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者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构建和谐学校的几点思考
构建和谐学校的几点思考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是社会凝聚力和经济发展动力的源头,是祖国未来发展和振兴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们获得知识积累各种能力的场所。
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和谐的学校,必须按照社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注重学生的思想境界、意识形态的养成,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生活态度和人生理念,营造学生和谐友爱、理想正当、学习认真精神,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倡导学生勇于担当,让学生从尊重他人、热爱家乡、尊重法律等思想和行为规范中吸取到力量和勇气。
2 营造和谐氛围在构建和谐学校的过程中,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氛围,构建互相理解、尊重与相互支持的“校园文明”,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集体牢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校园文明宗旨,发挥每一位社会人士的主人翁精神,形成共识、行动和满足,让学校成为一个和谐有序、良好友爱的社区,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感受到快乐和激情。
3 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要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学校办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场所。
学校要营造优质的教育环境,倡导先进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作为教育的重点,积极推进新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探索和构建学习型教育,让学生从接受知识、积累知识、创新知识中获得最大的收获,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和独立创新的能力。
4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构建和谐学校,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学校要一定要细化管理体制,健全学校管理规范,做到管理确定、控制合理、执行到位。
注重严格执行规章、训令,建立完善的督促检查制度,明确职责轮转制,加强管理工作的发散化、专业化;同时,要严明管理措施,强化处分制度,依据情况及时处理学生的违反管理行为。
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
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在社会上,当我们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总能听到别人安慰鼓励的话:“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也许,这就是和谐。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是学生从小到大的学习环境。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呢?应该把“和谐”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
因此,作为校长,我们必须探讨和研究和谐校园建设的策略,寻找适合于自己校情的道路。
1、有目标的构建和谐。
学校要让每一个教师有明确的发展目标。
这里的目标不仅包括德育目标、教育教学目标,而且还应包括管理目标。
学校在建立各种组织时,应首先考虑并以实现以教育教学目标为首要目标,否则各项活动将变成没有目标的活动,这样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失去了开展活动的意义。
而教师个体则应结合自身特点与所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校园内营造一种和谐进取的氛围,让每个教师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2、重视工作过程中的“细节”。
第一,关注过程,重视细节。
我们教师在校长的领导下,要团结合作、精诚协作,在创建和谐校园活动中把握好方向,深入研究,从细微处入手,努力把“和谐”渗透到整个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做到在一个个细小的问题上,“坚持”二字,切忌朝令夕改,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努力追求最优化。
第二,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虽小,但它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体现出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
在一些细小的细节上,我们老师更应做到以“严谨”来要求自己。
比如,我们每次都要等学生读完课文后才让他离开教室,否则,每个班的门口都排着两条长队;不要轻易换老师,除非你有更合适的人选;讲课时不允许使用通讯工具,即使使用,声音也不能太大。
在看似平凡的细节上,往往蕴藏着我们教师对学生的一片深情。
因为任何一个人的工作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校园管理亦然。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只有在处理具体事务中善于把握、科学决策、细致管理、全面提升,才能避免管理上的疏漏和失误,确保工作稳步、扎实、有序地推进,才能不断提高学校管理的质量,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走向真正的和谐。
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
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
构建和谐校园是指在学校内部建立和维护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和人际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建立和谐的教育理念:学校应该建立和谐的教育理念,推广和谐的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实行和谐的管理方式:学校应该实行和谐的管理方式,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开展和谐的课程教育:学校应该开展和谐的课程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模拟演习、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学习和谐的价值观,培养和谐的人格素质。
加强和谐的家校合作:学校应该加强和谐的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共同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开展和谐的社会实践:学校应该开展和谐的社会实践,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活动,学习和谐的社会观念,培养和谐的社会责任感。
关于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关于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增强学校创新活力的需要,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需要,是增强学校竞争实力的需要。
就其本质而言,和谐校园同和谐社会是一样的。
以人为本、尊师爱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本质和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本内容;改革创新、不懈探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动力和源泉;依法治校、民主决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和谐校园意义特征重点构建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构建社会各个层面的和谐为基础。
