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古代文化常识大全古代文化是指在古代社会中形成并延续下来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遗产,它包括了古代的思想、宗教、艺术、建筑、文学、音乐、舞蹈、服饰、饮食、礼仪、传统医学等各个方面。
古代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古代社会的历史记忆和精神传承,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带领读者一起了解古代文化的常识,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的文化世界。
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建筑。
古代建筑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古代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
古代建筑包括了宫殿、寺庙、城墙、陵墓、园林等各种建筑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中国古代的宫殿和寺庙建筑。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以紫禁城为代表,寺庙建筑以洛阳白马寺、峨眉山乐山大佛等为代表。
古代建筑在设计、结构、雕刻等方面均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水平,对后世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文化常识二,古代思想。
古代思想是古代文化的核心,它包括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兵家思想、农家思想等多种思想流派。
其中,儒家思想提倡“仁爱”、“孝道”、“礼仪”,强调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道家思想强调“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墨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反对战争和压迫,提倡和平与公正。
古代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道德、伦理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文化常识三,古代艺术。
古代艺术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包括了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
古代绘画以中国的山水画、人物画最为著名,中国古代的书法更是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
古代雕塑以希腊的雕塑艺术最为著名,古代音乐以中国的古琴、古筝最为具有代表性,古代舞蹈以印度的印度舞、中国的古代宫廷舞蹈最为有名。
古代艺术在形式、风格、题材等方面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成为了古代文化中的瑰宝。
古代文化常识四,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中国历史文化基本常识
中国历史文化基本常识一、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儒家重要的经典。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学》、《庸》都是从《礼记》中独立出来的);“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
二、儒家十三经“十三经”是在南宋时期最终确立的十三部儒家经典。
“十三经”包含《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三、天干地支“天干”用于天文历法,将天干地支搭配后,用于记年、月、日、时刻,循环周期为60年,称一甲子。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四、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个学术流派的总称,其中流传广泛的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等五、八卦始见于《周易》,每一卦代表一种自然物质,分别是: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
六、三皇五帝“三皇”和“五帝”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秦始皇时期并称为皇帝“三皇”:庖牺氏(伏羲)、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七、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是儒家礼教中重要的道德标准。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八、五伦八德“五伦”是儒家所标榜的五种人与人之间最为基本的关系以及相关的道德规范。
分别是: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
“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九、家谱家谱又称族谱,是记载本族世系及其相关内容的历史图籍,其内容涉及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袭图录、族规礼仪、人物传记、艺文图志、风土人情等。
十、六艺六艺有两种说法,其一指的《诗》、《书》、《礼》、《易》、《春秋》、《乐》;其二,古代儒家所推崇的六种技艺:礼、乐、射、御、书、数。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珍藏版)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珍藏版) 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二、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古代文化常识大全1.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2. 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3.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
另有燧人、伏羲、神农;伏羲、女娲、神农等说法。
4. 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另有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等说法。
5. 五行:金、木、水、火、土。
6. 五金:金、银、铜、铁、锡。
7.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
8.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9.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0.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1. 岁寒三友:松、竹、梅。
12.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3. 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4.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5.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
16. 中国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17. 中国四大古典戏曲:孔尚任《桃花扇》、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18. 七大艺术: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建筑、雕塑。
另一种说法为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19. 中国四大名瓷窑:河北磁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20.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21. 九属:九代直系亲属,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22. 五谷:稻、黍、稷、麦、豆。
23. 中国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
24. 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25. 中国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26. 中国四大名花:河南洛阳的牡丹、浙江杭州的菊花、云南昆明的山茶、福建漳州的水仙。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中国古代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科技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中
国古代文化的知识:
1. 哲学:中国古代哲学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其中儒
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 宗教:中国古代宗教包括佛教、道教、儒教等,其中佛教和道
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其中《诗经》、《楚辞》、《红楼梦》等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4. 艺术:中国古代艺术包括绘画、书法、雕塑、音乐、舞蹈等,
其中山水画、花鸟画、书法等是中国艺术的代表。
5. 音乐:中国古代音乐包括宫廷音乐、民间音乐等,其中古琴、
古筝、笛子等是中国音乐的代表。
6. 舞蹈:中国古代舞蹈包括宫廷舞蹈、民间舞蹈等,其中《霓裳
羽衣舞》、《剑舞》等是中国舞蹈的代表。
7. 戏剧:中国古代戏剧包括京剧、昆曲、豫剧等,其中京剧是中
国戏剧的代表。
8. 科技:中国古代科技包括四大发明、中医、算术等,其中四大
