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间粘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与丙型肝炎

合集下载

DC-SIGN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稳定转染HeLa细胞系的建立

DC-SIGN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稳定转染HeLa细胞系的建立

DC-SIGN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稳定转染HeLa细胞系的建立王欣;詹媛;王琰;周恩民;丁铲;谭磊;陆凤;徐乐乐;仇旭升;宋翠萍;孙英杰;廖瑛;茅翔【摘要】为研究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与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粘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dendritic cell specifi c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3-grabbing non-integrin,DC-SIGN)的相互作用对NDV感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影响,本研究拟构建能够稳定表达DC-SIGN蛋白的细胞系,为研究DC-SIGN蛋白与病毒蛋白互作提供基础.以小鼠DCs提取的c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获得DC-SIGN基因,连入真核表达载体,并命名为pcDNA-DC-SIGN,利用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HeLa细胞,G418进行药物压力筛选,经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获得了一株可以高效表达DC-SIGN蛋白的HeLa 细胞,且经过多次传代后仍然可以稳定表达DC-SIGN,说明该细胞系构建成功.%To investigate the infl uenc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ewcastle diseases virus (NDV) protein with dendritic cells specifi c adhesion molecules - 3 - grabbing non-integrin (DC-SIGN) on NDV infection of dendritic cell (DC), we generated a Hela cell line stably expressing DC - SIGN protein for studying DC - SIGN protein and virus protein interactions. The cDNA was extracted from mouse DCs and used as template. The DC - SIGN gene was amplifi ed i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for construction of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cDNA-DC-SIGN, which was then transfected into HeLa cells using LipofectamineTM 2000. A HeLa cell line effi ciently expressing DC - SIGN protein was identifi ed through RT-PCR and Western blot, and the specifi c Hela cell line was stable after many passages.【期刊名称】《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年(卷),期】2015(023)003【总页数】5页(P12-16)【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粘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新城疫病毒;树突状细胞;HeLa细胞【作者】王欣;詹媛;王琰;周恩民;丁铲;谭磊;陆凤;徐乐乐;仇旭升;宋翠萍;孙英杰;廖瑛;茅翔【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杨凌 712100;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上海 200241;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上海 200241;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上海 20024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杨凌 712100;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上海 200241;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上海200241;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上海 20024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杨凌 712100;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上海 200241;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上海 200241;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上海 200241;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上海 200241;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上海2002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9.5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粘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dendritic cell specific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3 grabbing non integrin,DC-SIGN),又称CD209,由美国科学家在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机制过程中发现。

细胞黏附分子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细胞黏附分子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细胞黏附分子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细胞是构成我们身体的基本单位,每个细胞内都存在着许多分子,这些分子会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细胞的各种功能。

其中,细胞黏附分子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分子,在细胞黏附、细胞信号转导、细胞极性和肿瘤转移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细胞黏附分子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 细胞黏附分子的分类细胞黏附分子的分类主要有三种:整合素、选择素和黏附分子。

(1)整合素整合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细胞膜上的膜蛋白质。

它由两个亚基构成,分别是α和β亚基,亚基之间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

整合素可以与胞外基质分子和其他细胞膜分子发生特异性黏附,从而实现细胞间的黏附作用。

(2)选择素选择素是一类表达于内皮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细胞膜上的单糖蛋白质。

它通过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相互作用,调节细胞间的黏附和转移。

(3)黏附分子黏附分子包括典型和非典型两种。

典型的黏附分子主要分布在各种成分的细胞上,可以通过与其他细胞和胞外基质蛋白结合,实现细胞间的黏附作用。

而非典型的黏附分子主要作用于神经组织中,具有调节突触形态和功能的作用。

2. 细胞黏附分子的作用机制细胞黏附分子的作用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1)黏附作用细胞黏附分子通过与其他细胞膜蛋白或者胞外基质分子相互作用,实现细胞间的黏附作用。

黏附作用的实现主要是通过黏附分子与其他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和生物物理学机制完成的。

(2)信号转导黏附分子还可以作为信号转导系统的组成部分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

例如,整合素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可以引发信号转导,从而导致细胞内的下游信号通路反应。

(3)细胞外骨架的形成和重建细胞黏附分子还可以参与细胞外骨架的形成和重建。

整合素可以通过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引发细胞外骨架的形成和变化,从而实现细胞形态和功能的调节。

(4)肿瘤浸润和转移细胞黏附分子在肿瘤浸润和转移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肿瘤细胞通过整合素的作用,可以与其他细胞或者基质结合,从而实现浸润和转移。

