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专题三 从矿物质到基础材料阶段性测试题 含解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0ca7dd102de2bd9605886e.png)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试题(含答案)1 / 9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氢氧化铝和小苏打可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的内服药成分,两者( )A .受热均能分解B .都属于碱C .都属于两性氧化物D .都属于非电解质2.下列物质中不含..硅元素的是( ) A .水泥 B .漂白粉 C .光导纤维 D .玻璃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B.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C.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去污能力差D.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4.反应SiCl 4 + 2H 2 =Si(纯) + 4HCl 可用于工业上制取纯硅。
该反应属于( )A .置换反应B .复分解反应C .化合反应D .分解反应5.自然界中只有极少数金属(如金和铂等)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它们应具备的性质是( )A .不易被氧化B .还原性较强C .可与强酸反应放出氢气D .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保护膜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向NaOH 溶液中加入铝粉,可生成Al(OH)3B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Na 2CO 3溶液,可生成CO 2C .向热的蔗糖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可生成银镜D .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入NH 3至饱和,再通入CO 2,可生成NaHCO 37.现有200 mL MgCl 2和AlCl 3混合溶液,其中Mg 2+浓度0.2mol/L 、Cl -浓度为1.3 mol/L 。
要使Mg 2+转化成Mg(OH)2并使Mg 2+、Al 3+分离开来,至少需要4 mol/L NaOH 溶液( )A .80mLB .100mLC .120mLD .140mL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向Na 2SiO 3溶液中通入CO 2产生白色胶状沉淀B .NaOH 溶液不能存放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C .二氧化硅溶于水生成硅酸D .二氧化硅是一种熔沸点很高、硬度很大的氧化物9.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B.《抱朴子》中“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是可溶性铜盐C.《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D.《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10.甲、乙、丙三种物质含有同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若甲为氯气,则丁可以是铁 B.若甲为铁,则丁可以是氯气C.若甲为氢氧化钠,则丁可以是二氧化碳 D.若甲为二氧化碳,则丁可以是氢氧化钠11.铁屑溶于过量稀硫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在空气中加热沉淀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为止,得到红棕色残渣,上述沉淀和残渣分别是()A.Fe(OH)3Fe2O3 B.Fe(OH)2Fe2O3C.Fe(OH)2Fe(OH)3 D.Fe(OH)2Fe3O412.某学生欲确定某盐的成分,将其配成溶液甲,鉴定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甲中含有S2-,则乙是硫黄沉淀B.丙中肯定含有Fe3+,所以甲是FeBr2溶液C.甲中含有铁元素,可能显+2价或者+3价D.若甲溶液滴加酸性KMnO4溶液,溶液变为黄色,则甲中一定含有Fe2+13.铝合金在日常生活、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等方面均有广泛用途。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综合测评(三)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综合测评(三)](https://img.taocdn.com/s3/m/55439966b307e87101f69680.png)
专题综合测评(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②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③建造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④金刚石与金属砂的成分相同⑤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A.①②③B.②④C.③④⑤D.①③⑤解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②错误;金刚石是碳的单质,金刚砂的成分是SiC,④错误。
答案 D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钠在空气中加热时,先熔化,再燃烧,燃烧所得产物为Na2O2B.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一样作特殊保护C.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是因为铝不活泼D.铁因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氧化物疏松多孔,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要加保护层解析铝属于较活泼的金属,铝制品之所以不需要特殊保护,是因为在铝表面生成的Al2O3是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了内层金属的继续反应。
答案 C3.在炼铁、制玻璃、制水泥三种工业生产中,都需要的原料是()A.纯碱B.石灰石C.石英D.黏土解析 三种工业生产的原料分别是:炼铁用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制玻璃用纯碱、石灰石、石英;制水泥用石灰石、黏土。
比较三者即得答案。
答案 B4.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用FeCl 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2Fe 3+===Cu 2++2Fe 2+B.Na 2O 2与H 2O 反应制备O 2:Na 2O 2+H 2O===2Na ++2OH -+O 2↑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 2+H 2O 2H ++Cl -+ClO -D.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 3++3H 2O===Al(OH)3↓+3H +解析 A 中离子方程式正确。
2019-2020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32e05bce2f0066f53322b1.png)
2019-2020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卷(含解析)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表中金属难与表中其他金属形成二元合金的是()A. Cu、Fe B. Fe、Au C. Zn、W D. Cu、Ag2.把铝粉和Fe3O4粉末配成铝热剂并分成两等份,第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然后将生成物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第二份直接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之充分反应,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比是()A. 3∶8 B. 8∶3C. 3∶4 D. 4∶33.下列关于硅酸盐产品的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水泥属于硅酸盐产品,陶瓷不属于硅酸盐产品B.普通玻璃的组成可表示为Na2SiO3·CaSiO3·4SiO2C.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D.生产玻璃的主要原料是黏土、石灰石4.与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表达相似,四氧化三铅(Pb3O4)可该改写成2PbO·PbO2,若把它看成一种盐,又可以写成Pb2[PbO4]。
根据这种书写规则,如四氧化三铁(Fe3O4)用上述氧化物和盐的表示形式是()A. 2FeO·FeO2,Fe2[FeO4] B. FeO·Fe2O3,Fe2[FeO4]C. FeO·Fe2O3,Fe[FeO2]2 D. 2FeO·FeO2,Fe2[FeO2]25.热还原法冶炼金属的反应一定是()A.氧化还原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铁胶体是一种红褐色沉淀B.氢氧化亚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C.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放置可转化为氢氧化铁D.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加热可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水7.下列氧化物不能跟铝粉组成铝热剂的是()A. W03 B. MgO C. MnO2 D. V2O58.铝硅合金(Si的质量分数为13.5%)在凝固时收缩率很小,因而这种合金适合铸造。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测试试题(word版,解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测试试题(word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1d0090c1c708a1284a44c7.png)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测试试题(word版,解析)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1.将0.1mol明矾溶于水形成100mL溶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明矾净水是利用了明矾的强氧化性B. 溶液的焰色反应为紫色,这是化学性质C. 加入Ba(OH)2溶液至沉淀物质的量达到最大,消耗Ba(OH)2溶液0.2molD. 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Al3+全部转化为AlO2−2.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铝既可以用于食品包装,也可以用于建筑材料B. 氧化铝既可以用来冶炼铝,也可用作耐火材料C. 