出去。
并且是除了两个字,“呬”、“吹”,这两个字可以听到短促的声音;其它的应该是没有声音的,就是一个口型,一个气流的声音。
比方说,我们念“嘘”……。
春天的时候,你念“嘘”字,一个气流出来,眼睛就渐渐地睁大,那个肝会调柔,做几次以后,如果你肝热,会感觉到眼眶是火辣辣的。
“夏呵心”,夏天就念“呵”字。
秋天的“呬”字,是很短促的一个声音,可以听到一个音声的。
冬天念“吹”字,也是比较短促的,因为它都是调理肺和肾的。
一年四季都适合于经常地念“呼”字,它可以让我们的脾脏增强功能,能够促进消化功能,吸收食物。
“三焦嘻出热难停”,三焦里面有多余的浊气,念这个“嘻”字,会让里面的浊气排出来。
六字功效:嘘以散痰,呵以去烦,呬以除倦,吹以去寒,呼以去热,嘻以去痛。
痰多多念“嘘”字是起作用的;心里面烦乱的时候多念“呵”字,是可以把心火去掉的;疲倦的时候,念几次短暂的“呬”,就可以消除疲劳,因为你疲劳的时候有可能是脑供血不足了,有可能是肺不能够及时供氧了;如果寒气重,就可以多念“吹”字,吹以去寒,呼以去热;脾比较虚,食物的热能无法及时转化,就多念“呼”字;如果痛的时候多念“嘻”字。
六字诀的配方应用
六字诀的配方应用西安新城区中医院气功科刘光陆六字诀是古人数千年的实践总结,自古至今释、道、儒、医、武各家均有使用六字诀的记载,其吐音之字大同小异,流传至今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养生治病功法。
关于用六字诀治病的方法各家各有不同。
我采用六字诀治病,为了能对每一位患者都取得最佳疗效,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马礼堂老师的六字诀并吸取古代各家对六字诀的配方,在治疗中提高了治病的有效率和痊愈率。
现向广大六字诀爱好者介绍我为在临床中患者使用六字诀治病的配方方法,愿和同道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六字诀可治五脏之疾患,是用6个不同口型、6种不同的发音与顺腹式呼吸,导引每个脏腑的经络活动,调整气血,发散病邪,通瘀导滞,使五脏六腑达到阴平阳秘、消灭病灶、恢复健康的目的。
为了能正确地使用六字诀,必需先了解五脏的功能,各脏与脏、腑与腑之间的关系,按照中医理论进行辩证治疗。
六字诀应用于养生治病效果好,是因为六字诀符合中医的整体观念和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认为,人要依赖天地阴阳五行之气而生存,要顺应四季气候变化而成长,人的整体与自然界之整体互相对应,是同呼吸共命运的。
六字诀的应用中贯穿着“天人合一”、“人天一体”、“人天相应”的整体观。
因此在六字诀的应用中应该结合四诊八纲,四诊即望、闻、问、切,八纲即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此八纲以阴阳为纲中之纲,还要结合季节、气候、地理环境来辩证论治。
发病与时间的关系尤其重要,内经认为,五脏各以其时受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如肝病多发于春季,用嘘字功以明目平肝火;心病多发于夏季,用呵字功以使心火下降;肺病多发于秋季,用呬字功以益肺气;肾病多发于冬季,用吹字功以补肾气;脾病多发于四季末十八天,用呼字功以助运化。
六字诀可以促进五脏的气血健旺。
《六节眩象大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无味。
”意思是天给人们五气,此五气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五气与五脏相对应而入五脏以养之。
无味亦养五脏。
六字诀的补与泻
六字诀的补与泻听许多同志谈及六字诀的补泻问题,往往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六字诀有无补泻?怎样是补?怎样是泻?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明·高濂的《尊生八笺》里幻真先生服气诀中的六气歌诀强调,练六字诀(即六气歌诀)应该“病瘥即止,不可过,过即败气”。
这里的意思很明显,就是病好以后不能再练,否则会伤内气。
但其认为针对某种疾病来说,无论虚证还是实症,都可以用六字诀中相应的字治之。
按照高濂的说法:“余意,六字之法,某脏有病,当以某字治之,不必俱行,恐伤无病之脏,当酌量以行可也。
”清·徐文弼的《寿世传真》也谈到“以上六字,因疾行之,疾愈即止。
某处有病,以某字行,不必俱行,恐伤无病之脏。
”明·胡文焕校正的《养生导引法》中认为:“四季常是嘘,八节不得吹。
益肝为相火,有泻无补,肾为真水,有补无泻也。
”明·王昂《勿药元诠》里没有涉及到六字诀的补泻问题。
但认为六字诀可以天天练习,无病也可行之。
只是强调念呵时要“呵出令短,吸入令长”王昂还把六字称为道家小周天。
对于六字诀的补泻,古人也是各云其是,看法不一。
那么,六字诀到底有无补泻?是补还是泻呢?《蕊珠洞微》曰:“息之出也,天地盗我元,阳之气。
息之人也,我盗天地之气。
”现有人以此为据,认为六字诀应是“吸长为补,呼长为泻”。
著名老中医马礼堂老先生则认为六字诀既能补也能泻。
遇实则能泻,遇虚则能补。
据许多人的实践和我个人的体会,六字诀既能补,也能泻。
然从整体上看,也可以说并无补泻可言。
说六字诀有补泻,是按中医的五行相生相克之原理,进行顺序不同的练习,这样,六字诀就有补泻了。
比如心火过旺,可练呵字诀以平心火,练呼字诀以泻心火,同时练吹字诀补肾水。
六字诀的补泻关系如下: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
根据这种互生互克的关系,可采用实者泻其子,虚者补其母的办法。
六字诀的补泻的运用,必需针对病症辩症施治,切不可盲目练习。
《中华医药》六字诀的健康秘方