细胞粘附分子与肝脏疾病

细胞粘附分子与肝脏疾病
主 要 细 胞 粘 附 分 子 简 介
内皮 细胞 的单肽链 蛋 白, 亲异 性 C 属 AM , 作 用依 赖 其 钙离子 。主要参 与 白细 胞 和 脉 管 内皮 细 胞 之 间 的识
别 和粘 合 。现在 已知 选 择 素有 3种 , 括 L 、 一 E 包 一P和 . 1 钙 粘素 (a h r s 是 跨 膜 糖 蛋 白超 家 族 的 成 选 择素 。在脂 多糖 引起 的 小 鼠胸 膜 炎模 型 中 , 择素 . cd ei ) n 选 员, 可介导 各种 不 同组 织 中 同种 细 胞 的 粘 附 , 过 程 P可 诱 导 嗜 酸 粒 细 胞 的 聚 集 , 对 中性 粒 细 胞 无 影 此 而
响。
4 免 疫球 蛋 白超基 因 家 族 是 一 组 具 有 与 免 疫 球 . 蛋 白结构 相似 的碱性 ( 0 0 ) 0 7 ~1 0 ×1 。的单 肽链 蛋 白 , 存在 于 内皮细胞 , 主要 有 血管 细 胞粘 附分 子 ( AM一 VC 1、 ) 细胞 间粘 附分子 I AM一 、 、 。其 中 VC C 1 23 AM一 在 1 B细胞 的定 位及 T 细胞 依 赖 的体 液 免 疫 中 起 重 要 的 作用 口 。I AM- ] C 1主要参 与淋 巴细胞 间及 淋 巴细 胞 与 内皮 细胞 间的相 互识别 和粘 附 。 5 其他 粘 附 分子 : 1 上皮 性 细 胞 粘 附 分 子 ( p 。 () E— C AM) 一种非 钙粘 素类 型 的在进化 过程 中高度 保守 是 的 工型跨膜糖 蛋 白, 对分子 质 量为 4 ×1 。 可介 导 相 0 0, 非 钙依赖 的同型细胞 之 间 的粘 附 , 以上 4种 主要 的 与 粘 附分 子在 结 构 上 有很 大不 同 。它 在 大 多 数 肿 瘤 中 都存 在高 表达 , 但在不 同的肿 瘤 中所 起 的作 用是 不 同 的 。 () 2 大分子 碳水化 台物是 一 组 以选 择 素 配体 形式

细胞粘附分子细胞粘附分子的概念

细胞粘附分子细胞粘附分子的概念

Mac-1 (CD11b/CD18)
P150/95 (CD11c/CD18) 分别是CR3、CR4型补体受体,参与吞噬 调理作用
(三)血小板糖蛋白组(β3)
IIb/b3主要分布于血小板,介导血小板与 ECM中的FB、FN、VIII因子结合,促进血 小板的粘附和凝集。
v/b3分子分布广泛,可促进白细胞向组 织间质移行
IGSF粘附分子的主要成员、分布及配体
IGSF粘附分子 CD2(LFA-2) CD58(LFA-3)
CD4/CD8 MHCII/I类分子 ICAM-1/2/3
NCAM-1 VCAM-1 B7.1/B7.2
CD28 CTLA-4
分布 T、NK Leu, RBC,EC,EP,F
T APC/有核细胞 DC,EC,EP,M,B,T 神经细胞,NK,T APC,基质细胞,EC APC,活化B细胞
T 活化T细胞
配体 LFA-3 CD2 MHCII/I类分子 CD4/CD8 LFA-1 NCAM-1 VLA-4 CD28,CTLA-4 B7.1/B7.2 B7.1/B7.2
(一)CD4/CD8
CD4为55KD的单链跨膜糖蛋白,胞外有4 个Ig样区,近N端的两个功能区与MHC II 类分子的抗原结合槽区域结合。
三、 Ig超家族(Ig superfamily,IGSF)
该家族成员的胞外区均含有1个以上Ig样结 构域,多为细胞表面成分,也有可溶性分 子,分布广泛,有些是互为受体、配体, 或与其它类别中CAM互为受体、配体,还 有的为受体与配体相同。
它们主要介导细胞间的粘附并传递细胞内 信号,与细胞分化、炎症反应、免疫应答 和淋巴细胞再循环等密切相关。
LFA-1
– 表达: 淋巴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除Mφ外),以CTL的 表达量最丰富。

黏附分子

黏附分子

整合素的配体可分为两类: ①一类是细胞外基质成分,整合素识别这类配体上特 定氨基酸序列;
②另一类配体属于免疫球蛋白家族的黏附分子如 ICAM、VCAM,它们参与细胞与细胞间的黏附。
一些整合素只是在特定时间、特定部位、特定条件 下被激活,活化的整合素能与配体结合并转导不同的信 号。
黏附斑(focal adhesion,FA)为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通过整 合素介导黏附的一种结构。该结构以整合素为中心,整合素 的细胞外区与细胞外基质结合,其β亚基的胞内区直接通过α辅肌动蛋白和踝蛋白与肌动蛋白细丝相连。α-辅肌动蛋白和 踝蛋白能与黏附斑蛋白结合,黏附斑蛋白结合也与肌动蛋白 细丝结合。这样,通过整合素就把细胞外基质与细胞骨架蛋 白偶联起来。 黏附斑在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和细胞的游走中发挥作 用。当整合素α亚基的胞外区与细胞外基质结合后,整合素发 生聚集,导致整合素β亚基的胞内区直接或间接相连的黏附斑 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的激活,该酶是整合素信 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酶,激活后又可进一步激活多条细胞内 的信号转导途径,使细胞骨架蛋白重排。整合素除介导细胞 与细胞外基质及细胞间的相互识别和作用外,还是一类广泛 存在于各种细胞表面的能转导信号的受体。它们所介导的信 号转导通路控制细胞的黏附识别和运动性,决定了组织器官 的结构形成和空间定位,与细胞分化和停泊依赖性生长也有
3.细胞表面的寡糖 有些粘附分子如选择素家族 的配体是细胞膜上的寡糖分子。 4.血浆中的可溶性蛋白 如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 和无活性的补体。纤维蛋白原的表面有多个RGD序 列,它可作为连接分子,与多个血小板膜上的整合 素结合,介导血小板之间的粘附反应。细胞表面的 粘附分子通过与一个可溶性的配体结合介导细胞间 的粘附,是细胞间粘附的又一方式