大学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
因此,“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一、构建大学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办学兴校的第一要务。
在我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不发展没有出路。
而另一方面,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不稳定,不和谐,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发展与和谐,相辅相成,和谐需要发展作支撑,发展需要和谐为前提。
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大学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
其次,构建和谐校园,是增强学校创新活力的现实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同样,创新也是一所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关于构建和谐学校的思考
构建和谐学校构建和谐学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学习氛围,而且也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
因此,构建和谐学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课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改善学校管理体制要构建和谐学校,首先要改善学校的管理体制。
学校的管理体制应该以学校的教育目标为导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学校的教育质量为标准,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确保学校的日常管理有序有效。
二、健全学校文化要构建和谐学校,还要健全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和灵魂。
因此,学校应该建立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文化,弘扬正能量,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完善学生管理要构建和谐学校,还要完善学生管理。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出合理的纪律规定,给学生以适当的管理,确保学生的日常行为有序有规范。
四、提高教师的素质要构建和谐学校,还要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质量。
因此,学校应该提供充足的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构建和谐学校,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校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机制,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六、开展有益的活动要构建和谐学校,还要开展有益的活动。
学校应该定期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要构建和谐学校,必须从改善学校管理体制、健全学校文化、完善学生管理、提高教师的素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开展有益的活动等方面入手,确保学校的教育质量,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以上就是关于构建和谐学校的思考,希望通过本文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让我们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学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构建和谐校园管理心得体会
构建和谐校园管理心得体会在当代社会中,学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责任。
而和谐校园管理作为学校内部的管理理念和指导原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良好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我在和谐校园管理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对未来的学校管理工作有所启示和指导。
首先,建立和谐的教育环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场所,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打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学校应该注重创设积极向上的氛围。
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导向,努力做到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态度。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
其次,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学校应该重视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在校园管理中,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
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管理权利,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和表达自己的个性,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
此外,学校还要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发挥所长。
再次,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合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学校与家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环节,两者的良好沟通合作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渠道,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家访活动等,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问题,及时解决学生在家庭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学校还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设立家长委员会或家长志愿者团队,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决策和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让家庭和学校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最后,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保障。
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准则和纽带,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规范学生行为,维护学校秩序。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流程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对学生的行为、学习、纪律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
对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05
对发展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发展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已刻不容缓。
现对此谈几点思考和粗浅的看法,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充分认识发展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工作的重要意义。