氢氧化铝既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也可用来制备一些铝盐D. 明矾既能用来净水,也可用作消毒剂3.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某氯化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中,则下列图象变化趋势正确的()A. B.C. D.4.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①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③向Ba(NO3)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④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⑤向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A. ①②③④B. ①②⑤C. ①②③⑤D. ①②③5.对下列各实验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1/ 19A. 图1产生红褐色沉淀B. 图2溶液颜色变红C. 图3放出大量气体D. 图4先出现白色胶状沉淀,后沉淀溶解6.硅被誉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据2001年12月的《参考消息》报道,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硅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在地球上有丰富的硅资源,如石英、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单质硅B. 硅相对于氢气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有开发价值的燃料C. 存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应用玻璃塞D. 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所以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7.由石英砂(主要含SiO2)制取高纯硅的工业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①③均属于置换反应B. 反应①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2C. 该流程中反应①③的还原剂不能互换使用D. 该流程是实现半导体工业“从沙滩到用户”的基础8.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可以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B. 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C. 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D. 水溶液中Fe2+、H+、SO32−、ClO−不能大量共存9.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B. 水玻璃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C. SiO2是碱性氧化物,能溶于酸,可用氢氟酸蚀刻玻璃D. 漂白粉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失效10.某酸性溶液中含有Fe3+、Al3+、NH4+、Cl-,向其中逐渐加入稀NaOH溶液,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的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测试试题(word 版,解析)3 / 19A. B.C. D.11. 向MgSO 4和Al 2(SO 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A. B. C. D.12. 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硅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所以硅酸钠可以保存在磨口玻璃塞试剂瓶中B. 反应①Na 2SiO 3+H 2O +CO 2=Na 2CO 3+H 2SiO 3↓,反应②Na 2CO 3+SiO 2 高温 ̲̲̲̲̲̲̲̲ NaSiO 3+CO 2↑,两反应是相互矛盾的,不可能都发生C. 普通玻璃、石英玻璃、水泥等均属于硅酸盐材料D. 祖母绿的主要成分为Be 3Al 2Si 6O 18,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3BeO ⋅Al 2O 3⋅6SiO 213. 某同学通过如下流程制备氧化亚铜:已知:CuCl 难溶于水和稀硫酸,Cu 2O+2H +=Cu 2++Cu+H 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步骤②SO 2可用Na 2SO 3替换B. 步骤③中为防止CuCl 被氧化,可用SO 2水溶液洗涤C. 步骤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Cl +2OH −=Cu 2O +2Cl −+H 2OD. 如果Cu 2O 试样中混有CuCl 和CuO 杂质,用足量稀硫酸与Cu 2O 试样充分反应,根据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可计算试样纯度14. 不能证明某溶液中含有Fe 2+的是( )A. 该溶液呈浅绿色B. 该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C. 向该溶液中加入氯水,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呈红色D. 向该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不变色,再加入氯水,呈红色15.只用一种试剂把MgCl2、AlCl3、CuCl2、FeCl3四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A. 氨水B. AgNO3C. NaOH溶液D. NaCl16.对实验I~IV的实验操作现象判断正确的是()A. 实验Ⅰ:产生红褐色沉淀B. 实验Ⅱ:溶液颜色变红C. 实验Ⅲ:放出大量气体D. 实验Ⅳ: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17.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 ② Al2O3③Al(OH)3④Al ⑤NaHSO4A. ①②③B. ②③④⑤C. ②③⑤D. ①②③④18.在含有Fe3+、Fe2+、Al3+、NH4+的稀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固体,充分作用后,再加入过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则离子数目没有变化的是()A. Fe3+、Al3+B. Fe3+C. Fe2+、NH4+D. Al3+19.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同一溶液里大量共存的是()A. Al3+、NO3−、K+、SO42−B. Ca2+、H+、CO32−、AlO2−C. OH−、SO42−、NH4+、HCO3−D. Fe3+、Mg2+、NO3−、SCN−20.下列物质①NaHCO3②Al③Al2O3④Al(OH)3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A. ③④B. ①③④C. ③D. 全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21.Ⅰ.某同学做“铝热反应”的实验.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物质Al Al2O3Fe Fe2O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测试试题(word版,解析) 5 / 19熔点/℃660 2054 1535 1462 沸点/℃ 2467 2980 2750 --(1)铝热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2)下列能与Al 发生铝热反应的有 ______ .(填序号)A 、MnO 2B 、Na 2OC 、MgOD 、FeO(3)据上表数据该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若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所用试剂是 ______ ,该试剂溶质的电子式为 ______ .Ⅱ.某同学为了验证海带中含有碘,拟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第1步:灼烧.操作是将足量海带灼烧成灰烬.该过程中将使用到的实验仪器有 ______ 等.(填代号,下同)A 、试管B 、坩埚C 、烧杯D 、三角架E 、泥三角F 、洒精灯G 、铁架台H 、量筒(2)第2步:Iˉ溶液的获取.操作是将灰烬转移到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用玻棒充分搅拌,煮沸,冷却, ______ .(填分离方法)(3)第3步:氧化.取(2)中溶液少量依次加入合适的试剂.下列氧化剂最好选 ______ .A 、浓硫酸B 、新制氯水C 、KMnO 4溶液D 、H 2O 2(4)第4步:碘单质的检验.操作是取少量第3步的溶液,滴加 ______ 溶液,证明海带中含碘.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22. 将FeCl 3、AlCl 3两种固体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产生1.07g 红褐色沉淀,再向所得浊液中逐滴滴加1.00mol/L 的HCl 溶液,加入HCl 溶液的体积与产生沉淀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1)A 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f2f120dd88d0d233d46ac8.png)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题一、单选题1.向H2O2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依次观察到如下现象:①反应刚开始,仅有少量气泡产生;②反应片刻后,有大量气泡产生;③试管底部最终出现红褐色沉淀。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①中仅发生一个反应B.Fe3+能催化H2O2的分解C.反应过程中溶液pH不断减小D.FeSO4与等物质的量的H2O2恰好反应2.下列反应能生成三价铁的是A.铁丝在硫蒸气中燃烧B.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C.铁在氯气中燃烧D.铁与稀硫酸溶液反应3.化学与环境保护、工业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钢瓶储存液氯或浓硫酸B.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2.5×10-6 m的颗粒物,它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D.神舟10号飞船所用太阳能电池板的材料是单晶硅4.关于铁及其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是地壳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B.四氧化三铁是一种红棕色难溶于水的固体C.铁与灼热水蒸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氢气D.铁在氯气蒸汽中燃烧可生成FeCl35.下列对相关实验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A.