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制结构和人格

合集下载

官僚制(本站推荐)

官僚制(本站推荐)

官僚制(本站推荐)第一篇:官僚制(本站推荐)官僚制的优点:(1)稳定性。

官僚制运作非人格化,办公程序条理规章化,管理工作不是随心所欲进行的,有一整套规则和程序来规范成员的行为,保证了管理工作的一致性,减少了个人主观决断的现象,这保证了官僚体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严密性。

办公体制等级化,既有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指挥链条,又有高度明确的分工,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

(3)合理性。

工作任务专业化,运作必有记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增加服务数量,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4)普适性。

官僚制适用面广,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甚至私人组织都可以采用。

官僚制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优点也对应着缺点:(1)官僚制过分强调稳定性,官员职务终身性,官员没有被解聘的压力,滋长了组织的惰性。

运作的非人格化,忽视了人的复杂性主、体性,使成员行为刻板,使组织缺乏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

(2)等级森严,层级节制,下级对上级绝对服从,一方面不利于上下级的沟通,使决策信息不全,不能及时发现下层问题。

另一方面压制了员工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过分的专业分工和职能划分,一方面会使组织出现本位主义,思想僵化,形成官僚作风。

另一方面分工过细,使成员沟通协调受限,组织的综合能力削弱,影响组织的效率。

同时不利于公务人员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我认为官僚制优点大于缺点,功大于过。

事实证明官僚制在维护政府组织的稳定,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而且我国政府官僚制还不健全,有很多人治的现象,需要完善官僚制,贯彻其理性精神。

官僚制很符合政治组织的特点,在公共管理领域也很难找到完全替代它的体制。

但是,正如黑格尔所说“任何时代的理论都只不过是用抽象思维来表现那个时代的精神”,任何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都会暴露出各种问题,官僚制在实行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使管理成为了目的本身。

所以我们应不断改革发展官僚制,但不能全盘否定,应利用好这个工具让它更合理,更能应对新的变化,解决新的问题,例如建立和完善公众参政议政的机制和公务员竞争机制,对内部机构进行调整加强各职位的联系和沟通,重塑价值理念注重质量和服务等。

古代官僚体系

古代官僚体系

古代官僚体系古代官僚体系是古代社会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机构管理和运作的核心。

官僚体系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古代官僚体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朝。

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官僚体系,以便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

官僚体系由各级官员组成,根据职务和地位不同,分为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两个层次。

中央官员负责制定政策、领导军事和外交事务,地方官员负责实施政策、管理地方事务。

官僚体系的核心是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

古代官员的选拔主要依据功绩和能力,而非出身。

这一制度确保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使得国家能够得到优秀的管理者。

同时,官员的管理也非常严格,他们必须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任职期满后还要接受考核和审查。

这样的管理制度保证了官员的廉洁和公正,有效地防止了腐败和权力滥用的发生。

在古代官僚体系中,官员的权力是有等级和权限的。

官员的等级分为九品官员和三品官员两个层次,九品官员分别为正九品和从九品,而三品官员分别为正三品、从三品和散三品。

官员的等级决定了他们的权力和地位,高级官员可以制定政策和决策,而低级官员则负责执行和监督。

这种等级制度保证了官员之间的权力平衡和监督制约,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和滥用。

古代官僚体系的运作需要各级官员之间的配合和协调。

官员之间通过官场交往和会议等形式进行沟通和协商,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处理事务。

另外,官员之间还存在着晋升和竞争的关系,他们通过考试和评选等形式竞争升迁,这种竞争机制激发了官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了官员的工作效率和能力。

然而,古代官僚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

首先,官僚体系的等级过于繁琐,导致了冗员和浪费。

其次,官僚体系的管理制度存在一些漏洞,容易导致腐败和权力滥用。

此外,官僚体系的选拔机制也不完善,有时会出现功臣被忽视、庸才被提拔的情况。

总的来说,古代官僚体系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的管理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_资料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_资料
的基础。▪ (4)明Fra bibliotek的程序、规章和制度
▪ 排除个人的主观因素,使组织获得了理性, 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测性。
▪ 非人格化,不掺杂个人情感。 ▪ (5)专业培训
▪ 专业化的行政人员是现代官僚制区别于传统 家长制和世袭制的重要特征。
▪ (6)固定的薪俸和按照资历和功绩晋升 ▪ 行政官员属于专职阶层,职务稳定; ▪ 按照功绩晋升;
▪ 2、现代合法--合理统治(权威)
▪ 合理,目的和价值合理。由于各项职责权限 的合理划分,各级别层次进行专业分工,而 且以明确的规则加以确定,高效率从此产生。
▪ 合法,组织必须严格的按照规则和程序来进 行。法理性权威在此间形成。
▪ --合同与契约
▪ 3、官僚制的缺点
▪ 压抑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人成为一种附属品, 只会机械例行公事,成为没有精神的专家;无法进 行实证分析;偏重静态研究,过分强调规则和制度, 使组织僵化,缺乏应变能力和弹性;
▪ 官僚制,它在明确性,稳定性,纪律的严格 性,运作范围的广泛性等方面都明显优越于 其他组织,并可应用于其他所有种类的管理 工作。
▪ “任何领域,要想象一个没有专业人员的持 续性行政工作,几乎是一种幻觉。”
▪ 官僚制的管理系统由技术的观点看是最理性 的,主要因为技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 在现代科技以及经济生产企业技术的发展下, 技术知识在近代成为绝对的不可或缺。推进 官僚制的决定性理由是它超过其他组织的纯 技术优越性。
6、对官僚制的评价
▪ (1)官僚制是理想行政的象征 ▪ 理性,稳定和高效与当今“行动缓慢、效率
低下、不负责任、相互推委”等官僚主义的 表现绝然不同。
▪ “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是能够取得最大程度 的效率的,这种组织是对人进行绝对必要控 制的最合理手段。精确性、稳定性、严格的 纪律和可靠性比其它任何形式都要优越”