发明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上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些知识,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
贵财富,对于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一、山川地理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四海:是我国古时所指东海、西海、南海、和北海,泛指海内之地,也泛指全国各地。
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六合: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
八荒:也叫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八面方向。
九州:《禹贡》中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
江左、江右和江东、江西长江整体自西向东注入东海,但自九江至南京这一段却近于南北走向,古代便以此段长江为标准来确定江的东西和左右。
所以江东和江左是一个概念,江西和江右是一个概念。
江南:泛指长江以南。
江左:即长江以东。
江表:长江以外,指江南。
关内、关外古代在今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为“关内”,相对者为“关外”。
城郭:古义是指内城和外城,现在泛指城或城市。
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
三晋、三楚、三秦:战国时晋分为三(赵魏韩),后人把原晋地称为“三晋”。
秦汉时分原楚地为西楚、东楚、南楚,即“三楚”。
项羽灭秦后,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封给秦的三个降将,后泛称关中地带为“三秦”。
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赤县、神州:代称中国。
上古时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
中国又指春秋战国时中原各诸侯国,后又泛指中原地区。
“国”则是古代诸侯王的封域。
九州、五服:九州九土是传说中的我国古代中原的行政区划,又可泛指中国。
八荒即八方。
五服之古代京畿外围的地方,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叫“五服”。
山东、山西: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西为山西。
关内、关外:古代在今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为“关内”,相对者为“关外”。
中原、塞外、江表:狭义的中原指河南省及其附近的地区,广义则指黄河中下游或全流域。
长城以北地区为塞外,又称塞北。
长江以南地区称江表,长江南岸苏南、浙江一带,又称“江东”,三国时为孙权统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称谓1.谦称与尊称(1)自谦称谓古代的自谦称谓,大都带有“卑、下、鄙、贱、愚、小”等语素,如“卑人、下愚、鄙人、贱子、小可”等;或者是带有这种意思的词语,如“仆、臣、不肖、不才、不佞”等,表明自己地位卑微,才疏学浅。
不但称呼自己有谦称,称呼自己的亲属也有谦称。
如:“家”常用作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人,如家父、家母、家兄。
“舍”常用作称比自己年幼的亲属,如舍弟、舍妹。
“先”常用作称已去世的己方长者,如先帝、先父、先母。
“亡”常用作称同辈的去世者,如亡妻、亡弟。
(2)尊称称谓自谦称谓是以卑己的方式间接向对方表示礼敬,而尊称称谓是直接向对方表达敬意。
其方法有四种:①称人之字。
例: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君实”是司马光的字。
②称人以美德之辞、美称词语。
古人多用“君”“子”“公”“先生”等。
③称人以爵位、职衔、身份。
④称人以其近侍、所在。
这类尊称多用于君王、尊者。
常用的词语有“陛下”“阁下”“殿下”“足下”“执事”等。
2.年龄称谓襁褓(qiǎnɡbǎo):未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总角:幼年泛称。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及笄(jī):女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半百: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mào dié)之年:八九十岁。
期颐(jī yí):一百岁。
3.亲属关系称谓过去曾有人把中国古代的社会叫宗法社会。
宗法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统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
先解释两个概念:六亲:父母妻子兄弟。
九族:有两种解释,一是纵向的,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一是横向的,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古代一人犯罪,常常牵连到亲属也被杀戮,所谓灭三族,指父母兄弟妻子;所谓诛九族,包括从高祖到玄孙的直系亲属,以及旁系亲属中的兄弟、堂兄弟等。
这是封建专制时代惨无人道的刑法。
50个中国文化常识
50个中国文化常识1、三皇:伏羲、神农、女娲。
“三皇五帝”是上古时代部落首领,他们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华夏民族古文明的开创者,因此光耀史册。
2、五帝:黄帝、帝喾、颛顼、尧、舜。
远古时代五帝史料记载不一,这五帝较为后人认可。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从宋朝开始才如此称呼,都是儒家文化当中的经典著作。
4、五经:《易经》、《诗经》、《春秋》、《尚书》、《礼记》。
相传有六经,由于《乐经》遗失,从汉武帝开始才把这几部著作并称为五经。
5、四维:礼、义、廉、耻。
这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6、八德:孝﹑悌﹑忠﹑信、仁、爱和、平。
四维八德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7、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现在是人人平等,这个“纲”就是“榜样”的意思。
8、五常:仁、义、礼、智、信。
在今天这“五常”并非象封建社会,现在人人平等,没有高低、尊卑之分。
9、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礼、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
人伦关系是做人的根本,号称天下善道。
10、十义: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夫和、妇从、兄友、弟恭、朋谊、友信。
这也就是伦理道德的十个原则。
11、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五湖四海广义是指全国各地或世界各地。
12、四海:东海、南海、渤海、黄海。
13、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
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大丰碑。
14、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中国四大发明影响世界。
15、文房四宝:宣笔(宣城)、徽墨(徽州)、宣纸(泾县)、歙砚(歙县)。
安徽的宣城是我国文房四宝正宗的原产地,因此也被称之“中国文房四宝之乡”。
16、汉字六书:形声、指事、象形、会意、假借、转注。
汉字形成的六种方式方法。
17、六子全书:《老子》、《荀子》、《扬子》、《列子》、《庄子》、《文中子》。
各大学派经典的总结。
18、唐初四杰:卢照邻、杨炯、王勃、骆宾王。
唐代初年的文学家简称“卢杨王骆”。
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一、姓名和称谓(一)人称姓名1.直称姓名(1)用于自称。
例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指南录后序》)丘迟顿首。
(《与陈伯之书》)(2)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例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馅于后。
(《指南录后序》)(3)用于做介绍,为人作传。
例如: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张衡传》)2.称字、号、谥号、斋名这种情况是出于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1)称字。
例如: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送东阳马生序》)(2)称号。
例如: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五人墓碑记》)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
(《左忠毅公逸事》)(3)称谥号。
例如: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
(《左忠毅公逸事》)(4)称斋名。
例如:蒲松龄为“聊斋先生”。
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3.称官名、爵名(1)称官名。
例如: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蜕。
(《梅花岭记》)(2)称爵名。
例如:宁南南下,统帅欲结欢宁南。
(《柳敬亭传》)4.称籍贯例如:今南海之生死未卜。
(“南海”代指康有为)(《谭嗣同》)5.几项兼称这种情况一般是先说官职,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例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久,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二)谦称、敬称、贱称1.谦称(1)王侯自称。
例如:寡人窃闻赵王好音。
(《廉颇蔺相如列传》)(2)臣自称。
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3)一般人自称。
例如:愚以为营中之事。
(《出师表》)(4)女子自称。
例如: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孔雀东南飞》)2.敬称(1)称君王。
例如: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出师表》)再拜献大王足下。
(《鸿门宴》)(2)称庙号。