《中华医药》六字诀的健康秘方《中华医药》六字诀的健康秘方(来源:央视)2015年央视中华医药制作了一个有关六字诀养生的视频,节目分成上下两部分,上半部,主要介绍81岁的主人公韩孝儒通过练习六字诀,改善了出汗的毛病,恢复了身体健康的故事;下半部,通过张明亮和代金刚两位专家,深入讲解六字诀的要领,本站将上下两集一并编发。
《中华医药》王耀献冬季补肾正当时(来源:央视)2015年1月28日,央视中华医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主任医师王耀献,共同制作了一期冬季养肾补肾的节目《冬季养肾正当时》,敬请收看~~!【嘉宾简介】名人库--王耀献:/mingren_281.aspx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主任医师王耀献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柳红芳健康之路20121123-冬季养肾黄金季节(一)-肾虚,补肾-王耀献中央电视台CCTV10健康之路视频2012年第20121123期:冬季养肾黄金季节(一)-肾虚,补肾-肾和繁衍后代有关系;肾是生命的发动机;肾是人体健康的银行。
肾为先天之本的本意是什么?哪种表现是肾虚的典型症状?哪种食物可以补肾?冬季养肾的原则有哪些?专家:王耀献。
本集讲解的内容:中医注重顺时养生,四季对应着不同的脏腑:春养肝,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
现在正在入冬,所以正是养肾的好时节。
民间也有今冬进补,明年打虎的说法。
肾为先天之本的本意是什么?是肾是人体最先发育的器官?肾的好坏后天无法改变?肾是生命的本源?正确答案是肾是生命的本源。
肾是生命的本源的原因:肾和繁衍后代有关系;肾是生命的发动机;肾是人体健康的银行。
中医的肾包含的面很广,是个大的系统。
西医的肾是指肾这个器官,是中医肾概念中的一个部分。
哪种表现是肾虚的典型症状?是痤疮?脱发还是口苦?正确答案是脱发是肾虚的典型症状表现。
肾,其华在发,开窍于耳,所以第一表现就是脱发。
肝胆有热会口苦。
中医认为肾和人的体质、寿命密切相关,所以肾在中医理念中对应很多疾病:肾主水,如果肾出问题,可以造成水肿;肾主生长发育生殖,如果肾出问题,可以造成发育迟缓,月经不调,不孕不育;肾主纳气,如果肾出问题,可以造成慢性咳嗽;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如果肾出问题,可以造成骨质疏松,健忘;肾开窍于耳,如果肾出问题,可以造成耳鸣耳聋;肾司二便,如果肾出问题,可以造成便秘,腹泻,尿频,夜尿;腰为肾府,如果肾出问题,可以造成腰酸腰疼。
老中医的的养生术--六字诀李昌源
老中医的的养生术--六字诀李昌源老中医的的养生术--六字诀/李昌源李昌源,男,生于1916年。
系贵阳中医学院教授。
李教授循《素问》“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与“恬淡虚无”之明训,修身养性以求“形与神俱”。
他有两种独特的养生方法可供人们借鉴。
一、晨起吐故纳新咽津法清晨起床,首先洗脸净面,使双手清洁,排空大小便,选择空气清新流通之处,春面东,夏面南,秋面西,冬面北。
两脚并立,与肩同宽,两掌重叠(左掌在内右掌在外),掌心向内贴于脐上。
全身放松,宁心静气,取鼻吸口呼之腹式呼吸,先缓缓吸气令腹中满,然后分别按嘘、呵、呼、呬、吹、嘻六字发声口型呼气(不出声)。
一吸一呼为一次,共练24次。
当令字(春嘘肝、夏呵心、秋呬肺、冬吹肾)练7次,呼字属脾练5次,余字练3次。
无声读字呼气毕,叩齿24次,以舌体沿齿外唇内顺时针、逆时针各搅动3次,再以所生津液鼓漱3次,闭目咽津,意念当令五行之色,将津液缓缓送入下丹田,静待片刻,两掌重叠揉脐。
顺逆时针各揉3圈收功。
本法顺应四时阴阳消长变化,吸取天地之精气以调养五脏六腑,从而达到扶正祛邪、延年益寿的目的。
唐代大医学家、百岁寿星孙思邈将这种天人收受通应的观点同六字诀结合起来,主张春练嘘、夏练呵、秋练呬、冬练吹;脾旺于四季,三焦主一身之气化,故呼、嘻两字四季均练。
李先生对此有所发展,四季六字皆练,但有轻重主次之别。
二、夜卧调气聚精敛神法夜晚入睡前,躯干微曲向右侧卧,右肘于身前弯曲,使右掌枕于右耳下,掌心正对耳窍。
右下肢自然伸直,左膝微曲置于右股之上,左足背轻贴右小腿肚,左掌心向下,置于左股外侧环跳穴处。
瞑目宁心,全身放松。
取自然呼吸,鼻吸口呼,不快不慢,不涩不滑,默数呼气次数,由1至10,周而复始,渐渐转为顺腹式呼吸,频率渐慢,幅度渐深,匀细悠长,息息归根,停止数息,忘却口鼻,意念以下丹田为中心呼吸。
吸自四面八方归于丹田,呼自丹田布散全身,逐渐忘却呼吸,观想下丹田,似想非想,似见非见,渐至物我两忘,悠然入睡。
六字诀——简便易行的功法,治病健身的法宝(转载自吹嘘则健)
六字诀——简便易行的功法,治病健身的法宝(转载自吹嘘则健)在悠久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博大精深的养生文化中,有一朵绚丽的奇葩。
它,就是在中国被传承了一千五百多年,在现代被官方大力提倡和推动,为民众所继承和发扬的养生长寿术——六字诀。
六字诀是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的养生长寿方法,它通过用口呼气吐字祛除五脏六腑的病气邪气,用鼻吸纳清气补养五脏六腑的虚损不足,即能防病治病,又能健身延年。
它以其功法简便易学、治病健身收效迅速而被历代医家、养生家所推崇,是著名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得以享受141岁高龄的主要养生方法。
孙思邈盛赞它“其功尤胜保神丹”,明代名医、明太医院医官龚廷贤也说:“…以六字诀治五脏六腑之病。
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