《组织行为学》对韦伯的“官僚形式主义非人格化”的理解

《组织行为学》对韦伯的“官僚形式主义非人格化”的理解

对韦伯的“官僚形式主义非人格化”的理解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于20世纪初提出了官僚制理论。

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制度。

韦伯认为组织的合法权威有三种来源:习俗惯例;个人魅力;法规理性。

法理权威的最适宜的组织形式是官僚制。

一、韦伯认为层级官僚制理论具有如下特征:(1)合理的分工。

在组织中明确划分每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的形式将这种分工固定下来。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在组织中实行职务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整个组织是一个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在组织中任何管理行为都不能随心所欲,都要按章行事。

(4)形成正规的决策文书。

在组织中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都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达,下级易于接受明确的命令,上级也易于对下级进行管理。

(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

在组织中管理工作是以法律、法规、条例和正式文件等来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公私分明,对事不对人。

(6)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

量才用人,任人惟贤,因事设职,专职专人,以及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二、官僚组织建立在法理权威之上,它的合理性来源于这三个方面:(1)组织的劳动分工体系;(2)调节成员关系和行为的规范秩序;(3)对个人自利追求的激励和制裁体制。

三、韦伯的层级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非人格化。

在韦伯眼里,官僚组织是规章的体制,而不是个人的体制。

所以,官僚制是排斥个人魅力的。

组织的运行不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受个人的感情的支配。

理性化的另一种表述,就是非人格化。

官僚制改变了传统社会中的人身依附和个人忠诚,职业官僚接受上级的指挥和命令,是因为他们要服从法律和规则,而不是服从命令者本身的人格魅力感召,或者是服从附着在他身上的身份地位,更不是服从由传统习俗决定的社会等级。

尽管韦伯自己也不讳言,这种完全排除了情感的官僚组织,会使组织变成冷冰冰的机器,会产生人的异化。

官僚制结构和人格

官僚制结构和人格

官僚制结构和人格罗伯特·K·默顿一个正式的、合理组织起来的社会结构必然包括一种经过明确规定的活动模式,从理想的意义上说,在这种结构中。

每组活动都与组织目标有职能上的联系。

在这样一种组织中,一系列公职与一系列等级制地位结合为一个整体,它们内含着由有限的具体规章严密规定的若干职责和特权。

每一种公职都包含着某种特定能力和职责的范围。

权威——即从得到认可的地位产生出来的控制权力——本质上从属于公职,并不从属于某一个担任官员角色的个人。

官员在预先规定的组织规则框架的范围内进行日常活动。

对各种公职之间的关系进行规定的系统包括相当高的正规性,并且明确规定了占据这些职位的任职者之间存在的社会差距。

这种正规性可用或多或少有一定复杂性的工作手续程序来证明,它象征着并巩固这些不同官职逐级排列的次序。

这种正规性与系统中权力的分配结合为一个整体,它通过对(官员)联系的高度限制可将其与系统模式的摩擦降低到最低限度,组织的规章已经预先规定好了这种模式。

这种做法因而保证了其他人行为的可靠性,并且也相互形成了一组稳定的期望。

而且,正规性促进了公职的任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尽管他们彼此对对方怀有个人态度(有可能是敌意的)按照这种方式,可以防止上级对下属采取专制行为,因为二者的行为都受到互相承认的一组规定的约束。

特别是程序化的方法促进了行为的客观性,并且限制了“个人冲动迅速变为行为的通道”。

官僚制结构这种正式组织的理想类型是官僚制,马克斯•韦伯对官僚制作了全面的经典分析。

正如韦伯所指出的,官僚制包含着明确划分的一体化的活动,它们被看作是内在地存在于公职中的责任。

在正式规定中阐明了一种有区别地进行控制和批准的系统。

角色的分配是以技术资格为基础进行的,这种资格是通过正规化和非人格化的程序(如考试)确认的。

在这个按等级制分配权力的结构中,通过普遍的、抽象的和明确规定的规则控制“受到训练和领取薪金的专家”的活动,这种做法排除了对每一种具体情况提供具体指导的必要性。

西方行政学说史 读书笔记 官僚制

西方行政学说史 读书笔记 官僚制

西方行政学说史评述官僚制理论之读书笔记姓名:吴文才学号:2015201242读书笔记1.官僚制是什么官僚制的概念具有几重含义,在政治学中,官僚制一次指现代化国家条件下的专业化的行政人员为主体所构成的政府的一些列制度、体制、组织结构和原则的总和。

在管理学上,官僚制泛指以授权——分层、集权——统一、命令——服从等为特征的当代组织形态。

官僚体系早已存在,但现代官僚制理论的提出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的。

韦伯对社会结构及制度的理解是从人的社会行为入手的,他认为存在着三种形式的支配行为:理性及法理型的支配、传统型支配和个人魅力型支配,在这三种支配方式的组织中又存在着适当的权威与这三种支配行为相对应。

分别是”合理——合法“的权威,”传统权威“及”卡里斯玛“权威。

三种权位模型及对应的支配方式便是官僚制存在的理论基础。

现代官僚制根据合理性原则以及吸收传统官僚制存在的经验所作出的官僚制设计具有这样几个特征:第一,官僚制是法律化的等级制度,应当是一整套持续一致的程序化的命令——服从关系,任何官员的行动方向都是由处在更高一级的官员所决定的。

官员所受到是非政治化的管理,对官员的评价主要是技术性的。

第二,官员间的从属关系是由严格的职务或任务等级序列决定的,权力关系并不具有权力的个性特点,而是基于职务本身的组织构造,所以,要求完全排除个人的情感纠葛。

第三,消除了人身依附关系。

由于权力来源不是出自血统的或世袭的因素,而是源于建立在实践理性基础上的形式法学理念和形式法律规定的制度,所以,官员的工作和利益不是由他的上司的个人好恶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制度所规定的行动的程序化、客观化,换句话说,他为客观的非个人的组织和组织目标服务。