二硫键蛋白表达策略的研究新进展

二硫键蛋白表达策略的研究新进展

二硫键蛋白表达策略的研究新进展蛋白质在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信号传导、免疫应答、细胞粘附等,下面是搜集的一篇探究二硫键蛋白表达策略的,供大家阅读查看。

20世纪70年代,DNA重组技术的应用,使蛋白质能在多种宿主细胞中表达[1].总体上,高产率重组蛋白的获得比较困难且不可预计,尤其是目标蛋白存在翻译后修饰,如形成二硫键。

真核生物内的二硫键蛋白普遍存在,对人类基因组的预测表明,大约30%的蛋白定位于内质网,而其中一半数量含有二硫键[2].二硫键可在构象上固定多肽链的骨架或改善其热动力学稳定性,以抵抗高温、强酸、强碱等伤害。

因此,二硫键蛋白常被分泌到细胞外或锚定于细胞膜,它们适于作为治疗药物(如胰岛素、抗体)或制药产业的靶标蛋白[3].工业化生产及科学研究也需要大量的活性蛋白。

真核细胞(酵母、昆虫、中国仓鼠卵巢细胞)表达二硫键蛋白,时间长且花费大,而无细胞表达体系难以实现扩大化生产。

大肠杆菌是目前首选宿主菌之一,因其具备生长快、操作简单、产量高等特点备受人们青睐[3].大肠杆菌中二硫键蛋白的形成定位于细胞周质,但蛋白产率低。

而大肠杆菌细胞质缺乏真核蛋白表达所需的翻译后加工机制,因此多数二硫键蛋白在细胞质中形成包涵体。

蛋白包涵体只能通过变性、复性等过程获取一定比例的活性蛋白,且方法繁琐、产率低下、通用性不强。

因此如何改善大肠杆菌细胞的表达环境以获得高产率的活性二硫键蛋白,是科学家们致力于解决的难题。

本文介绍了大肠杆菌中二硫键的形成机制,并综述近年来二硫键蛋白表达策略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富含二硫键蛋白在大肠杆菌反应器的重组表达或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1大肠杆菌细胞周质二硫键的形成1.1周质蛋白分泌机制多数大肠杆菌分泌蛋白首先被合成蛋白前体。

它们的信号肽由Sec分子识别,根据信号肽的种类,Sec机制分为翻译后和共翻译转运两种方式。

在前者,细胞质内的伴侣分子SecB与前体蛋白结合,并维持蛋白的未折叠状态直至接触移位酶。

粘附分子

粘附分子
5)细菌、病毒等:HIV(RGD); 鼻病毒,疟原虫 (通过气道上皮和红细胞表面ICAM-1)。
细胞粘附分子与细胞骨架的联系及信 号转导
已证明多种粘附分子的胞内区通过肌动蛋白结合 蛋白(actin binding protein,ABP)与肌动蛋白组 成的细肌丝相连。这种结合不仅加强了粘附的力度, 还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
2.功能
1)表达同种钙粘素的细胞之间的特异性识别对胚胎发育 和维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和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将小鼠E-、N-、P-cadherin的cDNA分别转染到 不表达cadherin的细胞中去,然后混合培养,则表达 同 种 cadherin 的 细 胞 彼 此 粘 附 , 而 表 达 不 同 种 cadherin的细胞则不能形成集落。
已知多种信号转导蛋白,如酪氨酸蛋白激酶
(PTK)、酪氨酸蛋白磷酸酶(PTP)等通过对粘附
分子胞内区和与其结合的ABP可逆磷酸化反应,调节
肌动蛋白依赖的多种细胞功能(粘附、变形和运动)
细胞粘附分子的调节
粘附分子在胚胎发育期、免疫炎症反应以及肿瘤 转移过程中有严格的时相性表达,受到胞外信号,包 括激素、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等因素的调 节。这些胞外信号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能激活多 条信号转导通路,在这些通路中激活的PTK等可使粘 附分子胞内区磷酸化进而激活多条胞内信号转导途径, 导致细胞骨架重组,造成细胞形态的变化以及细胞的 增生、分化、凋亡等改变。
RGD序列。含有RGD序列的合成肽可抑制整合素与
细胞外基质的结合,从而阻断由整合素介导的血小板 聚集、感染、炎症、肿瘤转移等过程。 2)同种或者异种粘附分子的胞外区
Hale Waihona Puke 3)细胞表面的寡糖4)血浆中的可溶性蛋白:纤维蛋白原表面有多个RGD 序列,可作为连接分子介导血小板之间的粘附反应。 另外细胞表面的CAM通过与一个可溶性的多价分子结 合介导细胞之间的粘附,是细胞间粘附的又一方式。

C型凝集素受体介导的抗真菌感染机制研究进展

C型凝集素受体介导的抗真菌感染机制研究进展

C型凝集素受体介导的抗真菌感染机制研究进展张琴;史伟峰【摘要】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以及实体器官移植、骨髓移植、侵袭性治疗、恶性肿瘤、HIV患者、各种基础疾病逐年增多等原因,真菌感染患者明显增多,死亡率也逐年上升.C型凝集素受体(C-type lectin receptors,CLRs)主要表达在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表面,可识别真菌细胞壁β-葡聚糖、甘露聚糖等,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促进免疫细胞分泌IFN-γ、IL-6、TNF-α等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并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清除感染真菌.鉴于CLRs在真菌感染免疫应答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该文对CLRs的功能及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8(036)010【总页数】4页(P763-766)【关键词】C型凝集素;固有免疫;抗真菌感染【作者】张琴;史伟峰【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江苏常州213003;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江苏常州21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主要表达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表面、胞浆和血清中,能够直接识别磷壁酸、肽聚糖、内毒素、甘露糖、DNA或RNA等病原体成分及其产物,以及宿主凋亡细胞和衰老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