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百病不生,延年益寿。
”龚廷贤也以此方法,在人活六十古来稀的年代,活了98岁。
本博客将简单介绍六字诀的历史渊源,对六字诀的正宗发音方法(六字诀起源及初期发展时期的发音)及六字诀的治病健身机理进行探讨,并利用关于六字诀的现代科学实验成果,对健身气功六字诀及马礼堂六字诀等功法的吐字发音进行分析。
分析表明六字诀的正宗发音才是最科学、最有效的正确发音,而健身气功六字诀及马礼堂六字诀等功法的发音均存在发音错误的问题。
本博客还将介绍一种更简单易学、更符合人体经络运行规律和人体脏腑特点的六字诀功法,以及有关的中医和养生知识,详细介绍六字诀的养生保健练法和治疗常见疾病的具体练法。
六字诀是一个极简单又很古老的功法,其中的六字即“嘘、呵、呼、呬、吹、嘻”。
通过正确地口型呼此六字,其发音所产生的气流振动能激发相应器官(肝、心、脾、肺、肾及三焦所包括的器官)产生共振,促使其相应器官快速排病,并能激发其相应气机,促进经络运行,补气扶正。
六字诀治病见效快、效果好,养生保健功效显著,所以自古不仅为中医所推崇,而且为道家、佛家、武术家所接受,并在中医、道家、佛家、武术界广为流传。
养生气功六字诀详解
养生气功六字诀-----详解养生气功六字诀-----详解2013-01-17 12:13:39| 分类:康健人生|字号订阅以六个字的读音与意守、体势相结合进行呼吸锻炼,以调整内脏功能为主的气功功法。
又称“六字气诀”、“六字延寿诀”、“祛病延年六字诀”和“六字呼吸法”等。
本法始见于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中,尔后历代养生文献多有记载。
南宋时期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对此功法有较详细的记述。
一、六字诀功法的起源六字诀功法历史久远,流传广泛,从文献考证的依据看,六字诀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所着的《养性延命录》。
陶弘景是当时着名的道家修炼人士,同时也是一位着名的中医学家。
陶氏夙好养生,收集和整理了南朝以前历代有关养生的论述,辑成《养性延命录》。
在《养性延命录》中的“服气疗病”部分记载:“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 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咽以解极。
”书中还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
”这些记载即后世六字诀或六字气诀的起源。
二、六字诀功法的历史演化自陶弘景之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记述,在六字的发音及与脏腑的配合上,也有不少发展变化。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隋代高僧智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宋代邹朴庵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元代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明代龚廷贤的《寿世保元》、清代尤先洲的《寿世青编》、近代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等。
其中尤以宋代邹朴庵论述最详,他不但对呼吸和读音方法提出具体要求,“念时耳不得闻声”,“念闭低头闭口,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气”,“吸时耳亦不得闻声”,还加了叩齿、搅海、咽津等预备功。
此外,明代以前的六字诀不配合肢体动作,只是单纯的吐纳功夫。
自明代以后,六字诀开始有了肢体动作,将吐纳与导引结合起来。
中医药养生功法 六字诀
中医药养生功法六字诀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六字诀六字诀,也称“六字气诀”,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
它是通过呬、呵、呼、嘘、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动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
其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本领来防范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显现的过早变老。
历史源流六字诀功法历史久远,流传广泛。
六字诀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
陶弘景是那时候知名的道家修炼人士,同时也是一位知名的中医学家。
陶氏夙好养生,收集和整理了南朝以前历代有关养生的论述,辑成《养性延命录》。
在《养性延命录》中的“服气疗病”部分记载:“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咽以解极。
”自陶弘景之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记述,在六字的发音及与脏腑的搭配上,也有不少发展更改。
传至唐代名医孙思邈,按五行相生之次序,搭配四时之季节,编写了卫生歌,奠定了六字诀治病之基础。