第四,拥有极为完美的技术化程序和手段,在专家的指导下日常的工作大部分与信息、各种知识、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归纳、多个可行的决策力一案的提出以及论证等等,都会拥有技术性的支持。

同时孔繁斌对官僚制的体系结构做了归纳,认为其可以通过三个规范来加以解说,首先是机构规范,官僚制的规范指按照合理化生活准则和职业伦理所形成的一整套客观化了的法规体系,具体包括权限预先确定,职位的阶层化,职务的履行,职位,调节,专业训练,工作例行化和限制等。

官僚结构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官僚结构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官僚结构的名词解释是什么官僚结构的名词解释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和使用“官僚结构”这个词汇。

那么,它到底指的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官僚结构是指一种组织或制度在实施权力过程中,基于等级、规则和程序,通过官员和工作人员之间的分工协作来实现目标的一种方式。

官僚结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东方的封建制度,而在现代社会中,它成为了许多国家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基本组织形式。

官僚结构的核心特点是其严密的等级关系以及事务的规范化。

首先,官僚结构的等级关系可以用“阶梯”来形容。

在一个官僚体系中,各个级别的官员根据职务的重要性和职责的差异进行分层。

这样的分层结构使得决策权可以逐级上报,从而实现权力的相对集权。

在这样的等级关系下,每个官员都必须服从上级的指令,同时向下级传达并执行决策。

其次,官僚结构的事务规范化就如同一本无声的规则书。

官僚体系中的工作流程、程序和规则被明确地规定下来,以确保组织内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这种明确的指导性使得官员在处理事务时能够有章可循,减少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可预测性。

然而,官僚结构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过度的层级和繁琐的程序可能导致决策速度缓慢,甚至阻碍创新和应对变化的能力。

由于信息在官僚体系中的上报和审批过程中需经过多个关卡,这使得反应灵活性下降,难以快速适应外部变化。

例如,当面对迅速发展的市场和技术变革时,官僚结构可能会面临应对困难。

其次,官僚结构可能培养出一种保守和守旧的工作文化。

由于组织内的权力和晋升通常基于资历和履历,而非创新和能力,这可能造成官僚体系内部的惰性和缺乏活力。

官僚文化可能让个体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减弱,导致组织的效率和竞争力下降。

对于官僚结构的改进,许多研究者提出了不少建议。

其中之一是通过鼓励分权和赋权来提高决策效率和适应能力。

通过推动下属参与决策和问题解决,可以有效地减少层级和减缓决策过程。

此外,培养创新和鼓励合理合法的风险承担意识,有助于打破官僚文化的束缚,提升组织的活力和创造力。

现代中国官僚结构

现代中国官僚结构

现代中国官僚结构一、引言官僚结构是现代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核心组织形式之一。

它是一种严密的组织体系,旨在实现政府的决策执行、资源配置和社会管理等职能。

在现代中国,官僚结构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官僚结构的组成中国官僚结构主要由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两部分组成。

政府机构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各级部门和机构,如国务院、省级政府、县级政府等;事业单位则包括公立医院、学校、科研院所等。

这些机构按照层级划分,有明确的职责和权力范围,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官僚体系。

三、官僚结构的特点1. 等级分明:官僚结构中的各级机构和部门按照层级划分,上下级之间有明确的权力关系和责任划分。

2. 专业分工:官僚结构中的各个部门和机构按照职能划分,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专门领域和职责,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专业机构。

3. 决策效率:官僚结构中的决策流程相对固定,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程序,可以提高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4. 权力集中:官僚结构中的权力主要集中在高层管理者手中,下层人员执行上级的指示,形成了一种垂直的权力结构。

5. 建制文化:官僚结构中有一套固定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文化,要求人员遵守规则和程序,形成了一种官僚主义的行为方式。

四、官僚结构的作用1. 政府决策执行:官僚结构是政府决策的执行者,负责具体实施政策和方案,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 资源配置:官僚结构负责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公平分配。

3. 社会管理:官僚结构是社会管理的主要力量,负责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

4. 监督和评估:官僚结构对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进行监督和评估,促使其依法行政、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五、官僚结构的优点和问题1. 优点:(1) 高效执行:官僚结构可以确保政府决策的高效执行,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 专业分工:官僚结构可以实现专业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问题:(1) 官僚主义:官僚结构中的一些问题,如权力滥用、程序繁琐等,容易导致官僚主义的行为方式。

中国的官僚制度

中国的官僚制度

中国的官僚制度官僚制是工业社会的一朵奇葩,它以其稳定、严格、精确、可靠的管理取代了早期人格化的行政模式,构成了传统行政模式的一大理论支柱。

但是当社会发展进入后工业时代时,官僚制内在的痼疾逐渐凸显出来,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一、官僚制及其价值“官僚制”一词由法文bureau和希腊文kratos复合而成,本意是指实施管理的社会行政机构。

与汉语中官僚主义不同,在管理学中,官僚制是一个中性词,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命令—服从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

在韦伯的官僚制中,对合理性的追求是其核心所在,也是建构官僚制的一个基本原则。

韦伯从权威的角度出发剖析古往今来人类社会的组织形态,把它们分为个人魅力型、传统型和法理型三种。

其中前两种只具备合法性而不具备合理性,只有法理型组织是建立在对于正式制定的规则与法令的正当行为的要求之上的,同时兼备了合法性与合理性。

韦伯的理性官僚制正是这样一种组织形式。

作为一种工业文明时代的组织形式,官僚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组织内部合理的分工,每个成员都有的明确职责权限并以法规的形式严格固定下来,并且只在本职范围内完成工作。

第二,组织内部划分为若干层级,实行层级节制,等级与权力一致,各职位按照权力等级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指挥统一的指挥链条。

第三,组织内部要根据合理合法的原则制定一整套稳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管理行为,以保证整个组织管理工作的一致性和明确性,使各机构各成员各司其职,依法行使自己的职权。