常见PRRs有Toll样受体家族(toll like receptors,TLRs)、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s,NLRs)、维甲酸诱导基因I型受体家族(retinoic-acid inducible gene Ⅰ-like receptors,RLRs)、C型凝集素受体(C-type lectin receptors, CLRs)、DNA依赖的干扰素调节因子3的活化(DNA dependent activation of IRF3,DAI)、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bsent in melanoma 2,AIM2)等。

传染与免疫名词解释1感染2条件致病菌3毒力4外毒素

传染与免疫名词解释1感染2条件致病菌3毒力4外毒素

第九章传染与免疫一、名词解释1.感染2.条件致病菌3.毒力4.外毒素5.内毒素6.非特异性免疫7.特异性免疫8.抗原9.抗体10.超敏反应11.凝集反应12.沉淀反应13.人工自动免疫14.人工被动免疫;15.免疫16.病原微生物17.疾病(disease)18.传染(infection)19.侵袭力20.类毒素21.抗毒素22.非特异免疫23.特异性免疫24.炎症25.免疫原性26.免疫反应性27.完全抗原28.不完全抗原二、填空题1.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于补体成分(),自()至()依次激活的途径称()。

它的C3转化酶是(),C5转化酶是()。

2.由酵母多糖、LPS等多种微生物及其产物从()和()因子开始的补体激活途径称()。

它的C3转化酶是(),C5转化酶是(),攻膜复合体是()。

3.由急性期蛋白与病原体结合从()和()开始的补体激活途径称()。

它的C3转化酶是(),C5转化酶是(),攻膜复合体是()。

4.中枢免疫器官包括()、()、和()。

5.周围免疫器官包括()、()、和()。

6.粒细胞包括()、()和()。

7.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性的抗原称为(),具有(),而没有()的抗原称为半抗原。

8.免疫球蛋白分为()、()、()、()、()5类。

按照其存在方式又分为()和()两种。

9.()抗原引起的体液免疫不产生记忆细胞、只有(),没有()。

10.T细胞在识别抗原的同时也识别自身()。

11.病原体一般感染途径有()、()、()、()和()。

12.病原菌或病原体的侵袭力由()、()和()三方面组成。

13.病原菌主要通过()、()、()等的作用在宿主内繁殖与扩散。

14.病毒感染的特点为()和(),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其后果可分为()、()、()三种类型。

15.真菌的致病方式有()、()、()和()。

16.阻挡微生物入侵的有效生理屏障有()、()和()。

17.生理上的屏障结构有()和()。

18.正常休液和组织中抵抗病原体的成份有()、()和()等。

DC—SIGN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DC—SIGN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DC—SIGN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摘要: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endritic cell specific 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3 grabbing non-integrin,DC-SIGN)是一种主要表达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属于C型凝集素超分子家族。

DC-SIGN不仅能与细胞间黏附分子-2(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2 ,1-CAM-2)和细胞间黏附分子-3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3,ICAM-3)等结合,还能识别HIV、登革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从而参与了这些病原体的感染过程,与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近年来,有学者发现DC-SIGN还与肿瘤的发生、免疫、易感性有关,也因此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对DC-SIGN与肿瘤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相关肿瘤疾病的发生机制,为促进其诊疗进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C-SIGN);肿瘤;研究进展属于专职抗原提呈细胞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一种异构的骨髓来源细胞,其通过表达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PRR)区分并特异地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从而参与到机体的固有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中[1]。

DCs表达的PRR主要有Toll样受体(TLR)、NOD样受体(NLR)和C型凝集素受体(CLR),其中具有Ca2+依赖性的CLR是一种能识别多聚糖抗原的模式识别受体[2J。

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一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Cspecific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3 grab-bing non-integrin,DC -SIGN,也称CD209)就是DCs上特异的C型凝集素受体[3]。

树突细胞的特征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树突细胞的特征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树突细胞的特征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闫静静;张晓燕【摘要】树突细胞(DC)是已知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PC),能高效摄取、加工并呈递抗原给T细胞,同时上调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Ⅰ、Ⅱ类分子,协同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为T细胞激活提供协同刺激信号,从而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近年来对DC表面标记的研究揭示了更为细致的DC亚群分类,也推动了不同亚群DC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DC启动免疫应答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能促进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激活,清除病原体;另一方面又能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导致免疫耐受.DC在启动保护性免疫反应的同时,还可能因捕获、传递入侵的病毒而促进某些病毒感染.DC因其复杂的生物学功能而成为研究免疫应答的热点.本文主要对上述内容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期刊名称】《微生物与感染》【年(卷),期】2012(007)002【总页数】6页(P126-131)【关键词】树突细胞;抗原呈递;适应性免疫应答;免疫耐受;病毒传递【作者】闫静静;张晓燕【作者单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201508;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201508;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 DC)作为一种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其功能是已知最强大的。

DC能将摄取的抗原加工、处理并呈递给T细胞,同时上调表达协同刺激分子,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从而启动和激活T细胞对蛋白质抗原的识别和应答。