1、发展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谷城的重要内容。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作为社会文明的发祥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构建和谐教育和和谐校园,如果没有和谐校园,就没有整个和谐教育,没有和谐教育,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
学校广大教职工要充分认识自已所担负的重要职责和任务,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构建和谐校园的工作中去。
2、发展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发展是和谐的根基,和谐是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保证。
只有和谐才能发展,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
教育的本质是传承文化、传承文明,教育的过程就是适应并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
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一些制约教育发展的不和谐的因素进一步凸现。
我们只有通过构建和谐校园,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影响学校教育的不和谐的教育行为、不和谐的社会因素、不和谐的社会现象,才能形成和谐校园,才能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和谐谷城的建设。
3、发展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是创办人民满意学校教育的现实需要。
开展“办人民满意学校”的主题创建活动,其具体形式是开展创建“无乱收费行为、无不良教师言行、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学校,因此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师德建设,规范办学行为,发展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要做到以“和谐”促“满意”,把构建和谐校园作为创办人民满意学校的有效的、重要的工作载体,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努力实现校园稳定有序,保障学校育人功能的实现,有力推进人民满意学校的主题创建工作。
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话题。
它不仅关乎学校管理,而且也关乎学生个人发展。
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应该有一些思考。
第一,学校应使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来打造和谐校园。
学校应当将传统的课堂教育结合新型技术,开展多元化的教育,如实践教育、体验教育、认知教育、兴趣教育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升整个校园的学习氛围,创造出真正的和谐校园。
第二,学校应坚持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应当大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内不断接受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让学生明白自身的责任,将其渗透到个人的行为中,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权利,维护校园的和谐,以达到和谐校园的目的。
第三,学校应建立良好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学习压力巨大,考试成绩和社会环境都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学校应当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爱,得到心理上的支持,从而避免学生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创造出真正的和谐校园。
第四,学校应当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
师生之间的沟通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
学校应当在师生交流中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学会更好地与老师和同学沟通,多参与学校活动,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有效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以上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总之,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建立一个真正和谐的校园,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充分的发展机会,发挥学生的潜力,构建一个更美好的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摘要:构建和谐校园,能够促进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够使师生的心灵得到舒展,精神上得到惬意;能够健全师生的人格,使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创建和谐校园管理以和谐理念引领学校发展,着力建设和谐校园,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摆脱困境,加快发展的自觉选择。
作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更应该清醒认识建设和谐校园的重大意义。
笔者从学校管理实践中思考到,要构建和谐校园,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景色优美、文化浓郁的校园,能促进师生规范言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1.校园的自然环境优美。
学校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把学校建设成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绿色学校",建设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乐土",使师生在工作学习中,接受美的熏陶,感受美的气息,放飞美的心灵,2.校园的人文环境精致,校园文化千姿百态。
学校是学生心与心相互碰撞、交流、成长,获取知识,悟理成性的源头,学校的人文环境如何将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到学生言行举止的养成。
花草丛中学生一句温馨的提醒,楼道走廊、橱窗板报、校园刊物上学生一幅字画,一句名言,一篇佳作,一帧照片,……都显示出学校的人文品味,都浸透出师生的汗水,都闪耀出师生的智慧。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二、搭建和谐的管理平台。
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建设稳定、法治、公平、有序的校园,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学校的有效管理离不开一支的思想好、业务强、威信高的领导班子。
领导班子成员凝聚力、战斗力强将是学校和谐有序管理的有力保证。
2. 依法治校、加强制度建设。
全面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开展学校教育教学活动。
在制度建设中,要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结合人性化的管理思想,最大限度的征集采纳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制定合理有效,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系统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并在执行中讲求原则性,减少随意性,促进师生和谐共处。
学校管理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