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变暗,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B.用坩埚钳夹住打磨过的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色固体C.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在酒精灯上点燃,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用坩埚钳夹住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有液态的铝滴落下来6.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关于金属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金属Mg、Cu都是用热还原法制得的B.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C.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D.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7.取0.5mL某溶液,要将其中的Fe3+和Cu2+先分离再检验,适宜的方法是A.纸上层析法B.萃取分液法C.结晶法D.蒸馏法8.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K2FeO4处理自来水,既可杀菌消毒又可除去悬浮杂质B.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既可获得能源物质又可防止水体污染C.NH4MgPO4·6H2O(鸟粪石)与草木灰混合施肥效果更好D.医院常用含碘2%~3%的酒精溶液作医疗消毒剂,因为它能使蛋白质变性9.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②水泥、玻璃、陶瓷都是硅酸盐产品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④普通玻璃是氧化物,成分可表示为SiO2⑤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10.下列化合物的俗称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A.熟石灰:CaO B.纯碱:Na2CO3C.醋酸:CH3COOH D.胆矾:CuSO4·5H2O11.在玻璃熔炉中,纯碱与石英反应生成Na2SiO3和CO2。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b4430ebe23482fb4da4cc5.png)
绝密★启用前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0分,共45分)1.下列元素在自然界既存在游离态又存在化合态的是()A.钠B.铝C.硅D.硫2.实现Al3++3+6H2O===4Al(OH)3↓,正确的做法是()A.向偏铝酸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盐酸溶液B.向烧碱溶液中不断滴入铝盐溶液C.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D.向铝盐溶液中不断滴入烧碱溶液3.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溶液的质量减轻A.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在冶金工业上,均不能用通常化学还原剂制得的金属组是()A. Na,Mg,AlB. Na,K,Zn,FeC. Zn,Fe,Cu,AgD. Mg,Al,Zn,Fe5.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6.最简单的硅酸盐是硅酸钠,其水溶液属于()A.盐B.酸C.电解质D.混合物7.下列关于碳和硅的比较,正确的是()A.它们的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B.碳和硅的最高正价都是+4C.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是第二位,碳元素是第一位D.碳和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都是既有游离状态也有化合态8.用毛笔蘸取少量30%的FeCl3溶液在铜片上写一个“Cu”字,放置片刻,用少量水将铜片上的溶液冲到小烧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中的溶液呈棕黄色B.铜片无任何变化C.铜片上的凹凸陷的“Cu”字D.发生发应:Fe3++Cu===Cu3++Fe2+9.多数合金与组成成份相比较,合金的()A.性能差B.密度大C.熔点高,硬度小D.熔点低,硬度大10.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硅是非金属单质,与任何酸都不发生反应B. SiO2溶于水生成硅酸,其水溶液显酸性C.硅的性质很稳定,但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反应,但是不能与酸反应11.过量的CO2通入下列溶液中,最终出现浑浊的是()A.氯化钙溶液B.石灰水C.饱和亚硫酸钠溶液D.水玻璃12.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H、SO、CO、K+B . Na+、Ba2+、Ca2+、HCOC. Mg2+、NO、K+、Cl-D. K+、Cl-、Na+、SO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可刻蚀石英艺术品B.硅胶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 SiO2既能与KOH溶液反应又能与浓盐酸反应D.如图,若①②③中分别盛有浓硝酸、Na2CO3、Na2SiO3溶液,则可得出结论:酸性:硝酸>碳酸>硅酸14.要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铁,可行的办法是()A.滴入硫氰化钾溶液B.通入氯气C.加入铜粉D.加入铁粉15.氢氧化铝可作为治疗某种胃病的内服药,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铝的哪个性质()A.酸性B.碱性C.两性D.氧化性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1.0分,共55分)16.为了确定某铝热剂(含Fe2O3和Al)的组成,分别进行如下操作:(1)若取a g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测得生成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同)体积为b 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品中Al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检测题(包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检测题(包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b31b9580eb6294dd886ce2.png)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陶瓷、水泥和玻璃都属于硅酸盐产品B.“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既是一种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的知识有关C.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使用焦炭从氧化铝中获得铝D.二氧化硫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能形成酸雨,其PH小于5.62.向 a g Al2O3、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 0.05mol/L的盐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Fe3+、Al3+恰好全部转化成沉淀,用去NaOH溶液100mL,则此NaOH溶液的浓度为A.0.2mol/L B.0.1mol/L C.0.05mol/L D.无法计算3.铜片和铁片(均少部分被氧化)一起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
反应后的溶液中()A.一定有Fe3+ B.一定有Fe2+ C.一定有Cu2+ D.一定没有Cu2+4.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A.A B.B C.C D.D5.下列关于Fe、Cu、Mg三种金属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种元素的单质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B.制备MgCl2、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C.0.5mol金属Fe在足量稀硝酸中充分反应,消耗稀硝酸的量为1molD.因为Fe3+具有氧化性,所以可用来做净水剂6.下列有关金属性质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变暗,生成白色的过氧化钠固体B.用坩埚钳夹住打磨过的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有液态的铝滴落D.金属铝比铁活泼,因此在空气中,铁制品比铝制品耐腐蚀7.根据如下框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2+的氧化性比M2+的氧化性强B.在反应③中若不加稀硫酸可能看到红褐色沉淀C.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E2++3OH-=E(OH)3↓D.在反应①中只能用浓硫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了氧化性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B.PM2.5是指空气中氮氧化物和硫氢化物的总和C.“青蒿一渥,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反应D.合金拓展了金属材料的使用范围,合金也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和蔗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铁和浓硫酸在常温下反应C.明矾可用作饮用水的消毒剂D.32g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是2×6.02×102310.将Fe粉、Cu粉、FeCl3溶液、FeCl2溶液和CuCl2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应(假定容器不参与反应),下列情况下正确的是A.若Fe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Fe2+ B.若FeCl3有剩余,则容器中还含有CuC.若CuCl2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FeD.若Cu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Cu2+11.下列关于材料应用及成分表述错误的是①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②太阳能电池可采用二氧化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③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温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SiO2;④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研磨固体反应物进行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SiO2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2.