歌云: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发宜常梳气宜敛,齿宜数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明代以前的六字诀不搭配肢体动作,只是单纯的吐纳功夫。
自明代以后,六字诀开始有了肢体动作,将吐纳与导引结合起来。
六字诀流传到现在,在功法上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功法理论保持了唐宋以来按中医五行五脏学说来叙述的主体框架,对呼吸口型及发声方法的认得渐趋统一,肢体的动作导引与意念的导引原则上遵奉并服从中医经络循行规律。
六字诀与脏腑的关系呵为舌音正对应于心——火,呼为喉音正对应于脾——土,吹为唇音正对应于肾——水,嘘(嘻)为牙音正对应于肝(胆)——木,呬为齿音正对应于肺——金。
“嘻”通少阳经脉,既可疏通胆经,又可疏通三焦经脉。
中医认为“少阳为枢”,通少阳即可调理全身气机,三焦的作用正是通行全身诸气。
“国医大师”方和谦的养生秘籍
“国医大师”方和谦的养生秘籍
“国医大师”方和谦的养生秘籍
方和谦(已逝)曾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2009年被授予“国医大师”称号。
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系统疾病以及疑难杂症等。
他也有自己的养生主张。
饮食:方老主张多吃些大众食物,要荤素搭配、合理饮食,不主张过分地去追求时尚,经常或大量服用保健品或药膳。
起居:《吕氏春秋》中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人要健康就要活动,就要起居有常。
方老每天晚上10点左右睡觉,早上6点左右起床,以保证充足的睡眠。
方老平时没有专门的体育锻炼方式,除了每天上下班的工作外,还经常干一些家务活,如上街买菜等,尤其喜欢研究烹饪,一则可以缓解工作压力、舒展筋骨;二则可以调节心情、畅通气血。
心理:方老认为,人与人相处要和谐,要合理对待矛盾,以平常心对待各种事情,不要因为名和利与同事、朋友闹矛盾,以宽阔的胸怀对待他人,心情好,自然能长寿。
总之,在生活中做任何事都不能太过,无论饮食、起居、锻炼等,都要以“适度”为好,过了“度”就会影响健康长寿。
国医大师方和谦
国医大师方和谦作者:暂无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9年第12期文/名家他出身京城中医世家,父亲、兄长皆为名中医;他精通伤寒,却不自诩为经方派,主张经方和时方合用;他对京剧、象棋、美食样样爱好,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他就是国医大师方和谦。
擅长医治疑难杂症方和谦(1923年—2009年)擅长治疗多种疑难杂症。
对呼吸系统、心脑血管及肝胆系统疑难杂症的治疗有独到之处。
通过辨证施治,灵活机动用药来医治急慢性气管炎、哮喘、肺心病患者。
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医治急慢性肝病、肝硬化、胆石症,使多数患者得以治愈。
对老年病,如心脑血管疾患、中风病半身不遂的中医调治也尤为擅长。
倡导中西医结合方和谦精通伤寒,却不自诩为经方派,他主张经方和时方合用。
上世纪60年代他主编的《北京市流行性乙脑炎治疗纪实》,当时北京各医院的中医医生人手1册,产生广泛影响。
他坚持弘扬仲景学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
他善用“和法”,强调正气为本、扶正以驱邪的治疗观,提出“和为扶正,解为散邪”的精辟见解,并独创“滋补汤”、“和肝汤”,在临床中为很多危重患者解除了病痛。
他倡导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
医名远扬海内外方和谦处方用药,药少力专,一服药通常几块钱。
开汤药十分注重口感,尽量不用太苦或太难闻的药。
病人称赞“方老药味少,味道不难喝,还解决问题”。
他的医术在中医界有口皆碑。
北京许多综合医院在危重病人治疗无效时,常请方和谦会诊,他独到的医术使许多疑难病患者起死回生、转危为安。
60余载的行医生涯中,他救治过的患者不计其数,国外一些华人朋友也常常慕名而来。
国医大师方和谦的名方:和肝汤,疏肝气、健脾胃,可化解冠心病
国医大师方和谦的名方:和肝汤,疏肝气、健脾胃,可化解冠心病今天我在这里,想要给大家说一张业界有名的配伍。
这个配伍的创制者,乃是我非常推崇的中医临床大家,方和谦教授。
方教授生于1923年,卒于2009年,是全国首批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
他出生于中医世家,12岁随父行医,19岁取得医师资格,为京城杏林名宿。
方老有一张配伍,方见——当归,白芍,党参,柴胡,茯苓,陈皮,香附,炒白术,法半夏,焦神曲,紫苏梗,大枣,佛手,砂仁,豆蔻,炙甘草,薄荷(后下)。
水煎服。
这个配伍,方教授称之为“和肝汤”。
其中的和字,既应和了调和肝脾的意义,又和他名字当中的“和”字重叠。
这充分体现了方老治病,倡导一个“和”字的精神。
这个配伍啊,我给你简单解释一下。
它主要就分两队药物。
简单看,当归、白芍、柴胡、香附、紫苏梗、佛手、薄荷,这是疏肝的。
党参、茯苓、陈皮、白术、法半夏、大枣、砂仁、豆蔻、炙甘草,这是和胃健脾的。
神曲促进消化,防止药物碍胃。
这就是基本思路,说起来特别简单。
我这么一说,你可能就明白了,这就是一张调和肝脾的配伍,疏肝气,健脾胃。
说起来,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
但是,你可不要小看这调和肝脾的配伍。
据我所知,用这个思路,方老治好了好多病人。
一次,一个女子,年39岁,因为胃胀、嗳气、打嗝,怎么也停不下来而就诊。
仔细一看,情绪不畅,胃胀痛连及两胁,脉弦,西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方师用上面这配伍,连用14剂,诸证息平。