学校管理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学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场所,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学校管理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来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
一、倡导尊重和包容学校管理者应该始终倡导尊重和包容的价值观。
他们应该密切关注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包容的行为,鼓励学生理解和欣赏不同背景和文化的同学。
此外,管理者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来促进校园文化的多样性,让学生们积极融入其中,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友谊。
二、严肃对待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破坏校园和谐氛围的主要原因之一。
学校管理者应该严肃对待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
通过建立完善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和心理辅导,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同时,管理者还应该建立起一个畅通的举报机制,让学生们能够安全地向学校管理者举报欺凌事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校园的安全和和谐。
三、提倡公平和正义学校管理者应该以公平和正义为基础,对待学生之间的关系和事务。
他们应该确保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公正的对待,避免一切不公平和偏见的行为。
此外,管理者还可以设立公平调解机构,及时解决学生之间的纠纷和矛盾,以维护整个校园的和谐。
通过公平和正义的制度来树立学校的公信力,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
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校管理者应该积极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推动学生们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术能力。
他们可以组织各类学习活动,如学科竞赛、科研创新等,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同时,管理者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目标,在学习中实现自我提升和全面发展。
五、建立高效的沟通渠道学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以及管理者之间应建立高效的沟通渠道,保障信息的畅通和及时反馈。
管理者应该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根据反馈及时作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此外,管理者还应该与家长和社会建立紧密的联系,形成校家共育、校社合作的良好局面,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戴晓程戴班明(河北省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位教育管理工作者所必须关注和思考的。
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构建;和谐校园;思考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
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提出的伟大战略部署,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构建和谐校园,是值得每一位教育管理工作者关注和思考的。
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进而构建和谐校园,加快教育事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因为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没有和谐校园,就没有和谐的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我国教育结构的调整、教育大众化的实现,教育规模的扩大、结构多元化、质量和效益的不均衡发展越来越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片面追求规模,忽视教育质量提高的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成员之间的利益分化、利益矛盾,校园内一些不和谐因素等问题日益凸显,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
1 以党建带动和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和谐校园建设要从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党员、教师、学生是三个主体,特别是学生是学校的多数,学生的工作做好了,学校的和谐才有了广泛的基础。
在学校加强党建工作,用党建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是有益尝试。
设想学校中的党建工作做好了,每一个党的基层组织(支部、党小组),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建设和谐校园将只日可待。
建设和谐校园,重心在基层。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策提供智力支持。
通过以上思考与实践,可以进一步创新高校管理体制,为构建高校和谐 校园奠定坚实基础。
06
总结与展望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成果展望
校园氛围融洽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活动,高 校可以营造出宽容、包容、尊 重的多元文化氛围,使师生员 工感受到校园的温暖与和谐。
01
引入绩效管理
在高校管理中引入绩效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绩 效评估体系,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
。 02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数据分析与挖掘,更合理地配置高校的人力 、财力、物力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与合作
产学研结合:深化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提 高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营造积极向上校园氛围
优化校园环境
美丽的校园环境能够让人心旷神怡,高校应加大投入,提升校园环境品质,为 师生创造良好学习和生活条件。
丰富校园活动
举办各类学术、艺术、体育活动,让师生在参与中感受校园活力,提高校园文 化凝聚力。
促进多元文化融合
尊重文化差异:高校师生来自五湖四海,背景各异,应尊重每个人的文化差异,增进相互理 解和包容。
师生关系和谐
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师生关系将更 加和谐,彼此尊重,互相关心,共 同促进学术进步和个人成长。
校园安全稳定
通过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构建和谐 校园,将有效降低校园意外事故发 生率,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 全。
未来发展方向与改进措施
提升师生素质
持续推进师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综 合素质培养,提高师生文明素养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思考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思考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思考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当前从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出发进行探究的热门话题。
它不仅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而且体现在校园文化的推广、传播、管理、支持等方面。