DC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是唯一能直接激活初始T细胞的专职APC。

因此,DC是否能够成功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并提供给T细胞足够的协同刺激信号,是适应性免疫应答能否启动的关键所在。

人们对DC的研究不断发展,对其在机体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也有了更新的认识。

PhoPR双组份系统在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PhoPR双组份系统在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PhoPR双组份系统在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邬博;张万江【摘要】Two-component 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 (TCS) exists extensively in prokaryotic cell ,which plays a key role of regulation in the growth ,differentiation ,metabolism ,virulence ,persistence ,and pathogenicity .PhoPR two-component 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 ,as one of two-component systems ,is the most basic and the most importantly sensitive to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makes corresponding certain reaction system adapt to changes in the hostmicroenvironment .Therefore , PhoPR TCS which is an important regulatory system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 to adapt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has been increasing concern ,even PhoPR TCS is becoming the new front-burner issu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M TB regulation of research .%双组份信号转导系统(Two-component 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 ,TCS)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对细胞生长、分化、代谢、毒力、持留性、致病性等方面的调控发挥着重要作用。

DC-SIGN基因多态性及表达差异与宿主易感性之间的关系

DC-SIGN基因多态性及表达差异与宿主易感性之间的关系
国际内科学杂志20 09年3月第 鲞 鱼

1 5・ 7
D .I N基 因多态性及表达差异与宿主 易感性之 间的关 系 C SG
张 劫 综 述 ; 郭 述 良¨ , 罗永艾 审校
摘 要 :树 突状细胞( C ) D s 是体 内功能最强 的抗原 呈递 细胞 , 其表面 的 D s C 特异性 细胞 问黏附分子一 3结
DC S G o s ma a e i o tn mp c n t e s s e t i t u n t n e t u ie s s — I N n DC y h v mp ra ti a to h u c p i l y o h ma o i fc i sd s a e . b i f o Ke r s y wo d :DC s e i c I AM 一 rb i g n n n e rn;P lmo p im ;E p e s n v r t n;S s e t i t — p cf C i 3 g a b n o it gi oy r h s x rsi ai i o ao u c pi ly bi
(n nen Me It Itr d.2 0 J 0 9,3 1 5 1 8 6:7 —7 )
树 突状 细胞 ( C ) 一类 具 有典 型 树 突状 形 态 D s是 特 征 , 识别 和呈 递 抗 原并 刺 激 初 始 T细 胞 增 殖 活 能
呈递 细 胞 , 既能启 动初 始免 疫应答 , 能 负 向调 控免 也
合 非整 合素因子( CseicIA 3 g b ignnner , c SG 一方 面可介 导 D s 病原 体 的结 D . c C M. r bn oi gi D —I N) p f i a t n C对
合 和抗 原呈递 , 有利 于宿主免疫 应答 ; 另一方 面也可被胞 内寄生病 原体利用 , 协助 其感染宿 主 T细胞 ,

整合素简介

整合素简介

整合素概述:整合素是细胞表面受体的主要家族。

对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粘附起介导作用。

其特殊类型在白细胞粘附过程中还可诱导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整合素在体内表达广泛,大多数细胞表面都可表达一种以上的整合素,在多种生命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例如,由于整合素具有粘附作用,使其成为白细胞游出、血小板凝集、发育过程和创伤愈合中的关键因素。

另外,某些细胞只有通过粘附才能使其发生增殖,若通过整合素介导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粘附发生障碍则可导致细胞凋亡。

整合素(integrin)大多为亲异性细胞粘附分子,其作用依赖于Ca2+。

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相互作用(图11-20)。

几乎所有动植物细胞均表达整合素。

整合素是由α (120~185kD)和β(90~110kD)两个亚单位形成的异二聚体。

迄今已发现18种α亚单位和9种β亚单位。

它们按不同的组合构成20余种整合素。

α亚单位的N端有结合二价阳离子的结构域,胞质区近膜处都有一个非常保守的KXGFFKR序列,与整合素活性的调节有关。

含β1亚单位的整合素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成分之间的粘附。

含β2亚单位的整合素主要存在于各种白细胞表面,介导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β3亚单位的整合素主要存在于血小板表面,介导血小板的聚集,并参与血栓形成。

除β4可与肌动蛋白及其相关蛋白质结合,α6β4整合素以层粘连蛋白为配体,参与形成半桥粒。

整合素与肿瘤转移肿瘤侵袭和转移是肿瘤的恶性标志和特征,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阻断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为治疗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肿瘤专业是一个复杂得多步骤多环节的过程,他需要几条信号传导通路的协调工作,包括肿瘤细胞增生,周围环境改变,侵袭和转移和分化四个步骤,在肿瘤转移过程中发生许多肿瘤细胞和细胞外基质(ECM)的相互作用,因此,近年来对整合素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本文就整合素和肿瘤及肿瘤转移的关系结合仅今年的研究做一综述。

DC-SIGN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DC-SIGN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DC-SIGN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张莉【摘要】树突状细胞(DCs)表面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SIGN)主要分布在DCs表面,通过依赖Ca2+的碳水化合物识别区域(CRD)识别与结合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DCs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捕获,在HIV、HCV、登革热病毒(DENV)以及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等的感染和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DC-SIGN与病毒感染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3(031)008【总页数】4页(P599-602)【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表面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病毒感染【作者】张莉【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江苏常州21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R37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是据目前所知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主要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捕获、处理和提呈抗原,参与初始T细胞激活、增殖和分化,引发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