例如: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
(《海瑞传》)(3)称师。
例如:夫子哂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
(《师说》)(4)称朋友、尊长。
例如: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大全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是指中国古代文化中与文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概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常识:
1.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法,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2.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 篇诗歌。
3.楚辞: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
4.汉赋:汉代的一种文学体裁,以铺陈夸张、辞藻华丽为特点。
5.唐诗:唐代的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6.宋词:宋代的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7.元曲:元代的戏曲,包括杂剧和散曲。
8.文言文: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
9.六艺: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10.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中国文化历史常识
中国文化历史常识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以下是一些中国文化历史常识:
1.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等地的贸易通道,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强调仁爱、礼仪、中庸等价值观念。
4.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5.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针灸、中药、推拿等治疗方法。
6. 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戏曲之一,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7.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家庭团聚、庆祝新年的时刻。
8. 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些只是中国文化历史的一小部分,中国文化历史非常丰富多彩,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文化成就和历史事件。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 酉戌亥
帝王纪年法(永和九年)
纪年 纪时 之 纪年
帝王干支纪年法
返回
孟仲季纪月法
纪年 纪时 之 纪月
一年分四季,每季三个 月,分别称为孟、仲、 季。
特殊称谓纪日法
纪年 纪时 之 纪日
★初一:朔 ★十五:望 ★十六:既望 ★月末:晦 传统节日纪日法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 “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 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 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 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 萸少一人”的诗句。
礼仪 制度 之 礼仪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 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 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腊月)举行, 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 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 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 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 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 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 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 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 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 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 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 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 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礼仪 制度 之 礼仪
【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 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 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 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 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 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 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 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 吃月饼等。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集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集锦1.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
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后来“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2.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3.阉竖:对宦官的蔑称。
4.豪右:豪族大户。
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
5.服阕:指守丧期满除服。
6.践祚:也写作“践阼”,意为皇帝即位、登基。
7.丁忧:“丁忧”又称“丁艰”,古代指父母之丧。
古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以尽孝道。
有内、外之分,遭母丧称为“丁内艰”,遭父丧称为“丁外艰”。
8.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9.乞骸骨:古代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意为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10.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如: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
(《后汉书》)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11.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
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另:汉长乐宫又称东宫,太后所居也借指太后【例】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陈情表》西晋•李密)12.垂髫: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
髫,儿童垂下的头发。
【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13.总角:八岁(女)、九岁(男)至十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例】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诗经•卫风》)14.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节气编辑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也叫元旦,今多称春节。
2、元夜:即上元之夜,农历正月十五,又叫元宵,是赏灯节3、寒食:清明前一或前两天为寒食节。
从这一天起禁火三日:寒食过后重新起火,叫新火,习俗有乞新火,踏青,插柳等。
4、端午:为纪念屈原投江,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5、七夕:七月初七为女儿节,七夕节。
传说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又有妇女“乞巧”的习俗。
6、重阳:农历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日月皆逢九,故又叫重九,赏菊佳节。
7、社日: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
分春社,秋社,分别在春分秋分前后举行。
8、伏日:夏至三伏,伏日指进入初伏的那一天。
9、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日,是古人腊祭的日子,现俗称“腊八”。