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状态,能够为学生及其家庭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提高,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智慧,有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为教育工作者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思考,首先要由学校领导层做起,从校园文化的方面深入思考,明确学校的文化发展目标,定位学校所处的文化环境,同时要建立和谐文化的评价体系,研究学校文化建设时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学校特色、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文化建设方案,如建立文化规范、开展文化活动、营造文化氛围等,营造浓郁的文化气息,以此来推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其次,要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就要建立良好的文化传统。
学校要建立良好的文化传承机制,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使学生在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文化习惯。
学校还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加深对社会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文化情怀的精神素质。
此外,还要注重文化活动的开展,开发学生文化活动的空间。
学校要把文化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加大对文化活动的支持力度,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熏陶,让学生经常接触文化,提高文化意识,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最后,要注重校园文化管理的落实。
学校要建立健全文化管理机制,依法管理学校文化,制定文化管理规范,建立文化报告制度,完善文化管理工作机制,加强文化管理,以此来落实校园文化的建设,确保学校文化的和谐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从校园文化的理念出发,需要从学校领导层着手,明确学校的文化发展目标;建立良好的文化传承机制,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注重文化活动的开展,开发学生文化活动的空间;注重校园文化管理的落实,加强文化管理,以此来推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管理心得体会
构建和谐校园管理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校园的和谐管理对于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至关重要。
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激发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
在多年的学校管理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我将从理念、组织、文化、制度和激励等方面谈一谈我对构建和谐校园管理的心得体会。
首先,构建和谐校园管理要有正确的理念。
管理者要认识到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殿堂,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要始终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同时注重保护和尊重学生的权益,营造一个平等公正的学习环境。
管理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关注学生的思想观念、成长发展和心理健康,促使学生在全面发展中形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构建和谐校园管理要有有效的组织。
一个好的管理团队是构建和谐校园管理的关键。
学校的领导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注重团队的沟通和协作,使团队成员的工作合力最大化。
在学校管理中,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分工与协作机制,确保各个部门的责任清晰,工作有序进行。
同时,要鼓励和支持教师的创新和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使他们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榜样。
再次,构建和谐校园管理要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软实力,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内在动力。
学校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品德修养,传播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同时,学校还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校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此外,构建和谐校园管理还需要有健全的制度保障。
制度是保证学校管理的顺利进行和有序进行的基础和保障。
学校要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有效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与有效。
学校要注重制度的定期评估与改进,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使其符合学校发展的实际需求。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思考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思考2000字大学和谐校园是指一个以学术交流、人文关怀、文化传承为核心的和谐社区。
它是大学的魂和灵,是教育的灵魂和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思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大学和谐校园需要营造健康、和谐、积极、正向的校园文化。
大学要通过文化建设,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思想认识、培养道德素质。
学校可以在校园内设置文化墙、文化节、茶话会和各种文化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传递文化信息和传承文化传统。
二、加强师生关系建设大学和谐校园需要建立积极向上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不好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大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师生关系,如组织互动式座谈会、开展实践活动、举行聚餐、组织教师学生联赛等,以拉进双方的距离。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大学和谐校园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保持身心健康和平衡的心态。
目前,很多学生心理问题具有危及性,其中学业压力也是其中一个带头大哥。
大学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健康中心、心理辅导师团队、健康沙龙等手段,向学生普及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加强志愿服务大学和谐校园需要加强志愿服务教育,培养大学生做贡献的精神。
学校可以举办爱心义卖、南山公益活动、乐于助人、参与志愿工作的学生可评优秀志愿者等活动,在学生中形成志愿服务浓郁的氛围。
五、加强校内安全管理大学和谐校园需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学校应制定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多方面措施,如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安装监控设备、实施进出校园的严格管理等,保证学校的平安稳定。
总之,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学校各方积极配合,共同努力。