DCs 表面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 结合非整合素(DC-specific 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3-grabbing nonintegrin,DC-SIGN)是一种Ⅱ型跨膜蛋白,属C型凝集素家族成员,能识别并结合富含甘露糖和LewisX碳水化合物结构的分子。

DC-SIGN可介导HIV、HCV、EV71、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利什曼原虫等病原体进入DCs,并通过诱导某些机制,影响DCs分化成熟,下调免疫应答。

由于DC-SIGN参与免疫功能的调控,研究其与病原体感染的信号通路机制,探索药物作用靶点,可为预防及治疗病原体感染提供新的途径。

细胞粘附分子研究的新进展

细胞粘附分子研究的新进展

细胞粘附分子研究的新进展作者:奇云来源:《卷宗》2011年第07期摘要:细胞粘附分子是一类介导细胞间粘附的膜表面糖蛋白,在炎症反应、免疫应答、信息传递、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细胞粘附分子研究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本文着重介绍近年有关细胞粘附分子研究的新成果。

关键词:细胞;细胞外基质;细胞粘附分子1 细胞粘附分子概述细胞与细胞之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之间的相互粘附是最基本的生物学现象之一,介导这种相互作用的分子则称为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s)。

细胞粘附分子是存在于细胞膜表面或ECM中的跨膜糖蛋白,它们通常以配体和受体相结合的方式而发挥作用[1]。

目前已发现的细胞粘附分子有50种以上,分为五大类: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ISF)、整合素家族(IntegrinFamily,IF)、选择素家族(Selectin family,SF)、钙粘附素家族(Cadherin Family,CF)和CD44分子。

细胞粘附分子是跨膜糖蛋白,分子结构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胞外区,肽链的N端部分,带有糖链,负责与配体的识别;二是跨膜区,多为一次跨膜;三是胞质区,肽链的C端部分,一般较小,或与质膜下的骨架成分直接相连,或与胞内的化学信号分子相连,以活化信号转导途径。

2 细胞粘附分子的研究及发展[2-4]2.1 发现细胞粘附分子在神经元的树突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神经电活动可促进神经元的树突形态发生和神经环路的形成。

细胞粘附分子被报道在神经元的树突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晰。

2010年5月26日,《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谈竹君、彭云和导师于翔研究员的成果。

谈竹君和彭云等人发现:神经电活动依赖的树突形态发生,需要细胞粘附分子N-cadherin介导的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这一现象不能在低密度培养的神经元中观察到,并且可被 N-cadherin 细胞外结构域的重组蛋白所阻断。

树突细胞特异性非整合素与人免疫缺陷病毒

树突细胞特异性非整合素与人免疫缺陷病毒

第3卷第12期C hi na H eal t hcar e I nnovat i on V ol。

3N o.1247树突细胞特异性非整合素与人免疫缺陷病毒杨淑丽1王宇明2(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疾病科,山东济南250001;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400038)【中图分类号】R392【文献标识码】A树突细胞特异性非整合素(D C—S I G N,dendri t i c-cel l s pecif i c I—C A M一3gr a bbi ng non—i nt egr i nl,又称CD209,是一种主要由树突状细胞(dendr i ti c-ceJ l,D c汾泌的细胞膜表面分子。

D C—SI G N属Ⅱ类C一型凝集素膜受体(C RL),能与细胞间黏附分子(i nt ercel l uar a d he-s i on m ol ecul e,I C A M)以及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结合,如能与人免疫缺陷病毒表面蛋白gpl20,并介导病毒感染靶细胞。

研究表明D C—SI G N在H I V传播与致病中有重要作用。

一、D C—SIG N1.D C—SI G N的发现D C—SI G N的发现要追溯到1992年,那时C I M已被确认是H I V包膜糖蛋白gpl20的细胞膜受体,但人胎盘组织能不依赖C D4与gpl20结合。

C ur t i s等人据此从胎盘eD N A文库中筛选出—个1.3kb的e D N A克隆,能编码一种不依赖C D4与gpl20结合的蛋白,含有404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6000,根据氨基酸序列分析,被认为是一种Ⅱ类C一型凝集素Il I。

至2000年,G ei j t enbeek T B等人重新发现这种C一型凝集索,认为它是D C 特异的、能与IC A M一3高度结合,并将其命名为D C—SI G N翻。

2.D c—SI G N基因编码D C—SI G N的基因位于染色体191,13.3位点,含有7个外显子(non)和7个内含子(i nt m n)(图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间粘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与丙型肝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已知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其抗原呈递能力为巨噬细胞的3倍[1]。

DC可以有效的捕获外周组织中的抗原并以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bility complex,MHC)多肽的形式将抗原呈递给次级淋巴组织中T细胞,从而刺激、诱导静息T淋巴细胞,具有激活CD8+、CTL及CD4+T细胞的能力,在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但是,某些病原体与DC接触后并不能够启动早期免疫监视,它们破坏DC的功能以选脱免疫监视,已有研究证明,某些细胞表面分子与病毒包膜蛋白结合后不介导抗原的加工提呈,反而作为捕获受体将病毒传递给靶器官或敏感细胞[2],这就是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粘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endritic cell specificintercellular adhension molecule-3-grabbing nonintegrin,DC-SIGN,又称CD209)是DC表面特异性的识别受体与粘附受体,它在DC的迁移、粘附、炎症反应、T淋巴细胞的活化、初始免疫应答的启动和病原体与肿瘤的免疫选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DC-SIGN的特征1.DC-SIGN的分子结构DC-SIGN是一种II型跨膜蛋白,属于C-型外源性凝集素家族成员。