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这种物质是( ) A.硫酸 B.烧碱 C.盐酸 D.氢氟酸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纯镁B.我国流通的硬币材质是金属C.广东正在打捞的明代沉船上存在大量铝制餐具D.所有的不锈钢都只含有金属元素二、实验题14.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检测题(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b9b7db79563c1ec5da71d6.png)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检测题一、单选题1.在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氯水,然后加入KSCN溶液,检验该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B.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备氢氧化铝C.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比较水和乙醇分子中羟基氢(-OH)的活泼性D.用检验Na2CO3和Na2SO4水溶液酸碱性实验,证明碳和硫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2.证明某溶液中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实验操作是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C.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D.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再加足量铁粉红色消失3.乳酸亚铁即[CH3CH(OH)COO]2Fe 是一种食品铁强化剂。
某同学为检验其水溶液中有Fe2+,设计了如下方案。
其中方案合理且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向乳酸亚铁溶液中滴加 K3[Fe(CN)6]溶液,出现蓝色沉淀B.向乳酸亚铁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立即出现红褐色沉淀C.向乳酸亚铁溶液中滴加酸性 KMnO4溶液,振荡后紫色褪去D.向乳酸亚铁溶液中依次滴加氯水、KSCN 溶液,溶液变红4.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B.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有玻璃塞的玻璃瓶中C.漂白粉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D.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5.铝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之一”而加以控制。
铝在下列场合需加以控制的是( )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制;③制炊具;④明矾净水;⑤明矾和苏打作食物膨化剂;⑥用氢氧化铝制胃舒平药片;⑦银色漆颜料;⑧易拉罐;⑨用铝箔包装糖果和小食品.A.③⑤⑧⑨B.⑥⑧⑨C.③⑤⑨D.③④⑤⑥⑧⑨6.以下10种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生成的有( )①Fe3O4;②Fe(OH)3;③FeCl2;④CuS;⑤Cu2S;⑥Cu2(OH)2CO3;⑦Al(OH)3;⑧Na2CO3;⑨NaHCO3;⑩Na2O 2A.2种B.3种C.4种D.5种7.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B.甲醛可用作食品防腐剂C.氢氧化钠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D.铝制容器可长期存放酸性食物8.如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A.A B.B C.C D.D9.下列除杂方式正确的是:A.CO2气体中含有的少量杂质SO2可通过饱和Na2CO3溶液除去B.NaOH溶液中含有少量的Ba(OH)2可加入适量的Na2SO4过滤除去C.K2CO3固体中含有少量的NaHCO3杂质可用加热的方式提纯D.Cu粉中含有的少量杂质Fe可加入FeCl3溶液除去10.现有①Al2O3②Na2CO3③(NH4)2CO3④Al(OH)3四种物质.其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1.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A.MgCl2(熔融)Mg+Cl2↑ B.Al2O3+3H22Al+3H2OC.Fe3O4+4CO3Fe+4CO2D.2HgO2Hg+O2↑二、填空题12.A、B、X、Y均为中学阶段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为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氧化物,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写出质量数为26的A的一种核素符号。
2019-2020学年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学年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c79447af45b307e9719713.png)
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理由是()A.二氧化硅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B.二氧化硅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C.二氧化硅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D.二氧化硅不能与酸反应2.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科学家认为,由于海洋中铝离子的浓度极低,所以铝元素未成为人体的必需元素,它反倒对人体有害,铝主要损害脑细胞,是老年性痴呆的病因之一。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4 mg以下。
若炸油条时1 kg面粉需加入0.5 kg 水,4 g明矾和10 g小苏打及少量食盐等辅料,经烹炸,成品油条的产率一般为80%,通过计算说明若每天食用100 g油条,则摄入铝的量是()A. 0.228 gB. 0.228 mgC. 18.8 mgD. 4 g3.一种金属由于其密度小、延展性好、耐腐蚀性强,它和它的合金在航空、航海和化学工业中正逐步取代铝和铝合金而被广泛使用,该金属是()A.镁B.锌C.钛D.铜4.人类的生活与生产离不开金属。
下列对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的活动性决定的是()A.用铁回收含银废液中的银B.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C.用金银制作具有保存价值的物品D.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5.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其中正确的是()A.钙沸石Ca(Al2Si3O10)·3H2O表示为CaO·Al2O3·3SiO2·3H2OB.镁橄榄石Mg2SiO4表示为MgO·SiO2C.正长石KAlSi3O8表示为K2O·Al2O3·3SiO2D.高岭石Al2(Si2O5)(OH)4表示为Al2O3·SiO2·2H2O6.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下列关于Cu2(OH)2CO3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由5种元素组成B.它由8个原子构成C.其中铜的化合价为+2价D.其中铜的质量分数为20%7.将1.12 g铁粉加入到25 mL 2 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A.铁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基本不变B.向溶液中滴入无色硫氰化钾溶液,仍无色C.溶液中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6∶1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8.铝用来焊接钢轨是利用()A.铝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保护层B.铝是热的良导体C.铝是强还原剂,铝热反应放热D.铝合金强度大9.最简单的硅酸盐是硅酸钠,其水溶液属于()A.盐B.酸C.电解质D.混合物10.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将青铜器密封在玻璃容器中B.将青铜器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C.将青铜器保存在潮湿的空气中D.在青铜器的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11.青石棉是一种致癌物质,是《鹿特丹公约》中受限制的46种化学品之一,其化学式为Na2Fe5Si8O22(OH)2。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3a213c3c1ec5da50e2709f.png)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试题(含答案)1 / 8 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溶液不能溶解新制的氢氧化铝的是( )A.氨水B.氢氧化钾溶液C.盐酸D.硫酸2.化学与科技、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质燃烧时产生有色火焰的都是焰色反应的见证B .棉花、木材和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C .航天服主要成分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是一种复合材料D .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3.下列物质中既能与NaOH 溶液又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是( )A .MgB .Cl 2C .NaHCO 3D .Al4.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A .Ca(ClO)2(aq)HClO(aq)HCl(aq)B .H 2SiO 3SiO 2SiCl 4C .Al 2O 3NaAlO 2Al(OH)3D .Fe 2O 3Fe 2(SO 4)3(aq)无水Fe 2(SO 4)3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 .青铜B .不锈钢C .水银D .硬铝6.一块镁铝合金溶于稀盐酸后,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存在:() A .NaAlO 2和NaCl B .AlCl 3 C .MgCl 2 D .Mg(OH)2和Al(OH)37.下列各组物质相互作用,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的是( )A .AlCl 3和NaOHB .Fe 和Cl 2C .Na 和O 2D .Na 2CO 3和HCl8.下列物质能与SiO 2起反应的是( )①浓H 2SO 4 ②H 2O ③盐酸 ④HF ⑤KOH 溶液 ⑥氧化钙A .①②⑥ B.②④ C.④⑤⑥ D.③④⑤⑥9.金属矿物通常色彩缤纷、形状各异。