第四,在官僚制组织中,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都应形成正式的文件下达,并且要记录在案,以便于上级对下级加强控制,明确下级机构及其成员的任务、要求和应履行的权责。

第五,实行非人格化的管理,官员间的从属关系是由严格的职务或任务等级序列决定的,权力关系并不具有权力的个性特点,而是基于职务本身的组织构造,完全排除了个人的情感纠葛。

第六,拥有极为完美的技术化程序和手段,在专家的指导下日常工作都会拥有技术性的支持,而且,组织目标及这些目标的确立过程也倾向于技术化和合理化。

官僚科层制

官僚科层制
1、政治权力结构:在党政关系层面,行政权力相对不足,行政部门不能独立 自主完整负责地行使行政权力。而在行政权力与社会关系层面上,行政权力又显 得过于庞大,存在着行政权力失控和任意行使权力的现象。法律控制和行政控制 的关系失衡。——按官僚制组织理论行使行政权力, 一方面可以保持行政权力的 相对独立性,避免党的领导干部和党的机构对具体行政事务随意干预,有利于促 进党政分开、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另一方面,强调官僚制组织 理论,可以强化行政机构的自我约束机制,避免决策失误和对社会权力的侵夺。
所以说对待官僚科层制的最好方式应该是改良而非替代。
调整、改良
理性
人文救治
韦伯和哈贝马斯为 官僚制提出人文救 治的方案 。重视和 发扬人的个性。
道德整合
在“人文救治”的基 础上,结合对“ 以 德治国” 思想的研 究, 强调了行政改革 中必须提高行政人员 的道德素质, 对政府 能力进行必要的道德 整合, 明确公共行政 的道德责任, 以此实 现“ 以德行政” 的 目标。
调整、改良
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 科层制就一直受到了众多学者的批 评, 但是直到今天官僚科层制仍然是包括行政组织在内各 种各样组织的最主要的特征, 而且这种特征没有丝毫减弱 的迹象。可以说, 对于行政组织当前存在的许多问题, 并不 是因为科层制的运用所导致, 而是扭曲运用科层制和运用 不够的结果。
第二, 科层官僚制不能适应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当代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市场竞争原则的内容不断丰富, 竞争范 围不断扩大, 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要求打破政府对公共服务部 门的垄断而展开公平竞争, 但传统的科层官僚制极力推崇垄断和权力集中, 严重阻碍竞争, 不可能提高公共服务部门的效率。这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 求背道而驰。

官僚制

官僚制

传统组织与官僚组织
在外观上具有相似性,但两者实质有很大不同。

在官僚组织中,由制度规定组织层级、部门划分、职位设置、成员资格,能够形成非人格化的层级节制体系和部门结构,组织成员是否胜任仅仅取决于他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他对组织领袖的个人忠诚和个人依赖。

传统虽然也有规章体系,但它的典章来自传统习惯,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个人关系、喜好偏爱、社会特权的基础之上。

所以,传统组织中有法律制度,但不可能有法理权威。

按照韦伯的说法,这种组织的司法是不规则的,组织运行缺乏工具理性。

“官僚制”评析

“官僚制”评析

“官僚制”评析——从组织文化建设的角度讲(政治1051班钟金意学号:200512701134)在马克斯·韦伯看来,他所谓的“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设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

[1]“官僚制”注重合法性与合理性,是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的“理想类型”。

具体来说,它的特征是:注重正规化的,通过合理明确的分工,把人员安排到固定的职位上,实行层级节制体系;规范严密,等级明确,一切按规程办事,以正规文书传达组织内的意见;实行专业的培训机制以及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

总之一句话,“官僚制”是一种高度制度化的组织,避免了人的私情、偏好的影响,即非人格化。

一定的程度上来说,这种制度化有利于培育一个严密合理、稳定性好、办事利落的组织,而制度化又是一个组织文化的前奏,“一个组织具有持久的制度化后,对员工来说,哪些是可以接受的行为模式便一目了然、不言而喻了。

我们将会看到,这其实与组织文化所做的事情完全相同。

”[2]所以,“官僚制”形成了一套可预见的行为规范,便于组织成员遵守,从而统一行动、规范步伐,这本身培养了一个办事严密、统一协调的组织文化氛围。

因此,从“官僚制”的制度化层面来说,它是一个组织文化的起步所必不可少的,是组织文化建设的前奏。

但是,问题远远不止于此。

如果停留、满足于这个层面上的组织文化,那么,组织文化将会趋于僵化,失去其本身的意义,直至毁灭自身。

所以,我们应深一步,从组织文化的实质以及长远层面上去理解,挖掘组织文化根本之动力,寻求组织文化的根本性价值取向。

组织文化,说到底,是组织内组织成员在相互关系形成的共同行为取向与价值追求,使全体组织成员共享的一套体系。

可以说,组织文化实际上就是“人的文化”,使人的行为价值体现。

所以,要建设组织文化,最根本的是要重视人,组织内的一切制度建构与规范设置都要从有利于人的价值实现的角度从发,培养人,发展人,建立一个人文组织。

官僚制和文官制度

官僚制和文官制度

官僚制和文官制度官僚制和文官制度一、官僚制官僚制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组织设立的一种管理体系,其中所有的权力和决策都由一小部分高级官员掌握。

这些高级官员通常是由政府或其他组织任命的,而不是通过选举产生的。

在官僚制中,高级官员通常会按照等级和职务来进行划分,并且他们的职位往往是终身制。

1.1 官僚制的特点(1)等级森严:在官僚制中,各个职位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等级关系。