大学和谐校园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缺少,需要全面、细致和效果明显地进行推进。
期望大家共同努力,让大学和谐校园更加美好。
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和思考一、引言和谐校园建设是当今教育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和谐校园建设不仅是指学校环境的整体协调,还包括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与学生关系、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团结合作等方面。
要实现和谐校园建设,需要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共同努力。
本文将从实践和思考两个方面,探讨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性和路径。
二、实践1. 建立和谐校园氛围要建立和谐校园氛围,需要从校园文化、教学环境、师生关系等多个方面入手。
校园文化的营造是关键。
学校应该倡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严格禁止各种形式的暴力行为和不良习气,让学校成为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
教学环境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一环。
学校应该提倡公平、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
师生关系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
学校应该鼓励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同时也要求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并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尊重。
2. 开展和谐教育活动为了促进学校和谐校园建设,学校应该加强和谐教育活动的开展。
这些活动可以是主题班会、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化节、主题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
这些活动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和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方面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实际行动去帮助他人,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
3.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学校应该倡导师生之间的平等互信、相互尊重,鼓励师生之间的亲近交流。
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组织师生交流活动、开展师生合作研究、邀请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等多种方式来推动师生关系的和睦。
教师也要注重与学生的心理沟通,给予学生足够的理解和鼓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4. 加强家校合作和谐校园建设还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
学校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工作,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业和成长。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近年来,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高校作为一个肩负着培养人才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的责任和作用。
因此,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师生沟通高校作为学习和培养人才的场所,师生的沟通和相互理解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基础。
而当前的现实是,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问题无人可述,与老师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矛盾和不和谐。
因此,高校应该积极营造一个开放、真诚、互相尊重的沟通环境,通过举办校园活动、开展主题教育、举行聚会等多种方式促进师生互动,把学生当做朋友,让学生更容易向老师或辅导员述说自己的想法和困难。
二、加强宿舍管理,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宿舍是学生在校园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感受校园和谐氛围的重要依据。
而在实际运作中,很多高校的宿舍管理水平不尽如人意,从而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
例如,五脏俱全的卫生间、嘈杂的环境、宿舍制度的不合理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生活质量,给和谐校园建设带来一定的挑战。
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宿舍管理,建设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加强卫生保洁、完善宿舍设施、合理制定宿舍规定等,保证学生在校舍已有一个安全、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和谐校园进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由于面临着很多的压力,在就业、学业、人际关系、自我意识等多个方面都需要学生面对挑战,心理咨询和治疗方面迫切需要高校治理者的重视。
如今,在很多大学校园,由于学生心理健康受到了忽视,造成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并增加了治理方面的难度。
故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创新心理咨询与治疗机制,构建心理健康方便快捷的网上平台,提供快速专业的服务,能真正体现实质性的帮助,帮助学生及时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加强校园文化、艺术和体育氛围的建设文化、艺术和体育是高校的三个重要方面,是高校塑造和谐校园岛国的重要手段。
关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思考
关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思考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不仅是高校管理者的责任,也是每一位师生的责任。
首先,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要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就要从校园文化的源头上下功夫,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把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让校园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次,高校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校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让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融洽,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高校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就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此外,高校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和谐的学生关系。