Curtis等人1992年第一次从胎盘基因库克隆得到,它可以在CD4受体缺乏时与HIV-1包膜结合[3]。

以其特异表达于DC 细胞表面,所以被称为“DC-specific ICAM-3 grabbing nonintegrin”即DC-SIGN。

DC-SIGN的编码基因位于染色体19p13.2-3区,总长度为1.3kb,通过特殊的依赖Ca2+的碳水化合物识别区域(carbohydraterecognition domain,CRD)来识别抗原并介导细胞之间的相互接触,它是一种由404个氨基酸组的,分子量为64KD,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其结构可分为三部分:⑴位于N末端的胞质区由4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⑵跨膜区由1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⑶位于C末端的胞质外区(Cys253-Ala404),该区又可分为颈区(又称铰链区)与碳水化合物识别区(CRD)。

2.DC-SIGN的基因结构人DC-SIGN由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组成,外显子1前部分为5 ’-UTR,后部分与外显子2共同编码胞质区,外显子3编码Tm区,外显子4编码颈区,外显子5、外显子6、外显子7共同编码CRD,外显子7末端为3’UTR(59bp)[4]。

2003年Liu等对DC-SIGN启动区进行分离,研究表明5’主要转录起始位点为+l,在DC-SIGN启动区核心内存在3个主要的转录起始位点:+271、+364和+435,其中+364是最主要的转录起始位点,转录效率最高。

在DC-SIGN启动区最主要转录起始位点+364上游34bp处启动子功能组件TATA盒,它是启动子的核心序列,主要控制转录起始的准确性及频率。

DC-SIGN启动区内有4个主要的功能连接位点Apl、SpI、Ets-I和NF-kB,这些功能连接共同参与调节DC-SIGN的基因转录起始水平[5]。

3.DC-SIGN与免疫调节① DC-SIGN可通过其CRD识别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mberculosis,MTB)细胞壁上的阿拉伯脂甘露糖(ManLAM)而使机体感染结核[3]。

HIV-1外膜蛋白通过上调DC-SIGN的基因表达水平而增强其与T细胞的粘附能力以促使HIV-I的传播[6]。

此外DC-SIGN还能够介导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severeacute respiratorysyndrome- associatesl coronavirus,SARS-Coy)、Ebola病毒、登革热病毒、巨细胞病毒;烟曲菌、幽门螺旋杆菌以及利士曼原虫、曼氏裂体吸虫等病原体的感染。

② DC-SIGN捕获病原体有利于抗原的加工提呈并促使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7]。

同样,Martinez等发现DC-SIGN能够促使CD3活性T细胞分泌更多的IL-2并增强T细胞受体(T cellreceptor,TCR)信号,从而使TCR-APC作用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提高[8],而利于病毒的有效清除。

③ DC-SIGN能在HIV-1及MTB感染的早期将这些病原体内吞至类溶酶体的细胞器中,保护病原体不被酸性的溶酶体降解,有效的延长病原体的感染时间,帮助病原体逃脱机体的免疫监视[9]。

4.DC-SIGN参与肿瘤免疫,比如许多的肿瘤可以表达Lewis抗原,而后者可以和DC细胞的DC-SIGN结合,借此DC细胞进行抗原的递呈过程并激活T细胞免疫,消灭癌症细胞。

另一方面肿瘤可分泌细胞抑制因子和异常糖基化的抗原,使得DC不能分化成熟或不能诱导T细胞产生的免疫应答。

因此,DC细胞在激发机体获得性肿瘤免疫和免疫逃避起到关键作用作用[10]。

二、DC-SIGN与HCV1.对HCV病毒的介导丙型肝炎病毒Chepatitis C virus,HCV)属于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全长约9.6kb。

基因组编码一个多聚蛋白,通过酶解可将该多聚蛋白裂解为10种功能蛋白,包括位于氨基端的三种结构蛋白:病毒核心蛋白(C)、包膜蛋白1(E1)和包膜蛋白2(E2),以及位于羧基端的7种非结构蛋白:P7、NS2、NS3、NS4A、NS4B、NS5A 和NS5B。

DC等表达DC-SIGN的细胞可借助DC-SIGN分子结构中的钙依赖性碳水识别结构域(CRD区)特异捕获HCV病毒颗粒、HCV E1、E2假病毒及可溶性HCV包膜E1、E2蛋白并将病毒内化入DC等细胞胞质内进行有效的抗原递呈[11]。

有学者分析HCV E2蛋白与DC-SIGN的结合发现可溶性E2蛋白包被的荧光磁珠可与稳定表达DC-SIGN的Hela细胞有效结合,E2蛋白与SIGN分子的结合可被甘露糖、EDTA和EGTA等钙离子螫合荆以及抗DG-SIGN的单克隆抗体有效抑制,但不能被抗其他区域的DC-SIGN的单克隆抗体有效抑制,提示DC-SIGN 捕获HCVE2的有效结合部位位于DC-SIGN的CRD区。

应用抗DC-SIGN抗体、钙鳌合剂、甘露聚糖等,发现可以阻止DC激活T细胞,表明这种钙依赖性的结合活性DC-SIGN与ICAM等相互作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2]。

Lozach等首先证明DC-SIGN与HCV E2外膜蛋白高甘露糖化的糖链具有高亲和力,同时他们认为DC-SIGN不仅能够捕获血液中的HCV,还能捕获肝脏中的HCV并将其转运至临近肝细胞[13]。