10、至日:是冬至和夏至的合称,皆为二十四节气之一。
古人认为“冬至一阳生”是节气的起点。
如“淳熙丙申至日(此处指冬至)”。
11、二十四节气表职官编辑六部:隋代开始,中央政府尚书省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部首长为尚书,副职为侍郎;部下设司,司长称郎中,副职为员外郎。
州、郡、道、路、府、省:”州“为行政区划,历代数目不同,上古说九州,汉时十三州,三国十八州,唐三百多州。
大洲又称”府”。
汉时,州设刺史,又改称州牧,为军政最高长官;宋代州的长官为“知州”,都由朝臣担任。
“郡”,行政区域名,秦时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隋唐时改郡为州,郡长官为郡守,汉时称太守,后来作为知府或刺史的别称。
”道“,唐代始设的行政单位,略相当于汉代的州;宋时改”道“为”路“,清回复为”道”,属省管,比州,府大。
唐代“府”隶属于“道”,宋隶属于“路”。
省本事中央官署名,指中书省,后来成为行政区名。
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巡抚”。
参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又叫车右、陪乘。
曹:古代官署内分科办事的单位。
刺史:汉分全国为十三州,布置刺史一人,掌管郡守、县令之权,与秦御史监郡相似,也称州政牧后成为掌一州大权的长官。
国子监:官署名,掌管五品以上官僚子弟,或称国学或称太学,设祭酒一人,司业二人。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干货,建议收藏)2017-09-10 00:01常见借代词语1、桃李:学生2、社稷、轩辕:国家3、南冠:囚犯4、同窗:同学5、烽烟:战争6、巾帼:妇女7、丝竹:音乐8、伉俪:夫妻9、白丁、布衣:百姓10、伛偻,黄发:老人名家与作品1、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2、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3、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4、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中国文学之最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全何谓“十才子书”?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
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
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
我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一、科举教育1、科举制度概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
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
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
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
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集锦
古代文化常识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二、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6、屈原:我国最早的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着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着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李斯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名翟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三、中国文学之最: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古代最着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古代最着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古代最着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四、文化常识: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3、“四大古典名着”: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10、岁寒三友:松、竹、梅;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表现手法;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1、五金:金、银、铜、铁、锡;22、五味:酸、甜、苦、辣、咸;23、五行:金、木、水、火、土;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五、诗句与人:①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③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④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⑤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着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⑥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⑦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⑧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⑨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⑩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译着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六、一句话评书:①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②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语③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英·李约瑟④龙争虎斗:三国演义⑤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⑥隽永的说辞:战国策⑦不朽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七、人的称谓:二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三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着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四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五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六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八、谦称:1、自称:愚、敝、卑、臣、仆2、帝王自称:孤、寡、朕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6、其他自谦词:尊长者自称:在上晚辈自称:在下老人自称:老朽、老夫女子自谦:妾九、敬称:1、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2、对将军:麾下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称平辈或晚辈;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死去的帝王:先帝;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十、特殊称谓: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4、年龄的称谓:垂髫:三四岁——八九岁;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弱冠:20岁;而立:30岁;不惑:40岁;知天命:50岁;花甲:60岁;古稀:70岁;耄耋:80岁、90岁;期颐:100岁;十一、古代官职任免升降:1、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2、谪:降职并远调;3、拜:授给官职;4、授:授予官职;5、擢:选拔,提拔;6、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7、罢:罢免、停职;8、免:免除官职;9、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十二、地理部分:1、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3、河:黄河; 江:长江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5、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6、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7、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8、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9、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苏州:姑苏成都:锦官城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北京:大都、燕京、神京;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镇江:京口;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白居易《琵琶行》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这一句里包含有什么节日?