在这种体系中,每个人都必须服从上级领导的指挥。

(2)权力集中:在官僚制中,所有权力和决策都由少数高层领导掌握。

这也就意味着,在这种体系下,个人自由度较小。

(3)稳定性强:因为高层领导职位往往是终身制的,在这种体系下稳定性非常强。

1.2 官僚制的优缺点(1)优点:a. 稳定性强:因为高层领导职位往往是终身制的,在这种体系下稳定性非常强。

b. 统一性强:在官僚制下,所有的决策和行动都由高层领导掌握,这也就意味着能够保证整个组织的统一性。

(2)缺点:a. 等级森严:在官僚制中,等级关系非常明显,这也就意味着个人自由度较小。

b. 创新性不足:因为所有权力和决策都由少数高层领导掌握,所以创新性受到了限制。

二、文官制度文官制度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设立的一种管理体系,其中所有的权力和决策都由专业人员掌握。

这些专业人员通常是通过考试或其他方式选拔产生的,并且他们的职位不是终身制。

在文官制度中,专业人员通常会按照职务来进行划分,并且他们的晋升和升迁通常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和表现。

2.1 文官制度的特点(1)专业化:在文官制度中,所有工作都由专业人员负责。

这也就意味着,在这种体系下,能够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晋升机会公平:在文官制度中,专业人员的晋升和升迁通常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和表现。

这也就意味着,在这种体系下,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

(3)权力分散:在文官制度中,所有权力和决策不是由少数高层领导掌握,而是由专业人员共同决策。

这也就意味着,在这种体系下,个人自由度较大。

我对官僚制的看法

我对官僚制的看法

问题:你是否理解官僚制所具有的官僚形式主义非人格化特征?答案要点:官僚制理论建立的基础什么是形式主义什么是非人格化(人际关系)这里所讲的官僚制是理性官僚制、这种官僚制建立的基础是法理性权威。

特别强调法治条件下的层级制组织结构模式等等。

这种科层制运作的主要指标是可操作性与效率,功利主义就大大占了上风,个人的性格和意志在这里难以生存,人身依附关系因为科层内部流动的物化标准与程序化而弱化乃至消失了。

官员的体制内流动,现在不是由他的上司的个人好恶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制度所规定的行动的程序化、客观化、他的年资、工作经验、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等等更加可以在形式上加以量化。

用纯粹理性主义的观点看,个人的服从的对象不再是拥有特定职务的个人,而是个人拥有的特定职务,换句话说,他为客观的非个人的组织和组织目标服务。

非人格化又通常和机械工具等相联系,把人看成是机器。

这个非人格化所带来的弊端有:组织管理的僵化,管理活动缺乏灵活性。

在组织中,一切权利都有明确的制度规定,所有人必须无条件严格遵循,组织成员只是机械滴履行职责。

这种长期的严格控制扼杀了组织成员的创新意识,成员被异化成没有感情的零件,像上好了发条一样的闹钟一样滴答滴答地走着。

2组织纵向协调机制的失灵组织的运作是靠上下级的领导和被领导,命令和服从的关系来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上下级关系不对等,信息会不对称,沟通会存在障碍。

3组织成员的宜化和积极性的丧失因为法理性权威取代了个人价值。

使得每个人只能接受组织的价值框架、而组织的价值框架排斥个人价值。

例如在组织中人际关系是排斥在法理性原则之外的。

每个人在组织中只能被动滴完成组织目标,一切和组织目标无关的人际关系到呢个是排斥的。

这就会使得个人长期收到压抑。

例如富士康的运作模式的弊端。

总而言之,这种非人格化是不尊重人,不爱护人的。

请用你所认识的管理人员与此相比较后谈谈:是否有人符合此要求?若有,请观察他的行为与事业发展道路的关系?调查发现,富士康的管理模式最显著的特征可谓“人训话管理”而非“人性化管理”;“高效”的生产以牺牲工人的尊严为代价,其本质是劳动的严重异化与工人的被剥削。

官僚制度的名词解释

官僚制度的名词解释

官僚制度的名词解释官僚制度是指一种由专门职业官员组成的行政体系,通过规范与程序来管理和运作政府机构的一系列规定。

它是以显著的等级结构和职责分工为特征的管理模式。

官僚制度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政府机构的运转和政府行为的规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官僚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这个时代,政府机构的组织和管理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规范化。

然而,现代官僚制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的教会体系。

教会大主教和教士的分工明确,实施了一种以等级为核心的组织结构。

这种组织模式对后来的国家机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官僚制度的核心特征之一是等级结构。

在官僚制度中,各级官员分层次管理,职务的晋升和升迁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和考核。

这种等级结构确保了任务的履行、责任的追究和绩效的评估,提高了政府机构的效率和透明度。

然而,过度的等级结构有时也会导致官僚机构僵化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另一个官僚制度的特征是职责分工。

不同官员担负着不同的职责和任务。

通过明确的分工,政府机构能够更好地协调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职责分工还能够避免官员滥用职权和权力集中的问题。

然而,过度的职责分工也可能会导致部门之间的协调不足和责任的模糊,影响政府机构的整体运转。

官僚制度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环境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现代国家,官僚制度通常是指公务员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政府机构通过招聘、培训和考核等程序选拔和聘任公务员,公务员以职业化的方式服务于政府和社会。

这种官僚制度在维护政府权威、实施政策、保障公共利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官僚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官僚制度有可能导致官员行为的规范化和僵化,限制了创新和变革的空间。

其次,官僚制度中的权力与责任关系常常模糊不清,导致责任推诿和权力滥用的问题。

此外,官僚制度在一些情况下也容易受到腐败、贪污和权力寻租的侵蚀。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许多国家在实施官僚制度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这些改革主要包括透明度的提高、权力分散与监督机制的建立、公平竞争的推进等。

论中国古代官僚的政治人格

论中国古代官僚的政治人格

论中国古代官僚的政治人格
千百年来,支撑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统治的“中枢神经”是官政——官僚体制,这种体制不能说没一点含金量,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开明时期不再,其先天“四大劣根”根深蒂固,从而造就了中原“特产”——具有“圈中狼”属性的中原官僚。