高校要建立和谐的学生关系,就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让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高校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就要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融洽,让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最后,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宣传,让和谐的校园文化深入人心。
高校要让和谐的校园文化深入人心,就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宣传,让和谐的校园文化深入人心,让和谐的校园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
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宣传,就要利用各种媒体,如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和谐的校园文化,让和谐的校园文化深入人心。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管理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学校管理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首先,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注重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学校应该明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包括敬重他人、诚实守信、勤奋努力等,以指导学生的行为准则。
此外,学校还应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公共事务,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强调团队合作和交流。
学校应该创设良好的学术和社交环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团队活动,如课外学习小组、社团组织等,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举办各种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辩论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
学校的文化传承不仅包括传统文化,还包括学校特色文化。
学校应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传统技艺展示等,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
同时,学校也应该鼓励学生创新并传承学校特色文化。
学校可以创设创新科研平台和艺术表演舞台,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艺术水平。
第四,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关注学生成长和个性发展。
学校应该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学校还可以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同时,学校还应该支持学生的艺术和兴趣发展,提供各种丰富多样的艺术培训课程和社团活动。
最后,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加强家长的参与和角色定位,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家长培训等活动,提供专业的教育指导和资源支持,引导家长合理教育孩子,共同关注和引导学生的成长。
总而言之,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校管理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管理者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惠安县五峰中学李志峰引言:温总理在北京35中学听课后说“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
我们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这些人应该树立终身办学的志向,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任何名利都引诱不了他,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
我们正在研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是想通过改革来努力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本人认为:我们在进行教育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我们如何给学校的办学进行定位?如何确定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学校的办学方向要走向何方?是教师决定质量或是生源决定质量?我们在改革中必须明确正确的校长观、教师观、学生观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我们只有在明确这些问题的前提下,才能把握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才能不会违背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才能避免走进教育管理的误区。
此文主要为本人近年来作为一名完全中学副校长,在践行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把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学校教育管理改革相结合,从陶行知教育理论中寻找教育管理的智慧,加强人文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提升人文素质,得到几点不成熟的个人思考。
一、学校管理者是一所学校人文教育、文化建设的灵魂陶行知认为,一个好校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
校长是学校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好坏,和校长最有关系”。
校长工作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也体现在它影响着家庭的团结和进步,乃至国家的前程和世运之治乱。
1.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
加强学校人文教育,提升师生的人文素质的前提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完善。
校长必须把学校文化建设、学校人文教育及教师发展、学生的发展作为自己的工作要务,带头重新学习亲自具体抓学校文化建设、教育管理创新,必须从常规工作事物中摆脱出来。
“校长要有自己独立的学校观,要做一个行动的校长。
”素质教育及校园文化重建客观要求校长要“充电”适应成为建构式的校长,要在课改中建构自己的价值观,建构自己的理想理念,建构自己与教师和同学的关系,不能纸上谈兵,要身体力行,校长要让教师处处感觉到是专家型校长,是学习型校长。
尤其是学校课改,教师学习型组织构建,教科研,抓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因为没有教师发展,根本难以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等这些难点工作,都要作为校长的工作重心。
传统升学教育质量管理,校校抓了几十年,已轻车熟路,只要齐抓共管即可。
2.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首要工作要学会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摸索构建适合本校实际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和人文教育,要让教师感到校长有“文化”品味,学校人文积淀厚,从而为课改服务,为师生人文素质成长服务。
而不是仅仅盖几座楼房,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校长虽不是官,但也是一个肩负人才培养、教师发展重任的地方重要人物之一。
所以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在新的岗位上要营造一个先进的校园文化,构建和谐的学校人文氛围。
抓好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实践,构建本校文化建设的远景,带领教师进一步实现校园文化和办学目标的远景,把校长的办学理念和课改灵魂转化为师生的行为共同追求。
为学校创造一种被师生所接受的潜在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即品牌),不因校长的离岗、离职或离任影响这所学校校园文化和课改的发展。