花朝节(农历二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中国传统节日表
• • • • • • • • • • • • • 1、正月初一 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 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 上 元节(元宵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二月初二 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5、二月十五 花朝节 6、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 7、三月初三 上巳节 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8、春分后十五日 清明节(现定阳历四月五日) 9、四月初八日 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 端午节 11、夏至节 12、六月六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 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 13、七月七日,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14、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15、七月三十 地藏节 16、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 17、九月九日 重阳节 18、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19、十月十五日 下元节 20、十一月二十二日 冬至 21、十二月八日 腊八节 22、腊月二十三日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节 23、腊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 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春节
• 春节,古称元旦。据民间习俗,从腊月二十四起 到新年正月十五闹元宵止都称春节。 • 现在春节的庆祝活动一般从大年三十(二十九)开 始。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清扫一新,贴春联、贴 年画、给压岁钱、守岁、放鞭炮、拜年等活动丰 富多彩。
除夕
• 时间:农历一年最后一天,即十二月三十(或二十九), 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 思,即“除旧布新”。小月则在廿九,逢大月则在三十。 • “除夕”古时有“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年终” 等别称。称呼虽多,但不外乎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 北方人风俗大致一致,过年包饺子、蒸馍、守岁等等;而 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如做年糕、包粽子、煮汤圆、吃米 饭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水饺 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 头。
• 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 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 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清明节
• 时间:阳历4月5日。 •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 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 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 墓。 •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 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 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 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 习俗。
• 王安石《元日》诗云: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 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
• 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时间正月十五日。 • 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 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 五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 “元夕”或“元宵”。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 道教上元节,是天官尧的诞辰; • 习俗: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正灯日,又习称为“灯 节”。 • 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 子、看大头和尚戏柳翠、跑旱船、花担子、茶担子等风俗, 而在江苏高邮还有看围屏的习俗。 • 【正月十三:试灯日;正月十五:正灯日;正月十八:落 灯日】
• 杜牧《清明》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 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节
• 寒食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 一天要禁火,从上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 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
• 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一起逃亡国外,晋公子经过卫国时饥 饿乏食,他的随从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文公 吃。文公回国当了国君以后,论功行赏时,只有介子推一 个人没有得到禄位。子推于是作《龙蛇之歌》并隐居起来。 晋文公访求子推,子推不愿出来,于是文公在子推隐居的 山上前后左右放火烧树,希望逼使子推出来,子推抱住枯 柳,让火烧死。文公哀悼他,命令老百姓五月五日不得生 火,后来五月五日在两汉时候被改到上面写的时间。
一、节日文化
• (一)中国传统节日 • 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 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 (B ) 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 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 (C )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 七月七日长生殿, 。( C ) A、夜深无人私语时 B、相逢何必曾相识 C、夜半无人私语时 D、相见时难别亦难 • 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 B ) 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 • “三冥节”指的是:( B ) A、鬼节 五月节 下元节 B、清明节 中元节 下元节 C、鬼节 端午节 中元节 D、重阳节 冥节 下元节
• 下列不是“元宵节”的别称是( C ) A元夕 B上元节 C中元节 D灯节 • 王安石《元日》描写的哪个节日的热闹场景( B ) A元旦节 B除夕节 C重阳节 D元宵节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个节日的祝愿 ( A )A中秋节 B重阳节 C元宵节 D清明节 •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是( B ) A中秋节 B重阳节 C元宵节 D春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乐山市五通桥区石麟镇阳光小学 简咏梅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铁关金锁:指城里解除宵禁。]
元宵节 1.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的盛况? 赏月、看灯 2.诗中反映了这一节日的哪些习俗? 3.“玉漏银壶”是指什么?“且莫催”表现了人们什么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