下列冶炼金属的方法属于热还原法的是() A .2NaCl(熔融)==2Na +Cl 2↑ B .WO 3+3H 2==W +3H 2OC .Fe +CuSO 4===Cu +FeSO 4D .2Ag 2O==4Ag +O 2↑10.化学与社会、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f7856316fc700aba68fc2a.png)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试题(含答案)1 / 12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通常用铁制的容器盛装硝酸和浓硫酸B .常温下硅单质的性质活泼,可以与氯气、强酸、强碱溶液等起反应C .金属材料都是导体,非金属材料都是绝缘体D .合金中也可以含非金属元素2.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3.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 )A .B .C .AlCl 3D .Al4.镁铝合金质优体轻,又不易锈蚀,大量用于航空工业、造船工业、日用化工等领域。
下列关于镁铝合金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此合金的熔点比镁和铝的熔点都低B .此合金能全部溶解于足量稀盐酸中C .此合金能全部溶解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D .此合金的硬度比镁和铝的硬度都大5.下列各组物质中,将前者加入后者时,无论前者是否过量,都能用同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 )A .稀盐酸,Na 2CO 3溶液B .稀H 2SO 4溶液,NaAlO 2溶液C .Cu ,FeCl 3溶液D .浓氨水,AgNO 3溶液6.将a 克Fe 2O 3、Al 2O 3样品溶解在过量的200mL1mol/L 的盐酸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 溶液使Fe 3+、Al 3+刚好完全沉淀,用去NaOH 溶液100 mL,则NaOH 溶液的浓度为( )A.0.1 mol.L -1B.0.2 mol.L -1C.0.4 mol.L -1D.无法计算7.下列物质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制得的是( )①FeCl 3 ②FeCl 2 ③CuS ④FeS ⑤F e (O H )3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④D.①④⑤8.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产生H 2最多的是( )A .将钠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B .将钠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C .将钠投入足量的硫酸铝溶液中D .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穿一些小孔,放入足量水中9.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 .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B .用盐酸可以清洗长期存放过FeCl 3溶液的试剂瓶C .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和光导纤维D .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泥中含有Fe 、Ag 、Au 等金属10.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刚用盐酸处理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箔不滴落。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检测题(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4b6e41bcd126fff6050b22.png)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检测题一、单选题1.1.12克铁粉加入25mL 2mol/L的氯化铁溶液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Fe2+]<[Fe3+] B.溶液中[Fe2+]>[Fe3+]C.部分Fe3+被氧化 D.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会出现血红色沉淀2.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大量吸收H2,并与H2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B.世界上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钢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小,熔点一般也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高D.合金可以由金属和非金属融合而成3.青花瓷是一种著名的古代瓷器,其中所用颜料成分一直是个谜,近年来科学家才得知大多为硅酸盐,如蓝紫色的硅酸铜钡(BaCuSi2Ox,铜为+2价),下列关于硅酸铜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BaO•CuO•2SiO2B.性质稳定,不易脱色C.不易溶解于强酸 D.x等于64.制造太阳能电池需要高纯度的硅,工业上制高纯度的硅常用以下化学反应实现:①Si(s)+3HCl(g) SiHCl3(g)+H2(g)(放热反应)②SiHCl3(g)+H2(g)Si(s)+3HCl(g)以下是对上述两个化学反应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两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反应②是放热反应C.两个反应都有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转化 D.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河南安阳出土的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制品,主要由铜、锌、铅组成B.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根据其化学成分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C.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它的纯金属成分D.水玻璃的溶质为硅酸钠,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6.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不含K+C.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SO2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7.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②在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④向NaAlO2溶液中滴入过量盐酸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A.①③④⑤ B.①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8.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的是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合理的是( )A.Al (Fe):浓硝酸 B.MgO(Al2O3):盐酸C.FeCl3(FeCl2):氯水 D.FeCl2(CuCl2):氢氧化钠溶液9.某X溶液可使甲基橙呈红色,在该溶液中可能含有K+、Fe2+、A13+、NH4+、CO32―、SO32―、SO42―、AlO2-、SiO32-、C1―中的若干种,现取X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现象及产物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中肯定存在Fe2+、A13+、NH4+、C1-B.X中不能确定的离子是 K+和C1-C.沉淀G在空气中放置过程中,沉淀颜色会由白色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D.标准状况下将一试管D气体倒扣在水槽中充分吸收(假设所得溶液没有扩散),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036mol/L10.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A B.B C.C D.D 11.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B.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FeCl3溶液中,制备Fe (OH)3胶体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推测Fe与I2反应生成FeI312.常温下,铝条与下列溶液不能持续反应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浓硫酸C.稀硫酸D.硫酸铜溶液13.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硫酸铝钾[KAl(SO4)2]可用作净水剂B.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C.聚氯乙烯塑料袋可用于包装食品D.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有利于降低空气中pM2.5(直径2.5μm以下细颗粒物)的含量二、实验题14.莫尔盐的化学式为(NH4)2Fe(SO4)2·6H2O是一种浅蓝绿色晶体,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一定量的莫尔盐。
苏教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专题三 从矿物质到基础材料 第1单元 第2课时 含解析
![苏教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专题三 从矿物质到基础材料 第1单元 第2课时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8291b34afe04a1b171de2b.png)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2课时 铝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 从铝土矿中提取铝课时跟踪检测知识点一:铝的化合物性质1.MgO 和Al 2O 3都是白色物质,为了除去MgO 中少量的Al 2O 3,应选用的试剂是( )A .盐酸B .氨水C .烧碱溶液D .纯碱溶液解析:除去MgO 中的Al 2O 3,应选择能与Al 2O 3反应而不与MgO 反应的试剂,MgO 为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Al 2O 3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故应选择碱,而氨水是弱碱不能与Al 2O 3反应,只有C 项符合。