还有一次,一男子,67岁,因为冠心病数年不愈而求治。
仔细询问,胸闷、憋气、爱叹气、胸背两胁自觉有窜气感,平时容易烦躁,睡眠不好。
方师用上方,加百合,郁金,8剂以后诸证悉平。
又有一次,一女子求医,年63岁。
尿频尿急一礼拜,用药不见效果。
仔细询问,小腹胀痛,舌红脉弦。
方师用上方,加入车前子、泽泻、乌药、牛膝,用药后诸证悉平。
这里头都是什么道理啊?一句话——肝不和,百病来。
肝气一和,全身都和啊。
你看,肝属木,脾属土。
肝气不和,克伤脾土,则消化不良,出现胃胀、嗳气、打嗝。
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绝招:大国医
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绝招:大国医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绝招第1节:方和谦:一粥一饭皆养生(1)第一章方和谦:一粥一饭皆养生,健康就在唇齿间方和谦,1923年出生于山东烟台莱州,12岁开始随父习医,19岁即考取中医师资格,继而悬壶京城。
20世纪50年代,他先后任职于北京市卫生局中医科及北京中医医院,并于1968年调到北京朝阳医院中医科任主任医师、教授。
2009年被授予"国医大师"称号。
方老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从医60余年,临床疗效卓著,求医问诊者甚多,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医疗保健的特邀专家,被誉为"当代中医泰斗"。
在处方用药中,方老坚持一切从病情需要出发,辨证合理,用药少而力专,主张一病一方。
并且,他很少用贵重药品,力求简、便、廉地解决问题。
方老擅长治多种疑难杂症,对呼吸系统、心脑血管及肝胆系统疾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方老可谓独步天下,这从他在"非典"突袭我国时立下的汗马功劳可见一斑。
一箪食,一瓢饮,乐在其中--简单生活方为养生之道大师手记一箪食,一瓢饮,乐在其中……《论语》里有很多话是孔子教导学生如何过日子的,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摘自《生命时报》国医释读中医养生之道中,最讲究的就是"养心调神"。
《黄帝内经》有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保持恬淡宁静的心态,使真气顺应规律的变化,精气和神气不要外泄,就什么病都不会生了。
方和谦教授所倡导的"简单生活"养生术与此可谓一脉相承。
方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藏着不少养生智慧,《论语》中所说"一箪食,一瓢饮,乐在其中"的生活理念,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法则。
这种简单的生活,能够让人平心静气,不为过多的欲望所累,真正使自己的人生过得健康、有品质。
“呼、嘻、呵、嘘、吹、呬”神奇六字诀,巧治五脏病,快收藏!
“呼、嘻、呵、嘘、吹、呬”神奇六字诀,巧治五脏病,快收藏!卫生歌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发宜常梳气宜敛,齿宜数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这首“卫生歌”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按五行相生的顺序,配合四时季节所编,它奠定了六字诀治病的基础。
今天我们认识的国医大师张灿玾教授是六字诀健身功法的积极倡导者与实践者,他不仅对其进行了系统梳理,还结合了自身的健康实践使之更加完善。
大师介绍:张灿玾--首届“国医大师”,山东荣成人,1928年7月出生,山东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
194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教授认为,六字诀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能够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过早衰老。
张教授完善后的功法究竟如何呢?快跟小医来看看~1.“吹”字功在人体器官中,“吹”对应肾常练习此功,可以补肾气,对腰膝酸软、盗汗遗精、阳痿早泄、子宫虚寒等肾经疾患有很好的疗效。
【练习方法】1、舌向里,微上翘,气由两边出。
2、足跟着力,五趾抓地,足心空起,两臂自体侧提起,绕长强、肾俞向前划弧并经体前抬至锁骨平,两臂撑圆如抱球,两手指尖相对。
3、身体下蹲,两臂随之下落,呼气尽时两手落于膝盖上部。
下蹲时要做到身体正直。
4、呼气尽,随吸气之势慢慢站起,两臂自然下落垂于身体两侧。
共做6次,调息。
2.“呼”字功在人体器官中,“呼”对应脾常练习此功,可以培养脾气,对腹胀、腹泻、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等脾经疾患有很好的疗效。
【练习方法】1、撮口如管状,唇圆如筒,舌放平,向上微卷,用力前伸。
2、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自小腹前抬起,手心朝上,至脐部,左手外旋上托至头顶,同时右手内旋下按至小腹前。
3、呼气尽吸气时,左臂内旋变为掌心向里,从面前下落,同时右臂回旋掌心向里上穿,两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里,两手内旋下按至腹前,自然垂于体侧。