故此,封建官僚体制“四大劣根”也可称之为封建官僚“圈中狼”的“四个统一性格”:
一是侵占性。

政府权力全部掌握在官僚手中,官僚有权以国家利益为理由,随意侵夺庶民的财产。

二是垄断性。

将本应该属于国家资源,甚至机会的拥有,都朝有利于自己地位巩固的方向揽进。

久而久之,变成世袭阶级。

三是低效性。

把应尽的职责全然当做例行公事处理,没有工作的原动力,遇事拖拉、犹豫不决、敷衍应对。

事非到非处理不可而绝不处理。

四是保守性。

在官僚体制下,个人的权力是与其地位成正比例的。

为了达到向上爬的目的,他们自然只能墨守成规,而不敢有任何逾越;同时为了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当然更不愿做任何革新。

前两种特性铸就了官员“贪婪”与“凶残”的“狼本质”,后两种特性则给这种“圈中狼”注入了“惰性”和“钝性”。

总之,这既是一种没有丧失本性的狼,又是一种反应迟钝的狼,最终成为一群“内残外忍”的奇异物种。

对官僚制的看法

对官僚制的看法

对官僚制的看法官僚制又称科层制,是由马克思·韦伯提出的主要用于行政管理单位的全方位的理论。

官僚制是资本主义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细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以合理性与合法性为基础,以高效率为追求目标,不仅适用于一般性的行政部门,还适用于社会中其他组织,目前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官僚制无处不在。

其主要结构模式为:1、明确的劳动分工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3、人员的任用完全依据职务的要求,选拔任用。

4、所有担任公职的人员都是任命的,不是由选举产生的,行政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和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是一种职业管理者。

5、行政遵守严格的规则、纪律和制约。

6、组织中间人员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只受职位关系而不受个人感情的影响。

官僚制提出要建立明确的劳动分工,将工作细化为各个部分交由不同的人来处理,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有利于提高组织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将责任细化到人,不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的时候还能便捷的找出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官僚制还提出要建立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这种等级系统不是基于世袭身份和血缘关系的等级系统而是纯粹的技术性和职务性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形的等级系统。

它使得上下级紧密的联系起来,是组织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整体,使得上下级之间可以方便、快捷、有效地传递信息、执行命令。

然而,这样的等级系统也有其明显的弊端,金字塔形的等级系统增加了组织的层级,最高层的决策人员无法了解到最底层工作人员的状态、想法和建议,底层的工作人员同决策层之间存在巨大的隔阂,无法准确了解到高层人员的决策意图,对于公司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也不强。

人员的任用完全是依据职务的要求,选拔任用,唯才用人。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组织本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官僚制要求组织制定和遵守严格的规则、纪律和制约,一方面,严格的纪律有利于组织的管理,是十分合理的,也是保证组织管理合法性的重要手段,对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官僚制

官僚制

官僚制是指所有大中型组织中由受过训练的专职人员组成的行政管理机构。

18世纪,当人们首次用“官僚”一词时。

把它当成一种新的政府形式,认为公益精神的维护得益于官僚和官员。

到19世纪,官僚又与当时的欧洲中央集权国家联系起来,是指在行政法方面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文官并对公民生活实行全面控制的一种精美艺术品。

内容官僚制是近代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的产物。

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较早阐释和分析了官僚制。

他认为,任何组织都是以某种权力为基础的,合理—合法的权力是官僚制的基础;它为管理活动、管理人员和领导者行使权力提供了正式的规则。

官僚制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又是一种管理体制。

现代社会组织的管理就意味着按照正式规则对组织活动进行控制。

一、以合理性作为科层论的学理预设"合理性"(rationality)或"合法性"(legitimacy)是韦伯政治社会学的中心概念。

可以说,他的政治理论实际上是围绕着这两个概念展开的,是对它们的进一步引申与发挥。

合理性是韦伯科层理论的重要学理预设。

韦伯认为任何一种合乎需要的统治都有着合理性基础。

既然科层制能够稳定地运作,并且呈现出等级制的权力矩阵关系,它必然也是以某种合理性作为其实现前提的。

他认为,科层制是特定权力的施用和服从关系的体现。

具有特殊内容的命令或全部命令得到特定人群服从的可能性可称为“统治”,此处的统治不包括纯粹暴力的控制,因而统治看来更多地限于自愿的服从。

自愿的服从又是以形成个人价值氛围的"信仰体系"为基础的,作为个人,他必得深刻认同信仰体系,才能取得行动的一致性、连续性而不致导致内心的紧张,并最终获得自愿的服从。

韦伯把个人自愿服从的体系视为合理性或合法性体系,从而他对一个体系的认识排除了价值判断。

也就是说,合理性并不表现在事实的好坏之分,而是存在于看它是否被人们在信仰上认可,或者说,个人对一种秩序保持了它是一种合法秩序的信念,这就是这个秩序的"正当性"(validity)或它之所以存在的合理性。

官僚制名词解释

官僚制名词解释

官僚制名词解释官僚制(Bureaucracy)是指一种由政府或组织的官员构成的管理体系,主要特征是按照官方规定的程序和规范进行工作,决策权和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官僚制通常包括层级分明、权责明确、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等特点。

官僚制的核心特征是层级分明。

在官僚制中,权力和责任在各级官员之间按层次分配。

下级官员必须服从上级的指挥和管理,上级官员则负责监督和管理下级官员。

这种层级分明的特点使得决策和控制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容易导致官员的滥用和腐败。

官僚制的另一个特点是权责明确。

在官僚制中,每个官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和责任范围。

官员们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规范进行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制度进行决策和管理。

这种权责明确的特点有助于确保行政工作的公正性和可预见性。

然而,官僚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官僚制往往以程序繁琐而著称。

各级官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工作,这往往导致决策和办事的时间周期长、效率低下。

其次,官僚制容易导致官员权力滥用和腐败。

由于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官员们有机会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损害了公共利益。