答案:C2.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的是( )A .Al 2O 3―→Al(OH)3B .Al(OH)3―→Al 2O 3C .Al ―→AlO -2D .Al 3+―→Al(OH)3解析:A 项,Al 2O 3难溶于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得Al(OH)3,应将Al 2O 3与酸(或碱)反应得Al 3+(或AlO -2)再与碱(或酸)反应,才能得到Al(OH)3。
B 、C和D 项一步转化的反应分别为:2Al(OH)3=====△Al 2O 3+3H 2O ;2Al +2OH -+2H 2O===2AlO -2+3H 2↑;Al 3++3NH 3·H 2O===Al(OH)3↓+3NH +4。
答案:A3.某溶液能溶解Al(OH)3,则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Mg 2+、Cl -、Na +、NO -3B.K+、Na+、NO-3、HCO-3C.Na+、K+、Cl-、NO-3D.Na+、Cl-、AlO-2、SO2-4解析:某溶液能溶解Al(OH)3,则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在碱性条件下,Mg2+与OH-反应而不共存,A错;在酸或碱性条件下,HCO-3均不能共存,B错;Na+、K+、Cl-、NO-3之间均不反应,且在酸或碱性条件下也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酸性条件下,AlO-2与H+反应不共存,D错。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检测题(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8ac39849649b6648d74752.png)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检测题一、单选题1.美国普度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加水制造氢气的新工艺。
这项技术具有广泛的能源潜在用途,包括为汽车提供原料、潜水艇提供燃料等。
该技术通过向铝镓合金注水,铝生成氧化铝,同时生成氢气。
合金中镓(Ga,ⅢA)是关键成分,可阻止铝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下列关于铝、镓的说法正确的是A.铝原子半径比镓原子半径小,所以铝的金属性比镓强B.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所以可以用铝制容器来腌制咸菜C.Ga(OH)3与Al(OH)3性质相似,一定能与NaOH溶液反应D.铝离子半径比镓离子半径小,所以铝的熔点比镓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B.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造坩埚熔融烧碱C.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氧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D.足量铝分别与含1 mol HCl、1 mol NaOH的溶液反应,产生相同量的氢气3.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硅是非金属元素,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B.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D.粗硅的冶炼反应,体现了高温下SiO2的弱氧化性4.将一定量的铜粉加入到0.5 L 0.3 mol•L﹣1 Fe2(SO4)3和0.1mol•L﹣1H2SO4的混合溶液中,铜粉完全溶解后,得到溶液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X中Cu2+与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向溶液X中滴加KSCN溶液,未变红色,则加入铜粉质量为12.8 gC.向溶液X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质量减少11.2 gD.向溶液X中加入0.18 L 5 mol•L﹣1NaOH溶液可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完全沉淀5.有一镁、铝合金,用适量稀硫酸恰好完全溶解,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析出沉淀的物质的量随氢氧化钠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合金中镁、铝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B .2:1C .3:1D .1:26.将23ag?Fe O 和23Al O 的样品溶解在过量的200mL 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 /L 的24H SO 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 溶液使3Al +、3Fe +刚好完全沉淀,用去NaOH 溶液100mL ,则NaOH 溶液的浓度为A .0.05mol /LB .0.1mol /LC .0.2mol /LD .0.4mol /L 7.实验室中欲使AlCl 3溶液中的Al 3+沉淀完全,可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A .石灰水 B .NaOH 溶液 C .稀盐酸 D .氨水8.将铜片加入稀硫酸中,铜片不溶解。
2020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专题三 从矿物质到基础材料阶段性测试题3 Word版含
![2020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专题三 从矿物质到基础材料阶段性测试题3 Word版含](https://img.taocdn.com/s3/m/4b59c18e1eb91a37f1115cfb.png)
姓名,年级:时间:阶段性测试题三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
下图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A.金属的导电性强弱B.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C.金属的化合价高低D.金属的活动性大小解析: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冶炼的程度越难,利用的越晚,所以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金属的活动性大小.故选D。
答案:D2.(2018·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C.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D.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解析:NaHCO3能与HCl反应,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与NaHCO3受热易分解没有对应关系,A错误;SiO2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用于制光导纤维,SiO2用于制光导纤维与SiO2熔点高硬度大没有对应关系,B错误;Al2O3的熔点很高,用作耐高温材料,Al2O3用作耐高温材料与Al2O3是两性氧化物没有对应关系,C错误;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aO用作食品干燥剂与CaO与水反应有对应关系,D正确.答案:D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当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反应物浓度等)改变时,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①Na2O2和CO2②NaOH和CO2③Na和O2④Na2CO3和HCl ⑤AlCl3和NaOH ⑥NaAlO2和CO2⑦Fe和HCl ⑧Ca(OH)2和NaHCO3A.①⑥⑦⑧ B.①⑥C.①⑦ D.①④⑦解析:①Na2O2和CO2反应只生成Na2CO3和O2;②NaOH和CO2可以生成Na2CO3或NaHCO3与反应物用量有关;③Na与O2反应,温度不同得到不同产物;④Na2CO3和HCl反应,反应物用量不同,得到产物不同;⑤AlCl3和NaOH反应,反应物用量不同,得到产物不同;⑥NaAlO2和CO2反应,CO2不足生成Na2CO3和Al(OH)3,CO2过量生成NaHCO3和Al (OH)3;⑦Fe和HCl反应只生成FeCl2和H2;⑧Ca(OH)2和NaHCO3反应,Ca(OH)2不足生成CaCO3和Na2CO3,Ca(OH)2过量生成CaCO3和NaOH。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专题质量检测 Word版含解析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专题质量检测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34cb31ad02de80d4d840da.png)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的是()①铁②钠③铝④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C镁、铝这两种金属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会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
2.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解析:选A233.将过量CO2通入下列溶液中,最终不会出现浑浊的是()A.CaCl2溶液B.NaAlO2溶液C.饱和Na2CO3溶液D.水玻璃解析:选A CaCl2溶液与CO2不反应,无沉淀产生;NaAlO2溶液与过量CO2反应:CO2+NaAlO2+2H2O===Al(OH)3↓+NaHCO3;饱和Na2CO3溶液与CO2反应:Na2CO3+H2O+CO2===2NaHCO3,因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故有NaHCO3固体析出,溶液变浑浊;水玻璃与CO2反应:Na2SiO3+2CO2+2H2O===H2SiO3↓+2NaHCO3,A项正确。
4.下列有关普通玻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普通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B.玻璃在加热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C.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D.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是为了防止烧碱跟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而使瓶塞与瓶口粘在一起解析:选B普通玻璃以纯碱、石灰石和石英为原料,经混合、粉碎,在玻璃窑中熔融制得,A正确。
玻璃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B错误。
普通玻璃的大致组成为Na2O·CaO·6SiO2,C正确。
二氧化硅易与碱液反应生成Na2SiO3,Na2SiO3具有很强的黏合性,因此盛NaOH等强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不得用玻璃塞。