国医大师方和谦:治疗高血脂方剂
方和谦,出身于中医世家,在治疗内科杂证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京城有名的中医专家。
在处方用药中,一切从病情需要出发,辩证合理,用药少而力专,药到病除。
他很少用犀、羚、麝等贵重药品,力求简、便、廉地解决问题。
主张一病一方,这也是他临床诊病的
最大特色。
降脂汤
【药物组成】陈皮30g,焦神曲15g,莱菔子15g,郁金10g,焦山楂10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化痰,化浊降脂。
治疗高脂血症。
【方剂分析】方中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能。
山楂性甘、微温,健脾活血通络,
化浊行气散瘀,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既可直接入药,又可水煎代茶饮。
神曲甘、辛、温,消食和胃。
郁金具有活血,行气解郁之功。
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朱丹溪称赞菜
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
方中陈皮、菜菔子、郁金三味相伍,升降相合,疏理气机,化
浊行气散瘀。
本方组方严谨,标本兼顾,共收健脾化痰、降浊之功,实为治疗高脂血症又一
良方。
【参考文献】于青,刘新桥,孙波・方和谦教授验方降脂汤治疗高血脂症[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4):286-288。
方和谦临证要诀
方和谦临证要诀
权红;李文泉
【期刊名称】《北京中医药》
【年(卷),期】2008(27)9
【摘要】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方和谦教授,从医六十余年,临证在认病、用药上有其独到之处:(1)全局性:应诊首先总揽全局,四诊合参。
(2)查舌诊脉之见:临证重视查舌诊脉。
对于正常的舌象脉象有"舌洁""脉平"一家之言。
(3)中西合参:认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的目的是古为今用;学习现代医学知识是洋为中用,提倡中西医并举。
(4)方证相宜:遣方用药先"探探路子",再"效不更方"。
(5)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认为中医不仅辨证,也要辨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运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方法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总页数】3页(P687-689)
【关键词】老中医经验;四诊合参;中西合参;辨证论治
【作者】权红;李文泉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中医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5;R222.2
【相关文献】
1.《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的考证 [J], 李林
2.方和谦临证用药特点 [J], 权红;李文泉
3.论《伤寒论》的“方”与“证”:谦谈“方证照合”是中医药理学的关键 [J], 刘公望
4.方和谦治疗肝郁脾虚证中药配伍规律研究 [J], 高剑虹;李文泉;范春琦;权红;孙维娜;崔筱莉;张润顺
5.方和谦治疗肝胆病证重视和解法与滋培法的运用 [J], 崔筱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千金方对六字诀的记载原文
千金方对六字诀的记载原文关于“六字诀”的起源悠久,最早的详细记录为南朝齐梁时著名的医学家陶弘景(456-536)《养性延命录》“凡行气,以鼻内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
内气有一,吐气有六。
内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
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数。
欲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
凡人极者,则多嘘呬。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急备千金方》养性篇·调气法,记述了“六字诀”治疗五脏疾病的方法:“心脏病者,体冷热。
相法,心色赤,患者梦中见人着赤衣,持赤刀杖,火来怖人。
疗法,用呼吹二气,呼疗冷,吹治热。
肺脏病者,胸背满胀,四肢烦闷。
相法,肺色白,患者喜梦见美女美男,诈亲附人,共相抱持,或作父母兄弟妻子。
疗法,用嘘气出。
肝脏病者,忧愁不乐,悲思喜头眼疼痛。
相法,肝色青,梦见人着青衣,捉青刀杖,或狮子、虎、野狼来恐怖人。
疗法,用呵气出。
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遍身痛烦闷。
相法,脾色黄,通土色,梦或作小儿击历人邪犹人,或如旋风团栾转。
治法,用唏气出。
肾脏病者,体冷阴衰,面遍,细呼十遍,呼法,鼻中引气入,口中吐气出,当令声相逐呼字而吐之。
热病者,用大吹五十遍,细吹十遍。
吹如吹物之吹,当使字气声似字。
肺病者,用大嘘三十遍,细嘘十遍。
肝病者,用大呵三十遍,细呵十遍。