此外,官僚制的官员选拔和晋升机制往往存在一定的弊端,容易使得能力和素质较差的官员得到晋升,而优秀的官员却得不到应有的机会。

为了克服官僚制的缺陷,一些国家和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例如,简政放权是一种常见的改革方式,通过减少政府部门的数量和职能,以及简化程序和规范,来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此外,还可以加强对官员选拔和监督的制度建设,提高官员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总之,官僚制是一种由政府或组织的官员构成的管理体系,其特点包括层级分明、权责明确、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等。

官僚制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如滥用权力、腐败等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官僚制结构和人格罗伯特·K·默顿一个正式的、合理组织起来的社会结构必然包括一种经过明确规定的活动模式,从理想的意义上说,在这种结构中。

每组活动都与组织目标有职能上的联系。

在这样一种组织中,一系列公职与一系列等级制地位结合为一个整体,它们内含着由有限的具体规章严密规定的若干职责和特权。

每一种公职都包含着某种特定能力和职责的范围。

权威——即从得到认可的地位产生出来的控制权力——本质上从属于公职,并不从属于某一个担任官员角色的个人。

官员在预先规定的组织规则框架的范围内进行日常活动。

对各种公职之间的关系进行规定的系统包括相当高的正规性,并且明确规定了占据这些职位的任职者之间存在的社会差距。

这种正规性可用或多或少有一定复杂性的工作手续程序来证明,它象征着并巩固这些不同官职逐级排列的次序。

这种正规性与系统中权力的分配结合为一个整体,它通过对(官员)联系的高度限制可将其与系统模式的摩擦降低到最低限度,组织的规章已经预先规定好了这种模式。

这种做法因而保证了其他人行为的可靠性,并且也相互形成了一组稳定的期望。

而且,正规性促进了公职的任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尽管他们彼此对对方怀有个人态度(有可能是敌意的)按照这种方式,可以防止上级对下属采取专制行为,因为二者的行为都受到互相承认的一组规定的约束。

特别是程序化的方法促进了行为的客观性,并且限制了“个人冲动迅速变为行为的通道”。

官僚制结构这种正式组织的理想类型是官僚制,马克斯•韦伯对官僚制作了全面的经典分析。

正如韦伯所指出的,官僚制包含着明确划分的一体化的活动,它们被看作是内在地存在于公职中的责任。

在正式规定中阐明了一种有区别地进行控制和批准的系统。

角色的分配是以技术资格为基础进行的,这种资格是通过正规化和非人格化的程序(如考试)确认的。

在这个按等级制分配权力的结构中,通过普遍的、抽象的和明确规定的规则控制“受到训练和领取薪金的专家”的活动,这种做法排除了对每一种具体情况提供具体指导的必要性。

规则的普遍性要求不断地进行“范畴化”的使用,以明确规定的标准为依据对个人的问题和情况进行分类并按照标准分别处理。

纯粹的官僚制官员是由一名上级或通过非人格化竞赛的习惯做法任命的,而不是选举产生的。

在官僚制中,通过选举假定可表达选民意愿的较高级的官员(如公民团体或董事会)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选举较高级的官员是为了对组织的目标发生影响,但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技术程序是由稳定的官僚制工作人员执行的。

在基本上不存在有可能压缩组织规模的扰乱人心的因素的情况下,大多数官僚制的公职包含着长期任职的希望。

官僚制最大限度地提供了职业保证。

为任期、退休金、逐步增长薪金、系统化的晋升提供保证的职能,可以保证官员不顾沉重的压力忠心履行自己的责任。

官僚制的主要功绩是与重视精确性、速度、专家管理、连续性、自行处理权和最高的投入利润联系在一起的技术效率,这是一种接近于完全消除人格化的关系和非理性的考虑(敌意、忧虑、情感纠缠等等)的结构。

随着官僚化程度的提高,人本身受到他与生产工具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的高度控制,所有看到这一点的人已变得越来越清楚。

这种情况似乎不再只是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而是一种得到所有人承认的,与他们的思想认识不一样的不可扭转的事实。

官僚化很容易地使过去模糊、暗淡的事情变得清晰可辨。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他们要想工作必须受人雇佣。

因为一个人要想工作,必须要有工具和设备。

而工具和设备只有在私人的或公共的官僚制组织中才能得到,这种趋势正在日益发展。

因此,一个要想生活,就必须去工作,要想工作,就必须接触到工具,就必须被官僚组织雇佣。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说,正像在封建社会后期的军队中官僚化使杀伤工具完全独立出来一样,在现代资本主义企业和国家共产主义企业(中世纪发展而来的一种类型)中,官僚化使个人和生产工具分离开。

典型的情况是,工人不再自己拥有工具,士兵也不再是自己拥有武器。

在这个特殊的意义上说,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了工人,有的是蓝领工人,有的是白领工人,有的是流动工人。

例如,新型的科学工作者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像科学家是和他的技术设备“分离的”——物理学家一般来说毕竟自己不能拥有一台回旋加速器。

如果他想进行研究,必须被某个拥有实验室设备的官僚制组织所雇用。

官僚制组织是这样一种机构,它几乎完全避免对其技术进行公开讨论。

这种秘密并不仅仅限于公共的官僚制组织或私人的官僚制组织,防止私人的经济竞争对手或国外的和潜在的怀有敌意的政治集团得到有价值的信息被认为是必要的。

虽然不是人们经常所说的间谍活动,但是,在私人企业或国家企业的经济制度中,既使没有经过复杂的组织,这类活动也是很普遍的。

如果必须对所有制定决策和政策的基础材料公开进行保护的话,有关成本的数字、客户名单、新的技术程序、生产计划——所有这一切都典型地被看作是私人经济的官僚制组织可能会暴露出去的最基本的秘密。

官僚制的职能失调问题在这些对官僚制组织轮廓鲜明地描述中,强调了它的积极的方面和职能,但是几乎完全忽视了这种结构的内部压力和限制。

但是,“令人讨厌的杂种”已经成为官僚的一种称号这样一种事实使我们想到,有充分证据表明,公众着重看待的是官僚制的缺陷。

运用维布伦(Veblen)的“训练造成的无能”、杜威(Dewey) 的“职业精神病”或沃诺特(Warnotte) 的“专业畸形”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转过头来研究官僚制的否定方面。