5.有NaCl、FeCl2、FeCl3、MgCl2、AlCl3五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A.盐酸B.烧碱溶液C.氨水D.KSCN溶液解析:选B NaOH滴入上述五种溶液时,其中NaCl无明显现象,FeCl2中出现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的Fe(OH)3;而FeCl3中只出现红褐色的Fe(OH)3沉淀;MgCl2中只出现白色沉淀现象,而AlCl3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检测题(包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检测题(包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a8620987c24028915fc364.png)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检测题一、单选题1.某无色溶液中含有阳离子为H+、Mg2+、Ba2+、Al3+、Na+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缓慢滴入NaOH溶液直到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A. Mg2+、Al3+、Na+B. H+、Mg2+、Al3+C. H+、Ba2+、Al3+ D. Ba2+、Mg2+、Al3+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入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之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是(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3.由反应Na2SiO3+2HCl===2NaCl+H2SiO3↓制取硅酸,不可能的反应原理是( )A.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 B.可溶性酸制取难溶性酸的原理C.溶液中离子结合生成沉淀的原理 D.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B.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D.钠元素主要存在于海水和矿盐中5.在冶金工业上,均不能用通常化学还原剂制得的金属组是( )A. Na,Mg,Al B. Na,K,Zn,Fe C. Zn,Fe,Cu,Ag D. Mg,Al,Zn,Fe 6.某溶液中可能存在Mg2+、Fe2+、Fe3+,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时有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有Fe2+,一定没有Fe3+、Mg2+B.一定有Fe3+,一定没有Fe2+、Mg2+C.一定有Fe3+,可能有Fe2+,一定没有Mg2+D.一定有Fe2+,可能有Mg2+,一定没有Fe3+7.金属钾的冶炼可采用如下方法:2KF+CaC2CaF2+2K↑+2C,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KF,氧化产物是K B.该反应能说明C的还原性大于K C.电解KF溶液不可能制备金属钾D. CaC2,CaF2均为离子化合物,且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2∶18.把铝粉和氧化亚铁粉末配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质量检测(三)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Word版含解析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质量检测(三)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a9c2a608a1284ac85043da.png)
阶段质量检测(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B.工业上镁的制备是电解熔融MgOC.铝热法制铁适用于野外小范围操作,生物炼铜已经大规模用于铜的生产中D.海水的各种化学资源的开发过程,必须都要发生化学反应2.下列关于硅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硅酸可以通过SiO2和水的化合反应直接制得B.用反应Na2SiO3+2HCl===2NaCl+H2SiO3↓制取硅酸是利用了可溶性酸制难溶性酸的原理C.因为硅酸难溶于水,所以它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D.硅胶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3.下列反应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黑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①金属铁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③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4.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Al2O3,但不能溶解Fe,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K+、Na+、HCO-3、NO-3B.Mg2+、K+、NO-3、Na+C.H+、Zn2+、SO2-4、NO-3D.Na+、SO2-4、Cl-、S2-5.将Fe、Cu、Fe2+、Fe3+和Cu2+盛于同一容器中充分反应,如Fe有剩余,则容器中只能有()A.Cu、Fe3+B.Fe2+、Fe3+C.Cu、Cu2+、Fe D.Cu、Fe2+、Fe6.向某晶体的水溶液中加入Fe2+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当滴加几滴溴水后,混合液出现血红色。
那么,由此得出下列的结论错误的是()A.该晶体中一定含有SCN-B.Fe3+的氧化性比Br2的氧化性强C.Fe2+被Br2氧化为Fe3+D.Fe2+与SCN-不能形成血红色的化合物7.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检测题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检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70ab64a6c30c2259019ed5.png)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检测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Na2O∙CaO∙6SiO2是一种()A.含氧酸B.混合物C.氧化物D.硅酸盐2.以氧化铝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铝,最好的方法是( )A.将氧化铝加入水中B.将氧化铝先溶于盐酸,再滴加氨水C.将氧化铝溶于盐酸,再滴加烧碱溶液D.将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钾溶液3.一定量钠铝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得到200 mL c(OH-)=0.1mol/L的溶液,然后逐滴加入1mol/L盐酸测得生成沉淀质量m与消耗盐酸体积V关系如图,下列正确的是()A.原合金质量为0.92gB.Q点m1为1.56gC.整个加入盐酸过程中Na+的浓度保持不变D.图中V2为60mL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铁与氯化铁溶液:Fe+Fe3+=Fe2+B.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Ba2++OH-+H++SO42-=BaSO4↓+H2OC.铜与浓硫酸:2H++Cu=Cu2++ H2↑D.碳酸钙与稀盐酸:CaCO3+2H+ =Ca2++CO2↑+H2O5.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A.青铜器 B.不锈钢 C.合金钢 D.金刚石6.坩埚是实验室用于灼烧或熔融固体物质的常用仪器,材质很多,实验时应根据物质的性质加以选择。
下列坩埚能用于熔融烧碱的是A.普通玻璃坩埚 B.石英坩埚 C.陶瓷坩埚D.铁坩埚7.为了除去氧化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所选试剂和操作都合理的是A.盐酸,蒸发B.盐酸,过滤C.NaOH溶液,蒸发D.NaOH溶液,过滤8.下列金属中,表面能形成致密氧化层,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Al B.Cu C.Na D.Fe9.下列实验、现象、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10.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SiO 2起反应的是 ( )①浓H 2SO 4;②H 2O ;③浓硝酸;④氢氟酸;⑤KOH 溶液;⑥氧化钙;⑦碳酸钠 A .①②⑥B .②④C .④⑤⑥⑦D .③④⑤⑥11.某溶液中加入铝粉,有H 2放出,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K +、Mg 2+、Cl -、24SO -B .Na +、4NH +、24SO -、3HCO -C .Na +、K +、24SO -、Cl -D .K +、Na +、3NO -、23CO -12.常温下,下列溶液能用铝制容器盛装的是( ) A .稀硫酸B .浓硝酸C .盐酸D .氢氧化钠的溶液13.在FeCl 3、CuCl 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和铜粉,反应完全后将固体滤出,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滤出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 2+,一定不含Cu 2+B .若滤出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 2+,可能含Cu 2+和Fe 3+C .若滤出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 3+和Fe 2+,可能含Cu 2+D .若滤出固体中含有铁和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 2+,一定不含Cu 2+和Fe 3+ 二、实验题14.实验室用下图装置测定FeO 和Fe 2O 3固体混合物中Fe 2O 3的质量,D 装置的硬质双通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是FeO 和Fe 2O 3的混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性测试题三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
下图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A.金属的导电性强弱B.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C.金属的化合价高低D.金属的活动性大小解析: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冶炼的程度越难,利用的越晚,所以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金属的活动性大小。
故选D。