同时,Pohlmann等也对DC-SIGN与HCV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从外周血等髓系DC获得的成熟或未成熟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monocyte-deriveddendritic cells,MDDCs)可与可溶性E2结合,E2与未成熟MDDCs的结合依赖于DC-SIGN的存在,但与成熟MDDCs的结合仅部分依赖于DC-SIGN[14]。

2.参与DC对HCV进行加工递呈、逃逸免疫监视早期有研究者将未成熟DC与HCV嵌合病毒微粒共培育48小时,未发现成熟DC的标志受体CD83与CD86存在表达变化,但将未成熟DC与HCV嵌合病毒微粒共培育4小时后检测LAMP-I,EEA-I及转铁蛋白时发现,在转铁蛋白与EEA-I阳性的小囊泡内存在HCV嵌合病毒微粒,而在LAMP-1阳性的小囊泡内并无HCV嵌合病毒微粒,24小时后仍能在EEA-l阳性的小囊泡内检测到HCV嵌合病毒微粒,这表明,DC-SIGN可将DC-SIGN-HCV复合物内吞至类溶酶体细胞器内,保护病毒不被溶酶体降解,稳定病毒、维持和延长病毒感染活性,导致病毒在机体内的慢性感染。

Engering等[15]的研究表明,DC-SIGN的胞质区含有的2个内化模体:双亮氨酸和酪氨酸模体,明显影响DC-SIGN介导的内化。

进一步的实验结果提示DC-SIGN作为有效抗原受体,介导HCV等内化人类溶酶体细胞器,参与MHC—II类抗原提呈。

细胞内PH值的改变对抗原提呈有显著影响。

Ludwig等[16]的实验说明DC-SIGN与HCV的复合物内化人类溶酶体细胞器,可以避免被溶酶体降解,在体内较长时间保持感染性,使DC等细胞成为病毒的存贮库,有利于病毒的播散,导致病毒在体内的慢性感染。

三、展望目前国内外学者对DC-SIGN蛋白的生物学特点,分布和表达,以及DC-SIGN对各类传染性疾病病毒的作用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DC-SIGN对HCV作用的临床研究仍然较少,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继续深入进行DC-SIGN类蛋白的基础研究,同时还要与临床结合,对HCV的患病人群进行遗传背景和病原学调查研究,为丙型肝炎的防治寻求新思路。

参考文献:[1].陈莉,李聪智,孟秀娟,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SIGN启动区变异分析(英文)[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11:1052-1058.[2].Alexandre KB,Gray ES,Mufhandu H,et al.The lectins griffithsin,cyanovirin-N and scytovirin inhibit HIV-1 binding to the DC-SIGN receptor and transfer to CD4(+)cells[J].Virology,2012,423(2):175-186.[3].张莉,史伟峰.DC-SIGN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临床检验杂志,2013,08:599-602.[4].Feinberg H,Mitchell DA,Drickamer K,et al.Structural basis for selective recognition of oligosaccharides by DC-SIGN and DC-SIGNR[J].Science,2001,294(5549):2163-2166.[5].Sol-Foulon N,Moris A,Nobile C,et al.HIV-1 Nef-induced upregulation of DC-SIGN in dendritic cells promotes lymphocyte clustering and viral spread[J].Immunity,2002,16(1):145- 155.[6].Chen Y,Hwang SL,Chan VS,et al.Binding of HIV-1 gp120 to DC-SIGN promotes ASK-1-dependent activation-induced apoptosis of human dendritic cells[J].PLoS Pathog,2013,9(1):e1003100.[7].Gringhuis SI,Geijtenbeek TB.Carbohydrate signaling by C-type lectin DC-SIGN affects NF-kappaB activity[J].Methods Enzymol,2010,480:151-164.[8].Martinez O,Brackenridge S,El-Idrissi Mel-A,et al.DC-SIGN,but not sDC-SIGN,can modulate IL-2 production from PMA- and anti-CD3-stimulated primary human CD4 T cells[J].Int Immunol,2005,17(6):769-778.[9].闫静静,张晓燕.树突细胞的特征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与感染,2012,2:126-131.[10].den Dunnen J,Gringhuis SI,Geijtenbeek TB.Innate signaling by the C-type lectin DC-SIGN dictates immune responses[J].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2009,58(7):1149-1157.[11].朱震宇,张绍庚,王继涛,等.HCV入胞相关受体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11:4989-4991.[12].Zhao LJ,Wang W,Ren H,et al.ERK signaling is triggered by hepatitis C virus E2 protein through DC-SIGN[J].Cell Stress Chaperones,2013,18(4):495-501.[13].Lozach PY,Lortat-Jacob H,de Lacroix de Lavalette A,et al.DC-SIGN and L-SIGN are high affinity binding receptors for hepatitis C virus glycoprotein E2[J].J Biol Chem,2003,278(22):20358-20366.[14].Pöhlmann S,Zhang J,Baribaud F,et al.Hepatitis C virus glycoproteins interact with DC-SIGN and DC-SIGNR[J].J Virol,2003,77(7):4070-4080.[15].Engering A,Geijtenbeek TB,van Vliet SJ,et al.The dendritic cell-specific adhesion receptor DC-SIGN internalizes antigen for presentation to T cells[J].J Immunol,2002,168(5):2118- 2126.[16]Ludwig IS,Lekkerkerker AN,Depla E,et al.Hepatitis C virus targets DC-SIGN and L-SIGN to escape lysosomal degradation[J].J Virol,2004,78(15):8322-83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