训练造成的无能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一个人的能力不适当地起作用或在其活动方面存在着盲点。

在训练和技能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虽然过去运用得很成功,但是,“在一种已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可能会产生不适当的反应。

在一种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如果在运用技能方面缺少适当的灵活性,或多或少将会导致严重的适应不良。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用伯克(Burke) 在仓前空场进行的试验来说明,(在这个试验中),小鸡很容易产生条件反射,把钟声当作一种喂食的信号。

但是,在把小鸡集合起来准备屠宰时,同样的钟声可用来召集受过训练的小鸡走上它们的灭亡之路。

一般说来,如果一个人在新的条件下仍然坚持过去训练的做法,而不认为有“重要的”不同,那么这种非常合理的训练可能会使他采用一种错误的程序。

而且,用伯克的一句几乎是重复模仿的话来说:“当人们正在适应一种不适应的适应时,他们可能是不适应的”,他们受过的训练可能会造成一种无能。

杜威提出的“职业精神病”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一种观察。

由于人们日复一日地进行常规工作的结果,他们形成了特殊的偏好、反感、歧视和侧重点。

(杜威使用的精神病一词是指一种明显的思想特性。

)这些精神病是通过人们任职的特殊组织对个人提出的要求形成的。

维布伦和杜威的概念都指的是一种基本的矛盾心理。

任何行动都可以从它们所要实现的目标或它们所不能实现的目标来考虑。

韦伯在其论述中,几乎完全关心的是官僚制结构所要实现的目标:精确性、可靠性和效率。

我们可以根据矛盾心理提供的另一个角度考察这同一种结构,组织想要实现这些目标有什么限制?由于我们已经提到过的原因,官僚制结构不断地对官员施加压力,使他们是“有条理的、谨慎的和守纪律的”。

如果官僚制组织想要成功地运行,它必须使人们的行为达到高度的可靠性,使人们高度遵从规定好的行为达到高度的可靠性,使人们高度遵从规定好的行为样式。

因此,纪律是非常重要的,像在军队中一样,它在宗教或经济领域的官僚制组织中也得到了高度发展。

只有在理想的行为样式有强烈感情支持的时候,纪律才是有效的。

这种感情使人们终于职守,对其权力和能力有敏锐的辨别力,有条理地完成各种事务性活动。

社会结构的效力最终取决于激励群体的参加者有正确的态度和适当的情感。

正如我们可以了解到的一样,官僚制在反复灌输和强化这些情感方面有明确的安排。

现在,我们可以观察到一种现象,为了保证纪律起见(个人反应方面的必要的可靠性),这些情感往往比技术本身的需要更强烈。

可以说,在促使官僚遵守规定的义务时,这些情感施加的压力承受限度(防止过高估计)有同样的意义。

但是,强调这一点有可能使情感从组织的“目的”转到组织规则所要求的某些行为细节上。

坚持这些规则的要求最初被看作是一种手段,但是渐渐地转变成目的本身。

当“一种工具性的价值变成一种终极性的价值”时,会发生“目标移位”的类似的过程。

无论在任何情境中,人们很容易把纪律解释为遵守规定。

人们不把它看作是旨在实现具体目标的一种看法,而逐渐把它变成一种官僚在组织中生活的直接价值。

由于原有目标移位的结果,强调纪律会发展成为一种僵化的做法,并且缺少做出调整的能力。

形式主义私人经济的官僚制组织可能会暴露出去的最基本的秘密。

官僚制的职能失调问题在这些对官僚制组织轮廓鲜明地描述中,强调了它的积极的方面和职能,但是几乎完全忽视了这种结构的内部压力和限制。

但是,“令人讨厌的杂种”已经成为官僚的一种称号这样一种事实使我们想到,有充分证据表明,公众着重看待的是官僚制的缺陷。

运用维布伦(Veblen)的“训练造成的无能”、杜威(Dewey) 的“职业精神病”或沃落特(Warnotte) 的“专业畸形”的概念,可以帮助沃洛特(Warnotte) 的“专业畸形”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转过头来研究官僚制的否定方面。

训练造成的否定方面。

训练造成的无能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一个人的能力不适当地起作用或在其活动方面存在着盲点。

在训练和技能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虽然过去运用的很成功,但是,“在一种已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可能会产生不适当的反应。

在一种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如果在运用技能方面缺少适当的灵活性,或多或少将会导致严重的适应不良。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用伯克(Burke) 在仓前空场进行的实验来说明,(在这个试验中),小鸡很容易产生条件反射,把钟声当作一种喂食的信号。

但是,把小鸡走上它们的灭亡之路。

一般说来,如果一个人在新的条件下仍然坚持过去训练可能会使他采用一种错误的程序。

而不认为有“重要的”不同,那么这种非常合理的训练可能会使用他采用一种错误的程序。

而且,用伯克的一句几乎是重复模仿的话来说:“当人们正在适应一种不适应时,他们可能是不适应的”,他们受过的训练可能会造成一种无能。

杜威提出的“职业精神病”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一种观察。

由于人们日复一日地进行常规工作的结果,他们形成了特殊的偏好、反感、歧视和侧重点。

(杜威使用的精神病一词是指一种明显的思想特性。

)这些精神病是通过人们任职的特殊组织对个人提出的要求形成的。

维布伦和杜威的概念都指的是一种基本的矛盾心理。

任何行动都可以从它们所要实现的目标或它们所不能实现的目标来考虑。

韦伯在其论述中,几乎完全关心的是官僚制结构所要实现的目标:精确性、可靠性和效率。

我们可以根据矛盾心理提供的另一个角度考察这同一种结构。

组织想要实现这些目标有什么限制?由于我们已经提到过的原因,官僚制结构不断地对官员施加压力,使他们是“有条理的、谨慎的和守纪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