脾病者,用大唏三十遍,细唏十遍。
肾病者,用大呼五十遍,细呼三十遍。
此十二种调气法,若有病根据此法恭敬用心,无有不瘥,皆须左右导引三百六。
”隋代天台宗智顗(yi)大师对治病之法也有所论述,他在《童蒙止观》中认为,治疗疾病的方法虽然有很多,但是都不出“止、观”这两种法门:“既深知病源起发,当作方法治之。
治病之法,乃有多途,举要言之,不出止、观二种方便。
并且讲述了如何用观想的方法和运用六种气来治病,现在流传的“六字诀”基本遵循这个版本。
即:呵(管心脏)、嘘(管肝脏)、呼(管脾胃)、嘻(管三焦)、吹(管肾脏)、呬(管肺)。
马礼堂六字诀
马礼堂六字诀“吸气有一,吐气有六。
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呬,皆吐气也”。
此六种息皆于唇口之中,想心方便,转侧而坐,绵微而用”。
智顗大法师把六字诀概括为: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治,三焦壅处但言嘻。
唐代的名医孙思邈,又把五行相生的顺序放进六字诀里。
他在《卫生歌》歌中这样写道:春嘘明目木扶肝,夏日呵心火自闲,秋呬定收金肺润,肾吹惟要坎中安,嘻理三焦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勿出声闻耳内,方知功效胜灵丹。
明代《正统道藏》、孙思邈的《千金方》、汪昂的《医方集解》、龚廷贤的《寿世保元》、冷谦的《妙龄修旨》均有对六字诀治病有论述。
名医知古老人,他也盛称六字诀的功效,并书写了《知古老人歌》:六字能将寿岁添,修补脏腑胜灵丹。
肝属木兮须瞪眼,胸中郁闷即能痊。
心呵双手平心按,火奖劳宫病可安。
消化不良谁做主?脾呼撮口臂撑天。
呬呼肺病能根治,双手撑开氧气添。
固肾必须双抱膝,口吹浊气上灵山。
三焦理气须嘻字,两手高擎汲涌泉。
马礼堂先生(本文原文作者)的《六字诀养生法》,概括为:长嘘补气顺经行,污浊喷出清气容,呼气要从井穴起,须知顺序是相生。
二、特点六字诀的功法有这样几个特点:(一)疗效显著:在我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用六字诀治好的疑难大症无计其数,治愈的患者,有肝炎、心脏病、肾结石、青光眼及高血压、低血压、肠胃炎、气管炎等。
最奇妙的是郭淑媛大夫静脉曲张、面部白癣,练功3个月消失。
(二)简便易学:六字诀的发声和口型,只要按照汉语拼音发声即可。
腹式呼吸要求小腹起伏。
实际上,我们正常人在安静时或睡眠时的呼吸都是腹式呼吸(女同志一般是胸式呼吸)。
导引的动作也很简单。
一般10小时左右就可掌握六字诀的练习要领。
1~3个月左右,就可见到明显治疗效果。
(三)运用灵活:六字诀运用灵活。
可以按顺序练习,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练1个或2个字;既可以长期坚持连续练习六字诀,又可以按季节单独练某1个字;还可根据个人身体条件和病情疾患的虚实需要进行补泻。
█类修要诀中有关“六字诀”
█类修要诀中有关“六字诀”《类修要诀》[明]胡文焕编孙春芳点校孙真人卫生歌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定。
四季长呼脾化餐,三焦嘻却热难停。
陶真人卫生歌嘘呵呼嘻吹及呬,行气之人分六字。
果能依用口诀中,新旧有疴皆可治。
六气歌诀一曰呬呬法最灵,应须秘。
外属鼻根内关肺,寒热劳闷及肤疮,以斯吐纳无不济。
二曰呵呵属心王,主其舌。
口中干涩身烦热,量疾深浅以呵之,焦腑疾病自消灭。
三曰呼呼属脾神,主其土。
烦热气胀腹如鼓,四肢壅闷气难通,呼而理之复如故。
四曰嘘嘘属肝神,主其目。
赤翳昏昏泪如哭,都缘肝热气上冲,嘘而理病更神速。
五曰吹吹属肾藏,主其耳。
腰膝冷多阳道萎,微微纵气以吹之,不用外边求药饵。
六曰嘻嘻属三焦,有疾起。
三焦所有不和气,不和之气属三焦,但使嘻嘻而自理。
去病延年六字诀(其法以口吐鼻取)总诀(以此行六字诀功夫秘要诀也。
非此六气行不到本经此导之,若引经耳。
不可不知)肝若嘘时目睁睛,肺知呬气手双擎。
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
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
吹肾气诀肾为水病主生门,有病气色昏。
眉蹙耳鸣兼黑瘦,吹之邪妄立逃奔。
呵心气诀心源烦躁急须呵,此法通神更莫过。
喉内口疮并热痛,依之目下便安和。
嘘肝气诀肝主龙涂位号心,病来还觉好酸辛。
眼中赤色兼多泪,嘘之立去病如神。
呬肺气诀呬呬数多作生涎,脑膈烦满上焦痰。
若有肺病急须呬,用之目下自安然。
呼脾气诀脾宫属土号太仓,痰病行之胜药方。
泻痢肠鸣并吐水,急调呼字免成??嘻三焦诀三焦有病急须嘻,古圣留言最上医。
若或通行去壅塞,不因此法又何知。
四季却病歌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
秋呬定收金肺润,肾吹唯要坎中安。
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
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类修要诀》[明]胡文焕编孙春芳点校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1987年5月第一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读
胃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在中医学看来,保胃气、存津液,应当予以重视。
首届国医大师
方和谦认为,中医治病的原理,是以脾胃为本。
百病皆可因脾胃虚而生。
若脾胃受损,则使
百药难以施用,五脏六腑难以荣养,而诸病丛生。
方老在立法用药方面,尤其重视“保胃气,存津液”!