这才是一个成功的校长,因此学校管理的创新、校园文化重建确实是对校长素质的的挑战,也是校长教育生存方式的考验。
所以校长是一个学校课改的灵魂,一个学校的灵魂。
二、学校管理者要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人文环境的主导作用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处所,学校以生活为中心。
学校不是教师单方面施展才华的场所,不是“教校”,而是师生彼此合作与相互激励的场所。
学校管理者的智慧和知识是在行动中产生的,“你能行动,行动才生困难,想法解决了困难,才是真知识的获得。
……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管理者必须了解,行动是管理者知识的来源。
新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关心、引导、参与学习并不是忽略或减少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1.学校管理者必须以自己高尚情操,完美道德,健全人格,包容心肠等等对待课改、对待师生,因为随着课改深入,教育文化竞争,校长也面临职业挑战,教师最终会有对校长选择权。
2.教师在课改中除了专业知识外,更要意识化地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感、人格魅力,课堂教学还必须坚持教师主导地位,课改虽然要以学生为中心,并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他们年龄是学习年龄,是需要帮助正确引导,热情帮助的群体)但他们的成长还必须依靠教师的知识,道德,人格力量的感染作用,才能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目标的贯彻。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三、学校管理者要有民主办学的思想校长工作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事业,它最忌讳的就是简单模仿。
激发每个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是一所学校蓬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要做到这一点,校长首先就应做民主的倡导者和领导者,因为校长与师生员工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基于平等合作的相互教育的关系。
陶行知认为,校长要将民主视为工作的第一原则,“需要根据民主思想从根本上重建学校及学制,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教育在中国蓬勃发展”。
校长要确立正确的下属观,要放得下架子,听得进不同意见,尤其是来自下属的建议和批评,不要孤芳自赏,也不要唯己独尊,更不能刚愎自用。
陶行知曾感慨地说:“校长对于我们,我们对于学生,多少都存在着一些要不得的独裁作风。
中国现在,自主席以至于校长教师,有意无意的,难免是一个独裁。
因为大家都是在专制的气氛中长大,为独裁作风所熏陶,没有学习过民主作风。
”他强调,“在一个民主国家里面,做一个独裁校长是千不该、万不该的事情。
”校长在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首先应“解放自己”,转变校长作为管理者的观念,提倡民主办学,简政放权,要管理整合,服务课改及校园文化,减少管理层次,授权下属干部,教师、提高课改和学校文化的效能质量效益,确保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实施,要相信教师、依靠教师、要充分发挥下属干部、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在战略上要跳出“课改”。
比如结合行知实验和课改,建立以行政干部为年级组长的教育行政管理负责制,同时强化教研组长课改教研负责制,加强课改和教学管理。
并建立课改责任制落到实处。
又如课改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进入课堂,进入校园。
传统政教处或德育处应转为“学生素质”而不是“训导处”、“惩罚处”等等。
为了配合课改和校园文化的重建,适合“行知实验”的要求,拟增设几个职能部。
[1]课程部,进行课程管理、研究与开发,从传统研究教学方法角度去听课和“双基”,拓展为从课程的角度去研究教育教学;[2]教育资源开发部——开发利用学校与当地教育资源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实施陶研“六大解放”(脑、口、眼、手、时间、空间);[3]实践发展部——开发学生个性、特长、兴趣和社会实践——开放教学校园网站,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实施“教学教合一”等社区教育、培养学生公民诚信实践就业适应能力等。
四、教育工作是一项专门事业,学校管理者需要也值得全身心地投入陶行知认为,教育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当它为一种专门事业看待,要以专门的目光研究它,要以专门的学术办理它。
”陶行知认为,中国教育之所以落后,原因固然复杂,但人们错误地认为校长职务“可以不学而能,人人会干,无须特别的训练,更无须科学的研究”,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他强调,像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计划、师资、课程、经费、设备、考成及劝学等诸学问,校长不经专门学习和培训是难以胜任的。
要成功推行义务教育,就必须加大对于校长和地方教育行政人员的培训力度,“中国若想推行义务教育,非将地方办学人员与教员同时分别培养不可。
”“故中国不想推行义务教育则已,若想推行义务教育,必从培养改良地方办学人员入手。
”校长工作是一门科学,一方面,它的复杂性和专业性需要也值得校长们全身心地投入。
另一方面,校长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可能真正担负起教育作为“立国的根本”和“国家万年根本大计”的重任。
“人的一分精神,只能专做一件事业,一个人兼了十几个差使,精神难以兼顾,他的事业即难以成功。
”我们的校长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我想一位校长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把教师、学生当成自己的家人,就足以证明了。
陶行知的“整个的学校应当有整个的校长,不应当有命分式的校长”这一名言,值得当今的校长们谨记。
结论:学校管理者要有学问与良好的品行,才能在学校管理改革中创新出有自己思想和文化特色的学校,才不会为了自己的政绩,而进行“杀鸡取卵”的管理,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损失。
因此,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要在新课程改革中营造民主人文管理,充满教育生命活力,学生向往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生生活乐园。
——这是学校课改文化背景。
1.要让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走进课堂,让校长和教师随着课改与学生一道成长,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发展自己。
要减少学校传统教育管理某些“管、卡、压”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生素质发展的不利因素,爱满天下,爱满校园,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还学生学校教育平等权,完善学生的人格;2.要适当教会学生正确评价教师的方法,尤其是评价教师对待学生的情感、态度,师德表现等。
陶行知说“教师服务精神系教育的命脉”,应该有意识把学生当作服务对象,树立服务经营意识,努力在课改中引导教师、家长、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成为课改和校园文化重建的支持者。
3.要结合“行知实验”研究一个使教师既能继承“双基”教学的优势又能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成长,有利课改和“行知实验”办学特色逐渐管理办法,期望把学校办成能留住农村孩子并渐渐能成为当地农村孩子们向往的学习生活成长“乐园”。
参考文献:[1]《陶行知文集》(上、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
[2]黄仁贤、涂怀京《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与当代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
[3]李清华《陶行知与乡村教育》海风出版社(2007年11月)。
[4]苏令《陶行知眼中的理想校长》,《中国教育报》(2006年7月11日第5版)。
[5]蔡国雄《校长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思考》(2003年惠安县中学校长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