答案:D2.(2018·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C.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D.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解析:NaHCO3能与HCl反应,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与NaHCO3受热易分解没有对应关系,A错误;SiO2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用于制光导纤维,SiO2用于制光导纤维与SiO2熔点高硬度大没有对应关系,B错误;Al2O3的熔点很高,用作耐高温材料,Al2O3用作耐高温材料与Al2O3是两性氧化物没有对应关系,C错误;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aO用作食品干燥剂与CaO与水反应有对应关系,D正确。
答案:D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当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反应物浓度等)改变时,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①Na2O2和CO2②NaOH和CO2③Na和O2④Na2CO3和HCl⑤AlCl3和NaOH⑥NaAlO2和CO2⑦Fe和HCl ⑧Ca(OH)2和NaHCO3A.①⑥⑦⑧B.①⑥C.①⑦D.①④⑦解析:①Na2O2和CO2反应只生成Na2CO3和O2;②NaOH和CO2可以生成Na2CO3或NaHCO3与反应物用量有关;③Na与O2反应,温度不同得到不同产物;④Na2CO3和HCl反应,反应物用量不同,得到产物不同;⑤AlCl3和NaOH 反应,反应物用量不同,得到产物不同;⑥NaAlO2和CO2反应,CO2不足生成Na2CO3和Al(OH)3,CO2过量生成NaHCO3和Al(OH)3;⑦Fe和HCl反应只生成FeCl2和H2;⑧Ca(OH)2和NaHCO3反应,Ca(OH)2不足生成CaCO3和Na2CO3,Ca(OH)2过量生成CaCO3和NaOH。
答案:C4.下列几种化合物①NaHCO3②Al(OH)3③NaAlO2④Al2O3⑤AlCl3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A.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全部解析:①NaHCO3与盐酸反应:HCO-3+H+===H2O+CO2↑,与NaOH反应:HCO-3+OH-===CO2-3+H2O,故正确;②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都反应,故正确;③偏铝酸钠只与盐酸反应:AlO-2+H2O+H+===Al(OH)3↓,偏铝酸钠不与NaOH反应,故错误;④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正确;⑤AlCl3只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与盐酸反应,故错误。
综上所述,选项B正确。
答案:B5.在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K+、HCO-3、NO-3B.NH+4、Al3+、SO2-4、NO-3C.K+、Fe2+、NH+4、NO-3D.NH+4、Na+、NO-3、SiO2-3解析:A中HCO-3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B中离子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能大量共存;C中Fe2+是有色的,而且在酸性条件下可以被NO-3氧化,所以它们不能大量共存;D中SiO2-3会与酸反应生成难溶的弱酸硅酸,所以也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B6.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④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几乎所有的岩石和矿物都含有硅酸盐或者二氧化硅,则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①正确;水泥、玻璃是硅酸盐产品,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②错误;硅是半导体材料能导电,③错误;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则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④正确。
答案选B。
答案:B7.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A.NaHCO3、Al(OH)3B.AgCl、NaHCO3C.Na2SO3、BaCO3D.Na2CO3、CuSO4解析:NaHCO3、Al(OH)3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生成硫酸钠、硫酸铝、二氧化碳和水,最终无固体存在,A错误;AgCl不溶于水和酸,加入水后,碳酸氢钠溶解,而AgCl不溶,再加入足量稀盐酸,AgCl仍然不溶,固体不能全部溶解,B错误;亚硫酸钠和碳酸钡中加入水,碳酸钡不溶于水使部分固体不溶解,加入稀盐酸,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固体全部溶解,再将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稀硫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二氧化碳和水,符合题意,C正确;Na2CO3、CuSO4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振荡后无固体存在,D错误。
答案选C。
答案:C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明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沉淀的物质的量达到最大值:Al3++2SO2-4+2Ba2++4OH-===2BaSO4↓+AlO-2+2H2O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OH-+CO2===HCO-3C.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D.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Ag++Cu===Cu2++Ag解析:A.沉淀物质的量达到最大,Al元素以氢氧化铝的形式存在,Ba2+转化成BaSO4,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3++3SO2-4+3Ba2++6OH-===3BaSO4↓+2Al(OH)3↓,故错误;B.通入少量CO2,发生Ca2++2OH-+CO2===CaCO3↓+H2O,故错误;C.醋酸是弱酸,碳酸钙是难溶物,都不能拆写,离子反应是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故正确;D.电荷不守恒,应是2Ag++Cu===Cu2++2Ag,故错误。
答案:C9.实验室有一瓶购置时间较长的绿矾(FeSO4·7H2O),老师将其交给化学研究小组某同学检验药品是否有变质现象,这位同学取绿矾做了简单的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已经开始氧化。
该同学所用的试剂和判断依据是()选项 A B C D试剂氯水氢氧化钠溶液铁屑KSCN溶液现象出现黄褐色先生成白色沉淀,最后转化成红褐色沉淀绿色加深有较浅的血红色解析:本题考查的Fe3+检验。
FeSO4·7H2O如果变质,应该有Fe3+生成,遇KSCN溶液,显血红色。
答案:D10.某学生设计了如图的方法对X盐进行鉴定,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Z中一定有Fe3+B.X中一定有Fe3+C.Y一定是AgI沉淀D.X一定为FeBr2溶液解析:由图中转化可知,Y为X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的浅黄色沉淀,则Y为AgBr,即X中含有Br-,Z中加KSCN溶液变为血红色溶液,则Z中含有Fe3+,X中含有铁元素,X可能含有Fe3+或Fe2+。
答案:A11.某氧化物X难溶于水,能与烧碱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Y,将少量Y溶液滴入盐酸中能生成一种白色沉淀,则X是()A.CuO B.Al2O3C.MgO D.SiO2解析:CuO 、MgO 与烧碱不反应,A 、C 错;Al 2O 3与烧碱反应生成NaAlO 2,NaAlO 2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AlCl 3和NaCl ,无白色沉淀生成,B 错;SiO 2与烧碱反应生成Na 2SiO 3,Na 2SiO 3与盐酸反应生成白色胶状沉淀H 2SiO 3,D 正确。
答案:D12.等物质的量的Al ,Al 2O 3,Al(OH)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都能溶于稀盐酸生成AlCl 3溶液B .都能溶于NaOH 溶液,生成NaAlO 2溶液C .都不溶于水D .Al(OH)3不能一步转化成Al 2O 3解析:2Al(OH)3=====△Al 2O 3+3H 2O ,故D 不正确。
答案:D13.向MgCl 2和AlCl 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1 mol/L 的氨水至过量,下列关系图中最合理的是( )解析:MgCl 2和AlCl 3都能与氨水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沉淀。
氢氧化镁是中强碱,可溶于酸或酸性溶液;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可溶于酸,又可溶于强碱,但不能溶于氨水。
当氨水过量后,两种沉淀都不会被氨水溶解,所以D 最合理。
答案:D14.2006年11月23日中科院网报道,纳米Fe 3O 4晶体材料可以作为核磁共振造影增强剂,用于疾病的诊断和作为药物载体用于疾病的治疗。
其制备过程如下,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Fe3O4可以表示为FeO·Fe2O3属于混合物B.在反应②中FeCl3·6H2O被环丙胺()还原为FeO(OH)C.纳米四氧化三铁材料为胶体D.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6FeO(OH)+CO===2Fe3O4+3H2O+CO2解析:Fe3O4属于纯净物,A错;反应②中FeCl3·6H2O―→FeO(OH)时,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B错;纳米四氧化三铁材料是纯净物,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属于混合物,C错;反应③是CO还原FeOOH,化学方程式为6FeO(OH)+CO===2Fe3O4+3H2O+CO2,D正确。
答案:D15.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事实结论A 二氧化硅可以和NaOH溶液及HF溶液反应二氧化硅属于两性氧化物B 二氧化硫能漂白有色布料二氧化硫具有强氧化性C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HCO3D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铝的熔点高解析:二氧化硅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不与HF以外的其它酸反应,则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不属于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二氧化硫能够与有色物质结合转化成无色物质,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其漂白性与强氧化性无关,故B错误;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反应生成了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从而有碳酸氢钠析出,溶液变浑浊,故C正确;铝的熔点较低,而铝与氧气生成的氧化铝具有较高的熔点,导致加热熔化的铝不会滴下,故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