我们一起看方老的详解——
方师临证治病重视保胃气,存津液,并常告诫我们人以胃气为本。
方师说:胃这个脏器像个
袋子,主腐熟消化,司新陈代谢。
所消化之物由胃入肠,故胃气以下行为顺,脾气以上升为顺。
脾升则水谷之精得以输布,胃降则水谷之糟粕得以下行。
脾胃的升降,维持着人体气机
升降出入运动,故脾胃合称“后天之本”。
《内经》有“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及“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记载。
《伤寒论》中“凡病,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的
论述也体现了人以正气为本。
邪正交争,只要正气不败,就可以扭转病情。
“人病脉不病曰生”,从脉学体系来说,也是很重视胃气的,其表现在“缓脉”上。
“缓”为脉象和缓均匀,是正
气不败之象(脉弦缓、脉浮缓)。
“人有根本,脉有元气,故云不死”(《难经·十四难》);“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人之有尺,犹树之有根”,“脉有根本,人有
元气,故知不死”。
诊脉要重视缓脉,重视尺脉。
通过三部九候可判断预后,识别真元时,脉学理论也值得借鉴。
实际上是证有定型,脉无定体,随人而异。
1、脉无定体
脉浮者病在表,可用麻黄、桂枝解表。
如张仲景所说发汗用麻黄汤;脉浮弱者,外证未解,
可发汗,宜用桂枝汤;发汗后脉沉迟,桂枝新加汤;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
黄附子细辛汤。
人的素质不同,又脉无定体,故感冒病证不都是浮脉,但均需解表药,并因
人而宜。
辨证立法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灵活又机智。
2、辨证
有是证用是方,有是法用是药。
辨证需准确,稍有差错,就药不对证,使病人受损。
《伤寒论》全书共397条。
著名伤寒大家陈慎吾曾指出:《伤寒论》397条,也可作397个
病人看待,也可作为一个病人看待。
由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衰竭。
由表
及里,病情演变后为“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病好了,是有元气。
“凡病,若吐、若下、若亡
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仲景此条提示了“扶正”的重要意义。
《伤寒论》书中没有任何
一条提示“保胃气”,但提示“若亡津液,必自愈”。
胃者水谷之海,后天之本,要注意保胃气,存津液。
同为表证,实人病表发其汗,虚人病表建其中,扶正祛邪,即立方本意。
方师认为中医治病的原理,是以脾胃为本。
百病皆可以因脾胃虚而生。
脾胃受损,则使百药
难以施用,五脏六腑难以荣养,而诸病丛生。
因此,方师治病用药极为重视“保胃气,存津液”。
提出“治伤寒注意存津,治温病重在养阴”,“大病体虚,要重在培中”的观点。
不但视养
阴保津为治疗外感热病的重要原则,同时在治疗内伤杂病时也极为重视养阴存津,保胃气。
指出“保胃气,存津液”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大法。
俗语说:“大病必固脾胃。
”不管是什么病,只要食欲好,就能延长寿命;没有食欲,就意味着衰弱,胃气已败,胃气已竭,后天之
本就不能继续,故治病的原理也就是“治胃气为本。
”治病方法是“五味入胃,各归所喜”,辛
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以药之一气之偏,治人之一气之偏。
保胃气,存津液,调节阴
阳是一切治疗的大法。
方师临诊先辨“胃气”之有无,“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如患者食欲良好,二便正常,脉
象从容缓和有力,是有胃气的表现,即或有病,也抵抗力强,预后良好。
若患者厌食、食少、久泄、面黄、消瘦、久病出现呃逆频频,脉见无根等,均是胃气衰败的表现,预后差。
其次
方师选方用药注意时时处处顾护胃气。
对体壮者,以祛邪为主,祛邪既是保护胃气,邪气去,胃气即可通畅。
胃气虚弱,则宜补养,后天滋生有源,中气得复,疾病才有转机。
不管五脏
中何脏虚,都不忘以胃气为本。
如中气虚弱者,常用参、芪、术、草、枣之味以补之,佐以
神曲、陈皮使之补而不滞;中焦虚寒,老年人体肥,运化不足者,干姜温之,佐以山药、玉竹、石斛以防刚燥之性伤胃;湿盛者以薏苡仁、茯苓、苍术以燥之;中脘气滞者,以佛手、
香橼、陈皮理气不伤阴;胃阴虚有热者,以沙参、石斛、知母清之;热去而胃燥者以玄参、
麦冬、玉竹润之。
总之,方师“保胃气”用药原则可归纳为:
①用药量宜少,药味不宜过多。
②苦寒败胃、腥腻重浊之品尽量不用,很少应用黄芩、黄连、龙胆草、夏枯草等药,或是以
酒芩代黄芩,以减少其苦寒之性。
③口感不好、难以下咽的药物尽量不选,如白僵蚕虽然能开音、祛风,但也因其味苦而弃用。
④对于危重病、疑难病患者,从调理脾胃着手,使中气得复,邪气自去。
⑤在补益剂中加入陈皮、木香等灵动之品,防其滋腻碍胃。
⑥每每于方剂之中加入炒谷芽、生稻芽、焦神曲等以助运化。
⑦初诊或急症,可每日1剂,一日三服或四服;对于复诊病势已缓或慢性病,应视具体情况,服3剂停1天或服2剂停1天或隔日1剂,目的在于“缓缓胃气”,把药物对胃气的影响降到
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